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國的窮人都住怎樣的房子,各有怎樣的特點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英國應該是一個人人都很富有,社會福利齊全,人人都不用擔心生活的國家。確實,英國有著很完備的社會制度,就算畢業後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政府都會救濟。當然了,所給的錢只夠不餓死罷了。不過在任何國家,都會有窮人和富人存在,英國人的貧富差距也同樣很大。今天我們不講英國的有錢人,我們來一起看看英國窮人的生活怎麼樣。
B. 現在英國人民的生活苦嗎
英國人的真實生活水平
之前看到了有位仁兄寫日本的真實生活,我參照了一下英國的,覺得日本和英國在很多社會體制和消費概念上是一樣的,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英國人的真實水平。 本人工作了一年半,收入在同齡人中屬於略高於英國平均水平。
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人有很多地方和之前那位仁兄描述的日本人真實生活一樣,之前那位仁兄用了計件的辦法來描述購買力和收入的關系:
月購買力即中國月工資/物價=1500元/7元=214件,日本30歲工人的月工資/物價=300000日元/100日元=3000件,日購買力中國 214件/30天=7件/天,日本3000件/30天=100件/天。反過來理解物價/工資比就是中國物價一天工資能買7件,日本一天工資可以買100 件。
對此很多人難以理解,有人反駁說一碗拉麵在日本要600日元,是中國物價的5-10倍。其實作者沒有錯,網友的拉麵論也沒有錯,只是網友有一個概念沒有搞清,那就是,在中國,最貴的是物品,最便宜的是人力,而在發達國家,最貴的是人力,最便宜的是物品。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如果去超市購買,價格將非常便宜,便宜到什麼程度?便宜到等於或略高於大陸的消費水平。那位在日仁兄說的百元店,英國也有一鎊店,很多東西,比如六灌可樂一鎊,十二個雞蛋一鎊,一大盒曲奇餅一鎊,這些都是確實存在的,到不是誇大。當然,這些一鎊店都是檔次比較差的東西,在超市裡同樣的物品會有明顯檔次的差別,比如一盒雞蛋,最便宜的一鎊十五個,最貴的可能是三鎊六個。一鎊店都是同類中最低端的,但是由於很多生活必須品在我看來沒有必要買到很高端,所以一鎊店還是我非常樂意去的地方。與之對應的是英國的人力資源非常昂貴,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所有的服務業價格會提上一個檔次,去餐館和在家裡自己做飯在消費上可能相差三到四倍,所以像在中國一樣,在家吃怕麻煩不如去餐館的說法在英國是不成立的,當然,去KFC或者一些印巴的kebab快餐店除外。 很可悲的是,中國人的人力便宜不僅體現在國內,在英國也一樣。 同樣的宅急送,PIZZA HUT全倫敦都有點,到我家應該不超過10分鍾,是15鎊以上起送, 我知道的一家中餐館離我那裡車程是25分鍾,十鎊錢以上起送。 一個雨天我點了十二鎊錢的菜,過了一個半小時門鈴響起,一個十八九歲的白白凈凈的小夥子頭發濕漉漉的站在門口,我很過意不去,因為我知道如果來回車程快一個小時卻只送12鎊左右的東西的話,那他一個小時掙的錢應該不超過3鎊,我知道英國的法定最低工資是5.5鎊,但是中國城裡的最低工資有開到兩鎊的。
我覺得那位日本仁兄對日本社會結構經濟體系構成了解非常透徹,在下很佩服,遠遠達不到那種程度,只能盡力為之,在這里模仿那位仁兄的構文邏輯了。
1, 收入和購買力。
