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看看英國人吃什麼

看看英國人吃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8 12:56:39

❶ 誰有英國人習俗的介紹

英國生活習俗
現在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英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文章、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
英倫生活面面觀
一、生活中的數字
在英國,成人平均每周22小時從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並以相同數量的時間用於家務勞動。而從事家務勞動的人的性別仍以婦女為最高。但婦女參加工作的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婦女參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體力工作部門,婦女佔一半。而在服務行業,婦女則佔一半多,可謂"半邊天"!
英國家庭的消費額1990年至1997年間增長了75%(含通貨膨脹率)。而1998年二季度又比1997年上漲了2.8%。其消費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1997年,居民用於娛樂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費增加了10%。其支出內容為購買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電腦和其它耐用品。這部分消費還用於租錄像機和音樂磁帶,購買文體用品,以及教育投資。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價上漲了4.4%,但個別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最高的當屬香煙。
由此可見,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並漸漸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
二、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
西服仍稱得上是英國的國服,但是,雖然上班族西裝革履,甚至在重要場合,男士著燕尾服,女士著低胸晚禮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歡穿休閑服,式樣簡單、舒服合體。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象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三、公園與綠地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一年四季適合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政府在制定市區規劃時,幾乎在每一個生活小區都專門規劃出一大塊綠地或公園,供人們休息或散步,為孩子們嬉戲提供空間。
由於冬季陰雨多霧,使夏天的太陽對英國人來說變的特別寶貴。在陽光燦爛的周末,假日,公園里,沙灘上到處躺滿了享受太陽浴的人們。更有英國人以把自己的皮膚曬成棕色發亮為時髦。
四、自己動手做
英國人喜歡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動手修繕房屋,製作傢具,裝修房間,修整花園。甚至自己製作陶瓷工藝品,幾乎無所不能。這不僅僅出於經濟考慮,而是把此看作是培養個人技能,陶冶個人情操,也是休閑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五、酷愛運動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在1996至1997年間,有占總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內,至少參加一體育運動。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更高。
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踢足球、打司諾克球、打網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眾多男女共同愛好的項目。而每天散步兩英里或更長的距離,一直是流行的運動。
六、豐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遊度假對大多數英國百姓來說,無論時間長短,國內或國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據英國旅遊機構調查,1996年,英國居民度過4夜或4夜以上假期的人共計5,900萬,超過了英國人口的總數,而1997年英國居民離家度假超過一夜的人達7,080萬。
除旅遊外,英國人在周末、銀行節、復活節等五花八門的假日中的娛樂和消遣節目更是豐富多采:環境優雅的電影院、音樂廳、歌劇院和夏季露天音樂會更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和不同口味的人們准備了各式各樣的節目。數目眾多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更為人們提供了最佳休閑去處。
七、如飢似渴的讀者
在英國242,5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遍布圖書館和閱覽室約5,000所(包括專業圖書館、院校圖書館300多所)。無論白天或晚上,圖書館內常常是座無虛席。借書、查閱資料、瀏覽報紙、寫文章的人有學生、老人、公司雇員,乃至工人。很多圖書館和閱覽室提供IT。
八、"卡"的世界
現代英國人的生活中離不開卡:£信用卡、記帳卡、商店購物卡、汽車加油卡、安全門磁卡、電話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英國發行了約3,800萬張信用卡,約3,700萬張記帳卡並設ATM提款機(到1997年底累計達23,200個)。如此驚人的數字表明支票和現金日趨被"卡"所取代。1998年7月,英國主要大銀行宣布,將於1999年開始使用信息更多、功能更齊全且更安全的新卡,並逐步取代現行的信用卡和記帳卡。
除此之外,各大超級自選商場、大百貨公司、專賣店還發行"有獎購物卡",即當顧客消費累計到一定金額後,就可得到商家不同形式的獎勵:如免費提供度假機票、贈送購物券、定期郵寄商品廣告及降價消息。這種有獎促銷方式吸引了居民:通常,居民們手持"有獎購物卡"購買日常用品及流行服裝。日積月累,這種購物卡還真使消費者得到了一些實惠。
九、寵物的天堂
英國人很喜愛在家裡飼養一種甚至多種寵物。據官方最新統計,全英國有一半家庭中飼養著720萬只貓、660萬只狗、140萬只兔子、60萬只豚鼠和3,000萬條觀賞魚。
十、發達的網路
2000年,根據英國貿工部所作的2000年國際基準研究報告(,2000)顯示:到2000年第4季度,英國在線的中小企業數已達170萬家,比1999年的110萬家,增長了54%,提前兩年實現了政府規定的"2002年在線中小企業應達到150萬家"的目標。
如今,在英國共有30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s,ISP),其中最大的一家為Freeserver。Freeserver1998年由Dixons公司創立,共有130萬個網路用戶。目前,在全英范圍內,網路用戶達1,3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22%,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歐洲主要國家。1999年,在歐洲主要國家中,英國網際網路的年增長率為280%,丹麥為220%,法國為215%,荷蘭為210%,德國和挪威為200%,西班牙為185%,瑞典為170%,芬蘭160%,義大利145%。英國人常說,英國的經濟已成為以網路為導向的網路經濟。事實上,網路早已滲透到了英國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歐美主要國家相比,全英中學在線率為90%,小學在線率為68%。截至到1999年底,英國成人的在線率為45%,其中20%的人因工作關系在單位上網,另有14%的人在家上網。1999年,英國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方面的花費高達7億美元,2000年達8億美元。
目前,在歐洲國家裡中小企業在線率達53%,而英國中小企業的在線率卻高達68%。如今,英國公司的網路連通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與1999年相比,今年英國在線企業總數達81%,年增長率為63%。
在歐盟國家當中,各國IT產品和服務平均占各國GDP的2.26%;而英國IT產品和服務卻占其GDP的3.24%.

