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怎麼取得大國地位

英國怎麼取得大國地位

發布時間:2022-09-19 14:53:36

1. 大國的崛起之路,英國是怎樣成為世界強國的

英國擺脫封建態度是在15世紀末,是在1485年,當時英國出現了一個王朝是在英國歷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王朝,是都鐸王朝,英國對世界影響太大了,都鐸王朝的奠基人就是這個人,這是他的兒子這是他的女兒,這三個人,祖孫三代,亨利七世二子,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女兒伊麗莎白,使英國第一次擺脫依附和落後的狀態,成為歐洲強國,為英國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定的基礎。這裡面的故事很多很多了,如果說我給學生開英國史的課的話,這三個人的故事可以講好幾次,當然我也沒那麼多時間去講,特別是亨利八世和伊麗莎白一世,這兩個人的故事多極了,但是無論這些故事是怎麼說的,無論這些故事是表明這個主人公他人品好還是不好,它英明還是不英明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英國後來步步走在前面,這是第一步。所以我們說英國,說英國那麼強大,它造成的影響那麼巨大是有道理的,這一步是它走出來,接下來還不止這一步,光榮革命以後,英國的正式結構問題已經解決了,就是它建立了一個現代性質的政治結構,一個政體,當然這個政體在後來一二百年當中不斷地改變。但是這次事件以後,英國就出現了一個非常適合於經濟發展的社會和政治的環境。在這樣一個政治和社會的環境之下,英國開始了它的經濟方面的大踏步的這種飛速的發展。

18世紀我們剛才說,17世紀的英國做一件事,解決政治制度的問題,18世紀的英國,做兩件事,第一是發展經濟,上半葉出現了所謂的農業革命,下半葉出現了工業革命。第二件事就是18世紀的英國,開始去爭奪世界的大權了。這張圖就表現英國在18世紀和其他的歐洲幾個國家在世界上爭奪殖民地的情況,特別是在這一百多年當中,英國和法國爭奪世界的霸權,最終是以英國的勝利被告終的。這個勝利它的堅強的經濟基礎就是工業革命,我們看這樣一組數字,我們就可以明白,英國在工業革命期間它的生產發展的情況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英國的工業和農業的比例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在1801年的時候,英國它的國民經濟中,工業的比重只佔29.7%,農業是35.9%,英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在1860年的時候,我們看到英國的工業產量佔世界40%到50%,對外貿易佔世界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這樣強大的經濟實力是出自於一個非常小的國家,英國的國土面積佔世界陸地總面積0.2%,而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2%,英國也是一個很小的國家。

英國小小的國家,能夠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據一個半世紀之久,這是超常發揮。本來不應該是這樣,本來不應該,它憑什麼?它就這么大,就那麼多人,它憑什麼?根據我們剛才我剛才向大家介紹的情況來看,有一點是非常突出的,就是它的那種創造的能力。就是靠得這樣的創造能力它能夠超常的發揮,它發揮了本來根本就不可能發揮的作用,做本來根本不可能做的事。你看,它在各個方面都是有巨大的創造力的,政治、經濟、文化很多很多其他方面,它都發揮了巨大的創造力,這是它成功的秘訣。

2. 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怎樣使得英國崛起成為世界大國

工業革命如何影響世界的格局;除了英國進行了工業革命之外,法國、美國、德國、日本等也陸續進行了工業革命。為什麼英國不封鎖自己的技術呢,自己一個人當大佬不是挺好的?原因是封鎖不過來。1810年,英國頒布了條法令,禁止蒸汽機和機器出口,否則處以死刑。但德國那邊就把發明蒸汽機的技術師請過去,辦工廠。機器可以禁止傳播,但技術是無法禁止傳播的,英國也沒辦法,所以後面各國也陸陸續續地進行工業革命了。英國生產的商品自己國內肯定消費不過來,所以英國積極地開拓國外市場,這樣也在加強了世界各地地的聯系。就連中國這么遠的地方也受到波及,他們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市場,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但中國從此也開始進入近代化的時代了。

3. 英國霸主地位形成的歷史條件

英國霸主地位形成的歷史條件:
一、體制先進。當時的英國結束了封建體制,邁入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體制。
二、經濟需求。英國通過工業革命,迅速搶佔了當時的生產產業鏈的最上游,伴隨著2個附帶效應:財富的迅速積累;產能的急劇過剩。
三、地理大發現。近代的大航海時代,幾乎每一天都在更新著當時人類的世界觀。原有的,已經被承認的國度,英國只能採用正常的貿易規則進行經濟貿易,但成本高,受制因素多,且市場有限。可對於那些未被當時「世界主流」國家認同的地域,就被他們這些崇尚「叢林法則」的「文明人」想當然的認為是「無主之地」,那麼,武力征服就成了最直接,最經濟,最快捷的獲取方式。
介紹: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19世紀中葉,發動兩次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參與鎮壓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鎮壓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強化對印度的統治。1876年,保守黨B.迪斯累里內閣為維多利亞女王加冕,使其成為印度女皇。此後英國又稱為大英帝國(或英帝國)。

