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文學的特點
「首先是對鄉村和大海的熱愛。其次是對高級動物的喜愛和對一般動物世界的熟悉。第三是明顯的個人獨立性,作家們都很有點個人癖性。第四是講求實際的道德觀和人生觀,與追求正義的強烈意願。英國浪漫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的各階段又有著各自的一些特點:第一代浪漫主義作家不滿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憤世嫉俗和嚮往大自然的傾向;第二代浪漫主義作家堅持啟蒙思想,表現出爭取自由和民主的進步思想。」
論表現:英國浪漫詩歌時間長,數量大,而且兩代重要詩人都有多篇不朽之作,在題材和詩藝上都突破前人,突破國界,成為全歐洲以至全世界的文學和 思想 影響. 英國的近代詩歌理論也是在這個時期開端的,幾位大詩人都作出了意義重大的貢獻.
由於這些原因,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又不僅僅是英國一國的,而是世界詩
拜倫和雪萊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拜倫最重要的作品《唐璜》是一部詩體長篇小說,通過游記方式記述貴族青年唐璜在希臘、俄國和英國等地游歷的冒險及愛情遭遇,廣泛地反映了歐洲的社會生活,抨擊了封建勢力,諷刺了資產階級的虛偽狡詐,熱情地呼喚人民起來革命.他的詩歌洋溢著追求民主和民族解放的精神,飽含高昂的戰斗激情.雪萊在政治上支持愛爾蘭民族獨立,贊賞法國大革命.他的詩歌音調優美,節奏明快,想像豐富.《西風頌》和《致雲雀》等舉世聞名.其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以希臘羅馬神話為題材,描繪了為人類「盜火」的英雄普羅米修斯堅強不屈、最後依靠自然的力量獲得解放的故事,寄託了詩人對一個充滿愛的光輝的理想社會的嚮往
❷ 請說明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文學特點,包括小說、詩歌,並列舉主要知名作家及其重要作
英國是最早出現浪漫主義文學的國家之一。英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最高成就。英國浪漫主義內部思想精神復雜,有柯勒律治的浪漫的超自然主義、華茲華斯的英國國教的正統主義、雪萊的無神論的精神主義、拜倫的革命的自由主義、司各特的對以往時代的緬懷,等等。但英國的浪漫主義還是有著鮮明的英國氣質,即「自然主義」。
英國詩人全都是大自然的觀察者、愛好者和崇拜者。表現在文學中有以下幾方面體現:首先是對鄉村和大海的熱愛。其次是對高級動物的喜愛和對一般動物世界的熟悉。第三是明顯的個人獨立性,作家們都很有點個人癖性。第四是講求實際的道德觀和人生觀,與追求正義的強烈意願。英國浪漫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的各階段又有著各自的一些特點:第一代浪漫主義作家不滿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憤世嫉俗和嚮往大自然的傾向;第二代浪漫主義作家堅持啟蒙思想,表現出爭取自由和民主的進步思想。
浪漫主義時期小說上的成就則主要體現在內容和題材的創新上。當時小說的主要類型有兩種:哥特小說(Gothic novel)和歷史小說(historical novel)。 小說家沃爾夫?司各特爵士(1771-1832),在長篇歷史小說領域成績斐然。司各特曾致力於收集和整理歷史傳說和民間歌謠,早期以詩歌為主,但他最大的成就是27部歷史小說。司各特的小說用筆雄渾豪邁,歷史背景廣闊,浪漫情調和地方色彩濃厚。其中歷史小說的主要代表作是《艾凡赫》(1819)。小說富有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語言古雅,人物形象豐滿。 同時期的簡?奧斯丁(Jane Austin)(1775-1817)是優秀的女小說家。她的小說以描寫日常生活交往的細致觀察和深刻描繪,所以後人把他的小說稱為「風俗小說」(novel of manners)。她的主要成就是《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庄園》和《愛瑪》(《Emma》)等6部小說。奧斯丁善於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敏銳,來觀察周圍的人和事,描寫有閑階級恬靜舒適的田園生活以及紳士淑女的愛情和婚姻。小說語言清麗,結構嚴謹,體現了較高的技巧。代表作《傲慢與偏見》通過描寫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和豪門子弟達西之間的愛情風波,強調感情對於婚姻的重要性。小說情節曲折,機智幽默,富有喜劇性。
❸ 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特點
英國詩人全都是大自然的觀察者、愛好者和崇拜者。表現在文學中有以下幾方面體現:首先是對鄉村和大海的熱愛。其次是對高級動物的喜愛和對一般動物世界的熟悉。第三是明顯的個人獨立性,作家們都很有點個人癖性。第四是講求實際的道德觀和人生觀,與追求正義的強烈意願。英國浪漫主義在發展過程中的各階段又有著各自的一些特點:第一代浪漫主義作家不滿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憤世嫉俗和嚮往大自然的傾向;第二代浪漫主義作家堅持啟蒙思想,表現出爭取自由和民主的進步思想。
❹ 浪漫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徵和區別