收入: 英國普通人畢業後的收入為2萬鎊,逐年遞增,在三十歲左右達到3萬鎊,在四十歲達到4萬鎊, 這是屬於平均稅後水平,低於這個的應該算是比較不如意的,高於這個應該算是比較成功的。 月購買力按照三十歲的3萬鎊計算 英國月工資/物價 = 2500鎊/<1鎊 = >2500件, 英國人的日購買力應該是 2500/30,大於83件, 個人覺得在英國一鎊的用途還是要略大於100日元,所以日英兩地的生活水平應該比較接近,日本略高。 這個應該可以理解,日本的人均GDP本就略高於英國。 由於飲食習慣的問題,英國和日本在有些食物的價格上應該有區別,比如英國的牛奶,雞蛋,土豆,西紅柿,胡蘿卜,牛肉,羊肉,果汁等就相對便宜,但是魚類,新鮮葉類蔬菜,豬肉相對比較貴。 一般來說周末開車去附近24小時的大型超市買兩個禮拜的東西塞滿冰箱。 如果不去餐館也不出去社交的話,我和女友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在200-300鎊,這筆錢已經足夠吃自己想吃的喝自己想喝的。 如果去一般的餐館的話平均每個人消費是15-20鎊。
2, 住宿
倫敦的住房比其他城市貴30%-40%, 倫敦又從里到外劃成六個區,你可以把倫敦想成六個同心圓,從內到外六個圓圈價格也是從高到低。 英國人在有第一份工作的一到兩年內都會租房住,一般來說一個地段不錯的現代高檔公寓區離地鐵站比較近的二區或三區的兩卧一廳租金在1000鎊一個月, 如果在市中心一區的話價格可能達到1500-2000。 而如果在三區以外的話一個三房帶花園的房子可能一個月是800鎊,所以找一個三區以外離火車站近的房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英國人的購房大都通過分期付款,湊夠首期直接去銀行談分期付款。 三區一個不錯的三房兩廳帶花園車庫的房子大概是30W鎊左右,那樣首付3W鎊,以後每月付500鎊付20年,這點和日本的情況應該很像。 二線城市如曼徹斯特伯明翰,房價低大概20%-30%, 三線城市房價低50%-70%不等, 有一次去英格蘭北部的一個叫做grimsby的海邊小鎮玩,看到那邊的海景房子一套是8W鎊,看的我心很癢。
3,話費
這個我想單獨拿出來提一下是因為我也曾經是深受電信剝削的苦難者,一直覺得用手機聊電話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每有電話打來還要看一下區號計算下是來自多少公里以外的電話。在英國簽了手機後終於明白了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發簡訊。 這邊的手機通常是簽合同,一個18個月的合同,每個月交付30鎊錢,運營商送你一部價值300鎊的手機,每個月有1000分鍾話費和500條簡訊,並且分鍾數是單向計算,接聽電話收錢這種謬論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 30×18-300,這樣算來其實18個月的花費總共是240鎊,那每個月花費是13鎊左右。 我想了下大學期間我的手機話費應該是每個月100元左右,算下兩地的收入差,再想一下那個簡訊機真的是恨電信恨的牙癢癢。
4, 稅收
英國的稅收很高,正式工作的話1500-35000鎊的收入者需要交付20%的個人所得稅,另外還有11%的每年的醫療保險費用。收入高於35000的部分將支付40%的稅收,也就是說一個年工資是四萬鎊的英國人,一年交的個人所得稅是35000×20%+5000×40%=9000鎊。 收入越高交的稅越多。 英國實行的是真正的高收入高貢獻政策。 英國的稅收被大量用於醫療和教育,本國國民教育成本極低, 醫療是全民免費,其實其覆蓋面不止全民,是所有合法在英國居住的居民,包括留學生。 這種制度保證了再窮的人也享受最最基本的權利,生存權,不管你是否有份正式工作都可以去醫院排隊享受醫生的免費診斷,醫生會給你葯房,你拿著葯房既可以問醫院購買,也可以自己去葯材店購買,把醫院從一個賣葯的角色轉化成一個診斷的角色,這是把醫生和錢分開的一個關鍵措施,只有把這些關鍵部門的利益外殼剝離才是能解決很多我們今天詬病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每年那麼多過來考察的官員對這些措施視而不見。
以上是對英國人生活的一些方面的介紹, 所以相對來說英國人民並不苦。至少比起中國人來說。你覺得呢?
