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哪些國家擁有宙斯盾艦啊
不不不 宙斯盾艦屬於神盾艦,所以應該叫有神盾艦的國家。
自稱擁有神盾艦的國家分別有13個: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和荷蘭,另外我國台灣有點老掉牙的驅逐艦(台灣是中國的),剩下的一些歐洲小國也都有2、3艘。
但是這其中有一些是極其不嚴謹的,如伊朗1300噸的小艇 600噸的荷蘭七省級這連個大護都不算上面的導彈就更不能合乎神盾艦的標准了。
說一下神盾艦的標準是排水量過萬,搭載大型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即它的「盾」和二三十聯裝甚至更多的大型導彈發射器以及多功能直升機的驅逐艦才是神盾艦。
擁有符合這個標準的驅逐艦的國家就被踢出去了9個,只剩下中美日韓 它們擁有的型號分別是:中 055、052D 美:阿利伯克、朱姆沃爾特 日:愛宕 韓 世宗大王。但日韓的艦上面的「盾」及符合標准聯裝導彈發射器都是美國提供的技術,不能算它自己的。
要是再踢到這一步 自研自造也就是最嚴格意義上的「擁有」全球就唯中美兩家能做到了。
嚴格性從高到低擁有神盾艦的國家都給題主擺在這里了,要嚴格到什麼程度題主參考各個層次我給出的列表就可以了
㈡ 為什麼說日本水面艦艇遠遠強於英國海軍水面艦艇
日本海軍是一支被和平憲法閹割的現代化海軍,因此一般稱為海上自衛隊,因此日本海軍(海上自衛隊)不能承擔遠洋打擊作戰。
1、日本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aip潛艇,但是aip潛艇不能進行獵殺作戰這是一個常識問題,aip的燃料電池或斯特林發動機無法提供其水下高速航行,aip潛艇最大水下航速不會超過20節,而且一旦到達20節,其水下續航時間會變的非常短,也就說,其水下航速和其水下停留時間成反比,因此aip潛艇一般以7節一下速度進行,也就說只能是守株待兔式或在日本周邊海域作戰。
而核潛艇卻可以在水下進行高速航行(30節左右),可以追擊獵殺目標或是高速前往預設目標進行伏擊,馬島戰爭,英國核潛艇從地中海,高速航行第一個抵達南美馬島水域展開海上封鎖,如果是AIP潛艇,使出吃奶的勁,也是不可完成的任務,另外AIP潛艇的速度是無法跟上航母戰斗群的,也就說會遠遠的落在後面,使得水面艦隊失去水下防禦。
英國擁有攻擊核潛艇,其主力核潛艇為特拉發爾加級,為噴射式推進器,屬於非常先進的靜音核潛艇。
2、日本神盾艦是非常先進的軍艦,但是日本神盾艦也是被美國閹割的一種神盾艦,不能發射遠程戰斧導彈,這種極具進攻能力的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只能對空中目標進行防禦作戰,對艦攻擊為魚叉導彈(射程130公里),也就說日本艦隊理論上最遠的是130公里,而日本海軍沒有預警飛機,無法發現地球弧面之下。
2、英國擁有除美國以外最具實戰能力的航母戰斗群,擁有固定翼攻擊機和海王早期預警機,因此可以展開海上和路上遠程攻擊(打擊距離至少在500公里)。而日本只有直升機航母,直升機航母是無法展開對敵方陸地和艦隊的進攻。
3、英國艦隊配有除美國以外最精確的遠程常規對陸地攻擊能力,英國海軍配有戰斧4型導彈,射程達到了2800公里,還能能在目標區上空盤旋約2小時(460km)重新接到指示後在攻擊目標,這是除美國以外唯一擁有這種武器的國家,也就說,一支英國艦隊,抵達一個國家海域1000公里外即可對這個國家本土境內各處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而日本的和平憲法是絕對不會允許日本擁有此類武器的。
4、英國的兩棲作戰能力也是除美國以外最強的,極具實戰經驗,而日本也是不能進行遠洋兩棲作戰的。
5、未來英國45型艦、伊麗莎白女王級大型航母、f35隱形戰機、機敏級超靜音攻擊核潛艇也將服役,因此英國海軍的作戰能力仍將遠過日本。
因此日本海軍盡管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但是和平憲法徹底閹割了他,使得他不能進行進攻作戰,因此在美國的戰略中,一支充當美國海軍的輔助後勤工作保障工作,而英國海軍在美國的戰略中一支是美國海軍在全球作戰的一支聯合進攻力量,因此英國皇家海軍仍是歐洲最大、世界上第二大的海軍;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之一(俄羅斯海軍已不能進行全球作戰了,只是核潛艇數量較英國多,航母戰斗群至今沒有形成實戰能力,兩棲攻擊艦還要向法國購買)
㈢ 哪些國家擁有宙斯盾戰艦
宙斯盾作戰系統,英文名縮寫為“AEGIS”,是古希臘神話宙斯盾的意思,其實他的全稱是“空中預警與地面整合系統”專指美國為應對蘇聯反艦導彈飽和攻擊而研發的一種防空作戰系統,從平台來看,分為陸基宙斯盾系統和海基宙斯盾系統,搭載海基宙斯盾系統的軍艦也就被稱為宙斯盾艦,目前世界上有美國、日本、韓國、西班牙、挪威、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裝備了宙斯盾艦。當然,還有我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義大利、印度等幾個國家裝備了類似於宙斯盾艦的軍艦。
圖為澳大利亞霍巴特級驅逐艦,實際就是西班牙巴贊級護衛艦的放大版。
㈣ 世界上哪些國家擁有宙斯盾艦啊
宙斯盾艦是安裝了美製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戰艦的統稱。其典型特徵是艦橋上方裝有四面八角形相控陣雷達、使用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和中遠程艦空導彈等。
世界現役或建造接近現役的宙斯盾艦包括:
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阿利·伯克IIA級驅逐艦。
日本:金剛級驅逐艦、愛宕級驅逐艦;
韓國:世宗大王級驅逐艦;
西班牙:巴贊級護衛艦;
挪威:南森級護衛艦。
「宙斯盾」型戰艦的型號: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和「愛宕」級驅逐艦;韓國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西班牙的「巴贊」級護衛艦;挪威的「南森」級護衛艦以及澳大利亞的「霍巴特」級驅逐艦等。
㈤ 英國桑普森系統與美國宙斯盾誰更厲害
桑普森沒有使用相控陣雷達技術, 而是2台平面陣雷達, 每30秒旋轉360度, 所以每秒種可以更新雷達屏幕信息,平面陣雷達體積小, 但必須提高雷達桅桿.
