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之旅
每次出國旅行總讓我感觸頗深,覺得旅行是花錢消費最有意義的事情!
從35歲之後我便開始計劃每年出國旅行一次,2019年我在英國!
我們從武漢直飛倫敦,然後經劍橋一路向北,經約克、愛丁堡、格拉斯哥、再反回一路向南,經溫德米爾湖、曼徹斯特、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巴斯、牛津,再從倫敦飛回武漢。
經過11個小時的飛行之後我們到達了英國倫敦機場,然後轉約1個小時的大巴前往酒店,到酒店天已經黑了下來,所以沒能看清它的外觀!只是感覺好像是一個農庄!
第二天倒時差,早上6點不到我們就已經破不及待地想要享受英國的第一個晨曦。古堡庄園很大,周圍被各種大樹和綠植草地環繞,空氣清新,讓人感覺非常舒適怡人!
第一天行程就是游覽世界級頂尖學府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可不是一所大學,劍橋是一個地名,這個地方的學院統稱劍橋大學,它們有近800年的歷史,孕育出60多位諾被而獎得主,共有31個學院!
科學和工業是劍橋引以為傲的學術。
劍橋著名景點國王學院,成立於1441年,由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六世設立創建,學院中庭豎立了亨利六世的銅像。
哥特式建築十分宏偉壯觀,以國王學院禮拜堂為標志,也是由國王親自設計,修建了近100年才完工,現在是劍橋引以為豪的標志性建築,在禮拜堂外的草坪上取景拍照最美。
據說著名的《再別康橋》就是當年徐志摩在國王學院就讀時有感而寫的。
輕輕地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地來
我輕輕地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三一學院的全稱是:劍橋城和劍橋大學碩士、研究員和學者的神聖的和不可分割的三位一體學院。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於1546年建立,被公認為世界領先的學術機構。
三一學院傳統上被認為是劍橋的貴族學院,是英國王室子弟就學的主要選擇大學。從亨利八世1546年創立以來就擁有著非凡的榮譽和學術成就,它們還出了眾多名聲顯赫的畢業生,比如牛頓、培根、拜倫等等,可以在這里找到他們的雕像。
三一學院產生了牛頓、培根和20多位諾貝爾得主、6位英國首相。
下午乘車前往中世紀古城約克(約1個小時車程),參觀約克大教堂和肉鋪街。
約克大教堂 (York Minster),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是歐洲中世紀時期的教堂,融合了世界上設計和建築藝術之精華。
哈利波特電影中的對角巷——是英國迄今為止保存的*完整*古老的中世紀街道,是約克著名的商業街,由鵝卵石鋪成道路狹窄,因為這條街此前都是肉鋪,陽光下肉類容易腐壞所以特意把道路修的狹窄,肉鋪街全年基本照不到陽光,夏季十分涼爽。目前的街道上的店鋪都是些精美的個性小店,建築非常的有特色,文藝氣息濃厚。
第二晚我們住在約克,一個有很濃鄉村氣息的小城鎮!早上出去散步,在街頭隨手拍的照片。
第三天我們准備游覽愛丁堡。
顧名思義,皇家英里大道大約長一英里,是愛丁堡老城區的主幹道,囊括了許多景點、餐館、酒吧、商店和旅舍,是探索愛丁堡歷史的*佳起點。其兩端連接了蘇格蘭歷史重頭戲的見證。
著名的愛丁堡大象咖啡館號稱哈利·波特的誕生地,並在門口貼上了大大的標牌「The Birth Place of Harry Potter」(哈利·波特誕生地),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哈迷!
