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伊朗現有多少軍人
中國二百萬,美國三百萬,英國一百五,法國一百八萬,義大利一百萬,伊朗三百五十萬
2. 目前全世界有多少軍人軍隊人數最多的前幾個國家是
.
目前全世界有將近2000萬軍人。
.軍隊人數最多的前幾個國家:
中國軍隊268萬 (其中台灣軍隊38萬)
美國軍隊138.5萬
印度軍隊127萬
朝鮮軍隊117萬
俄羅斯軍隊113.2萬
韓國軍隊69.1萬
伊朗軍隊60.5萬人
越南軍隊46萬
法國軍隊44.02萬
德國軍隊30萬
日本軍隊28.3萬
英國軍隊20.7萬
——————————
以上12個國家共計1062.3萬。
.
3. 世界各國軍隊數量是多少
世界各國軍隊數量:
1.中國:230萬
2.美國:140萬
3.俄羅斯:124萬人
4.印度總兵力:117.5萬人
5.朝鮮:約105.5萬人
6.韓國總兵力:67.2萬人
7.土耳其總兵力:63.9萬人
8.巴基斯坦總兵力:58.7萬人
9.伊朗總兵力:約54~54.56萬人
10.越南總兵力:約48.4萬人
11.埃及總兵力:45萬人
12.緬甸總兵力:約43.48萬人(含准軍事部隊)
13.法國總兵力:35.88萬人
14.烏克蘭總兵力:34.64萬人
15.德國總兵力:33.35萬人
16.敘利亞總兵力:32萬人
17.巴西總兵力:31.325萬人
18.泰國總兵力:30.6萬人
19.印度尼西亞總兵力:29.9萬人
20.義大利總兵力:29.84萬人
21.日本:27.3751萬人
22.波蘭總兵力:24.065萬人
23.羅馬尼亞總兵力:21.965萬
24.英國總兵力:21.094萬人
25.摩洛哥總兵力:19.63萬人
26.西班牙總兵力:19.395萬人
27.墨西哥總兵力:17.5萬人
28.以色列總兵力:17.5萬人
29.希臘總兵力:16.85萬人
30.柬埔寨總兵力:約13.9萬人
31.秘魯總兵力:12.5萬人
32.阿爾及利亞總兵力:12.2萬人
33.孟加拉國總兵力:12.1萬人
34.衣索比亞總兵力:約12萬人
35.菲律賓總兵力:約11.78萬人
36.斯里蘭卡總兵力:11~11.5萬人
37.安哥拉總兵力:11.4萬人
38.馬來西亞總兵力:約11萬人
39.沙烏地阿拉伯總兵力:約10.55萬人
40.約旦總兵力:10.405萬人
41.保加利亞總兵力:約10.15萬人
4. 二戰時參戰各國師級編制多少人 詳細點 美蘇德英法中華民國日本意波蘭
二戰德軍編制
老編制步兵師(共17200人)
轄師部、偵察營、通信營、3個步兵團(3營/團)、炮兵團、反坦克營、工兵營、師輜重隊。
師部:158人,輕機槍2挺,摩托17輛,輪式車輛31輛
偵察營:625人,輕機槍25挺,重機槍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門,20毫米防空炮3門,50毫米迫擊炮3門,81毫米迫擊炮4門,75毫米leIG18型輕步兵炮2門,裝甲車3輛,摩托45輛,輪式車輛30輛,馬車3輛,馬213匹。
通信營:474人,輕機槍17挺,摩托32輛,輪式車輛103輛,馬車7輛,馬52匹。
炮兵團:2500人,輕機槍32挺,105毫米榴彈炮36門,105毫米火炮4門,150毫米榴彈炮8門,摩托40輛,輪式105輛,馬車229輛,馬2274匹。
反坦克營:550人,輕機槍1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6門,摩托45輛,輪式114輛。
工兵營:843人,輕機槍34挺,反坦克槍9支,火焰噴射器20支,摩托44輛,輪式87輛,馬車19輛,馬52匹。
師輜重隊:2300人,輕機槍30挺,20毫米防空炮8門,摩托88輛,輪式車輛253輛,馬車245輛,馬735匹。
3個步兵團:各3250人,輕機槍123挺,重機槍36挺,反坦克槍27支,75毫米反坦克炮12門,50迫27門,81毫米迫擊炮18門,75毫米leIG18型輕步兵炮6門,150毫米SIG33型重步兵炮2門,摩托47輛,輪式車輛73輛,馬車210輛,馬683匹。