如果以最新型宙斯盾與實戰型桑普森比較的話, 宙斯盾技術成熟性超過桑普森, 有實戰經歷技術積累. 作戰范圍宙斯盾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地攻擊於一體, 桑普森裝備英國45式驅逐艦, 主要承擔防空任務, 這點也是宙斯盾優勢. 桑普森配套的紫宛-15/30對空導彈是當今最新最先進的艦對空導彈, 優於宙斯盾戰艦所使用的標准-2導彈. 但宙斯盾支持彈道導彈防禦的標准-3導彈, 反導彈能力強. 想比較而言, 宙斯盾能力更全面.
㈥ 宙斯盾艦究竟先進在哪裡為什麼關注這么多
「宙斯盾」(Aegis)作戰系統是美國海軍為了滿足艦載防空系統的需要而開發的「先進的艦用導彈系統」(ASMS)。Aegis是古希臘神話中大神宙斯的盾。在美國海軍看來,「宙斯盾」作戰系統可以有效地防禦敵方同時從四面八方發動的導彈攻擊,它構成了美國海軍艦隊的堅固盾牌。
「宙斯盾」作戰系統具有幾大特點:它的反應速度快,主雷達從搜索方式轉為跟蹤方式僅需0.05秒,能有效對付作掠海飛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它的抗干擾性能也很強,可在嚴重電子干擾環境下正常工作;在反擊能力方面,該系統作戰火力猛烈,可綜合指揮艦上的各種武器,同時攔截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個目標,還可對目標威脅進行自動評估,從而優先擊毀對自身威脅最大的目標;從可靠性來看,它能在無後勤保障的情況下,在海上連續可靠地工作40—60天。美軍的「宙斯盾」作戰系統自1981年研製成功之後,先後裝備了美國27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最新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日本海軍新一代「金剛」級驅逐艦上也配置了從美國采購的「宙斯盾」作戰系統。由於「宙斯盾」作戰系統代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海軍科技水平,其造價自然非常高昂,每套作戰系統(不含導彈)造價高達2億美元。盡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加入製造「宙斯盾」戰艦的行列。這些國家中既有老牌海軍強國德國、荷蘭,也有挪威、韓國等。台灣當局為了加強其海軍力量,正在千方百計地從美國采購「宙斯盾」系統。
㈦ 什麼是宙斯盾系統
美國的雷達系統,現在最先進的,可以同時跟蹤上百個目標
------------------------------------------------美海軍戰艦將裝備第七代「宙斯盾」武器系統
[ 2005-09-15 10:12 ]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05年9月12日報道,美海軍證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參照基線7研製的"宙斯盾"武器系統經批准,將在美海軍軍艦上部署。"平克尼"號驅逐艦指揮官證實,"平克尼"號將是第一個裝備第七代"宙斯盾"武器系統的軍艦。
部署該系統需要31天。第七代"宙斯盾"武器系統包括第一個完整的商用現貨"宙斯盾"先進處理結構和新的AN/SPY-1D(V)雷達。轉到完全商用現貨的計算環境和網路結構提高了"宙斯盾"系統的能力,並向著開放式結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將容易引入未來計算特性,也容易升級。
新的AN/SPY-1D(V)雷達通過採用自動自適應控制方式以及更復雜的防禦電子對抗的能力增加了在沿海環境下更有效運行的能力。通過海軍與造船商協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向"平克尼"號和其它11艘安裝新型"宙斯盾"系統的驅逐艦提供基於商用現貨的計算機環境,從而使其具有無敵的能力。
"宙斯盾"武器系統是世界上主要的海軍面防禦系統。它與AN/SPY-1D(V)雷達和Mk 41垂直發射系統、一系列導彈及其指揮控制系統無縫集成在一起,能同時應付空中、海面、水下和彈道導彈等多種威脅。
目前,"宙斯盾"武器系統已安裝在全球76艘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上。根據現有計劃,該系統還將在另外30艘美國和國際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上安裝。(來源:電子工業科技信息中心)
----------------------------------------------------------------------
「宙斯盾」系統三分天下 世界海軍大洗牌
--------------------------------------------------------------------------------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線 (2005-08-24 10:14:27) 來源:新京報
西班牙F-100
