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助~上海海關大樓的中英介紹。拜託啦~
1、中文:上海海關大樓是1891年拆除舊屋,於1893年建成一座英國建築師設計、浦東川沙匠人楊斯盛主持建造的3層磚木結構的英國哥特式樓房。1925年又拆除舊屋重建,於1927年底落成,即現大樓,與雍容典雅的匯豐銀行大齊肩並列,相得益彰,被稱為匯豐銀行的「姐妹樓」。 上海海關大樓面臨外灘的一端高8層,上冠三層高的四面鍾樓,西部5層,均為鋼架結構。東部牆面用花崗石砌築,西部1、2層石砌,3、4層鑲褐色面磚。正面1、2層處理似底座,粗石牆面,入口處為典型的希臘多立安柱門廊。7層上方又挑出的高大檐口。 入口大廳藻井以彩色馬賽克相拼的帆影海事圖案為飾,甚為精美。建築上部具有裝飾藝術派建築特色。鍾樓旗桿位置在地理坐標東經121°29′0.02″,北緯31°14′20.38″,為上海地理位置的標志點,同時也外灘建築中上最氣派最大者。鍾樓則為歌特式,有十層樓高,是仿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鍾製造,在美國造好後運到上海組裝。據說花了白銀2千多兩,是亞洲第一大鍾,也是世界著名大鍾之一。海關大樓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濱,它那鏗鏘、激昂的鍾聲象徵著庄嚴,象徵著使命。
2、英文:Shanghai customs house is tearing down the old house in 1891, and completed in 1893 a British architect design, pudong ChuanSha builders YangSiCheng presided over the three layers of bricky timberwork building of British gothic buildings. 1925 years and tearing down the old houses rebuilt, in the end of 1927, that is now building, completed elegance and elegant HSBC big shoulder-length hair, bring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 tied for HSBC is called the "sisters floor". Shanghai customs house facing one end of the bund high 8 layer, on all three stories of the crown, and the western 5 layer, the clock tower are steel structure. The eastern wall with granite building, the western 1, 2, 3, 4 layer stone layer set brown brick. Positive 1, 2 layer handles like a base, thick stonewalling, typical of the entrance face Greece many made AnZhu porch. 7 layers above and pick out the tall cornice. Entrance hall with color in the ceiling Mosaic of maritime pattern making spell for decoration, elegant is. Building the upper have adornment art sent architecture. The clock tower the pole position in th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longitude 121 ° 29 '0.02 ", latitude 31 ° 14' 20.38 ", for the Shanghai location, and also using the most magnificent buildings along the upper attributes. The clock tower is gothic, have ten stories high, is the United States Capitol clock manufacturing, built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good to Shanghai assembly. It is said that took silver more than 2000, is the first two Asian clock, is the world famous clock one. Customs house stands on the coast of the huangpu river, layouts, and the sonorous, feelings of the bell symbolizes the solemn, a symbol of the mission.
❷ 外灘有哪些外國的建築
亞細亞大樓 (Asia Building)位於上海外灘1號,是一幢折衷主義風格的7層大樓,建於1913年—1916年
上海總會(Shanghai Club) 是英國在滬僑民的俱樂部,位於上海外灘2號,創設於1861年
有利大樓(Union Building) 於1916年竣工,為英資天祥洋行物業,位於外灘3號
日清大樓 (外灘)是上 位於上海外灘5號,由日資航運企業日清汽船株式會社和一個猶太商人合資建造於1921年—1925年
中國通商銀行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所銀行,成立於1897年5月27日,創辦人是盛宣懷,1906年翻建,由英資瑪禮遜洋行的格蘭頓(F . M . Gratton)設計
旗昌洋行大樓位於上海外灘9號
匯豐銀行大樓,位於上海外灘12號,又名市府大樓,今天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駐地
江海關是上海海關的原名
交通銀行大樓 (外灘)位於外灘14號;
華俄道勝銀行上海分行大樓位於上海外灘15號,現在這里是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台灣銀行大樓,1924年建造,現在由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使用;
字林大樓(North China Daily News Building),位於外灘17號,1996年,友邦人壽保險公司重返這座大樓,定名為友邦大廈;
麥加利銀行又名渣打銀行(Chartered Bank),設計者是英資公和洋行;
匯中飯店大樓(Palace Hotel)是位於上海外灘的一幢建於20世紀初的新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築。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
