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的總統
國家元首是女王,他那裡沒有總統這一稱謂。政府首腦是首相。總統是共和制國家最高行政元首或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的名稱。
英國是議會民主制(Parliamentary democracy)、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 。
㈡ 英國總統是誰
亞歷山大·鮑里斯·德普費費爾·約翰遜(英語:Alexander Boris de Pfeffel Johnson,1964年6月19日-)。
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約翰遜在繼任戴維·卡梅倫為英國首相的特雷莎·梅之內閣中出任外交和聯邦事務大臣。
2019年5月,在時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辭職後,作為國會後座議員的約翰遜參加了保守黨內繼任黨領袖及首相的競爭,與同為挑戰者之一的時任外相傑里米·亨特擊敗黨內眾多對手,雙雙進入了決選投票的階段。
最終根據7月23日的開票結果,約翰遜所獲票數力壓傑里米·亨特獲取勝利,當選新一任保守黨領袖,並於7月24日起正式接任首相及英聯邦輪值主席職務,成為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時期第十四位英國首相。
同年12月12日,約翰遜帶領保守黨在大選中贏取國會過半席次,成功續任首相且得以組建多數政府,本次大選亦使保守黨創下繼1987年大選以來在國會斬獲最多席次的歷史新紀錄。
約翰遜於英國是一名備受爭議的政治人物。其支持者指稱他性格幽默,能吸引非傳統的保守黨選民的支持,如工人階級出身的選民和非保守黨的疑歐派選民。
但他亦同時被批評奉行菁英主義、排外、任人唯親、懶惰和不誠實,也遭指控曾多次發表涉及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言論。他還是數本傳記的傳主和虛構小說中的主角。
政治觀點
在意識形態上,約翰遜將自己描述為「一國保守主義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學者托尼·特拉弗斯描述約翰遜是「相當經典的、即小政府主義、輕度歐洲懷疑主義的保守派。他也欣然接受特拉弗斯贊賞的卡梅倫和喬治·奧斯本的「現代社會自由主義」。
《衛報》同意約翰遜在市長期間混合了經濟和社會自由主義,《經濟學人》聲稱,約翰遜這樣做「超越了他的保守黨身份」,並採取更自由主義的立場。
約翰遜《旁觀者》的同事斯圖爾特·里德(Stuart Reid)將後者的觀點描述為「社會自由主義的自由意志主義者」觀點。
約翰遜通過對「現有規則典章的熱愛並認識到社會層次結構的必然性」,保留了其個性中的「保守黨要素」。
㈢ 英國總統是誰啊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王只是國家的象徵,首相是英國最高的,目前英國首相是卡梅倫!
㈣ 英國總統是誰
你好。現任首相布萊爾:
托尼·布萊爾 (Tony Blair) 1953年5月6日生於英國北部的愛丁堡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畢業於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法律系,1984年成為大律師,1994年被女王封為樞密院成員。
布萊爾1975年加入英國工黨,1983年當選英國下院議員,他先後任工黨財經和貿工發言人。布萊爾1988至1994年歷任影子內閣能源、就業、內政大臣。他1994年當選工黨領袖,是工黨歷史上最年輕的領袖。同年被女王封為樞密院成員。1997年5月任首相,成為自1812年以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後兼任首席財政大臣和文官部大臣。2001年6月在大選中再次獲勝,連任首相,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連任的工黨首相。布萊爾領導的工黨在2005年5月5日的英國大選中再次獲得勝利,布萊爾也成為工黨歷史上第一位三次蟬聯首相職務的領導人。
布萊爾1988年曾作為工黨代表團成員訪華。他1997年出席香港政權交接儀式,1998年10月和2003年7月以首相身份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5年5月,布萊爾一家在倫敦唐寧街10號門前。圖片中的人物分別是布萊爾(右二),其小兒子利奧(右三),妻子謝麗(左三),兒子尤安(左二),兒子尼基(左一),女兒凱瑟琳(右一)。
