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年輕的英倫搖滾樂隊
1. The Divine Comedy(神聖喜劇樂隊)
2、 Echobelly〔空城計樂隊)
3、 The Boo Radleys(布雷德利樂隊)
4、 Gene(基因樂隊)
5、 Sleeper(沉睡者樂隊)
6、 Menswear(男士服樂隊)
7、 The Charlatans(江湖郎中樂隊)
8、 Primal Scream(原始尖叫樂隊)
9、 Cast(卡斯特樂隊)
10、 James(詹姆斯樂隊)
11、 Silver Sun(銀色太陽樂隊)
12、 Oasis(綠洲樂隊)
13、 Suede(山羊皮樂隊)
14、 Radiohead(電台司令樂隊)
15、 Blur(布勒樂隊)
16、 The Verve(神韻樂隊)
17、 Travis(特拉維斯樂隊)
18、 Coldplay(酷玩樂隊)
19、 Elestica(橡皮筋)
20、 Gorillaz(街頭霸王)
21、 Stone Roses(石玫瑰樂隊)
22、 The La's(拉氏樂隊)
23、 Toploder(頭排裝卸工)
24、 Mansun(曼森樂隊)
㈡ 想知道一下英國樂隊BOA的介紹
boa是英國的一個五人樂隊,1993年成立。四男一女,女主唱Jasmine Rodgers於1976年出生於英國,Duvet里的女聲就是她。1998年發行專輯《The Race of a Thousand Camels》,其中就已經收錄了Duvet這首歌,之後Duvet也發行過單曲。1999年boa的《Duvet》不知怎麼的被《玲音》 相中瞭然後就成為其OP主題曲,沒想到在日本這首歌竟然特別受歡迎,典型的西邊不亮東邊亮啊……一夜成名。
㈢ 藍色(Blue)樂團當中的每個成員簡介
BLUE樂隊成員包括:
Duncan生於1979年4月7日,13歲前與母親住在DorSset。在搬遷到Sidmouth後,他進入了戲劇學院學習。在戲劇課獲得A,他覺得自己的聲音有潛力成為歌手。他也在一些初具規模的樂隊中試著演唱,從而更堅定了信心。他說「那種讓牙齒碰撞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更幸運的是,當Duncan遇到了Antony後,他離開了那些水平一般的樂隊。
Antony生於1981年6月23日的Middlesex。在他加入Blue之前就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履歷。曾經在<Grange Hill>、<The Bill>中擔任角色,並且在BBC的節目中領銜。盡管他的聲音比較平實,在遇到Duncan之前他也沒有將演唱作為今生追逐的職業理想。
Lee他是樂隊中年輕的成員,生於1983年6月17日的倫敦東南。在BlackheTH長大,在戲劇學校學習,但他卻不喜歡老師,"他們老是讓你朝著正統的音樂靠攏,而我只想成為樂隊的一員。"在打定了主意後,Lee參加了多次的試唱,終於在Holby City遇到了Duncan和樂隊的其他人。
Simon是樂隊中最年長的,生於1979年3月30日的Manchester。多年來,Simon一直想成為一個職業足球運動員,也曾經和Port Vale隊簽約。在隨隊走過了多個城市後,很偶然地,他被伯明翰的一個Hip-Hop演唱組Criminal Damage的音樂吸引,最終他決定離開足球隊,來到倫敦加入了Blue。
Blue樂隊,他們是英國最紅的偶像男孩組合,他們是4個有藍調好嗓子的歌手.
"這張擁有超強曲目的絕贊精選有限量盤和普通盤兩種之外,包括〃Curtain Falls〃、〃Get Down On It' ﹝庫爾夥伴與莉而金合唱/ feat Kool & the Gang AND Lil Kim﹞、 'Love At First Sight'和2004年版的 'Best In Me'四首新歌+ 11首歷年金曲。英國發行的《歌迷限量盤》中除了普通盤的四在加收4首全新錄音: 'If It Takes All Night''、After The Show'、 'Only Words I Know'、'Long Time' (Smoothe Mix)以及歌迷前所未見的幕後花絮和Lee,Duncan,Simon,Antony給你的私密留言!
