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什麼制度,建立了什麼制度
完整嚴謹的表述應該是: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一次「不流血的政變」——光榮革命,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即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即君主立憲制,君主立憲制是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種。
㈡ 英國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後確立怎樣的政治體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這一制度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㈢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確立了什麼政體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因為在它的影響下,不久歐洲大陸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資產階級革命也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因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實際上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國資產階級革命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反復斗爭,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資本主義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較,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大進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100年後,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成為大機器工業的發源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還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開辟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可簡述為
1.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
2.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
3.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㈣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確立了什麼」的答案及解析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議會反對派發動宮廷政變(又稱光榮革命)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專制統治建立起英國民主制度的社會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文獻《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議會君主立憲制。
15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英國海外貿易的發展和原始的資本積累,英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資產階級新貴族形成,他們同資產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但17世紀時,斯圖亞特王朝理厲行專制統治,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宗教專職政策也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最終導致了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㈤ 英美法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分別確立了什麼體
英國建立了由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共同執政的君主立憲制度;
法國建立的是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實行半總統半議會制。
㈥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什麼的統治地位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道路推動世界歷史進程
通過了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的權力,這些權利包括了經濟(不經議會的批准,國王不能征稅),軍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政治(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真正實現了資產階級專政,即確立君主立憲制。這一做法也為其他的很多國家採用。同時,英國通過這一次革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內部障礙,為其後來的工業革命打下堅實的基礎,是英國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簡介:
時間: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開議會處理蘇格蘭人民起義~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光榮革命)
根本原因:斯圖亞特封建王朝的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階級矛盾激化,資本主義得到發展,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動搖了專制統治的精神支柱。
任務: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英國式資本主義。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雙方代表人物:克倫威爾、查理一世
革命主力:農民、手工業者與城市貧民。
結果:1689年的《權利法案》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因為這是一次資產階級與封建專制的斗爭。
影響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㈦ 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通過哪部文獻最終確立了什麼政治體制
1689年的《權利法案》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體制。
㈧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確立的政治制度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政治制度是
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英語: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採共和政體。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英國的"光榮革命"為君主立憲制國家開啟了先例。
㈨ 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什麼制度
1688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革命的任務是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英國式資本主義.1689年,頒布 《權利法案》標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確立.
希望對你有幫助,滿意請及時採納,
你的採納是我回答的動力!
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確立目標是什麼
17世紀初,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治英國,其國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繼承者查理一世都宣揚「君權神授」,厲行君主專制和宗教專制,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迫害非國教徒,特別是迫害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清教徒」,引起資產階級對斯圖亞特王朝的強烈不滿,導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因此,從17世紀初斯圖亞特王朝開始統治英國到1649年英國宣布為共和國時止,英國的政治體制屬於封建君主專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通過內戰,議會軍打敗了王黨軍隊,英國議會於1649年以叛國罪處死查理一世並宣布為共和國。在此期間,掌權的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採取了一系列的對內對外政策,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盡管年英國出現了克倫威爾的軍事獨裁的「護國主」政府,並多次解散議會,但其政治體制至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前仍然屬於資產階級統治的共和制。 由於克倫威爾死後,高級軍官們爭權奪利,造成英國政局混亂,嚴重影響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鞏固統治秩序,不得不考慮尋找新的途徑。這時,逃亡在外的查理一世的兒子洞悉了英國國內的政局變化,乘機在法國發表宣言,表示如果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同意他回國恢復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將不追究革命期間處死其父親的責任,不改變革命期間造成的土地和其他財產的變動,並盡力維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同意流亡在海外的查理一世之子返回倫敦,登上王位,稱查理二世。雖然,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同意查理二世回國,是以不改變革命成果為條件的,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專政的國體也未改變,但查理二世登上王位表明從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開始,英國的政治體制已經由前面的共和制轉變為君主制了。 後來,由於查理二世的背信棄義,實行反攻倒算政策,激起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失望和不滿,特別是查理二世的繼承者詹姆士二世力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這不僅激怒了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也使英國舊貴族的既得利益受到損害。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一部分舊貴族於1688年發動宮廷政變,推翻詹姆士二世在英國的統治,邀請其女兒和女婿(荷蘭執政)來英國擔任國王。為了避免國王專權損害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保證英國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他們吸取了查理二世復辟以來的教訓,對王權進行限制。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規定國王「四不準」,後來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等一系列的法案,進一步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英國國王最終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到19世紀中期,英國資產階級的統治在君主立憲制的框架內確立起來。因此,從1689年開始,英國的政治體制應屬於君主立憲制。根據我們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的政治體制的變化過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從1640年至1689年,英國的政治體制的變化應該是封建專制→共和制→君主制→君主立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