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蕉是從哪傳入中國的
香蕉原產於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
中國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國家之一,目前國外主栽的香蕉品種大多由中國傳去。香蕉分布在東、西、南半球南北緯度30°以內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就見過香蕉。發現美洲後,香蕉從加那利群島引入新大陸,先在伊斯帕尼奧拉島(Hispaniola)栽培,不久擴展到其他島嶼和大陸。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在許多地區成為主食。19世紀香蕉出現於美國的市場上。
香蕉的原產地是東南亞(包括中國南部),其中心可能是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諸島。目前在馬來西亞的森林裡還可找到香蕉的野生祖先,存有籽2倍體的阿加蕉的若干亞種。
中國南部是香蕉原產地之一,有二千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早在戰國時期《莊子》(公元前369年後)和屈原(公元前343~277年)的《九歌》已載有香蕉作紡織用。
② 香蕉相傳什麼時代
摘要 香蕉是戰國時期傳入中國的
③ 香蕉的有關資料
簡介
名 字
英文名: banana;
拉丁學名:Musa paradisiaca
馬來語:pisang
別名: 甘蕉、芎蕉
科 屬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姜目 Zingiberales
科: 芭蕉科 Musaceae
屬: 芭蕉屬 Musa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Musa)植物,又指其果實,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熱帶地區廣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於營養,終年可收獲,在溫帶地區也很受重視。植株為大型草本,從根狀莖發出,由葉鞘下部形成高3�6�56公尺(10�6�520呎)的假桿;葉長圓形至橢圓形,有的長達3�6�53.5公尺(10�6�511.5呎),寬65公分(26吋),10�6�520枚簇生莖頂。穗狀花序大,由假桿頂端抽出,花多數,淡黃色;果序彎垂,結果10�6�520串,約50�6�5150個。植株結果後枯死,由根狀莖長出的吸根繼續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
破土而出的較弱根出條被修剪去除,留下較強壯的生長成能結果的植株。栽培品種數百個,世界各地因同品種異名而出現一些混亂。食用香蕉的記載很早就見於希臘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著作。也許最重要的種類就是普通香蕉(M. sapientum, 聖者香蕉),該種有多個品種,最常種的是「大米歇爾」 (Gros Michel)。食用香蕉的記載很早就見於希臘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著作。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就見過香蕉。發現美洲後,香蕉從加那利群島引入新大陸,先在伊斯帕尼奧拉(Hispaniola)島栽培,不久擴展到其他島嶼和大陸。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在許多地區成為主食。19世紀香蕉出現於美國的市場上。
香蕉喜濕熱氣候,在土層深、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長旺盛。在類似牙買加南部的半乾旱地區灌溉栽培也已成功。可用吸根和假鱗莖分株栽培;第一次收獲需10�6�515個月,之後幾乎連續採收。