===

生活習俗

旅遊娛樂
生活習俗
社會福利
英國打工
英國概況
英國國民體系
英國交通
現在英國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場合穿著很正規,平時追求簡單、舒適的服飾。飲食式樣簡單,注重營養。英國氣候溫和、濕潤,英國人很喜愛陽光。平時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務,酷愛運動,喜歡外出旅遊度假。另外英國人非常愛好文化活動,如閱讀書刊、寫文章、聽音樂會、看戲等,還喜歡養寵物。

一、生活中的改變
在英國,成人平均每周22小時從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並以相同數量的時間用於家務勞動。而從事家務勞動的人的性別仍以婦女為最高,但婦女參加工作的也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婦女參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體力工作部門,婦女佔一半,而在服務行業,婦女則佔一半多。
近幾年來,英國家庭的消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居民用於娛樂和教育的消費不斷增加。其支出內容為購買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電腦和其它耐用品。同時,這部分消費還用於租錄像機和音樂磁帶,購買文體用品,以及教育投資等。也就是說,現在英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註重生活質量,追求精神享受,並漸漸擺脫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等。

二、追求簡單、舒適的生活
西服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國服,但是,雖然上班族西裝革履,甚至在重要場合,男士身著燕尾服,女士身著低胸晚禮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歡穿休閑服,式樣簡單、舒服合體。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亦式樣簡單,注重營養。早餐通常是麥片粥沖牛奶或一杯果汁,塗上黃油的烤麵包片,熏鹹肉或煎香腸、雞蛋。中午,孩子們在學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點附近買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發了事。只有到周末,英國人的飯桌上才會豐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類,如烤雞肉、烤牛肉、烤魚等。蔬菜品種繁多,像捲心菜、新鮮豌豆、土豆、胡蘿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裝在盤里,澆上從超市買回的現成調料便食用。主菜之後總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燒煮水果、果料布丁、乳酪、冰激凌等。

三、公園與綠地
英國氣候溫和、濕潤,一年四季適合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政府在制定市區規劃時,幾乎在每一個生活小區都專門規劃出一大塊綠地或公園,供人們休息或散步,為孩子們嬉戲提供空間。由於冬季陰雨多霧,因此夏天的太陽對英國人來說特別寶貴。在陽光燦爛的周末、假日,公園里、沙灘上到處躺滿了享受太陽浴的人們,更有英國人以把自己的皮膚曬成棕色發亮為時髦。

四、自己動手做
英國人喜歡在周末假日里自己動手修繕房屋,製作傢具,裝修房間,修整花園,甚至自己製作陶瓷工藝品,幾乎無所不能。這不僅僅出於經濟考慮,而是把此看作是培養個人技能,陶冶個人情操,及休閑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適,更具個性化。

五、酷愛運動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有占總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內,至少參加一項體育運動。青少年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比例更高。在眾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踢足球、打網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眾多男女共同愛好的項目,而每天散步兩英里或更長的距離,一直是流行的運動。

六、豐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遊度假對大多數英國百姓來說,無論時間長短,國內或國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除旅遊外,英國人在周末、銀行節、復活節等五花八門的假日中的娛樂和消遣節目更是豐富多彩。環境優雅的電影院、音樂廳、歌劇院和夏季露天音樂會更為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和不同口味的人們准備了各式各樣的節目。數目眾多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更為人們提供了最佳的休閑去處。

七、如飢似渴的讀者
在英國242,500平方公里的國土上,遍布圖書館和閱覽室約5,000所(包括專業圖書館、院校圖書館300多所)。無論白天或晚上,圖書館內常常是座無虛席。借書、查閱資料、瀏覽報紙、寫文章的人有學生、老人、公司雇員,乃至工人。

八、「卡」的世界
現代英國人的生活中離不開卡:信用卡、記賬卡、商店購物卡、汽車加油卡、安全門磁卡、電話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九、發達的網路
如今,在英國共有300多家網路服務供應商,在全英范圍內,網路用戶達1,300萬個,占人口總數的22%,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歐洲主要國家。2003年,在歐洲主要國家中,英國網際網路的年增長率為280%,丹麥為220%,法國為215%,荷蘭為210%,德國和挪威為200%,西班牙為185%,瑞典為170%,芬蘭160%,義大利145%。英國人常說,英國的經濟已成為以網路為導向的網路經濟。事實上,網路早已滲透到了英國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與歐美主要國家相比,英國中學在線率為90%,小學在線率為68%。目前,在歐洲國家裡中小企業在線率達53%,而英國中小企業的在線率卻高達68%。如今,英國公司的網路連通率已達世界一流水平。

❷ 英國人一般早餐吃什麼

英國人好像特愛吃香腸,大部分家庭每周都會購買香腸,他們人均消費的香腸是我們的好多倍。不管哪種風味的香腸,看起來油光光的,攙著不少肥肉呢,口感又香又軟,熱量可不低,100克的英式香腸熱量都在500大卡左右。