布萊爾對法律、工會、稅收、貿易、能源、就業、犯罪等問題感興趣;喜歡讀書、網球、遠足和音樂;著有《新英國,我眼中的年輕國家》等書。
夫人切麗·布斯·布萊爾,是王室法律顧問,倫敦經濟學院的法律學優等生,是一名律師、公眾和就業法律專家,喜歡編織。1980年同布萊爾結婚,育有三子一女:長子尤安 (Euan),次子尼基 (Nicky),女兒凱瑟琳 (Kathryn),三子利奧 (Leo)。
㈤ 英國總統是誰個啊
戈登·布朗 英國執政黨工黨新任領袖布朗27日下午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邀請前往白金漢宮,接受女王授權組建新一屆內閣,並從女王手中接受御璽,正式就任英國首相。 英國財政大臣戈登·布朗24日獲得工黨領袖任命,並將於27日接任英國首相。以下是他從出生到即將成為首相的重要歷程: 1951年2月20日,布朗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全名詹姆斯·戈登·布朗,是家中第三個兒子,他父親是一名牧師。 1967年9月,16歲的布朗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歷史。布朗在取得歷史學學位後,又取得蘇格蘭勞工史的碩士學位。 1969年,加入工黨。 1976年至1980年,在愛丁堡大學和喀里多尼亞大學任講師。 1977年至1983年,任工黨蘇格蘭執委會委員。 1980年至1983年,在蘇格蘭電視台擔任時事編輯。 1983年,當選英國議會下院議員,出任工黨蘇格蘭地區主席。托尼·布萊爾同年當選議員。 1987年,任工黨領袖尼爾·金諾克影子內閣財政首席秘書。同年,保守黨連續第三次贏得議會選舉,撒切爾夫人連任首相。 1989年,任工黨影子內閣貿易和工業大臣。 1992年,任工黨領袖約翰·史密斯影子內閣財政大臣。同年,保守黨連續第四次贏得議會選舉,約翰·梅傑任首相。 1994年,史密斯因心臟病病故,工黨內部舉行領袖選舉。據說布朗和布萊爾在倫敦一家餐館達成君子協定,布朗同意退出競爭,支持布萊爾,條件是布萊爾將來辭職,把領袖和首相職位讓給布朗。布萊爾隨後當選工黨領袖,成為工黨歷史最年輕的領袖。 1997年5月1日,工黨在議會下院選舉中大勝。5月2日,布萊爾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布朗任財政大臣。5月6日,布朗批准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獨立決斷,自行制定決策,抑制通貨膨脹。這個決定迄今仍為布朗最受歡迎的決定之一。 2000年8月3日,49歲的布朗與36歲的薩拉·麥考利結婚。 2001年6月8日,工黨再次贏得下院選舉,但優勢有所下降。布朗繼續擔任財政大臣。 同年12月28日,布朗的女兒珍妮弗出生。但珍妮弗10天後死於腦出血。布朗之前有過兩個兒子,小兒子患有囊腫性纖維化病。 2004年6月15日,布朗打破英國現代史上持續擔任財政大臣時間最長的紀錄。 2005年5月5日,工黨第三次贏得下院選舉。布萊爾連任首相。之前,布萊爾聲稱要干滿第三個首相任期,但保證不尋求第四個任期。布朗繼續擔任財政大臣。 2006年9月7日,布萊爾迫於壓力,承諾將在一年內辭去工黨領袖和英國首相職務。之前,布萊爾內閣的8名低級別成員辭職,要求布萊爾下台。有報道說,布朗是「逼宮」布萊爾的幕後指使者之一,但布朗予以否認。 2007年5月10日,擔任首相滿10年的布萊爾宣布,他將於6月27日辭去首相職務。 5月17日,布朗獲得工黨領袖唯一候選人提名,確認為候任工黨領袖和英國首相。 6月24日,布朗正式出任工黨領袖。 6月27日,按照計劃,布萊爾將前往白金漢宮向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提交辭呈,布朗隨後將入宮接受女王任命。 參考資料: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6/27/content_6300319.htm - 84k
㈥ 英國總統叫什麼
截止至2020年11月英國首相是鮑里斯·約翰遜接任特蕾莎·梅。
英國是君主立憲國家,首相是掌握實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沒有總統。英國首相一般情況下由英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人選經國王/女王任命後正式成為首相。