4. 英國是怎麼崛起的

英國崛起的原因是綜合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從英國歷史發展角度來看,其能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兩部分:

部分內部原因:

1、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積累: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以及殖民戰爭等都是其完成原始積累的原因。

2、制度的改革: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積極發展對外的貿易,使倫敦,利物浦成了繁榮的港口城市。

3、工業革命的推動: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首先完成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如蒸汽機等。

4、重視教育:二百多年來,英國的各類學校和大專院校隨著該國舉世矚目的技術、工業和金融革命而發展起來。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歷史更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紀牛津大學(1185)和劍橋大學(1209)成立的時代。

部分外部原因:

1、擁有強大的制海權: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其後,利用其優勢的地理位置與強大的海軍控制了海上運輸貿易。

2、不斷擴張殖民地: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

(4)英國怎麼取得大國地位擴展閱讀:

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號稱日不落帝國。

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於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

5. 美國稱霸之前英國如何稱霸世界

美國稱霸前,英國是靠經濟上戰勝主要對手西班牙,殖民經濟極大地擴張,形成「日不落帝國」而稱霸世界的。
其歷史淵源:

16世紀中期繼位的伊麗莎白一世擁護英國國教,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對抗,她支援試圖脫離西班牙統治實現獨立的荷蘭,而且為英國海盜頒發「搶劫特許狀」,允許他們自由搶劫西班牙的商船。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被激怒了,他派出23 000名士兵乘坐130艘船組成「無敵艦隊」向英國發起進攻,卻在英吉利海峽慘敗於英國艦隊。這就是1588年的英西海戰。

教科書告訴我們,西班牙在這次海戰後失掉了大國地位。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其實根本原因是兩國經濟實力的逆轉。

英國和剛剛獨立的荷蘭分別在1600年和1602年相繼設立了東印度公司,開始了真正的亞洲貿易和殖民地經營。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經營和英國截然不同,這一點以後經常會被提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經營是富於極端掠奪性的,他們奴役當地人和奴隸開採金銀、種植甘蔗和咖啡,各殖民地除了單一的經濟作物,所有的衣食都依賴進口,沒有形成獨立的經濟體系。

但是英國為了擺脫貿易赤字,選擇了與西班牙完全不同的道路,建立起以種植園為中心的殖民地產業。英國在獲取的廣袤殖民地上,驅使殖民地人和從非洲掠來的奴隸們種植棉花,促進棉紡織業發展,建立大型牧場生產羊毛,引進小麥發展麵粉製造業。西班牙、葡萄牙雖然挖掘礦山掠奪了金銀,開墾了甘蔗園和咖啡園,但最終沒能在殖民地大規模創建各產業園區。最終這些是由英國完成的。

西方國家勢力的大規模擴張是工業革命的結果,而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的紡織業,這是世界史上公認的說法。眾所周知,1700年前後,印度紡織的一種平紋白布在英國非常流行,最終竟致使英國的紡織業者不斷破產,於是英國政府禁止進口這種白布,後來乾脆禁止民眾穿這種白布製成的服裝。據說,英國同時還拚命地製造各種織布機仿造這種白布,結果導致了工業革命,並最終幫助英國統治了世界。

修正這種學說的是沃勒斯坦和以布羅代爾為代表的法國年鑒學派,以及受年鑒學派影響的歷史學家們。

他們主張「與其說是工業革命,倒不如說是新大陸的發現、對亞洲的侵略以及對世界經濟的控制,導致以英國為中心的歐洲取得了世界霸權」。

當然,由於工業革命的先導作用,英國掌握了紡織業的技術,並且通過在殖民地生產棉花和羊毛控制了「衣」,這是英國國力增強的一個重要方面。

英國先是控制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不但在那裡安置了從非洲掠來的奴隸,還遷入了英國國民,讓他們種植穀物和飼養牲畜,並從歐洲引進美洲大陸本來沒有的小麥進行大規模種植,就這樣,美洲成了歐洲的「大糧倉」。19世紀英國的世界擴張戰略就是最大限度地控制新大陸和歐洲之間的貿易。

結果,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中心的產業在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北美洲地區紮下了根。那麼南美洲怎麼樣了呢?西班牙、葡萄牙殘酷殺戮南美洲當地居民,「殺雞取卵」式的掠奪金銀,奴役奴隸並搶奪農田,但其統治下的國家除了砂糖和咖啡以外根本沒能形成像樣的產業。

