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虎門之戰打死多少英國人

虎門之戰打死多少英國人

發布時間:2022-10-03 02:59:43

『壹』 鴉片戰爭英國有多少人

第一次定海之戰(1840年7月5日)

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初期,英國遠征軍為攻打定海與清軍發生的一場戰役。這場戰事最終以定海陷落英軍獲勝而告終,定海總兵張朝發,知縣姚懷祥等先後殉職。定海之戰為鴉片戰爭期間英軍攻佔的第一座城池,也是近代史上西方軍隊第一次佔領中國領土的戰斗。清軍投入戰船21艘,船炮170位,兵丁940名。岸上兵丁600名,炮20位。英軍投入白人兵2300人,印度兵650人。損失:清軍戰死14人,受傷13人。英軍無傷亡。

沙角大角之戰(1841 年1月 7日)

英軍乘清欽差大臣琦善裁撤海防和對外妥協的時機,向穿鼻洋的沙角、大角炮台進攻。守將陳連升率軍堅決抵抗,因援兵不至,英勇戰死,炮台陷落。清軍總兵力8000人,沙角大角兩炮台共計炮91位,英軍登陸兵力1461人。損失:清軍戰死277人,受重傷而死5人,受傷462。英軍無死亡,受傷38人。

虎門之戰(1841年2月26日)

英國艦隊向廣東虎門進逼。清軍提督關天培向總督琦善請求增兵,琦善不允。23 日英艦向虎門一帶進攻。關天培率領所屬部隊固守橫擋、永安、靖遠、鎮遠各炮台。25 日英軍從橫擋登陸,次日攻破各炮台,關天培在靖遠炮台率兵抵抗,負傷數十處,仍與英軍搏鬥,英勇戰死。虎門陷落後,英軍侵入珠江。清軍一線兵勇8500人,炮377位。全部兵力1萬余,炮450位以上。英軍登陸兵力約2000人。損失:清軍死傷500人,被俘1300人。英軍5名士兵輕傷。

黃埔烏涌之戰(1841年2月27日)

2月26日,英國侵略軍攻陷虎門,2月27日,英軍戰艦加略普號、先鋒號、阿里耶打號、硫磺號、摩底士底號及汽船復仇神號、馬達加斯號共七艘,溯珠江水道而上,於當日中午到達頭道灘,向烏涌炮台發動猛烈的攻勢,最後沈占鱉、洪達科及湖南鎮軍祥福所部的大部分官兵均壯烈犧牲。清軍投入廣東廣西兵700人,湖南兵900人。47門岸炮,10門船炮。英軍登陸兵力180人。損失:僅湖南兵就戰死31名軍官,415名士兵。英軍1人戰死,8人受傷。

廣州之戰(1841年3月21日至25日)

英軍佔領虎門要塞後,溯江而上,連陷烏涌等炮台,兵臨廣州城下。清軍投入陸師2。5萬人,算上水師和後勤人員為4萬。戰船100餘只,炮200餘位。英軍投入3200人,其中陸軍2223人。損失:清軍陣亡1000餘人,受傷3000餘人,損失火炮182位。英軍

