❶ 徹底向美屈服!英國大規模拆除華為5G設備,至少20億英鎊打水漂
英國電信顯然不會自行消化所有成本,而這些損失也必將讓英國消費者來「買單」。不得不說,英國政府執意將華為排除在外可謂是害人害己。
但即便如此,英國政府還是下令,要在2027年之前,將中國華為從5G基礎設施中徹底剔除,此外,目前被其廣泛使用的4G基站也需要拆除。因為第一代5G密不可分地編織到4G中,且華為設備無法與其競爭對手的設備進行互操作。
❷ 禁用華為5G設備英國公司先受不了了,網友:你們無法繞過華為
在對待是否採用華為5G的問題上,英國最搖擺不定。前段時間英國其實已經同意華為參與英國的5G網路建設, 但是最近約翰遜又宣布英國5G網路中排除華為5G設備,並且英國打算在未來3年內清除華為的設備!
作為一個大國,在這種問題上出爾反爾實在讓人看不懂。其實,華為在英國已經釋放了最大的善意, 先是在6月8日買下英國主流報紙的整版做廣告,接著又直接在英國投資4億英鎊,幫助英國 科技 產業復甦。
英國一直以華為5G設備存在安全隱患為由打算把華為設備排除在外,即使這樣做會給英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華為副總裁張國威表示: 如果英國5G建設排除華為,那麼將會給英國政府帶來至少70億英鎊的損失,同時還將大大地延緩英國5G的部署速度。
英國這種搖擺不定的態度最著急的不是華為,反而是英國最大的兩家電信公司,英國電信和沃達豐。他們警告英國政府:禁用華為設備對他們的影響將是巨大的,缺少華為技術支持,他們需要支付額外的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英國政府打算3年內替換掉華為設備,但電信公司給出的時間是至少需要5到7年,並且英國人將面臨手機信號中斷的問題。
英國電信公司反復上書首相並不是要維護華為,而是華為在他們的供應商選擇裡面太重要了。以沃達豐為例,2016年之後沃達豐的盈利能力持續下降,最近幾年連續負利潤,如果排除華為設備,那麼將要增加大筆額外投資,這對於疫情之後的任何一家企業都是不小的負擔。
沃達豐全球服務35個國家,如果在英國不使用華為設備,那其他國家怎麼取捨呢?在英國的壓力下,如果其他國家的分公司也不採用華為設備,那投資將是天文數字。根據公開數據沃達豐超過25%設備是華為提供。
英國政府的計劃是清除掉華為設備,這意味著原來部署的4G設備及交換設備也會被替換,據相關媒體報道,華為設備在英國佔比超過3成,如果強行替換,不但需要花費巨額資金還必須承受斷網的風險。用行業內專家的話就是在走回頭路。
除了成本增加, 擺在英國電信商面前的還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華為掌握大量關鍵5G專利,不過英國電信商採用哪家供應商的設備,都無法繞開華為的專利。 有網友就建議,如果某些國家排除華為設備,那麼華為可以對該國收取高額的專利費。
❸ 英國封殺華為5G內幕曝光:被美國逼迫放棄,英國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2019年5月,美國白宮代表團抵達倫敦,就華為問題向英方施壓。包括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前負責人馬丁在內的英國國家安全官員試圖向美國白宮代表解釋他們的立場,即他們准備與美國進行戰略合作,打擊中國,同時表示,經過英國的技術評估,華為參與英國5G網路的建設,盡管存在一些技術安全問題,但不足以威脅到英國的國家安全。英國方面甚至向美國保證,華為不會威脅到英國與五眼聯盟政府系統或核設施的情報共享渠道,但這種保證顯然不足以讓美國白宮官員放心。
華為的5G業務在2021年的總收入已達到2800億人民幣。公平地說,英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對華為設備的禁令大大減少了華為的收入,但即便如此,華為的收入仍然超過愛立信和諾基亞至少1000億人民幣。華為現在正專注於發展其5G ToB業務,該業務在全球范圍內如火如荼,俄羅斯將華為定位為世界上第一個值得信賴的5G供應商。所有跡象表明,華為的增長仍然是不可阻擋的,即使受到阻礙。
❹ 英國拆除華為設備,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英國政府已就 5G 和數字立法提出了一項重大決定。英國今天正式宣布,英國電信供應商必須停止將華為設備納入英國的 5G 網路。新法案和停止安裝華為設備的所有措施將在 2021 年 9 月前全面實施。在此步驟之後,計劃到 2027 年完全移除所有華為設備。