我們到達愛丁堡,正好趕上那裡一年一度舉辦的藝術節。皇家英里大道上人山人海,有很多街頭藝人都在這里施展自己的才華。
愛丁堡城堡是愛丁堡甚至於蘇格蘭精神的象徵,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 到愛丁堡旅遊的人都不會錯過愛丁堡城堡,愛丁堡城堡在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愛丁堡城堡在6世紀時成為皇室堡壘,是重要皇家住所和國家行政中心。
第四天:溫德米爾湖區
英格蘭湖泊,長13英里,位於湖區南部。溫德米爾湖是整個湖區最大的湖,窄窄長長,從南到北大約有17公里長。湖區被英國人稱作是自己的「後花園」。這里不僅是可愛的彼得兔的誕生地,湖區也是英國人的心靈之鄉,很多英國人非常鍾情於這片土地。這里濃縮了田園、山峰、湖泊的美景,讓來此的遊人無不陶醉而流連忘返。
下午底達英國第二大繁華城市曼徹斯特,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工業化城市之一。
艾伯特廣場(Albert Square)是曼徹斯特城的心臟地帶,也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艾伯特命名的。
廣場上有特色的標志是一座建於維多利亞時代的歌德式建築。
艾伯特廣場是曼徹斯特最大的廣場,每天這里都是人來人往,歡聲笑語充滿著上空。到了夜晚,艾伯特廣場就會熱鬧非凡。這里全年都會舉行不同的節日活動,尤其聖誕節前期,每年例行的聖誕集市會在這里舉辦。
下午參觀了曼聯俱樂部主球場外觀,今天剛好碰到一場比賽在裡面進行,聽說進去參觀必須要提前預約。
第五天我們早餐後前往莎士比亞故居斯特拉福德,一個嫵媚多姿的小鎮。
這里原來是莎士比亞父母——約翰和瑪麗莎士比亞的房子。1847由莎士比亞生日委員會集資買下,復建修繕成16世紀原來的樣子,非常古樸的半木結構住宅,是莎士比亞出生地和童年時期生活的地方。
Stratford-upon-Avon是英國文學詩人及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出生地,他逝世後也葬在這里,是個典型的英國小鎮,古老的街道和房屋保存的很好。
埃文河恬靜宜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了大文豪,寫出了那麼多浪漫或凄美的故事。這里的一切都與莎士比亞相關,從故居到紀念館,從劇院到書店可以一次膜拜個夠。
下午我們來到了水上伯頓。有「英格蘭心臟」之稱的科茨沃爾德是喜歡田園風光的遊客的旅遊首選地之一,英國田園式的居住環境像帶你進入一個真實的世外桃源。此地僅是地區名稱,因此沒有確切的邊界范圍。此地保有歷代建築,具有傳統風格,並具有濃厚的英國小鎮風味。
水上伯頓是科茨沃爾德旅遊的首選,萬物生長於長年累月井然安寧的生活方式中,這是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方式,也是英國鄉村的魅力所在。
第六天:世界遺產古城巴斯。
皇家新月,是一排由30幢住宅組成的新月形的喬治式聯排建築,面向皇家維多利亞公園的大草坪,這些住宅由建築師小約翰伍德設計,建於1767年到1774年。幾個世紀來這些房子都由富豪和名人租住,至今非常熱門,幾乎從未出售。
巴斯的標志景觀,保存有許多羅馬帝國時代建造的精美溫泉浴室,這里有位於地面下6公尺的大浴池、國王浴池的溫泉,以及神殿遺跡、密孽瓦神像、許願池和各種禮器文物,觀賞價值極高。
巴斯聖彼得聖保羅修道院教堂,簡稱巴斯修道院,外觀呈淡黃色,由典型巴斯石建成,平面成十字形,始建於公元7世紀,經歷重建、火災、修復,*後於16世紀建成現在的哥特式建築,可以容下1200人,十分宏偉。
