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氫彈怎麼研製

英國的氫彈怎麼研製

發布時間:2022-10-02 09:00:01

『壹』 氫彈是什麼時候研製成功的

氫彈:1942年,美國科學家在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中,推斷原子彈爆炸提供的能量有可能點燃氫核,引起聚變反應,並想以此來製造一種威力比原子彈更大的超級彈。1952年11月1日,美國進行了世界上首次氫彈原理試驗。從50年代初至60年代後期,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和法國都相繼研製成功氫彈,並裝備部隊。

三相彈是目前裝備得最多的一種氫彈,它的特點是威力和比威力都較大。在其三相彈的總威力中,裂變當量所佔的份額相當高。一枚威力為幾百萬噸TNT當量的三相彈,裂變份額一般在50%左右,放射性污染較嚴重,所以有時也稱之為「臟彈」。氫彈具有巨大殺傷破壞威力,它在戰略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對氫彈的研究與改進主要在3個方面:提高比威力和使之小型化。提高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安全性能。研製各種特殊性能的氫彈。

『貳』 氫彈是如何產生與什麼時候產生的

1942年,美國科學家在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中,推斷原子彈爆炸提供的能量有可能點燃氫核,引起聚變反應,並想以此來製造一種威力比原子彈更大的超級彈。1952年11月1日,美國進行了世界上首次氫彈原理試驗。從50年代初至60年代後期,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和法國都相繼研製成功氫彈,並裝備部隊。

『叄』 氫彈是誰發明的

愛德華·特勒。

1949年,當蘇聯研製成功第一枚原子彈之後,特勒力促杜魯門總統加快氫彈的研究。他也因此重返拉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全力以赴投入到氫彈的研製工作中去。1952年11月1日,世界上第一個熱核聚變裝置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島爆炸成功。特勒名副其實地成為了「氫彈之父」。

與此同時,特勒又說服政府在1952年成立了第二個核武器實驗室———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他首先出任顧問,於1954年出任副所長,1958年到1960年出任所長。在此之後一直在那裡擔任顧問,直到1975年退休。

(3)英國的氫彈怎麼研製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1951年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島試驗場進行氫彈試驗。但其是一個極其笨重(達62噸)的試驗裝置放在60餘米的鋼架上,裝置以液態氘作為核聚變原料,並有冷卻系統使氘處於極低溫。基本不具備實戰價值。

1953年8月,蘇聯宣布氫彈試驗成功,當量40萬噸。蘇聯是第一個成功把氫彈實用化的國家。但是其構造問題導致爆炸比較小。

1954年3月1日,美國的第一顆實用型氫彈(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氫彈)在比基尼島試驗成功。預測當量600萬噸,實際當量高達1500萬噸。隨後,在美國幫助下,英國於1957年5月15日進行了第一次氫彈實驗。

1966年12月28日中國成功地進行氫彈原理試驗,當量30萬噸。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由飛機空投的330萬噸當量的氫彈試驗獲得成功。

1968年8月,法國也擁有氫彈。美國從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到爆炸第一顆氫彈用了7年零3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蘇聯不到4年,法國是8年零6個月,中國用了2年零8個月。

2015年12月10日媒體報道,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宣布該國已有氫彈,並准備好將該武器用於維護國家主權。朝鮮在2005年正式宣布擁有核武器。

2006年、2009年和2013年,平壤進行了多次地下核試驗,引起國際社會的抗議。2012年12月,該國使用「銀河三號」運載火箭發射了「光明星三號」二期衛星。以日本、美國、和韓國為首的許多國家擔心,朝鮮可能實際試射了洲際彈道導彈。

2016年1月6日,朝鮮宣布第一枚氫彈成功試驗。

『肆』 氫彈到底是怎麼造出來的

什麼是氫彈?

原子彈是利用鈾235或鈈239這些重核發生的裂變反應,氫彈則是利用氘(氫2)和氚(氫3)這兩種氫的同位素發生的聚變反應,氫彈這個名字也正是由此而來。

科學家們在1938年發現了核裂變反應,而在此之前十幾年,人們就已經知道核聚變的原理了。恆星(如太陽)的能量來源就是核聚變。核聚變反應需要在高溫高密度條件下讓輕元素的原子核之間發生劇烈碰撞才能發生。在太陽的中心區域,巨大的引力使得氫原子核被非常緻密地壓縮在一起,而且溫度高達上千萬度,具備了核聚變發生的條件。但這樣的條件在地球上是沒有的,所以要實現核聚變,就必須人為創造出所需要的條件。

雖然與核裂變相比,人們對核聚變的了解更早,但是氫彈卻是在原子彈之後才研製出來的,而且直到今天,掌握了氫彈製造技術的國家還是屈指可數,可見氫彈的研製非常困難。氫彈的具體結構和原理,至今仍被掌握了相關技術的國家列為絕密。


撰文/方晨 吳明靜等

『伍』 氫彈是如何發明的

氫彈的發明者,是一個名叫特勒的物理學家?

特勒是匈牙利一位著名律師的兒子,從10歲起他就知道在自己的祖國無法深造,因為法律不允許他這樣的猶太人進大學?於是他在18歲時就離開匈牙利,到德國的慕尼黑上大學?

