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醫生在病人肝臟上刻名字
是的,據英國媒體當地時間24日報道,55歲的西蒙·布拉姆霍爾(Simon Bramhall)因在2名麻醉患者的肝臟上寫下他姓名的首字母縮寫「SB」,近日被受害者再次上訴,被法庭暫停其行醫資格5個月。
仲裁庭主持人克里斯蒂娜·莫勒(Christina Moller)稱,同事們都認為布拉姆霍爾醫生這么做只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這樣的行為跟他平時的性格不符。布拉姆霍爾先生已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了責任,第一時間認罪並道歉,表現出了真正的懊悔。
因此,「考慮到所有的情況、指導方針與相關原則,布拉姆霍爾在2013年的犯罪行為與為其醫師資格繼續注冊不存在根本矛盾」,因此只給予停職處理。
(1)英國醫生因為什麼壓力大擴展閱讀
西蒙行徑暴露的原因:
據悉,西蒙曾於手術中在2名病人的肝臟上「烙印」自己的名字縮寫「SB」。通常移植手術中的醫生會使用無毒氬氦的冷凍技術來阻止肝臟出血,或者燃燒肝臟表面以勾畫手術區域,但西蒙則使用氬氦刀在病人的肝臟表面「刻」出簽名。
西蒙行徑的暴露是由於有醫生在為病人復診時,發現移植的肝臟上有西蒙的簽名,於是向醫院報告。英國皇家檢署表示,西蒙行為是「濫用病人對他的信任」,同時向病人施行非法武力「攻擊」。病人權益組織斥責稱,病人的器官並不是拿來親筆簽名的書本。
B. 英國「躺平防疫」造成感染人數創新高,這個國家的醫療體系如何
要知道,每個國家的醫療體系或多或少都會不一樣,這不僅僅是由當地的居民決定的,還好國家的性質有關,所以說這次英國的國家醫療體系反應了英國這個國家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對人民的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網路上的介紹。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遵行救濟貧民的選擇性原則,並提倡了普遍性原則。凡有收入的英國公民都必須參加社會保險,按統一的標准繳納保險費,按統一的標准享受有關福利,而不問收入多少,福利系統由政府統一管理實行。 —網路
看起來似乎是對每個居民都會得到合理的醫療照顧,但是實際上我們可以發現,英國醫療體系提供的是一種救濟式的體系,而且不和收入掛鉤,只按照統一標准進行以來幫助,那麼這樣就會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說如何定義窮人,如何能夠更加合理的進行醫療的分配,對待國外的移民該怎麼辦,如果說普通人家得到很大的花費很多的疾病又該怎麼辦?這些問題導致了英國的醫療體系並不能夠很好的解決新冠疫情的問題,而對於一個本質是資本主義的國家來說,在人民遇到危險的時刻,他們很難站出來為人民說話,所以說英國的醫療體系作為資本主義的醫療體系是很難在這次新冠病毒中表現出色的。
希望新冠病毒能夠早日消滅!
C. 醫生壓力現狀
這是在收費全文資料庫中為你找到的。請參考下列文章:
《當代醫生心理壓力現狀探討》
楊秀梅① 王海寧①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模式的轉變,醫療服務行業面臨著更多的壓力,醫生同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他們來自於
患方、醫院、社會。一些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思想負擔重,心理壓力大,因此工作愉悅度低,有消極的工作情緒。甚至採取了
選擇離開醫生工作崗位的行為。通過對某院的208名醫生進行的簡單問卷調查,尋找出問題的症結和醫生心理壓力的主
要原因,從倫理學角度加以分析,為緩解醫務人員壓力,更好地服務患者尋求解決辦法。
關鍵詞:心理壓力;防禦性醫療;倫理學;工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一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0772《20o6)03—0061—02
Study On The Mental Burden of Medical Professions Present YANG X H—mei.WANG Hai-ning.Liaoning Dalian Municipal
Medical Hospital-Dalian 116033-China
Abstract:Astimes goingforeword-medicalmode c|~nging .themed ical professionsarefacing more kindsofpushing from patientshespiml
l-t'lalh3ger and society-which influence their self—satisfaction and resulting in bad performance and even giving up the field.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208 doctors of a hospita1.finding OUt the ea1.1~ of problem and n3Bin rea of burden of med ical professions-
analy~ng in the view of ethies and searching a good way tO relief their burden for better services.