3月至5月的事態發展是英國議會試圖在2022年之前淘汰華為設備。議會的這些嘗試失敗了。然而,美國在5月對華為的制裁是導致今天做出決定的火花。具體而言,美國阻止華為購買美國製造的晶元,此後信任度已經破滅。
據報道說,英國電信的未來戰略將是加強安全性並消除所有惡意行為者,還表示,所有高風險供應商都將完全離開該行業。有人解釋說,英國不會依賴不可信的供應商來保護該國網路的平穩和安全。
英國計劃增加未來移動網路設計的創新。政府最初將花費 2.5 億英鎊用於改善供應市場和促進電信創新。該計劃包括計劃於 2022 年建成的國家電信實驗室研究設施。此外,任何不符合立法新標準的人都將受到嚴厲罰款。
❺ 英國還是動手了,正式宣布拆除華為5G設備!比想像中來得快
我們都知道,從2G到3G,從3G到4G時代,全球通信領域一直都被歐美巨頭壟斷,比如 高通公司 憑借著大量的專利技術向全球收取高昂的專利費 ,每年「躺賺」上百億的收入。
當然,經濟利益只是一方面,通信技術是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乃是公認的「 構築競爭優勢的戰略必爭地 」,包括美國、歐盟等在內都是通過發達的通信技術保證了自身的領先優勢。
然而在5G時代, 華為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高通公司的發財夢 ,僅僅華為一家企業就占據了全球近20%的5G必要專利。華為憑借著先進的技術和超高的性價比,拿下了全球一半以上的5G建設訂單。
正當華為在突飛猛進的前進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看不下去了, 編造各種謊言來打壓華為,乃至中國的5G技術 ,一場浩大的5G市場爭奪戰就此打響了。
在這場5G爭奪戰中,華為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由於美國的四處游說,導致歐洲各國不惜花費天價的代價集體放棄華為5G,其中包括英國、法國、義大利,甚至還有亞洲的印度。
去年4月份,英國政府還信誓旦旦地稱,在5G建設方面不會刻意針對華為,然而剛到7月份,英國政府一反常態,正式宣布將暫停對華為設備的采購,並且計劃在2027年前完成對現有使用的華為設備進行全面拆除。
當時不少人認為,七年時間足夠發生很多事情, 華為還抱著一絲重返英國的希望 。就在5月15日, 英國媒體報道稱,英國電信已經斥資7億美元,正式開始拆除華為設備, 這意味著英國與華為的合作正式落下了帷幕 。也許用不了7年的時間, 華為就將徹底告別英國市場 。
英國這一舉動影響深遠,我們都知道英國在歐洲影響力很大,最早宣布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隨後法國、義大利紛紛宣布計劃拆除華為設備。但 這些國家的舉措還是停留在書面上,並沒有實際行動 。這一次英國開了頭,其他歐洲國家也可能很快效仿。
❻ 違反禁令罰款87萬!英國進一步拒絕華為:明年9月起全面禁用
據路透社12月1日報道,英國政府在11月30日宣布,自2021年9月起,當地電信運營商不得安裝新的華為設備,同時提出了更為明確的禁止使用華為設備的時間要求。而在此之前,英國議會在11月24日還通過一項針對當地電信企業擅自使用華為設備的新法案。該法案規定,將會對違反禁令的英國電信企業處以最高每天10萬英鎊(約87.7萬人民幣)的罰款。顯而易見,英國在近期的一系列舉措是為了封殺華為的進一步行動。
雖然依據英國政府此前宣布的內容可知,英國政府允許當地運營商在12月31日前購買的華為設備使用至2027年,但是英國政府發布的最新禁令還是引起當地一些運營商的強烈不滿。這是因為自英國宣布禁止購買華為設備的政令後,一些電信運營商為了趕在禁令生效前使用華為設備,開始大量囤貨以供未來幾年使用,並且藉助華為設備建設了初步的5G網路。
運營商會在政府政令頒布後迅速展開這些行動,也是因為當時英國政府並沒有劃定「最後期限」。如果按照最新政令要求,2021年9月起全面禁止安裝新的華為設備的話,就意味著當地運營商所囤積的華為設備將無法使用,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損失。而英國禁用華為5G,也必然會讓當地5G網路部署延緩。想來英國政府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拒絕華為之後就找上了日本NEC。
據媒體12月1日報道,目前英國已經定製了2.5億英鎊的電信市場多元化戰略,將在2021年引進日本NEC的5G接入服務。盡管從英國的這一舉動看來,似乎是找到了替代華為設備的供應商,但實際上這不過是英國的「病急亂投醫」而已。要知道,在5G應用領域里,華為所佔據的市場份額是日本企業難以比擬的。英國拒絕華為而選擇NEC,無疑是因小失大,完全無法彌補英國拒絕華為後的損失。