美食

英式傳統早餐需要花時間製作,比較有情調上檔次,但不是所有人早餐都這么講究。他們的上班族早餐經常是這樣的組合:一杯果汁 三明治。他們早上還喜歡喝茶,類似比較濃郁的紅茶。同時也很喜歡喝下午茶,英式下午茶比較出名,可能英國的早餐和下午茶是最具特色的。

❸ 我想問下。。歐洲中世紀特別是英國貴族的飲食文化,比如紅茶會,還有他們一般三餐都吃些什麼

英倫優雅茶文化歷史上從未種過一片茶葉的英國人,卻用舶來品創造了內涵豐富、形式優雅的「英式下午茶」文化。也許是因為糟糕的英國食物讓英國人在法式大餐和意式美食麵前自慚形穢,他們總是在孜孜不倦地把具有傳統的英國茶文化發揚光大。英國人將茶葉與牛奶調製成可口的「英國茶」,調出了清香與可口,也調和了兩種文化。

英國茶文化,一開始就和皇室掛上了鉤,1662年嫁給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人稱「飲茶皇後」,當年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紅茶和精美的中國茶具。在紅茶的貴重堪與銀子匹敵的年代,皇後高雅的品飲表率,引得貴族們爭相效仿。

茶成為身份的象徵,茶盒被鎖起來,鑰匙由女主人保管,只有在宴會待客時才能飲用。即使是客人喝剩的茶渣,女僕們偷著拿到街市去賣,還能換回外快。

直到1826年,英國人在印度北部山區偶然發現了漫山遍野的野茶樹,茶葉開始變得比啤酒還便宜。從此,從英格蘭的多佛到蘇格蘭的阿伯丁,幾乎全英國都流行喝茶。「茶壺送進書房來時,房間里立即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杯茶落肚後,整個身心得到了極好的慰藉。綿綿細雨中散步歸來,一杯熱茶所提供的溫馨美妙得難以形容。」《傲慢與偏見》中的主角們,都是喝著茶,展現著英倫生活百態。以茶開始每一天,以茶結束每一天,英國人樂此不彼地重復著茶來茶去的作息規律。清早剛一睜眼,就靠在床頭享受一杯「床前茶」earlymorningtea;早餐時再來一杯「早餐茶」breakfasttea;又名開眼茶,精選印度、錫蘭、肯亞各地紅茶調制而成,氣味濃郁,最適合早晨起床後享用。搭配培根香腸和蛋,是一種能去油解膩的濃茶配方。上午再繁忙,也得停頓20分鍾啜口「工休茶」teabreak;下班前又到了喝茶吃甜點的法定時刻afternoontea;這時,香氣特殊的伯爵茶成為首選。伯爵茶是以中國茶為基茶,加入佛手柑調制而成,聞起來芳香,嘗起來也不算濃。回家後晚餐前再來一次有肉食冷盤的正式茶點Hightea;就寢前還少不了「告別茶」。

此外,英國還有名目繁多的茶宴(Tea-Party)、花園茶會(Teaingarden)以及周末郊遊的野餐茶會(Picnic-Tea),真是花樣百出。除了傳統的英國茶外,如今,英國人又在紅茶中添加了各類鮮花、水果及名貴香料,配製成當今非常流行的花茶、果茶和香料茶。要不要加糖、加奶或檸檬,正統的英式下午茶並無嚴格規定,只看個人喜好。不過基本原則是:濃茶加奶精口感潤滑,淡茶或加味水果茶要喝原味。

英國茶點最常見的有蘇格蘭奶油餅干、維多利亞松糕、松餅。著名的英國西南部的奶茶還包括特殊的烤餅,與當地獨有的奶油外加果醬。由於松餅需要趁熱吃才能吃出口感以及香味,需要首先品嘗。通常順序按照口味區分:由淡而重,由咸而甜。因此取用時從底層逐漸往上取用,先吃最底層容易飽腹的三明治和松餅,然後是第二層的蛋糕等甜點。最後才是第三層的水果餅乾等小點。下午茶講究的是輕松的家庭風格,所以用手而不是用刀叉取點心仍是至今的傳統。

精美的茶具:藍白青花瓷,帶點壓抑卻又簡潔的色彩,是標準的英式內斂作風;外表描繪出英國植物及花卉圖案的骨瓷,是典型的維多利亞風格,完全把英國人熱愛園藝的習性反映到茶具上。無論哪種瓷器,配上純銀茶壺、茶匙,好看的蕾絲桌布,浪漫優雅得讓人心動,英倫風情呼之欲出。

英式茶喝法:傳統的茶室禮儀,講究交談聲音要小,瓷器輕拿輕放;女士舉止從容,有人從面前經過時要禮貌地輕輕挪動身姿,報以微笑。松餅的吃法,是先以刀切開,但是不能切到底,然後用手撕,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一口。杯中茶喝完後,將茶匙放到茶杯中,表示到此為止,否則主人會不斷續茶。正宗英國茶指南和米其林美食指南一樣,英國每年出版一本《全英最佳茶屋指南》,專門介紹著名且有特色的喝茶場所,成為權威的飲茶指南。據介紹,全英國最著名的茶室約有125間,環境無一例外的優雅、文化氣息濃郁、布置裝潢精美,一般都掛有茶倫敦——茶城之都