Key W ords:mental burden ;defensive medicine;ethics;iob self—satisfaction
2002年9月,英國《不列顛醫學雜志》刊登了一篇題為《醫生
為什麼不高興》的評論文章。引起世界各地醫生的強烈反響『l J。
里查德·史密斯先生在文中提到了這樣的一種現象:英國醫生的
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表現許多人想提前退休,甚至有些人已經
離開了醫生的工作崗位。從參與調查的1 400人,涉及的90個
國家和地區統計結果看。英國的醫生最不高興,其次是西班牙
為,第三位,比利時、印度,中國的香港列第六位,美國名列第九
位。而有調查顯示[2]:我國醫生工作滿意度也是很低的。從最
原始的醫生跳槽當醫葯代表,到近幾年的醫生跳槽到民營、合資
醫院的現象可以看出,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機制模式、發展
空間對吸引人才的巨大誘惑力L3 J。為具體了解醫生面臨著什麼
樣的壓力,壓力來源於哪些方面,究竟對醫生的心理有多大的影
響,管理工作者能夠做些什麼工作。我們對一所三級甲等醫院的
醫生進行了調查。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選取了某市級綜合性的三級甲等醫院,較具代表
性,對該院的229名醫生發放了調查表,回收208張,回收率
91.2%。自編調查表。調查表的設計分為:基本情況調查、工作
滿意度調查兩大方面。
2 結果和分析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之中:①年齡≤30歲56人;30~40歲63人;40~
50歲67人;50~60歲22人。② 男性醫生109人,女性醫生99
人。③ 醫師以下職稱的56人;主治醫師60人;副主任醫師54
人;主任醫師38人。④工作年限≤5年58人;5~10年22人;10
~ 15年35人;15-20年40人;≥25年38人。⑤ 月收入≤1 000
元38人,1 000~1 500元76人,1 500~2 000元69人,2 000~
2 500元15人,≥2 50o元79人。
2.2 對從事的醫療行業工作滿意度
調查中,有51.4%的醫生對工作滿意度認為「一般」,9.6%
的醫生工作滿意度認為「不滿意」,30-40歲之間的醫生相對比
例較其他年齡組高。
2.3 是否有跳槽的意向
134份對該問題進行回答的人中59%的醫生給予了否定的
回答,占所有調查人數的38%。
有跳槽意向的人中,≤ 30歲年齡段占所有調查人數的
3o%;30-40歲年齡段占所有調查人數的32% ;40~50歲年齡
段占所有調查人數的28%;50-60歲年齡段幾乎沒有此意向。
有跳槽意向的人中,男性占所有調查人數的36%;女性占所
有調查人數的18%。
有跳槽意向的人中,內科系占所有調查人數的25%,男性與
女性之間有顯著差別:男性多於女性;外科系占所有調查人數的
28% 。
2.4 職業生涯中心情
「
一般」的占所有調查人數的59%,年齡段集中在30-50歲
之間;6.7%的人認為工作中心情「不高興」。
在問及「心情不高興原因」的多選項題中。這些人中認為「收
入與付出不相符」有111人次,占所有調查人數53%,占問題總
計的36%;認為「工作量大,風險大」的有83人次,占所有調查人
數40%,占問題總計27%。
2.5 工作壓力調查和社會尊重
86%的人認為工作中有壓力。他們認為壓力主要來自於患
方,其次來源於院方、政府和衛生行政部f-j;有58%的人認為得
到一般的社會的尊重,32%的人認為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
2.6 醫療糾紛
70%的人在工作中與患者發生過醫療糾紛。而在發生糾紛
後54%的人通過與病人的溝通,自己化解矛盾;44%的人報告給
了科主任、醫務科,請上級部門協助處理。
在醫療糾紛原因的多選題中,有550人次選擇了六個選項。
其中選擇「患方對醫療行為的不理解」的有181人次,占總選項
的33%,占所有調查人數的87%;選擇醫療服務方面缺陷的有
111人次,占總選項的20%,占所有調查人數的53%;選擇醫療
意外及並發症的有98人次,占總選項的18%,占所有調查人數
的47% 。
面對糾紛發生後的態度。有59%的人願意採取防禦性的醫
