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上海租給英國多少年

上海租給英國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2-09-20 01:21:40

① 上海是什麼時候有外國人的租界的。

租界,法租界,日租界,美租界以及公共租界。 

黃浦區,就是外灘一代一直到人民廣場,是以前的英美公共租界,以外灘為代表。 

虹口區,是以前的日租界。 

盧灣區和徐匯區,是以前的法租界,那時候還屬於郊區,留下了很多別墅和幽靜的馬路。如復興路,衡山路,新華路等等。

楊浦區,是德租界。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蘇松太兵備道宮慕久與英國領事巴富爾(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稱《上海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設立上海英租界。此後,美租界、法租界相繼辟設。1854年7月,英法美3國成立聯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從聯合租界中獨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並為公共租界。 在租界中,外國人投資公用事業,興學辦報。租界當局負責市政建設,頒布一系列租界管理的行政法規。租界也成了中國人了解和學習西方文化的制度的一個窗口。

中國哪些地方租借給外國了

過去有很多,1949年新政府成立之後,就推翻了一切條約。
香港和澳門是在兩國外交達成一致的條件下得以保留的「租借」的地區,現在已回歸。
台灣問題也不屬於「租借外國」。
所以唯一算得上「租借」的話,可能各國設在中國的大使館算是租借吧。

③ 外國在中國設立租借始於什麼時候

1845年,英國在上海建立第一個租借。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第一任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以《南京條約》、《虎門條約》有關允許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規定,脅迫蘇松太道宮慕久同意租出一塊地段,供外人長期占據。經反復交涉,雙方議定此章程,並於同年11月29日由宮慕久以道台名義和告示形式公布。共23款。章程規定,將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莊(今北京東路)以南之地,租與英人使用。最初,東以黃浦江為自然界限,西界未曾明定。
1846年9月24日,又議定西以邊路(今河南中路)為界。全部面積為830畝。在此界內,實行「華洋分居」,外人對土地有「永租權」。章程還規定英國領事對居留地內的外國人有專管之權,無須中國官吏過問;可以設立消防機關,僱用更夫維持秩序;如有必要修改,由雙方官員隨時商議。由此,英國在中國勒索到第一塊租界。

④ 英國、法國和美國是如何在上海劃定租界的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條約》第二條里僅規定允許英國商人同眷屬在五處通商口岸寄居。1843年7月廣州重新開放,外商寄居在十三行街的「夷館」中。「夷館」或稱商館,屬中國行商產業,僅由外商出資租用。在其他新開放的商埠,外商最初都是散居在縣城內外的民房或寺院內,沒有一定的居住范圍。不久因受到當地人民的反對,不準進城居住,他們才移出城外,通過私人訂立租賃契約並經地方官府認可的形式,租居、寄居或租地蓋屋。後英國領事巴富爾借口不平等條約的規定向上海道宮慕久欺騙訛詐,要求一塊專供英商佔有的居留地,1845年11月29日,由上海道公布的《上海租地章程》明文劃定洋涇浜(今延安東路)以北,李家莊(今北京路)以南之地准租與英國人為建築房屋及居住之用。次年9月,又議定以邊路(今河南路)為西界;這塊面積約八百三十畝的地段後來就稱做「英租界」。1848年10月間,英國領事阿禮國又借口所謂「青浦事件」;和上海道麟桂議定把地界向西伸到泥城浜(今西藏路),向北開拓到蘇州河邊,整個租界面積達兩千八百二十畝。此後,法國於1849年,美國於1863年(同治二年)在上海正式劃定了租界。1863年9月21日(八月初九)英美租界又合並為「公共租界」,即由英美領事為首的幾國共同管理的區域。

⑤ 上海香港被殖民多少年

上海沒有被外國人殖民,只是在那裡有外國的租借地。香港不能說被英國殖民只能說被英國統治,被統治了155年,1842年被佔領到1997年回歸,整整155年啊,這是國家的傷痛。

