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人喪事怎麼辦

英國人喪事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9-23 06:28:40

1. 外國人辦喪事需要隨禮嗎

外國人,西方人辦喪事是沒有隨禮這個風俗習慣的。人家講的是塵歸塵,土歸土,要禮品來干什麼?

2. 英格蘭的傳統文化習俗

英國是紳士之國,講究文明禮貌,注重修養。同時也要求別人對自己有禮貌。注意衣著打扮,什麼場合穿什麼服飾都有一定慣例。見面時對尊長、上級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稱,並在對方姓名前面加上職稱、銜稱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稱呼。親友和熟人之間常用呢稱。初次相識的人相互握手,微笑並說:「您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人們一般不行擁抱禮,男女之間除熱戀情侶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國人不輕易動感情或表態。他們認為誇誇其談是缺乏教養的,認為自吹自擂是低級趣味的。人們交往時常用「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即使家庭成員間也一樣。

英國的「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被稱為是國菜。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雞蛋加牛奶和面,與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餚。上桌時,還要另配些單煮的青菜,即為「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們是以午餐為正餐。闊綽人家則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點和晚餐)。

不願意吃帶粘汁的菜餚;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口味不喜歡太咸,愛甜、酸、微辣味,對燒、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喜歡中國的京菜、川菜、粵菜。

他們普遍喜愛喝茶,尤為婦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幾乎成為英國人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即使遇上開會,有的也要暫時休會而飲「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鮮檸檬,加點糖、再倒茶製成奶茶或檸檬茶。如果先倒茶後倒牛奶會被認為缺乏教養。他們還喜歡喝威士忌、蘇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檳酒,有時還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間不勸酒。

對英國人稱呼「英國人」是不願意接受的。因為「英國人」原意是「英格蘭人」,而你接待的賓客,可能是英格蘭人、威爾士人或北愛爾蘭人,而「不列顛」這個稱呼則能讓所有的英國人都能感到滿意。

忌諱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飾圖案和商品裝潢。他們認為大象是愚笨的,孔雀是淫鳥、禍鳥,連孔雀開屏也被認為是自我吹噓和炫耀。忌諱「13」這個數字。還忌諱「3」這個數字,忌諱用同一根火柴給第3個人點煙。和英國人坐著談話忌諱兩腿張得過寬,更不能蹺起二郎腿。如果站著談話不能把手插入衣袋。忌諱當著他們的面耳語和拍打肩背,忌諱有人用手捂著嘴看著他們笑,認為這是嘲笑人的舉止。忌諱送人百合花,他們認為百合花意味著死亡。

3. 如果英國女王真的去世了,她的葬禮會怎麼安排

英國女王去世如何安排,英國人已經演練綵排多次,可以說已經熟門熟路,不會發生,到時手足無措的現象。前段時間女王身體不舒服,取消了幾次公開露面。英國人又綵排了一次,代號為「倫敦橋倒塌了」死亡綵排。

並且回憶,女王訪問這些國家的點點滴滴,歌頌女王的豐功偉績,評價應該是非常高的,聯合國將為女王陣半旗致哀。之後為女王舉行國葬,這也是史上最隆重,參加人數最多人的葬禮,包括多個國家的政要,親自參加女王的葬禮,女王將和歷代國王一樣,被安葬在溫沙城堡聖喬治教堂,英國的女王時代結束了。

4. 辦喪事的步驟 怎麼做

各地都不一樣。漢族大致是: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後入殮。「殮」的儀式分為小殮和大殮。小殮是給屍體裹上衣衾,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要盡量做得好,有的富貴人家是用珍貴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還要油漆彩畫。辦喪事要隆重,舉行數日甚至十幾日的弔唁祭奠活動,還要請和尚道士念經,為的是讓死者的靈魂早日升天。
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系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里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系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一英國人第一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輓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輓歌詩》三首。後世的輓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輓歌演變而來的。
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里寫寧國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經,出殯時的隊伍「浩浩盪盪,壓地銀山一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溫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屍體,草草埋掉。
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 ,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5. 英國流行葬禮派對什麼情況,為何要給活人舉行葬禮

英國流行給活人辦葬禮派對,給活人舉辦葬禮都是因為想聽一下人們對死者的評論,這種做法它不僅僅打破了傳統的死者葬禮文化,對於人們死亡的這個話題也將被打破。



還有他的女兒在他的棺材面前發表了追悼詞,邁克爾.赫本說他的女兒,把手放在我身上,發表了一份感人至深的悼詞。在悼詞中,她表達了對我的愛,我作為一個父親對她意味著什麼。所有人都哭了。」