療行為(醫生在診治疾病過程中為避免醫療風險和醫療糾紛而
採取的防範性醫療措施:迴避收治高危病人人院、迴避高風險、
疑難的手術、盡量使用安全性較高的醫療手段等)。他們認為嚴
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提高技術水平、希望社會理解支持
和信任、加強醫療文書書寫、執行告知義務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不希望行政部門加大檢查和懲罰力度。
絕大多數的人認為與患者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2.7 從醫的幸福和樂趣
在被問及「從醫工作中的感到幸福的事情」多選題中,有412
人次選擇了六個選項。其中有136人次認為「危重病人經過治
療轉危為安」是最大的幸福,占總選項的33%,占所有調查人數
的65%,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需求更強烈(50~60歲年齡組的
需求率為82%);有100人次認為「經過努力會獲得所期望的結
果」,占總選項的24%,占所有調查人數的48%。這種需求年齡
越小需求越強烈(30歲組需求率為66%;另外有84人次「希望
通過正常的渠道得到收入的大幅提高」,占總選項的20% ,占所
有調查人數的4o%。
3 討論
3.1 醫生的工作滿意度
在本次調查的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醫生對「工作不滿意。認
為心情一般,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工作壓力大,並且有改變工
作意向」,他們認為的主要原因是:「收入與付出不相符」,平均月
收入不足2 000元,即沒有得到公平的報酬是不滿意的主要原
因,而對於工作性質的「工作量大,風險大」也是心裡不滿意的其
次原因。針對這樣一個社會問題,醫院管理者可以多關心員工
的態度,提供多種方式讓員工表達他們的不滿,了解員工不滿的
原因,並盡可能的增加醫生收入,也希望上級行政部門給予政策
上的支持。
3.2 較好的用人機制
從對醫生的「工作的幸福度和樂趣」的調查可以看到。廣大
的醫生將「危重病人經過治療轉危為安」作為工作中的最大幸
福。說明「追求自我實現」是該院醫生的較高層次的需求,這種
需求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同時女性醫生強烈於男性醫生。說
明女性醫生工作的成就感與心理預期相差較遠。
渴望「經過努力會獲得所期望的結果」同樣說明追求尊重、
實現自我實現的需求強烈。年齡越小醫生需求越強烈。外科醫
生的需求稍強於內科醫生,也同樣說明了年輕醫生和外科醫生
渴望工作機會和認同感的迫切。
「希望通過正常的渠道得到收入的大幅提高」,40%的比例
人尚未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這部分人中50歲以下醫師的要求
更強烈,外科醫生、男性醫生的不滿足更強烈些。更多工作的艱
辛和付出沒有得到合理的回報,與社會上其他行業比較後心理
上的不平衡。讓更多的人感到心裡的不平。
廣大醫生渴望合理的收入、一個能夠實現理想的事業舞台、
專業的發展前景,科學管理營造的良好局部環境,並渴望做出一
番成績。
因此要求管理者,一是讓人才充分發揮作用,要給他們施展
抱負的機會;二是要給他們創造施展的環境,開展新技術需要一
些特殊的設備,要在經濟、政策等方面給予側重;三是應加大對
科研的支持,解決經費、設備不足等問題。需要醫院創造一個好
的環境,培養團結向上的團隊精神,人才的潛能才會更好地發掘
出來。同時,很多人才跳槽並非是為了個人收入,能否發揮最大
潛能才是首要原因。因此醫院想方設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培
養人才將是市場競爭的根本。
3.3 醫療糾紛的影響
近90%的醫生在調查中表示,「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隨
著醫學模式由過去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模式開
