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ANSYS收購SpaceClaim時打著什麼樣的如意算盤
近日CAE廠商ANSYS 8500萬美元收購Spaceclaim一事,雖然談不上震驚行業,但的確也引發了許多行業人士的熱議。國外CAD行業其實一度對SpaceClaim的發展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有許多CAD專家認為SpaceClaim有可能成為下一個Solidworks。碰巧的是,SpaceClaim與Solidworks還有不少歷史淵源。SpaceClaim是Mike Payne於2005年創立的。如果你了解這個行業的話,Mike Payne對你來說應該是個非常熟悉的名字了。他參與創立的公司包括PTC和Solidworks。這些公司都深刻地影響著,甚至改變了機械設計行業發展的軌跡。
SpaceClaim的產品很容易上手掌握,並擁有直接建模這一招牌功能。創始人有多次成功的創業經歷,團隊開發出不錯的產品,CAD業內人士也對其產品給予極高的認可,這聽上去一切都如此順利。但即使前路看似一片光明,SpaceClaim還是免不了要接受一場行業內「風雨的洗禮」。
有些人可能會說Spaceclaim沒有取得像Solidworks早期那樣的快速發展都是因為產品定價策略失誤導致的。SpaceClaim很早就推出按需訂購服務(subscription)的收費模式,當時採取這種模式的廠商還寥寥無幾。由於該定價策略沒能成功,最終SpaceClaim拋棄這種方式改為更傳統的永久授權模式。然而,這個領域已經早被Solidworks和Pro/E吞噬了,要從這些廠商手中搶奪用戶無異於虎口拔牙。
SpaceClaim的戰略實際上是讓用戶必須要有兩個CAD系統,但是這並不是CAD用戶想要的。然後,他們就會成為CAE軟體、CAM系統、甚至是ECAD系統的前端應用。或許,用戶會使用它來查看、轉換CAD數據。但如果需要更多的功能,還是用回Solidworks或Pro/E方便一些。這樣一來,SpaceClaim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工具。
在上年12月份,SpaceClaim宣稱其擁有40,000名用戶。這聽上去挺好,但是並不足以改變整個行業大環境。因為其競爭者Solid Edge的用戶數量一早就已經超過這個數字了。
聯合創始人的離開
當一個創立者離開了自己的公司,然後加入了同行業中另一家公司時,這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解讀,對SpaceClaim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SpaceClaim的聯合創始人Blake Coulter在2013年初離職選擇加入另一家創業公司Grabcad。Grabcad於2013年推出雲端的CAD應用服務,其CEO甚至放言說要把Grabcad做成全球最大的機械設計軟體提供商,其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也令行業其他對手不得不重視這家創業公司。相比之下,SpaceClaim的市場目前則處於低迷狀態。Blake在SpaceClaim時總是不知疲憊地在網上跟他的朋友討論技術問題,邀請行業人士對產品進行測評,加上時不時對一些使用SpaceClaim的大客戶案例的宣傳,這些都讓SpaceClaim的名聲不斷提升。而更具打擊性的是,其市場部副總裁Bernie Buelow在Blake離開不久後也選擇了離去。目前這一職位一直空缺著。
白色騎士ANSYS
這個時候,ANSYS出現了,以8,500萬美元收購了SpaceClaim。這一數字乍一看可能感覺挺不錯,賣了個好價錢。但是如果跟達索17年前收購Solidworks的3.1億美元相比,恐怕有點相形見絀。更具諷刺性的是,那時候Solidworks只有6,000個用戶,而今天的SpaceClaim已經有4萬個用戶了。
CAD業內人士表示,達索收購Solidworks是為了快速獲取他們已經建立的經銷商渠道,但更重要的是Solidworks被收購前已經是行業新星,發展態勢非常迅猛。
同在一條船