巨石陣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也是英國*出名的標志之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在一大片草地中,這些橫著豎著的大石頭看似毫無規律的擺放,確是人類史的一大奇跡,考古學家認為其建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些距今已經有4300年的巨石是如何搬運和抬放依舊是迷。巨石陣*不可思議的是石陣中心的巨石,這些巨石*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噸,呈環形排布直徑超過100米,極具震撼力。
第七天:牛津
於1602年開放,是歐洲古老的圖書館,也是僅次於英國圖書館的英國第二大圖書館。它由牛津大學*主要的3個圖書館組成,包括老博德利圖書館、拉德克利夫圖書館以及新博德利圖書館。老博德利圖書館,建立於1602年,是歐洲古老的圖書館之一。據錢鍾書的妻子楊絳的回憶,錢鍾書將此館稱為「飽蠹樓」。牛津人常稱它為「Bodley」或「the Bod」。《哈利波特》里雄偉的中世紀圖書館就是這里拍的。
聖瑪麗教堂是牛津大學的主教堂,已經有近千年歷史,建築宏偉而華麗。由於就在格洛切斯特·格林汽車站旁,它也是很多遊客對牛津的第一印象。門廊建於1637年,其螺旋立柱是英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新。1645年的戰爭給門廊留下了彈痕。聖瑪麗教堂早期是各學院的共用教堂,所有的儀式、正式的會議、考試都在這里進行。
Ⅱ 成都英國風情小鎮生活便利嗎 物價怎麼樣
成都英國小鎮生活還算可以,比較便利,物價跟成都其他地方物價差不多
Ⅲ 關於英國小鎮
英國一般西海岸雨水比較多。
比較暖和的一段是卡迪夫cardiff和曼徹斯特manchester中間的那一段。有海雨水又多的小鎮很多,請參看地圖。
如果去玩兒,推薦兩個西海岸靠海自然公園:北英格蘭湖區the lake district和威爾士的斯諾登峰snowdonia。隨便挑一個靠海小鎮都夠有味道。我這里只說兩個例子:巴羅因弗內斯barrow-in-furness和威爾士巴爾茅斯Barmouth。
補充:另外,在英國除了那幾個大城市,剩下的地方對於我們都是小鎮。。。
歐洲其他地方具體情況不是太熟。
Ⅳ 上海的泰晤士小鎮好玩嗎
挺好玩的,松江的泰晤士小鎮,彷彿將一個英倫小鎮整體移至到現實中。從進入小鎮的那一刻起,便會不由自主地被小鎮綺麗夢幻的英倫風情所吸引。英倫的各時期建築、街區徐徐展現,彷彿迂迴在中世紀的街巷,狹窄曲折的台階,石板路,街頭的雕塑,疊彩的牆面,維多利亞式的露台,哥特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在這里,彷彿時光倒流,一切都回到了從前,一步步深入這個專為「踱步遐思」者而建的美麗小鎮,在流動的建築中彷彿穿越了時光,莎翁劇中的場景在移步換景中更迭,喜歡攝影的更是好去處。
Ⅳ 英國坎特伯雷小鎮治安狀況怎麼樣
應該蠻好~~但到哪都要注意安全~~~
Ⅵ 英國哪些大學在小城鎮上呢想去讀研,喜歡英國小鎮的安靜環境而且適合學習~另外物價也相對便宜些~只說
學校很多了,像以下:
Exeter
南安普頓
萊斯特
拉夫堡
Swansea
等等
Ⅶ 英國生活環境怎麼樣
英國人的真實生活水平
之前看到了有位仁兄寫日本的真實生活,我參照了一下英國的,覺得日本和英國在很多社會體制和消費概念上是一樣的,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英國人的真實水平。 本人工作了一年半,收入在同齡人中屬於略高於英國平均水平。
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人有很多地方和之前那位仁兄描述的日本人真實生活一樣,之前那位仁兄用了計件的辦法來描述購買力和收入的關系:
