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公交車是怎樣的
英國公交車多為雙層電動巴士。
雙層電動巴士起源於英國,其中行走倫敦的紅色雙層公交車,更是英國的「國寶」。汽車由2層構成,兩層之間有樓梯相連接,樓梯在車廂的中部或後部。大多的公共汽車有2隻車門分別設在車的前部和中部。
因為多了一層,雖然汽車的長度和寬度與一般巴士並無差別,但卻高出一些,這使得此種車型的運量比其它車要大。由於車體龐大,重心較高,駕駛員和乘客都要特別注意乘車安全。
因此,雙層公交車在設計上需更慎重考慮其車體和物理特性對機械設計和運行的影響。而為免更進一步將車輛重心升高,乘客一般也不能站在上層,以免公交車翻側。
英國公交車內在最便捷的位置設有「特需專座」,這點和國內公交車一樣。不同的是,每個座位前有一個stop按鈕,當你需要在下一站下車時可以按下stop按鈕,司機就會在下一站停車。同時有了按鈕不僅可以讓司機提前預知有人下車,還可以保持車廂內的安靜。
(1)英國公交車為什麼沒有門擴展閱讀:
紅色雙層巴士第一次駛入倫敦是1954年。當時,它有個響亮的名字叫「路主」。路主替代了在倫敦已經使用多年的電車。它採用傳統底盤、前置發動機,駕駛室在發動機右側,底層車廂尾部完全開放。
英國媒體曾將路主稱為「未來的公交車」。在那個時期,路主被認為有著輕巧的身形和革命性的設計。至於為何選擇紅色為車身顏色,沒有人能真正解釋清楚,也許只是為了給灰濛蒙的霧都倫敦增添一抹亮色。
倫敦市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很多街道十分狹窄、擁擠,當時的有軌電車妨礙其他交通的弊端愈發明顯。倫敦市政府推出雙層巴士後,很好地解決了倫敦擁擠的道路交通問題。統計顯示,在1956年~1968年間,共有2760輛雙層巴士投入使用。
2. 倫敦巴士為什麼沒有門
摘要 倫敦目前共有兩種巴士,老式巴士和2012年投入使用的新型巴士,老式巴士的上下兩層間有旋轉樓梯,沒有車門,即使在行駛過程中也依然大敞四開,方便乘客快上快下,即使沒有到站,遇到綠燈或者堵車的時候,乘客也可以隨時上下車。
3. 為什麼國外很多地方的公交車隨時都可以上下,國內卻不行
很多國外公交車其實是不分前門後門的,這是因為就算他們的公交車發展的比較早,但是還是不夠規范化,沒有自主投幣機是因為就算是有也有很多人不會投幣,因為素質低。沒有掃碼付款是因為科技不發達。
反正規范化的就是比不規范化的要好,我感覺發展到最後肯定都是無人售票汽車,而且也會變成前門上車,後門下車。
4. 英國人們的生活環境好嗎
英國人的真實生活水平
之前看到了有位仁兄寫日本的真實生活,我參照了一下英國的,覺得日本和英國在很多社會體制和消費概念上是一樣的,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英國人的真實水平。 本人工作了一年半,收入在同齡人中屬於略高於英國平均水平。
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人有很多地方和之前那位仁兄描述的日本人真實生活一樣,之前那位仁兄用了計件的辦法來描述購買力和收入的關系:
月購買力即中國月工資/物價=1500元/7元=214件,日本30歲工人的月工資/物價=300000日元/100日元=3000件,日購買力中國 214件/30天=7件/天,日本3000件/30天=100件/天。反過來理解物價/工資比就是中國物價一天工資能買7件,日本一天工資可以買100 件。
對此很多人難以理解,有人反駁說一碗拉麵在日本要600日元,是中國物價的5-10倍。其實作者沒有錯,網友的拉麵論也沒有錯,只是網友有一個概念沒有搞清,那就是,在中國,最貴的是物品,最便宜的是人力,而在發達國家,最貴的是人力,最便宜的是物品。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如果去超市購買,價格將非常便宜,便宜到什麼程度?便宜到等於或略高於大陸的消費水平。那位在日仁兄說的百元店,英國也有一鎊店,很多東西,比如六灌可樂一鎊,十二個雞蛋一鎊,一大盒曲奇餅一鎊,這些都是確實存在的,到不是誇大。當然,這些一鎊店都是檔次比較差的東西,在超市裡同樣的物品會有明顯檔次的差別,比如一盒雞蛋,最便宜的一鎊十五個,最貴的可能是三鎊六個。一鎊店都是同類中最低端的,但是由於很多生活必須品在我看來沒有必要買到很高端,所以一鎊店還是我非常樂意去的地方。與之對應的是英國的人力資源非常昂貴,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所有的服務業價格會提上一個檔次,去餐館和在家裡自己做飯在消費上可能相差三到四倍,所以像在中國一樣,在家吃怕麻煩不如去餐館的說法在英國是不成立的,當然,去KFC或者一些印巴的kebab快餐店除外。 很可悲的是,中國人的人力便宜不僅體現在國內,在英國也一樣。 同樣的宅急送,PIZZA HUT全倫敦都有點,到我家應該不超過10分鍾,是15鎊以上起送, 我知道的一家中餐館離我那裡車程是25分鍾,十鎊錢以上起送。 一個雨天我點了十二鎊錢的菜,過了一個半小時門鈴響起,一個十八九歲的白白凈凈的小夥子頭發濕漉漉的站在門口,我很過意不去,因為我知道如果來回車程快一個小時卻只送12鎊左右的東西的話,那他一個小時掙的錢應該不超過3鎊,我知道英國的法定最低工資是5.5鎊,但是中國城裡的最低工資有開到兩鎊的。
