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列強為何要「租借」中國領土99年,而不強占
眾所周知中國在近代歷史上曾經有過一番屈辱的歲月,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之下,最終徹底戰勝了侵略者,並在一片廢墟上建立了一個新中國,中國人幾千年來強大的思想,也終究為此付出了代價,不過相比起來,列強在當年割讓我國的領土,並不在少數,但是卻始終沒有強行佔領,而是採用不平等條約的方式強行租借。
而且中國人也確實是據理力爭了,別看清政府軟弱,但是一旦遇到強佔領土的,立刻知會駐外使節,嚴正抗議,即便是在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的同時,在租借的時候,也不願意租借一百年,因為按照慣例,租借100年以上,等於默認他們成為這塊領土的實際擁有者,中國幾千年來文化傳統,包括清政府的統治者,都不能坐視自己江山社稷落在列強手中。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各個列強之間也並不是很心齊,其實對於他們來說,如何能夠轉化本國最大的利益才是當務之急,一旦出現某一個列強出兵強佔中國領土,那麼必然會遭到其他列強群起而攻之,畢竟他們把中國視為一塊巨大的蛋糕,一人一口,大家誰也不吃虧,一旦出現一個列強想要獨占,自然會受到其他人針對,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明智,從另一角度上來講,列強們為各自的利益爭斗,其實反而給了中國奮發圖強的機會和時間,讓我們能夠吸取教訓,重新東山再起。
Ⅱ 南京條約已經把香港永久給英國了,為什麼後來英國會簽一個租借99年的條約
首先香港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和各個離島組成的。。
1842年,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的是香港島。
1860年,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
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
即香港是一部分租借,一部分永久割讓。
至於為什麼全部都一同回歸,就有些歷史原因。
無論是民國也好,新中國也好,成立的時候都已經向世界宣布,不承認所有以前簽下的不平等條約。所以在中國的角度來說,1911年民國成立後,就不承認香港的割讓和租借。但礙於當時的國力,也沒有辦法去主張收回。
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新界的租借期將滿,英國想試探中國的想法,派當時的港督到北京商量續租新界的事項。這時中央政府就表明了強硬的態度,不但不續租新界,並且要將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及各個離島的主權收回。後來經過長期的談判,才最終落實香港在1997年7月1日的回歸
Ⅲ 英國要租用香港100年,為何清政府堅持99年,一年能發生什麼
在當時的國際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旦某個地方被其他國家租借了100年,那該地區的歸屬權就屬於租借該地區的國家了。所以當時的清政府為了不讓香港成為真正屬於英國的地區,才不同意租借一百年的。
99年和100年之間,雖然只差一年,但就是這一年的關系,決定了香港的歸屬所有。正是因為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答應這100年的要求,所以香港才能夠回歸到祖國。
Ⅳ 租借與割讓
雖然我們多次聲稱對不平等條約不承認,但實際在處理時還是限於國家的實力,採用的是實用主義的態度,比如根據中俄《北京條約》等割讓的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實際已經被確認了。
而香港則有所不同,英國當年要求租借香港主要目的還是希望在中國附近有個貿易落腳點,後來因為港島已不敷發展再租借的九龍,當年中英談判時,香港是按照《南京條約》租期滿了, 所以理應歸還,其實還是基於承認不平等條約的基礎上的談判。
而澳門則更為特殊,葡萄牙人在明代即來到澳門,但主要是通過向官員受賄,獲得在澳門的居住權和貿易便利,澳門實際還是需向中國納稅,即使到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條約》簽訂之後,澳門逐步成為葡萄牙佔領地,然而該條約 並沒有規定把澳門割讓給葡萄牙。條約明確指出,未經中國政府允許,不得將澳門讓予 他國;澳門仍然享有中國內地港口的優待,對中國來說,澳門不是外國港口。這說明中 國對澳門的主權並未喪失;雖然葡萄牙從1849年以後對澳門實行了150年的殖民統治,但澳門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只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
所以港澳的情況和外興安嶺等情況不同,前者只是被租借的用於貿易的據點,而後者則是完全被武力所搶奪的領土,而且可能已永遠要不回來了。
Ⅳ 英國為什麼要把香港還給中國
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成就,國家實力大步提升.
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中英關於租借香港的時間在97年就到期了,就算不能收回,也要談續期的問題,畢竟香港不是割讓出去的,而是租借.
Ⅵ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什麼英國更想租借舟山群島呢
我們都知道英國1840年用炮艦打開中國大門,1842年跟中國簽訂南京條約割地割的是香港島,其實英國人剛來中國看好的最佳地方並不是香港,而是位於長江出海口對岸的舟山群島。
舟山對面便是中國最富裕的省份浙江,大批的紡織品和茶葉都是來自於浙江,控制了舟山便控制了中國的出口。英國人可以在舟山非常廉價的買到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然後將其販賣到世界各地,可以賺取高額利潤。英國曾兩度拿下舟山,但是最終簽約的時候,確拿了香港而不是舟山。最終英國人還是放棄了舟山,主要原因在於他們只是從地圖上看到舟山的位置格外好,但是一旦他們佔領了此地,便發現舟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舟山周圍的吃水深度太淺了,英國的大型戰艦根本無法靠近島嶼,自然無法軍艦壓制舟山群島上的百姓,也不能及時停靠、補給和維護。英國人在舟山遇到了當地民眾激烈的反抗,使英國耗損了不少實力。舟山戰略位置太好了,北上暢通無阻便能威脅京津地區,即便英國人真要強行割占舟山,清朝統治者估計也不會簽字,到時候只能是魚死網破,英國人只能罷手。
Ⅶ 為什麼英國是」租借「香港而不是直接佔領香港
香港中有一部分是直接佔領,包括香港和九龍,有一部分是租借的,包括新界。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締結《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尖端。1898年英國又乘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後統稱「新界」),租期九十九年,1997年6月30日期滿。
Ⅷ 為什麼當時很強的英國都是租借 或者殖民別的國家,而不是直接佔有
直接統治的成本和風險太高,已經超出了直接統治所能獲得的預期收益。
所以英國最擅長的一招就是扶持代理人代行殖民統治。尤其是扶持殖民地的弱勢民族壓制主體民族,故意製造矛盾和仇恨,而自己作為一個調解人和仲裁人的角色出現。
Ⅸ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為何英國更想租借舟山群島,其次才是香港
的確,英國對於舟山群島一直都是十分十分青睞的,而至於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地理位置,畢竟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給舟山群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政治地位,是當時大清王朝特別看重的一個地區。
所以英軍在綜合對比之後,也就放棄了舟山選擇了香港。不過雖然當時英軍沒有剝奪舟山群島,但是也強迫清政府開放了,位於浙江寧波的通商口岸,也算是在中國浙江地帶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商品傾銷入口。
Ⅹ 英國人為什麼租借新界99年
這個我們上學時學過,列強先用武力強占,然後通過不平等條約,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將他國領土的一部份借去使用,稱租借地。租借期長短不一,最長不超過100年。如果租約超過100年,那最後這塊地方將歸屬租借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