始轉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使人們
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質量,人們在追求高水平的醫
療技術服務的同時,也希望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醫院面
臨著嚴峻的挑戰,醫生面對更大的需求。這一形式已經無形中
給各位臨床醫生增加了明顯的壓力,因此更多的醫生「願意採取
防禦性的醫療行為」。長此發展,造成醫療資源的極大浪費,醫
生迴避高風險手術和其他治療措施,使一些危重病人喪失治療
機會,還可能影響醫學的進步和發展,醫患關系淡化。因此。相
應的醫療和保險保障體系也應該及時建立。減輕醫生的心理壓
力,讓他們為醫學的發展敢於開展工作,不斷提高醫療技術水
平,發展醫學事業【4l。
4 思考
從調查中看到,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承受很大的壓力。醫療
糾紛的增多,使一些醫務人員的信心受到挫折;收入與付出的不
符,也讓醫生們心裡感到了一些涼意;更多的來源於政府部門、
醫院管理者、醫保政策的控制管理壓力,使醫生處於兩難的境
界。因此,希望患方和社會各界給予醫療界以更多的支持、理解
和信任,同時更加希望政府部門、醫院管理者、醫保政策的控制
管理部門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合理的管理措施,
還醫生更多的工作自主權,減輕醫生的不必要承擔的責任。醫
院多給醫生創造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留住人才;最後,呼喚社
會的理解和尊重,輿論的支持和寬容、呼喚風險保險也勢在必
行。
同樣,我們看到,選擇了醫生這個行業,我們對自己的職業
充滿自豪,從每一個康復的病人信任的眼神中找到了工作的喜
悅,愛崗敬業一直是我們的光榮傳統。那麼,新的醫療管理模式
要求我們每一位醫生重新認識環境、認識自己,學會溝通,逐漸
改善與病人的關系。開展「人性化服務」,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
想;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各項權益,杜絕過渡醫療行為,變被動服
務為主動服務,以有利於「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逐步
過渡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更高層次的醫療服務模式,為衛生事
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言濤.醫生為什麼不高興[J].健康報,2002—09—17(5).
[2] 麻日升,何鵬.太原市臨床醫師心理健康狀況及有關因素分析
[J].中國公共衛生,1998,(3):177—178.
[3] 於偉.行醫路上困惑多[J].健康報,2004—06—16(8).
[4] 張慧莉,陳曉星.醫療糾紛對醫師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
生雜志,2004,(10):692—693.
作者簡介:楊秀梅(1966一).女.遼寧大連人.副主任醫師.MBA碩士。研
究方向:醫療服務管理、醫療流程改造與人性化服務模式。
收稿日期:2005一o4—05 f責任編輯:趙明傑J
①大連市中心醫院遼寧大連116033
D. 英國醫生的劇情簡介
英國腦外科醫生Henry Marsh於2007年到烏克蘭給一位患腦腫瘤的年輕患者進行腫瘤切除手術的過程。腦腫瘤的切除可說是外科手術中風險最大的一種,即使患者性命無憂,也很可能因為手術中意外傷及正常的腦細胞而喪失人體的重要功能,比如視力,行動能力,甚至思考能力。
主人公March醫生是個典型的英國小老頭:粗大的老式黑邊圓眼鏡,褲管挽進長毛襪里打扮得如同一個牧羊的老農民,騎著個二八的黑笨自行車去上班;可一進手術室,這個其貌不揚的老頭子立刻變得生龍活虎,目光敏銳,言語俐落。老頭平時愛做木工活,叮叮鐺鐺錘錘敲敲。我想不通他白天在醫院給患者的頭蓋骨上鑽完孔,怎麼回家了還是喜歡在木頭上鑽孔呢。