『貳』 第一次鴉片戰爭

時間地點1840~1842年間,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借口中方銷毀鴉片而派兵入侵的戰爭。
日期: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地點:中國。
結果:英國勝利
導火索:虎門銷煙。
領土變更:割讓香港島予英國。
大清帝國兵力91,680人,傷亡,22,790人。
英國兵力20,000人,傷亡,523人。
清中葉以後,英國等國向中國大量輸出毒品鴉片。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次年三月,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自此開始,戰爭經歷三個階段。
英軍首次北犯
(1840.6~12)根據英國政府的訓令,遠征軍封鎖廣州、廈門(今屬福建)等處的海口,截斷中國的海外貿易,並於7月攻佔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為前進據點。此時,中國沿海地區,除廣東在林則徐督飭下稍作戰備外,其餘均防備鬆弛。8月,英艦抵達天津大沽口外,道光帝懾於兵威,罷免林則徐,改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同時,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將臨,同意南下廣東進行談判。英軍南下後,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撫籌防海口,並命兩江總督伊裡布率兵至浙東,准備收復定海。
民眾抗擊英國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廣大人民,積極地支持和配合了清軍作戰,並自發地堅持反侵略斗爭。侵略軍所到之處,無不遭到當地人民的抗擊。英軍攻陷廈門,當地民眾自動組織起來,襲擊英軍,迫使侵略軍退守鼓浪嶼。英軍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組織「黑水黨」,狠狠地打擊英軍。侵略軍進犯長江後,沿江人民以多種方式襲擊英軍,阻止英國艦隊前進。
虎門廣州之戰
(1840.12~1841.8)1840年12月,琦善與義律在廣東開始談判。1841年1月7日,英軍不滿談判的進展,出動海陸軍攻佔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發起虎門之戰。道光帝聞訊下令對英宣戰,派侍衛內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並從各地調兵萬餘人赴粵。2月26日,英軍又出動海陸軍,攻破虎門橫檔一線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廣州。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力戰殉國。5月24日,英軍對廣州發起進攻,一路占據城西南的商館,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佔城東北各炮台,並炮擊廣州城。在此形勢下,奕山等接受英方條件,納銀600萬元,換取英軍撤出廣州地區。英國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里一帶民眾自發武裝起來進行抗英斗爭。
英軍再次北犯
(1841.8~1842.8)英國政府對義律在廣州所獲侵略權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來華,擴大侵略。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艦船37艘、陸軍2500人離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廈門,占據鼓浪嶼。旋北進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軍以疾疫流行,放棄定海),10日陷鎮海(今屬寧波),13日佔寧波。時英軍兵力不足,遂停止進攻,等待援軍。
廈門、浙東兵敗後,道光帝又派吏部尚書奕經為揚威將軍赴浙,並陸續調集兵勇以備反擊。1842年3月,奕經以兵力已足,決定水陸同時反擊,企圖一舉收復寧波、鎮海、定海。3月10日夜,清軍對寧波、鎮海分別發起反擊,接戰均不利,紛紛撤回原駐地。進攻定海因風潮不順而延期。3月15日駐寧波英軍乘勢反攻慈溪(今慈城鎮)和城西大寶山等地,清軍大敗,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見久經准備的浙東反攻又告失敗,遂調盛京將軍耆英趕赴江南,准備與英軍媾和(見浙東之戰)。
1841年5月29日,盤踞在廣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軍,闖入三元里騷擾搶劫。當地群眾奮起抗擊,打死英軍數名。隨後,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廟集合,以三星旗為令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同時,還聯絡了附近的數千農民和手工業者,手持大刀、長矛,冒雨迎敵。將英軍困在牛欄崗,展開肉搏戰,數名英軍死亡,20多人受傷。第二天清晨,2萬多民眾高舉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圍得水泄不通。英軍總司令傳話給當地長官余葆純,如果不解除義勇包圍,主力英軍將攻打並盡屠廣州城。余葆純清楚雙方實力,也知道英軍的槍炮不會永遠受潮,於是勸退義勇,避免廣州被屠,從此擔上賣國賊的惡名。三元里抗英後,廣東人民又以「社學」的形式,組織武裝力量,開展反侵略斗爭。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軍分遣艦隊還多次對台灣進行侵犯。由於守軍准備充分,戰術巧妙,取得了整個戰爭中罕見的勝利,僅俘獲英軍就有182人(見台灣抗英斗爭)。
1842年5月,英軍放棄寧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鎮。6月16日發起吳淞之戰,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此後,英援軍相繼到達長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會,以艦船73艘、陸軍1.2萬人,溯長江上犯,准備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運河。7月21日,英陸軍6900餘眾,發起鎮江之戰,遭頑強抗擊,被擊斃擊傷169人後攻陷鎮江。27日,英艦隊駛抵南京江面,清軍已無力再戰,全部接受英國侵略要求。在談判期間,由於英軍的惡行引發了地方性的靖江保衛戰,侵略者死傷13人後敗退(從台灣、靖江之戰看來,當今記載的英軍傷亡數字不無可疑之處)。
8月29日,耆英與璞鼎查簽訂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是中國軍民抗擊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的第一次戰爭,廣大官兵英勇抗戰,表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是,由於清廷和戰不定,決策多變,將帥不善指揮,戰法呆板,加之武器裝備落後,終為英軍所敗。鴉片戰爭的實踐表明,落後的封建軍隊已不能戰勝初步近代化的資本主義軍隊。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叄』 請問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多少人參戰