一、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1、強烈的主觀色彩,偏愛表現主觀思想,注重抒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重主觀,輕客觀和重自我表現,輕客觀模仿。
2、喜歡描寫和歌頌大自然。作者們喜歡將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於純朴寧靜的大自然中,襯托現實社會的丑惡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視中世紀民間文學.想像比較豐富、感情真摯、表達自由、語言樸素自然。
4、注重藝術效果:異國青島情調、對比、誇張、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1、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
2、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力求在藝術描寫中,通過細節的真實表現生活的本質,規律。
3、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傾向較為隱蔽。
三、浪漫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基本特徵和表現形態兩方面。
1、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形態: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觀性是其最本質的特徵,注重抒發個人感受與體驗,表現主觀思想,注重內心世界的描寫,輕客觀模仿,重自我表現。喜歡描寫和歌頌大自然,用淳樸寧靜的大自然對比襯托現實世界的丑惡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浪漫派作家表達對現實不滿的方式往往偏重於對理想的追求,把現實和理想對立起來,著重描寫他們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生活和藝術典型。想像豐富、情感真摯、表達自由、語言樸素自然。
2、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形態:以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為描寫對象,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因此成為一種時代的記錄。
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傾向性較為隱蔽,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力求在描寫中通過細節的真實來表現生活的本質和規律。
作家表達對現實不滿的方式表現為充分揭露和批判這個社會,探索導致罪惡的本質根源。在表現方式上具有「寫實性」,主要體現為「真實性」和「客觀性」描寫。
(4)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浪漫主義代表:萊辛、歌德、席勒、雨果
1、萊辛與藝術理論著作《拉奧孔》《漢堡劇評》,《薩拉·薩姆遜小姐》,喜劇《年輕的學者》,悲劇《唉米利亞迦洛蒂》,《智者納坦》。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代表人物,也是德國民族主義戲劇的奠基者。德國第一位職業作家。1767年,她以文藝批評家的身份,建造了漢堡國家民族劇院。
2、歌德與《浮士德》,《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伊菲革涅亞在陶洛斯》,《艾格蒙特》《托考多·塔索》/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
歌德在斯特拉斯堡求學時,結識了很多那裡的「狂飆詩人」,積極參加反抗封建,謀求民族發展和個性解放的「狂飆運動」。後來藉助文學之筆《鐵手騎士·馮·貝利欣根》獲得成功,成為狂飆運動領袖。後結識席勒,進行長達十年的藝術合作。
3、席勒和《陰謀與愛情》《強盜》《唐·卡洛斯》《華倫斯坦》《奧爾良姑娘》《威廉·退爾》。《強盜》是其20歲是創作的作品,奠定了席勒在德國戲劇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一曲顯示著狂飆突進式的浪漫主義精神的慷慨悲歌。
席勒的創作,深受康德唯心主義哲學的影響,他注重戲劇的審美教育作用,認為通過美育可以以實現社會改造。與歌德一起創辦了《時代》雜志,一起領導魏瑪劇院,創造了文人相惜的一段佳話。
4、雨果與《歐那尼》《逍遙王》《呂伊·布拉斯》。19世紀浪漫主義戲劇代表人物,法國著名文學家。著5目韻文劇《克倫威爾》,其作長篇序言《克倫威爾序》,成為法國浪漫主義戲劇理論的重要文獻。
❺ 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1、豐富的想像——超現實的情節。
浪漫主義是文學藝術上的一種創作方法,指運用豐富的想像和誇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著名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引述亞里士多德的話將浪漫主義定義為「按照事物應有的樣子去模仿」,強調其「理想」與人的主觀因素。可以說,豐富的想像是浪漫主義最為本質的特徵.