「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反導系統體積偏大,載彈量偏少。此外,裝備的相控陣雷達也落後於美國,不能充分地發揮艦載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作戰威力
日本「金剛」級
《簡氏防務周刊》日前披露,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近來越發表現出對於歐洲艦載反導系統(SAAM)研發的關注,一方面擔憂這種防禦性的武器系統有可能進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擔心美國在防空反導領域受到歐洲的強有力挑戰。
法國的SAAM系統已經達到類似美國宙斯盾系統的水準,該系統可在4000到6000噸中等水面戰艦上普及。SAAM系統的雷達最多能同時跟蹤120個空中目標,並優先處理其中較具威脅的50個,同時導引10枚導彈進行攻擊
紫苑飛天
今年5月,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在一次法美聯合訓練演習中成功進行了首次艦載反導系統(SAAM)的發射試驗,有實戰彈頭的2枚「紫苑-15」防空導彈均直接命中目標,令在場的美軍軍官大為震驚。在場的美國軍官形容當時場面「如同一顆熾熱的流星撞擊了太陽」。
這種由法意聯合研製的導彈是SAAM系統的一部分。據報道,SAAM系統由火控雷達、發射器及「紫苑-15」導彈組成。本次試驗再次證明了這一系統出色的精確性,導彈成功擊中目標。
美軍認為,法國的SAAM系統已經達到類似美國宙斯盾系統(全稱為「全自動作戰指揮與武器控制系統」,該系統以艦載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和相控陣雷達為顯著特徵與標志)的水準,該系統可在4000噸到6000噸中等水面戰艦上普及。SAAM系統的雷達最多能同時跟蹤120個空中目標,並優先處理其中較具威脅的50個,同時導引10枚導彈進行攻擊。
美國含恨
從20世紀90年代初鼓動西班牙脫離歐洲版宙斯盾研製計劃,到近年來積極向歐洲各國推銷美製宙斯盾系統,美國一直沒有放棄干擾歐洲高技術武器研製計劃的努力。
專家認為,美國屢屢對歐洲反導系統的發展提出非議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方面告誡歐盟在解除對華軍售上不要輕舉妄動;另一方面意圖延緩歐洲高新武器的發展進程,防止歐洲在防空反導領域對美國構成強有力的挑戰。用美國「傳統基金會」軍事觀察員理查德·費舍爾的話來說就是:「美國希望大西洋對岸的盟友進行『有意義』的軍事現代化。」與美國意願相反的是,法意等國在反導系統尤其是艦載反導系統的研製上走得更遠。上述提到的反導防空系統只是一種艦載點防禦導彈系統,將安裝在兩國的航母上,用以取代近程「海麻雀」導彈系統。真正意義上的艦載中程乃至區域防空系統是裝備「紫苑-30」艦空導彈和相控陣雷達的主防空導彈系統(PAAMS),該系統由英法意聯合研製。
6月1日,主動防空導彈系統進行了一次「紫苑-30」導彈發射試驗,成功攔截了一枚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
三分天下
在法國的倡導下,SAAM系統已經成為歐洲大多數下一代水面艦艇的主要防空武器裝備。英國未來的45型驅逐艦將配備SAAM系統,法意聯合研製的「地平線」級驅逐艦和「歐洲多任務護衛艦」也都採用了SAAM系統。歐洲海軍將因SAAM系統的普及而形成相當可觀的海上戰區反導能力,世界海軍力量將會重新洗牌。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多年來歐盟各國在軍事一體化與武器聯合研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美俄海軍對宙斯盾系統的壟斷已經成為歷史。可以預測,隨著歐洲版宙斯盾防空艦陸續服役,歐洲將與美俄兩強並駕齊驅。未來的宙斯盾技術平台也將呈現出美、俄、歐盟三分天下的態勢。
■背景鏈接
歐版宙斯盾有兩個版本
英法意「地平線」計劃與荷德護衛艦計劃
1991年,為了加速歐盟軍事一體化進程並滿足各國海軍新的艦艇需求,英法共同提出了未來護衛艦計劃。1993年義大利加入這一計劃,項目被命名為「地平線」。後來由於英國和法意發生了嚴重分歧,在1999年4月退出,但法意繼續發展,法國海軍建造的首艘地平線防空型護衛艦「福爾班」號已開始服役。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法意的「地平線」是真正的歐洲版宙斯盾防空艦,血統上沒有一絲美國的影子,武器裝備上沒用美國貨,也沒有尋求與美製武器的兼容性。它的「EMPAR」艦載無源相控陣雷達系統最大作用距離為250千米,同時目標跟蹤數為300個;48管「席爾瓦」模塊化垂直發射系統組成的主防空導彈系統(PAAMS)擔任中遠程區域防空任務,能夠引導多枚「紫苑-15/30」導彈攔截目標。
英國在退出「地平線」計劃後,啟動了45型「勇敢」級驅逐艦計劃。此外,德國、荷蘭和西班牙於1994年也啟動了三國護衛艦計劃(TFC)。由於西班牙認為該計劃風險太大,再加上美國的壓力,於1995年6月退出了,因此三國護衛艦計劃實際上只剩下荷蘭和德國。由TFC計劃衍生出的荷蘭LCF「普羅文森」級護衛艦和德國F124「薩克森」級護衛艦採取了自主開發和對外引進技術兩種方式,其主要防空系統由荷德加三國聯合研製的「APAR」四面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和美製「標准II」增程型/「海麻雀」艦空導彈系統組成,發射裝置都是美國的MK41模塊化垂直發射系統。目前德國的三艘F124護衛艦與荷蘭的4艘LCF艦都已陸續下水並開始服役。
