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具有「成人之美」的英國當年支持猶太人建國,你知道英國的建國時間么
自1688年光榮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至2019年,有331年的歷史。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 總人口超過65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佔83.9%。
英國在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號稱日不落帝國。
❷ 為什麼帝國主義支持猶太復國主義
英國是一個老牌的殖民帝國主義國家,數百年來英國通過玩弄「大陸均衡」的外交政策,充當「離岸平衡手」,成功的維持了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的日不落霸權。所謂「大陸均衡」政策通俗點說就是決不允許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超級強權,以防止這個強大的陸權國家威脅英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際地位。
而英國實施大陸均衡政策的手段,按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拉一派,打一派」。通過人為的製造對立、分裂、緊張局勢讓其他地區和國家間產生對立乃至發生戰爭,造成巨大的內部消耗,也就無力對英國造成威脅。具體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拿破崙戰爭(拉普、俄等對抗法國)、一戰(拉法、俄對抗德國)等。對於殖民地的統治,英國也仍然精於此道,比如在非洲扶持弱勢部落壓制主體部落(造成的惡果比如慘絕人寰的盧安達種族仇殺)、在印度製造各土邦對立(這是少數英國人能夠統治廣大印度的關鍵),乃至英國殖民體系崩潰之時,仍然製造印巴分治,人為製造分裂,其危害一直遺留至今。
對於中東地區的民族獨立浪潮,當時的英國人十分警惕。因為世界已經進入內燃機時代,石油作為工業血液極為重要。而具有強烈反英情節的阿拉伯諸國一旦結為一體,那麼在擁有世界上最重要石油產地的中東地區,英國將毫無利益及影響力可言,能源受制於人的英國的國家利益會嚴重受損。所以英國又祭出了那套法寶,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摻沙子」。充分利用猶太民族的強烈復國精神,在國際上普遍同情有猶太人二戰遭遇的氛圍下,通過美國的大力支持,人為的強行製造了一個以色列國出來,通過以色列建國在阿拉伯世界強行打下一個楔子。以色列作為美英在阿拉伯地區的代言人確保它們在阿拉伯世界的利益。
❸ 在歷史上,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為什麼會得到英美兩國的支持
英美中最早支持猶太人的是英國人,不過英國人並不是完全支持猶太人建國,但是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取得居住權。一戰消弱了英國的影響力,英國向憑借支持猶太人找到鞏固其殖民統治的立足點,但是二戰後英國開始反對猶太人了,原因是美國人插足進來了。美國人支持有太人的原因很明確,第一,美國在二戰後剛剛成為世界霸主,在中東還沒有立足點,需要通過猶太人牽制中東以達到控制中東的目的,第二點就是美國國內的猶太集團的勢力非常強大,美國猶太人控制了美國大多數主要行業,他對這個國家對外政策的影響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猶太人對於以色列的熱情遠遠大於對美國的熱情,他們當然要讓美國政府支持猶太人建國,美國的當權者為了爭取選票和取悅本國的猶太人也必須支持建立以色列。
❹ 猶太復國主義目標是怎麼實現的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系指19世紀末歐美等國的猶太人力圖重建猶太國的運動。1896年,赫茨爾發表《猶太國——現代解決猶太人問題的嘗試》,闡述了建立猶太國的思想,現代猶太復國主義從此誕生。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即初創時期(1897~1913年)。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爾召開了猶太復國主義者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猶太復國主義綱領,提出其目標是「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猶太人之家」。大會成立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協會。自此,運動進入實際行動階段。猶太人多次掀起遷入巴勒斯坦的運動。
