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自然子刊審稿多久

英國自然子刊審稿多久

發布時間:2022-09-12 01:51:55

⑴ 自然子刊送審有希望發表嗎

自然子刊送審當然有希望發表,中的概率大概是百分之三十。如果在被送審之前,到時候會發送審通知的,但投稿狀態不會發生變化直到出現EditorsDecision.nature子刊送審會發信的,不過NC有些反應沒收到審稿通知,20天左右看有沒有消息,這么久一般來說都是編輯找領域的領頭羊在看了,然後決定送審不送審editor通常收到你的revisi。editor通常收到你的revision的當天做決定,如果需要二審送reviewer的話,會告訴你由於涉及到technicalissues,再返給reviewer看看。

⑵ 如何能夠發表到Nature及其子刊

要想在Nature 或者Science (以下簡稱NS)上發表文章,首先要對自己領域最近10年有哪些文章發表在這些刊物上,並進行分類。以氧化物燃料電池領域為例,在2002-2012年區間總共有8篇文章發表在這兩個雜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領域沒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說明雜志編輯認為你的領域不具有很廣的關注度。同時,要分析是些什麼樣的突破發表在NS上。比如在這8篇文章,有6篇文章直接與燃料電池的陽極材料有關。這說明如果你能在陽極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存在在NS上發表的可能性。再進一步分析其細節,你會發現更多的規律。比如,燃料電池陽極的最主要的問題是碳氫燃料在高溫下的裂解導致碳沉積和硫在鎳表面吸附導致陽極硫中毒。早前的SN上的文章主要關注怎樣防止在陽極上的碳沉積,在2006年首先出現了一個新的陽極材料同時有抗碳沉積和抗硫中毒。這篇文章給了我一個啟發,說明現有的陽極材料必須能夠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才有可能在NS上出現。當然這也是合理的,因為碳氫燃料包含碳和硫。當然,並不是說你知道這些趨勢,你一定能夠在這樣上面有所突破,但是能夠給你一個非常具有指引性的思路。比如說,當時我的研究課題是做電解質的,因為師兄畢業需要移交陽極的課題,我學習了一段時間。我把我所研究的新電解質去做陽極的抗硫測試,發現具有不可思議的抗硫性能。在我多次重復加以確認之後,我意識到了其重要性。其實當時有人建議說可以用這個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投一篇文章,但是在我分析這些年在SN上發表的氧化物燃料電池文章,我決定繼續研究該陽極的抗碳沉積特性,然後進一步優化。這個做法非常重要,為後來沖擊Science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二、系統性的設計實驗據我了解,很多最為關鍵或者突破的實驗數據都是意外得到的,或者超過自己預期的 (當然也存在像Goodenough教授這種牛人能夠從理論上設計材料)。當你獲得比以前文獻中更好的性能時,就要開始考慮怎麼設計一系列系統的試驗,以能夠將來寫出一篇有完整故事情節的文章。因為現在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除非你的結果能夠改變人類的認知,否則都需要思考圍繞該突破的實驗設計。其工作量大約是一般長文的2~3倍。除了最為關鍵的4個圖放在正文,其餘的將放到補充材料裡面。實驗該怎麼設計才會對主編和審稿人的口味?當然不同領域有不同的文章結構。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你盡可能把自己領域中不同小方向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和Advanced Materials 上面的文章綜合起來。比如,這些雜志上有專注於合成的、有專注於表徵的或者專注機理理解的文章。你如果能夠把這些文章的最有特色的東西有機的糅合在一起,你的文章就已經高於這些雜志的檔次了。以催化和表面化學為例,SN上的實驗設計思路一般來說就是一個比較新穎的納米結構,比較高檔的表徵(如STM或同步輻射)、優異的性能和分子動力學的理論計算。如果你去詳細比較SN上某一篇文章每一小部分和JACS上類似的的全文,你會發現其實JACS上的水平更專。