■明星兵器
日本「金剛」級
該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戰後建造的噸位最大、火力最強、性能最優的驅逐艦,也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先進的「宙斯盾」系統的水面艦艇,目前共生產了4艘。該級艦的指揮系統和武器裝備幾乎完全是美國的舶來品,但在噸位和航程上較美國的「阿里·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更重更遠。
該級艦全長161米,寬21米,吃水6.2米,標准排水量7250噸。
西班牙F-100
▲該艦的設計和生產都是在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協助下完成的,是美國「阿里·伯克」級驅逐艦的縮小版,滿載排水量只有5760噸,其武器系統俱從美國引進,包括了目前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AN/ SPY-1D,同時還包括了最現代化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首批生產的4艘F-100將於2006年全部服役。
■延伸閱讀
美版宙斯盾 冷戰時防蘇秘技
為了打擊美軍航母戰斗群,冷戰時期的蘇聯制定出了一種新的戰術———「飽和攻擊」,即在同時(或以秒計算的極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的反艦導彈攻擊美軍水面作戰艦艇,以使其有限的對空防禦火力通道崩潰,達成反艦導彈突防命中目標的目的。為了應對這一難題,美國海軍提出了「先進艦用導彈系統」的要求,並在1969年12月將其命名為宙斯盾(Aegis)系統。這一系統從1969年起正式研製,1981年正式裝艦。
宙斯盾系統由包括SPY-1D相控陣雷達、SPG-62防空導彈火控照射雷達、MK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MK41導彈模塊化垂直發射分系統、MK1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在內的數個分系統組成,其核心是SPY—1D有源相控陣雷達。
俄版宙斯盾 冷發射天下獨步
俄羅斯的遠程艦載防空導彈SA-N-6(陸基S-300的艦載型)首先裝備於前蘇聯「基洛夫」級和「光榮」級巡洋艦上。SA-N-6搭配遠程雷達、SA-N-9搭配中程雷達就構成了俄羅斯版宙斯盾防空系統。與美國和西歐的垂直熱發射技術不同的是,俄羅斯採用了垂直冷發射技術,這一技術是前蘇聯研製應用、由俄羅斯繼承的獨家技術。冷發射系統結構簡單,維護的工作量和難度也較小,作戰效率高於歐美艦載防空系統。
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被視為世界海軍艦艇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其強大的武器作戰平台、艦載導彈垂直發射系統被稱為俄版宙斯盾技術的集大成者。
然而由於資金匱乏等種種原因,該系統一直沒能實現模塊化,各型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無法通用。
㈧ 美軍的宙斯盾系統和英軍45型驅逐艦上的系統有啥區別
2006年英國45型驅逐艦首艘「勇敢」號自亞羅船廠下水之後不久,英海軍就決定從第4艘「天龍座」號起對45型驅逐艦進行重大改進。它不僅是新一代防空驅逐艦,而且是既具有強大防空能力,又具有強大近海作戰能力和對陸縱深打擊能力,同時兼備反艦、反潛能力的多功能戰艦,成為英海軍「全球艦隊」中的「全能武士」。
2006年02月08日英國海軍首艘45型驅逐艦"勇敢"號下水
英海軍發展新戰略要求45型驅逐艦成為「全能武士」
英海軍自1546年創建以來,一直被看作是國家武裝力量中最主要的軍種。從18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期,英海軍曾以壓倒優勢的水面艦艇力量在世界三大洋上所向披靡,為建立殖民地大於本土150倍的大英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戰後,元氣大傷的英海軍開始走下坡路。隨著冷戰的結束,英海軍為適應新的國家安全戰略的需要,不斷調整發展戰略。
英海軍助理參謀長阿蘭·梅斯少將最近向外界透露了英海軍發展的新戰略:「為了讓英海軍跟上現代化的步伐,也為了讓海軍能夠更大限度地參與到作戰行動中去,我們決定建設一支多用途海上軍事力量,為英陸軍和空軍部隊的陸上作戰行動提供支援。這是我們英國海軍在今後20年發展的方向。」