當時清朝有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達8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一支常備軍,英國兵力要小的多,全國軍隊加起來正規軍約14萬,加上擔負內衛任務的國民軍6萬,總兵力也不過20萬,與清軍相比大約是1:4,
中英兩國相隔萬里,英軍自然不能全數派往中國,鴉片戰爭初期,英國遠征軍的總兵力,以陸海軍合並計算,大約是7000人,與清軍相比大約是1:110,後英國遠征軍的兵力不斷增加,至戰爭結束時已達20000人,與清軍相比大約是1:40!
第一次廈門之戰:1840年7月3日,清軍戰死9人,受傷16人,英軍無傷亡
第一次定海之戰:1840年7月5日,清軍戰死13人,受傷13人,英軍無傷亡.其中清軍參戰兵力1540人,定海總兵張朝發受傷而亡,定海知縣姚懷祥自盡.
大角,沙角之戰:1841年1月7日英軍採用正面炮擊,陸軍側麵包抄戰術,清軍戰死277人,重傷而死5人,受傷462人,英軍受傷38人,副將陳連升,佐領裕隆(滿族)戰死.
虎門之戰:清軍總兵力11000名,清軍250人戰死,100餘人受傷,總兵關天培戰死,游擊麥廷章戰死.英軍5人受傷.
廣州內河之戰,1841年2月27日--1841年3月18日,其中烏勇之戰清軍參戰兵力1600人,總兵祥福(滿族)以下466人陣亡,英軍8人人受傷.
廣州之戰:1841年5月18日--5月25日,清軍總兵力20000人(用於進攻的不多),清軍數座炮台被毀,戰船43隻,火劃32隻被擊毀,英軍死亡9人,受傷68人.
三元里之戰:1841年5月29日--1841年5月31日,英軍死亡5--7人,受傷23--42人.
第二次廈門之戰,清軍總兵力5680人,1841年8月26日,清軍陣亡40餘人(廈門島南岸)和33人(鼓浪嶼)受傷37人(士兵因石壁堅固傷亡較小),總兵江繼芸,副將凌志(滿族)戰死.英軍戰死1人,受傷16人!
第二次定海之戰:清軍總兵力5600人,1841年10月1日,清軍總兵葛雲飛.鄭國鴻(回族),王錫朋戰死.英軍戰死2人,受傷27人.
鎮海之戰:清軍總兵力4000人,1841年10月9日,清總督裕謙投水而死,損失以百計,英軍傷亡數字有兩說,一說戰死16人,傷數人,另一說英軍戰死3人,受傷16人.清軍總兵謝朝恩戰死!
浙東反攻之戰:1842年3月10日--3月17日,清軍總兵力31000人,但用於進攻的兵力不多.寧波方向,英軍陣亡1人,鎮海方向無傷亡.3月15日,英軍進攻慈溪,清軍將領朱貴,伊星阿(滿族)戰死,英軍戰死3人,受傷一說22人,另一說15人,清軍共戰死340人,雇勇200餘,受傷200名.
乍浦之戰:1842年5月18日,清軍總兵力7000人,英軍在天尊廟傷亡最重,陸軍中校湯林森以下9人陣亡,55人受傷.清軍副督統長喜(滿族),佐領隆福(滿族)戰死,清軍八旗兵陣亡273名,殉難7名,因傷身故6名,失蹤1人!
吳淞之戰:清軍總兵力4700名,1842年6月8日,提督陳化成以下88人陣亡,英軍戰死2人,受傷25人.
鎮江之戰:清軍八旗兵1600人,綠營兵2700人,英軍增派援軍,共計20000人,1842年7月21日--22日,為英軍傷亡最重一次,死亡39人,130人受傷,失蹤3人.清軍傷亡如下表:
部別.......戰死...受傷...失蹤
京口八旗....170....161.....24
青州八旗....55......65.....24
鎮江綠營....3........6......17
湖北綠營....7.......8.......3
四川綠營....3................
河南綠營....1........1.......
江西綠營....2.........3.......
鴉片戰爭時期清軍軍法很嚴,丟失土地要嚴懲.所以許多將領自殺也不逃跑和投降,至於當時清軍傷亡比列不大是因為戰爭的情況與以前不一樣.面對從來沒有見過英軍猛烈炮火,許多士兵逃跑,所以當時大部分清軍是潰散的.

『肆』 鴉片戰爭英軍傷亡大概有多少

你好
第一次廈門之戰:1840年7月3日 清軍戰死9人,受傷16人.英軍無傷亡.

第一次定海之戰:1840年7月5日

清軍戰死13人,受傷13人,英軍無傷亡.其中清軍參戰兵力1540人,定海總兵張朝發受傷而亡,定海知縣姚懷祥自盡.

大角 沙角之戰:1841年1月7日

英軍採用正面炮擊,陸軍側麵包抄戰術,清軍戰死277人,重傷而死5人,受傷462人,英軍受傷38人,副將陳連升,佐領裕隆(滿族)戰死.

