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為何能成世界霸主幾百年
近代史對於全世界大部分國家而言,都是一段苦不堪言的歷史。早從18世紀後半葉開始,提前進入工業革命,邁入資本主義社會的西方列強就開始了對全球資源的瓜分掠奪。而這些落後的封建君主國家,譬如東亞,南美,以及非洲的絕大部分國家,都被殖民成了資本主義市場的的原料產地。
不難看出,歐洲這些西方列強基本上都被英國錘了個遍。侵略殖民地那些本就弱小的國家不算本事,只有跟同行干架,才算真正的實力。看看他打敗的這些歐洲強國,沒有一個是吃素的。這個近代世界霸主,舍英其誰?
『貳』 英國是如何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帝國的
新航路開辟以後,英國也走上了對外殖民擴張的行列,先後打敗荷蘭,法國等.18世紀後半期英國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
英國最初試圖經過俄羅斯打通東方貿易路線,為此於1533年成立了莫斯科公司,不久之後發現俄國與東方沒有直接商業往來,於是轉而尋找西北航線,試圖經北美洲北部前往東方。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
(2)英國怎麼稱霸世界的擴展閱讀
1688年,英國通過光榮革命推翻了本國的封建統治,隨著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英國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對王權進行了明確的制約,並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
可以說,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最終,使得英國在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標志著英國的崛起。
『叄』 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因素有哪些
原因:
1、最早進行了工業革命;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
3、英國首先進行工業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是世界領先水平;
4、18世紀英國成為最強大的殖民國家,從殖民地獲得大量的財富,擁有廣闊的商品和原料市場;
5、新航路開辟,使得世界經濟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奴隸貿易使英國得到資本原始積累;
6、最早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國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7、最早進行了工業革命 ,使其生產力大大進步,大量的殖民地成為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等。
『肆』 英國憑啥稱霸世界幾百年呢
英帝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一度豪橫世界三百年。巔峰時期,統治過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那麼,作為一個人口不過幾千萬的小小島國是怎樣做到的呢?其實英帝國在海外擴張上還是有它的獨特之處和智慧招法的,在東印度公司運作上,就可窺視一斑。
東印度公司的成功,也讓聰明的英國人摸索到一條屬於自身特點的全球擴張之路。英國盡量避免像西班牙和葡萄牙那種簡單粗暴的掠奪方式,而是像東印度公司這樣,一步一步掌控住殖民地區的經濟和貿易,進而征服整個地區。
實踐中,英國人嘗到了甜頭,這種方式不但統治成本最低,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殖民效果。因此,這種辦法,成為英國人最常用的主要征服方式,也是英國人的高明之處,更是它能夠征服世界,成為世界霸主的重要原因之一。
『伍』 美國稱霸之前英國如何稱霸世界
美國稱霸前,英國是靠經濟上戰勝主要對手西班牙,殖民經濟極大地擴張,形成「日不落帝國」而稱霸世界的。
其歷史淵源:
16世紀中期繼位的伊麗莎白一世擁護英國國教,與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對抗,她支援試圖脫離西班牙統治實現獨立的荷蘭,而且為英國海盜頒發「搶劫特許狀」,允許他們自由搶劫西班牙的商船。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被激怒了,他派出23 000名士兵乘坐130艘船組成「無敵艦隊」向英國發起進攻,卻在英吉利海峽慘敗於英國艦隊。這就是1588年的英西海戰。
教科書告訴我們,西班牙在這次海戰後失掉了大國地位。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其實根本原因是兩國經濟實力的逆轉。
英國和剛剛獨立的荷蘭分別在1600年和1602年相繼設立了東印度公司,開始了真正的亞洲貿易和殖民地經營。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經營和英國截然不同,這一點以後經常會被提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經營是富於極端掠奪性的,他們奴役當地人和奴隸開採金銀、種植甘蔗和咖啡,各殖民地除了單一的經濟作物,所有的衣食都依賴進口,沒有形成獨立的經濟體系。