目前,就規模與戰鬥力而言,英海軍仍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第3大海軍。目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在海上對英國構成威脅,反倒是陸地上的各種沖突不斷地把英國士兵捲入其中。因此,英海軍高層認為,英國沒有實力也沒有必要重建一支傳統意義上的海軍,但要有一支能維護英國利益的強大又適用的現代海軍。而由新海上作戰平台組成的「全球艦隊」戰斗群具有強大的力量,其投送能力、機動能力和突擊能力能夠有效地配合陸軍應付陸上日益增多的不確定威脅。英海軍要與美海軍的改|革保持一致,要「服務於聯合作戰」,要加強對陸作戰能力。顯然,英海軍建立「多用途海上軍事力量」的發展戰略讓45型驅逐艦承擔起「全能武士」的重任。
在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戰機用「飛魚」導彈擊中了英海軍的42型驅逐艦。英海軍發現了艦隊防空力薄弱的問題,戰後便開始尋求能對付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和空中戰機威脅的新型驅逐艦。當與法國、義大利等國合作建造43型、44型驅逐艦計劃夭折後,英國便自己研發45型驅逐艦。
然而,隨著英國海上戰略的變化,英軍深感45型驅逐艦原設計目標不符合海軍作戰思想新轉變的需要,必須改進。英海軍計劃在2010年前建立「全球艦隊」,因而英國國防部共計劃撥款55億英鎊以建造六艘45型驅逐艦,除「勇敢」號外,其他五艘分別為「不屈」(Dauntless)號、「金剛石」(Diamond)號、「天龍座」(Dragon)號、「保衛者」(Defender)號和「鄧肯」(Duncan)號。所有六艘軍艦均將在2009年之前陸續開工建造。
45型驅逐艦改進特點
動力裝置
該級艦最初計劃採用柴油發動機或燃氣渦輪發動機與電力推動相結合的動力裝置,但最終採用了可同時提供動力和電動設備所需全部電力的綜合電力推動系統。其中,由羅爾斯�6�1羅伊斯公司負責提供 WR21 先進循環燃氣輪機,該氣輪機是基於非常成功的總飛行時間超過1000萬小時的「特倫特」系列商用飛機發動機而研製的,是首台結合了壓縮機中間冷卻和回熱技術的航空派生燃氣輪機,燃油利用率極高。阿斯通電力轉換公司將負責為艦艇提供並集成電力與推進系統所有其他設備,包括主推進電機、變流器等。採用綜合電力推動系統雖然成本較高,但可以保證艦體底部雙軸螺旋槳的轉速是恆定的,軍艦行駛時的速度穩定而且安靜。據稱,該級驅逐艦最大航速可達27節,如以18節的巡航速度可連續航行7000海里,這相當於從英國橫跨大西洋前往美國的距離,這樣的高續航力對於經常到海外活動的英國皇家海軍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指揮控制系統
包括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提供的作戰管理系統和數據傳輸系統、泰利斯通信公司提供的全綜合通信系統、雷聲公司提供的綜合導航系統、阿勒尼亞�6�1馬可尼公司提供的戰術數據系統等。其中,作戰管理系統可使指揮人員能管理和控製作戰系統;全綜合通信系統使該艦具有一種高度集成的內外通信系統,並使每個艦員都能收發電子郵件;導航系統能確定本艦位置、速度和姿態數據,並輸送到艦上其他系統;戰術數據鏈將與作戰管理系統的硬體介面,可提供11號數據鏈(Link-11)和16號數據鏈(Link-l6)的多數據鏈運行。
感測器系統
遠程探測系統採用阿勒尼亞�6�1馬可尼系統公司提供的S1850M遠程3D電子掃描雷達,該雷達系泰利斯公司(原荷蘭電信公司)研製的SMART-L雷達的改進型。與其原型的主要區別在於, S185OM 雷達工作在D波段,掃描仰角可達70°,能在400公里范圍內對空中目標進行自動探測和跟蹤,並具有反電子對抗措施和額外波形設計,改善了雷達海上環境的性能,可以提高雜波干擾環境下的探測和跟蹤「隱身」目標的能力。同時,艦上還將配備電子偵察設備(ESM)、艦殼聲納、氣象和海洋學系統 (METOC)、敵我識別器(IFF)和光電航炮火控系統等。電子對抗系統則採用雷達頻帶電子支援措施(RESM)系統以及包括多孔發聲器誘餌和對抗雷達制導導彈的輻射誘餌組成的有源誘騙系統。
45型驅逐艦改進重點突出了加強綜合攻擊能力
防空系統
該級艦採用了與美國「宙斯盾」系統十分相似的「主防空導彈系統」,該系統主要由「桑普森」雙面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和1座6×8單元「席爾瓦」(Sylver)A50垂直發射系統組成。其中,「桑普森」雷達安裝在主桅桿頂部,工作在E/F波段,最大探測距離可達400公里,可同時監視500-1000個目標,並可同時制導12枚導彈攻擊6個空中目標。「席爾瓦」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可混裝發射16枚「紫苑」15和32枚「紫苑」30對空導彈。由於採用了推力矢量控制技術,「紫苑」導彈具有高過載轉向攻擊能力,過載高達50g,能跟蹤並摧毀3倍音速以上的板球狀大小的飛行目標。目前,「紫苑」系列導彈已進行了10次攔截掠海反艦導彈試驗,成功率為100%。試驗表明,該導彈可在10-25公里內防禦超音速反艦導彈,在15-45公里內攻擊高速飛行的攻擊機,在30-80公里內攔截預警飛機。為了達到與美軍的兼容性,第二批以後的45型驅逐艦還將採用MK41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其導彈的裝載量也將進一步提高。45型驅逐艦的近防系統主要有兩座「密集陣」系統,該系統採取搜索雷達、跟蹤雷達和火炮三位一體的結構,自動化程度很高,反應時間3.7秒,最大跟蹤距離10公里,採用1門20毫米的6管「火神」機炮,射速4500發/分,而且該系統還具有多光譜控測和跟蹤能力,能在復雜環境下實施全天候作戰。