虎門之戰:清軍總兵力11000名,清軍250人戰死,100餘人受傷,總兵關天培戰死,游擊麥廷章亦亡.英軍5人受傷.

廣州內河之戰,1841年2月27日--1841年3月18日,其中烏涌之戰清軍參戰兵力1600人,總兵祥福(滿族)以下446人陣亡,英軍共受傷8人.

廣州之戰:1841年5月18日--5月25日

清軍總兵力20000人(用於進攻力量不多),清軍數座炮台被毀,戰船43隻,火筏32隻被擊毀,英軍死亡9人,受傷68人.

三元里之戰:1841年5月29日--1841年5月31日 英軍死亡5--7人,受傷23--42人.

第二次廈門之戰,清軍總兵力5680人,1841年8月26日,清軍陣亡40餘人(廈門島南岸)和33人(鼓浪嶼)受傷37人(士兵因石壁堅固傷亡較小),總兵江繼芸,副將凌志(滿族)戰死.英軍戰死

1人,受傷16人.

第二次定海之戰:清軍總兵力5600人,1841年10月1日,清軍總兵葛雲飛 鄭國鴻(回族)

王錫朋戰死.英軍戰死2人,受傷27人.

鎮海之戰:清軍總兵力4000人,1841年10月9日,清總督裕謙投水而死,損失以百計,英軍傷亡數字有兩說,一說戰死16人,傷數人,另一說英軍戰死3人,受傷16人.清軍總兵謝朝恩也戰死.

浙東反攻之戰:1842年3月10日--3月17日,清軍總兵力31000人,但用於進攻的兵力不多.寧波方向,英軍陣亡1人,鎮海方向無傷亡.3月15日,英軍進攻慈溪,清軍將領朱貴,伊星阿(滿族)戰死,英軍戰死3人,受傷一說22人,另一說15人,清軍共戰死340餘人,雇勇200餘,受傷200名.

乍浦之戰:1842年5月18日,清軍總兵力7000人,英軍在天尊廟傷亡最重,陸軍中校湯林森以下9人陣亡,55人受傷.清軍副都統長喜(滿族),佐領隆福(滿族)戰死,清軍八旗兵陣亡273名,殉難7名,因傷身故6名,失蹤1名.

吳淞之戰:清軍總兵力4700名,1842年6月8日,提督陳化成以下88人陣亡,英軍戰死2人,受傷25人.

鎮江之戰:清軍八旗兵1600人,綠營兵2700人,英軍增派援軍,共計20000人,1842年7月21日--22日,為英軍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役,死亡39人,130人受傷,失蹤3人.清軍傷亡如下表:

部別 戰死 受傷 失蹤

京口八旗 170 161 24

青州八旗 55 65 24

鎮江綠營 3 6 17

湖北綠營 7 8 3

四川綠營 3

河南綠營 1 1

江西綠營 23

『伍』 虎門抗英之戰的情形是怎樣的

虎門位於中國廣東珠江口內,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虎門附近築有南山、鎮遠、威遠、靖遠4座炮台,在珠江中的上橫檔、永安炮台,另在虎門上游還有大虎山、鞏固、蕉門諸炮台。

1841年1月,道光皇帝得知沙角、大角兩炮台失守和英軍占據香港後,十分震怒,下旨對英作戰,並征調湖南、四川、貴州、江西等省兵丁趕往廣東。

2月中旬,英軍探知清廷已在調兵遣將的消息後,決定先發制人,搶在中國援兵到達廣東之前進攻虎門和廣州。2月19日,英軍艦船在虎門口集結,作臨戰准備和周密偵察,發現清軍在下橫檔島尚未設防。於是,英船「復仇神」號帶領舢舨隊於23日沖進三門口內,破除了攔江木柵。25日下午,「復仇神」號又將由150名步兵組成的掩護隊和攜帶3門臼炮的炮兵隊運到下橫檔島,並在島上架起了火炮。

2月26日晨,下橫檔島上的英軍首先開炮射擊,壓制橫檔、永安兩炮台。英國軍艦「威里士厘」號、「前鋒」號、「鱷魚」號、「硫磺」號等,趁上午漲潮時從西航道逆流而上,炮擊橫檔和永安炮台,並壓制蘆灣山上的鞏固炮台。約於13時30分,「復仇神」號和「馬達加斯加」號2艘英國艦船運送登陸兵迂迴到上橫檔島的後面順利上岸。經過激戰,守軍300餘人傷亡,一部被俘,少數人突圍,永安、橫檔兩炮台被敵佔領。