在倫敦,幾乎所有的大酒店都有茶座。傳統的貴族下午茶,以里茲飯店的棕櫚閣最負盛名。因為黛安娜王妃生前時常光顧而留下了傳奇色彩。來這里喝下午茶,男士必須打領帶才能入內,一定得事先預訂座位,最忙時需提前兩個星期才能覓得一席。在英國茶協會(TeaGuild)的評選中,克拉里奇酒店(Claridge』s)提供的英式下午茶,被選為英國最佳的英式下午茶。這項評比總共有17個評比項目,評審作為秘密顧客,親自體驗英式下午茶的風味。克拉里奇酒店的工作人員以「絕佳的掌握有關茶的知識,周到的服務」獲得評審的青睞。克拉里奇酒店提供英式下午茶的歷史已經有100多年了,英式下午茶售價每份$28.50。除此之外,薩伏伊飯店和布朗飯店的下午茶也很出名,除了洽談公事的本地人,還有很多觀光客。

鄉村下午茶的代表在風光旖旎的英格蘭北部,約克Betty』s茶室是鄉村茶室一個典範。雖然歷史不是很久,卻成為了英國數一數二的下午茶店。1919年創辦,以英式傳統HighTea聞名。在約克的分店,全店以木色為主配以古典的裝潢,於落地玻璃前喝一口英式紅茶,欣賞一下窗外古老的橫街小巷,格調非常優雅。相對起來價錢不算太貴,永遠人流不斷。在生活節奏閑適的英國鄉村,聽著優美的鋼琴聲喝下午茶,和大都市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正宗下午茶,不到英倫也能飲香港半島酒店-「住不起半島,就喝一杯酒店的下午茶」已成為游覽香港最具情調的內容之一。這里的下午茶不接受預訂,無論你是什麼身份都需要排隊。tiffany的瓷器,robertsbelk的特製銀器,酒店座機的調制的半島醬,還有大堂炫樂隊的表演,難怪這里是香港名流的聚集的,也引得小報記者在此蹲點。香港古典玫瑰園-是台灣畫家黃騰輝先生的傑作。茶室內裝飾是典型的維多利亞風格,濃郁的藍色和紅色,玫瑰花瓣形狀的紅色座椅,英國的瓷器和茶葉。不用走遠,就能體會英國下午茶的精髓。

❹ 英國常見的各種食物和飲料

The average Briton can make 10 meals from scratch without having to look at a recipe, a survey suggests。

調查顯示,多數英國人不看菜譜就能直接烹制的佳餚共有十道。

Spaghetti bolognese is the most popular dish, with 65% of people saying they know the recipe by heart。

最受追捧的當屬義大利肉醬面,65%的英國人表示這個菜譜已經爛熟於心了。

The traditional roast dinner comes in second place with 54% of people able to prepare it unaided。

排在第二位的是英式傳統烤菜,54%的人可以輕松烹制這道美味。

The survey, commissioned by the UKTV Food channel to mark the return of its Market Kitchen show, involved questioning 3,000 people。

這項由UKTV食品頻道委託進行的調查共走訪詢問了3,000多人,調查結果在該頻道的「市場廚房」節目播出。

The survey suggests the average cook is more comfortable preparing foreign dishes than

British classics at home。

調查發現,英國人居家做的多半是外國美食,而非本國佳餚。

Chilli con carne is the third most popular dish for cooks to attempt, with 42% saying they can manage it without looking at a cookbook or recipe online。

香辣肉醬排在最受歡迎榜單的第三位,42%的英國人表示無需菜譜或上網查詢就會做這道菜。

Some 41% of cooks feel confident they can prepare the classic Italian dish lasagne。

還有41%的人表示,自己能夠信心十足地烹制義大利千層面。

The research defined a recipe as a main course dish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ingredients。

該項調查中的主菜指的是含有四種或四種以上配料的菜式。

Matthew Fort, presenter of Market Kitchen, said: "The results provide a good snapshot

of what Brits are eating week in, week out, because if you cook something regularly

enough you will remember the recipe."

「市場廚房」的節目主持人馬修·福特說:「這項調查讓我們了解到英國人平時常吃哪些菜。因為一道菜只有常做常吃,你才能記住菜譜。」

Those surveyed admitted they made an average of just four home-cooked meals per week。

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周只做四頓飯。

Only 16% of those aged under 25 cook every day compared with 45% of those aged 56 and

over。

25歲以下的年輕人每天做飯的人數比例僅有16%;而56歲以上每天做飯的人數比例則高達45%。

The study revealed British cooks own an average of five recipe books each but are increasingly turning to the internet and television cooking shows for inspiration。

調查發現,英國人人均擁有五本菜譜,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或是電視上的烹飪節目去獲得美食的靈感。

DISHES MADE WITHOUT RECIPE 不看菜譜就能做的十道佳餚:

Spaghetti bolognese 義大利肉醬面 (65%)

Roasted dinner 傳統英式烤肉/菜 (54%)

Chili con carne 香辣肉醬 (42%)

Lasagne 義大利千層面 41%

Cottage or shepherd's pie 農家餡餅/牧羊人餡餅 (38%)

Meat or fish stir fry 爆炒肉片/魚片 (38%)

Beef casserole 燉牛肉 (34%)

Macaroni cheese 乳酪烤通心粉 (32%)

Toad in the hole 約克郡烤餅卷香腸 (30%)

Meat, fish or vegetable curry 咖喱肉/魚/蔬菜 (26%)

蘇打酒屬於另類酒,紐西蘭稱為RTD(Ready-to-Drink意是隨時隨地可以飲用),不簡單是蘇打水(carbonated beverage)的一種,實際是調和酒加入二氧化碳,產生類似香檳酒的氣泡,酒精度很低,類似啤酒。