在他20歲那年,發生了一樁不幸的事?特勒是個登山迷,為了急於趕上去阿爾卑斯山的火車,他在火車站前從疾馳的電車上跳了下來,不料這一跳很不幸,結果因腿傷不得不截去右腿?特勒完成學業取得博士學位後不久,就離開德國,去了美國?

當時蘇聯也研製成功了原子彈?為了壓過蘇聯,美國人決定研製比原子彈厲害得多的氫彈,特勒被任命為熱核研究室的主任?在他的主持下,美國在原子彈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氫彈,它的能量是原子彈的150倍?

第一次氫彈試驗,就毀掉了一個叫做艾路基拉伯的海島,並在海底形成了一個2千米寬?50米深的火山口,並同時炸死了在220公里外捕魚的漁民?

『陸』 氫彈的研製歷史是怎樣的

氫彈的研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開始的,自從原子彈試爆之後,因為它能產生上千萬度的超高溫,也為日後研製氫彈開創了條件,美國在研製氫彈初期,經過了多次試驗都沒有成功。

1950年以後美國又重新開始試驗,並且利用電腦對熱核反應的條件進行了大量計算之後,證明在鈽彈爆炸時所產生的高溫下,熱核原料的氘和氚混合物確實有可能開始聚變反應,為了檢查這些結論,他們曾經准備了少量的氘和氚裝在鈽彈內進行試驗,結果測得這枚鈽彈爆炸時產生的中子數大大增加,說明了其中的氘氚確實有一部分會進行熱核反應。

在這次試驗後,美國加緊了製造氫彈的工作,終於在1952年11月1日,在太平洋上進行了第一次氫彈試驗,當時所用的氫彈重65噸,體積十分龐大,沒有實戰價值,直到1954年找到了用固態的氘化鋰替代液態的氘氚作為熱核裝料之後,才縮小了體積和減輕重量,制出了可用於實戰的氫彈。

『柒』 氫彈怎麼製造的

製造氫彈總共分幾步?
【第一步:構型】
各國製造的氫彈,其實本質原理差不多。氫彈包括初級和次級,依靠初級裂變能量爆發出的X射線,引發次級的聚變反應。通俗講,就是「點火」。那麼,達到「點火」條件就是氫彈構型的核心要求。
聽上去容易,但是實現起來著實困難。如果簡單地把次級放在初級的邊上,那麼初級一炸,次級就「吹」散了,核聚變就難以形成了。
有專家說,當今世界,僅有兩種氫彈構型。
【第二步:多學科協同】
說到核武器,大家想到的第一個學科肯定是核物理研究。但是,要想掌握成熟的氫彈技術,僅靠核物理是遠遠不夠的。
簡單來說,研製氫彈需要力學、光學、化學、計算機科學下多個子學科的協同配合,相關知識設計十餘個大類上百個小類的學科體系。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造出氫彈,需要的是巨大人才儲備。
【第三步:試驗】
綜上所述,氫彈研究涉及的知識龐雜,構型困難,那麼怎麼才能確定構型是不是適合呢?只能依靠試驗,去模擬氫彈爆炸所需要的極端條件。
有媒體報道,無論哪個國家,想要完成氫彈研究,必須要走過「核爆炸裝置-武器化原子彈-氫彈」這一條必由之路。氫彈次級成功「點火」的必要條件就是初級必須當量大、分量小。
也就是說,即便掌握了原子彈技術,如果不能更進一步,也無法成功完成「點火」。因此,需要不斷通過試驗與驗證當量、聚變時間和點火溫度。
【第四步:核材料儲備】
通俗講,氫彈其實是「雙黃蛋」,又包括原子彈,又涉及氫彈。
原子彈需要鈾、鈈等,氫彈則需要氘、氚、鋰等,這些材料都需要依賴反應堆生產,要想掌握原子彈和氫彈技術,必須經過足夠多的試驗,也就是說,需要消耗大量的核材料。核材料不夠,氫彈就不可能完成。
【第五步:工業和經濟能力】
生產核材料需要建立同位素工廠,核試驗需要進行大規模工程建設,還要有大量復雜、精密的核測設備。因此,製造核武器,尤其是製造氫彈,都是對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檢驗。
有專家表示,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持,難以掌握成熟的氫彈技術。
【第六步:武器化】
造出氫彈是一回事,能把氫彈投入作戰又是另一回事兒。
首先,需要解決核彈小型化的問題。彈道導彈的運載能力有限,如果核彈不能小型化,缺乏可靠性(比如要經受發射震動和大氣層外的考驗),那就無法用於彈道導彈。
其次,需要突破再入段難關。核彈頭再入段是指核彈頭從大氣層外重返大氣層內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彈體外部的復合材料需要承受極高溫度的考驗。
第三,還要解決運載工具的難題。本身而言,研發彈道導彈或許不難,但是,如果要研發出精度和穩定性足以配備核武器、尤其是氫彈的彈道導彈對國家的綜合國力、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捌』 氫彈是怎樣被研製出來的

