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八世紀末,英國文學出現了什麼思潮
17世紀上半葉,英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成長。封建制度成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資產階級革命爆發。革命力量聚集在國會周圍,同國王進行激烈的斗爭。國王向國會宣戰,國王戰敗。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台。國會廢除君主制,宣布英國為共和國。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復辟王朝,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重大變革在文學作品中得到反映。英國詩壇出現了以彌爾頓為代表的革命詩人。重要作家還有約翰。18世紀的英國,政治上確立了資產階級議會制度,經濟上資本的原始積累規模越來越大。60年代起,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英國啟蒙作家以理性為武器反對封建殘余,也批評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端。
詩人蒲柏(1688-1744)在18世紀初期有較大影響。他善於以議論和哲理入詩,語言精練鋒利,詩體文論《論批評》宣揚新古典主義理論,另著有滑稽英雄詩《奪發記》和長篇諷刺詩《群愚史詩》等作品。
這一時期,英國期刊文學發展很快。期刊《閑談者》和《旁觀者》贊揚自然人性,諷刺矯揉造作,文筆幽默,簡練自然,對英國散文和隨筆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哥爾德斯密(1730-1774)的《世界公民》假託旅居英國的中國人的通信,對英國社會的虛偽和造作進行了批評 。他的小說《威克菲牧師傳》中天性善良的牧師總是面臨層出不窮的問題,刻畫得非常成功。他還寫有喜劇《屈身求愛》等作品。戲劇家謝立丹(1751-1816)的作品貼近生活,他在《造謠學校》和《情敵》等作品中巧妙地進行社會批評,諷刺對象有上流社會的紈絝子弟、講究時髦的貴婦人和表裡不一的偽君子等。
18世紀中期,英國詩歌從新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約翰·湯姆遜(1700-1748)的《四季歌》描寫自然景色,抒發心靈感受。揚格的《夜思》和格雷的《墓園哀歌》流露出感傷的情緒。羅伯特·彭斯(1759-1796)是蘇格蘭詩人,他的《人有人的志氣》、《大麥約翰》和《兩只手》等詩歌反映農民的思想情緒,鞭撻鄉紳 、教士的荒淫無恥,表現勞動人民的正直、勇敢和光明磊落,充滿樂觀精神。
18世紀,英國文學成就最高的是現實主義小說。重要作家有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斯摩萊特和菲爾丁等。以斯泰恩為代表的英國感傷主義文學也產生過重大影響。感傷主義文學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傷心理的描寫,置感情於「理性」之上,喜用的體裁是哀歌、旅行記和書信體小說。感傷主義文學對歐洲大陸和後來的意識流小說有較大的影響。18世紀末,英國出現「哥特式小說」,作品充滿神異、恐怖和暴力 ,如寫古堡鬧鬼故事的華爾普爾的《奧特朗托堡》。
笛福(1660-1731)當過商人,主辦過刊物,年近六旬時第一部小說《魯濱遜飄流記》(1719)問世。小說主人公魯濱遜年輕時代獨自前往海外經商,幾經波折,獲得成功。後在做黑奴生意時遇難,他孤身飄流到一個荒島上。度過難關後,他又用火槍和《聖經》征服了土人「星期五」,成了荒島的主人。魯濱遜是18世紀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一個「真正的資產者」典型:富於進取和冒險精神,一心想著去海外冒險,去開辟世界,反映出新興資產階級的精神面貌;富於勞動熱情,在荒島上憑借雙手和智慧艱苦創業,表現出堅強的毅力和實干精神;有著海外殖民者的特徵,這一點在他與土人「星期五」的關繫上表現得很明顯。《魯濱遜飄流記》開了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先河。笛福主要作品還有:小說《魯濱遜的沉思集》(1720)、《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弗蘭德斯》(1722)和《傑克上校》(1722)等。
斯威夫特(1667-1745)是諷刺作家,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同情愛爾蘭人民的痛苦生活,反對英國政府的專制,最著名的作品是寓言小說《格列佛游記》 (1726)。小說中,船長格列佛敘述了他4次航海中的奇遇。在小人國里,格列佛先是成了俘虜,後又捲入兩個小人國之間的紛爭。在大人國,國王愛好和平,厭惡戰爭。在飛島國里,作者通過對飛島的奇幻描寫,諷刺了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政策。最後,格列佛來到賢馬國。馬是這里具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具有各種美德。作者通過這種幻想旅行的方式對英國的君主政體、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會風尚進行了揭露和諷刺。同時通過對賢馬的描繪,寄託了自己的共和政體的政治理想。小說想像奇特,諷刺尖刻,獨具一格。