與此同時,有6艘英軍艦船進攻東岸。由於風潮不順,直到11時30分,2艘最大的英艦才乘漲潮之機抵達距岸約500米處,以右舷炮射擊威遠、靖遠炮台,其他敵艦炮擊鎮遠、南山等炮台。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靖遠炮台指揮士兵沉著還擊。英軍士兵在艦炮的有力掩護下開始登岸,並從側後攻擊炮台。守軍堅持一個半小時後,鎮遠炮台首先不支,開始潰退;接著,靖遠、威遠兩炮台也先後失陷。關天培雖「創痕遍體,血透衣襟」,但仍奮力殺敵,終因力戰不敵而壯烈犧牲。

當日16時許,另一部英軍開始進攻西岸的鞏固炮台,守軍未予認真抵抗就四散逃命。英軍攻佔炮台後,將其炸毀。至此,虎門、橫檔地區的炮台除大虎山外全部失守。英軍還派汽艇排除了江中木樁,切斷了鐵鏈,疏通了航道。

2月27日,英國軍艦「加略普」號、「前鋒」號、「鱷魚」號、「摩底士底」號、「硫磺」號以及兩艘汽船溯江而上,大虎山炮台守軍不戰自棄。英軍長驅直入,中午就開始進攻烏涌炮台。該地守軍1600人在湖南提督祥福率領下奮力抵抗,但因江水上漲,炮位多數被淹,只得用鳥槍射擊。後彈葯用盡,祥福以下500餘名官兵戰死,其餘潰散。英軍奪占烏涌炮台後,在其附近江面停泊的40艘中國兵船也被英艦擊敗,林則徐主持購置並精心改造的大型戰艦「截殺」號也成了英軍的戰利品。