唱片公司形容:「Blue的歌迷在拿到【Best Of Blue】精選輯會有一種在雪地里喝到熱湯的幸福感!」!集全世界「最便宜」、「最唯一( 視訊歌友會只有台灣有)」、「最多首」、「最大包」、「最感人( 中文版團員感謝詞+歌迷文章都在裡面)」五大之「最」的 Best Of Blue 讓你看到「Best」的精隨!!
Blue【Best Of Blue】新歌加精選終於要在11/26發行!2001年出道迄今,2項全英音樂獎、3張冠軍專輯、4千萬張單曲的銷售成績、英國11項音樂大獎唯一肯定的歐洲第一男聲團Blue,從『All Rise新聲奪人』、『ONE LOVE』、『罪愛Guilty』三張在台灣張張賣破八萬張的專輯、三年之內來台三次來台更是掀起追星趴趴走旋風的Blue,在四個團員正式宣布在明年春天英國演唱會之後,就要休長假一年,大票的Blue歌迷不斷在Blue官網苦喊著:「不要~~!我們會很想念Blue的!」;歌迷都打電話問台灣唱片公司:「Blue可不可以再來台灣一次?」,台灣EMI在經過重重申請,終於為歌迷爭取到一次『可能是最後一次和Blue面對面』的【Blue視訊歌友會】!!時間在12月2日晚上05:30進場,六點到七點和Blue做視訊連線。面對這樣難得又免費的機會,Blue粉絲要怎樣獲得進場機會?答案只在11月26日發行的【Best Of Blue】歌迷限量盤中!
以往唱片公司西洋部在包裝藝人精選輯的時候多以國外來的素材為基準、再加以包裝,這次Blue【Best Of Blue】完全反向操作,全台灣限量三萬張的【Best Of Blue】《雙CD歌迷限量盤》裡面,全部都以台灣歌迷為企劃主軸,創下國內首度獨家為歌迷打造的『十大特典』特色,並且,台灣版的【Best Of Blue】已經超過英國和日本,不僅專輯封面只有台灣選這張紅色喜氣版照片、靠台灣歌迷多幫忙翻譯出的新歌「愛的閉幕式Curtain Falls」中文詞和第一屆【Best Of Blue】徵文大賞得獎者文章都完整收在里頭,最重要的是,12月2日下午六點開始、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2室」舉行的【Blue視訊歌友會】免費入場券門票只收錄在《雙CD歌迷限量盤》!!此消息一出已經有上千位Blue歌迷在網站的中心呼喊:「無論如何都要見到Blue一面!!」
㈣ 有誰知道歐美搖滾樂隊有5個男的組成全部都是穿西裝叫什麼樂隊
OneDirection
thewanted
TheHives
㈤ 英倫搖滾樂隊有哪些
1. The Divine Comedy(神聖喜劇樂隊)
2、 Echobelly〔空城計樂隊)
3、 The Boo Radleys(布雷德利樂隊)
4、 Gene(基因樂隊)
5、 Sleeper(沉睡者樂隊)
6、 Menswear(男士服樂隊)
7、 The Charlatans(江湖郎中樂隊)
8、 Primal Scream(原始尖叫樂隊)
9、 Cast(卡斯特樂隊)
10、 James(詹姆斯樂隊)
11、 Silver Sun(銀色太陽樂隊)
12、 Oasis(綠洲樂隊)
13、 Suede(山羊皮樂隊)
14、 Radiohead(電台司令樂隊)
15、 Blur(布勒樂隊)
16、 The Verve(神韻樂隊)
17、 Travis(特拉維斯樂隊)
18、 Coldplay(酷玩樂隊)
19、 Elestica(橡皮筋)
20、 Gorillaz(街頭霸王)
21、 Stone Roses(石玫瑰樂隊)
22、 The La's(拉氏樂隊)
23、 Toploder(頭排裝卸工)
24、 Mansun(曼森樂隊)
我最喜歡的是英國的---COLDPLAY<酷玩樂隊>
