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港幣五毫換人民幣多少錢
以2021年11月25日的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參考標准,港幣五毫大約等於0.4095元人民幣。
參考資料:
1.伍毫港幣:
「毫」是香港現行貨幣體系中的一種計算單位,一毫等於港幣0.1港元,五毫港幣擁有其特殊的硬幣,材質為黃銅合金,形狀為圓形。1866年時,港英政府首次鑄造了半圓的硬幣,初始定價為含銀9成,1890年後受銀價上漲的因素改為含銀8成,初代半圓硬幣在1905年時停用。1951年時,港英政府正式推出五毫硬幣,不過材質改為紅銅鎳合。從這版硬幣開始彰顯了濃郁的英國殖民色彩,除了印有「香港伍毫」的面值外,硬幣的另一面印的就是英國國家元首的肖像(1951-1958印的是喬治六世,1958年起到1993年印的是伊麗莎白二世)1993年時,當時已經基本談定香港的主權移交,所以五毫港幣也進行了重新設計,英國女皇的肖像換成了港花洋紫荊花,材質改用黃銅鍍鋼鍛造,另一面則是阿拉伯數字「50」。在1997年主權移交時由於正逢牛年,所以又推出了帶有牛圖案的主權移交紀念幣。
2.貨幣匯率:
貨幣匯率又叫「外匯行市」,指的是兩國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匯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其中,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港幣、新加坡元採取直接標價法,而歐元、英鎊則採用間接標價法。兩種標價法的區別在於是否用本國的貨幣為基準進行折算。貨幣匯率的並不是越高越好,貨幣匯率的降低和提高都會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一些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會有意地對本國貨幣匯率進行調整從而為本國的經濟增長帶來利益,但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並不能任意改動否則會引發該國貨幣體系的崩潰。
B. bank negara malaysia是什麼幣
bank negara malaysia是馬來西亞的硬幣,「BANK NEGARA MALAYSIA」是「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的意思。這是馬來西亞的20分硬幣,100分=1馬來西亞林吉特。硬幣材質是銅鎳合金。因為外國硬幣在國內的銀行是不能兌換的,所以是換不了錢,不過有收藏價值,全新一枚在郵幣交易市場上價值6元人民幣左右。
一、馬來西亞硬幣
在1826年成為英屬海峽殖民地之前,馬來半島各州即已自行發行硬幣,這些硬幣大都為手工錘制幣,幣面採用阿拉伯文及回歷紀年。如馬六甲(Malacca)、檳榔嶼(Penang)、雪蘭峨(Seiangor)、彭亨(Pahang)、霹靂(Perak)、吉打(Kedah)、丁加奴(Trengganu)等。1826年開始,馬來半島各州通用英屬東印度公司發行的錢幣,直至後來大量通用英屬海峽殖民地錢幣。
1939年,英國將馬來半島的11個州和新加坡聯合組成英屬馬來亞。同年,英屬馬來亞的硬幣也發行了,硬幣的正面有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的左側標准像,反面則有「COMMISSIONERS OF CURRENCY MALAYA」字樣(馬來亞貨幣專員)。英屬馬來亞的硬幣通用於馬來半島的11個州和新加坡島。從1939年至1950年,一共鑄造了12年,一共發行有5種面值,12個品種。分別為半分(1種)、1分(2種)、5分(3種)、10分(3種)、20分(3種)。 廣義上來說,英屬馬來亞硬幣應該包括1939-1950年間的喬六頭像硬幣和1953-1962年間的伊二女王頭像硬幣。
1952年,英國又將英屬馬來亞與北婆羅洲組成「共同貨幣委員會」。並於1953至1961年間鑄造英屬馬來亞及婆羅州硬幣(MALAYA AND BRITISH BORNEO)。這些硬幣通用於馬來半島11個州、新加坡、沙撈越、汶萊、沙巴(即北婆羅州)。1888年,北婆羅洲、沙勞越和汶萊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統稱英屬婆羅洲。「英屬馬來亞和婆羅洲」並非一個行政區域的名稱,它實際上只是一個「共同貨幣委員會」的名稱。
第一版流通幣:發行期約為1967~1988。 面額分別為;1仙、5仙、10仙、20仙、50仙、1林吉特。 背面圖案皆鑄有該國的國會大樓(Parliament building)。5林吉特,此枚是紀念爭取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統治及獨立的靈魂人物。也是馬來西亞的國父暨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 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在位於1957~1970年。
第二版流通幣:發行期約為1989至今。 面額分別為;1仙、5仙、10仙、20仙、50仙、1林吉特。正面顯示幣值上側,均出現馬來西亞國花大紅花。 從1989年開始其背面圖案已改鑄馬國的傳統手工藝品。
二、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簡稱大馬(Malaysia),首都:吉隆坡,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國家。馬來西亞由十三個州組成。馬來西亞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始國之一。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拉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砂勞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迫使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
C. 1951年的一分錢硬幣,現在值多少錢
我國根本沒有發行過這樣的硬幣!