根據這個思路,你就可以設計完整的實驗,尋找合作對象,相互促進,最終達到一個完美的實驗結論。我的那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就是以這種思路設計的。當時需要對我們現有性能的理論解釋,我們尋求了與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合作。他們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繼續優化實驗,與他們的理論達到了較好的融合。雖然在投Nature主刊40多天後被拒,但是審稿人對實驗設計非常肯定:This paper has really nice science;The science is top notch等等。這篇文章本身的實驗結果沒有我Science上那篇文章的突破大,但是好的實驗設計讓這篇文章被子刊接受。三、撰寫完整且吸引人的文章當你做完大部分實驗或計算之後,就要開始著手寫論文了。對於Natured子刊、JACS和Advanced Materials這類雜志來說,論文撰寫的重要性我覺得至少佔40%。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夠切入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角度,你可以讓你的實驗結果發到更好的雜志。對於NS來說,我覺得實驗的設計更為重要。如何能夠寫好一篇文章,我認為首先應該拋棄兩個錯誤的看法。第一:不要鄙視爛的結果都能夠發在好雜志上。你需要思考如果你拿這些數據能夠把文章寫成怎樣。你要學習你沒有想到的「點」。比如說,性能可能並沒有非常突出,但是他/她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啟發性的假設。第二:不要認為審稿人誤會你的評語愚蠢。我知道審稿人在審閱時(包括我在審Advanced Materials時)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一個領域的評審人在短時間內都沒有看出你的創新點,說明你沒有表達清楚。我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我這篇文章其實和以前不一樣,審稿人卻認為沒有新東西」或者「我的性能明顯要比別人的文章好,不知道為什麼審稿人沒有注意到」等等。出現這種情況後,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文章。思考怎樣寫別人不會忽視我的重點,怎樣寫不會讓人誤解。一個小竅門是讓你的同學(大方向一致但不是一個小領域的)快速瀏覽一下你的文章,讓他指出不確定的東西,然後加以改正。我覺得寫文章最重要也最難寫的就是Introction。這是審稿人看得比較認真而且容易理解的部分。而且我發現一個規律,越好的雜志,審稿人越喜歡攻擊introction。可能是因為你的實驗設計已經很好,不太容易有問題。但是對於introction,審稿人卻非常容易下手。比如這篇文章沒有新意,或者你在introction提到的問題,在正文中沒有解決等等。在讀好文章時一定要學習他們在組織introction時的思路。其次,一定要有一個吸引人的標題。不要過於中立。我以前投一篇文章的時候,剛開始擬定為Sulfur Poisoning Behavior of .。後來偶然看到Berkeley物理系的一片不相乾的文章,用了New Insights into ..。我就把這個模式套用到我的文章上,我導師認為這個標題立馬讓文章檔次提高。我的一個經驗,經常收集那些好文章的title (不需要局限你的領域),以備將來時靈活運用。至於正文,只要圍繞你的Introction,反復強調你的創新性(一定要「反復」,因為審稿人會忽視),一般沒有什麼問題。另外,因為審稿人是帶著尋找問題的模式去評判文章的,所以在正文中的每一句話不要過度發散,否則很容易招致不嚴謹或者補充數據的評語。後記:這三個部分分享了很多關於提升自己成果的經驗,但是大家不要進入一個誤區:為了發文章而做實驗。 發牛文更多是因為你的研究熱情和辛勤付出,因為科研成果的內核還是你能否真正解決前人未能解決的問題。當然,從營銷學角度,我們去探尋並運用這些規律也是無可厚非的。

⑶ nature及子刊接受人工智慧和計算機科學方面的文章嗎

nature是接受這方面文章的,但占量比較小,而且一般要與自然科學相結合才有比較大的發表可能!當然,最主要還是要看你的創新和帶來的效應。有比較多的演算法研究論文(比如生物信息)就有很多發表在nature上!