通過這個事情,英國人對於這個事情他們覺得葬禮派對,可以讓人們更加的了解以後在人際交往中去處理人際之間的關系。通過這個派對,他對自己人生所犯下的錯還有修補的機會。

6. 英國的葬禮是怎麼樣的

英國綠色葬禮通常人們不願考慮死亡問題,但如今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關注地球環境,提前選擇並安排身後的綠色葬禮。 據「全球點子銀行」網站統計,英國每年舉行的常規葬禮中要焚毀43.7萬口用珍貴硬木製作的棺材,且不說這些木材被砍伐後要繞大半個地球運到英國再製成棺材,只為讓 別人瞻仰數小時,僅焚燒過程就會向大氣中釋放不少有害氣體和溫室氣體。 現在英國幾乎每個火葬場都提供紙板棺材,有的火葬場還會因為紙板棺材火化中消耗較少能源而減少收費。不喜歡紙板棺材的還可以選擇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竹製靈柩、用布滿苔蘚的柳條編制的靈柩,甚至麻袋! 注重外表的人還可以考慮在紙板棺材或其他材料的棺材之外套上傳統的橡木靈柩,死者家庭只需付紙板棺材的費用,外棺可以免費借用,並可重復利用。 火葬場還提供用竹子、蘆葦、木材、玻璃和陶瓷等材料製作的骨灰盒盛放骨灰。由於英國政府對海葬有諸多限制,而將已故親人葬在庭院不僅會令家人難以接受,也會影響地產增值,因此林地或自然保護區成為理想的綠色墓地。 1994年,英國自然死亡中心成立了自然掩埋地協會,提供綠色墓地。這些墓地由地方政府、農民和慈善組織經營管理,平均埋葬花費為650英鎊(約合1300美元),墓地還提供《自然死亡手冊》,介紹相關信息。據初步統計,英國目前約有220家綠色墓地。 選擇天然墓地舉行的綠色葬禮可簡可繁,簡單的可以將死者包入裹屍布直接入土,復雜的可以採用整套宗教儀式——由馬車拉著靈柩,伴著葬禮音樂,在牧師的主持下安放靈柩。另外,死者屍體不能用防腐劑處理,以避免化學物質對環境產生危害。 綠色墓地通常盡量保持自然野趣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土地也受到保護不予開發。墳墓一般沒有標志,而由親屬栽種的紀念樹或野花代替墓碑。 盡管如此,綠色葬禮在英國尚未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但英國自然死亡中心主任麥克·賈維斯預計,到2010年,12%的葬禮將成為環保型葬禮。

7. 突然很想知道外國人(指歐美)怎麼辦喪事的

美國葬禮儀式

1.守靈

美國的傳統葬禮多採用宗教形式,通常在教堂舉行。葬禮前,靈柩要放在教堂中由親友們輪流守靈。據學者們分析,守靈習俗是由古時人們心理上的原因所導致:一是死者親屬始終抱著死者會重新蘇醒的幻想;二是他們曾在死者生前盡心竭力地加以看護,雖然這種看護現在已不需要,但他們仍不忍輕易放棄自己的責任。天長日久,守靈便成為對死者表示尊敬的一種習慣作法。

2.墓地風情

在墓地上,人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墓地的東、南、西三面密密麻麻地排滿了墓碑。而北面墓碑卻寥寥無幾。其原因是北面通常是埋葬犯人、兇手或自殺者的地方。據稱基督教教堂的聖壇北面是宣讀福音的所在,福音的主旨是讓罪人懺悔,因此便進一步認為北面是為那些需要拯救的罪人而設置的。

墓地到處是鬱郁蔥蔥的樹木。最常見的有水松,一棵棵枝繁葉茂。華蓋長青,挺立在墓碑旁邊。很早以前,樹木一度是人們崇拜的對象。古人認為,生命同運動是分不開的。潺潺溪水,颯颯風聲.青青樹木都是生命的象徵。特別是垂柳常常被種植在墓地中,這是由於它枝條拖曳;彷彿沉浸在悲哀中似的。http://www.intlshop.com

3.入葬

美國埋葬死者有一定之規。傳統風俗是在死者胸前放上十字架,或把他的手交叉放在腦前,然後朝向東方埋葬,即腳在東;頭在西。據說這是早期「拜日說」的反映。

埋葬幼年死者的方式,與埋葬成年死者不同。在古羅馬時,人們把夭折的孩子埋在自家的屋檐下,認為這樣可以使孩子靈魂得到安寧。現代仍然有人按照傳統觀念把死去的幼兒或未受洗禮的孩子的屍體放在某個成年婦女的棺材裡埋葬。