第二個時期,即魏茲曼時期(1913~1946年),其特點是全力依靠英國的支持來實現猶太復國主義的目標。1913年,第11屆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上,哈伊姆·魏茲曼開始領導猶太復國主義運動。1917年11月,英國政府以外交大臣阿瑟·貝爾福致函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羅思柴爾德爵士的方式,發表了關於建立猶太民族之家的宣言,即著名的「貝爾福宣言」。這為巴勒斯坦猶太國的建立奠定了國際環境。自此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迅速發展的時期。其間,自1920年始,英國獲得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權。委任統治書明確規定了英國有義務或責任幫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民族家園。移居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逐漸增多。據統計,1918年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為5.6萬人,占居民總數的7%;1922年增為8.4萬人,佔11.1%;1939年增至44.5萬人,佔29.7%。委任當局的「扶猶排阿」政策,使阿以之間流血沖突不斷。二戰爆發後,英國為了爭取阿拉伯世界的支持,於1939年5月發表了關於巴勒斯坦政策的白皮書,轉而限制猶太人的移民和土地轉讓,並支持將讓阿拉伯人政府「掌管」巴勒斯坦10年。美國一直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要求英國廢除白皮書。1946年第22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上,親英美派的本·古里安取代了魏茲曼的地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進入了第三個時期。
第三個時期,即本·古里安時期。二戰後,美國為取代英國,稱霸中東,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支持猶太復國主義並向英國施加壓力。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積極配合,向英國委任統治當局展開一系列斗爭和暴力活動。阿拉伯人堅決要求獨立。在多方壓力之下,英國於1945年11月同意英美聯合組成調查組解決巴勒斯坦問題。該委員會提出了1946年發10萬張猶太移民證的計劃,以及一個將巴勒斯坦分為4個省的「分省自治計劃」。這些計劃遭到阿拉伯人的反對,猶太人也表示不滿。1946年8月猶太建國會巴黎會議通過了「在巴勒斯坦適當地區建立有活力的猶太國」的新計劃,這個猶太國擬建在從加利利和特拉維夫到阿克的沿海平原上,再加上整個內格夫沙漠,約占巴勒斯坦總面積的65%。美國表示支持此計劃。英國提出貝文計劃,因阿猶雙方均反對,遂於1947年2月將此問題提交聯合國處理。
1947年4月聯合國巴勒斯坦特別會議決定成立專門委員會進行調查,11月29日第二屆聯大對專門委員會的報告進行表決,美蘇兩國立場一致,故英國只得投棄權票,結果大會以33;13的多數累通過《巴勒斯坦將來治理(分治計劃)問題的決議(第181[二]號決議)。決議規定,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必須結束,英國軍隊必須盡快撤出巴勒斯坦,最遲不得超過1948年8月1日,並規定託管理事會將制定並通過一項詳細的耶路撒冷城規約。為執行決議,還設立了聯合國巴勒斯坦委員會。決議還規定,在委任統治結束後兩個月內成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大體上根據民族分布情況,將巴勒斯坦分為六個部分,三個部分歸阿拉伯人,三個部分歸猶太人。占人口2/3的阿拉伯人建立的阿拉伯國,其面積為1.1萬平方公里,約占巴勒斯坦面積的43%,所轄地區包括西加利利、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區和加沙地區以及雅法市的阿拉伯區,計有阿拉伯人72.5萬人,猶太人1萬人。約占人口1/3和土地6%的猶太人建立的猶太國,其面積為1.4萬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面積的56%,所轄地區包括上加利利、胡拉盆地、太巴列湖和貝桑地區以及從阿克以南至特拉維夫以南約20公里的沿海地區。計有猶太人49.8萬人,阿拉伯人40.7萬人。兩國經濟上實行聯合;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區村鎮(計有158平方公里)是一個「在特殊國際政策下的獨立主體,並由聯合國管理」。