但是英國為了擺脫貿易赤字,選擇了與西班牙完全不同的道路,建立起以種植園為中心的殖民地產業。英國在獲取的廣袤殖民地上,驅使殖民地人和從非洲掠來的奴隸們種植棉花,促進棉紡織業發展,建立大型牧場生產羊毛,引進小麥發展麵粉製造業。西班牙、葡萄牙雖然挖掘礦山掠奪了金銀,開墾了甘蔗園和咖啡園,但最終沒能在殖民地大規模創建各產業園區。最終這些是由英國完成的。
西方國家勢力的大規模擴張是工業革命的結果,而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的紡織業,這是世界史上公認的說法。眾所周知,1700年前後,印度紡織的一種平紋白布在英國非常流行,最終竟致使英國的紡織業者不斷破產,於是英國政府禁止進口這種白布,後來乾脆禁止民眾穿這種白布製成的服裝。據說,英國同時還拚命地製造各種織布機仿造這種白布,結果導致了工業革命,並最終幫助英國統治了世界。
修正這種學說的是沃勒斯坦和以布羅代爾為代表的法國年鑒學派,以及受年鑒學派影響的歷史學家們。
他們主張「與其說是工業革命,倒不如說是新大陸的發現、對亞洲的侵略以及對世界經濟的控制,導致以英國為中心的歐洲取得了世界霸權」。
當然,由於工業革命的先導作用,英國掌握了紡織業的技術,並且通過在殖民地生產棉花和羊毛控制了「衣」,這是英國國力增強的一個重要方面。
英國先是控制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不但在那裡安置了從非洲掠來的奴隸,還遷入了英國國民,讓他們種植穀物和飼養牲畜,並從歐洲引進美洲大陸本來沒有的小麥進行大規模種植,就這樣,美洲成了歐洲的「大糧倉」。19世紀英國的世界擴張戰略就是最大限度地控制新大陸和歐洲之間的貿易。
結果,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中心的產業在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北美洲地區紮下了根。那麼南美洲怎麼樣了呢?西班牙、葡萄牙殘酷殺戮南美洲當地居民,「殺雞取卵」式的掠奪金銀,奴役奴隸並搶奪農田,但其統治下的國家除了砂糖和咖啡以外根本沒能形成像樣的產業。
唯一例外的國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阿根廷,最終農業得以發展。阿根廷農業之所以能有特別的發展是因為在英國控制貿易的情況下,西班牙把阿根廷定位成歐洲,特別是英國的糧食生產基地。
英國占據著印度、錫蘭或者說緬甸的廣袤土地,利用當地人或者源源不斷地從非洲運來的奴隸作為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在種植園種植經濟作物,英國也逐漸壟斷了糧食生產和糧食貿易。
這令世界經濟出現了新的狀況。
即使是現在南北美洲的經濟差距也仍然色彩鮮明地反映著舊宗主國的經營方針。而當時,殖民地產業的發達與否更加導致了其宗主國經濟實力的差異。
也就是說:英國正是因為在殖民地發展了農業和畜牧業,經濟才超越了西班牙。
在工業革命以前,工業製品在貿易中所佔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日常交易的商品多數是「食品」和「衣物」。當然,羊毛、棉花之類的服裝原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比它們更重要的是砂糖、咖啡、紅茶之類的食品,控制「食品」方面的交易即是控制著世界經濟。這就是英國繼西班牙、葡萄牙開辟大航海時代之後所做的事情。
當時的英國控制了包括新大陸在內的全球市場,但是貿易的核心仍是農產品和衣料。英國通過累積「食品」和「衣料」所獲得的貿易利益增強了國力,從而擴張了殖民地並確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陸』 英國當初是怎麼成為世界霸權的
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資產階級執政的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為英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使其經濟、軍力、科技、文化迅猛發展,標志著英國的崛起。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志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這一時期,被人們稱為「不列顛治世」。
『柒』 英國是如何成為19世紀的世界霸主的
英國的發展在新航路開辟以來快速展開,以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主要發展龍頭,另外夾雜於政治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使得英國在19世紀成為了世界的霸主。那麼,歸根到底,英國成為這世界霸主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探尋一下。
東印度公司的開辟,是英國殖民地發展的一個典型。在英國的發展中,從殖民地獲得的收入是很大一部分的收入。英國擁有廣闊的商品和原料市場,在殖民地的征服中,英國利用殖民地的資源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國家發展,為了自己成為世界霸主做出貢獻。
在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進程中,經濟、政治和世界因素都對英國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使得英國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捌』 英國那麼小,為什麼可以稱霸世界那麼久歷史
原因如下:
1、英國是個海上島國,遠離大陸,受到的戰爭較小,換句話說,德國、發過、俄羅斯都必須同時擁有一支龐大的陸軍和一隻強大的海軍,而英國僅僅需要海軍就可以了!
