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方殖民擴張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影響
(1)政治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社會性質、革命性質、革命任務發生變化,清廷內部也產生頑固派與洋務派的分化。(2)經濟上,中國開始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成為列強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的場所。同時,中國傳統的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中國經濟朝著半封建和近代化的方向發展。(3)思想上: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出現,一批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放眼世界,探求新知,洋務運動中產生了不以培養封建官吏為目的的新式學堂,興起留學教育,這些在客觀上沖擊了封建的教育體制和科舉制,影響著中國傳統文化。(4)外交上:列強開埠通商、公使住京和自由傳教等特權,客觀上迫使清政府逐步放棄閉關自守政策。總理衙門的設立,是中國外交開始近代化的標志。
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列強侵華帶來的最大影響,其他的影響都是在這一社會背景下產生的,也是通過它而起作用的。
破壞性和建設性:
(1)中國的主權被破壞殆盡,逐步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如領土完整遭破壞,使中國長期不能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海關行政權的喪失,使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於被宰割的地位,無法保護本國的民族工商業,也不能增加國家收入,僅僅有利於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允許鴉片(毒品)進口,僅作為商品征稅,不僅嚴重侵犯了中國貿易主權,而且加劇了列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外國公使駐京和在中國駐軍,使中央政府處於列強外交和刺刀的監視之下。
(2)大規模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使中國逐步淪為外國侵略者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掠奪地,是造成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長期落後的根源。如巨額賠款,使中國喪失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機遇,使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缺少必要的資金,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存在嚴重的依賴性。自1842年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向中國勒索賠款之後,其後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賠款數額步步升高。截止1901年,中國對外八次主要賠款達19?53億銀元,相當於清政府1901年全年財政總收入的16倍。伴隨著巨額賠款而來的是,清政府無力償還時,不得不向外國銀行團借款,忍受其高利貸盤剝。在償還賠款時,又要以白銀摺合金幣(美元、英鎊)償付,隨著金漲銀跌,列強從中撈取到更多好處,從財政和金融上扼住了中國的咽喉。而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卻越來越重,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依賴越來越大。中國人民也因此越來越貧困化。總之,列強的經濟侵略使近代中國成為「一窮二白」的落後國家。
(3)列強在進行侵略的同時,也把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傳入中國,對中國的舊制度、舊觀念以前所未有的沖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列強的經濟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當然,西方列強在侵華的時候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其主觀動機是不希望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近代化國家,因此千方百計壓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阻撓和破壞中國社會進步。相對於它們對中國社會造成的消極作用來看,其在客觀上的積極作用無疑處於次要和從屬的地位。只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國家才能走上富強的道路。
❷ 早期殖民擴張對中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促進了中國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但又因為它的擴張,又造成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畸形發展。
同時,這種殖民擴張,也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❸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積極影響:
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在客觀上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具有推動作用。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使中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一方面瓦解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造成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大批破產,災難;另一方面,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造成了商品市場,客觀上又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國開辦企業,
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入侵,逐步破壞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方的先進生產技術、經濟制度、經營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員,從而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條件和可能;
隨著民族矛盾的尖銳,又推動先進的中國人積極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義政治、經濟制度與資產階級思想文化,並在實踐上積極努力,客觀上又推動了中國經濟工業化、政治民主進程.以上是經濟的影響.
消極影響:
中國的主權被破壞殆盡,逐步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如領土完整遭破壞,使中國長期不能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
海關行政權的喪失,使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於被宰割的地位,無法保護本國的民族工商業,也不能增加國家收入,僅僅有利於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允許鴉片(毒品)進口,僅作為商品征稅,不僅嚴重侵犯了中國貿易主權,而且加劇了列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公使進京和在中國駐軍,使中央政府處於列強外交和刺刀的監視之下。
其次,大規模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使中國逐步淪為外國侵略者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掠奪地,是造成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長期落後的根源。
(3)英國殖民對中國有什麼有利影響擴展閱讀:
近代殖民侵略戰爭:
1、鴉片戰爭
即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經常稱第一次中英戰爭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在後來也承認,『』所有大清帝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❹ 如何評價西方殖民侵略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西方殖民侵略對近代中國有雙重影響。
1、殖民侵時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破壞和災難。