月購買力即中國月工資/物價=1500元/7元=214件,日本30歲工人的月工資/物價=300000日元/100日元=3000件,日購買力中國 214件/30天=7件/天,日本3000件/30天=100件/天。反過來理解物價/工資比就是中國物價一天工資能買7件,日本一天工資可以買100 件。
對此很多人難以理解,有人反駁說一碗拉麵在日本要600日元,是中國物價的5-10倍。其實作者沒有錯,網友的拉麵論也沒有錯,只是網友有一個概念沒有搞清,那就是,在中國,最貴的是物品,最便宜的是人力,而在發達國家,最貴的是人力,最便宜的是物品。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如果去超市購買,價格將非常便宜,便宜到什麼程度?便宜到等於或略高於大陸的消費水平。那位在日仁兄說的百元店,英國也有一鎊店,很多東西,比如六灌可樂一鎊,十二個雞蛋一鎊,一大盒曲奇餅一鎊,這些都是確實存在的,到不是誇大。當然,這些一鎊店都是檔次比較差的東西,在超市裡同樣的物品會有明顯檔次的差別,比如一盒雞蛋,最便宜的一鎊十五個,最貴的可能是三鎊六個。一鎊店都是同類中最低端的,但是由於很多生活必須品在我看來沒有必要買到很高端,所以一鎊店還是我非常樂意去的地方。與之對應的是英國的人力資源非常昂貴,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所有的服務業價格會提上一個檔次,去餐館和在家裡自己做飯在消費上可能相差三到四倍,所以像在中國一樣,在家吃怕麻煩不如去餐館的說法在英國是不成立的,當然,去KFC或者一些印巴的kebab快餐店除外。 很可悲的是,中國人的人力便宜不僅體現在國內,在英國也一樣。 同樣的宅急送,PIZZA HUT全倫敦都有點,到我家應該不超過10分鍾,是15鎊以上起送, 我知道的一家中餐館離我那裡車程是25分鍾,十鎊錢以上起送。 一個雨天我點了十二鎊錢的菜,過了一個半小時門鈴響起,一個十八九歲的白白凈凈的小夥子頭發濕漉漉的站在門口,我很過意不去,因為我知道如果來回車程快一個小時卻只送12鎊左右的東西的話,那他一個小時掙的錢應該不超過3鎊,我知道英國的法定最低工資是5.5鎊,但是中國城裡的最低工資有開到兩鎊的。
我覺得那位日本仁兄對日本社會結構經濟體系構成了解非常透徹,在下很佩服,遠遠達不到那種程度,只能盡力為之,在這里模仿那位仁兄的構文邏輯了。
1, 收入和購買力。
收入: 英國普通人畢業後的收入為2萬鎊,逐年遞增,在三十歲左右達到3萬鎊,在四十歲達到4萬鎊, 這是屬於平均稅後水平,低於這個的應該算是比較不如意的,高於這個應該算是比較成功的。 月購買力按照三十歲的3萬鎊計算 英國月工資/物價 = 2500鎊/<1鎊 = >2500件, 英國人的日購買力應該是 2500/30,大於83件, 個人覺得在英國一鎊的用途還是要略大於100日元,所以日英兩地的生活水平應該比較接近,日本略高。 這個應該可以理解,日本的人均GDP本就略高於英國。 由於飲食習慣的問題,英國和日本在有些食物的價格上應該有區別,比如英國的牛奶,雞蛋,土豆,西紅柿,胡蘿卜,牛肉,羊肉,果汁等就相對便宜,但是魚類,新鮮葉類蔬菜,豬肉相對比較貴。 一般來說周末開車去附近24小時的大型超市買兩個禮拜的東西塞滿冰箱。 如果不去餐館也不出去社交的話,我和女友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在200-300鎊,這筆錢已經足夠吃自己想吃的喝自己想喝的。 如果去一般的餐館的話平均每個人消費是15-20鎊。
2, 住宿