片中除了主人公Marsh醫生,還有兩位個性鮮明的重要人物。一是Marsh醫生在烏克蘭的好友,腦外科醫生Igor Kurilets,二是他的病人Marian Dolishny。Igor醫生很外向,面對鏡頭總有很多的話要說,在蘇聯解體後社會環境迅速變化的烏克蘭,除了治病救人的個人理想之外,Igor醫生還有不少政治訴求——他想在腐朽低效的國家醫療體系之外建立高效先進的私人診所;而因為Marsh醫生這樣的「海外關系」,他面臨著很大的輿論壓力與病垢;可他臨時租用的醫院卻是曾經處處排擠他的前克格勃系統的醫療大樓。Igor醫生崇拜烏克蘭的民族英雄哥薩克人,認為自己也是直面變革搏擊逆境的鬥士。
Marsh醫生和Igor醫生在烏克蘭相遇,兩人最興奮的是打開Marsh醫生的大箱子把玩他從英國帶來的各種二手醫療器械。Igor醫生的妻子要來開飯,Marsh醫生像個小孩一樣懇求:「讓我們再玩十分鍾。」Igor醫生的診所買不起進行腦外科手術的醫療器械,一個在英國做完手術就扔掉的鑽頭可以在烏克蘭用上十年;而裝鑽頭的電鑽還有吸除腫瘤的吸管也都只能去賣釘子錘子榔頭的五金市場采購。
病人Marian的性格與Igor醫生完全相反。Marian穿著灰暗的西式藍外套,對著鏡頭靦腆的笑著,上門牙左右兩邊的牙齒各掉一顆,這讓他看上去有點像只卑微的土撥鼠。Marian很安靜,醫生要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不爭辯,甚至連問題都沒有。由於腦腫瘤而引發的癲癇已經把這個年輕人折磨得沒了生命的活力,貧苦的他除了相信醫生把自己的命運交給Marsh醫生與Igor醫生之外,別無他法。
電影除了細節刻畫手術過程之外——很多時候甚至過於細致,鑽頭在頭骨上高速旋轉的茲茲聲,鋸齒切開堅硬頭骨的咯咯聲讓影片的某些片段如同恐怖片一樣可怕——最引人思索的是Marsh醫生對待手術的態度。Marsh醫生並不忌諱談論手術的風險,對醫生所掌控的決定患者命運的能力也直言不諱。影片除了追隨Marsh醫生的烏克蘭之行記錄Marian的腫瘤摘除手術外,還有他訪問以前手術失敗的一位烏克蘭小女孩家屬的過程。Marsh醫生說因為他的失誤,在救助小女孩的強烈願望下決定冒本不該冒的風險實行開顱手術,結果手術失敗導致女孩子的壽命縮短了兩年。「面對患者的求生意願,醫生很難什麼都不做,」Marsh醫生承認,「你無法告訴患者『沒辦法了,請回去等死』這樣的話,可事實上有時卻只能如此。」
對失敗的坦然刻畫,對這些令人黯然神傷的病患失望表情的記錄使《英國大夫》保持了難得的中立態度。
E. 床位不足、人員短缺、手術被取消,英國公立醫院到底怎麼了
床位不足,醫院的人員短缺,患者的手術被取消,這是發生在英國公立醫院的一些事情。很多的患者,他們比如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話,手術一旦被取消,就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所以說這完全就是把患者的性命置之不管。有相關人員表示,患者發現自己在手術的最後一刻被取消了,而這也是給患者帶來了非常大的痛苦。
不僅僅是英國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醫院的人手不夠,而且也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的患者病情都被耽誤了。再加上進入到醫院也是需要度過層層關卡,必須要攜帶著核酸證明才能夠進到醫院裡面,而且進入到醫院之後也不一定會有床位。英國當地表示,會立馬的去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真的要解決,也是非常困難的。
F. 醫生壓力的主要來源
醫生醫院壓力來自醫院的壓力,這幾年醫療改革方興未艾,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把醫生的變成商人,就是所謂的市場化,醫生本來是要節省開支的,節約醫療資源,但是醫院為了維持生存,就要鼓勵醫生多開葯,多作檢查,花費多了,病人就不滿意,怨氣就會發泄到醫生的頭上,如果掙不到錢,工資就開不出來了,因為政府是不給撥款的,重賞之下就有了勇夫,大家爭先恐後為醫院做貢獻,但是靜下心來有經常感到內疚,受到良心的譴責,衛生部有八不準,地方政府有把你推向市場,醫生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不知自己是商人還是醫生,內心受到折磨。
