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和英國人一起吃飯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的確,就像一位美食家所說的那樣,和其它歐洲國家相比,英國向來被批評為沒有飲食文化。不過隨著英國加入歐盟之後,不同的飲食文化已被引進了英國,造成英國消費者在食品需求方面,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例如中餐就成了英國人的最愛之一,英國餐飲業協會曾做過統計,發現英國人一年就吃了一億多份中餐哦。 有人說現在的英國美食就像英語一樣,是一個大雜燴,廣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響。如果要舉例說出哪些是正宗地道的英國美食,英國人普遍會馬上搬出像軟炸魚和炸土豆條、烤牛肉、約克布丁這樣的菜式來,但真要再往下數的話就會顯得有點結巴了。 雖說英國菜沒什麼說頭,但和英國人吃飯,要注意的禮儀和禁忌可是不少哦。以下幾條就是禮儀專家們總結的英國飲食文化的禮儀和禁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英國人在穿戴上依然比較講究,因此在會客、拜訪或參加酒會、宴會、晚會時仍要穿西服打領帶。在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襯衫,但也得打領帶。說到這兒我想起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位住在倫敦的中國人請他的英國鄰居到他家來吃頓便飯,不料那一家子來時男的西裝筆挺,女的濃妝艷抹,讓中國人大吃一驚,他說不就是隔壁鄰居過來吃頓便飯嘛,干嗎這么正規呢?而英國人這樣解釋道:「萬一你還請了其他客人,我隨隨便便進來,人家就會想,你怎麼交了這么個沒有禮貌不懂規矩的人當朋友,豈不影響了你的聲譽?」 ●晚餐對英國人來說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他們選擇的用餐時間通常較晚,而且都是邊吃邊喝邊聊,以促進彼此的情誼,一頓晚餐對他們來說可能要花上好幾個鍾頭。 ●傳統的英國家常飯通常分三道上:頭盤(通常是湯)、主食和甜品。按分量,主食最大,所以當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比較忙的時候,往往就只上主食,省去了頭盤或甜品。 ●英國的宴請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茶會和宴會,茶會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茶會。英國人在席間不布菜也不勸酒,全憑客人的興趣取用。一般要將取用的菜吃光才禮貌,不喝酒的人在侍者斟酒時,將手往杯口一放就行。 ●下班後,英國人不喜歡談公事,尤其討厭就餐時談公事。和英國人談生意時,不要系有紋的領帶,因為帶紋的領帶可能被認為是軍隊或學生校服領帶的仿製品。 ●英國老人講究獨立,不喜歡別人稱自己老,走路時千萬不要主動攙扶他們。 ●給英國人送禮時最好送不太貴重的禮品,否則會被誤認為是一種賄賂哦。英國人也像其他大多數歐洲人一樣。喜歡高級巧克力、名酒和鮮花。切記不要送英國人百合花,因為他們認為百合花意味著死亡。 ●英國人的時間觀念較強,所以對安排好的約會一定要准點。無故遲到很不禮貌,到得太早也不必要。如因故延誤或臨時取消約會,要設法用電話通知對方。 ●英國人喝茶要先放奶,後放糖,最後再倒入茶水——如果你搞亂了這個順序,會被他們認為你不懂他們的「茶道」哦。 ●英國人特別欣賞自己的紳士風度,認為這種風度是他們的驕傲。他們感情含蓄,不喜歡別人問及有關個人生活的問題,如職業、收入、婚姻等。 ●英國人對數字除忌「13」外,還忌「3」,特別忌用打火機或火柴為他們點第三支煙。一根火柴點燃第二支煙後應及時熄滅,再用第二根火柴點第三個人的煙才不算失禮。