1944年步兵師編制
1944年步兵師(共計12352人)
轄師部、燧發槍營、通信營、3個步兵團(2營/團)、炮兵團、反坦克營、工兵營、師輜重隊。
師部:軍官34名,軍士87名,士兵106名,裝備步槍121支,手.槍92支,沖鋒槍12支,輕機槍5挺,輪式車輛32輛,摩托21輛,拖車(trailer)1輛。
師部:軍官33名,軍士61名,士兵92名,裝備步槍95支,手.槍81支,沖鋒槍7支,輕機槍2挺,輪式車輛25輛,摩托21輛,拖車1輛。
地圖班:軍士1名,士兵7名,步槍7支,手.槍1支,輪式車輛2輛。
憲兵:軍官1名,軍士25名,士兵7名,裝備步槍19支,手.槍10支,沖鋒槍5支,輕機槍3挺,輪式車輛5輛。
燧發槍營:軍官15名,軍士113名,士兵580名,裝備步槍477支,手.槍122支,沖鋒槍127支,輕機槍43挺,重機槍12挺,81毫米迫擊炮6門,120毫米迫擊炮4門,輪式車輛8輛,摩托5輛,馬車102輛,拖車57輛,馬165匹。
通信營:軍官16名,軍士80名,士兵283名,裝備步槍326支,手.槍18支,沖鋒槍35支,輕機槍31挺,輪式車輛76輛,摩托13輛,馬車14輛,拖車2輛,馬54匹。
炮兵團:軍官85名,軍士460名,士兵1906名,裝備步槍2065支,手銃307支,沖鋒槍164支,輕機槍69挺,105毫米榴彈炮36門,150毫米榴彈炮12門,輪式車輛30輛,摩托7輛,馬車441輛,拖車34輛,馬2318匹。
(據說也有炮兵團僅由39名軍士,399名士兵和馬545匹組成,105毫米榴炮3門,150毫米榴炮3門)
團部:軍官5名,軍士2名,士兵18名,步槍17支,手6支,沖鋒槍7支,輪式3輛,摩托2輛,馬8匹,自行車1輛。
團部連:軍官4名,軍士22名,士兵59名,步槍64支,手17支,沖鋒槍6支,輕機槍1挺,輪式2輛,摩托1輛,馬車29輛,拖車2輛,馬65匹,自行車3輛。
3個輕型炮兵營:各軍官19名,軍士109名,士兵424名,步槍460支,手71支,沖鋒槍38支,輕機槍17挺,105炮12門,輪式7輛,摩托1輛,馬車96輛,拖車8輛,馬516匹,自行車13輛。
營部17人,步槍10支,手7支,沖鋒槍4支,輪式2輛,摩托1輛,馬12匹,自行車1輛。
指揮連130人,步槍108支,手銃16支,沖鋒槍10支,輕機槍2挺,輪式5輛,馬車30輛,拖車2輛,馬126匹,自行車3輛。
3個105炮連各135人,步槍114支,手16支,沖鋒8支,輕機槍5挺,105炮4門,馬車22輛,拖車2輛,馬126匹,自行車3輛。
1個中型炮兵營:軍官19名,軍士109名,士兵557名,步槍604支,手71支,沖鋒槍37支,輕機槍17挺,150炮12門,輪式4輛,摩托1輛,馬車124輛,拖車8輛,馬697匹,自行車13輛。
營部同輕炮營。
指揮連137人,步槍126支,手16支,沖鋒槍9支,輕機槍2挺,輪式2輛,馬車34輛,拖車2輛,馬142匹,自行車3輛。
3個150炮連各177人,步槍156支,手16支,沖鋒8支,輕機槍5挺,150炮4門,馬車30輛,拖車2輛,馬181匹,自行車3輛。
(還有一種簡化型的炮兵團,團部及團部連相同,但輕炮營則軍官19名,軍士減少為100名,士兵減少至344名,步槍減為371支,手銃增為74支,沖鋒槍減為37支,105炮減為11門,馬車減為70輛,拖車取消,馬減少為406匹。中炮營則軍士減少至97名,士兵減少為398名,步槍減為422支,手銃增為74支,沖鋒槍減少為37支,150炮減少為9門,馬車減少為90輛,拖車和自行車取消,馬減少為476匹。)
反坦克營:軍官17名,軍士123名,士兵344名,裝備步槍318支,手.槍123支,沖鋒槍81支,輕機槍29挺,20毫米自行防空炮12門,75毫米反坦克炮12門,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14輛,輪式車輛113輛,摩托20輛,拖車17輛。
工兵營:軍官18名,軍士92名,士兵510名,裝備步槍432支,手.槍136支,沖鋒槍71支,輕機槍31挺,重機槍6挺,81毫米迫擊炮6門,火焰噴射器20支,輪式車輛17輛,摩托19輛,馬車52輛,拖車25輛,馬97匹。