(6)英國總統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1964年6月19日,約翰遜生於美國紐約,先後就讀於英國著名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和著名高校牛津大學。
約翰遜曾任《旁觀者》周刊記者,後出任編輯,出版過歷史著述。
2001年6月,約翰遜當選議員,2004年任保守黨副主席,成為保守黨前座議員。同年11月因被曝與一名《旁觀者》女性采編人員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被解除以上職務。
2005年,卡梅倫成為保守黨領袖後,出任保守黨「影子內閣」教育大臣,稍後辭去《旁觀者》編輯職務。
2007年7月為准備參選倫敦市長而辭去「影子內閣」教育大臣職務,同年9月由保守黨正式確認候選人資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國首相
㈦ 現任英國總統是誰
英國沒有總統,只有女王,是世襲制,主要管理國家事務的是首相,現任首相是卡梅倫。
㈧ 英國總統叫什麼
英國是君主立憲國家,首相是掌握實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沒有總統。 英國首相布朗 戈登·布朗 (Gordon Brown) 1951年2月20日生於英國 蘇格蘭格拉斯哥市的一個牧師家庭,全名詹姆斯·戈登·布朗,是家中的第三個兒子。布朗在10多歲玩橄欖球時發生意外,致使左眼失明(直至今日發表演講時,必用大號字講稿)。他從小對政治有濃厚興趣,12歲時開始為工黨拉選票,並於1968年正式加入工黨。1972年,他獲愛丁堡大學碩士學位(蘇格蘭勞工史)。1976年至1980年,在愛丁堡大學和喀里多尼亞大學任講師。1977年至1983年間,布朗任工黨蘇格蘭執委會委員。1980年至1983年,在蘇格蘭電視台擔任時事編輯。198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愛丁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83年6月,他當選英國工黨議員,此後,他歷任工黨蘇格蘭委員會主席,工黨影子內閣財政國務大臣、貿工大臣和財政大臣。1997年5月,他在工黨執政後出任英國財政大臣。2007年6月24日,他當選工黨領袖。2007年6月27日,他成為英國第52位首相 。 布朗愛好廣泛,喜歡網球、足球、閱讀和寫作。2000年8月3日,49歲的布朗與36歲的公關經理沙拉·麥考利結婚。2001年12月喜得千金,由於早產的緣故,這個孩子在次年1月夭折。2003年,他們的兒子約翰出生,為他們帶來了一絲安慰。2006年夏,第二個兒子詹姆斯降生,但一生下來就患有囊腫性纖維化病,這是威脅生命的遺傳病。 布朗曾於2005年以財政大臣身份兩次訪華。2008年1月,布朗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 今年53歲的戈登·布朗出生在蘇格蘭一個普通的牧師家庭。據布朗的傳記作者保羅·勞特利奇記述,布朗很小的時候就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12歲時,布朗就和哥哥約翰說服工黨,允許他們在自己創辦的報紙上刊登當時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的一篇文章;16歲時,布朗獲得了蘇格蘭著名學府愛丁堡大學的獎學金,成為當時年齡最小的大學生;24歲時,布朗發表了自己所謂的「蘇格蘭紅皮書」,儼然以英國首相的口氣對蘇格蘭的狀況進行分析。 但布朗的家庭生活卻曲折很多,他50歲時才有了第一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早夭,然後又有了第二個兒子,不過患有先天性遺傳疾病。 「撒切爾夫人第二」 布朗生性率直,一位政府官員說,布萊爾很難和人吵起來,但如果布朗和誰「頂」上了,他就會像一頭頭部受傷的熊一樣無禮,不過人們通常不會以此為忤,反而會覺得布朗胸無城府,因而更加樂意接近他。英國經濟歷史學家裡查德·霍爾特在他的一本書中說,布朗是「新的撒切爾夫人」,他和撒切爾夫人一樣勤奮、聰明、孤傲、令人敬畏、缺點突出,但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布朗手下眼裡,布朗的工作方法幾乎帶有傳奇色彩。他總是在最後一刻才亮出自己的觀點,而且不會馬上付諸文字,即使非常重大的決策也只在公布前幾天才會正式付印,從而使一些喜歡向外泄露消息的工作人員無從下手。
㈨ 英國總統是誰