美國猶太人也有一種習俗,在埋葬死者時,使他面朝以色列方向,第二年再打開墓穴重新埋葬。

印第安人埋葬死者的方法頗具特色。普通百姓死後只作簡單土葬,但部落酋長死後卻要受到格外尊崇。他們將酋長的遺體安放在廟宇中。這種廟宇的形式十分特別,下部用粗大的木樁高高撐起。四面透風,沒有牆壁,地上鋪著幾張獸皮,供看管廟宇的祭司休息。上層才用來安放遺體。凡是死去的酋長都一律放在同一廟宇中,一個埃一個。這廟宇只一面敞開,三面和房頂都用編結精緻的竹簾遮擋得嚴嚴實實。遺體旁還擺放一個雕刻得活靈活現的木偶,作為酋長的衛士。印第安人還別出心裁地發明了使遺體不腐爛的辦法。他們將死者的皮剝下,塗油曬干.再將肉刮下,把骨頭包在皮革中,最後再包上原來的皮,經過這樣加工的遺體,看上去完好如初。

(二)現代的喪葬方式

1.購買墓穴

按美國規定,人一旦死去,包括家屬在內的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搬動死者。一般應由醫院負責與家屬事先訂購的公墓直接聯系,盡快將遺體送至公墓。因此美國人往往在生前購妥基地,以免死後麻煩。

美國人視墓穴如同房子、車輛一樣.屬財產之一。可以留為自用,也可以買進賣出。各個公墓都設有經紀入,負責顧客挑選墓穴。公墓大小不一,大者方圓達千畝,所以經紀人要駕汽車帶顧客在基地中遍覽,介紹待售墓穴以及周圍的景色和地勢。公墓有葬棺的墓穴,葬骨灰的墓穴。也有寄存骨灰的龕。顧客可選購。有些公墓的分期付款合同規定,如買主尚未最後付清便死去,可以葬於該穴,餘款准予免付。

2.購買棺材

美國的公墓也出售棺材。有的棺材樣品間就設在公墓的辦公大樓里。棺材有幾十種之多,材料、形狀、顏色各不相同,但都敞開蓋板,內鋪錦緞被褥,舒適豪華。其中有不銹鋼棺材,不漏水,不通氣,不變形,至少可使用50年。有的裝有特殊記錄裝置,即使因地震挪動了埋藏位置。也能根據這特殊裝置重新找到它。還有特製的鋼棺,價值高達6000美元。

除去購買墓穴和棺材外,還要挑選墓碑。墓碑的質地和顏色有所不同,但大小一致,一律立在墓穴上首,使得全座公墓整齊劃一。

3.葬禮儀式

美國設有專門負責發放死亡證書、安排葬禮儀式的機構,公墓也有專職安排喪事的人員。

公墓里往往蓋有教堂式的建築,但裡面並無神像,宗教儀式和非宗教儀式的葬禮都可以在這里舉行。

宗教儀式的葬禮程序,通常包括禱告、唱贊美詩和牧師致頌辭。葬禮畢,人們便向遺體告別,然後用靈車將死者送往墓地安葬。靈車為黑色:車窗遮有黑紗。靈車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面,後面緊跟著死者的親屬。送葬人一律身著黑色或藍色衣服,男子打黑色領帶。送葬行列非常庄嚴,行人不得打亂送葬隊伍。

行至墓地,還有一個短小的入葬儀式。公墓一般繞穴安置幾排座椅,以備死者家屬舉哀之用。送葬親屬以同死者關系的遠近為序一一為墓穴掩土,這只是象徵性的。隨後工人侵駕駛推土機,迅速把墓穴填平,並用電夯把土壓實,再鋪上碧綠的草皮。

美國葬禮的特點是:人們只是靜靜地在靈柩旁沉思默禱,而不捶胸頓足、嚎陶痛哭;並且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庄嚴肅穆的氣氛,不設宴。

4.慰問和悼念

葬禮畢.死者的賓朋通常還要和死者的家屬聚會一下,在一起吃頓飯.表示對生者的同情和慰問。與往常不同的是,這頓飯不是由主人招待,而是由客人們自帶食物。據說,猶太教在舉行葬禮時,反對任何形式的鋪張。正統的猶太教徒,在葬禮這天只請客人吃煮得很老的雞蛋和鹽。蛋同「復活節彩蛋」一樣。是復活的象徵,鹽在古老的傳統中則象徵著不朽。

悼念死者,鮮花必不可少。參加葬禮的人,要為死者獻唐菖蒲花,同時自己在胸前佩戴一朵白花,以示對死者的哀悼。每年到一定日子,人們還要去基地掃墓、獻花,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5.新的趨勢