沙遜大廈(Sassoon House)是英資新沙遜洋行下屬的華懋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40萬元,在上海外灘20號,改為和平飯店北樓
揚子大樓(Yangtze Insurance Building)(外灘)26號,建於1920年,由英資公和洋行(Palmer and Turner)設計。目前使用者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是橫濱正金銀行(YOKOHAMA SPECIE BANK,LTD. )在中國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樓。橫濱正金銀行是日本半官方的外匯專業銀行。現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
怡和洋行大樓(外灘)(Jardine Matheson Building),設計者是思九生洋行。1955年以後,該大樓被上海市外貿局佔用;
格林郵船大樓(Glen Line Building),又名藍煙囪輪船公司大樓、怡泰大樓,是位於上海北京路外灘的一幢新文藝復興式建築,1951年3月,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遷入該樓。
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外灘)是法資東方匯理銀行(Banque de l'Indochine)在中國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樓,目前,進駐此建築的是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英國駐滬總領事館 (外灘)位於外灘33號,是上海外灘建築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紀建築物,建成時間為1873年
百老匯大廈(Broadway Mansions)(今上海大廈)位於上海北蘇州路20號
外灘信號台(The Gutzlaff Signal Tower),俗稱外灘天文台
橫濱正金銀行是日本半官方的外匯專業銀行
這是我在網上查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分別是什麼風格的建築,用處是什麼怎樣才能進去參觀
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種風格的大廈,是上海的標志建築群,不少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放時間:全天,門票價格:免費。
萬國建築群優秀建築有:亞細亞大樓、有利大樓、日清大樓、中國通商銀行大樓、電報大樓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鱗次櫛比地矗立著海關大樓、和平飯店南樓北樓、原匯豐銀行大樓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種風格的大廈。
(3)上海哪裡有英國建築擴展閱讀:
相關歷史;
1、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這一片建築位於南京路的東端接外灘,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歷史,都是上海的優秀典型建築,多為20世紀初的折衷主義風格和巴洛克風格。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徵。
2、1840年以後,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開始對外開放。外灘舊景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占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占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據,並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
3、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986畝土地為法租界。但臨江而立的巍峨參差的萬國建築博覽群,是到上世紀初,特別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來的。
❹ 上海有哪些外國歷史建築,像武康大樓這樣的。
位於中山東一路33號的原英國領事館,比外灘所有其它建築都更富有一種特殊的地標意義。1873年,英國領事館竣工,佔地38559平方米。兩層樓高,有坡頂,平面呈十字形,拱形的立面門窗,並配置羅馬式欄桿。
位於外灘外白渡 橋西端,蘇州河出口處的歷史建築,建於1903 年,與英國領事館、新天安 教堂以及外白渡橋是外灘同期最早的建築物,因此這個地區被稱為"外灘源"。
外灘源33——原劃船俱樂部、原教會公寓、原天主教新天安堂(又名聯合禮拜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外灘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山東一路1號:原名亞細亞大樓,被譽為「外灘第一樓」, 是上海高層建築中最年長的建築。
上海開埠後,此地原是英商兆豐洋行的產業,約1899年,被另一個叫麥邊的英國商人買下。到了1913年,麥邊決定將舊房拆除,重建一幢商務辦公大樓。所以也有人稱此樓為「麥邊大樓」。
中山東一路2號,東風飯店。過去是遠東聞名的上海總會(Shanghai Club),。樓也譯作上海俱樂部。大樓1863年破土動工,1864年建成開放。初次建成的英商上海總會大樓是一幢典型的英國式的三層磚木結構建築。
中山東一路3號。原名聯合大樓,屬於美國有利銀行所有,也被稱為「有利大樓」。樓高7層整體仿效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窗框多採用巴洛克藝術富有旋轉變化的圖案,大門有愛奧尼克立柱裝飾,高大的落地專窗既有利於採光,又增添樓宇氣勢。整幢建築是以門為中心的軸對稱圖形。故而給人以平和的感受。
中山東一路5號,原日本日清公司大樓,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築與古典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❺ 武康路大樓「素顏」回歸,周邊居民來打卡,當地還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地方
武康路大樓「素顏」回歸,周邊居民來打卡,當地還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地方?
打卡一、在我們浙江省的永嘉縣石桅岩景區的:這里的所有景點分布在沿途當中,所以我們去這里打卡的時候就可以需要的擔心自己應該往哪裡走,也不用去看導航。因為我們只需順著它的溪流走向就能看見分布在半路上的美麗風景了。在哪裡的清澈溪水中堆著亂石,但是卻清澈見底,水中則倒映著兩岸美景。如果想要好好這里的美景,我們只需要規劃自己的時間,這樣才能讓我們把美景飽收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