理查生(1689-1761)首創「書信體小說」,他一生用書信體體裁寫了3部家庭小說。《帕美拉》(1741)講述一個女僕拒絕男主人求愛而最後又嫁給他的故事。《克拉麗莎》(1748)主要描寫了女主人公不幸遭遇,心理刻畫細致深刻。《查爾斯·葛蘭底森爵士》(1753)是一部勸世的愛情小說。理查生的小說將廣大的社會場面集中壓縮於家庭婚姻之中,重視人物內心世界的剖析。
斯摩萊特(1721-1771)主要從事小說創作,主要作品有《蘭登傳》(1748)、《皮克爾傳》、《菲迪南伯爵》和《原子傳》等。斯摩萊特對社會強烈不滿,作品中社會批判傾向鮮明,小說繼承了流浪漢小說的傳統,諷刺辛辣,人物漫畫化。
斯泰恩(1713-1768)主要作品有小說《項狄傳》和《感傷的旅行》。《感傷的旅行》(1768)沒有像一般的游記一樣描寫自然風光,評介社會生活,而是通過許多細節,誇張地描寫主人公的感覺和敏感的內心變化,抒發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緒,具有濃厚的感傷色彩。這部作品標志著感傷主義文學的興起。
『貳』 在英國保守黨大會上說:「如果你幻想自己是世界公民,那你就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
如果認為自己是世界公民,應該為世界的利益出發,而不是為了某個自己認同的國家利益出發。
『叄』 幻想和冥想有什麼區別
幻想,本是人內心的荒謬的想法;
個體遇到挫折或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便脫離實際,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像的世界中,企圖以虛構的方式應付挫折,獲得滿足。白日夢便是一種幻想,白日夢者往往超越現實,打破時間空間的界限,滿足某些需要,伴有一定的欣快感。有時,白日夢可以推動人們追求某種目標。若是白日夢代替了有意義的行動,就會成為逃避現實的手段,可能成為心理變態的徵兆。
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徵,也是童話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藝術手段。它是童話的核心,也是童話的靈魂,沒有幻想就沒有童話。
幻想是創造想像的一種特殊形式。由個人願望或社會需要而引起,是一種指向未來的想像。積極的、符合現實生活發展規律的幻想,反映了人們美好的理想境界,往往是人的正確思想行為的先行。藝術幻想是一種創作手段,是作家不滿足於模仿現實的本來形態,而按自己的需要來虛構形象的一種創作方法。它植根於生活,往往又對生活作誇張的敘述和描繪而達到一種升華,因而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實情況下的更活躍,更富色彩。童話中充滿豐富的詩意的幻想,作家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藉以寄託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達對真、假、善、惡、美、丑的審美評價。
例如《槍炮國去打糖果國》,寫糖果國的小朋友用糖果擊敗了槍炮國,實際上是通過孩子們用糖果作為武器的幻想,反映了人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美好願望。
總之,不直接描繪現實生活本身,而是藉助幻想去塑造並不存在於現實之中卻又具有現實意義的形象,間接地反映生活,這就是童話區別於其它文學形式的特點。
冥想(meditation)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知識和良好狀態。在冥想期間,人們也許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
對冥想的可測量的效果有一些爭論。批評意見認為在正常的「閉眼」休息狀態和特殊的冥想程序之間沒有什麼生理學的差異(Holmes, 1984)。然而,冥想的追隨者認為冥想真正的生理學可被特化為寧靜的機敏,一種較低的身體喚起但增強的覺知狀態(Dliibeck & OrmeJohnson,1987; Morrell, 1986)。於是,冥想至少可以減少焦慮,特別是對那些環境中充滿應激的個體(Anderson et al., 1999; Shapiro et al., 1998)。然而,冥想的目標不只是暫時環節緊張。冥想的實踐者已經提出,有規律地練習某些形式地冥想會增強意識,有助於使個體獲得啟迪,並以新的方式看待那些熟悉的事情,把知覺和思維從自發的已學會的模式中解放出來。一些研究者也已經提出,有規律地進行冥想可使心理超越稀飯心理學所認為的局限--甚至導致在可測量的智力和認知操作上的增進(Cranson et al., 1991)。冥想實踐中一流的佛教教師漢(Nhat Hanh)(1991)建議,對呼吸的知覺,以及只是欣賞你周圍的事物都可以成為通向心理平衡的途徑。
冥想,並非僅僅是放鬆(Relaxation)這么簡單。後者只是簡單地使身體和心情放鬆休息下來;冥想卻是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或想法上,在長時間反復練習下,使大腦進入更高的意識(類似禪的「入定」),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調息法」及「冥想」是較高層次的瑜伽術,並不適宜自學,初學者必須先練習各個瑜伽姿勢,待充分掌握後才可學習它們。此外,患有任何情緒病或精神科疾病的人士,更不可練習「調息法」或「冥想」,以免造成危險。簡單而言,胡亂練習「調息法」或冥想會對健康造成不少傷害。