❺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包括一日三餐和周末用餐)

英國人的飲食習慣每天四餐: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

  1. 早餐 英國人十分重視早餐,尤其是周日的早餐。英國人用早餐的時間一般是7:00-9:00。傳統的英式早餐比較復雜,開始吃一點麥片粥(以正宗蘇格蘭風味的粗燕麥片粥最為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尤其是加入牛奶或奶油以及糖或鹽之後);接著時熏肉片或加雞蛋或臘腸加熏肉片,有時還吃熏魚或鮮魚;最後吃黃油或果醬烤吐司麵包,有時還有些水果,飲料是茶或咖啡。

  2. 午餐 午餐一般在12點至下午2點之間。但對於大多數外出上班或上學的人來說,午餐則是一頓便餐。有些中、小學免費供應午餐。對於大多數工作人員來說,午餐休息時間較短,他們或去所在單位自助餐廳或鄰近的快餐店吃頓快餐,或吃自帶的簡便快餐。這種自備午餐由乳酪、麵包、黃油構成,通常還有西紅柿、萵苣、芹菜以及沙拉和酸黃瓜。在家中吃午飯的,大多數人的午餐也比較簡單,吃些頭天晚上剩下的冷肉,外加一些用蔬菜製成的冷盤,以及肉餅、布丁和水果,飯後喝咖啡。也有少數人認為午餐是主餐,要吃牛排、羊排或魚以及甜餅、餅干、乾酪,還喝啤酒。

  3. 下午茶 下午4-5點鍾,有一道下午茶,吃下午茶的英國人不僅僅是喝點飲料或吃一頓飯,而且是一種傳統。下午茶一般是紅茶、蛋糕、麵包和餅干。英國人稱下午茶為「茶休」(teabreak),時間是一刻鍾至二十分鍾,不少人還有喝上午茶的習慣。英國人主要是喝奶茶。其做法是先用沸水將茶杯溫一下,放進茶和奶,再沖入沸水。奶茶沖好後,有的直接喝,有的在奶茶里加糖、鮮檸檬汁等。糖和檸檬汁等事先放在旁邊的器皿中,個人根據口味自取,但絕不能同時加奶和檸檬汁。

  4. 晚餐 晚餐一般是一天中的正餐,一些講究的人家進餐前要換上晚禮服。正規的晚餐至少包括三道菜,最常見的主菜就是烤炙肉類澆肉汁,以及牛排、火腿、魚等,通常是每人。一大塊肉(雞肉、羊肉、豬肉、牛肉等),一盤拌了黃油的土豆泥,一盤青菜(沙拉等)。另外,飯前每人有一碗湯,飯後有點心、冰淇淋以及水果。晚餐時一般要喝啤酒或葡萄酒,一些富人則喝烈性的蒸餾酒——威士忌。

❻ 英國最有特色的美食是什麼最好吃的是什麼

http://www.lulutrip.com/special/uk_food
英國黑暗料理之必吃清單

1. Capish
Capish小吃有各種模樣誘人的肉丸子,還有特大號的三明治
2. Rola Wala
Rola Wala是印度風味卷,將各種食材和美妙的滋味卷在一起來的
3. The Orange Buffalo
他們是2014年雞翅節(Wing Fest)的贏家哦,就在Old Truman Brewery附近
4. You Doughnut
香甜的甜甜圈,涼涼的冰淇淋,再配以各色果醬,帶給你不一樣的口感!
5. The Rib Man
這店家會在每周星期日在Brick Lane擺攤,做的排骨簡直好吃到哭
6. Bleecker St. Burger
每周的周三至周五你可以在Old Spitalfields Market上買到他家的漢堡。如果錯過這個時間段,你可以跑一趟Lucky Chip街。絕對不會後悔!
7. Mama Wang's Kitchen
中餐,麵包三明治、手擀麵,各種中式美食看看都流口水
8. Pizza Pilgrims
那不勒斯風味披薩簡約而不簡單,富有創意的餡料帶給人豐富的味道。
9. Mother Clucker
這里的炸雞有著夢中才會有的味道!這家的墨西哥辣味乳酪也是超精緻美味。小吃一般在老杜魯門釀酒廠附近擺攤。他家的招牌菜是奶油小麵包卷乳酪炸雞。
10. Grill My Cheese
美味的乳酪三明治,滿口香濃芝士千絲萬縷。
英式早餐

能量無敵的英式早餐
英式早餐是出了名的豐盛美味,最能代表英國獨特的生活方式。 一頓全套的英式早餐(Full English Breakfast)包括:紅茶/咖啡,烤吐司麵包,煙肉,香腸,煎雞蛋/炒雞蛋,焗番茄,煎蘑菇,茄汁黃豆和土豆泥。英式早餐是許多餐廳的必備項目,甚至某些餐廳全日供應。一大盤香噴噴熱騰騰的英式早餐端上來看起來就讓人食指大動。
餐廳推薦:
Duck & Waffle
土豪風Duck&Waffle在Liverpool地鐵站附近,需要提前預定,尤其是周末。位於Heron Tower的第40樓,天氣好的時候能看到很遠。
地址:Heron Tower, 110 Bishopsgate, London EC2N 4AY
Bishopsgate Kitchen
使用鴨蛋和全肉腸。工作日和周六人都不多。周日因為市場的緣故常常需要排隊。
地址:Spitalfields Traders Market, 4 Brushfield Street, London E1 6AN
The Pearson Room
如果你想看看英國人的工作狀態,請早起來這里。這家店裡人多西裝革履。獵頭很愛約到這里來吃早飯。
地址:2nd Floor, Canary Wharf Group, 16-19 Canada Square, Canary Wharf, London E14 5ER
英式下午茶