自然出版集團(NPG)以出版高質量的科學和醫學信息而聞名。NPG出版的期刊,在線資料庫及服務廣泛覆蓋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應用科學和臨床醫學領域。 自然出版集團是麥克米倫出版集團(Macmillan Publishing Ltd.)的重要組成部分。

集團旗下創刊於1869年的《自然》,一直在致力於滿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現已成為最重要的國際學術周刊。除《自然》之外,NPG還出版了自然系列研究類期刊和綜述類期刊,以及高端學術期刊與學會刊物。 在互聯網上, nature.com每月為超過600萬訪問者提供閱讀NPG出版物和使用在線資料庫的服務。 這些服務包括閱讀《自然》的新聞和社論

⑷ 請問《nature》和《science》主刊與他們的子刊的關系同一篇文章可以同時發主,子刊

子刊屬於主刊旗下刊物,主刊有綜合性,而子刊偏向某一專業。同一篇文章可以同時發子刊主刊。

《Nature》和《Science》他們是綜合性刊物,更偏向通俗類科普讀物;而子刊是更專業的,專門針對某一類別的研究。其中《Nature》是私人商業集團管理,《Science》是公益性的學會管理。

同一篇文章是可能在其主刊和子刊以相同的名稱發表的,因為《Nature》《Science》的出版周期很短,一周一刊,他會盡快的將研究成果展現出來,然後進一步通過子刊來深入介紹。

就現在來講,通過IF比較,某些子刊類的review甚至高於主刊,但綜合來看,其實還是主刊更有影響力,畢竟刊登的是多方面的知識。

《Nature》

兼顧學術期刊和科學雜志,即科學論文具較高的新聞性和廣泛的讀者群。論文不僅要求具有「突出的科學貢獻」,還必須「令交叉學科的讀者感興趣」。

《science》

《科學》(英語:Science)是美國科學促進會(英語: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

《科學》是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之一。

該雜志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為周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4)英國自然子刊審稿多久擴展閱讀

《Nature》旗下子刊名

1. Nature Cell Biology 19.122

2. Nature Immunology 27.586

3. Nature Medicine 30.550(03年創刊)

4. Nature Genetics 26.494(03年創刊)

5.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12.000

(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6. Nature Materials 13.531

7. Nature Biotechnology 22.4

8.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16.058 (05年創刊)

9. Nature Physics (05年創刊)

10.Nature Neuroscience 16.98

11.Nature Methods (04年創刊)

《science》旗下子刊名

Science Advance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Science Signaling

Science Immunology

Science Robotics

⑸ 如何評價《大自然雜志》雜志

Nature的和其他學術刊物有所不同的是,從創建之初,Nature就即強調其科學價值也強調其可讀性。直至現在,即便有scientific american這類科普雜志,Nature每期的interview,correspondence的趣味性和准確性仍然使其很有讀者群——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文科院系會訂Nature,而同等級別的Science在這點上就稍遜一籌。Nature目前也是科學學術期刊中少有的:不分科,涵蓋多個科學領域(Science也是如此)、並包含科技倫理、政策、書目、畢業生求職、科技商機等等領域的綜合期刊——這使其成為具有責任感和反思性(偶爾還有點「哲思」)科學的代表,而且兼具「學術社區小報」的某些服務特性。

⑹ nature四大子刊是什麼

Nature的四大子刊如下:

1、Nature Astronomy

2、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3、Nature Biotechnology

4、Nature Catalysis

Nature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志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志專一於一個特殊的領域不同,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志。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Nature》上。

《自然》是一份在英國發表的周刊。

其出版商為自然出版集團,這個集團屬於麥克米倫出版有限公司,而它則屬於格奧爾格·馮·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團。《自然》在倫敦、紐約、舊金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東京、巴黎、慕尼黑和貝辛斯托克設有辦公室。

自然出版集團還出版其它專業雜志如《自然神經科學》、《自然生物學技術》、《自然方法》、《自然臨床實踐》、《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和《自然評論》系列等。

⑺ 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個什麼雜志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英國nature集團旗下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一個僅在網上出版的多學科雜志,專門發表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各領域的高質量研究論文。

《Nature》雜志1869年創刊於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涵蓋生命科學、自然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化學等領域。自成立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響因子40.137(17年數據)。

《Nature》網站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不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雜志的全部內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團(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種研究月刊,6種評論雜志,2種工具書。

(7)英國自然子刊審稿多久擴展閱讀:

Nature子刊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netics、Nature Geoscience、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Nature Method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⑻ Nature,Science以及CELL的子刊分別有哪些