所謂的冥想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腦皮質作用,而使自律神經呈現活絡狀態。簡單的說就是停止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而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行為。這不是要消失意識,而是在意識在十分清醒的狀態下,讓潛在意識的活動更加敏銳與活躍,進而與另一次元的宇宙意識波動相連接。
宇宙本身充滿著波動,波動即是資訊,充滿著未知的構想。藉由冥想開啟右腦的人,能夠自由自在的使用宇宙的資訊與構想。人類的腦,受到天體星球運動的支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且具備著和所有波動同頻道的機能。如同收音機一樣,調對了頻率,就能清晰的接收到訊息一般,冥想就是調整自己與宇宙波動的一個方式。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如禪修、瑜珈、氣功等,但現今已廣泛的被運用在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以研究超導體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英國人布萊恩·佐瑟夫訓遜,也是養成藉由冥想收取心靈訊息的人,他曾說過:「以冥想開啟直覺,可獲得發明的啟示
雖說是冥想,但其方法很多不勝枚舉。有坐禪的冥想,也有站立姿勢的冥想,甚或舞蹈式的冥想。還有,祈禱也是冥想、讀經或念誦題目也是冥想的一種。如果採用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時,不但有痛苦,而且更是白費心力,最後只有帶來身心的疲勞。凡是可以達到「無」心,也就是能夠停止低我意識(左腦意識)的活動,任何一種冥想法都可以,也是對其人的最正確冥想法。不過,這種合乎自己的冥想法只能靠自己的感性來判斷,別無它法。另外,《腦內革命》作者春山茂雄認為,看部喜歡的電影、聽聽最喜歡的音樂(古典、爵士)或是興奮的計劃自己的未來,都可以算是冥想的方式。
冥想可使得新皮質熟睡,藉由舊皮質的功能,提高我們潛在意識的力量。為了進入冥想狀態,我們必須使全身的肌肉、細胞、以及血液循環等作用都緩慢下來,只要是任何能使身心感覺舒適的方法都可以。
根據科學的實驗證明,當你進入冥想狀態時,大腦的活動會呈現出規律的腦波(參考α腦波說明),此時支配知性與理性思考的腦部新皮質作用就會受到抑制,而支配動物性本能和自我意志且無法加以控制的自律神經,以及負責調整荷爾蒙的腦干與腦丘下部的作用,都會變得活性化。
冥想可以讓我們的左腦平靜下來,讓意識聽聽右腦的聲音,這樣我們的腦波會自然的轉成α波。當腦波呈現為α腦波時(特別是中間α腦波),想像力、創造力與靈感便會源源不斷的湧出,此外對於事物的判斷力、理解力都會大幅提升,同時身心會呈現安定、愉快、心礦神怡的感覺。
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藉由冥想的方式來創造奇跡,不要把它認為是什麼超能力,它是心理上本來就有的東西,而且是任何人都垂手可得的東西。
『肆』 幻想與現實有什麼關系
幻想和現實,其實它們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的。我們要說,幻想與現實之間既有距離,又沒有距離。
(1)現實是幻想的前提
幻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它們的關系又是極其微妙的。可以說,是幻想推動社會造就了現實世界。
如果沒有幻想,就沒有英國人瓦特發明的蒸汽機,愛迪生的電燈,更不用說現在的電視機、飛機,甚至宇宙飛船了。再者,我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但是,幻想並不是可以脫離生活,隨意虛構,信口胡說。幻想必須植根於現實,反應現實,同時必須接受生活規律和自然規律的制約。
(2)幻想與現實的本質
幻想與現實之間隔著一層夢想,如果幻想走到了夢想的話,那幻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就是無窮遠了;相反,如果幻想最終變成了現實,那幻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我們完全可以說,已經沒有了。
要處理好幻想與現實的關系,使得幻想與現實之間融合無間,首先要立足於本質的真實,還必須使幻想環境和幻想人物成為一個和諧的統一體。
(3)幻想與現實的對立統一
有一句話叫做幻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有時候幻想教會我們,世界可以美好,可以沒有腐敗,可以有信心。我們在站在現實這方面的同時也要想著幻想。
哲學中曾經說過,矛盾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雙方可以在一定的情況下相互轉化,幻想和現實這對矛盾,要把握好度的標准,這樣才能達到幻想與現實的對立統一。
『伍』 英國有一部類似於幻想片.主人公全是小矮人.生活在人類的世界裡.片名叫什麼.