⑥ 上海以前是哪些國家的租界

上海有兩個租界: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並而來)和上海法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英語: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近代中國唯一的一個居留地,同時也是近代中國兩個公共租界之一(另一個是鼓浪嶼公共租界)、以及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在章程中,上海縣城北部的一塊約830畝被劃給英方作為英商居留地。後在1846年,西界確定。租界地東依黃浦江,南臨洋涇浜,北至李家廠,西達界路,總面積增加到了1080畝。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已在蘇州河北岸租地造屋,並於上海道台吳健彰交涉後,虹口地區也被劃作了美商居留地,美租界從而形成。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3年,太平天國軍隊佔領南京。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並,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1848年11月27日,在青浦教案發生後,英方乘機向上海道台施壓,將北界推至蘇州河南岸,西界向西擴張至了周涇浜。面積由此增加一倍多達到了2820畝。但是在美租界設立後,一直沒有劃定邊界。直至英美租借合並後的1893年,美租界的面積被確認為了7856畝。1899年,公共租界當局以租界內華人及工廠增多為由要求增加租界面積。在多番交涉後,公共租界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59平方公里),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租界當局使用的另一個擴張方法為越界築路。在法租界成功通過該方法擴張後,公共租界工部局也開始越界築路。越界築路所劃圈的區域租界方面擁有徵稅以及控制權。1914年後,公共租界當局通過越界築路將該類區域的面積增加到了4.7萬畝。

19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的穩固根基開始遭到威脅。1925年5月30日,南京路老閘捕房的巡捕槍殺中國示威者的事件,引起了中國全國性的愛國運動。在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下來。在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范圍。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上海公共租界經歷了兩次撤銷過程。第一次是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英美控制上海公共租界的時代宣告結束。隨後任職於工部局的英美人士陸續遭到解聘。不過工部局仍然繼續工作,直到1943年租界正式撤銷。1943年,日本人支持的汪精衛政權經過對日交涉,收回所有租界,8月,歷時近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

上海法租界(法語: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是歷史上法國在中國上海的租界。法租界大致位於上海市原盧灣區和徐匯區兩區境內,東部狹長地帶(今金陵東路及中山東二路一帶)伸入原黃浦區。它是近代中國4個在華法租界中開辟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的一個。

1847年法國駐上海第一任領事敏體尼被任命後的兩年,即1849年,法國商人雷米在英租界外租到了2.385畝土地。而後,法租界在於上海道台麟桂的同意後開辟。租借范圍南至護城河,北至洋涇浜,西至關帝廟諸家橋,東至廣東潮州會館沿河至洋涇浜東角,面積共約986畝。

1861年,法國又以為了開辟滬法之間航線需租地造屋為由,租得了小東門外37畝土地。1899年6月,法租界再次擴張。新租界的區域北至北長浜(今延安東路西段),西至顧家宅、關帝廟(今重慶南路),南至打鐵浜、晏公廟、丁公橋(今西門路、自忠路),東至城河浜(今人民路西段)。法租界總面積從而增加到2135畝。

法租界在19世紀60年代開始越界築路,最初是從上海縣城西門築至徐家匯的軍路。1913年,當時的法國公使康德向中國政府索求界外馬路警權,欲圖再一次擴充租界面積。袁世凱政權為拉攏西方,答應了法租界的擴張要求並與法國簽訂了關於法租界界外馬路協定十一條。協定給予法租界當局在越界築路區域行使警政和征稅權,但條件是法租界當局要驅逐租借內的革命黨人士。法租界當局控制區面積從而達到了15150畝,是法租界初辟時的15倍。同時,租界當局也同意由中國人中推選2名紳董,參加法租界董事會。20世紀20年代,法租界已發展成上海條件設施最高級的住宅區。

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同意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精衛政權先收回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法租界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8月1日,汪精衛政權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10日,更改原租界地區240條路名。

雖然維希法蘭西政權和汪精衛政權都屬於不被廣泛承認的傀儡政權,但戰後的中、法政府在1946年2月簽署的中法協約中承認了租界歸還中國的既成事實。按照此協約的規定,中華民國政府同意撤出戰爭結束時由中國佔領的法屬印度支那(越南)北部並將其歸還法國,而法國政府則相應的同意放棄包括廣州灣在內的所有在華租界地。