2、西方的殖民侵略也給中帶來了近代文明,對中國近代化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應據歷史,做出實事求是的,正確而全面的評價。
從結果來看,概括來說,西方殖民侵略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三要體現在這一進程對社會結構的改變上,在這些影響的推動下,中脫離了封建社會的母體,進入了近代社會結構:
西方列強的侵略所帶來的災難:
1、西方列強的入侵使原本獨立的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侵略勢力在中國的土地上為所欲為。
2、西方列強的侵略不但使中國在政治上喪失了獨立自主權,而且在經濟上也逐步形成了對他們的依附狀態失去了獨立性。
它們在用軍艦大炮打開中國大門之後通過各個不平等條約取得的特權,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對中國進行掠奪和榨取,它們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協定關稅」剝奪中國的海關主權、不僅勒索中國巨額賠款。
❺ 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影響
影響:
1、經濟上,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變為他人的原料產地和市場,被列強掠奪。但是同時也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等等,中國被迫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2、政治上,從中央集權淪為別人的代理政府,成了人家的看家狗。
3、文化上,傳統的中國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體系被沖擊的七零八碎。國學衰落,西學盛行。
4、思想上,大量先進的和具有開創性的人類思想的結晶被引進中國,開闊了中國人的思維和眼界。但是同時也帶來了意識形態的斗爭和極端思想的盛行。
(5)英國殖民對中國有什麼有利影響擴展閱讀
侵華過程——戰爭前驟列強調兵
1900年5月,各國公使眼看清政府已無法控制形勢,總理衙門也「無力說服朝廷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便策劃直接出兵平亂。
5月20日,公使團會議,提出調兵來北京。5月28日,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以「保護使館」的名義,調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
1900年5月30日至6月2日,八國的海軍陸戰隊400多人,陸續由天津乘火車開到北京,進駐東交民巷。1900年5月31日,北京東交民巷外國使館要求加強保護。
英、美、法、俄、日、意六國從天津派水兵及陸戰隊349人登岸,乘火車於當晚抵北京。隨後,各國繼續向中國增兵,各國聯軍在北京使館區設立路障軍艦24艘集結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聯軍達2000餘人。1900年6月3日,德、奧派兵83人抵京。
❻ 近代殖民入侵對對中國的沖擊和影響
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列強侵華帶來的最大影響,其他的影響都是在這一社會背景下產生的,也是通過它而起作用的。
破壞性和建設性:
(1)中國的主權被破壞殆盡,逐步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如領土完整遭破壞,使中國長期不能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海關行政權的喪失,使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於被宰割的地位,無法保護本國的民族工商業,也不能增加國家收入,僅僅有利於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允許鴉片(毒品)進口,僅作為商品征稅,不僅嚴重侵犯了中國貿易主權,而且加劇了列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外國公使駐京和在中國駐軍,使中央政府處於列強外交和刺刀的監視之下。
(2)大規模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使中國逐步淪為外國侵略者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掠奪地,是造成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長期落後的根源。如巨額賠款,使中國喪失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機遇,使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缺少必要的資金,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存在嚴重的依賴性。自1842年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向中國勒索賠款之後,其後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賠款數額步步升高。截止1901年,中國對外八次主要賠款達19?53億銀元,相當於清政府1901年全年財政總收入的16倍。伴隨著巨額賠款而來的是,清政府無力償還時,不得不向外國銀行團借款,忍受其高利貸盤剝。在償還賠款時,又要以白銀摺合金幣(美元、英鎊)償付,隨著金漲銀跌,列強從中撈取到更多好處,從財政和金融上扼住了中國的咽喉。而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卻越來越重,對外國資本主義的依賴越來越大。中國人民也因此越來越貧困化。總之,列強的經濟侵略使近代中國成為「一窮二白」的落後國家。
(3)列強在進行侵略的同時,也把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傳入中國,對中國的舊制度、舊觀念以前所未有的沖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列強的經濟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當然,西方列強在侵華的時候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其主觀動機是不希望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近代化國家,因此千方百計壓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阻撓和破壞中國社會進步。相對於它們對中國社會造成的消極作用來看,其在客觀上的積極作用無疑處於次要和從屬的地位。只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國家才能走上富強的道路。
❼ 英國對外侵略,對我們中國造成了什麼影響
1.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瓦解,被迫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局部喪失了主權
3.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4.愛國階層新思潮的萌發
5.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和工人階級、資產階級產生.
❽ 殖民擴張對中國有何影響
⑴.16~18世紀的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興起時期:
特徵:以殘酷的殖民戰爭搶占殖民地,掠奪財富,販賣黑人奴隸;
後果:巨額財富流入西歐,轉化為資本,促進西歐資本主義發展,同時給殖民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造成殖民地的貧困落後,美洲獨立運動興起,全球化進程開始;
⑵.19世紀上半期工業革命擴展時期:
特徵: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憑借經濟軍事力量,加緊對外擴張,進行商品輸出,掠奪原料和商品市場,並開始早期資本輸出;
後果:把世界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在資本主義侵略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原先落後、封閉的經濟結構被打破,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同時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亞洲革命風暴興起;
⑶.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
特徵:由商品輸出為主轉為資本輸出為主,掀起瓜分狂潮;
後果: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資本輸出場所,資本主義國家控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命脈,對他們進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掠奪,激起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形成全球市場,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加強個區域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各種文化得到更多的傳播和發展。
世界發展不平衡加劇,形成了殖民國和被殖民國,國家之間斗爭更激烈,貧富差距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