反艦系統
該級艦採用了西方國家海軍艦艇的標准配置----兩座四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系統,可攜載發射8枚新型RGM-84D「魚叉」反艦導彈。該型導彈射程120公里,採用慣性加末段主動雷達尋的制導,飛行速度0.9馬赫,戰斗部重227公斤,其彈道可迂迴變化,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缺點是戰斗部威力不足,飛行速度較慢,易遭反導武器系統攔截。從艦炮看,該級艦現採用1門114毫米的MK-8 Mod 1隱身艦炮,火力稍顯不足。不過,從第二批起將對艦炮進行升級,其方案有兩種:一種是採用美製 MK45 Mod4 型127毫米新一代隱身艦炮,該艦炮如發射EX-171型火箭增程制導炮彈,其最大射程將達117公里,命中精度10米;另一種是採用155 毫米AS90「勇敢的心」榴彈炮的艦載改型,屆時將成為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艦炮。
反潛系統
該級艦裝有兩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並可搭載一架英國最新研製的EH-101「默林」多用途艦載直升機,該直升機作戰半徑可達100-200海里。不過,該艦目前並未裝有西方國家海軍常用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這使其反潛能力顯得有些不足,但這種狀況在未來換裝了 MK41 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後將得到改善。
EH-101「默林」多用途艦載直升機
對地攻擊系統
目前,該級艦的對地攻擊武器只有1門114毫米的艦炮,其攻擊能力總體較弱。但根據計劃,第二批以後的45型驅逐艦將換裝MK41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和大口徑艦炮,屆時將具有發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和大口徑炮彈的能力。該級艦最有可能採用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是美國的「戰術戰斧」。裝備了巡航導彈後,45型驅逐艦在紅海海域巡航就可打擊到伊朗腹地的目標。
綜述展望
該驅逐艦航速達29節,航程超過7000海里/18節。重量超過7350噸,長152.4米,容納船員190人。並計劃在2009年服役英國皇家海軍。該首艦將被稱為「勇敢」號(HMS Daring),另外2艘驅逐艦也將於明年下水。英海軍計劃投資106億美元用於首批6艘驅逐艦的建造。
據英海軍官員聲稱,經過改進的45型驅逐艦未來既可作為英「全球艦隊」的主要成員之一,亦可單獨使用。45型驅逐艦配備的主要防空導彈系統具有強大的防空能力,可以支援在沿海和內地作戰的聯合遠征部隊,同時它還可提供區域、局部區域和點防禦能力。作為一個可能單獨使用的作戰平台,45型驅逐艦有防空、反艦、反潛和對陸攻擊的全面作戰能力
㈨ 全面介紹宙斯盾系統
宙斯盾戰斗系統簡介
在美國海軍看來,「宙斯盾」作戰系統可以有效地防禦敵方同時從四面八方發動的導彈攻擊,它構成了美國海軍艦隊的堅固盾牌。宙斯盾系統目前一共有8種不同的基準搭配,稱為「BaseLine」。這8種搭配不僅僅代表系統的改良,也和配備在驅逐艦或者是巡洋艦上有關系。宙斯盾系統使用的是標准艦空導彈。宙斯盾巡洋艦和驅逐艦非常昂貴,一艘的價格相當於3艘英國「無敵」級航母的價格。
「宙斯盾」作戰系統具有幾大特點
它的反應速度快,主雷達從搜索方式轉為跟蹤方式僅需0.05秒,能有效對付作掠海飛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它的抗干擾性能也很強,可在嚴重電子干擾環境下正常工作;在反擊能力方面,該系統作戰火力猛烈,可綜合指揮艦上的各種武器,同時攔截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個目標,還可對目標威脅進行自動評估,從而優先擊毀對自身威脅最大的目標;從可靠性來看,它能在無後勤保障的情況下,在海上連續可靠地工作40—60 天。美軍的「宙斯盾」作戰系統自1981年研製成功之後,先後裝備了美國27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最新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日本海軍新一代「金剛」級驅逐艦上也配置了從美國采購的「宙斯盾」作戰系統。由於「宙斯盾」作戰系統代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海軍科技水平,其造價自然非常高昂,每套作戰系統(不含導彈)造價高達2億美元。盡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加入製造「宙斯盾」戰艦的行列。這些國家中既有老牌海軍強國德國、荷蘭,也有挪威、韓國等。台灣當局為了加強其海軍力量,正在千方百計地從美國采購「宙斯盾」系統。