SpaceClaim已經跟ANSYS早有合作。SpaceClaim早就為ANSYS開發3D建模的前端應用。這看似合情合理,作為CAE解決方案,ANSYS的優勢並不在建模上,而SpaceClaim的專長則是直接建模技術。但是為什麼要花重金去收購一個依附於你的產品呢?還要為之付8,500萬美元?這里小編並沒有查收確切的數字說ANSYS每年要為SpaceClaim支付多高的授權費。但從長遠看,將Spaceclaim收入麾下除了能夠節省一筆不小的授權費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做更好的產品整合。
對Autodesk的回應
如果你看過微小網早前針對Autodesk 2.7億美元收購CAD/CAM廠商Delcam的新聞,你應該很容易能理解為什麼說這是對Autodesk的回應。Autodesk雖然靠到處砸錢收購了不少公司而將產品線拉得非常長,但行業人士對其的認識基本上還是一家傳統CAD廠商。Autodesk 2.7億收購了全球最大的CAM廠商Delcam彌補其在CAM領域的短板之後,不免會引起其他巨頭的騷動。不過這一收購並不為行業人士看好。一家CAD公司對結構分析能懂多少?誰會相信他們提供的軟體分析解決方案?他們現在渠道並不能很好的支撐這個產品的服務。「不像我們,我們知道自己在干什麼。我們有可行的解決方法。我們的結果是精確的。我們有一大批博士幫我們寫程序,又有一大批博士在使用我們的程序。Autodesk有什麼?」國外一個CAE論壇上有CAE廠商這么吐槽Autodesk收購Delcam一事。
這樣帶有偏見甚至攻擊性的言論估計都被CAE行業的領導者ANSYS看在眼裡。ANSYS看到了Autodesk正享受著這些「攻擊性言論」帶來的名氣。就像Autodesk希望為其CAD用戶提供CAE服務一樣,ANSYS又為什麼不能通過收購讓其CAE行業用戶也更好地使用上CAD工具呢?這玩的是同一個把戲。
最有可能對ANSYS提供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感興趣的是機械CAD用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機械工程師。這些用戶所接受的教育或培訓基本都會包括有限元分析和其他分析工具的使用。ANSYS加SpaceClaim的解決方案,對吸引這些工程師來說可謂是絕配甚至可以說是完美的組合。或許ANSYS還有其他收購對象可以選擇,但是既然已經與SpaceClaim早有合作,收購已經有緊密合作關系的夥伴比重新去物色另一家廠商顯然要靠譜太多了。
❷ 如意算盤的意思
如意算盤釋義:
比喻考慮問題時從主觀願望出發,只從好的方面著想打算。
[拼音] [rú yì suàn pán]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好便宜!你倒會打如意算盤;十三個半月工錢;只付三個月!你同我了事;我卻不同你干休!」
❸ 雕刻的如意算盤代表什麼意思
手拿算盤估計是刻的白圭,據說白圭是商人的祖師爺,據《史記.貨殖列傳》雲:「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意思是說,天下經商作生意的人,都尊白圭為祖師爺。因為他善於經營,重視經營,他的經營理念和成就,為後世經營者們所師法,所以後世的商人都尊他為本行業的祖師爺。一直到1949年以後,有一些商店還供奉著白圭,只是現在許許多多的商家都開始供奉財神爺了。
❹ 香港回歸過程中英國製造了什麼事件阻止
核彈,以核為威脅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當時的香港不僅是英國工業製品的傾銷地,還成為英國與亞洲各國經濟往來的橋梁,許多英國大型公司也紛紛在香港落戶。
與此同時,香港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升。1959年7月,英國內閣大臣諾曼·布魯克在致首相麥克米倫的信中就強調:「從某種意義上說,香港對英國的象徵意義和政治意義要遠遠大於經濟意義。從戰略上講它已經是我們在遠東地區最後的反共堡壘了,基於政治考慮,我們不能放棄它。」
當時,英國很擔心中國會搞突然襲擊,以武力「奪取」香港。為了繼續留在香港,英國認為,用常規戰爭不能達到目的,英國政府決定在必要時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核計劃政策並不是英國政府的突發奇想。1952年英國成功試爆原子彈後不久,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就制定了一份「全球戰略文件」,明確提出將使用核武器遏制對手。1956年,英國人在一份絕密作戰計劃中寫道,如果東盟與中國發生大規模戰爭的話,中國軍隊有可能進入緬甸,屆時英國將毫不猶豫地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這是英國首次將核戰爭的目標對准中國。