體驗英式貴族生活 品嘗英式精緻小點
下午茶中的貴族風情除了中國人,也就是英倫人民能將小小的茶葉從單純的飲食升華到生活社交必需了。親身了解充滿貴族氣息的下午茶文化,是完整的英倫之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全套下午茶(full tea)一般包括紅茶,牛奶,司康(scone),手指三明治,奶油、果醬蛋糕、水果撻和一些小甜點。下午茶從類別來看可以細分為早茶,上午茶,下午茶,晚餐茶與晚茶等等,而品種則囊括了英式早餐茶,格雷伯爵茶,錫蘭茶,愛爾蘭早餐茶以及各種花茶。
優雅的喝茶方式是用食指和拇指捏著杯柄,小口品嘗。勺子一定要放在杯後。享用茶點可以從鹹味的三明治開始, 遵循「由淡而重,由咸而甜」。
以下推薦逼格高 去前做好功課
Fortnum & Mason 梅森百貨
女王最愛的三百年老店。因為下午茶太受歡迎,周末時間的位置需要提前一個月,特殊的節日需要提前半年預定。
地址:181 Piccadilly, London W1A 1ER
The Ritz Hotel
英文當中有這樣一個說法"Tea at the Ritz", 說明能在Ritz這間倫敦最顯赫貴氣的地方喝下午茶是人一生中的美妙體驗。
地址:150 Piccadilly, London W1J 9BR
The Palm Court
自1865年,朗庭酒店便成為倫敦上流社會飲用下午茶的首選之地。2010年與2012年,朗庭都獲得了英國茶協會頒發的倫敦最佳下午茶餐廳殊榮,這個獎項被譽英國下午茶的奧斯卡獎。
地址:1c Portland Place Regent Street, London W1B 1JA
米其林餐廳

體驗英式貴族生活 品嘗英式精緻小點
一星、兩星、三星,不論幾星,隨摘隨有
英國是米其林餐廳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米其林指南》誕生於1900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期間,當時米其林公司的創辦人米其林兄弟看好汽車旅行有發展的遠景,如果汽車旅行越興盛,他們的輪胎也能賣得越好,因此將地圖、加油站、旅館、汽車維修廠等等有助於汽車旅行的資訊集結起來,出版了隨身手冊大小的《米其林指南》一書。1931年開始啟用3個星級的評等系統,為了維護評鑒的中立與公正,所派出的評鑒員都是喬裝成普通顧客四處暗訪。目前在倫敦就有2間三星、9間二星及50間一星餐廳。
推薦:
Restaurant Gordon Ramsay
有看過地獄廚房嗎?裡面被稱為「地獄廚師」的英國名廚Gordon Ramsay,在倫敦開設的旗艦餐廳Restaurant Gordon Ramsay,自2001年便一直獲評米其林三星,是英國最早獲得米其林星星的餐廳。餐廳將法國菜的精神發揮極致,上等食材煮出來的餐點口感細膩,搭配的餐具也非常典雅。
地址:68 Royal Hospital Road, Chelsea, London - West End, SW3 4HP, United Kingdom
電話:+44 20 7352 4441
備註:須提前預約,價位約在55-140英鎊
Alain Ducasse at The Dorchester
餐廳位於倫敦海德公園旁邊的The Dorchester 酒店內,是法國名廚Alain Ducasse 名下的高級餐廳之一。所使用的食材都有其來源紀錄,烹飪哲學為「60%食材、40%技術」,法國烹飪的基本精髓為重視選用季節性食材。
地址:Park Lane, Mayfair, London - West End, W1K 1QA Greater London, United Kingdom
電話:+44 20 7629 8866
備註:須提前預約,價位約在60-180英鎊
Sketch - The Lecture Room & Library
充滿童話夢境 & 英國最佳葡萄酒餐廳。主廚Pierre Gagnaire也是巴黎的同名米其林三星餐廳Pierre Gagnaire的主廚。Sketch充滿了幻想的風格,除了享受美味的餐點之外,同時也滿足了少女的幻想。另外,用完餐點,別忘了到餐廳廁所走走。在彩色玻璃燈下每個衛生間都是一個獨立的「蛋」豎立在那裡,充滿童趣。
地址:9 Conit Street, Mayfair, London - West End, W1S 2XG, Greater London
電話:+44 20 7659 4500
備註:須提前預約,價位約在35-110英鎊
當地人最常吃

