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京條約》規定,中國向英國賠償()A、2100萬元 B、白銀2100萬兩
賠款2100萬銀元,用的是西班牙銀元,並不是白銀2100萬兩。一般歷史書的小字部分會寫
所以真要選只能選A,但A最好改為2100萬銀元這種說法
Ⅱ 南京條約賠償了多少錢
南京條約》第四至第七條規定,中國賠償英國2100萬元,自1842年至1845年分四年還清。其中包括鴉片煙價 600萬元,商欠 300萬元,水陸軍費 1200萬元。而1841年5月間英國侵略者在廣州城下勒索的 600萬元贖城費還不在內。因此英 國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向中國勒索的賠款總額,實際上多達2700萬元。所有這些賠款都由清政府以白銀支付,裝運到倫敦或加爾各答重新鑄造成英國貨幣。按級當時的摺合率,這筆巨款相當於同時期的607萬英鎊左右。占當時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1/3還多。 中英《南京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2100萬元,其貨幣單?quot;元"是指西班牙銀元,重量每枚約當7錢2分至3分之間。這里的"約當"實指白銀和銀元的比價,即一般是白銀7錢2分至3分為銀元一元。白銀是銀的通稱,銀兩是秤量白銀的貨幣單位。銀元俗稱"洋錢"、"花邊錢"、"大洋",它是近代中國流通的大型根幣。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外國銀元開始流入中國,最早為西班牙的"本洋",主要鑄於墨西哥,每枚重約庫平7錢2分,19世紀中葉以前盛行。所以《南京條約》中的銀元是指西班牙銀元。1821年墨西哥獨立,以後停鑄本洋,改鑄"鷹洋"。鴉片戰爭後鷹洋大量流入,逐漸取代本洋。
Ⅲ 從南京條約到辛丑條約賠了多少錢和地
辛丑條約: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9.8億兩。
南京條約: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Ⅳ 鴉片戰爭中國實際賠了多少白銀
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規定: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規定:中國給英國和法國賠償軍費各白銀200萬兩,賠償英商損失白銀200萬兩。《北京條約》規定: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4)南京條約對英國賠款多少擴展閱讀:
由於中國「閉關鎖國」的思想,當時的滿清正處於世界落後地位,為了打開中國對外的貿易大門,英國開始將大量鴉片輸入中國。
十九世紀初期被輸入中國的鴉片達到4000多箱,由於鴉片不斷的輸入,中國出現了鴉片煙毒泛濫的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人吸食鴉片,越來越多的人被鴉片所侵蝕。
這也使得當時中國白銀大量向外流出,也使得吸食者在身體上以及精神上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同時也破壞了中國的社會生產力,造成清政府部分地區工商業經濟蕭條。因此清政府不得不採取措施禁止吸食鴉片。
在這場長達 6年的鴉片戰爭中,由於中國處於落後的狀態,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自此開始清政府向外割地,賠償,迫使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
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沖擊。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鴉片貿易合法化、華工出國及允許外國人前往內地傳教,都使中國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
Ⅳ 《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分別賠款多少
南京條約:
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3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
馬關條約:
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該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萬兩,應在本約批准互換六個月內交清;第二次五千萬兩,應於本約批准互換後十二個月內交清;餘款平分六次,遞年交納;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遞年之款於兩年內交清,第二次於三年內交清,第三次於四年內交清,第四次於五年內交清,第五次於六年內交清,第六次於七年內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約批准互換之後起算。又第一次賠款交清後,未經交完之款應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無論何時將應賠之款或全數或幾分先期交清,均聽中國之便。如從條約批准互換之日起三年之內能全數清還,除將已付利息或兩年半或不及兩年半於應付本銀扣還外,余仍全數免息。
辛丑條約:
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9.8億兩。
Ⅵ 中國兩次鴉片戰爭的賠款分別是怎樣的
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規定: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條約》規定:中國給英國和法國賠償軍費各白銀200萬兩,賠償英商損失白銀200萬兩。《北京條約》規定: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6)南京條約對英國賠款多少擴展閱讀:
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1840~1842年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也被稱為第一次中英戰爭。1856~1860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實質上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
由於中國「閉關鎖國」的思想,當時的滿清正處於世界落後地位,為了打開中國對外的貿易大門,英國開始將大量鴉片輸入中國。
十九世紀初期被輸入中國的鴉片達到4000多箱,由於鴉片不斷的輸入,中國出現了鴉片煙毒泛濫的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人吸食鴉片,越來越多的人被鴉片所侵蝕。
這也使得當時中國白銀大量向外流出,也使得吸食者在身體上以及精神上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同時也破壞了中國的社會生產力,造成清政府部分地區工商業經濟蕭條。因此清政府不得不採取措施禁止吸食鴉片。
1839年6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發起禁煙運動,頓時廣州城沸騰了,在做好一切准備之後,立即下令要求外商交出全部鴉片,在林則徐的嚴令要求下,鴉片商只好交出鴉片。這項禁煙運動總共繳獲了三百多萬斤鴉片。林則徐當即下令在虎門進行鴉片銷毀,這就是著名的虎門銷煙。
在這場長達 6年的鴉片戰爭中,由於中國處於落後的狀態,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自此開始清政府向外割地,賠償,迫使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為英法聯軍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戰爭,清政府戰爭傷亡人數約200000人,由於清政府的腐敗,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戰爭之後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條約,迫使中國喪失了東北以及西北地區總共150多萬拼房公里的領土。
在這次戰役中,英法聯軍在北京洗劫和燒毀了圓明園,摧毀了融合中外建築特色的圓明園。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閉關鎖國並且自給自足的國家,而戰爭後,中國的主權受到了嚴重的侵害。與外界通商,大大影響了中國的主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二次鴉片戰爭
Ⅶ 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各地賠款內容
《南京條約》各地賠款的內容:
賠款。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
割地。割香港給英國。
《馬關條約》各地賠款的內容:
割地:中國割讓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
賠款:中國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二萬萬兩)。
《馬關條約》各地賠款的內容:
賠款。清政府賠款各國(共11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計982,238,150兩 (九億八千二百二十三萬八千一百五十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
Ⅷ 《南京條約》中中國賠了多少錢
《南京條約》主要內容
中英《南京條約》共13款,主要內容是: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其中600萬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5、另訂關稅則例。清朝政府將以公平的原則頒布一部新的關稅則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納。
6、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南京條約》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英國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國接受其侵略要求,這就使中國主權國家的獨立地位遭到了破壞。強佔香港,損害了中國領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和不等價交換的中心。巨額賠償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轉嫁到勞動人民的身上,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艱苦。《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Ⅸ 《南京條約》一共賠了多少款,具體內容是什麼
(一)五口通商。根據條約第二條規定,將中國沿海城市廣洲、福州、廈門、寧波、上海 開辟為通商口岸,滿足了英國侵略者蓄謀已久的慾望。
(二)強佔香港。根據條約第三條規定,把中國香港割讓給英國,使得香港成為英國侵略 中國的橋頭堡。
(三)勒所賠款。根據條約第七條規定,中國賠償英國款項總計2100萬元,分四年付清, 包括賠償鴉片費600萬元,商欠費300萬元,水陸軍費1200萬元。這筆巨款嚴重地削弱了清政 府的財政收入,而這一費用必然轉嫁到廣大勞動人民身上,從而進一步加重了人民的災難。
(四)協定關稅。根據條約第十條規定,中國向英國商人徵收進出口貨物稅,必須同英 國政府商議。協定關稅是近代中國工業不發達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其它問題。英國可以在通商口岸派設鄰事、管事等官;廢除廣東公行制度;釋放賣國漢奸;英國管員與中國官員平等往來;英軍占據中國的地區,直至清政府付清賠償款項後才撤離等。
Ⅹ 《南京條約》中向英國賠款多少元
賠款2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