❼ 斥130億,拆除華為5G設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真的開始了,英國開始拆除華為5G設備。近段時間,經過幾次「左右搖擺」之後,英國還是開始了拆除華為5G設備的計劃。這個工程需要對英國的12000個通訊設備進行拆除,預計耗費130億來拆除整個英國范圍內的華為設備,預計需要10年的時間來完成。這個計劃不僅要拆除華為5G設備,就連華為的4G設備也要拆除,更換成西方的老牌企業諾基亞的通信設備。而拆除拆除華為設備對於英國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可以看出英國拆除華為5G設備,對於英國是一件勞民傷財、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對華為發布禁令就是一種國家自裁行為。華為和英國合作多年,華為設備在英國通信市場的佔比高達66%左右。而且每一代的網路升級是建立在上一代基礎之上,完全拆除華為設備,工程量浩大,想要完全拆除將要需要7年左右的時間。並且在通訊行業中,通常十年為一個周期。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之前經歷過的3G時代、4G時代也是以十年為周期的,每一次都是充滿機遇的時期。而這次英國光拆除安裝計劃就有十年之久,這次的拆除事件之後,英國可能將無緣5G時代所帶來的發展紅利。而這次重新安裝的設備來自於諾基亞,作為西方的通信巨頭,在整個歐洲地區都是缺乏對手,所以諾基亞對英國電信漫天要價是幾乎不可避免的事情。然而在西方,這一項目所產生的費用,英國電信肯定不會自己一力承擔的,會通過通信價格上漲,最後將這一費用嫁禍給英國群眾。英國本就不是通訊產業發達的國家,非常依賴於進口。因為我國華為的通信設備物美價廉,英國在4G時代就一直使用著華為的通信設備,在設備拆除之後,英國只能面對價格高昂的諾基亞設備。英國在後續的5G建設上,將會面臨花費巨額資金的現狀。
在通信領域里,華為一直都是5G領域的領先者,華為憑借著一直對通信領域的眼界,成為掌握了5G核心專利最多的企業,遠遠的甩開西方通信巨頭,改變了從數字時代一直的西方領先的觀念。有意思的是,諾基亞也是被其中的一員。十五年前,諾基亞手機也曾風流一時,但因跟不上時代變化,諾基亞手機慘遭淘汰。十五年後,又在5G技術上被我國華為穩壓一頭。這幾年,美國屢次阻攔華為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扶持諾基亞的意味。但是,在5G領域上,華為的實力就擺在那裡,就算美國從中作梗,也無法改變華為技術領先的事實。
隨著華為的崛起,讓我國在5G通信行業上遠超其他國家。這也讓華為在歐洲市場遭受到一系列的惡劣競爭,雖然被一些國家所抵制,但也獲得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認可,很多國家仍在和華為進行著友好且密切的合作。
英國拆除設備,其實對於華為來說是一個遺憾,也僅僅只是一個遺憾。在不久前,華為還在和俄羅斯電信運營商MTS達成了合作,所以即使英國放棄華為的5G,這並不意味著華為沒有市場,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華為都不缺合作夥伴。
我國不會任由自家企業在國外市場受到欺負,遭受不公平待遇。在去年,英國發聲拆除5G設備後,我國中廣核撤資英國千億核電項目,而中國的退出,意味著英國核設施的建設陷入泥沼。核電站對英國意味著什麼?英國根據規定將在25年後取消全部的火力發電站,而英國所在地理環境並不利於新能源的發展。那麼唯一能夠實現這一條件的只有核電站。在新冠疫情的大環境下,英國受疫情影響,英國經濟發展陷入停滯,導致國內經濟遭到300年來最大幅度衰退,而在這時中廣核的撤資,對於英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英國的舉動,讓不少公司放棄了對英國當地的投資,投資金額和往年相比減少了約1000億。
❽ 華為5G迎來驚天反轉,英國正式對華為發聲華為被禁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
與其說是聲明,更傾向於英國相關官員對其產生的一種說明。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美方。
自從華為成功研發5G通信網路後,華為開始在全球市場中的布局。華為在基礎上,不斷地與多個國家建立5G合作。如此一來,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勢越發明顯。如此良好的發展態勢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華為面臨著的是多個合作方的毀約。