㈡ 英國人每天吃什麼
我十幾歲的時候就在一家餐館的廚房裡學習烹飪。我在廣告公司工作了15年,主要是研究食品品牌,研究英國家庭如何購物、烹飪和飲食。然後,我成立了自己的食品零售公司,為倫敦飢餓的上班族提供食品。我喜歡的食物。
早餐:
麥片配牛奶或吐司和果醬/馬麥醬。咖啡或茶。兒童喝橙汁或牛奶。臘八粥在冬天很受歡迎,通常上面放上糖、水果,有時還會加果醬。蘋果或香蕉也是很受歡迎的早餐。一頓豐盛的英式早餐通常只是偶爾的享受。就我個人而言,只有有客人在我家過夜,我才會做地道的英語菜。
英國人經常吃很多不同的東西,英國文化非常善於吸收其他文化的食物。由於與世界各地的歷史有聯系,普通家庭將會吃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食物。
我住的小鎮有大約65000人,有餐館提供英國、中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義大利、披薩、土耳其、法國、「現代歐洲」、西班牙、希臘、墨西哥、美國熏蒸室、美食漢堡、義大利、中東和黎巴嫩食物以及一家法國/印度融合餐廳。還有街邊的小攤賣秘魯菜、海鮮飯、牙買加菜和其他一些我不記得了。去倫敦,半個小時的路程,你可以買到世界各地的食物。
㈢ 英美兩國的飲食結構
英國人在吃肉時正逐步將興趣從紅肉轉移到白肉身上,雞肉開始取代牛肉、羊肉和羔羊肉成為他們餐桌上的最愛。由於一年四季均可以做到大量進口,所以目前英國人對於新鮮水果的消費量與日俱增。與50年前相比,英國人對於糖、蛋糕、點心以及蜜餞類食品(包括果醬、橙皮醬以及蜂蜜)的消費量出現了明顯下降,這說明他們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酷愛甜食了。
http://gb.cri.cn/18504/2008/01/29/[email protected]
美國式飲食不講究精細,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華,比較大眾化。一日三餐都比較隨便。
早餐以麵包、牛奶、雞蛋、果汁、麥片、咖啡、香腸等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點用快餐(快餐是典型的美國飲食文化,十分普及),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漢堡包、熱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較豐盛,有一二道菜,如牛排、豬排、烤肉、炸雞等,配麵包、黃油、青菜、水果、點心等。也有不少人上餐館用晚餐。美國餐館很多,一般供應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飯)、全餐等各種形式的餐飲,價格一般比較低廉,也可點菜,點菜價格最高。早餐一般在8時左右,午餐一般在12時-14時,晚餐一般在18時左右。他們在臨睡前有吃點心的習慣,成人以水果、糖果為主,孩子則食用牛奶和小甜餅。
美國人的口味比較清淡,喜歡吃生、冷食品,如涼抖菜、嫩肉排等,熱湯也不燙。菜餚的味道一般是咸中帶點甜。煎、炸、炒、烤為主要烹調方式,不用紅燒、蒸等方式。以肉、魚、蔬菜為主食,麵包、面條、米飯是副食。甜食有蛋糕、家常小餡餅、冰淇淋等。他們喜歡吃青豆、菜心、豆苗、刀豆、蘑菇等蔬菜。所用肉類都先剔除骨頭,魚去頭尾和骨刺,蝦蟹去殼。
美國人喜歡吃糖醋魚、咕嚕肉、炸牛肉、炸牛排、炸豬排、烤雞、炸仔雞等肉食菜品,愛用冰水、礦泉水、可口可樂、啤酒、威士忌、白蘭地等飲料,喜歡在飲料中加冰塊,不喜歡飲茶。飯前以蕃茄汁、橙汁等作為開胃飲料,吃飯時習慣飲用啤酒、葡萄酒、汽水等飲料,飯後則喝咖啡,很少喝烈性酒。美國人不愛吃豬蹄、雞爪、海參、動物內臟、肥肉等。烹飪時不放調料,調料放在餐桌上自取,有醬油、醋、味精、胡椒粉、辣椒粉等。