編輯本段系統設計
發展
美國在越戰時期的經驗以及面對蘇聯的發展下,顯示出美國海軍主要水面作戰艦艇面臨幾項有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是對於多目標的追蹤和威脅分析能力,尤其是在面對復雜地形或者是電磁干擾環境下持續作業的能力。其次是面對大量空中目標,尤其是高速反艦導彈來自多方向的可攔截數量。傳統的機械轉雷達因為資料更新率的關系,對於低空或者是高速的目標在偵測與處理上有諸多的缺點,而在越戰時期開始引入數位電腦協助的自動化作戰系統的經驗,讓美國海軍對於利用電腦增強對多目標追蹤管制與情報掌握能力越來越有信心,因此在發展下一代的水面艦艇作戰系統上,決定將所有的偵測、指揮、管制和作戰系統全部整合在一起,不再讓各別系統下的管制台與作業人員各自為政。
核心系統
宙斯盾系統的核心是一套電腦化的指揮決策與武器管制系統,雖然在表面上宙斯盾系統很強調對於空中目標的追蹤與攔截能力,不過宙斯盾系統的核心接收來自於艦上包括雷達,各種電子作戰裝置與聲納等偵測系統的資料,加上與其他水上、水下與空中的其他載具,經由戰術數位資訊鏈路交換的情報,經過自動化的訊號處理,目標識別,威脅分析之後,顯示在宙斯盾系統的大型(兩具42英吋乘上42英吋)顯示幕上,提供指揮官最即時的情報資料。相關的目標資料也會顯示在各別的控制台上。電腦作戰系統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根據目標的威脅高低自動進行接戰。透過武器管制系統的整合與指揮,艦上的作戰系統得以發揮最大的能力進行必要的攻擊與防禦措施。武器管制系統轄下包括輕型空載多用途系統(LAMPS)、魚叉反艦導彈、標准三型防空導彈、方陣近迫武器系統、魚雷發射系統以及海妖反魚雷裝置等。
雷達系統
宙斯盾作戰系統最重要,也是最顯眼的就是AN/SPY-1被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這一套雷達共有四片,成六角形,分別裝置在艦艇上層結構的四個方向上。因為雷達本身不旋轉,完全利用改變波束相位的方式,對雷達前方的空域目標以每秒數次的速率進行掃描。第一代的SPY-1A雷達每片重量高達12000磅,上面有140套模組,每個模組包含32具發射/接收與相位控制單元。這一套雷達於1965年開始發展,1974年展開海上測試,第一套系統隨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第一艘提康德羅加號(CG-47)於1983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後來又發展到驅逐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第一艘阿利·伯克號(DDG-51)於1991年進入美國海軍服役。
編輯本段系統的組成
「宙斯盾」作戰系統主要由6個分系統組成,它們分別是:
MK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
它包括四機櫃AN/UYK—7計算機、AN/UYA—4顯示控制設備、變換裝置、RD—281 存儲器和數據變換輔助控制台等。該分系統是全艦的指揮和控制中心。它負責建立戰術原則,顯示並處理來自艦上各感測器的信息,作出威脅判斷和火力分配,協調和控制整個作戰系統的運行。
MK1武器控制分系統
它由四機櫃AN/UYK—7計算機、「宙斯盾」綜合裝置、MK 138射擊開關組合件和數據交換輔助控制台組成。該分系統負責按照MK 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的作戰指令,具體實施對武器系統的目標分配、指令發射和導彈制導等功能。
AN / SPY - 1A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分系統
該雷達是「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心臟,是「宙斯盾」戰艦的主要探測系統。它由相控陣天線、信號處理機、發射機和雷達控制及輔助設備組成。它能完成全空域快速搜索、自動目標探測和多目標跟蹤。該雷達工作在S波段,對空搜索最大作用距離約為400千米,可同時監視400批目標,自動跟蹤100批目標。
MK99火控分系統
它包括AN/SPG—62目標照射雷達、MK 79導向器和數據轉換裝置。該分系統負 責按照MK 1武器控制分系統的指令,隨同AN/SPY—1A雷達一起工作;用AN/SPG—62雷達照射目標,以便對已發射的導彈提供末制導。
MK41或MK26導彈發射分系統
MK 26為雙導軌旋臂式發射裝置,用於發射「標准 2」中程艦空導彈或「阿斯洛克」反潛導彈。MK 41則是一種先進的垂直發射裝置,它包括61具導彈發射箱,可發射 「標准」、「戰斧」、「魚叉」和「阿斯洛克」導彈等。上述兩種導彈發射分系統均由MK 1武器控制分系統的計算機實施控制。
MK1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
該分系統由一台AN/UYK—20小型計算機和若干AN/UYA—4顯控台、主數據終端、遙控數據終端和輔助設備組成。它與「宙斯盾」作戰系統各主要分系統相聯,完成對整個作戰系統的監視、自動故障檢測和維護。