2、大膽的誇張——無法考究的細節。
誇張指文藝創作中突出描寫對象某些特點的手法。作為修辭方式,它是指為了啟發聽者或讀者的想像力和加強所說話的力量,用誇大的詞句來形容事物。應該說,大膽的誇張是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
3、強烈的抒情——極端鮮明的愛憎。
在文學史上,浪漫主義文學都特別重視對於自己的理想的描繪,並把它和現實對立起來,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由於在描繪理想的過程中,必須從作者的內心感受出發,抒發出自身強烈的主觀願望,所以感情色彩特別濃烈。重理想的表達,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是浪漫主義的又一個基本特徵。
(5)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創作傾向由來已久,早在人類的文學藝術處於口頭創作時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帶有浪漫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但這時的浪漫主義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覺為人們掌握的創作方法。
許多知識分子和歷史學家將浪漫主義視為是對於啟蒙運動的反彈,是一種對啟蒙時代的反思。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強調演繹推理的絕對性,而浪漫主義則強調直覺、想像力、和感覺,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評為「非理性主義」的程度。
在整體上而言,浪漫主義運動由歐洲在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期出現的許多藝術家、詩人、作家、音樂家、以及政治家、哲學家等各種人物自發組成,但至於浪漫主義的詳細特徵和對於浪漫主義的定義,一直到20世紀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學史界爭論的題材。
❻ 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徵是什麼
一、豐富的想像——超現實的情節。
浪漫主義是文學藝術上的一種創作方法,指運用豐富的想像和誇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著名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引述亞里士多德的話將浪漫主義定義為「按照事物應有的樣子去模仿」,強調其「理想」與人的主觀因素。可以說,豐富的想像是浪漫主義最為本質的特徵.
二、大膽的誇張——無法考究的細節。
誇張指文藝創作中突出描寫對象某些特點的手法。作為修辭方式,它是指為了啟發聽者或讀者的想像力和加強所說話的力量,用誇大的詞句來形容事物。應該說,大膽的誇張是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
三、強烈的抒情——極端鮮明的愛憎。
在文學史上,浪漫主義文學都特別重視對於自己的理想的描繪,並把它和現實對立起來,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由於在描繪理想的過程中,必須從作者的內心感受出發,抒發出自身強烈的主觀願望,所以感情色彩特別濃烈。重理想的表達,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是浪漫主義的又一個基本特徵
❼ 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點
首先,強調主觀情感,注重抒發自我。這是浪漫主義文學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黑格爾曾指出:「浪漫型藝術的真正內容是絕對的內心生活,相應的形式是精神的主體性,亦即主體對自己的獨立自由的認識。」浪漫派作家都認為古典主義所宣揚的理性對文藝創作是一種束縛,於是強調創作自由,把情感和想像提到首要的地位。華茲華斯在《抒情歌謠集·序》中聲稱「詩歌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詳見文末鏈接《哥哥姐姐兩個,住在墳里》)。因此,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成就是詩歌。
其次,推崇想像力。浪漫主義作家在創作中抒發自我感情時,其筆下大膽的想像也著實令人折服。比如雪萊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對自己的才能評價道:「我一向認為我自己的才能就在於這一點:在於同情心,在於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聯系的那種想像力。」所以在浪漫主義文學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馳騁想像、盡情發揮,天上人間無所不寫。
再次,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由於對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城市工業化的厭惡,浪漫主義作家響應盧梭的「回到自然」和18世紀感傷主義文學「返回自然」的口號,著力描繪自然景物,描繪山嶺、湖泊、海洋和森林,抒發作家對大自然的感受。在他們的筆下,充滿了對城市文明的詛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惡、庸俗卑下只是為了襯託大自然的美和崇高,藉以寄託對自由的理想。例如英國湖畔派的詩歌、普希金的《茨岡》、《致大海》等。現在,浪漫主義作家創作的歌頌、贊美大自然的作品已成為生態批評筆下的熱點話題。