沒吃就不算來過英國:炸魚薯條
炸魚薯條(Fish & Chips)是名符其實的英國國菜,來到島國一定要嘗一嘗外焦里嫩的炸鱈魚肉,搭配上薯條堪稱完美。英國人有多愛炸魚薯條?這道菜一年可以賣出2.55億份!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普通的食材無敵的美味,充分代表了英國人的『簡單食用主義』。
星期日大餐(Sunday Roast):
一道由烤牛肉,烤土豆,土豆泥,約克郡布丁,捲心菜等組成的大餐,最後淋上美味的肉汁。它充分代表了英國人最傳統的家庭文化,看似普通實則溫暖人心。一家人通常會在星期日中午圍坐在一起美美地享用這道菜。
約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
英國特有的用牛奶,雞蛋,麵粉和牛油經過調制烘焙出的食物,通常與烤牛肉一起食用,以其獨特的牛肉香味聞名。在英國吃到的才最正宗,口感稍咸,類似考過的牛油軟麵包,外酥里嫩。
香腸土豆泥(sausage and mash):
每間傳統英國酒吧的標配,香腸用湖區特產的坎伯蘭香腸(Cumberland Sausage)製作,三根香腸鋪在一層厚厚的土豆泥上,最後淋上濃濃的牛肉汁。
香料燉羊肉(spiced mutton casserole):
有什麼比寒冷的冬天吃上一鍋熱乎乎的燉羊肉更美?來英國了就嘗嘗這道加入了咖喱香料的燉羊肉和咱中國的燉肉有何不同。常來說燉羊肉使用威爾士山羊作為原料,肉質緊致鮮美。

❼ 英國有哪些著名的美食

1,烤牛排
這是英國菜中的代表作,由大塊帶油的生牛肉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同煎牛排一樣,在您點這道菜時,服務員會問你喜歡生一些的還是熟一些的。做好的牛肉吃時可以沾西式芥茉醬,作為輔菜的約克郡布丁也很有名。

2,炸魚及炸馬鈴薯條

這是英國的「麥當勞」,是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食品。炸魚多為鰈魚或鱈魚,與炸薯條一起沾著鹽或醋(不少英國人兩者都用)食用,很受普通百姓歡迎。

3,維多利亞海綿蛋糕

英國社會有一個久負盛名的傳統——下午茶會。維多利亞海綿蛋糕,是英國下午茶點的經典必備。它因維多利亞女王最喜愛海綿蛋糕的吃法(一層奶油一層果醬)而得名。

4,苦啤酒

苦啤酒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啤酒,起源於18世紀,起初作為英國傳統麥芽酒的替代品,最大的特點是酒精度數低,以窖藏溫度供應,僅需幾日便可發酵。20世紀,為享受更大的折扣優惠,很多酒吧成為特定酒廠產品的專營店。

5,伊頓麥斯

伊頓麥斯是由草莓、奶油和蛋白酥皮精製而成的甜點,起源於溫莎的貴族學校伊頓公學。一種說法是1796年,伊頓公學和老對手溫徹斯特首次在板球比賽狹路相逢,甜點伊頓麥斯就出現在當時比賽的餐桌上。


(7)看看英國人吃什麼擴展閱讀

英國人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代表了英國獨特生活方式。一份英式早餐包括燕麥粥、煎蛋、烤番茄、蘑菇、茄汁黃豆、熏培根和烤香腸等。英式早餐中,光雞蛋通常就有煎蛋、炒蛋、連殼煮和去殼煮四種烹調方法。

通常搭配英式早餐茶、咖啡和橙汁以及塗抹過黃油的烤麵包片一同食用。加塊乳酪更有營養,濃郁的藍斯蒂爾頓乳酪、蕁麻包裹的雅格乳酪、英格蘭西南部的切達乳酪。

英國下午茶的專用茶為大吉嶺茶、伯爵茶或錫蘭茶。茶點用三層點心瓷盤盛放:第一層放三明治、牛角麵包等;第二層放的是咸甜結合英式松餅和培根卷等傳統點心;第三層則放蛋糕、水果塔、小甜品。吃的順序要遵循由淡而重、由咸而甜的法則。

泡一壺當地濃縮奶油沏成的英格蘭德文郡奶油茶,搭配上幾塊英格蘭湖區格拉斯米爾的姜麵包、康沃爾烘餅、威爾士蛋糕,來份將杏仁糊和雞蛋混合物鋪展在果醬上面做成的貝克韋爾布丁。

❽ 英國人一天三頓是怎麼吃的呢

說到英國,這個國家的人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那種成沉穩、紳士的,畢竟當地的文化方面是非常突出的,隨處都散發著那種濃郁的文學氣息,除了人、文化和當地的建築之外,就連當地的食物都和英國人一樣內斂,從他們的一日三餐中就能夠看出來,質量精、數量很少,在食物搭配上面也非常講究。


不過,英國人不擅長烹飪,所以他們吃的差不多都是各種冷凍的熟食,這些食物都是裝在罐頭裡面的,因此,英國判斷主婦的標准就是,只要能開罐頭就好了,不用考慮是否會烹飪,也難怪當地被稱作是“美食荒漠”,除了罐頭食物,還真的沒其他好吃的了。

❾ 英國人的吃飯舉止

必須的英式餐桌禮儀

在異國用餐並不代表只要看得懂菜單就可以了!好的餐桌禮儀意味著懂得該說什麼及該怎麼做。為了避免最後你egg on your face (表現的很傻),請看這些有用的餐桌禮儀竅門。

Saying Grace是一些家庭用餐前習慣性的宗教儀式,即對食物表示感謝。如果恰巧遇上這樣的情況,你應該低下頭表示尊重,並等到祈禱結束才開始用餐。 家裡會有一個人先say Grace,然後所有的人一起跟著說'Amen'。

用餐中,如果你需要離開餐桌去洗手間,只要說"Please excuse me for a moment."如果要接電話的話,你也得這么說。你可以把你的手機調到靜音狀態,但更禮貌的做法就是索性把它關掉。

potluck dinner是一種每位客人都帶一個菜或是一種飲料與大家分享的用餐方式。短語'to take potluck'的意思是冒險或接受任何可能得到的事物,因此這樣的用餐方式總是顯得非常的有趣因為沒人能事先預測他們會吃到些什麼!這還是在家准備一份特別的菜餚的好時機。

Slurping(用嘴發出『嘖嘖』聲)是無論如何你都應該避免發生的情況!特別小心不要在喝湯和吃面的時候slurp !