羚羊號歷險記 原英文名:The Return of the Antelope
類別:兒童劇
出品年代:1986年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劇情簡介: 以19世紀的英國為背景,講的是一群小矮人乘船遠行,結果遇上海難,被兩個孩子發現,住在兩個小孩的玩具房子里,還有一對中年壞姐弟想抓住這幾個小人來幫他們演馬戲來發財,小孩就保護他們不被抓到,還不能讓自己家裡大人發現。片中每個角色都那麼鮮活可愛,個人以為最精彩的配音要數陳大千先生配的那個算盡心機要得到小矮人而發財的壞蛋。
『陸』 光刻機歐洲可以製造,為什麼感覺歐洲晶元做不起來呢
哎,前面的回答讓人無語,回答之前就不能做一點功課?誰說歐洲的晶元不行!大家的眼睛別只盯著英特爾、三星和台積電啊,現在全球晶元產業最強的,除了美國,往下數就是歐洲了,再往下才是韓國,歐洲晶元產業最大優勢在移動晶元設計,這方面是打遍全球無敵手。
英國:晶元IP核授權商英國的晶元企業特點很明顯,由於優勢在於晶元設計,因此主要商業模式是IP核授權,大白話說就是「賣晶元圖紙」的。代表公司有ARM和幻想科技集團(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roup)。晶元產業鏈上,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是設計和製造,設計主要是燒腦,製造主要是燒錢。
英國人靠腦子掙錢,ARM是全球最大的IP核授權公司,相當熱門。ARM之大,不是大在營業額,而是大在產業鏈的影響力。在移動晶元領域,ARM占據絕對壟斷優勢,蘋果的A系列晶元性能強大,但也購買了ARM的指令集授權,高通、聯發科靠晶元設計吃飯,SoC晶元中的CPU內核也是ARM的,華為麒麟晶元,CPU內核也是購自ARM公版CPU,鯤鵬處理器內核也是來自ARM。
Dialog是混合信號領域的設計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高度集成的白哦准電路和定製混合信號處理集成電路(俗稱晶元),擁有的技術包括電源管理系統節能技術、音頻技術、智能藍牙技術、快速充電的AC/DC(交流直流電)轉化技術,以及多點觸控技術等。
XFAB是一家小型的晶圓代工廠,主要進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製造,產品主要是汽車電子,給奧迪、寶馬等德國汽車企業配套。德國的晶元產業特點是,產業鏈比較完善,介入了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上下游打通,但除英飛凌、Dialog等少數公司外,大部分公司規模較小,而且主要是汽車配套,畢竟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汽車製造又舉足輕重,所以德國的晶元企業為汽車配套就可以混得不錯。
總之,整個歐洲既有光刻機這種尖端半導體設備,也有晶元設計、製造方面的代表性企業,所以歐洲的晶元產業其實並不弱,產業鏈完善超過韓國,強壯程度僅次於美國。
『柒』 維新派對西方列強抱有的幻想有什麼請舉些列子..
在維新變法運動期間,維新派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希望得到它們的支持。
舉例如下:
當時英、美、日等國和俄國之間有矛盾,俄支持慈禧太後,而英、美、日等國想拉攏光緒帝和維新派以對抗俄國,並乘機加強對清廷的控制。
七月二十九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到了北京,維新派對他此行寄予了厚望,准備聘其為變法顧問。然而,當伊藤博文發現變法敗局已定時,就無意再支持光緒帝和維新派。 大借洋款,以舉庶政。——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
(7)英國的幻想是什麼擴展閱讀
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影響:
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思想解放運動.它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和擴大資產階級政治權力,符合近代中國發展的歷史趨勢,因此也是一次進步的政治改良運動.它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它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他對資本主義參與政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傳播資本主義思想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