至少在海軍和陸軍上,軍費省一半,換句話說,同樣的軍費,可以造德國2倍噸位的海軍!
2、因為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創者(先發優勢),可以用廉價的工業品換取各類資源。這給英國帶來了實質性的強盛,特別是軍事上,有便於他日後對其他國家進行侵 略殖 民,這種資本的原始積累為英國的發展提供了原料和資本的支持,使英國國力大為發展,這也讓英國早早的走進了世界強國的先例。
3、歐洲是一個分散的大陸,這樣有助於英國合縱連橫,打擊強者。拿破崙、德國等都是這樣被打垮的。
4、在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數千萬的人口已經可以進行工業化了!現在就不行了。
『玖』 既沒商品,也沒資源,英國究竟是靠什麼稱霸世界的
在16-18世紀,整個世界50%以上的白銀都流入了明朝,70%的黃金都流入到了印度。而明朝最後的結果是,因朝廷貧窮而被少數民族給滅了。再看看古代印度,絕對是全球貿易中心。西方人拚命都想找到印度,無論是好望角還是印第安人都是西方人為尋找印度而起的名字。但最後結果如何?清朝面對鴉片戰爭,而印度則被全面佔領,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而英國在沒發家之前,曾經遭受過數次滅頂之災。無論是維京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諾曼人都曾經統治過英國。英國的面積僅僅只有廣西省大,他是如何一步步稱霸世界的呢?
·良性循環的形成
冒險這種事情,如果不是有癮,就是因為窮。而英國第一批冒險家,顯然都是身份低下的中下等貴族。
他們在英國本土沒有了發展空間,就去遙遠的海外尋求新的機遇。期間,一大半的人在這種冒險中死去了,而能活下來的人都發了大財。
這些曾經被英國本土貴族看不起的人,當腰纏萬貫之後,趾高氣揚地回到英國,就有了要求更高社會地位的資本。
他們在有錢之後,不但向英國皇室要求更多的貿易自由,還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為了不斷滿足自己的貪婪,這些暴發戶就想擁有更多的錢。但人就那麼多,土地就那麼一點,人的慾望卻是無窮的,怎麼辦呢?
於是,商人一方面大力發展工業,用機器來生產機器,促成了工業革命的發生。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更多的殖民地將生產的產品消化掉。
就這樣,靠著冒險、血腥、戰爭、屠殺、競爭、革新、解放思想等一系列手段,讓原本小小的英國變成了後來的日不落帝國。
『拾』 英國作為一個貧弱島國,憑什麼成長為全球霸主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中世紀。這一混亂時期的軍事和王朝政治奠定了歐洲國家的政治邊界。隨著民族國家的崛起、地理發現和宗教改革,歐洲進入了近代。最終成為人類文明的主流。英國無疑是這一時期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借著歐洲崛起的東風,英國實現了霸權。
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方便的動力,並迅速普及,極大地促進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交通運輸業也從中受益。汽車和火車應運而生。英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進入了機器時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隨著新交通工具的出現,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變得非常緊密,英國已成為世界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