截止2021年11月,英國總統是鮑里斯·約翰遜。
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1964年6月1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英國國會保守黨籍議員,保守黨領袖。現任英國首相。
2020年3月27日,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鮑里斯·約翰遜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4月6日,鮑里斯·約翰遜被轉移進重症監護。4月9日,英國首相府發言人表示,鮑里斯·約翰遜已於當天晚上離開重症監護室,被送往病房。4月11日消息,約翰遜在契克斯庄園繼續修養。4月26日,英國首相府發言人證實,約翰遜於27日上午回到首相府,開始正常工作。
2021年4月28日,英國選舉委員會決定,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涉嫌使用秘密政治捐款裝修首相府官邸進行調查。5月29日,鮑里斯·約翰遜與未婚妻凱麗·西蒙茲當地時間29日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秘密舉行了婚禮。
㈩ 英國總統是誰是男的是女的
英國沒有總統,只有首相布朗。
今年53歲的戈登·布朗出生在蘇格蘭一個普通的牧師家庭。據布朗的傳記作者保羅·勞特利奇記述,布朗很小的時候就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12歲時,布朗就和哥哥約翰說服工黨,允許他們在自己創辦的報紙上刊登當時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的一篇文章;16歲時,布朗獲得了蘇格蘭著名學府愛丁堡大學的獎學金,成為當時年齡最小的大學生;24歲時,布朗發表了自己所謂的「蘇格蘭紅皮書」,儼然以英國首相的口氣對蘇格蘭的狀況進行分析。
但布朗的家庭生活卻曲折很多,他50歲時才有了第一個兒子,還有一個女兒早夭,然後又有了第二個兒子,不過患有先天性遺傳疾病。
「撒切爾夫人第二」
布朗生性率直,一位政府官員說,布萊爾很難和人吵起來,但如果布朗和誰「頂」上了,他就會像一頭頭部受傷的熊一樣無禮,不過人們通常不會以此為忤,反而會覺得布朗胸無城府,因而更加樂意接近他。英國經濟歷史學家裡查德·霍爾特在他的一本書中說,布朗是「新的撒切爾夫人」,他和撒切爾夫人一樣勤奮、聰明、孤傲、令人敬畏、缺點突出,但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布朗手下眼裡,布朗的工作方法幾乎帶有傳奇色彩。他總是在最後一刻才亮出自己的觀點,而且不會馬上付諸文字,即使非常重大的決策也只在公布前幾天才會正式付印,從而使一些喜歡向外泄露消息的工作人員無從下手。
百年來在位最久
有人說布朗冷漠、機智,有人說他熱情、詼諧,表面強硬而內心怯懦;有人說他是操縱政黨活動的政客,也有人說他是反對國家機器的知識分子,還有人說他是帶有蘇格蘭民族主義思想的天才政治家等等。
前財政大臣羅伊·哈特斯利認為,布朗可能是英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財政大臣,因此他比絕大多數歷任財政大臣都更有望繼任首相。而布朗已經成為近100年來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財政大臣。
布朗未來政策預測
■經濟
布朗自1997年起擔任英國財政大臣,當他成為首相以後,不大會改變經濟政策。
■伊拉克
布朗一直在公開場合支持伊拉克戰爭,而且接受作為內閣成員決定入侵伊拉克的責任。不過,由於伊拉克問題已經成為英國現政府不受歡迎的最大原因,布朗將首先設法從這個問題脫身。
不過分析人士說,作為政策變化的選項之一,布朗可能支持美國民主黨關於盡快從伊撤軍的呼籲,同時寄希望於民主黨在明年總統選舉中奪回白宮。
■對美國政策
布萊爾因為支持布希政府而受到指責。布朗的對美態度可能有一點轉冷,不過也不會和布希走得太遠。
布朗已經多次表示,反美情緒是一種錯誤。從這一點來看,布朗可能會讓那些希望對布希說「不」的英國民眾失望。
兩年前訪華推銷英語教育
2005年2月布朗曾經訪華。布朗在中國訪問時說,中國英語使用者人數將在20年內超過全世界母語為英語的人數。他補充道,這對英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929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