唯一例外的國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阿根廷,最終農業得以發展。阿根廷農業之所以能有特別的發展是因為在英國控制貿易的情況下,西班牙把阿根廷定位成歐洲,特別是英國的糧食生產基地。

英國占據著印度、錫蘭或者說緬甸的廣袤土地,利用當地人或者源源不斷地從非洲運來的奴隸作為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在種植園種植經濟作物,英國也逐漸壟斷了糧食生產和糧食貿易。

這令世界經濟出現了新的狀況。

即使是現在南北美洲的經濟差距也仍然色彩鮮明地反映著舊宗主國的經營方針。而當時,殖民地產業的發達與否更加導致了其宗主國經濟實力的差異。

也就是說:英國正是因為在殖民地發展了農業和畜牧業,經濟才超越了西班牙。

在工業革命以前,工業製品在貿易中所佔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日常交易的商品多數是「食品」和「衣物」。當然,羊毛、棉花之類的服裝原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比它們更重要的是砂糖、咖啡、紅茶之類的食品,控制「食品」方面的交易即是控制著世界經濟。這就是英國繼西班牙、葡萄牙開辟大航海時代之後所做的事情。

當時的英國控制了包括新大陸在內的全球市場,但是貿易的核心仍是農產品和衣料。英國通過累積「食品」和「衣料」所獲得的貿易利益增強了國力,從而擴張了殖民地並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6. 英國是怎樣確立起在世界的領先地位的

英國確立世界領先地位,首先它有一個君主立憲制,這個制度比較領先世界,然後的話他就有一些航海技術懲罰世界,佔領了很多經濟資源。

7. 英國是如何成為19世紀的世界霸主的

英國的發展在新航路開辟以來快速展開,以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主要發展龍頭,另外夾雜於政治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使得英國在19世紀成為了世界的霸主。那麼,歸根到底,英國成為這世界霸主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探尋一下。

東印度公司的開辟,是英國殖民地發展的一個典型。在英國的發展中,從殖民地獲得的收入是很大一部分的收入。英國擁有廣闊的商品和原料市場,在殖民地的征服中,英國利用殖民地的資源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國家發展,為了自己成為世界霸主做出貢獻。

在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進程中,經濟、政治和世界因素都對英國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使得英國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8. 英國成為世界大國的原因是什麼

最主要的是英國確立了相對較為完善的資本主義制度,同時最早爆發和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樣在當時世界,英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都是最先進的,自然就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當然還有其他客觀原因了,最主要的英國是個島國,能夠超脫於歐洲事務之外又對歐洲持續施加影響力.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有效地維持了歐洲大陸的均勢,阻止了歐洲大陸出現可能挑戰英國地位的超級大國.

9. 英國的霸主地位是如何確立的

先是14世紀開始的圈地運動,使得英國的資本得到迅速積累,於是導致了城市資產階級的不斷興起,他們逐漸要求政治權利和地位,於是開始抗擊封建貴族。英國是一個新教的國度,所以他們宗教對政治的影響不如天主教國家那麼強,綜上所述,英國的「光榮革命」就得以完美成功,這是英國政治上的優勢。再加之英國人的性格而導致了他們的探險和科學精神,探險精神促使了海盜和掠奪,這也是早期資本積累的一個重要形式;科學精神促使了英國生產力的不斷勃興,使得經濟發展加快。因為政治和經濟上的領先,所以才有了「英西戰爭」的大勝,「七年戰爭」的大捷。

10. 英國贏得霸權地位的原因

第一,英國擁有巨無霸的海上艦隊,第二,英國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率先完成使其經濟能力空間強大,第三,英國最早確立君主立憲制,實世界上最早的資產階級國家

閱讀全文

與英國怎麼取得大國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來款對於銀行有什麼影響 瀏覽:283
伊朗馬漢航班怎麼樣 瀏覽:546
今年印尼齋月什麼時間 瀏覽:262
伊朗的星期一怎麼寫 瀏覽:7
英國和美國有多少攪屎棍 瀏覽:926
伊朗的眉毛為什麼很黑 瀏覽:880
英國留學生接機注意什麼 瀏覽:853
印度摩托車怎麼上去的 瀏覽:120
伊朗語有多少阿拉伯介詞 瀏覽:361
印度什麼河水有多臟 瀏覽:576
從哪些方面理解印度 瀏覽:319
越南什麼商品暢銷 瀏覽:694
中國進口的冷鏈食品有哪些 瀏覽:686
義大利新工業區發展條件有哪些 瀏覽:53
越南改革有哪些思考 瀏覽:669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炒麵 瀏覽:892
印尼國木是什麼 瀏覽:108
印尼英文簡稱是什麼 瀏覽:487
美國和伊朗的戰況怎麼樣 瀏覽:68
越南董姓有多少人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