我覺得那位日本仁兄對日本社會結構經濟體系構成了解非常透徹,在下很佩服,遠遠達不到那種程度,只能盡力為之,在這里模仿那位仁兄的構文邏輯了。
1, 收入和購買力。
收入: 英國普通人畢業後的收入為2萬鎊,逐年遞增,在三十歲左右達到3萬鎊,在四十歲達到4萬鎊, 這是屬於平均稅後水平,低於這個的應該算是比較不如意的,高於這個應該算是比較成功的。 月購買力按照三十歲的3萬鎊計算 英國月工資/物價 = 2500鎊/<1鎊 = >2500件, 英國人的日購買力應該是 2500/30,大於83件, 個人覺得在英國一鎊的用途還是要略大於100日元,所以日英兩地的生活水平應該比較接近,日本略高。 這個應該可以理解,日本的人均GDP本就略高於英國。 由於飲食習慣的問題,英國和日本在有些食物的價格上應該有區別,比如英國的牛奶,雞蛋,土豆,西紅柿,胡蘿卜,牛肉,羊肉,果汁等就相對便宜,但是魚類,新鮮葉類蔬菜,豬肉相對比較貴。 一般來說周末開車去附近24小時的大型超市買兩個禮拜的東西塞滿冰箱。 如果不去餐館也不出去社交的話,我和女友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在200-300鎊,這筆錢已經足夠吃自己想吃的喝自己想喝的。 如果去一般的餐館的話平均每個人消費是15-20鎊。
2, 住宿
倫敦的住房比其他城市貴30%-40%, 倫敦又從里到外劃成六個區,你可以把倫敦想成六個同心圓,從內到外六個圓圈價格也是從高到低。 英國人在有第一份工作的一到兩年內都會租房住,一般來說一個地段不錯的現代高檔公寓區離地鐵站比較近的二區或三區的兩卧一廳租金在1000鎊一個月, 如果在市中心一區的話價格可能達到1500-2000。 而如果在三區以外的話一個三房帶花園的房子可能一個月是800鎊,所以找一個三區以外離火車站近的房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英國人的購房大都通過分期付款,湊夠首期直接去銀行談分期付款。 三區一個不錯的三房兩廳帶花園車庫的房子大概是30W鎊左右,那樣首付3W鎊,以後每月付500鎊付20年,這點和日本的情況應該很像。 二線城市如曼徹斯特伯明翰,房價低大概20%-30%, 三線城市房價低50%-70%不等, 有一次去英格蘭北部的一個叫做grimsby的海邊小鎮玩,看到那邊的海景房子一套是8W鎊,看的我心很癢。
3,話費
這個我想單獨拿出來提一下是因為我也曾經是深受電信剝削的苦難者,一直覺得用手機聊電話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每有電話打來還要看一下區號計算下是來自多少公里以外的電話。在英國簽了手機後終於明白了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發簡訊。 這邊的手機通常是簽合同,一個18個月的合同,每個月交付30鎊錢,運營商送你一部價值300鎊的手機,每個月有1000分鍾話費和500條簡訊,並且分鍾數是單向計算,接聽電話收錢這種謬論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 30×18-300,這樣算來其實18個月的花費總共是240鎊,那每個月花費是13鎊左右。 我想了下大學期間我的手機話費應該是每個月100元左右,算下兩地的收入差,再想一下那個簡訊機真的是恨電信恨的牙癢癢。
4, 稅收
英國的稅收很高,正式工作的話1500-35000鎊的收入者需要交付20%的個人所得稅,另外還有11%的每年的醫療保險費用。收入高於35000的部分將支付40%的稅收,也就是說一個年工資是四萬鎊的英國人,一年交的個人所得稅是35000×20%+5000×40%=9000鎊。 收入越高交的稅越多。 英國實行的是真正的高收入高貢獻政策。 英國的稅收被大量用於醫療和教育,本國國民教育成本極低, 醫療是全民免費,其實其覆蓋面不止全民,是所有合法在英國居住的居民,包括留學生。 這種制度保證了再窮的人也享受最最基本的權利,生存權,不管你是否有份正式工作都可以去醫院排隊享受醫生的免費診斷,醫生會給你葯房,你拿著葯房既可以問醫院購買,也可以自己去葯材店購買,把醫院從一個賣葯的角色轉化成一個診斷的角色,這是把醫生和錢分開的一個關鍵措施,只有把這些關鍵部門的利益外殼剝離才是能解決很多我們今天詬病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每年那麼多過來考察的官員對這些措施視而不見。
以上是對英國人生活的一些方面的介紹, 希望大家結合那篇日本人的真實生活對國外的生活水平有個大概了解
5. 英國公交車的介紹!新加坡也行! 費用、發車時間、路線等等! 急!