目前美國海軍還計劃增加第七部分,即作戰訓練分系統。 回答者: 太行山霸 | 一級 | 2011-7-29 16:34 | 檢舉
宙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神」,在他的手裡除了有無堅不摧的投槍外,還有一面能化險為夷的無敵盾牌,相傳宙斯把盾牌借給了女神雅典娜,雅典娜用蛇發女怪美杜莎的頭裝飾了這面盾,成為其護身法寶,誰見了此盾就會立即變成石頭。美國海軍艦載「全自動作戰指揮和武器控制系統」就以「宙斯盾」來命名,因為在美國海軍看來,該系統是可對全方位向艦艇襲來的敵方大量導彈組織有效防禦反擊的美國艦隊的堅固盾牌。
「宙斯盾」在台灣被稱為「神盾」,它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攻防兼備的全天候、全空域艦載防空和反導彈系統,集雷達、導彈、武器控制和發射裝置於一體。60年代以來,隨著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迅速崛起,特別是前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提出了專門對付航空母艦戰斗群的「飽和導彈攻擊」戰術後,當時還主要以普通高射炮、低速導彈和笨重的米波雷達進行自衛的美國軍艦面臨嚴重威脅,美國海軍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因此下決心研製可勝任防禦飽和攻擊的艦載防空系統。1970年,美海軍正式開始研製「宙斯盾」作戰系統,1983年研製成功後首先裝備「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
「宙斯盾」作戰系統主要由6個分系統組成:(1)MK1指揮和決策分系統,是全艦的指揮控制中心,負責建立戰術原則,顯示並處理來自艦上各感測器的信息,做出威脅判斷和火力分配,協調和控制整個作戰系統的運行。(2)MK1武器控制分系統,負責按照指揮和決策分系統的指令,具體實施對武器系統的目標分配、指令發射和導彈制導等功能。(3)AN/SPY-1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分系統,由相控陣天線、信號處理機、發射機和雷達控制及輔助設備組成,承擔全空域快速搜索、自動目標探測、數據處理和多目標跟蹤等多重任務,目前「宙斯盾」雷達已發展到A、B、D等7個型號。(4)MK99火控分系統,負責按照武器控制分系統的指令,與AN/SPY-1A雷達一起工作,用AN/SPG-62雷達照射目標,對已發射的導彈提供末段制導。(5)MK41導彈垂直發射分系統,可發射「標准」、「戰斧」、「魚叉」和「阿斯洛克」導彈等。(6)MK1戰備狀態測試分系統,它與其它分系統相聯,完成對整個系統的監視、故障自動檢測和維護。美國海軍還計劃增加第7個分系統,即作戰訓練系統。
「宙斯盾」作戰系統具有反應快、火力猛、抗干擾性強、系統可靠性高等特點,配備了該系統的艦船便成為同時具備防空、反潛和反艦作戰能力的超級戰艦,可承擔艦隊的全面防禦任務。美國研究分析表明,世界各國可能用於襲擊美國本土的37種戰術彈道導彈中,有26種是跨海飛行的,而且這些戰術導彈的飛行大多在美國海軍艦載預警系統的作用范圍之內,因此,美國決定將裝備「宙斯盾」系統的水面艦艇納入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這也正是「宙斯盾」炙手可熱的原因。TMD共分4層,「宙斯盾」就是其中海基戰區低空導彈防禦的主角。目前,世界上有四種類型的戰艦裝備了這種系統,即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日本「金剛」級驅逐艦和西班牙F-100型護衛艦,此外,韓國、澳大利亞等國也在加緊設計建造本國的「宙斯盾」艦。台灣的迷你型「宙斯盾」艦就是這一潮流的產物,只不過它尚未問世就夭折了。
「宙斯盾」系統的核心是AN/SPY-1電子掃描戰術多功能相控陣雷達,雷達天線由4個八邊形固定平面陣組成,工作於S波段(1550~5200兆赫),能實施全方位搜索,搜索距離400千米,可同時跟蹤監視400批來襲目標,並能自動跟蹤其中100批最具危險的目標,具備同時對空中、水面、水下和陸地上的目標實施全面攻擊的能力。系統可在1秒鍾內測出目標的方位並為火控系統提供目標的距離、高度及速度等參數;可在50微秒內進行搜索與跟蹤方式的轉換;在對抗反輻射導彈攻擊時,可在1秒鍾內使雷達電波中止,也可在1秒鍾內重新啟動,並依據停機時的資料重新搜索。在對海作戰方面,「宙斯盾」艦使用「魚叉」反艦導彈和BGM-109「戰斧」巡航導彈;在防空作戰方面,一艘「宙斯盾」驅逐艦可攜帶90枚以上的「標准」防空導彈,可同時對付12個目標。有資料顯示,一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防空能力相當於美海軍過去4艘主力驅逐艦的總和,其中「宙斯盾」系統功不可沒,可見這面「神盾」還真有點神。
㈩ 各國宙斯盾 驅逐艦
目前服役在各國的宙斯盾或者相當於宙斯盾的驅逐艦主要有:
美國:伯克級驅逐艦
日本:金剛級、高波級
韓國:KDX3
中國:052C
英國:45型
法國&義大利(聯合研製):地平線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