核武器的一種,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稱聚變彈、熱核彈、熱核武器。氫彈的殺傷破壞因素與原子彈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彈大得多。原子彈的威力通常為幾百至幾萬噸級TNT當量,氫彈的威力則可大至幾千萬噸級TNT當量。還可通過設計增強或減弱其某些殺傷破壞因素,其戰術技術性能比原子彈更好,用途也更廣泛。

氫彈的開發

氫彈1942年,美國科學家在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中,推斷原子彈爆炸提供的能量有可能點燃氫核,引起聚變反應,並想以此來製造一種威力比原子彈更大的超級彈。1952年11月1日,美國進行了世界上首次氫彈原理試驗。從50年代初至60年代後期,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和法國都相繼研製成功氫彈,並裝備部隊。

三相彈是目前裝備得最多的一種氫彈,它的特點是威力和比威力都較大。在其三相彈的總威力中,裂變當量所佔的份額相當高。一枚威力為幾百萬噸TNT當量的三相彈,裂變份額一般在50%左右,放射性污染較嚴重,所以有時也稱之為「臟彈」。氫彈具有巨大殺傷破壞威力,它在戰略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對氫彈的研究與改進主要在3個方面:提高比威力和使之小型化。提高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安全性能。研製各種特殊性能的氫彈。

氫彈

『玖』 氫彈的研製原理是什麼

原子彈的威力已經夠驚人了,然而還有比它更厲害的武器。其中之一就是氫彈。

美國對於原子彈的專有權只享受了不到5年。1949年9月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實驗成功,美國大為震驚。從戰略考慮,美國必須製造出威力更大的炸彈,才能在和前蘇聯的軍事賽跑中再次處於領先地位。美國人想製造的秘密武器是什麼呢?它就是利用輕核聚變原理研製成功的氫彈。

當原子之間相互接近的時候,帶有同性正電荷的原子核間的斥力阻止它們彼此接近,結果原子核沒能發生碰撞而不發生核反應。參加聚變反應的原子核必須具有足夠的動能,才能克服這一斥力而彼此靠近。提高反應物質的溫度,就可增大原子核動能,這就是核聚變的原理。聚變反應對溫度極其敏感,在常溫下它的反應速度極小,只有在1400萬到1億度的條件下,反應速度才能大到足以實現自持聚變反應。因此這種將物質加熱至特高溫所發生的聚變反應叫做熱核反應,由此做成的聚變武器也叫熱核武器。要得到如此高溫高壓,只能由裂變反應提供。也就是說,先讓原子彈爆炸發生裂變反應,產生足夠高的溫度,然後在這種條件下發生聚變反應,即兩種輕原子核氘和氚聚合成一個原子核,同時產生巨大的能量。

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研製氫彈。1951年氫彈原理試驗准備工作就序,試驗彈代號「喬治」,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島試驗場進行。試驗證明爆炸威力大大超過原子彈。

氫彈原理試驗的成功,大大推進了製造真正氫彈的工作。1954年,美國的第一顆實用型氫彈在比基尼島試驗成功。據說現在風行世界的比基尼泳衣的名字就來源於比基尼島的氫彈試驗。

原子彈和氫彈的接連出現,讓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世界局勢變得更加耐人尋味。

『拾』 氫彈研製成功在哪一年

我國第一顆氫彈研製成功是在1967年。

1951年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島試驗場進行氫彈試驗。但其是一個極其笨重(達62噸)的試驗裝置放在60餘米的鋼架上,裝置以液態氘作為核聚變原料,並有冷卻系統使氘處於極低溫。基本不具備實戰價值。

1953年8月,蘇聯宣布氫彈試驗成功,當量40萬噸。蘇聯是第一個成功把氫彈實用化的國家。但是其構造問題導致爆炸比較小。

1954年3月1日,美國的第一顆實用型氫彈(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氫彈)在比基尼島試驗成功。預測當量600萬噸,實際當量高達1500萬噸。隨後,在美國幫助下,英國於1957年5月15日進行了第一次氫彈實驗。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氫彈怎麼研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跟中國哪裡 瀏覽:796
英國出產什麼車 瀏覽:258
外國人怎麼看中國用筷子 瀏覽:802
希臘與伊朗哪個強 瀏覽:819
伊朗瓷磚怎麼樣 瀏覽:583
如何上好中國近代史這門課 瀏覽:298
義大利旅行哪裡好 瀏覽:628
人民幣9000對印尼多少錢 瀏覽:662
一塊印尼放點什麼都軟了 瀏覽:282
中國有哪些技術領跑全球 瀏覽:853
越南對外戰爭有哪些 瀏覽:588
義大利和西班牙哪個是主場 瀏覽:767
為什麼印度景色總是昏黃的 瀏覽:816
印尼產的摩托車怎麼能看出來 瀏覽:730
義大利商務男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63
越南當兵去什麼地方 瀏覽:238
印度紅犬什麼時候能長大 瀏覽:775
印尼電話卡上網慢怎麼做 瀏覽:696
英國最厲害的時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瀏覽:644
越南峴港古鎮有多少錢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