總的來說,華為公司在多個國家無法開展業務,並不是因為安全問題。事實證明任何一件事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科技公司與多個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也是如此。前期的准備工作和合作十分重要,一旦雙方失去合作的契機,信任感隨時消失。此外,一旦取消合作,選擇不同的合作商,營銷商和用戶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老美打壓他國企業簡直是流氓行為,發展本土企業才是硬道理。
❾ 英記者揭秘內幕:美國逼英國封殺華為5G建設,英國為何甘當美國「幫凶」
因為英國和美國關系很好,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所以就是英國會幫助美國
❿ 正式確認!華為5G在英國宣告出局,三星成大贏家
華為在歐洲市場有深入的布局,2G到4G時代分別在英國、義大利、瑞典、德國等國家地區展開基礎網路部署。而且過去幾十年的網路部署中從未出現過任何重大網路安全事件。華為的通訊網路實力是有目共睹的。
到了5G發展時期,華為5G也表現出領先的優勢。最多的5G專利數量,最穩定的網路服務,如果能參與公平競爭,華為會被很多國家運營商選擇合作。
但結果是有些國家站在非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並做出了最終決定。比如英國。
英國對華為5G有了明確的態度,將用7年時間拆除設備。華為5G也在英國宣布出局,沒有了華為的參與,英國5G網路發展或因此延遲2到3年。而英國需要重新找過合作供應商,采購5G網路設備。
相比於華為,愛立信及諾基亞的設備價格會更加昂貴。大面積采購的話對英國是一個不小的負擔。這時三星嶄露頭角,沃達豐運營商已經選擇三星電子作為合作夥伴,三星也將為對方提供5G網路設備和虛擬化解決方案。
三星順利進入到了英國市場,華為不再提供服務,愛立信,諾基亞也因為設備成本等原因,並未獲得合作機會。而三星成大贏家。
沃達豐在全球移動通訊網路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家跨國行動電話營辦商。雖然英國市場選擇與三星合作,但是在義大利市場,華為或許能有機會與沃達豐合作。
根據義大利的表態,將同意義大利沃達豐運營商有條件的與華為合作。這個條件包括設置極高的網路安全門檻等等。
相信以華為5G的領先優勢,滿足這些條件並不是問題。只要能合作就能獲得機會向西方國家展示華為5G的能力。讓更多人信賴華為5G。在這方面,華為5G優勢顯著。雖在英國市場出局,但英國並不能代表所有歐洲國家的態度。
首先華為5G的優勢之一在於全球第一的5G專利。專利是硬通貨,實力強不強從專利就能看出來。華為5G專利處在世界第一,目前華為已經開始收取5G專利費,蘋果,三星都需要繳納相應的專利費用。
華為可以通過5G專利授權參與各國的部署,想要避免華為5G專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優勢是厘米波,厘米波作為5G普及的重要波段,華為在厘米波技術上有很深的造詣。厘米波覆蓋范圍廣,信號穩定,只要華為牢牢把握住厘米波技術,優勢就會一直存在。
有些國家意見偏執,並未站在客觀事實的角度上看待問題。華為5G已經通過了嚴苛的安全機構測試,證明了沒有任何問題。任正非的自信也顯而易見。
任正非說過,不管西方國家做出怎樣的行動,華為5G是絕對不會受影響的,別人兩三年也追不上。
能夠有這樣的自信說明華為對5G技術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對技術的把控度,業務的執行力度等都十分出色。英國、美國、瑞典等國家做出自己的選擇,去采購更昂貴的設備,但卻無法改變華為5G領先的事實。
只要華為堅持5G技術研發,保持優勢,等將來5G時代到來,會有人找上門合作的。
英國正式確認,選用三星作為合作供應商。不論三星是否能成為大贏家,又會在英國市場取得怎樣的市場地位,華為基礎通訊服務遍布全球。市場份額並不是三星能夠輕易追趕的。
華為還在前進,在5G NR的收入排行中,華為5G全面領先,占據第一名。全球移動基礎設施市場份額當中,華為依然是主導者。期待在華為的部署下,還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對華為5G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