1、Nature子刊名

(1)Nature Cell Biology 19.122

(2)Nature Immunology 27.586

(3)Nature Medicine 30.550(03年創刊)

(4)Nature Genetics 26.494(03年創刊)

(5)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12.000(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

(6)Nature Materials 13.531

(7)Nature Biotechnology 22.4

(8)Nature Chemical Biology 16.058 (05年創刊)

(9)Nature Physics (05年創刊)

(10)Nature Neuroscience 16.98

(11)Nature Methods (04年創刊)

臨床醫學類期刊

(1)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3)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4)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Nephrology

(5)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Neurology

(6)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Oncology

(7)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Rheumatology

(8)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Urology

2、Science子刊名

(1)Science Advances

(2)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3)Science Signaling

(4)Science Immunology

(5)Science Robotics

3、CELL子刊名

(1)Molecular Cell:1997年創刊。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

(2)Developmental Cell:2001年創刊。發育生物學。

(3)Cancer Cell:2002年創刊。癌症領域。

(4)Cell Metabolism:2005年創刊。代謝領域。

(5)Cell Host & Microbe:2007年創刊。感染症領域、微生物學。

(6)Cell Stem Cell:2007年創刊。幹細胞領域、再生醫學。

(8)英國自然子刊審稿多久擴展閱讀

Science期刊發展歷程:

1880年,紐約新聞記者約翰·邁克爾斯(英語:John Michaels)創立了《科學》,這份期刊先後得到了托馬斯·愛迪生以及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的資助。但由於從未擁有足夠的用戶而難以為繼,《科學》於1882年3月停刊。

一年後,昆蟲學家Samuel Hubbard Scudder使其復活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學》重新陷入財政危機,隨後被以500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心理學家James McKeen Cattell。

1900年,Cattell與美國科學促進會秘書Leland Ossian Howard達成協議,《科學》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

在20世紀早期,《科學》發表的重要文章包括托馬斯·亨特·摩根的果蠅遺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引力透鏡以及埃德溫·哈勃的螺旋星系。1944年Cattell去世後,AAAS成為《科學》新主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nature

網路-CELL (《細胞》期刊)

網路-科學 (美國科學促進會官方刊物)

⑼ nature四大子刊是什麼

Nature的四大子刊如下:

1、Nature Astronomy

2、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3、 Nature Biotechnology

4、Nature Catalysis

Nature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志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志專一於一個特殊的領域不同,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志。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Nature》上。

(9)英國自然子刊審稿多久擴展閱讀:

Nature的主要讀者是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但雜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眾也能理解雜志內最重要的文章。雜志開始部分的社論、新聞、專題文章報道科學家一般關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資助、商業情況、科學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欄目。

在《Nature》上發表文章是非常光榮的,《Nature》上的文章會經常會被引用。這有助於晉升、獲得資助和獲得其它主流媒體的注意。因此科學家們在《Nature》或《科學》上發表文章的競爭很激烈。與其它專業的科學雜志一樣,在《Nature》上發表的文章需要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

閱讀全文

與英國自然子刊審稿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越南讀大學費用多少 瀏覽:338
英國是怎麼打敗法國的 瀏覽:123
95歲英國女王叫什麼名字 瀏覽:168
英國移民綠卡多久能拿 瀏覽:693
什麼軟體可以翻譯印度人語 瀏覽:62
義大利的公路車哪裡買 瀏覽:560
印尼像荔枝一樣的水果叫什麼 瀏覽:784
今年中國杯在哪裡買 瀏覽:445
伊朗領土最大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577
新大洲本田在越南賣多少錢 瀏覽:740
印度國名怎麼來 瀏覽:114
義大利實心粉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134
12萬印度盧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44
伊朗人喜歡說什麼 瀏覽:537
去英國買什麼麥 瀏覽:345
ff中國基地建在哪裡 瀏覽:231
英國屬於地球哪裡 瀏覽:976
英國第二套房的首付是百分之多少 瀏覽:655
中國醫院看癲癇哪個醫院好 瀏覽:455
中國最能打仗是哪些省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