部分美國人喜歡吃蚯蚓、罐頭、餅干。製作冷盤時,一般用色拉油、沙司作調料。不少人喜歡吃我國的粵菜、川菜以及甜醬、蚝油、海鮮醬等。喜歡用威士忌、杜松子酒、伏特加等生酒混合調制雞尾酒。
http://www.chilema.cn/news/view.aspx?id=1903
㈣ 國人一年要吃掉多少豬,牛,羊,雞
據2017年我國統計公報顯示:
我國大陸總人口13.9億。
我國糧食種植面積11222公頃,約16.8億畝,人均只有1.21畝。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雖然其中有部分不是我們直接所吃掉,但總歸是我們所消耗的。所以平均到我們每個人,一年就得消費糧食888斤。
豬羊牛禽肉總產量8431萬噸,平均到每人約121斤,我們一天得吃三兩肉。
其中牛肉726萬噸,羊肉468萬噸,禽肉1897萬噸。這是個總樣的意思呢?也就是平均到我們每個人一年吃牛肉10斤、羊肉7斤、禽肉27斤(以一隻禽平均產2.5斤肉計算),也就是我們一個月吃一隻雞。
另就是總肉量的大戶豬肉了,豬肉總產量5340萬噸,出欄數量是6.8861億頭。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一年吃掉了半頭豬。
再看禽蛋總產量3070萬噸。算到每人每年有44斤,如果全以雞蛋計算,一斤雞蛋約十個我們每天吃1.2個雞蛋。牛奶總產量3545萬噸,一年喝51斤牛奶。
水產品6.8861億噸,一年每人100斤,又是差不多得每天吃三兩魚。
食用油總產量3732萬噸,再加進口577萬噸。我們每天得吃油85克1.7兩。糖1470萬噸,每人每年吃糖21斤。
㈤ 英國人一般的工作收入有多少英國人日常都吃什麼呢
統計數據顯示,超出九成的英國人月收入在4000元下列,普通人的月收入一般在2-3K元中間。實際上這一點和國內特別像,很多人覺得在國外月入過萬沒什麼問題,其實這是一種假象,假如你來三線及以下大城市,就能發現絕大多數人的收益都是在3-5K中間。
2、月工資類工作
時薪類工作很常見,可是許多英國人或是拿月工資,各種職業之間的差距非常大,並且同樣崗位依據工作特性,以及公司的差異,差別也同樣存在。
英國人天天用甜菜根熬湯,或是腌漬做為火鍋配菜,或在天熱的時候煮熟後切成塊拌在水果沙拉里。甜菜根有很高的營養成分,含有維C,纖維,葉酸片等。古時候英國的傳統診療方法中,甜菜根是治療血液病的主要葯品。在近現代,也是有研究發現,經常喝甜菜根汁能夠降低血壓。
羽衣甘藍菜是蔬菜水果中的營養之首,熱量低,營養全面。針對防癌抗癌、潤腸減肥瘦身、防止畸形嬰兒這些,都有一定作用。烹製得話,一般就直接水焯,或是剁碎做餃子餡兒,或是綽水拌沙拉吃,都能夠。也能加耗油蔥薑末炒海,就是它的枝幹比較硬,不太容易炒過。
。
㈥ 到英國為什麼不能吃牛肉
英國是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多雨光照不足,適合多汁牧草生長,適合發展乳畜業,牛肉挺平常的。宗教是英國國教,基督獨立出的分支,宗教這點上不排斥牛肉。你說的現象主要原因應該是早些年瘋牛病的關系,好幾年前有較大規模的感染,一度還轉移到其他物種上,人也有一些病例,之後當局防控做得不錯的,一發現就集體宰殺焚埋,這事過去很久了,現在社會上挺放心的。我近年來去英國的時候沒碰到過對牛肉感冒的。
㈦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包括一日三餐和周末用餐)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每天四餐: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