香蕉---層層開花,層層結果.需要頻繁修剪以除去生長過多的新株,預防植株的擁擠。商業上理想的香蕉每束至少9串,重22�6�565公斤(49�6�5143磅)。1公頃土地年產300多束,成熟果實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22%,主要是糖分;含豐富的鉀及維生素A、C,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低。含水分75%。香蕉可鮮食,也可炸食或搗碎做餡餅或布丁。也可用於松餅、糕點、麵包的調味。
大蕉是烹食品種,與其他香蕉不同之處是成熟果主要含澱粉而不甜,在熱帶廣泛栽培食用並外銷於大城市。美國進口香蕉最多,其次是英國及西歐國家。香蕉一般不到成熟就採收,即使在產地銷售也是如此。供出口的香蕉,採收前的成熟度取決於市場的距離和運輸方式。運達後用乙烯催熟。出口國與北美和歐洲的消費地之間有專用冷藏船運輸。
世界主要生產基地有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墨西哥、巴拿馬、多明尼加共和國、瓜德羅普(Guadeloupe)、牙買加和馬提尼克(Martinique),南美的巴西、哥倫比亞和厄瓜多,非洲的加那利群島、衣索比亞、喀麥隆、幾內亞和奈及利亞,亞洲的台灣。
④ 香蕉是水果王國中的什麼
香蕉是:智慧之果
傳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由於吃了香蕉而獲得了智慧,因而被譽為「智慧之果」。
香蕉延年益壽,老少皆宜,是減肥者的首選。其適宜發熱、口乾煩渴、喉癌、大便乾燥難解、痔瘡、肛裂、大便帶血、癌症病人及放療、化療後食用;適宜上消化道潰瘍、肺結核、頑固性乾咳者食用;適宜飲酒過量而酒酲未解者食用,適宜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食用,同時對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效果,適宜脂肪痢和中毒性消化不良者食用。
不適人群
1:體質偏虛寒者
香蕉性寒體質偏虛寒者最好避之則吉,像胃寒、虛寒、腎炎也不要吃香蕉,以上幾種病人如果吃香蕉也不利於身體的健康。還有懷孕期腳腫的患者,也最好不要吃香蕉。
2:空腹的人
香蕉是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的,如果空腹吃就會造成腸胃的提前工作,長期空腹吃香蕉不利於身體健康。為什麼不能空腹吃香蕉呢?因為空腹時腸胃中幾乎沒有可提供消化的食物,在空腹時吃香蕉就會加快腸胃的運動,促進血液的循環,增強心臟的負荷,容易導致心肌梗塞。
3:關節炎患者和糖尿病患者
香蕉的含糖量是比較高的,會使血液循環減慢,代謝物堆積。關節炎和糖尿病患者不應該吃香蕉,否則會加重病情。
4:腎炎患者
腎炎患者是不可以吃香蕉的,因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腎炎患者的派濾功能比較差,香蕉會使血液中的鈣、鉀、鎂比例失調,進而促進腎病的加重,所以腎病患者最好不要吃香蕉。
以上回答 僅供參考
⑤ 香蕉是哪個朝代的香蕉是哪個朝代傳進中國的
香蕉是戰國時期傳入中國的。
我國南部是香蕉原產地之一,有二千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早在戰國時期《莊子》(公元前369年後)和屈原(公元前343~277年)的《九歌》已載有香蕉作紡織用。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破南越建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花異木,有甘蕉二本(一作十二本)。可知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廣東己有香蕉栽培。