幾年後,英國再次討論了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可能性。1961年2月22日,英國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姆致信首相麥克米倫,認為「如果中國政府有一天要動用武力收復香港了,英國政府可以採用常規武器或實施核打擊來解決,但顯然動用核武器才能解決根本問題!」這一建議得到麥克米倫的贊同,到1961年3月,英國政府內的主要負責官員已經對核打擊中國的計劃達成了「一致意見」。
在新加坡部署核轟炸機
為貫徹英國政府的核計劃,英國軍方開始為核轟炸中國進行秘密的准備。當時,英國的「勝利者」、「勇士」和「火神」三種重型轟炸機可以攜帶原子彈,但由於中英距離遙遠,它們無法從英國本土起飛,執行轟炸中國的任務。英國在東南亞的軍用機場也由於設施有限,不能支持這些轟炸機起降,所以無法對中國實現核打擊。
為此,英國空軍決定,從1957年起,在馬爾地夫的岡島修建重型轟炸機場,同時擴建新加坡的丁加機場。英國空軍認為,它們不僅能作為皇家空軍遠程奔襲中國的落腳點,還能成為英國原子彈轟炸機的臨時基地。1958年,英國國防部又在丁加機場秘密興建了一座永久性核武器儲存基地,並准備把48枚核彈頭運往該基地。
1962年,英國首次將「紅鬍子」戰術原子彈運往丁加機場,原子彈轟炸機也開始進駐該機場。緊接著,英軍在丁加基地進行了頻繁的模擬原子彈投擲訓練。在整個六十年代,英國的核轟炸機不斷在這一地區進行核攻擊演習。為了擴大打擊范圍,英國還在馬來西亞的巴特沃思機場和肯亞的一處軍事基地修建了特別設施儲存核武器。此外,英國還輪番派遣攜帶有核彈的航母到東南亞海域巡邏,並一度計劃將裝備有「北極星」核導彈的戰略核潛艇部署到東南亞地區。
美軍參與對華核戰爭計劃
由於英國在防務上極端依賴美國,因此極力想拉美國參加對中國的核戰計劃,以便為保衛香港提供「雙保險」。為此,英國國防大臣威金遜建議首相麥克米倫,讓英軍參謀總長蒙巴頓勛爵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費爾特上將秘密會談,並向美國許諾,如果美國在核戰中打擊中國,那麼英國皇家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將配合美軍行動。外交大臣赫姆也認為,「香港無法以傳統方式來防衛,美國人對此一定非常了解……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需要非正式地與美方就使用核武器交換意見。」
1961年3月,蒙巴頓受命與費爾特在夏威夷舉行秘密接洽。在會晤中,蒙巴頓表示英國無法依靠常規武器保住香港,「對中國實施核打擊是保住遠東橋頭堡的不二選擇!」蒙巴頓希望美英能夠在此問題上共同行動。費爾特則表示,如果中國強行收復香港,美國將對中國實施核打擊。此後,英美兩國官員又多次在訪問香港的美國航母上秘密會談,敲定了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細節問題。
消息傳回英國後,威金遜大喜過望,他對手下說:「我們一定要讓中國政府明白美國的真實意圖,那就是美國會隨時啟用核武器來報復中國政府試圖以武力收復香港的行為!」有了美國這個後台,英國以為它的核訛詐計劃很快就能成功,香港將會永遠處在自己的統治之下。
中國試爆原子彈英國核計劃偃旗息鼓
然而,英國的如意算盤打得過早了。先是在東南亞殖民地存放核武器的計劃遭到了當地人民的強烈反對。1957年年初,英國公開宣稱,將在馬來亞和新加坡儲存核武器。全世界輿論一片嘩然,就連英國駐新加坡總督也表示堅決反對。
此後,英國對中國的核戰計劃不得不在更為秘密的狀態下進行准備。後來,英國雖然在新加坡的丁加基地部署了核武器,但卻一直瞞著新加坡政府,就連一向親英的馬來西亞首相拉赫曼都不知情。不過,由於忌憚東南亞國家的反對,英國在丁加基地最多時也只部署了6架原子彈轟炸機。這個數量的轟炸機顯然無法突破中國嚴密的防空網,更別提完成轟炸任務了。
1964年,中國成功研製出原子彈,英國的核攻擊計劃遭到了致命一擊,這場核戰爭鬧劇終於就此偃旗息鼓。而英國一直戀戀不舍的香港,也在1997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❺ 英國軍隊是什麼時候開始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目標計劃的