C. 英國人比美國人窮
說不一定的是沒看過歷史和財經吧,英國確實比美國窮在現代時期
D. 英國人一年人均收入摺合人民幣多少
現在來說的話,一年的英國人人均收入至少是在二三十萬人民幣左右。
E. 前首相發出警告:數百萬英國人或面臨「凄冷的冬天」!黔驢技窮了嗎
英國前首相發出警告稱數百萬英國人或面臨“凄冷的冬天”!英國並非黔驢技窮,他們還可以通過批准緊急預算案的方式來幫助自己的人民度過寒冷的冬天,不過能源危機的確讓英國政府焦頭爛額,同時也對英國的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國前首相發出警告稱數百萬英國人或面臨“凄冷的冬天”!你覺得英國黔驢技窮了嗎?歡迎留言討論。
F. 英國很窮嗎
恰恰相反,英國很富,社會福利很好。
日不落帝國時期從全世界搜羅了不計其數的財富和文物,看看大英博物館就知道了。
G. 英國人是不是算比較窮的比起美國人來說
英美等西方國家有個共性就是錢,很值錢!而人民幣很毛。
歐美國家的生活物品相當的便宜,即使昂貴的,在中國看來是奢侈品的,在歐美國家普通老百姓也能買得起。所以,有那麼二百美元,就可以在美國加拿大深海大龍蝦、藍腳蟹、雞、魚、肉、牛排的,很豐富的吃一個月。在中國看來很名牌的衣服、鞋在國外都很便宜,十幾塊、二十幾塊的衣服,但是在中國就是大品牌啦。通常花個二百塊錢,給一家三口,每人三、兩件衣服回來。
再加上,歐美國家的人,基本上是現金少,信用卡使用多。在美國,占人口的85%的中產階層,多數人從發工資到消費,從來就不會出現現金。你隨便指個普通人,讓他拿出1萬美元現金來,在美國,有幾個可以做到?
H. 英國人、德國人,是否真的窮到「裝」不起空調
英國人和德國人並不是因為窮才不裝的空調。而是覺得沒有必要,所以不裝這個空調,英國和德國的地理位置處於地中海,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溫度的年較差並不高,所以並不需要裝空調來維持基本生活調節溫度。只是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現高溫或者是非常低溫的情況。所以不願意裝空調。
最後想說的是,英國人和德國人,他們的冬季的平均溫度在一般在1.4度和零下7度之間,夏季平均溫度為18度至20度之間。試問夏天這個溫度還需要開空調嗎?不覺得有點多餘嗎,所以就會看到這兩個國家很少有人安裝空調,因為根本用不到,自然就沒有人用了,不是窮了。
I. 英國人窮嗎
反正窮人多,你去英國看看就知道了。就是他們基本沒有現金存款,你隨便大街上找40歲以下的,看看有誰有超過1萬英鎊(10萬人民幣)在賬戶上的?基本沒有。這個在中國無法想像。他們社會福利照顧到多的很多,比方醫療,教育等。稅收高,所以到手的現金不多,支付掉房貸,車貸等等就基本沒有了。你說英國人去買個2000鎊的包(2萬元),花200鎊去搓一頓(2000塊),英國人沒有聽說過的。反正就是他們的購買力遠遠低於中國,你去超市商店看看就知道了。不要看那些什麼金融數據,你看看那些來中國人的英國人能請你去吃飯嗎?不能。這在中國人自己很正常!
J. 為什麼說英國的窮人過著大爺的生活
英國窮人的生活似乎並不十分悲慘,而且很有營養。這家廢品店能提供一切生活必需品。如果你很窮,你一輩子都買不到新衣服,但你仍然可以穿70%的新衣服和皮靴。便宜的商店比比皆是,具體來說:一盒10個雞蛋,0.59磅;一罐桃子,0.09磅,摺合人民幣1元;一袋800克麵包,0.15磅;一桶牛奶,0.84磅一個人一個月能吃80磅很好,但對於一個月領50英鎊生活費的人來說,這80頓飯並不貴。一些中國人來到這里只吃麵包、面條、雞蛋和胡蘿卜,這可以創造一個每月10多銹的生活費吉尼斯紀錄。他們仍然很強壯。你吃不起半公斤面條,但一磅半面條就能買一公斤。30公斤面條每月的價格不超過6英鎊。這在外國人眼裡是不可想像的,我們的教授也能做到,聲稱這樣的生活比老農民好。
而且,我們的環境正在惡化。不管你多麼富有,你的空氣不好,水質很差,食物也不是綠色食品。這些潛在的柔軟度差異本質上是皮革和夾克之間的差異所不能掩蓋的差異。我穿皮衣一年感冒很多次,但一年沒感冒。我想洗個熱水澡,偶爾喝點果汁。這樣的生活質量是皮衣與車、環境、知識、地位、無憂無慮的心態的結合,是財富的標志。我們對富裕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這一點需要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