中國漢代就栽培香蕉,那時稱為「甘蕉」。據說,漢武帝起扶荔宮時,收集天下奇花異木時,其中就有香蕉。
晉人稽含記述香蕉說:「剩其子上皮,色黃白,味似葡萄,甜而脆,亦療肌。」宋代陸佃所著《埤雅》雲:「蕉不落葉,一葉舒則一葉蕉,故謂之蕉。」
公元三世紀時,亞歷山大遠征印度發現香蕉,此後才傳向世界各地。據埃及考古學家在出土文物中發現,遠在四千年前的埃及陶器上就畫有香蕉的圖案,非洲栽培香蕉的歷史比中國還早。
據說希臘人在四千多年前就開始食用香蕉。古印度和波斯民間認為,金色的香蕉果實乃是「上蒼賜予人類的保健佳果」。傳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由於吃了香蕉而獲得了智慧,因而被譽為「智慧之果」。
(5)香蕉什麼時候傳入英國擴展閱讀:
香蕉現今分部:
香蕉分布在東、西、南半球南北緯度30°以內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國家有130個,以中美洲產量最多。
其次是亞洲。中國香蕉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和海南,貴州、四川、重慶也有少量栽培。
中國產地香蕉主要品種:
1、天寶香蕉
所在產區: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上市時間:9月,產品特點:品牌響亮,產於天寶鎮,有700多年栽培歷史,果肉營養豐富,皮薄、味香、汁甜、肉軟、果心小為特色。
主要品種為天寶高蕉和天寶矮蕉。果實近圓柱形稍彎、果個高蕉適中(矮蕉較小)、果形高蕉順滑彎曲度較小(矮蕉較大)、果實熟後果皮黃色、皮薄。
果肉黃白色,肉質軟滑細膩、無纖維芯、清甜爽口、香味濃郁。當果皮略有小斑點(炭疽病斑)時,皮最薄、風味最佳。
2、麻涌香蕉
所在產區: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上市時間:5月,產品特點:歷史悠久。麻涌香蕉不僅產量大,且極具特色。麻涌香蕉肉美嫩滑,風味獨特,「梅花點香蕉」更是馳名中外,為蕉中名品。
麻涌香蕉果梳整齊端正,果指無傷斑,皮色呈黃色或金黃色,有光澤,果指長度不低於20cm,單果重不低於120g,輕搖不脫柄;果肉細滑、口感清甜、香味濃郁,可食部分大於60%。
3、茂名高腳遁地蕾香蕉
所在產區:廣東省茂名市,上市時間:6月,產品特點:品種優良。高腳遁地蕾香蕉是喜樹種,需要充足光照,使之成熟快,而且對水分要求充足,才能生長良好,果實大,發育整齊。
茂名市的平均雨量分布均勻,土壤結構良好,疏鬆透氣,形成了茂名高腳遁地蕾香蕉最適宜的生產區域。高腳遁地蕾香蕉果質柔軟,清甜而芳香,果肉黃白色,營養價值高。
⑥ 不能繁殖的香蕉,為何一直沒有絕種
據稱,香蕉條紋病毒正威脅著一些野生香蕉品種,它感染並嵌入香蕉的DNA中,潛伏等待攻擊,香蕉條紋病會使植物大量死亡,這種病毒能消滅整個香蕉種植園。
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屬的植物,更是我們人類最喜歡的水果之一,怎麼突然間就得了不治之症面臨滅絕?聽到這個讓人驚恐不已的消息,好多朋友都巴不得親自沖到抗病前線,打倒病毒,保衛香蕉。
外媒報道中提到的香蕉條紋病毒,以及可能對香蕉生產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和影響,已經是香蕉無數次重大生存危機中的一次罷了。沒人能斷定將來香蕉能不能挺過一次次疫病帶來的滅亡危機。
要弄清香蕉的滅絕威脅,還要從香蕉的身世說起。
經過長期的改良,今天我們能吃到的香蕉品種絕大多數都是三倍體(植物),和它們二倍體的野生的祖先相比,除了有更加誘人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果肉里已經沒有了種子,口感更滑爽香甜。
三倍體的香蕉雖然能結果,卻高度雌雄不育(為營養性結實),無法正常產生種子,更無法繁殖下一代。今天世界上的各種各樣的香蕉,只能靠無性繁殖來繁衍。
也就是說,所有具有商品價值的香蕉栽培品種,都是人類通過無性繁殖的方法獲得種苗,然後再栽植於世界的改良作物。
香蕉正遭遇“滅頂之災”?