早餐 英國人十分重視早餐,尤其是周日的早餐。英國人用早餐的時間一般是7:00-9:00。傳統的英式早餐比較復雜,開始吃一點麥片粥(以正宗蘇格蘭風味的粗燕麥片粥最為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尤其是加入牛奶或奶油以及糖或鹽之後);接著時熏肉片或加雞蛋或臘腸加熏肉片,有時還吃熏魚或鮮魚;最後吃黃油或果醬烤吐司麵包,有時還有些水果,飲料是茶或咖啡。
午餐 午餐一般在12點至下午2點之間。但對於大多數外出上班或上學的人來說,午餐則是一頓便餐。有些中、小學免費供應午餐。對於大多數工作人員來說,午餐休息時間較短,他們或去所在單位自助餐廳或鄰近的快餐店吃頓快餐,或吃自帶的簡便快餐。這種自備午餐由乳酪、麵包、黃油構成,通常還有西紅柿、萵苣、芹菜以及沙拉和酸黃瓜。在家中吃午飯的,大多數人的午餐也比較簡單,吃些頭天晚上剩下的冷肉,外加一些用蔬菜製成的冷盤,以及肉餅、布丁和水果,飯後喝咖啡。也有少數人認為午餐是主餐,要吃牛排、羊排或魚以及甜餅、餅干、乾酪,還喝啤酒。
下午茶 下午4-5點鍾,有一道下午茶,吃下午茶的英國人不僅僅是喝點飲料或吃一頓飯,而且是一種傳統。下午茶一般是紅茶、蛋糕、麵包和餅干。英國人稱下午茶為「茶休」(teabreak),時間是一刻鍾至二十分鍾,不少人還有喝上午茶的習慣。英國人主要是喝奶茶。其做法是先用沸水將茶杯溫一下,放進茶和奶,再沖入沸水。奶茶沖好後,有的直接喝,有的在奶茶里加糖、鮮檸檬汁等。糖和檸檬汁等事先放在旁邊的器皿中,個人根據口味自取,但絕不能同時加奶和檸檬汁。
晚餐 晚餐一般是一天中的正餐,一些講究的人家進餐前要換上晚禮服。正規的晚餐至少包括三道菜,最常見的主菜就是烤炙肉類澆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魚等,通常是每人。一大塊肉(雞肉、羊肉、豬肉、牛肉等),一盤拌了黃油的土豆泥,一盤青菜(沙拉等)。另外,飯前每人有一碗湯,飯後有點心、冰淇淋以及水果。晚餐時一般要喝啤酒或葡萄酒,一些富人則喝烈性的蒸餾酒——威士忌。
㈧ 美國每年吃掉多少噸牛肉
根據新華社09年的一條新聞的數據顯示
08年一年美國消耗掉大約4000W噸的牛肉
㈨ 什麼東西英國人一年吃200斤,中國人一年卻只吃2斤
200斤相當於100公斤,很顯然一年能夠吃這么多的那一定是主食。有的自媒體寫文章稱每年英國人要吃200斤麵包,這很顯然這是不對的,據政府的《全國飲食和營養調查》,每人每天食用麵包的中位數約為90克,男性(113克)高於女性(76克)。那麼按照每天90克麵包計算,平均英國每人每年食用麵包32.85公斤。
今年與往年不同,一方面是受疫情的影響,導致農產品需求減少,這對農產品的產能造成很大沖擊。另外一方面,水旱、蝗蟲災害頻繁,糧食出現明顯減產。為此很多產量國都已經開始限制糧食出口。經濟下行,糧食減產,更多的人將會重返赤貧,這可能會引發人道主義危機。英國雖然不可能出現糧食危機,但是情況不容樂觀。英國農民協會(NFU)也表示,今年英國小麥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加上今年早些時候的乾旱以及8月的大量降雨,收成將跌至40年來最低,僅為往年的三分之一。為此不得不從美國、法國、德國等國進口。
㈩ 英國人吃牛肉嗎
英國:英國人很會保養,早上一睜眼就先喝「被窩茶」。以它沖去睡意後,麥片、牛奶、果汁、黃油點心、三明治、煮雞蛋等都被逐一享用。他們的午餐、晚餐一般為二菜一湯,牛肉、羊肉、雞鴨、魚等搭配使用,外加點心、水果和咖啡。一日三餐他們並不要求數量,但絕對講求質量。要求清淡、鮮嫩、焦香、不要辣的。而且各種調味品一應俱全,自由挑選以配合自己的口味。一日3餐外,英國人十分講究「午後茶」。公私機關每天下午4點半,免費供應紅茶,另加白糖、牛奶或少許點心。在上層社會,邀請朋友飲茶僅次於設宴,是一種社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