道路規劃保證公交優先
英國城市市區內的道路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A級路,即主幹道;另一種是 B級路,即次幹道。在絕大部分A級路和小部分B級路上都設有公交車道。在有公交車通行的道路上,通常最左邊的一條車道被辟為公交車專用道(英國實行右舵左行)。車道被塗成紅色,上面印有「公交車道」的字樣,以此提醒司機注意。
「公交車道」的方向分兩種:一種是「同向公交車道」,即公交車與其他車輛行駛方向相同,這是最為普遍的;另一種是「反向公交車道」,即公交車與其他車輛行駛方向相反,多見於單行道。
公交車道都配有相應的藍色標示牌,每個標示牌之間相隔一定距離,在公交車道的起始點、支路路口會另外安放標示牌。標示牌上會標出允許使用公交車道的車輛種類,通常是公共汽車、自行車和計程車,同時還會標出車道運行時間。
倫敦不同地段的車流量不同,因此公交車道的運行時間也有所差異,比如有的是周一到周五7時至10時,16時至18時30分;或者7時至18時30分;或者是24小時運行。在標明的時間段內,只有標示牌上允許的車輛才能佔用公交車道,而在時間段以外,所有車輛都可佔用。
目前,部分線路的公交車尾部安裝有攝像頭,如果有司機在規定的公交車道運行時間段內佔用公交車道,公交車的攝像頭會自動拍下違章車輛的車牌,違章司機日後會收到交通管理部門寄來的罰單。此外,大部分公交車尾部現在都掛有「勿占公交車道,否則罰款100英鎊(1英鎊約合14元人民幣)」的警示牌。因此,英國很少有在規定時間段內佔用公交車道的現象存在。
公交車道的運行時間雖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但一般都涵蓋上下班高峰時段,這樣公交車能夠在高峰時段的擁堵路段上保障行駛暢通。有實驗表明,在擁堵路段每行駛10公里,在公交車道上行駛的公共汽車比其他車道上的車輛快7至9分鍾。
倫敦公交車管理有序
倫敦交通署是負責管理倫敦所有交通服務(包括巴士、地鐵、計程車)以及執行市長交通政策的市政部門。倫敦市內的巴士運行由倫敦巴士公司統一管理,其職責包括設計公交車通行線路、確定公交車服務等級以及監督運行質量,同時還負責管理車站和其他輔助交通設施。公交車的具體運營則交給各個私營公交公司。倫敦巴士公司與各個私營公交公司之間簽訂合同,前者監管後者的工作。
倫敦的公交系統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城市交通系統之一,全市共有1.7萬個公共汽車站,每個工作日有6800多輛巴士在700多條線路上通行,載客量為600萬人左右。據測算,一輛雙層巴士的載客量相當於55輛小轎車。同時,這一系統又因倫敦的城市發展以及市民日新月異的需求而不斷變化。
倫敦巴士公司每年要對五分之一的公交車重新進行招投標,淘汰不合格的公交公司,更換新的公交公司,並且對大約一半的路線進行評估。
更換公交車輛,提高服務水平一直是倫敦交通管理部門改造公交系統計劃的重要一環。穿梭於倫敦大街50多年的老式雙層巴士「路主」因安全性以及經營成本等因素在2005年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寬敞、安全性更高的新型公交車。其中,有一類是前後雙節的公共汽車,車內相當寬敞,能載160名乘客,比老式的雙層巴士至少多載60人。乘客可以從雙節巴士的前後3個門同時上車,坐輪椅和推嬰兒車的乘客能從較低的中門上車,以保障無障礙通行。這種新車在2005年11月首次在倫敦亮相後已經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
公交系統的不斷完善吸引了更多的倫敦市民乘坐公交車出行,據統計,在2000年至2005年間,倫敦公交車乘坐人數提高了38%。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曾提出過一項「交通戰略」,即在2001年至2011年間,公交車乘客人數要提高40%,如今的增長率正朝著這一目標邁進。
公交車四大特點
