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英國人評論中國電商,一針見血,》
他不了解中國電商對中國的巨大推動作用,他沒有身臨其境,看不到。因為電商的十年發展,帶動了多少相關行業的發展,本來即將死掉的快遞,突然一下就活了,電商帶動了多少人發家致富,又帶動多少企業轉型,給社會帶來多少活力,給人們帶來多少便利?這些都不是一個老外能看懂的。也並不是他能評價的。海咖匯回答
㈡ 英國人歧視中國人嗎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吧,根據我了解的情況,英國人對中國人各種感情的都有,比如敵視、友好、嫉妒、$_$或€_€(因為花大筆錢的土豪多)。不願意看到中國經濟崛起的肯定會有,歧視的也有一小部分,並不多。
㈢ 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是什麼呢和中國的區別很大嗎
英國大部分地區的生活方式和國內很不同。人們生活節奏比較慢,早上商店到了10點多才開門,晚上5點就關了,周末開得更晚關得更早。到6點除了路上賓士的小車外,就看不到什麼行人了。夜晚更是安靜得出奇。但是市中心的Pub確實熱鬧非凡。這里一些小的便利店,關門都很早。大型超市離學校又比較遠,我們一周去一次,把一個禮拜的食物全采購齊全。回國後才能深切感受到國內物質生活極為豐富。
真正英國本土的食物挺難吃的,土豆泥、薯條、煮土豆、烤土豆,除了土豆還是土豆。那裡土豆品種繁多,不過在我眼裡沒什麼區別。最著名的fish & chip也不過如此。義大利、中國、泰國、印度食物在英國非常流行。由於氣候原因,英國畜牧業非常發達,但是蔬菜和水果要靠進口,所以都賣得非常貴,品種也比國內少很多。剛到的時候,我只吃最便宜的雞肉和胡蘿卜。由於生活拮據,平時一日三餐我都自己做,打工後生活改善了不少,偶爾也會到餐館享受一下異國風味。英國許多大城市都有中國超市,裡面中國調料、干貨和一些蔬菜都非常豐富,價格當然也不菲。我們有時會去買些一般超市裡買不到的中國食物,如老乾媽啊,豆腐啊,面條啊什麼的。久而久之,我們都掌握了許多省錢的竅門。比如,下午5點左右和晚上9點左右,超市都會處理許多快到期的蔬菜和肉類,價格非常便宜,我們一進超市就直奔打折區。老外的標准很嚴格,其實在我們看來,那些食物還是挺新鮮的。盡管吃得比較節省,但是到英國幾個月後,我的體重還是迅速增長了20多斤。所有的人都說女孩子在英國長胖是定律,看來我也難以倖免了。雖說英國的食物不太愛吃,但是那裡的甜點、冰淇淋卻是令女孩子無法抗拒的。價格比國內便宜不說,口感更是國內比不上的。在國外呆久了,黃油、cheese也成了我的最愛,難怪胖得不行。很奇怪,回國後體重又恢復到從前。
我們平日里上完課後就去圖書館,要麼就回家,沒有什麼逛的,生活很簡單,所以喜歡在廚房裡做些好吃的,廚藝也大有長進。中國學生間經常聚餐,飯後就神侃。大家都來自祖國各個地方,天南地北,大家似乎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學校里有很多幫助學生的機構。對我幫助非常大的是Charity Centre。這個是教會組織,負責人是一對老夫婦,Cliff和Sherry,他們都是基督徒,待人極為真誠,並且熱情地幫助每一位外國學生。中心裡很溫馨,環境干凈舒適,微波爐、咖啡都免費給學生提供。休息的時候我們經常來這里坐坐,和Cliff聊天。開學的時候,他們召開了一個國際學生歡迎會,我參加了他們組織的活動,期間認識了Gayle,一個很好的美國女人,40多歲了,哲學系的博士。中心每年都會安排一到兩個外國學生到定點的英國家庭。我非常幸運申請上了,他們是住在半山的一個中產家庭,對我非常熱情,經常接我到他們家吃晚飯,很正式的那種。到了萬聖節、聖誕節,他們也會邀請我們去他們家感受西方節日的氣氛。男主人Robert是個中國迷,他們喜歡中國,並且在中國旅行過很長一段時間,對中國歷史也有很深的了解。我也送了他許多中國紀念品。我也定期到Cliff那裡學習聖經。雖然我不信仰基督教,但是這確是一個學習英語的很好途徑。Cliff會給我們講很多故事,討論一些人生的看法。
英國雖小,但是人口少,顯得地大。我們學生的住宿條件都非常好,每人都有獨立的房間,還有為夫婦設計的大房,只是客廳、廚房、廁所和洗浴間共用。我住過的兩個宿舍一個是別墅,一個是百年的旅館改建。2層樓的別墅只住5個學生,大客廳,大花園。老旅館很古樸,裡面一直流傳著鬼怪的傳說,但據說都是好鬼,還有白衣騎士呢,一段時間弄得我們怪緊張的,我對面的台灣夫婦給了我一張盤若波羅蜜多心經,要貼在牆上,說是可以避邪的。