⑦ 民國上海法租界和英美租界是怎麼收回的

上海是外國人在中國最早設立租界的城市,租界存在時間最長,面積和影響也最大,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劇和文藝作品中看到對上海租界的描述。題目描述中說:「上海在民國時期有很多租界,其中以英租界和法租界最為繁盛。」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嚴格地說,民國時期上海地區正式存在的租界只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並沒有很多租界,也沒有單獨設立的英租界。首先要回顧一下上海租界的歷史淵源。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開埠,成為通商口岸。第二年,一些英國商人便在今外灘一帶租界土地,設立洋行。1845年,英國領事與上海道台簽訂 《上海土地章程》,劃定一個專門的區域供英國人建房居住,這是上海歷史上的第一塊租界,范圍大約800多畝,當時成為英租界。1848年,美國開始在虹口地區購地,形成了租界的事實。第二年,法國也建立了租界。這時的英美法租界是一體的,1854年7月,上海租界成立了行政委員會,後又更名為市政委員會,中文譯作工部局,這是租界的最高管理機構。1862年,法國退出聯合租界,單獨在法租界成立公董局,職能與工部局類似。法租界退出後,剩下的只有英美兩國,於是稱為英美租界,1899年,英美租界擴展范圍後改稱上海公共租界。這樣,上海就形成了遙相呼應的兩大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自設立租界那天起,英國人就有一個強烈願望,要排除中國政府的管轄,將租界建成一個自主管轄的地區。後來隨著美國人和法國人的加入,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已經成為一個機構完備相對獨立的自治區域,成立了管理機構工部局和公董局,下設巡捕房,維持租界治安,中國政府在租界的管轄權形同虛設。清廷倒台後,租界的這種特殊地位延續到民國。從上海租界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公共租界實際上是英美兩國聯合租界,而法租界是法國人設立的租界。還有一個問題須要釐清。在一般人印象中,上海還有一個日本租界,其實並無這一名稱和規劃。清朝末年,大批日本人到上海謀生,聚居在虹口一帶。後來虹口劃入公共租界,因日本在這一帶的僑民佔了大多數,所以也參與了工部局的管理。五卅慘案後,日本政府以保護僑民為名,派海軍陸戰隊入駐虹口,後來這一帶被日本人占據,人們習慣地稱其為日本租界,實際上這是公共租界的一部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佔領了整個公共租界,不久英美法向中國交還租界,抗戰勝利後中國政府正式收回租界。

⑧ 中國那些地方被英國殖民過

LZ您好

我國共有8處地方租借或割讓給英國,後回歸。

  1. 香港及周邊:1841年英武力登陸香港,1842年南京條約割讓,1860年按北京條約割讓九龍,1898年新界租約,深圳界限河以南變為英租地,租期99年。上述領土1997年7月1日交還我國。

  2. 威海衛:1898年英國為了制衡日俄,與滿清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1930年10月1日交還。

  3. 漢口:1858年二鴉戰爭後的天津條約,劃定武漢為通商口岸,但英軍艦直接開進武漢,強行與湖廣總督私下立約,升級成租借地。1927年發生一三慘案,憤怒的武漢軍民憤而還擊,趕跑英國人,同年2.27回到祖國懷抱。

  4. 天津:1860年天津變為通商口岸,英國直接上書要求劃分租借,並在之後擅自擴大,吞並租借地范圍。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宣布收回。

  5. 九江:1862年英與江西布鎮司訂立九江租地約,開始對江西九江租借。1925年五卅運動開始遭民眾沖擊,1930年3月15日收回

  6. 上海:1843年外灘開始劃定英租借,後幾經擴大,1862年與美租借合並。抗日戰爭時期英美租地先中立,後撤兵,被日佔領,之後由汪偽政權接收。抗日戰爭勝利後收回

  7. 廣州:1856年,英法兩國選擇十三行附近沙洲進行吹沙建島,設立租借地(英國佔4/5)。抗日戰爭時期被日佔領,之後由汪偽政權接收,抗日戰爭勝利後收回

  8. 廈門:1842年英國武力佔領鼓浪嶼,1845年撤軍,1852年在廈門島建立租借地,1930.9.17收回

⑨ 上海什麼時候成為英法德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設立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確定(今河南路)。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許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的要求,在虹口開辟美國租界。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佔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合並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並,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
擴張
1899年5月,上海公共租界大規模擴展,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平方千米),東面擴展至周家嘴(今平涼路軍工路轉角處);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三十年代
在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在蔣介石主政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孤島時期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
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范圍。人稱「上海日租界」。北區和東區的日佔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
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
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交還
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