1948年5月14日,英國高級專員離開巴勒斯坦,英國委任統治正式結束。當日下午,出任以色列臨時政府總理兼國防部長的戴維·本·古里安,在特拉維夫博物館的展廳里,召開了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特別會議,宣布了以色列獨立宣言,宣告以色列國的建立。11分鍾以後,美國宣布「在事實上承認以色列臨時政府」。5月17日,前蘇聯宣布承認以色列。以色列國的建立是猶太民族發展史上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同時也使中東地區的國際關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以色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主要居民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1948年建國時,實際人口約78.6萬。1952年人口增長近1倍,達到140萬。此後一直保持較高增長勢頭。1992年以色列人口總數已達509萬人,其中猶太人417.5萬人,占人口總數的83%。還有占總人數近18%的非猶太人,主要有:1.阿拉伯人,其中阿拉伯穆斯林73.5萬人,阿拉伯基督徒10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13.8%和2.3%;2.德魯茲人7.2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切爾克斯人,約2500人。
以色列建國後,其邊界和實際控制領土面積不斷變化。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以色列疆域為1.49萬平方公里。通過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新佔6220平方公里,總面積達2.11萬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佔領了約旦河西岸(5268平方公里)、加沙地帶(354平方公里)、耶路撒冷東區(187平方公里)。1981年通過法令,將1200萬平方公里的戈蘭高地劃人其版圖。1982年在黎巴嫩南部劃出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區,置於其控制之下。
以色列採用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議會民主制、普選制、多黨制、行政、立法、司法三權鼎立、互相制衡。總統超越黨派和國家集團,是國家統一的象徵,總統的職責主要屬於禮儀性質。以色列議會屬一院制,是以色列的立法機構,主要職能為:立法、監督政府工作、參與禮儀活動。政府是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並接受其監督,以色列26屆政府均是多黨聯合政府。以色列的司法機構是各級法院,法院分為普通法院、宗教法院和專門法院三類以及普通地方法院、普通地區法院、最高法院三級。
以色列經濟就其性質和結構而言,屬混合經濟,它包括政府控制、合作經營和私人經營三類。以色列私人企業居多,其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以色列的自然資源、軍工及鐵路、銀行、郵政、電訊、公路建設、農田排灌、造林、水土保持等有關國計民生的部門,均由國家壟斷。大的私人資本也由政府採取各種措施進行全面干預。這里「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猶太辦事處以及從事購置土地與移民定居的猶太民族基金會等,它們高度控制各主要經濟部門。政府通過預算、投資、補貼、貨幣發行以及直接的控制和分配對國民經濟施加影響,左右經濟運轉。以色列有強大的合作經濟,它包括基布茲等農業集體和合作經濟組織,以及以色列總工會及其下屬控股公司所有的多數大商號,它們對猶太人定居、以色列建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以色列在全球開展靈活多樣的外交實踐,已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以色列於1950年1月9日宣布決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92年1月24日,以中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❺ 歷史:英國為什麼發表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建國
(1)巴勒斯坦地區是猶太人的祖先住地;歷史上尤其在二戰中,猶太人受盡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國家;猶太民族有強烈的民族情感(答出文化宗教原因也可以);世界大國的支持,(聯合國大會的決議)。