3月2日,英軍攻佔獵德炮台;3日,又占定功炮台。英艦在二沙尾、大黃滘游弋,嚴重威脅廣州的安全。

『陸』 尋關天培血戰虎門的資料梗概

1841年2月26日 關天培血戰虎門
1841年2月26日,民族英雄關天培率部在虎門與英國侵略者激戰時壯烈犧牲。
關天培血戰虎門 - 關天培介紹 關天培,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人,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這時候,外國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計企圖打開中國的大門,擴大對中國的侵略。關天培到任以後,親自查看海防要塞,決定增修和加強虎門炮台,並加緊操練軍隊。1839年,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到廣東禁煙。關天培成為林則徐的得力助手。他一面積極協助林則徐收繳外商鴉片,一面認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樁,設置鐵鏈,准備抵禦侵略。
關天培血戰虎門 - 事件經過 1840年7月,英水手在尖沙嘴一帶橫行霸道,殺死一無辜村民,林則徐提出抗議,要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交出兇手,義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機擴大侵略,接連幾次向廣東沿海武裝進犯。關天培身先士卒,率領將士嚴陣以待,英勇抵抗,屢次打敗英軍,使他們的侵略行動未能得逞。
義律看到關天培率領的兵力強大,不敢任意挑釁,而英國的鴉片販子仍在繼續走私鴉片。關天培積極配合林則徐,搜捕鴉片走私船。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在林則徐領導下,率兵英勇反擊英軍,英軍無法侵佔廣東,只得分兵北上,進犯天津。而昏憒的道光皇帝卻屈從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將林則徐革職,派直隸總督琦善替任。
琦善一到廣州,就反對林則徐、關天培的做法,下令撤除關天培多年苦心經營的海防,水師被遣散三分之二,戰鬥力最強的募勇被全部遣散,這正迎合了英軍的需要。
1841年1月,英軍乘虛而入,攻陷沙角、大角兩炮台,這樣虎門失去屏障。此時虎門炮台只有少數兵力防守,形勢萬分危急。關天培坐鎮前線,向琦善請求增援。可是,琦善這個可恥的賣國賊唯恐防礙「議和」,不敢發兵。關天培極為憤恨,決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銀錢補充軍餉,鼓勵將士英勇殺敵,又將數枚脫落的牙齒和幾件舊衣寄給家眷,表示了與炮台共存亡的決心。
2月26日,英軍向虎門大舉進攻。敵人在炸斷攔江鐵鏈,攻佔橫檔等幾座炮台之後,全力轟擊關天培所在的靖遠炮台。關天培率領將士,揮刀上陣,指揮士兵頑強堅守。戰斗從中午到深夜,進行得異常激烈。無奈寡不敵眾,守衛炮台的將士大半英勇犧牲,關天培也受傷10多處,周身鮮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陣前,親手燃炮射擊。這時,敵人從炮台背後蜂擁而上,一士兵要將關天培背下陣地,他橫刀阻止。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堅持指揮,激勵士兵奮力苦戰。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最後,守衛炮台的4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殉國。 關天培血戰虎門 - 相關歷史 關天培血戰虎門1841年2月26日
民族英雄關天培率部在虎門與英國侵略者激戰時壯烈犧牲。關天培,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人,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這時候,外國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計企圖打開中國的大門,擴大對中國的侵略。關天培到任以後,親自查看海防要塞,決定增修和加強虎門炮台,並加緊操練軍隊。1839年,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到廣東禁煙。關天培成為林則徐的得力助手。他一面積極協助林則徐收繳外商鴉片,一面認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樁,設置鐵鏈,准備抵禦侵略。
1840年7月
英水手在尖沙嘴一帶橫行霸道,殺死一無辜村民,林則徐提出抗議,要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交出兇手,義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機擴大侵略,接連幾次向廣東沿海武裝進犯。關天培身先士卒,率領將士嚴陣以待,英勇抵抗,屢次打敗英軍,使他們的侵略行動未能得逞。關提督血戰虎門
義律看到關天培率領的兵力強大,不敢任意挑釁,而英國的鴉片販子仍在繼續走私鴉片。關天培積極配合林則徐,搜捕鴉片走私船。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在林則徐領導下,率兵英勇反擊英軍,英軍無法侵佔廣東,只得分兵北上,進犯天津。而昏庸的道光皇帝卻屈從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將林則徐革職,派直隸總督琦善替任。琦善一到廣州,就反對林則徐、關天培的做法,下令撤除關天培多年苦心經營的海防,水師被遣散三分之二,戰鬥力最強的募勇被全部遣散,這正迎合了英軍的需要。
1841年1月
英軍乘虛而入,攻陷沙角、大角兩炮台,這樣虎門失去屏障。此時虎門炮台只有少數兵力防守,形勢萬分危急。關天培坐鎮前線,向琦善請求增援。可是,琦善這個可恥的賣國賊唯恐妨礙「議和」,不敢發兵。關天培極為憤恨,決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銀錢補充軍餉,鼓勵將士英勇殺敵,又將數枚脫落的牙齒和幾件舊衣寄給家眷,表示了與炮台共存亡的決心。
2月26日
英軍向虎門大舉進攻。敵人在炸斷攔江鐵鏈,攻佔橫檔等幾座炮台之後,全力轟擊關天培所在的靖遠炮台。關天培率領將士,揮刀上陣,指揮士兵頑強堅守。戰斗從中午到深夜,進行得異常激烈。無奈寡不敵眾,守衛炮台的將士大半英勇犧牲,關天培也受傷10多處,周身鮮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陣前,親手燃炮射擊。這時,敵人從炮台背後蜂擁而上,一士兵要將關天培背下陣地,他橫刀阻止。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堅持指揮,激勵士兵奮力苦戰。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最後,守衛炮台的4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殉國。
1841年2月26日 關天培血戰虎門


關天培血戰虎門
1841年2月26日,民族英雄關天培率部在虎門與英國侵略者激戰時壯烈犧牲。
關天培介紹
關天培,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人,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這時候,外國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計企圖打開中國的大門,擴大對中國的侵略。關天培到任以後,親自查看海防要塞,決定增修和加強虎門炮台,並加緊操練軍隊。1839年,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到廣東禁煙。關天培成為林則徐的得力助手。他一面積極協助林則徐收繳外商鴉片,一面認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樁,設置鐵鏈,准備抵禦侵略。