事實上,英國政府最高層從一開始就固執地認為,核武器不僅僅對威懾歐洲十分重要,而且對威懾遠東特別是中國也同樣重要。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1956年,一份絕密報告放在了英軍總參謀長的桌面上,這份絕密報告中直言不諱地挑明:一旦東盟與中國發生大規模戰爭,那麼英國將毫不猶豫地使用核武器!一個針對中國進行核戰的計劃開始秘密進行。
1957年,英國空軍部向總參部打報告,由於航線沿途重要機場的跑道太短和支援設施有限,可以攜載原子彈的英國皇家空軍的「勇士」、「火神」和「勝利者」重型轟炸機(由於這三種飛機的第一個英文字母都是「V」字打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V」中隊)根本無法起降,所以根本無法對遠東地區實現核打擊。為此,空軍部建議,英國皇家空軍應該在馬爾地夫的岡島上修建一個重型轟炸機機場,作為遠程奔襲遠東的落腳點,同時擴建現有新加坡的丁加機場,使其成為英國皇家空軍原子彈轟炸機中隊的臨時基地。
同年,英國皇家空軍的原子彈轟炸機中隊派出轟炸機,在沒有攜帶原子彈的情況下對上述航線進行熟悉性飛行訓練。
1958年,英軍決定在新加坡的丁加機場修建一個永久性的核武器儲存基地。到1960年,英軍已經開始制定對遠東地區(中國)實施核打擊的目標計劃。
1962年,在時任英國首相麥克米倫的親自密令下,一架載有「紅鬍子」戰術原子彈的皇家空軍大型運輸機取道利比亞、葉門和馬爾地夫飛抵新加坡機場,一些核武器專用設備同時運抵。4個原子彈轟炸中隊同時進駐丁加機場,其中3個是具有高空投擲原子彈能力的「V」轟炸機中隊,1個是可以進行低空原子彈轟炸的「堪培拉」轟炸機中隊。此外,英軍還在肯亞的恩巴卡西機場和馬來西亞的巴特沃思機場部署了核武器的特別處理裝備。
1963年11月,英軍開始在新加坡進行教練原子彈投擲訓練。
不過,英國人的如意算盤很快落空了。由於英國與印尼之間的沖突不斷升級,所以在1963年至1966年間,英國皇家空軍只在丁加部署了4到6架重型原子彈轟炸機。
然而,在整個六十年代期間,英國的原子彈轟炸機不斷在這一地區進行核攻擊演習。到1963年末,「堪培拉」中隊開始在丁加機場進行低空核轟炸演習,並且一直呆到1970年。更讓人震驚的是,這些英國轟炸機的攻擊目標還包括緬甸。因為英國軍方異想天開地認為,一旦中國與東盟開戰,那麼中國軍隊肯定要向緬甸挺進,所以原子彈打擊的范圍必須包括緬甸境內的目標!
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也捲入了所謂的東盟保衛戰,加入了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行動計劃。
1959年,英國海軍首次裝備「紅鬍子」戰術核武器,配備給航母的「短彎刀」艦載機。
1960年,英國皇家海軍的「勝利者」和「赫爾墨斯」號航母抵達新加坡。在接下來的十年間,英軍航母輪番游弋東南亞地區,並且在東盟與中國戰爭計劃中扮演重要的核打擊角色。根據作戰方案,核彈頭與裂變物資平時分開放置,一旦形勢需要,游戈在這一地區的英國航母就能把艦上的核武器卸到新加坡的碼頭上,然後運到丁加空軍基地進行組裝。
到1968年,已經裝備了核武器的英國軍艦包括5艘航母、2艘彈葯儲存艦、2艘「虎」級反潛巡洋艦;到1970年,英軍開始裝備新型的WE177核彈之後,幾乎所有的英國軍艦都有可能裝備核武器,而且,由於WE177換了常規彈頭後還可以當成普通的深水炸彈,所以更具隱蔽性。
1971年,英國海軍被迫撤出新加坡,此後,海軍的部署和注意力才重新回到北大西洋。1992年,英國將海軍的戰術核武器全部撤走,但保留了4艘裝備了「三叉戟」導彈的潛艇。不過,這些潛艇再也沒有進行海外訪問或者部署。
❻ 什麼叫如意算盤
本意是從主觀意願出發,盤算得很美。
如意算盤,漢語成語,拼音是rú yì suàn pán,比喻考慮問題時從主觀願望出發,只從好的方面著想打算。出自《官場現形記》。
❼ 如意算盤是什麼意思
釋義 比喻考慮問題時從主觀願望出發,只從好的方面著想打算。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四回:「好便宜!你倒會打如意算盤!十三個半月工錢,只付三個月!你同我了事,我卻不同你干休!」
用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