第四,重視中世紀的民間文學,提出「回到中世紀」的口號。「浪漫主義」一詞本來就是由中世紀的浪漫傳奇演變來的,浪漫主義文學也是從搜集中世紀民間文學開始的。由於中世紀民間文學不受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的束縛,想像豐富、情感真摯、表達方式自由、語言通俗,這些特點正符合浪漫主義的理想追求。此外,中世紀民間文學充分體現了各國民族文化傳統,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有助於喚起民族的覺醒。因此,由於浪漫派作家的倡導,民間文學對革新當時文學的內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第五,誇張的手法、強烈的對比、離奇的情節。這是浪漫主義文學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最鮮明的特點。雨果就是對比藝術的倡導者和大師,他在《克倫威爾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美醜對照原則:「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崇高的背後藏著粗俗,善與惡並存,黑暗與光明相共。」英國湖畔詩人華茲華斯也強調浪漫主義的創作原則要求在所描寫的「事件和情節上加上一種想像的光彩,使日常的東西在不平常的狀態下呈現在心靈面前」(《抒情歌謠集》序言)。這樣,強烈的對比,離奇的情節,鮮明誇張的人物形象,神話色彩以及奇特的異域情調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織、對照,就構成了浪漫主義文學藝術上的鮮明特徵。
❽ 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
1、浪漫主義文學對各種藝術形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於詩歌,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詩體長篇小說的創造。詩體長篇小說是在詩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視野寬廣,擴大了詩歌反映現實的范圍。
2、浪漫主義文學慣用對比、誇張和想像,用詞也傾向於華麗一路。浪漫派尋求強烈的藝術效果,追求異乎尋常的情節,描寫異乎尋常的事件,刻畫異乎尋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獨的叛逆形象,這些都離不開對比、誇張和想像的手法。
3、憂郁感傷的情調為浪漫派作家所愛好。憂郁是浪漫主義者與周圍現實不相協調而產生的精神狀態,既有貴族的懷舊式的憂郁,也有資產階級不滿現實的憂郁,「世紀病」即是憂郁病,勒內乃其典型。
具體作品:
《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因體現其思想之精髓而在雪萊詩中佔中心位置。該詩劇分四幕,寫到了普羅米修斯的被縛與解放。該詩使雪萊的兩大主題)——社會變革與人間情愛——交織互補,並配之以兩條線索:普羅米修斯與朱庇特的善惡關系和他與亞細亞的分別與重逢。
這兩條線索由代表必然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冥王來串連,由他來影響眾神之命運,決定不同人物的勝敗。
(8)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浪漫主義起源的社會背景:
它是法國大革命催生的社會思潮的產物。大革命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推動了個性解放和情感抒發的要求,對個人獨立和自由的強調,成為浪漫主義文學的核心思想。
雖然浪漫主義精神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浪漫主義的興起,卻發生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歐洲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它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對個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對封建領主和基督教會聯合統治的反抗,也是文藝上對法國新古典主義的反抗。
啟蒙運動在政治上為法國革命作了思想准備,在文藝上也為歐洲各國浪漫主義運動作了思想准備。但是,法國革命勝利後所確立的資產階級專政和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卻宣告了啟蒙運動理想的破滅。
「和啟蒙學者的華美語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恩格斯)席捲歐洲的浪漫主義運動,正是當時社會各階層對法國革命的後果以及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國」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種反映。
❾ 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
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 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發掘人類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 在文學創作風格上,以想像力豐富的構思,誇張的手法和跌宕起伏的戲劇情節為主要特點,反映現實生活。
浪漫注意是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歐洲普遍流行的一種資產階級文藝思潮.它在政治上反對封建制度,在文藝上反對古典主義,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意識形態餓反映,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由於作家階級立場和政治態度的不同,浪漫主義分化成了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兩個對立的派別.兩派的共同之處在於對資本主義現實的不滿並提出強烈的抗議,都企圖把非資本主義的生活加以理想化,這種理想化一般都是通過幻想、誇張、離奇的情節表現出來的.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積極浪漫主義反映了資產階級民主傾向,既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罪惡的現實,又將理想寄予將來,具有崇尚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特徵;消極浪漫主義則反映了沒落貴族階級對法國革命和啟蒙思想的敵視態度,宣揚神秘主義,歌頌忍耐和馴服,妄圖開歷史的倒車.兩派各有自己的一批代表人物,積極派的人物有英國的拜倫、雪萊,德國的赫爾德林、沙米梭、海涅,法國的史達爾夫人、雨果、喬治·桑,俄國的雷列耶夫、普希金以及波蘭的密茨凱維支等;消極的代表則有法國的夏多布里昂、拉馬丁、維尼,英國的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德國的諾瓦利斯、蒂克、史雷格爾、布倫塔諾,俄國的茹科夫斯基等。