在說英語的國家中,cutlery指的是knives,forks 和spoons(餐具)。有時每個人都可能對該使用哪種餐具產生疑惑。基本的規則即是從外至里使用餐具(朝著你的盤子方向)。

即使你已經吃的很多了,主人常常還是會客氣要你吃更多的食物。如果你真的是吃飽了,就可以說"Thank you, but I really couldn't eat another bite"或"I'm stuffed!",是一種表示『非常飽了』的非正式說法。

通過'closing' your knife and fork暗示你已經吃完了,(把刀叉並攏放在盤子上)。你可以說 "What a delicious meal! Thank you so much."來表示你的感謝。請等所有的人都吃完了才離開餐桌。

伸長了手拿桌子另一邊上的東西會被別人認為非常的粗魯。如果你需要鹽的話,或你想要不在你邊上食物的話,你就可以說"Please pass the ...".

最後,請別太擔心每個小細節了。現如今,禮儀更著重的是顯示出高雅及姿勢。如果有任何的疑惑,那就看看你的鄰桌找些線索!
吃麵包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凈,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麵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吃,是雅觀的作法

❿ 英國真是美食荒漠么

在西方,一直有一個經典笑話:「天堂就是,英國警察、德國技師和法國廚師;地獄則是,德國警察、法國技師和英國廚師。」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曾對德俄領導人說:「英國食物是世界上除了芬蘭飯以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麼能相信飯燒的這么差的人。」

英國菜最常見的烹飪技法是水煮和煎炸。最常用的食材是牛羊魚肉、土豆、培根、雞蛋、青豆、番茄以及一些時令蔬菜。一頓正經的英國式早餐。有蘑菇、香腸、茄汁焗豆、培根、煎蛋、番茄、烤麵包片,有時也會有一種名叫「black pudding」的血腸,由豬血、乳脂以及穀粒製成。星期日燒烤(Sunday roast),其實就是烤土豆、烤肉、烤蔬菜(一般為胡蘿卜、西藍花、青豆)的大拼盤。不過不同的肉要配不同的醬汁,牛肉一般是配辣根沙司和約克郡布丁,豬肉要配蘋果醬,羊肉配薄荷醬,雞肉配麵包沙司,火雞則是蔓越橘醬以及填料。一套英式下午茶必須有的組成部分:茶、三明治、蛋糕與甜點。英式下午茶的專用紅茶為產自印度的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的錫蘭高地紅茶、伯爵茶。除此之外英國也有在下午茶時喝奶茶的習慣。正式的下午茶點心一般被壘成「三層架」(Three-Tier Petit Four Stand)的形式:第一層(底層)放置各種口味的三明治,第二層(中間層)是英國的傳統點心司康餅(scone),第三層(最上層)則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這個三層架點心應從下往上、由咸至甜、由淡到濃地吃。除了這種必不可少的三層點心,一些牛角麵包、葡萄乾、魚子醬等食品也會擺上來,來迎合賓客的口味。

英國菜的沉淪,有兩個關鍵的時間點——工業革命和二戰。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英國食物,大多都形成於工業革命時期。最為典型的就是炸魚薯條。鐵路運輸的發展不僅使沿海地區的魚類可以運送到內陸,而且魚類的價格也大大降低。而忙碌的工人也需要廉價、攜帶方便、熱量高的食物。於是,以炸魚薯條為代表的英式快餐應運而生,它們和工業革命一樣,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方式。城市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巨量的人口,這導致倫敦本地的食物不能自給,只能從外地運輸來食物以滿足需要。為了保證食物的新鮮,除了發明罐頭等各種保鮮法,英國人只能盡量選擇不易腐敗的食材,具體來說就是土豆。在烹飪方式上,英國人也出現了變化——水煮。一方面,水煮可以彌補食物新鮮度的不足;另一方面,對於已經忙碌一天的英國工人來說,沒有多少精力在花到烹飪上。所以,水煮雖然味道不佳,但是即安全又省事。於是,英國普通人的日常飲食就變成了一塊煮肉和兩種煮蔬菜,其中還有一種是土豆。

閱讀全文

與看看英國人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老乾媽怎麼樣 瀏覽:105
中國武警部隊有哪些下屬單位 瀏覽:101
印度的子彈是什麼 瀏覽:943
如何成為越南老師 瀏覽:852
澳洲對比中國的東西哪個好 瀏覽:580
越南自衛反擊戰為什麼沒用導彈 瀏覽:128
印度人吃什麼不幹凈 瀏覽:319
從英國能帶多少小電器 瀏覽:154
到印尼雅加達機票多少錢 瀏覽:299
武漢比英國小多少 瀏覽:83
英國封國怎麼改善自己 瀏覽:182
現在去伊朗旅遊多少錢 瀏覽:252
義大利哪裡可以買被子 瀏覽:147
坐火車到越南要注意什麼 瀏覽:264
中國舞董老師如何下豎叉 瀏覽:823
中國哪個縣城不娶女不嫁 瀏覽:558
印尼不能帶什麼入境 瀏覽:273
義大利黑面醬怎麼做 瀏覽:903
英國的羊肉怎麼樣 瀏覽:662
越南訂機票怎麼樣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