江山代代有人出,Brit-Pop吉他搖滾王朝再添一對新力軍。四人新秀Coldplay,由視音樂如氧氣般重要的熱血青年-22歲主唱兼節奏吉他手Christ Martin、21歲的貝司手Guy Berryman、22歲的主吉他手Jon Buckland及21歲的鼓手Will Champion,於98年成軍倫敦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校園,參加過無數次業余樂團比賽,99年獲NME音樂周報之Simon Williams賞識,與其擁有的獨立小廠Fierce Panda下,錄制了首支單曲"Brother & Sisters"不久便正式簽約給EMI唱片之Parachutes,成為英國獨立/流行搖滾盟主Blur同門師弟。 首張處女大碟"Parachutes"由Coldplay與曾為Gomez、Badly drawn boy作嫁之Ken Nelson共同製作。發行第二周即空降英國專輯金榜冠軍寶座,總算不負2000年"最佳新進樂團"之名。純凈、美麗的中、慢板旋律,澎湃洶涌的反復吉他節奏,加上主唱Chris Martin神似Thom Yorke(Radiohesd主唱)輕柔卻極具戲劇張力的淳美歌聲,10首慢流一致浪漫、迷美情緒的歌謠,絢爛秀麗的第一支單曲"Shiver",令人顫栗、心悸之單曲榜Top 4情歌"Yellow",和將發行之第三支單曲"Trouble"都是很Coldplay的風格的精彩代表作。
全英音樂獎年度最佳團體,最佳專輯獎盡讓一個才在樂壇嶄露頭角的新進樂隊COLDPLAY(酷玩樂隊)一舉奪得,而這張名為《PARACHUTES降落傘》的專輯也僅僅是他們的第一張正式的專輯。
酷玩樂團的成績: 1、英國金榜5白金冠軍專輯 2、2001年全英音樂獎(2001 BRIT AWARDS) 年度最佳專輯 年度最佳團體 3、2001年NME.COM年度CARLING音樂獎年度最佳新進藝人年度最佳單曲 — YELLOW 4、最佳BBC RADIO1電台現場演出 5、第11屆Q雜志音樂獎(Q AWARDS) 年度最佳專輯 6、榮登各大專業音樂雜志「2000年終最佳專輯榜」 7、英國歷史音樂周報MELODY MAKER第2名 8、世界暢銷青少年音樂雜志SELECT第5名 9、全球權威音樂雜志Q 「2000年50張最佳專輯」 (EMI)
㈥ 歐美的一個樂隊現場,男主唱,夾支煙,樂隊叫什麼
是tokio
hotel
?樂隊主唱bill和吉他手tom是雙胞胎
bill以前的發色是黑色的
不過最近染成了金色
除了這個
其他都很符合
㈦ The music樂隊的詳細介紹
「我來到這里,並非要告訴你一切將如何結束。我要告訴你,一切將如何開始。我會帶領你進入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沒有控制、沒有規則、沒有命令與界限的世界,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我知道你已感到恐懼——你對我們感到恐懼。」每當英國樂隊The Music登台表演之前,舞台上總會響起這樣一段話。如果你從沒有聽說過這支樂隊,也許你會認為這不過是又一個潮流泡沫
樂隊耍弄的又一個做秀手段,也許你會認為舞台上四個穿著運動服的男孩(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成員出生於1982年)和太多的英國樂隊一樣,只會在「收音機頭」(Radiohead)的陰影下哼唱憂郁陰冷的怨曲,也許你早已對所有以「the」命名的樂隊感到厭倦。你或許有理由這么想,但這卻不是The Music所關心的,他們真正關心的只有音樂,他們也會用音樂告訴你,The Music無意模仿哪個Brit-Pop樂隊(Brit-Pop風行時,這些年輕人的年齡剛剛達到兩位數),The Music也與其他所有叫「the」什麼的新晉樂隊都不一樣。正如他們自己所說,「我們從來都不想也不會屬於哪種潮流或趨勢。」
和開頭那一段充滿挑戰味道的告白迥然不同的是,The Music的四位成員玩樂隊的初衷並不是要征服其他人的世界,而僅僅是用音樂為自己創造一個可以自娛自樂的天地。樂隊主唱羅伯特·哈維(Robert Harvey)、吉他手亞當·納特(Adam Nutter)和貝斯手斯圖亞特·科爾曼(Stuart Coleman)都來自英國北方利茲市的小鎮Kippax。亞當和斯圖亞特的友誼可以追溯到他們兩歲的時候,後來他們在布里格肖中學(Brigshaw High School)認識了同在那裡念書的羅伯特,並通過他結識了來自附近小鎮Garforth的鼓手菲爾·喬丹(Phil Jordan)。「我們是因為無聊才組成了這支樂隊,」亞當是這樣為我們解釋他們的組隊原因的,「我們所住的地方從來沒發生過任何有意思的事情。除了在街上閑逛,你找不到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你可以選擇的只有踢足球或者玩橄欖球。