師輜重隊:軍官58名,軍士219名,士兵1182名,裝備步槍1181支,手.槍133支,沖鋒槍17支,輕機槍57挺,輪式車輛204輛,摩托23輛,馬車131輛,拖車25輛,馬543匹。
步兵團:軍官48名,軍士316名,士兵1644名,裝備步槍1373支,手.槍350支,沖鋒槍332支,輕機槍107挺,重機槍24挺,81毫米迫擊炮12門,120毫米迫擊炮8門,反坦克火箭筒36支,75毫米反坦克炮3門,75毫米leIG18型輕步兵炮6門,150毫米SIG33型重步兵炮2門,輪式車輛45輛,摩托20輛,馬車242輛,拖車130輛,馬495匹。
美軍
⒈1940~1942年間步兵師編制組成:
⑴師司令部,102人,手槍100支。
⑵3個步兵團,10 347人。每團裝備37mm反坦克炮12門,60mm和81mm迫擊炮共39門,輕重機槍54挺,步槍2 224支,手槍1181支。
⑶師屬炮兵,2 770人。含1個155mm榴彈炮營(12門)、3個105mm榴彈炮營(各12門)、1個反坦克營(75mm榴彈炮和37mm反坦克炮共32門)、1個防空營(高射機槍60挺),手槍2 685支。
⑷工兵營,648人,機槍18挺,步槍516支,手槍118支。
⑸醫療營,520人。
⑹補給營,320人,步槍50支,手槍262支。
⑺偵察隊,147人,機槍53挺,沖鋒槍35支,步槍32支,手槍147支。
⑻憲兵連,130人,步槍47支,手槍83支。
⑼通信連,261人,手槍261支。
總計全師軍官630人,士兵14 615人。武器裝備:榴彈炮54門,反坦克炮68門,迫擊炮117門,機槍292挺,沖鋒槍35支,步槍(含自動步槍)7 317支,手槍7 199支,各種大小車輛1 400餘輛。
⒉1943年以後步兵師編制組成:
⑴師司令部及師部連。
⑵3個步兵團:每個步兵團包括3個步兵營、1個團部連(有6門105mm榴彈炮,也有部分部隊裝備106.7mm重迫擊炮)、1個勤務連和1個反坦克連(12門57mm反坦克炮,5挺7.62mm機槍);每個步兵營包括3個步兵連、1個兵器連和1個營部連;營部連裝備3門57mm反坦克炮、4挺7.62mm機槍、8具火箭筒;兵器連有官兵162人,裝備6門81mm迫擊炮、11挺機槍(8挺7.62mm M1919A4機槍,3挺12.7mm M2重機槍)、7具火箭筒;步兵連包括3個步兵排、1個武器排;武器排有3門60mm迫擊炮、3挺7.62mm M1919A4機槍、3具火箭筒;步兵排包括3個12人的班(每班裝備10支M1半自動步槍,1支7.62mm M1918A4勃朗寧自動步槍,1支7.62mm M1903A4斯普林菲爾德狙擊步槍)。
⑶師屬炮兵:包括3個105mm榴彈炮營、1個155mm榴彈炮營、1個司令部連和1個炮兵勤務連,裝備155mm榴彈炮12門,105mm榴彈炮36門。
⑷1個機械化偵察隊。
⑸師屬工兵、通信兵、補給兵、醫療兵、憲兵等分隊與前同。
一般每個步兵師還配屬1個坦克營、1個防空營等部隊。計全師官兵1.5萬餘人,武器裝備(據《美國陸軍史》給出的1944年裝備數目,比上面所述略多):榴彈炮70門,迫擊炮145門,反坦克炮93門,火箭筒663具,機槍950挺,坦克76輛,裝甲車輛49輛,其它車輛1560輛。
⒊1940~1942年裝甲師編制組成:
⑴師司令部與師部連,325人。
⑵1個裝甲旅,轄3個裝甲團,6 045人,裝備中型坦克108輛,輕型坦克260輛。
⑶1個裝甲步兵團,2 135人,半履帶車94輛。
⑷1個裝甲炮兵團,2 127人,轄3個炮兵營,裝備105mm榴彈炮36門。
⑸裝甲偵察營,763人,輕型坦克13輛,半履帶車及偵察車62輛。
⑹工兵營、補給營、軍械營、通信連、醫療隊等。
全師人數14 620人,有中型坦克108輛,輕型坦克273輛,榴彈炮36門,迫擊炮41門,反坦克炮38門,機槍720挺,沖鋒槍30支,步槍1 992支,各種車輛2千餘輛。
⒋1943年後裝甲師編制組成:
⑴師部及師部連。師下設2個作戰指揮部與1個預備指揮部,作戰指揮部轄部不固定。