❿ 浪漫主義文學具有哪些特徵
浪漫主義文學是十九世紀上半葉盛行歐洲並表現於文化和藝術各個部門的一種文藝思潮。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的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烈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創作傾向由來已久,早在人類的文學藝術處於口頭創作時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帶有浪漫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但這時的浪漫主義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為人們掌握的創作方法。浪漫主義作為一種主要文藝思潮,從十八世紀後半葉到十九世紀初一才盛行於歐洲。
浪漫主義運動是法國大革命、歐洲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的產物。它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對個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對封建領主和基督教會聯合統治的反抗,也是文藝上對法國新古典主義的反抗。啟蒙運動在政治上為法國革命作了思想准備,在文藝上也為歐洲各國浪漫主義運動作了思想准備。但是,法國革命勝利後所確立的資產階級專政和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卻宣告了啟蒙運動理想的破滅。「和啟蒙學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恩格斯)席捲歐洲的浪漫主義運動,正是當時社會各階層對法國革命的後果以及啟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國」普遍失望的一種反映。
作為一個具有共同社會歷史背景和哲學理論基礎的文學流派,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徵。
首先,浪漫主義的一個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是它的主觀性,即偏重表現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黑格爾曾指出:「浪漫型藝術的真正內容是絕對的內心生活,相應的形式是精神的主體性,也即主體對自己的獨立自由的認識。」
其次,浪漫主義文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對大自然的歌頌和對城市文明的詛咒。由於對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城市工業化的厭惡,浪漫主義作家響應盧梭的「回到自然」的口號,著力描繪自然景物,抒發作家對大自然的感受。他們對大自然的崇拜也和當時流行的泛神論有密切的聯系。他們往往把大自然看作一種無處不在的神,突出人與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鳴,使景物擬人化或作為精神境界的某種象徵。
浪漫主義文學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浪漫主義作家喜歡運用誇張的手法,追求強烈的美醜對比和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與古典文學追求靜穆、素樸、和諧、完整的審美理想相反,浪漫主義文學強調從生活的瞬息萬變、精神的動盪不安以及富於特徵性和神秘意蘊的各種奇特想像中揭示美。德國早期浪漫主義者若瓦利斯在他的《片斷》(1798)中宣稱:「善於用愉快的形象來使我們感到驚奇,善於這樣來表現某種事物,使它在我們面前顯得既奇特,又熟悉,令人喜愛,這便是浪漫主義的詩學。」英國的湖畔詩人華茲華斯也強調浪漫主義的創作原則要求在所描寫的「事件和情節上加上一種想像的光彩。使日常的東西在不平常的狀態下呈現在心靈面前」(《抒情歌謠集序言》)。這樣,大膽的幻想,異常的情節,鮮明誇張的人物形象,神話色彩以及奇特的異域情調和平凡的日常情景的交織、對照,在詩歌格律方面的舒展、自由、富於音樂性,就構成了浪漫主義文學常具的特徵。
雖然浪漫主義文學在歐洲社會的變革中受到了一些波折,但是,浪漫主義作為文學的一種基本創作方法,並未喪失其生命力。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資產階級民主運動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新高潮的到來,在俄國柯羅連科、高爾基等進步作家的創作中表現出積極的、革命的浪漫主義傾向。高爾基的《鷹之歌》、《海燕之歌》等作品,運用浪漫主義的比喻、象徵等手法,鮮明地反映了勞動群眾日以高漲的革命熱情,洋溢著無產階級的戰斗激情。十月革命以後的蘇聯文學雖然規定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基本的創作方法,仍要求以革命浪漫主義作為它的有機組成部分。高爾基指出:「革命浪漫主義實質上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化名,它的使命不僅是批判地描寫過去的殘余,而主要是幫助確定今天的革命成果,闡明社會主義未來的崇高目標。」
在文學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作為兩種基本創作方法,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經常結合在一起的。一切真正的藝術都必然要反映客觀現實,又要表現主觀理想。在這個意義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都是藝術在本質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用戶春花有意
1.2萬粉絲 · 10萬贊
搜索
浪漫主義小說的特徵
後現代主義小說的特點
第一部浪漫主義小說
浪漫主義代表小說
什麼是小說的文學性
俄羅斯最經典小說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