總結一下,英國,特別是倫敦的公交車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交通系統智能化。英國公交系統將道路、駕駛員和車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一方面,英國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通過道路監控設施將道路交通及車輛行駛狀況及時反饋給公交車駕駛員,保證駕駛員及時獲悉交通運行狀況;另一方面,車站電子顯示屏上詳細標有不同線路的公交車目前所在位置,預計到達車站時間,乘客可以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等車。
——車票多樣化。英國公交車票種類豐富:有一日之內有效的兩地往返票,有一日之內在一定區域內不限次數乘坐的日票,有在一周內有效的周票,還有月票、季票、年票等。各種票的價位不同,甚至一天之內不同時間段的票價也不一樣,高峰時段的票價高,非高峰時段的票價低。這是利用票價差異調節客流量的有效方法。此外,市民憑地鐵票也可以乘坐公交車,無需另外購票。
——公交24小時服務。在住宅區與市中心之間運行的公交車最後一班發車時間通常在午夜24時,此外還有個別車次在晚間運行,站牌上會在夜車的線路數字前加一個字母「N(晚間)」。這樣,公交車基本實現了全天24小時運行。
——特定人群免費乘坐。從2005年9月起,倫敦市內的有軌電車和公交車對16歲以下青少年實行免票制;從2006年4月起,倫敦地鐵對11歲以下兒童實行免票制,從而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今年5月9日宣布,從今年9月起,免費乘坐倫敦有軌電車和公交車的年齡限制由16歲改為18歲。
此外,從2001年6月起,英國所有地方政府開始向領取撫恤金者和殘疾人提供半價車票,大約5120萬名領取撫恤金者和1120萬名殘疾人從中受益。從2003年4月1日起,60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半價車票,這又使得100萬人受益。地方政府向公交運營商補償減免部分的票價。這筆費用每年大約為5億英鎊,主要來自市民繳納的房屋稅。
6. 英國坐公交車前面有人排隊怎麼攔車還有坐公交要注意什麼嘛
一般只有公交車即將進站時,等候的人才會開始排隊,排隊的順序基本上就是等候的順序。如果你不確定這些人等的是和你一輛車,你可以伸手示意,公交車自然就會停。不過建議你觀察一下,如果排隊的人裡面有人招手,那就證明有人也要上這輛公交。
坐公交車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下一站是你要下的站,你需要按一下鈴,否則司機不會停的。
7. 為什麼現在公交車的駕駛員位置上沒有開車門了
大客車都沒有左側車門。現在的單機公交車就是普通客車。樓主說的是通道車吧,現在司機要翻過欄桿走到前門才能下來,有點不方便,特別是前面一排倒座的那種車。但為了安全還是值得的。以前曾經發生過司機從左側門下去出事故的情況,還有行駛中車門打開出現險情的。取消司機門後,車體結構更穩定,而且司機左邊還可以安放配電箱,便於操作。
8. 為什麼公交車駕駛室位置沒有門,是為了緊要關頭不讓司機拋下乘客嗎
大部分大巴沒有駕駛員專用門,一是為了節約資源;二是讓駕駛員在上車的過程中,以乘客到身份感受一下,有無不便之處。
9. 老式的倫敦汽車一一"馬路大師"為啥沒有門
南通11路
市區線路 南通大飯店5:20-19:00 興仁6:05-19:45 票價1元 公交公司
去程:南通大飯店 - 日月談大酒樓 - 都市豪庭 - 小石橋 - 新橋新村 - 東星燈飾城 - 方天大市場 - 新南方市場 - 三友集團北區 - 八里廟 - 茶棚子 - 通州界 - 東郊庄園 - 興源色織公司 - 金屬倉庫 - 針織機械廠 - 東方游泳池 - 興仁路口 - 瑞發公司 - 棉織五廠 - 興仁街 - 興仁 (22站)
回程:興仁 - 興仁街 - 棉織五廠 - 瑞發公司 - 興仁路口 - 東方游泳池 - 針織機械廠 - 金屬倉庫 - 興源色織公司 - 東郊庄園 - 通州界 - 茶棚子 - 八里廟 - 三友集團北區 - 新南方市場 - 方天大市場 - 東星燈飾城 - 新橋新村 - 小石橋 - 都市豪庭 - 日月談大酒樓 - 南通大飯店 (22站)
行車間隔:10—12,上行自日月談大酒樓臨時改道學田南路至教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