倫敦的住房比其他城市貴30%-40%, 倫敦又從里到外劃成六個區,你可以把倫敦想成六個同心圓,從內到外六個圓圈價格也是從高到低。 英國人在有第一份工作的一到兩年內都會租房住,一般來說一個地段不錯的現代高檔公寓區離地鐵站比較近的二區或三區的兩卧一廳租金在1000鎊一個月, 如果在市中心一區的話價格可能達到1500-2000。 而如果在三區以外的話一個三房帶花園的房子可能一個月是800鎊,所以找一個三區以外離火車站近的房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英國人的購房大都通過分期付款,湊夠首期直接去銀行談分期付款。 三區一個不錯的三房兩廳帶花園車庫的房子大概是30W鎊左右,那樣首付3W鎊,以後每月付500鎊付20年,這點和日本的情況應該很像。 二線城市如曼徹斯特伯明翰,房價低大概20%-30%, 三線城市房價低50%-70%不等, 有一次去英格蘭北部的一個叫做grimsby的海邊小鎮玩,看到那邊的海景房子一套是8W鎊,看的我心很癢。
3,話費
這個我想單獨拿出來提一下是因為我也曾經是深受電信剝削的苦難者,一直覺得用手機聊電話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每有電話打來還要看一下區號計算下是來自多少公里以外的電話。在英國簽了手機後終於明白了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發簡訊。 這邊的手機通常是簽合同,一個18個月的合同,每個月交付30鎊錢,運營商送你一部價值300鎊的手機,每個月有1000分鍾話費和500條簡訊,並且分鍾數是單向計算,接聽電話收錢這種謬論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 30×18-300,這樣算來其實18個月的花費總共是240鎊,那每個月花費是13鎊左右。 我想了下大學期間我的手機話費應該是每個月100元左右,算下兩地的收入差,再想一下那個簡訊機真的是恨電信恨的牙癢癢。
4, 稅收
英國的稅收很高,正式工作的話1500-35000鎊的收入者需要交付20%的個人所得稅,另外還有11%的每年的醫療保險費用。收入高於35000的部分將支付40%的稅收,也就是說一個年工資是四萬鎊的英國人,一年交的個人所得稅是35000×20%+5000×40%=9000鎊。 收入越高交的稅越多。 英國實行的是真正的高收入高貢獻政策。 英國的稅收被大量用於醫療和教育,本國國民教育成本極低, 醫療是全民免費,其實其覆蓋面不止全民,是所有合法在英國居住的居民,包括留學生。 這種制度保證了再窮的人也享受最最基本的權利,生存權,不管你是否有份正式工作都可以去醫院排隊享受醫生的免費診斷,醫生會給你葯房,你拿著葯房既可以問醫院購買,也可以自己去葯材店購買,把醫院從一個賣葯的角色轉化成一個診斷的角色,這是把醫生和錢分開的一個關鍵措施,只有把這些關鍵部門的利益外殼剝離才是能解決很多我們今天詬病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每年那麼多過來考察的官員對這些措施視而不見。
以上是對英國人生活的一些方面的介紹, 希望大家結合那篇日本人的真實生活對國外的生活水平有個大概了解
Ⅷ 09成都啤酒節 英國小鎮在哪裡,或者哪個會場比較適合學生
可以去南湖、 在華陽、也是啤酒節的會場
很適合學生、 因為那裡有「南湖夢幻樂園」不要門票、
Ⅸ 英國小鎮入口是什麼樣的
英國南部小鎮Rye,可算是遊人的滄海遺珠。這個昔日繁榮的海港小鎮,雖沒有響亮名氣,但其漂亮景緻及濃厚的中古氣息,卻教人一見傾心。來到鎮上,無論是在鵝卵石鋪砌的小街上遊逛,或是參觀歷史悠久的教堂、堡壘,都可令人感受那份從昔日繁華海港帶來的寫意氣氛。由於景色漂亮,生活愜意,Rye小鎮被稱為「離天堂最近的小鎮」
Ⅹ 出國旅遊,西班牙和英國哪個更好一些
去英國吧,英國那邊的治安比較好。聽我朋友說的,他是去年的時候去的,感覺那邊的人文素質都是非常好的。但是那邊的天氣比較特別,經常下雨,但是環境相當棒。而且英國的哥特式建築比較多,去了可以感受到整座城市的嚴肅,和雨中的別具一格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