(2)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有利於民族獨立和解放,但聯合國的決議對阿拉伯人不夠公平,引發了後來的一系列沖突。
(3)美蘇對中東地區的爭奪,大國插手在中東維持一種均勢的局面,美國偏袒以色列,使巴以沖突長期不斷。埃及、敘利亞收復了部分國土。阿拉伯國家以石油為武器,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引發西方國家一場新的經濟危機,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第(1)問回答猶太人建國的原因要據教學內容盡可能作全面的回答。第(2)問對1947年聯合國大會決議的評價,要注意做到一分為二。第(3)問可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
❻ 英國第一個接納猶太人,又第一個驅逐他們,這樣無常是為了什麼
猶太人是經歷過千年大流散的苦難民族,這是盡人皆知的問題。雖說猶太人同基督教社會都是「亞伯拉罕的子民」,但猶太人在中世紀歐洲的地位卻比較凄慘。猶太人常常會受到他人的毀謗和攻擊,甚至有時還會被國王「欺負」。英王愛德華一世便是公然借「排猶法案」驅逐猶太人以便獲得他們的財富的第一人。
一、到處流散的古猶太人
猶太人從離開羅馬世界進入大流散之後,幾乎分布在歐洲和東羅馬世界的各個角落。由於猶太人有較強的民族凝聚力,他們經常會在同族間通婚,並且按照《聖經·舊約》中耶和華對人類的要求來做事。這就為他們保留自己的文化傳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法國公主凱瑟琳(左)與亨利二世(右)
這種稅雖分攤給全民共繳,但其對猶太人的要求卻最不合理。這個發明更加打擊了猶太人在英國的地位,不僅使猶太人喪失了最基本的「經濟特權」,而且還從根本上削弱了猶太人持續「討好王室」的能力。從這種方式上來看,猶太人因王室的貪婪而立,也因王室的貪婪而敗。這似乎都是註定好的。
受到十字軍東征的影響,英王曾在短短40年內先後頒發了30次針對猶太人的「塔利稅」。不僅如此,英王在要求猶太人個人納稅之後,又轉而向猶太社團征稅,甚至為了清剿這筆胡亂增加的稅款,英王還於1272年逮捕了整個赫爾福德的猶太人。
第三次拉特蘭宗教會議之後,教皇對猶太人的批評再次甚囂塵上。整個歐洲的天主教徒更加貶低猶太人的地位,這樣的舉措得到了世俗君主的大力支持。於是,在英國國內掀起了強迫猶太人「改宗」的狂潮。針對不願改變信仰的猶太人,基督徒甚至會對其採取「強制洗禮」的手段。
❼ 1917年英國發表了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什麼宣言
但英國又背著阿拉伯人同法國簽訂了處理戰後奧斯曼領土的《塞克斯——皮科爾協定》。協定除劃分兩國的勢力范圍之外,規定巴勒斯坦由「國際共管」。爾後,在1917年11月,英國發表了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貝福爾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
❽ 1947年聯合國181號決議為何偏袒以色列為什麼英國最初支持猶太人建國
當時的聯合國主要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的控制,而美國主要的財團大多是猶太人,美國總統的選舉需要猶太人的財力支持,可以說猶太人控制著美國,很自然的聯合國偏袒以色列。1882年,英國佔領埃及後,就一直想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得到巴勒斯坦。並以巴勒斯坦作為向中東腹地擴張的跳板(當時西亞很多地區都是奧斯曼帝國屬地),並作為他控制的蘇伊士運河的東面屏障。英國認為,如能這樣,將加強自己與法國、沙俄等爭奪中東時的地位。 英國想去控制巴勒斯坦,猶太復國主義也想去此處復國,英國的侵略野心與猶太復國主義的復國計劃相吻合,這使他們後來的勾結有了可能。
❾ 英國支持建立猶太人立國的原因有哪些
分而治之
好象是 印度支那 吧
分成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國
委任統治
你沒發現 是國聯 裡面的詞 嗎
一戰
維也納和約 華盛頓條約
把
德國在山東的權利 委任統治給日本
太平洋的 島嶼 也為人給日本什麼
個人意見 呵呵
❿ 英國為什麼要支持猶太復國主義
英國其實是以美國為首,英美聯盟支持猶太復國主義
在戰後美國人意識到中東地區將是美蘇爭霸的戰略要地,扶持猶太人建了國,阿拉伯國家不喜歡猶太人,居然在阿拉伯的地盤上建國,不能容忍,美國佬他們不敢惹,所以就傍上了蘇聯人,以埃及,黎巴嫩,敘利亞為代表,購置全套蘇制武器,以色列全套美系武器。6次中東戰爭的結束,不是以色列也不是阿拉伯國家可以決定的,而是蘇聯人與西方國家先談價錢,談妥了就開始勸架,誰不停火誰倒霉。所以每次都是戰爭一開始阿拉伯與以色列先自由搏擊,美國人看以色列把阿拉伯揍的差不多了就開始與蘇聯人商量著拉架的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