㈣ 請問英國人在當地的中國大使館申請簽證 需要中國出具的邀請函原件嗎還是email給他們掃描件就可以了
最好是出原件。
因為大使館每天都收到很多信件。
即使是你EMAIL給他們,他們通常也會要求申請人自己拿著邀請函去做申請。尤其是中國大使館,NIU得很。。
㈤ 英國人怎麼看中國人
對於很多英國人來說 他們對於中國的文化理解很淺薄 只是出於很表面的認識 首先 因為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 所以在英國的香港人會比大陸人佔得比例大很多 大部分中國人依靠開啟飯館或外賣(take away)賺錢生存 隨著中國的傳媒和電影事業慢慢廣闊 大多英國人對於少林功夫都抱有一種很好奇的探索心理 很多都出於關於功夫的電影或連續劇 隨著留學生的不斷增多 英國的很多買家會認為中國人都很有錢 因為大多數的留學生會去很多名牌店買衣服或化妝品
英國的年輕一代對於中國的了解則是更加淺薄 但總體的來說 如果你存在著一個友好和善良的心 和他們都會很好相處的 也許他們穿衣服的風格和開放的文化對於某些人來說還不好接受 但很多英國人從心底來說會很單純
㈥ 怎麼識別條形碼的真偽
不同地區生產的產品 條碼前幾位數是不同的,13位商品條碼各部分的含義: 條形碼圖中13位數字所代表的意義是:前3位顯示該商品的出產地區(國家)。接著的4位數字表示所屬廠家的商號,這是由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編碼機構統一編配給所申請的商號的。 再接下來的5位數是個別貨品號碼,由廠家先行將產品分門別類,再逐一編碼,廠家一共可對10萬項貨品進行編碼。最後一個數字是校驗碼,以方便掃描器核對整個編碼,避免誤讀。 部分國家地區(EAM)成員的條形碼前綴碼:美國、加拿大00-09 法國30-37 德國40~44 日本45-49 英國、愛爾蘭50 比利時/盧森堡54 丹麥57 芬蘭64 挪威70 瑞典73 瑞士76 義大利80-83 西班牙84 荷蘭87 韓國88 奧地利90-91 澳大利亞93 紐西蘭94 保加利亞380 斯洛維尼亞383 克羅埃西亞385 德國400-440 俄羅斯460-469 台灣471 愛沙尼亞474 拉脫維亞475 立陶宛477 斯里蘭卡479 菲律賓480 香港489 希臘520 塞普勒斯529 馬其頓531 馬爾他535 愛爾蘭539 葡萄牙560 冰島569 波蘭590 羅馬尼亞594 匈牙利599 南非600-601 模里西斯609 摩洛哥611 阿爾巴尼亞613 土耳其619、869 中國大陸690-692 以色列729 墨西哥750 委內瑞拉759 哥倫比亞770 烏拉圭/玻利維亞773 秘魯775 阿根廷779 智利780 巴拉圭784 厄瓜多786 巴西789 古巴850 斯洛伐克858 捷克859 南斯拉夫860 韓國880 泰國885 新加坡888 印度890 馬來西亞893 印度尼西亞899 越南977如果有條形碼 也可以到下面網站查詢這個商品條碼的真偽,和產地等信息 Ausense商品條碼查詢系統 http://www.ausense.com/c.htm山東青島艾訊條碼技術小組提供www.ausense.com;祝你好運。
㈦ 英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怎麼說呢,上了年紀的女性的英國人很好,你問什麼,她會很耐心的,而上了年紀的英國男人(30到50)比較有優越感,喜歡亞洲的日本,韓國更甚中國,而年輕一代的英國人還是比較能夠接受中國朋友的,不乏熱情的,也不乏有種族歧視的,大部分還是熱情的,時間接觸久了,有些熱情是很虛假的也正常。僅僅是我的看法、
㈧ 英國人歧視中國人嗎
談不上什麼歧視。
因為這些歐美老外甚至都分不清中國、韓國、日本的區別。經常搞混淆。完全憑借各自的刻板印象來簡單粗暴地推測認知。
㈨ 英國人向中國匯款,用西聯匯款,是需要知道什麼資料呢>
需要你的名字和國家就可以了。
你最好是把你的姓和名分別告知對方。外國人名和中國的有區別謹防名字寫反了,就不好取了。
你取得時候帶上有效證件去開通西聯的銀行取就可以了。需要知道英國的發匯人姓名和金額。
㈩ 英國本土愛他美在中國二維碼掃不出來嗎
英國本土的奶粉不一定能用中國的二維碼掃出來的,二維碼只是一種商品碼,如果掃碼軟體沒有錄入你查詢的商品,就根本查詢不到,另外二維碼不具有防偽作用的,不能作為防偽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