在今天的美國。死人仍然是一件需要大大破費的事情。即使最便宜的棺材價格也要500美元。此外,給死人整容要用數百美元;布置靈車也要數百美元,請葬禮主持人又要數百美元,幾項加在一起,就是一筆可觀的數目,縱使火化也不下1000美元。

雖然宗教形式的傳統葬禮在美國始終占優勢。但舉行世俗葬禮的趨向也已明顯出現,特別是葬禮後實行火化的人數在不斷增加。據統計,在過去幾年中.火化人數已由6%增加到近10%。根據《紐約時報》的調查,傳統喪葬習俗減少和火葬增加的地區,最明顯的是整個西海岸、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夏威夷州、內華達州和佛羅里達州。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和全國許多小的居民區則仍然實行傳統式的喪葬儀式。 http://www.intlshop.com

(三)國葬

國葬是國家事務中的一項大事,須安排的各項事務十分龐雜。有資格舉行國葬的人往往在遺囑中對葬禮提出要求。有時,死者生前把自己的葬禮安排得非常周到具體。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要求把自己葬在家鄉弗農山莊。第三屆總統托馬斯·傑弗遜甚至為自己寫好了墓誌銘——「美國獨立宣言、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案之起草人,弗吉尼亞大學之父托馬斯·傑弗遜長眠於此。」更多的情況是死者只在生前對家屬簡單安排葬禮事宜。

美國有資格舉行國葬的人是:1.總統;2.前總統;3.當選總統(即新當選,尚未就職的總統);4.由總統特許的其他任何人。有資格舉行國葬的人並不一定有資格葬在阿林頓國家公墓或其他國家公墓。能否葬在這些公墓要根據1948年5月14日制定的法案的規定來決定。

1.國葬的准備

當一個有資格受國葬的人去世,其家屬同意舉行國葬時,總統使將批准國葬文件通知國會,由國會布置國會大廈中央大廳准備舉行國葬儀式。

作為美國總統的特命代表,國防部長將授權陸軍部部長作為他的代表,在華盛頓市進行國葬的一切准備活動。

華盛頓軍區司令負責就國葬計劃的有關事項與死者的家屬代表初步聯系磋商。

陸軍部參謀長負責徵求總統對葬禮形式的意見;為死者親屬指定一名合適的軍官助手;與各軍種及有關部門共同擬定一份出席葬禮的貴賓名單,並發通告。

陸軍副官長負責根據死者親屬的意願擬定一份葬禮中抬柩人員名單,並負責通知貴賓、死者家屬和親友出席葬禮儀式及其他活動。

國葬前,國務院須立即向各地發出報道死亡及舉哀時間的通告電報。如果死者家屬有要求,國務院將拍發電報邀請國外領導人參加國葬活動。

國務卿應參加在大教堂和墓地舉行的一切活動。如果總統計劃為外國代表團舉行招待會,國務卿及其他政府要員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陪客。

國務院禮賓司在國葬期間的首要任務是負責外事活動並要與華盛頓軍區或其他陸軍司令部緊密配合。

國葬期間。還將組成一個特別工作組,在專用辦公室內負責接待,安排活動進程,並向參加葬禮的外國人分發一切通知。

特別工作組還須保存外國代表和要員的姓名與職務表。上述代表到達和告別時間表以及職務排列次序表。

禮賓司司長辦公室的職責是:用特別函件向所有駐華盛頓的外國使館發出外交照會,通告死亡、葬禮活動安排,發出邀請。並為他們准備一份應參加的活動計劃。

由於時間關系,外國代表在大教堂參加葬禮的座位次序不是按代表團規格,而是按照個人職務高低安排。其次序是:第一.國家元首(以英文拼寫國名為序,下同);第二.代表國家元首的王族;第三,政府首腦;第四,代表團團長。 http://www.intlshop.com

2.國葬儀式

美國的國葬儀式包括遺體安放儀式、向遺體告別儀式和葬禮儀式等程序。遺體安放儀式和向遺體告別儀式是在國會大廈中央大廳舉行;葬禮儀式則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或阿林頓國家基地舉行。