經過一代代的無性繁殖,香蕉雖然變得好吃了,但現有大規模栽植的香蕉品種中,卻沒有一個品種是高抗病的。在全球香蕉的主產區,香蕉長期遭受著諸如真菌病害、病毒、蟲害等各種各樣的危脅,那些帶毒的種苗更會加劇香蕉病毒的傳播。
黑葉斑病(Black sigatoka)就是一種毀滅性的真菌病害,曾經導致了世界范圍內香蕉減產50%。
香蕉巴拿馬病(Panama disease)也叫香蕉枯萎病,同樣是一種極為厲害的真菌病害,在上個世紀就導致了一個很好吃的主力香蕉品種大米歇爾(Gros Michel)從世界上消失,從此只剩傳說。
香蕉還受到香蕉束頂病毒、香蕉花葉病毒和香蕉條紋病毒等的侵害。香蕉條紋病毒(BSV)能夠通過無性繁殖的香蕉組培苗進行傳播,很多時候它們悄悄潛伏不為人所注意,一旦遇到乾旱、低溫或極端高溫時,香蕉條紋病爆發就會使植物大量死亡。
香蕉種植業最大的威脅也來自於人類,在對香蕉的栽培中,不太好吃的品種被淘汰,極少數品種擁有了更好的口感,便被人們在全世界范圍大規模栽培,但長期無性繁殖的結果就是遺傳多樣性的喪失,香蕉的品系越來越單一。
黑葉斑病
我們能吃到的大部分是華蕉
很多年前,在人類失去好吃的香蕉品種大米歇爾後,人們把抗病希望寄託在了卡文迪許香蕉(Cavendish)身上,這種香蕉又被稱為華蕉,是當今香蕉世界的主力,佔了全球近一半的市場。
華蕉源於英國,1830年,查茨沃斯庄園引入了一種來自毛里球斯的香蕉,經過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栽植培育,他給這種香蕉命名為Musa Cavendishii,這種香蕉後來走出了小小庄園,開始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我們中國人能吃到的絕大多數的香蕉,竟然都是查茨沃斯庄園里那株華蕉的後代。不過,這些後代華蕉,同樣是人類通過無性繁殖的方法不斷改良的克隆作物。一度被寄予厚望的華蕉,如今同樣也飽受卷土重來的香蕉枯萎病的折磨。
全世界有120個國家和地區都生產香蕉,它還是世界上第4大糧食作物,是近六億人口的主要糧食。
如今人類通過嚴防死守的方法,通過檢疫檢測等手段避免引進不健康的香蕉種苗,也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對香蕉進行遺傳改良,以期獲得對抗某種致命病毒的能力。
但是對香蕉來講,這種單一品系的存亡危機始終存在,人類的擔心就是,那些對香蕉致命的病菌和病毒同樣也在演化和潛伏,它們也在和人類科技手段的進步拼比時間。
⑦ 香蕉的來歷
香蕉起源於亞洲南部,原產地是東南亞,包括中國南部,其中心可能是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諸島。目前在馬業西亞的森林裡還可找到香蕉的野生祖先。
中國漢代就栽培香蕉,那時稱為「甘蕉」。據說,漢武帝起扶荔宮時,收集天下奇花異木時,其中就有香蕉。公元三世紀時,亞歷山大遠征印度發現香蕉,此後才傳向世界各地。據埃及考古學家在出土文物中發現,遠在四千年前的埃及陶器上就畫有香蕉的圖案,非洲栽培香蕉的歷史比中國還早。據說希臘人在四千多年前就開始食用香蕉。
古印度和波斯民間認為,金色的香蕉果實乃是「上蒼賜予人類的保健佳果」。傳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由於吃了香蕉而獲得智慧,香蕉因此被譽為「智慧之果」。
(7)香蕉什麼時候傳入英國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國家之一,世界上主栽的香蕉品種大多由中國傳去。香蕉分布在東、西、南半球南北緯度30°以內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國家有130個,以中美洲產量最多,其次是亞洲。中國香蕉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和海南,貴州、四川、重慶也有少量栽培。
台灣的香蕉以高雄、屏東為主栽區,其次是台中和台東等地;福建主要集中在漳浦、平和、南靖、長泰、詔安、華安、雲霄、龍海、廈門、南安、莆田、漳州(天寶)和仙游等縣(市、區);海南的香蕉主要分布在儋州、澄邁、三亞、東方等地,其中產量最多是東方。
⑧ 鄭和下西洋是否將香蕉傳入南美洲
親,鄭和從來沒有到過南美洲。
香蕉的原產地是東南亞(中國的閩粵等地也是原產地)。應該是歐洲人把香蕉帶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