G. 英國一外科醫生在病人肝臟上刻名字留念,他的行為給病人造成了什麼傷害
在12月25日的時候有一篇文章報道就在英國發生了一起十分可怕的事情,一名外科醫生竟然在做手術的時候利用職務之便在患者的肝臟上以烙印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縮寫,被受害者控告道為物理傷害罪。而這件事情也是十分的可怕,畢竟可想而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在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肯定是不能相信並且不能接受的。
對於這種醫生,實在是應該作出吊銷行醫資格的處罰。畢竟壓力大也不應該用這種方式來宣洩,人的腎臟器官怎麼可以成為簽名的地方呢?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屬於自己的,憑什麼在別人的身體器官上留下自己的簽名呢?而且就算壓力大也是可以通過別的方式來宣洩緩解的,而不是依靠到這種傷害他人的方式。身為一名醫生,應該有著救死扶傷,為病人著想的心理,而不是做出這種讓人難以接受的行為。同樣,也正是因為有這種醫生的存在,才讓大家對於其他醫生更加難以相信,可以說是害群之馬了。
H. 為什麼去美國英國留學醫學這么難有什麼原因嗎
去美國英國留學醫學非常難,主要是因為它的門檻高,對大學的要求高,對學生要求高,學習時間長,學費貴,步驟多,經過很多道程序才能夠成為正式的醫生,一般人不敢輕易涉足。
在英美國家,他們對於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也是非常看重的。如果一個學生經常致力於公益事業,投身於社會奉獻當中,會為他加分。這個專業的經濟擔保要求也非常高,學費高昂,一般人是無法負擔。在進入審核的階段,一般來自於一些野雞大學的就沒有希望了,面試的時候會被刷掉,基本上刷掉概率是99%,除非你特別出色,已經做出一些成績,在業界小有名氣。因此,去英國美國留學醫學真的非常難,不過一旦通過,這個職業也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而且基本上不愁找不到工作。
I. 英國醫生在病人肝臟上刻S與B留念,法律會如何定性此事
英國一位權威的器官移植專家在給兩位患者做肝臟移植手術的時候,在他們的肝臟上面簽名,刻上了他姓名的首字母縮寫“S、B”。受害者上訴,但是這位醫生狡辯自己因為工作壓力大才做出此事,於是法院考慮到他所說的理由,只是停止行醫資格五個月,並沒有吊銷醫生執照。救死扶傷、治醫救人是醫生的本職,而他已經構成犯罪,只是簡單的停職處分難以保持公眾對於醫療行業的信心。
西蒙醫生在對患者進行器官移植手術的時候,對他們的肝臟上面簽上自己的名字,並解釋是因為壓力過多的減壓行為。法院認為這種行為跟當醫生之間是沒有沖突的,所以只是做出了停業,並沒有取消行醫執照。雖然西蒙拯救了許多人的生命,但是他在人的肝臟上面刻字這種行為,不但沒有醫德,還影響了失去了民眾對醫生這個職業的信心。雖然並不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危險,但是這個烙印將伴隨他們的一生。
J. 英國醫生手術時在病人肝臟上刻名字留念,他的行為是如何被揭破的
一個病患的肝臟移植手術突然失敗,這個英國醫生的同事就發現了肝臟上刻有字,這位英國醫生也當著同事面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他的行為就是這樣被揭破的。在事件暴露之後,這位英國醫生表示是因為自己的壓力太大了,本來是想刻下自己名字的首字母的縮寫留作紀念,但是卻不想違背了醫德。
作為一名醫生,壓力大是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必須在這種高壓的情況下保持理智,用正常的思維邏輯來支撐我們完成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能夠做出違背醫德的事情。不然的話就很容易造成醫療事故,也會危及到自己的醫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