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取代中國茶葉霸主地位的英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產茶葉的
中國不但是茶和茶文化的發源地,還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茶葉出口國。茶葉在宋之後,就已經取代了瓷器和絲綢,成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第一出口和創收產品。在明朝時,世界上50%的白銀都被中國通過貿易給賺了過來。到了清代,中國也是世界上GDP總值最大的國家。我們僅僅拿英國從中國進口的茶葉數據就一目瞭然了。
❷ 波士頓傾茶事件中倒掉的是從哪裡進口的茶葉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主流應該是來自中國的茶葉,包括廣東地區的紅茶,和福建的綠茶,當然這都是通過澳門或中國周邊地區進口的,另外就應該是來自孟加拉的大吉嶺紅茶,英國在當時就已經佔了孟加拉以及印度東部的部分地區,按照這一邏輯波士頓傾茶事件中的茶應該就是這些。
❸ 19世紀英國人的茶葉 糖 咖啡可分別從那裡進貨
茶葉當然是印度了,咖啡和糖多從南美進
❹ 是英國茶好還是中國茶好為什麼
英國茶與中國茶,其實毫無可比性。如何去定義好呢?從品類,飲茶習慣,工藝等各方面上看,都是茶,但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另外一點,英式茶葉更是講究混合,調味。這意味著什麼?簡單的說,1+1>2,但同樣是紅茶,拼配茶紅碎茶,國內的跟他們也是不一樣的東西。
❺ 清朝時英國選定福建首先作為通商口岸之一,目的是為獲取暢銷的茶葉,為什麼
茶葉一直是英國對華進口的第一大宗貨物。但是自乾隆24年,清朝廢四口通商,所有對外貿易必須都到廣州交易。而主要產自福建的外銷茶也只得通過陸路先運輸到廣州再銷售給外商。這樣一來就增加了很大的成本。所以從乾隆50年開始,東印度公司就不停地要求把福州開埠作為對華貿易交涉條款。
❻ 英國的茶飲風尚是如何興起的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把傳到葡萄牙的中國紅茶帶到了英國。在她的帶動下,飲茶之風在英國宮廷里盛行,隨後,飲茶成為風雅的社交活動,並影響各階層人士,茶部分取代了酒飲,成為風靡英國的國飲。凱瑟琳因此被稱為「飲茶皇後」。
為保障茶葉供應,英國政府於1669年規定茶葉貿易由東印度公司專營,並開始從爪哇間接買入中國茶葉。1689,年中國茶從廈門直接輸入英國。1700年,倫敦已有500多家咖啡館兼營賣茶。同時,眾多的雜貨店開始供應茶葉,改變了茶葉只在葯店或咖啡店出售的情況。到鴉片戰爭前,廣州出口的茶葉約2/3銷往英國。直到現在,英國茶葉的進口量仍居世界第一位。有80%的英國人每天飲茶,年人均飲茶約3千克,茶葉消費量幾乎占各種飲料總消費量的一半,茶也可稱是英國的國飲。
茶在英國可謂滲透於社會生活之中。除著名的早餐茶、下午茶,火車、輪船、飛機場有茶供應,一些飯店也以下午茶招待客人,甚至劇場、影院休息時,觀眾也借飲茶時間交際。普通家庭也把客來泡茶當做接待朋友的禮儀,飲茶之風經久不衰。
❼ 英國人的紅茶來自於
英國最早是中國出口的。。現在一般是印度
❽ 英國並不產茶,為何「英國茶」卻那麼出名
英國雖然不產茶,但是英國茶卻那麼出名的原因是因為茶葉在英國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的,並且國家也在大力的推行茶葉。還有茶葉對人體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可以預防一些疾病,當時茶葉在英國隨處可見,所以說還是有很多人會買來喝的。
第三,經常喝咖啡還有喝酒,對人體也是有害的,這兩樣東西在當時的西方國家當中有很多的爭議。而茶葉非常有益於人體的健康,可以預防許多的心血管疾病,還可以治療一些像糖尿病,高血壓這種病症,總之就是百利而無一害,是非常神奇的東西。所以茶葉就被很多人認可了,還被英國人當作一種保健品來飲用。
❾ 中國的茶和英國的茶有什麼不一樣呢
把「中國茶」和「英國茶」作比較有點奇怪,因為中國既是產茶國又是茶消費國,而英國只是一個茶消費國。因此,從中國種植的茶和英國消費的茶或英國傳統茶的意義上說,兩者有一些重疊。
英式下午茶
英國的茶傳統多種多樣,但一般以濃紅茶和一些普通風味的茶為主。英國的主食是一種濃紅茶,而在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則被稱為「英國早餐」。英式早餐也是紅茶的一種,是由早餐的性質而不是成分來決定的。它可以是單一來源的茶,也可以是混合茶,但它幾乎都是由加工過程中完全氧化(不準確地稱為「發酵」)的茶製成的。你可以閱讀更多關於RateTea關於英國早餐的文章。
英格蘭人也喝淡茶,通常被稱為「下午」茶。這些混合茶通常包括大吉嶺,一種顏色較淺的紅茶,或其他口味較淺的茶。大吉嶺茶,尤其是初沖茶,在技術上被歸為「紅茶」,但由於加工時處於更乾燥、海拔更高的環境中,它並沒有完全氧化。
在英國傳統中,有許多單一產地的紅茶深受歡迎。最主要的可能是來自斯里蘭卡的錫蘭茶。如果你買一種典型的錫蘭紅茶,它的味道可能最接近英式紅茶,而不是典型的來自其他任何地區的單一原產地茶。在英格蘭也很受歡迎的還有阿薩姆茶(味道更濃,麥芽味更濃,更像愛爾蘭的茶)、Keemun(一種中國紅茶,有點醇厚、果香、溫熱)和肯亞茶。
祁門茶的味道最像英國的「老式」茶,就像幾百年前人們喝的那種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口味發生了變化,部分原因是經濟和英國的殖民主義,英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比如鴉片戰爭;英國做了一些非常可疑的事情。但無論如何,英國在印度和斯里蘭卡建立了新的茶葉生產,這導致了英國茶葉特性的變化。
還有調味茶。伯爵茶就是其中的經典,它用佛手柑來給紅茶(通常是錫蘭茶)加味。水果茶也很受歡迎。有些水果,比如黑醋栗,在美國並不常見,但在英國卻很受歡迎,可以用來給茶調味。
一些花草茶在英國很受歡迎,但並不是真正的茶。洋甘菊很受歡迎,在英國大多數茶葉公司都有銷售。
中國茶
中國茶比英國茶文化更加多樣化。英國主要消費紅茶,而中國有一些紅茶的消費和生產,但也大量生產綠茶,白茶、烏龍茶和黑茶(陳年的茶,如普洱茶)。每一種寬泛的茶都非常多樣化,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在中國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生產(和消費)傳統。
在英國茶文化中,烏龍茶偶爾也會出現。它們不是很受歡迎,而且它們通常是在台灣(即「福爾摩沙烏龍茶」)而不是中國大陸生產的。
不過,手工藝茶文化有更多的重疊之處。英國的普通飲茶者可能不會喝太多不同種類的綠茶、白茶、烏龍茶或紅茶,但有些人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在英國有許多小公司和茶葉店專門銷售中國傳統手工藝茶,在那裡,你會發現種類繁多。
我個人真的工匠茶文化,我認為這是超級興奮,興趣,我很高興看到這些類型的茶生長在英國和在美國也許是這種興趣的增長,將會有更多的英語和中國茶文化之間的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