2)3個裝甲營:每營包括3個中型坦克連(各17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1個輕型坦克連(17輛M5「斯圖亞特」坦克)、營部排(2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1輛M3半履帶車)、偵察排(吉普車6輛)、武器排(2輛M3半履帶車,3輛M4/105坦克或M8自行榴彈炮)。
⑵3個裝甲步兵營。
⑶3個裝甲炮兵營,每營有M7自行榴彈炮18門。
⑷裝甲偵察(騎兵)營、工兵營、補給營、軍械營、通信連、醫療隊等。全師1.1萬餘人,中型坦克168輛,輕型坦克64輛,自行榴彈炮54門,裝甲車80輛,自行反坦克炮36輛,迫擊炮94門,火箭筒669具,機槍940挺,其它各種車輛將近1 500輛。
⒌空降師編制組成: 1942年空降師初建時編制較小,每師轄2個傘降步兵團、1個滑翔機步兵團(以上各團編制與普通步兵團相近),1個炮兵營,及一些附屬部隊,共8500人。主要裝備有82mm迫擊炮、76mm馱載式榴彈炮、57mm反坦克炮、37mm高射炮等。後編制擴大,每師增加了1個傘兵團或滑翔機團,炮兵也加強為炮兵團,人數上升到12 799人。
5. 印度未獨立之前英軍駐扎在印度最多人數
假的!
英軍在亞洲陣亡了純白人就有3.6萬,加上英聯邦軍隊合計25萬。
所以英國在印度肯定不止3000人的。
英帕爾戰役中,有這么一句話「蒙巴頓接到--報告後,命令英第二師和第七英印師繼續向馬奧集中。。。」可見英國在印度肯定有至少2個師級部隊,一個師至少2萬人。還有英印師也有不少英國白人。
6. 2019年英國現役軍人有多少
2019年英國總兵力約23萬人,其中英國陸軍兵力為11.39萬人,英國皇家海軍兵力為4.45萬人,英國皇家空軍兵力為5.254萬人。
7. 97香港回歸前的駐港英軍是哪個師,人數是多少
LZ的問題有個錯誤,英國政府在香港的駐軍不只包括陸軍。仔細查閱資料之後,現將當年駐港英軍的資料整理如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英國陸軍
二次大戰之後,英國駐軍地面部隊數量由一個師,下降至包含四個步兵營的一個旅。
駐香港地面部隊主要組織為:
第26啹喀步兵旅(1948-1950)
第48啹喀步兵旅(1957-1976; renamed Gurkha Field Force 1976-97; returned to old title 1987-ca.1992)
第51步兵旅 (1976年解散)
英國皇家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從1842年中英兩國簽署《南京條約》香港開埠之始進駐香港。基地設於香港島以北的添馬艦海軍基地(HMS Tamar);並在1970年代加設威爾斯親王大廈。1993年,添馬艦海軍基地被移至鄰近昂船洲政府船塢的昂船洲海軍基地。
香港曾經常為以下艦隊作正常基地:
英國太平洋艦隊 1840s-1948
英國駐華中隊 1844-1941, 1945-1992
英國遠東艦隊/香港中隊 1969-1971
第120掃雷中隊 1958-1966 - Transfer to Singapore
第六反水雷/巡邏艇作戰中隊 1969-1997
英國皇家空軍
1983年,駐港皇家空軍一架韋斯克斯HC2直升機參與空中拯救訓練英國皇家空軍為駐港英軍中人數最細小的一支。基地設於九龍半島的啟德機場,及位於新界的石崗機場。稍後,英國皇家空軍撤離啟德機場,石崗機場成為香港唯一的皇家空軍基地。
下例為英國皇家空軍駐港單位:
英國皇家空軍第28中隊 1968-1978, 1996-1997(RAF Kai Tak) - 配備 韋斯克斯 Wessex HC2 直升機
英國皇家空軍第28中隊 1978-1996(RAF Sek Kong)- 配備 韋斯克斯 Wessex HC2 直升機
22 Squadron
114 Squadron
846 Squadron 1963-1964(RAF Kai Tak)