關天培血戰虎門
事件經過
1840年7月,英水手在尖沙嘴一帶橫行霸道,殺死一無辜村民,林則徐提出抗議,要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交出兇手,義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機擴大侵略,接連幾次向廣東沿海武裝進犯。關天培身先士卒,率領將士嚴陣以待,英勇抵抗,屢次打敗英軍,使他們的侵略行動未能得逞。
義律看到關天培率領的兵力強大,不敢任意挑釁,而英國的鴉片販子仍在繼續走私鴉片。關天培積極配合林則徐,搜捕鴉片走私船。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在林則徐領導下,率兵英勇反擊英軍,英軍無法侵佔廣東,只得分兵北上,進犯天津。而昏憒的道光皇帝卻屈從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將林則徐革職,派直隸總督琦善替任。
琦善一到廣州,就反對林則徐、關天培的做法,下令撤除關天培多年苦心經營的海防,水師被遣散三分之二,戰鬥力最強的募勇被全部遣散,這正迎合了英軍的需要。
1841年1月,英軍乘虛而入,攻陷沙角、大角兩炮台,這樣虎門失去屏障。此時虎門炮台只有少數兵力防守,形勢萬分危急。關天培坐鎮前線,向琦善請求增援。可是,琦善這個可恥的賣國賊唯恐妨礙「議和」,不敢發兵。關天培極為憤恨,決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銀錢補充軍餉,鼓勵將士英勇殺敵,又將數枚脫落的牙齒和幾件舊衣寄給家眷,表示了與炮台共存亡的決心。
2月26日,英軍向虎門大舉進攻。敵人在炸斷攔江鐵鏈,攻佔橫檔等幾座炮台之後,全力轟擊關天培所在的靖遠炮台。關天培率領將士,揮刀上陣,指揮士兵頑強堅守。戰斗從中午到深夜,進行得異常激烈。無奈寡不敵眾,守衛炮台的將士大半英勇犧牲,關天培也受傷10多處,周身鮮血淋漓,但他仍屹立陣前,親手燃炮射擊。這時,敵人從炮台背後蜂擁而上,一士兵要將關天培背下陣地,他橫刀阻止。為了不使提督大印落入敵手,關天培急令隨從將大印帶走,隨從哭著拽住他的衣襟,請求一同撤走。關天培厲聲拒絕,堅持指揮,激勵士兵奮力苦戰。忽然,敵人又一發炮彈襲來,這位年逾六旬的老將不幸中彈犧牲。最後,守衛炮台的400多名將士,全部壯烈殉國。


關天培血戰虎門
關天培血戰虎門
糾錯
參考資料
[1] 戰史今日2月26日:關天培以身殉國(圖).中國新聞網 [引用日期2019-06-20]
網路星圖發現萬物之間的聯系
英國參戰的戰役
全部
生麥事件
聖文森特角海戰
阿布基爾海戰
美加戰爭
薩布加爾之戰
英埃戰爭
明英戰爭
加爾比之戰
梅諾卡島之戰
1812年戰爭
威海人民抗英劃區埋界斗爭
格拉斯潘之戰
多多瓦之戰
納胡拉之戰
法國印第安人戰爭
查看
更多
搜索發現
血戰虎門
亞冠足球游戲
.下載快手
比較好用的u盤
買釣魚線
華為nova3多少錢一台
公務員培訓課程
10年白茶多少錢
猜你關注
硃砂手鏈的價格 佩戴硃砂的作用及禁忌 硃砂本身有什麼價值?
新鄉市湘土商貿有限..廣告
硃砂佩戴的好處-硃砂佩戴禁忌 硃砂有哪些講究
河南金咖匯網路技術..廣告
硃砂手串的功效與作用 硃砂的作用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河南金咖匯網路技術..廣告
hot
李佳琦-「口紅一哥」養成記
詞條貢獻統計
本詞條由網友離葵__395創建,yangzhemin12、shi12tian12、去問他與射手、卿顏丶22等參與編輯。 查看全部
詞條有幫助,感謝貢獻者
意見反饋權威合作網路協議
內容均由網友貢獻,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 詳情

『柒』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為什麼英國僅以陣亡69人就取得戰爭勝利

18世紀,遠離大清帝國,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這也為日後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以及開辟更多的殖民地奠定了基礎。而此時遠在亞洲的清帝國統治者還沉浸在「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的思想理念以及閉關鎖國的境況中。殊不知,不久後的將來,新的侵略者將會蜂擁而至,一起「大快朵頤」清帝國這塊不可多得的「肥肉」。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為什麼英國僅以陣亡69人就取得戰爭勝利?

1839年,身為朝廷欽差大臣的湖廣總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強行銷煙,由於英國商人在中國廣東海域走私鴉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危害了國人身心健康,同時清朝軍隊也吸食鴉片,士兵身體變得虛弱,失去了應有的作戰能力。英國的這一鴉片貿易不僅嚴重的敗壞了社會風氣,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還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嚴重衰落,「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

而在1839年英國人曾和阿富汗人幹了一仗,當時的阿富汗只不過是個建國不到一百年的小國家,總人口也不敵清朝的軍隊兵力啊。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在被英國人打的招架不住的時候,依然英勇反抗使得三萬英軍全軍覆沒還迫使英國人狼狽地離開了阿富汗。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為什麼英國僅以陣亡69人就取得戰爭勝利?