總統去世的第二天中午12時以後,其遺體便安放在白宮或其他指定地點,由華盛頓軍區司令負責作出安排,准備將遺體移至國會大廈中央大廳,舉行安放儀式和向遺體告別儀式。

參加遺體安放儀式的有:教士、抬棺人、家屬、儀仗隊士兵、護送司令官、樂隊、三軍警戒線哨兵以及其他官方弔唁者。

舉行儀式的當天中午12時,送葬行列從白宮或其他指定地點乘汽車護送靈柩前往國會大廈。國葬送葬行列的組成是有嚴格次序的,走在最前面的是警方護送車.其後是:華盛頓軍區司令官護送車、特別儀仗隊汽車、抬棺者汽車、教土汽車、柩車、抬遺體者以及護旗手的汽車、家屬汽車、警車和急救車。

到達國會大廈後,三軍警戒線哨兵備就各位迎接送葬行列。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三軍警戒線哨兵和由軍人組成的護送隊一齊立正,舉槍致敬。與此同時,樂隊奏起沉重的哀樂和庄嚴的聖歌。

當第一道哀樂響起時,禮炮連續以每五秒一發的速度鳴炮致哀。接著是遺體搬運者從炮車上抬下靈柩,跟在護送靈柩的司令官、特別儀仗隊、國旗隊和教土的後面,沿國會大廈東側階梯緩緩走向中央大廳。在抬棺者之間還有榮譽拍棺人,他們走在靈柩兩側.並不真正抬棺。

遺體安放完畢後,三軍儀仗隊嚴整地守衛在周圍。人仍開始列隊定過遺體,並向遺體告別。從安放儀式結束後起,到次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埋葬儀式止,遺體告別儀式約持續24小時。最後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用於死者親屬向死者告別。

第二天中午12時,死者遺體將從國會大度運到葬禮會場舉行葬禮儀式。儀式結束,肅穆的送葬隊伍護送著靈柩向基地走去,進行最後的入葬儀式。

8. 菲利普親王葬禮舉行,英國人是如何祭奠他的

英國作為一個老牌的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英國的皇室在英國還是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最近菲利普親王逝世的消息傳變了全世界,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也紛紛發表慰問,而英國的人民大多數也在菲利普親王的官邸前獻上鮮花,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英國人民對英國的皇室有情感。

一,英國皇室的社會地位

二,英國人民的祭拜

三,兩男子在官邸前喝酒慶祝

英國皇室在英國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這是英國的歷史因素

英國皇室在英國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這是英國發展的一個歷史因素。因為英國沒有像中國這樣進行過車頭車尾的政治革命,英國和日本一樣,都保留有皇家血統,而相比與日本,英國的皇室成員更能吸引大眾的目光。

9. 英國葬禮習俗

英國的喪葬習俗較簡單。如家中有人不幸故去,家人便會在報紙上刊登一則小啟事,說明喪禮將在何時何地舉行。參加喪禮的男女都穿黑色或顏色暗淡的服裝,只送鮮花或花圈。

英國人喜歡安靜,講究禮節,性格內向含蓄。不會與陌生人隨意搭訕或攀談。如上門拜訪一定要徵得受訪者的同意,並按約定時間准時到達,不能早到,更不能遲到。

英國人在正式社交場合特別注重服飾衣著。在工作場合,著裝嚴肅、莊重,男士通常穿西裝,女士穿制服套裝。

(9)英國人喪事怎麼辦擴展閱讀

英國的風俗禁忌:

忌談個人私事、家事、婚喪、年齡、職業、收入、宗教問題。由於宗教的原因,英國人非常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這是個不吉祥的數字。日常生活中要避免"13"這個數字,用餐時,不準13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話,則認為這是雙倍的不吉利。

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這種"V」形手勢,是蔑視別人的一種敵意做法。上街走路,千萬注意交通安全,所有車輛都靠左行駛。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閱讀全文

與英國人喪事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分辨印度低種姓 瀏覽:661
伊朗三十萬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85
印度為什麼出神劇 瀏覽:741
印度的女人為什麼叫媽媽 瀏覽:46
美國的10碼衣服等於中國的多少 瀏覽:211
中國現在的煤炭從哪裡進口 瀏覽:621
越南盾換成人民幣值多少 瀏覽:465
伊朗最貴的鑽石多少錢 瀏覽:275
越南如何辦理入境 瀏覽:949
印尼龍目島屬於哪裡 瀏覽:915
美國的伊朗人怎麼樣 瀏覽:941
為什麼義大利那麼多古建築 瀏覽:697
明日之後如何一發抽到中國湖榴彈 瀏覽:363
印尼一共有多少火山 瀏覽:973
越南共佔多少島 瀏覽:958
有申根簽證怎麼去英國 瀏覽:421
印尼漁業什麼時候恢復正常 瀏覽:59
英國脫歐利率怎麼樣 瀏覽:31
講英國歷史講什麼最好 瀏覽:338
越南種什麼草最好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