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起開始開模製造鋁制硬分幣,到1957年才開始發行流通。所以現存最早年份的一分錢硬幣就是1955年的,根本不存在「1951年的一分錢硬幣」。
D. 請問這個是什麼硬幣
這是英國銀元,面值較小。英國法律禁止本國銀幣流通,於是英國政府才在19世紀末在印度加爾各答設立造幣廠鑄造貿易銀幣。你的這枚就是英國本土隱蔽,但不是主幣。主幣的重量和普通常見銀元是一樣的,直徑在38毫米--39毫米之間,重量26.5克左右。
E. 1951年的五分硬幣值多少錢
1951年我國並無面值5分的硬幣,因為使用的是第一套人民幣。中國有5分硬幣的人民幣出現在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
1948年,隨著解放戰爭形勢的改變,需要解決各解放區貨幣版別多、種類繁雜、比價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狀況,統一各解放區貨幣。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作為解放區內法定貨幣,更加速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法幣退推出經濟舞台,法幣在解放區乃至新中國停止了使用。至1955年5月10停止流通使用期間,第一套人民幣共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一元券2種,五元4種,十元4種,二十元7種,五十元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最小面額為1元,最大面額為50000元。
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這套人民幣共有11種面額,分別是1分、2分、 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和10元券。
第二套人民幣的發行,解決了第一套人民幣面額大、票種多、版別雜,印製廠家多而分散,印製工藝多種多樣,票券質量參差不齊,設計思想不一等諸多不足和缺陷,通過對幣制的有效改革,進一步穩固了人民幣作為我國唯 一合法的、穩定的、高信譽的貨幣的地位,促進了我國社 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穩固發展,同時更加方便了人民群眾的使用和貨幣流。
隨著第二套人民幣的發行,5分硬幣作為輔幣出現在流通市場。作為我國法定貨幣,5分硬幣但是1955年是5分硬幣的首發年份,採用鋁鎂合金鑄造而成的,這個年份的5分硬幣如今並不多見,所以1955年發行的5分硬幣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其中收藏價值最高的是1955年原光開門幣,收藏價值已達6900元左右。
F. CCCP硬幣1951年面值15的硬幣值多少人民幣
cccp是俄羅斯共產黨的簡稱 這枚是蘇聯的輔幣 15戈比面值 當時來說屬於比較大面值的硬幣 蘇聯幅員遼闊,國力雄厚,發型的輔幣數量巨大。 一般而言就值一兩塊錢。 你這枚簡直較大,而且年代比較久遠比普通的貴一些,但是價格不超過20塊錢。 補充一點,好像只有蘇聯的錢幣才有15這樣奇怪的面值,這一點有一定的收藏意義。
G. 1951年的5分硬幣值多少錢
建國以來,我們國家已經發行了四套硬幣,第一套是新中國發行的1955年版流通金屬分幣,其面額有1分、2分、5分。從1955年至1992年,我國共發行這三種面值的硬分幣75枚。1955年版硬幣其材質均為鋁鎂合金。隨著我國集幣熱潮的高漲,硬分幣漸成集幣者手中的寵兒,其價格日益見漲。目前,整套全新硬分幣的售價已從1990年的幾百元上漲為3000元以上。部分年份的硬分幣發行量非常稀少,只作為旅遊紀念品(精裝)賣給國外遊客,基本上不在國內流通,故現在已蹤跡難覓,其價格自然不斐,如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硬幣,號稱硬分幣「五大天王」,每枚收藏價格都在200元以上,因而成為集幣者夢寐以求、備受追捧的「珍品」,因為罕見,所以目前收藏市場上見有偽幣,收藏者應謹慎。
從1955年1992年,新中國發行了75枚流通金屬分幣中,1分幣28種,其中1960年、1965年至1970年、1988年至1990年均未發行1分硬幣。2分幣27種,其中1955年、1958年、1965年至1973年未發行2分硬幣。5分幣20種,其中1958年至1973年,1975年、1977年均未發行5分硬幣。由於發行數量及其流通時間長短不同,有些年份的硬幣已很難找到,其收藏價值升值潛力均不可低估。有關收藏投資人士認為,在具體操作時不必刻意追求「珍品」,宜選擇那些發行量較小,正常流通渠道中不太多見,但收集起來又比較容易的品種。如1955年、1957年、1992年的1分和1959年、1992年的2分這種較為稀罕的品種,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對於那些發行量較大的品種,若是全品相收集,也可有所收獲。
另外,應當指出的是,從1993至2000年,國家又發行了8套精裝硬幣,內裝1、2、5分,1、5角,1元硬幣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幣不參與市場流通,是專供收藏用的,應該具有較大的增值空間,並且有可能成為錢幣中的珍品。
第二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80年4月發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面值的金屬硬幣,配合第三套紙幣流通。其中角幣的材質為銅鋅合金,元幣材質為銅鎳合金。這套硬幣從1980年至1986年共七種不同的版別,每年4枚,計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幣最為稀少,收藏價值較高。其他年份的硬幣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見,並且價格相對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第三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92年6月發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種面值的流通金屬硬幣,配合第四套紙幣流通。其材質分別為鋁鎂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其中1994年的1元硬幣較少,中國金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鑄幣圖譜》把這枚1元硬幣列為兩星級。
第四套是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製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幣,是配合第五套紙幣流通的輔幣。其材質分別為鋁鎂合金、銅鋅合金、鋼芯鍍鎳。
綜上,比較有收藏價值的是:1、硬分幣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2、不參與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2分5分計24枚。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稱長城幣),計28枚。4、1994年1元硬幣
硬幣的市場價
下面是硬幣的市場參考價,要想賣就到市一級的錢幣市場,有人要.
