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法本身能合並成一個超級強國,為何英國拒絕了法國合並的要求
英國和法國在歷史上本身就同屬一個國家,那就是羅馬帝國,後來羅馬帝國分成了43個國家,其中就包括了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等。自從這些國家獨立之後就再也沒有走到一起。
歐洲如此多的國家,如果擰成一股力量,那麼其戰鬥力將是非常可觀的,畢竟都是老牌工業強國,如果把資源整合到一起是比較會嫌棄一番巨大的風浪。可是直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歐洲眾多國家還是一盤散沙,英國甚至要脫離歐盟組織。
最終英國和法國並沒有結合在一起,到現在為止兩個國家都沒有發展強大起來,可以說逐漸的淪為了二流國家,甚至是三流國家。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後悔,當年沒有結合成一個強大的英法共和國。
② 英國為何不吞並愛爾蘭
愛爾蘭之所以沒有被英國吞並,是因為英國早已不是當年的大英帝國,愛爾蘭是一個主權國家,不是想吞並就能吞並的。
愛爾蘭與英國在民族文化和宗教教派方面,是不一樣的。就算愛爾蘭被英國強行吞並,愛爾蘭人也會不服管轄,麻煩事不斷。
最重要的是,愛爾蘭孤孤單單在四面環海的小島上,周邊又被英國包圍,成不了多大氣候,其他國家又染指不了,英國也就像美國對付加拿大一樣,先擱置一邊,日後處理。
兩國的主體民族不同
現在英國的主體民族是英格蘭人。而英格蘭屬於日耳曼人中盎格魯-薩克遜一支。而愛爾蘭人屬於凱爾特人,和英國人完全是兩個民族,和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倒是親戚,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一樣,也屬於凱爾特人。
不過蘇格蘭人和威爾士與英格蘭人同處一個島嶼,三個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關系錯綜復雜,更像是一家人。歷史上,為了拉攏蘇格蘭人,英格蘭和蘇格蘭長期聯姻,後來蘇格蘭人還當上了英國國王。
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入主英格蘭,兩國合並,奠定了現代英國的雛形。後來幾經變遷,蘇格蘭和英格蘭逐漸融合,不僅完成了國家統一,而且共同信奉新教,成為了一家人。
而威爾士由於實力比較弱,所以長期作為英格蘭的附庸,遠沒有蘇格蘭人反抗的那麼激烈。1284年,英格蘭吞並了威爾士,並和威爾士人達成協議。根據協議,由一位出生在威爾士、講威爾士語的英格蘭王子管理威爾士。
由此,威爾士人才接受了英國人的統治,而英國王室把「威爾士王子」(婚後稱威爾士親王)的頭銜賜給國王的長子久而久之成為了傳統,「威爾士親王」也成為英國王儲的同義詞。如今威爾士已經完全和英格蘭融合,雙方早已經成為一家人,威爾士人連鬧獨立的興趣都沒有。
而愛爾蘭和其他兩地不同。愛爾蘭人長期游離於大不列顛島之外,和英國人在各方面都格格不入。兩者不僅民族和語言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也不一樣,特別是在宗教問題上,愛爾蘭的天主教和英國的國教勢如水火。
早在16、17世紀英國人大規模入侵愛爾蘭開始,英國人就視愛爾蘭人為異教徒,逼愛爾蘭人進行宗教改革,由此引發了嚴重的沖突。加上英國人在愛爾蘭實行殘暴統治,所以英國人和愛爾蘭人矛盾極其尖銳。
盡管英國人把愛爾蘭納入了本土,但一直把愛爾蘭人始終視為二等公民,根本沒有拿愛爾蘭當本土對待。正是由於這種民族歧視和壓迫,所以出現了19世紀中期愛爾蘭大飢荒中英國人無動於衷的情況,這場大飢荒讓愛爾蘭人遭到了沉重的災難,也讓愛爾蘭人恨透了英國人,兩個民族成為了世仇。
③ 歷史上的英國,為什麼不效仿俄國將殖民地變成領土
英國是近代的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但是英國並沒有把這些殖民地變為自己的領土一部分,這一點和沙俄是有點區別的。
歷史上的英國,為什麼不效仿俄國將殖民地變成領土?
當然了,像英國周邊的愛爾蘭島其實就是英國的殖民地,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愛爾蘭爆發了民族起義,獨立了罷了。但是愛爾蘭島北部那些被英國移民所佔據,受英國文化較深的地方,並沒有獨立,仍然屬於英國的一部分。
④ 征服世界的大英帝國,為何不徹底吞並它的殖民地
近代的大英帝國,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將影響力和勢力范圍覆蓋至全球的帝國,所謂的文化輸出,一直停留在較淺層面,只需要在上層建立統治即可,對基層並不過多干預,甚至哪怕是在上層,它也很少追求絕對的統治地位,甚至都不追求摧毀當地本土政治勢力的統治基礎,而是只要他們臣服,願意跟自己合作,便就滿足。總而言之,英國的殖民,更注重於攫取現實物質利益,而對土地征服興趣缺缺。
如果英國是個政治型國家,這個可能倒還可以。畢竟政治型國家,他拓土開疆的目的本身就是要壯大國家版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政治型國家願意同化被征服地區的民眾,賦予他們與本部居民差不多的地位和待遇,讓他們成為自己國家的一份子。
⑤ 英國的面積為什麼那麼小,為什麼不開疆擴土,為什麼不征服其他國家,把其他國家的領土變成英國本土
很難做得到。
殖民地比較容易,有點類似古代的諸侯,聽調不聽宣,自由度比較高。我認你為宗主,但我自己也有很大的自主權。如果是本土的話,那就沒有什麼自主權了,全要聽王室的。用中國古代打個比方,你是願意當青州刺史,還是願意當齊王呢?多半是後者。
所以即使同人種同祖宗,也沒有用。就像當年很多英國海盜都通過獻金擺脫了海盜身份,甚至成了英國貴族。他們可以幫著英國海軍去打西班牙,但不會加入海軍,因為那樣就沒有了自由。
強行要求只會造成反抗。人種和祖宗,在政治面前毫無意義。西歐祖上幾乎都是日耳曼人,希特勒不也沒能統一歐洲么。
⑥ 英國為何不吞並愛爾蘭
法律分析:1.愛爾蘭同德國簽訂《英愛條約》,南愛爾蘭最終脫離英國,但北愛6郡繼續接受英國皇室的統治2.獨立之後的愛爾蘭綜合國力強大,英國並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吞並愛爾蘭。
法律依據:並無具體法律依據,可自行搜尋 1.愛爾蘭同德國簽訂《英愛條約》,南愛爾蘭最終脫離英國,但北愛6郡繼續接受英國皇室的統治2.獨立之後的愛爾蘭綜合國力強大,英國並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吞並愛爾蘭
⑦ 英國在近代史上這么強盛,為什麼卻不去統一歐洲
今天的英國,國號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個部分組成,屬於島國,國土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6600多萬,首都倫敦,實行議會君主立憲制度,國家元首是國王,政府首腦是首相,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歷史上的英國,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邊陲島國,但是在種種原因促使下逐漸富強起來,到了近代,已經發展為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
對於歐洲歷史,後世一直有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就是那些富強的歐洲國家,為什麼不去統一歐洲?既然近代英國這么富強,那麼英國為何不去統一歐洲?
其實英國不是不想統一歐洲,而是因為英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這件事情就是建立海外殖民地,把先進的英國文明推向全世界,促進世界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