1943年1月,美、英兩國審時度勢,廢除了歷史上與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與戰時陪都重慶的國民政府改訂了新的條約,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的一切租界,至此從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1943年8月,日本佔領下的汪偽政權曾象徵性地從日本方面「接收」上海租界)
收回以後
該租界收回以後,仍是上海最繁盛的中心區。統一行政後的上海市政府就設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55年遷往外灘原匯豐銀行大樓。現在則位於由當年的上海跑馬廳改建而成的人民廣場。實際上始終沒有離開原公共租界的范圍。

希望可以幫到你。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⑩ 上海被殖民的准確時間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蘇松太兵備道宮慕久與英國領事巴富爾(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稱《上海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設立上海英租界。此後,美租界、法租界相繼辟設。1854年7月,英法美3國成立聯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從聯合租界中獨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並為公共租界。

1840年—1854年
1840年6月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1842年6月 英軍攻入上海 1842年8月 《中英江寧條約》(《南京條約》)簽定上海成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 1843年11月14日 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GEORGE BALFOUR宣布上海於11月17日正式開埠 1844年7月 《中美五口通商貿易章程》(《望廈條約》)簽定 1844年10月 《中法五口通商貿易章程》(《黃埔條約》)簽定美國及法國獲得與英國相似的在華特權。 1845年11月29日 《上海土地章程》公布,正式確定了第一塊租界的范圍,計830畝(約553278平方米) 1848年11月 英國將租界面積擴大至2820畝(約1879812平方米) 1848年 美國開始在虹口地區購地,造成租界事實 1849年6月 法國建立租界,面積986畝(約657267.6平方米) 1854年7月11日 成立租界行政委員會(EXECUTIVE CMMITTEE),不久更名為市政委員會(MUNICIPAL COUNCIL)中文名為工部局
1857年—1941年
1857年 法租界成立「管理道路委員會」 1862年 美英租界合並 1862年 法租界「管理道路委員會」更名為「公董局」(CONSEIL MUNICIPAL),職能與工部局相似 1862年 大英自來火房(英商上海煤氣股份有限公司)籌建,於1865年供氣. 1881年 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成立,1883年供水. 1881年 上海大北電報公司開始兼營市內電話業務.1882年由英商德律風公司接辦. 1882年 英商上海電光公司成立 1893年 美英租界面積擴展至10676畝(約7116621平方米) 1899年 美英租界正式更名為「上海國際公共租界」(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並再次擴展到33503畝(約22333099平方米)。 同年 法租界擴展至2135畝(約1423191平方米) 1914年 法租界擴展至15150畝(約10095990平方米) 1941年12月 日軍佔領公共租界,不久,美英和法國向中國政府交還租界。

閱讀全文

與上海租給英國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留學生接機注意什麼 瀏覽:853
印度摩托車怎麼上去的 瀏覽:120
伊朗語有多少阿拉伯介詞 瀏覽:361
印度什麼河水有多臟 瀏覽:576
從哪些方面理解印度 瀏覽:319
越南什麼商品暢銷 瀏覽:694
中國進口的冷鏈食品有哪些 瀏覽:686
義大利新工業區發展條件有哪些 瀏覽:53
越南改革有哪些思考 瀏覽:669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炒麵 瀏覽:892
印尼國木是什麼 瀏覽:108
印尼英文簡稱是什麼 瀏覽:487
美國和伊朗的戰況怎麼樣 瀏覽:68
越南董姓有多少人 瀏覽:764
伊朗在什麼大洲 瀏覽:479
在英國沒有永居身份怎麼辦 瀏覽:774
英國三五牌是什麼牌 瀏覽:613
100日元在越南能買什麼 瀏覽:362
和平精英國際主播公開賽哪裡能看 瀏覽:415
越南整條魚怎麼處理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