貳分的:77年(0.1—1元 )82年(0.05—0.3 元)61年(0.3—1元)
84年(0.05—0.3元 )60年 (0.4—4元)87年(0.05—0.3元)
89年(0.05—0.2 元)64年(0.3—3元 )76年(0.1—1元)
56年(1—5元 )78年(0.1—1元 )85年( 0.05—0.3元)
88年( 0.05—0.2元)63年(0.3—3元)81年(0.2—2元 )
79年(0.3—3 元)90年(0.05—0.2元 )75年(0.2—2元 )
62年(0.3—3 元)86年(0.1—0.5元)74年(0.2—2元)
壹分的:82年(0.05—0.2 元)77年(0.05—0.5元 )87年(0.05—0.2 元)85年(0.05—0.2元 )64年(0.2—2 元)86年 (0.05—0.2元 )71年(0.1—1元 )79年(0.2—2元 )83年(0.05—0.2 元) 56年(2—15元)91年 (0.05—0.2元)78年 (0.05—0.5元)73年(0.1—1元 ) 72年(0.1—1元 ) 75年(0.1—1 元)61年( 0.2—1元)63年( 0.2—2元)
伍分的:90年(0.05—0.2元 )83年( 0.1—0.5元)74年 (0.3—3元)56年(1—8元)88年( 0.05—0.2元)92年(0.5—5元) 84年( 0.05—0.2元)87年(0.1—0.5元 )76年(0.2—2元)89年(0.05—0.2元) 82年(0.1—0.5元 )91年(0.2—1 元)55年(3—20元)
H. 1951 1分硬幣值多少錢
1951沒有發行過分幣,1953年發行的,如果票面除了有羅馬冠字頭還有阿拉伯字母的話,1分為30-50元,2分為100元,5分為150-200元。僅有羅馬冠字頭的話,1分值1毛,2分值5毛,5分值1元,請您再查看一下您的1分硬幣的年份,如有疑問,請講...
I. 1951到1968年的硬幣:一分,兩分,五分的那種,現在的市場價都值多少呀
可以去當地郵幣卡市場交易!
硬分幣是從1955年開始的,樓上的都不對!
2010年2月北京地區硬分幣價格表:
年份 1分幣 2分幣 5分幣
1955 30.00 1000.00 30.00
1956 8.00 5.00 5.00
1957 60.00 600.00 10.00
1958 10.00 600.00 800.00
1959 5.00 3.00 2000.00
1960 360.00 3.50 1000.00
1961 2.00 2.50 200.00
1962 2000.00 2.00 600.00
1963 8.00 6.00 1200.00
1964 2.00 4.50 1200.00
1965 1400.00 800.00 1500.00
1966 2200.00 1500.00 1000.00
1967 700.00 750.00 1400.00
1968 700.00 700.00 300.00
1969 800.00 2000.00 1800.00
1970 500.00 1000.00 600.00
1971 2.50 200.00 1500.00
1972 3.00 500.00 600.00
1973 2.50 900.00 900.00
1974 1.00 2.00 2.00
1975 1.00 2.00 1400.00
1976 1.00 0.50 0.10
1977 1.00 0.50 2000.00
1978 0.50 0.50 800.00
1979 0.50 1.00 500.00
1980 0.50 500.00 500.00
1981 1500.00 0.20 1000.00
1982 0.02 0.02 0.10
1983 0.01 0.02 0.05
1984 0.05 0.02 0.05
1985 0.02 0.02 0.10
1986 0.02 0.02 0.05
1987 0.01 0.02 0.05
1988 1200.00 0.02 0.05
1989 1300.00 0.02 0.10
1990 3000.00 0.02 0.05
1991 0.01 0.05 1.00
1992 35.00 35.00 2.00
1993 20.00 40.00 20.00
1994 20.00 40.00 20.00
1995 20.00 40.00 20.00
1996 20.00 40.00 20.00
1997 20.00 40.00 20.00
1998 20.00 40.00 20.00
1999 20.00 40.00 20.00
2000 15.00 50.00 50.00
2001 - - -
2002 - - -
2003 - - -
2004 - - -
2005 0.01 - -
2006 0.01 - -
2007 0.01 - -
2008 0.01 - -
2009 0.01 - -
2010 未知 未知 未知
注:
1.此表為2010年2月北京地區硬分幣價格表,其他地區價格會有不同;
2.此表標注的價格為上品參考價格,交易時應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相酌;
3.標注"-"(橫線)的為未發行年.
4.此表的價格截止至2010年2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