847 Squadron 1970(RAF Kai Tak)
367 Wireless Unit
368 Wireless Unit
444 Signals Unit (Stanley Fort), 1971 to 1977, SatCom node in the Defenc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Medical Supply Squadron
Composite Signals Unit
GEF(Ground Radio)
ASF(Catering Squadron)
此外,當年在香港還有一支部隊。主要由本地人組成,相當於我國的民兵。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RHKR(V)),亦稱皇家香港軍團(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RHKR)或義勇軍(The Hong Kong Volunteers)。總部位於香港跑馬地(而原址已在1996年拆卸和移交馬會和紀利華木球會使用),軍團為一支快速動員並配備輕型武器的地面軍事部隊,由居港市民志願兼職組成。義勇軍為香港政府所屬的單位,不屬於英軍,但因為在港英政府年代香港的國防是由英國主管所以是由駐港英軍指揮,裝備也因而英國化。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是一支直接由香港政府支付的部門,在二戰前多由英國人及居港的外籍人組成,但在後期多由華人組成。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在不同年代,曾被稱為香港義勇軍、皇家香港防衛軍及皇家香港團隊,部隊的任務及組織與後期的「快速動員並配備輕型武器的地面軍事部隊」不同。在二戰時皇家香港軍團配備有炮兵連,高炮連,裝甲車排,工兵排,重機關槍連等隊伍。
協助駐港英軍防衛香港
於非常時期(如暴動)協助駐港英軍維護香港治安
8. 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英國,各個國家的軍人有多少
排名 國家 軍隊人數 核武器數量 航空母艦數量 空軍打擊能力指標
1 美國 123萬 6600 13 10.00
2 俄羅斯 90萬 6300 2 9.75
3 中國 200萬 450 0 9.55
4法國 40萬 600 3 9.65
5 印度 150萬 80 1 9.35
6英國 20萬 380 2 9.55
9. 二戰英軍一共多少元帥
空軍海軍沒找到,你就湊合看看陸軍的吧!
這是英國陸軍元帥列表,後面是授勛年份.
阿奇博爾德·阿馬爾·蒙哥馬利-馬辛本特爵士 (1935年)
愛德華八世國王 (1936年)
西里爾·約翰·德弗雷爾爵士 (1936年)
喬治六世國王 (1936年)
威廉·埃德蒙·艾恩賽德 (艾恩賽德男爵) (1940年)
揚·克里斯蒂安·史末資 (1941年)
約翰·格瑞爾·迪爾爵士 (1941年)
約翰·斯坦迪什·蘇爾特斯·普倫德加斯特·維里克 (戈特子爵) (1943年)
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 (韋維爾子爵) (1943年)
艾倫·弗朗西斯·布羅克爵士 (1944年)
哈羅德·魯珀特·萊奧菲爾德·喬治·亞歷山大 (1944年)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爵士 (1944年)
亨利·梅特蘭·威爾遜 (利比亞的威爾遜男爵) (1944年)
克勞德·約翰·埃爾·奧金萊克爵士 (1946年)
威廉·約瑟夫·斯利姆爵士 (1949年)
菲利普·蒙巴頓 (愛丁堡公爵) (1953年)
艾倫·弗朗西斯·約翰·哈丁 (哈丁男爵)(1953年)
亨利·威廉·弗雷德里克·艾伯特王子 (格洛斯特公爵) (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