英國,這個遠征萬里之遙的超級大國。從戰初的四千人,到最後加到了一萬八至兩萬人,雖然在海上作戰清軍並不能發揮出絕對的優勢。但倘若是在路上,清軍便能輕易地將英軍拖死在華夏大地。雖然當時清軍在火器上可能處於相對劣勢,但大批清軍將士還是能做到浴血奮戰固守陣地的,畢竟當時清軍的軍法是非常嚴苛的,丟失陣地是要嚴懲的,所以許多將領寧願戰死自殺也不逃跑和投降。

但清朝統治者為什麼沒有繼續拖著呢?可想而知這個在本土作戰的政府比一個遠征萬里水土不服的侵略軍隊還拖不起。鑒於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特殊的地位以及是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國內矛盾肯定層出比窮,說白了還是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腐朽統治,這也致使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最終英國人僅以69人的傷亡,獲得了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的賠款以及香港島的割讓。

『捌』 簡略概括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經過

1839年8月15日,林則徐下令禁止一切貿易,派兵進入澳門,更進一步驅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英軍總司令。

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的機動艦隊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海面,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

1840年6月,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義律領兵到達廣州海面,並根據英國外相巴麥尊的指示,遠征軍封鎖廣州、廈門(今屬福建)等處的海口,截斷中國的海外貿易,並於7月攻佔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為前進據點。

8月,英艦以驚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達天津大沽口外。

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攻佔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軍死傷700餘人,帥船、拖船沉毀11艘。

1841年1月7日,英軍也不滿談判的進展,義律先下手為強,出動海陸軍攻佔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發起虎門之戰。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3月11日,英軍分遣艦隊還多次對台灣進行侵犯。由於守軍准備充分,戰術巧妙,取得了整個戰爭中罕見的勝利,僅俘獲英軍就有182人。

6月16日發起吳淞之戰,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此後,英援軍相繼到達長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會,以艦船73艘、陸軍1.2萬人,溯長江上犯,准備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運河。

7月21日,英陸軍6900餘眾,發起鎮江之戰,遭頑強抗擊,被擊斃擊傷169人後攻陷鎮江。8月4日,英艦進逼南京下關江面,隨後英軍從燕子磯登陸,察看地形,揚言進攻南京城。

在英軍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和兩江總督牛鑒,妥協退讓,委曲求全,被迫在靜海寺、上江考棚等處與英軍議和。

1842年8月29日,耆英與璞鼎查簽訂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8)虎門之戰打死多少英國人擴展閱讀: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不顧國際道德,不斷地向中國輸出鴉片。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大門被野蠻的英國侵略者的大炮轟開。中國戰敗後,於1843年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南京條約》。

這一次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開始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等列強徹底看清了清政府的實力,變本加厲地先後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重大侵略戰役。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的戰敗的影響,除了給中國帶來了開始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影響外,還有為以後造成列強幾次重大的侵華戰爭作下了鋪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玖』 虎門之戰的介紹

鴉片戰爭中的戰斗之一。1841 年(道光二十一年)2 月英國艦隊向廣東虎門進逼。清軍提督關天培向總督琦善請求增兵,琦善不允。23 日英艦向虎門一帶進攻。關天培率領所屬部隊固守橫擋、永安、靖遠、鎮遠各炮台。25 日英軍從橫擋登陸,次日攻破各炮台,關天培在靖遠炮台率兵抵抗,負傷數十處,仍與英軍搏鬥,英勇戰死。虎門陷落後,英軍侵入珠江。

閱讀全文

與虎門之戰打死多少英國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種姓性質怎麼樣 瀏覽:357
印度跟中國哪裡 瀏覽:796
英國出產什麼車 瀏覽:258
外國人怎麼看中國用筷子 瀏覽:802
希臘與伊朗哪個強 瀏覽:819
伊朗瓷磚怎麼樣 瀏覽:583
如何上好中國近代史這門課 瀏覽:298
義大利旅行哪裡好 瀏覽:628
人民幣9000對印尼多少錢 瀏覽:662
一塊印尼放點什麼都軟了 瀏覽:282
中國有哪些技術領跑全球 瀏覽:853
越南對外戰爭有哪些 瀏覽:588
義大利和西班牙哪個是主場 瀏覽:767
為什麼印度景色總是昏黃的 瀏覽:816
印尼產的摩托車怎麼能看出來 瀏覽:730
義大利商務男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63
越南當兵去什麼地方 瀏覽:238
印度紅犬什麼時候能長大 瀏覽:775
印尼電話卡上網慢怎麼做 瀏覽:696
英國最厲害的時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