我們玩樂隊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逃避枯燥的現實。」那麼學校的生活呢?「我在課堂上非常安靜。我從來都聽不懂老師在說些什麼。」羅伯特說道,「他們總是告訴你應該做什麼,他們反對你自己去發現什麼。我更願意自己教育自己,而不是別人用老掉牙的課本來教育我。通過犯錯誤來學習總是好過別人告訴你說,『看好了,你要這么做。』」於是在1999年初,這四個「無聊少年」在Kippax的一個小酒吧的樓上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排練,盡管這種排練折磨了不少人。「那時候我們並不關心我們的音樂聽起來怎麼樣,我們只是從排練里得到樂趣。有時候我們能彈多大聲就彈多大聲,有時候我們又是能多安靜就多安靜。」。僅僅一個月以後,他們在利茲的Cockpit做了自己的第一次演出。
說到這里,也許我們應該談談The Music的音樂。如果你需要什麼樂隊作為參考的話,喜歡比較與引用的英國媒體會告訴你「The Music的音樂好比是『石玫瑰』(The Stone Roses)遇到了『齊柏林飛艇』(Led Zeppelin)。」或者是「羅伯特在舞台上自我迷失的樣子就像當年『魅力』(The Verve)里的理查德·阿斯克勞福特(Richard Ashcroft),而亞當擁有成為約翰·斯格維爾(John Squire,『石玫瑰』的吉他手)的一切條件」。但顯然我們更關心的是他們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如果問及誰影響了他們的音樂,他們會告訴你沒有誰影響他們,而是樂隊成員之間互相影響;如果你繼續追問,他們會為你列出一份有些奇怪的名單,在這份名單里包括「大門」(The Doors)、鮑伯·馬利(Bob Marley)、吉米·亨綴克斯(Jimi Hendrix)這些藝人,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此外還有李小龍。更為「奇怪」或者說更獨特的一點是,The Music從來沒有像其他樂隊那樣在一開始靠翻唱老歌來為自己尋找靈感。亞當的話也許對那些尚在酒吧或車庫里排練而未被發掘的樂隊有一些幫助:「我們從來沒嘗試過翻唱別人的歌曲。我的建議是最好不要這么做。從第一分鍾開始就去寫你自己的東西!」這樣的一種自信在2001年初終於得到了回報。英國Radio 1的DJ史蒂夫·拉瑪克(Steve Lamacq)在Session Unsigned節目中播放了The Music的《踏上征途》(Take the Long Road and Walk It)的小樣。作為Radio 1的「名嘴」之一,史蒂夫·拉瑪克一向以發掘優秀的新晉樂隊而著名,而這一次,他在節目中將The Music稱為「英國未簽約樂隊中最好的樂隊」。後邊的故事也許你已經猜到了,自然是眾多唱片公司對樂隊的追逐。而The Music的決定似乎又是很奇特:2001年5月,他們選擇在「兇猛熊貓」(Fierce Panda)這樣一個小廠牌下發行了限量版的EP《踏上征途》。羅伯特對此解釋說:「這是件很酷的事情。我們的經紀人提姆(Tim)建議我們這么做,因為這樣可以有一個簡單的開始,也可以讓我們擁有一批真正信任我們的歌迷。」這張只印了1000張的EP在一天之內全部售罄。然而這僅僅是成功的前兆。
在與Hut公司簽約之後,樂隊於2002年9月推出了第一張同名專輯《音樂》(The Music)。專輯發行首周便排到了英國榜第4名,這似乎也正說明他們的音樂是多麼被人期待。而The Music交出的答卷里充滿了毫無遮掩與修飾的自信。這里沒有英國樂隊一貫的冷調內斂,也沒有後grunge樂團的復古之風,經過電氣化處理的重型搖滾和上個世紀60年代迷幻之音的結合顯得漂亮而時髦。激動人心的《人民》(The People)、《踏上征途》和《逃亡》(Getaway)依然是The Music的「國歌」,但正如史蒂夫·拉瑪克所說,專輯里的其他歌曲甚至比之前發行的單曲還要好。開場的《舞蹈》(The Dance)有著龍卷風般的氣勢;融合了布魯斯的《真理即無言》(The Truth Is No Words)兇猛而蠻橫;《漂流》(Float)中充滿了羅伯特高亢而扭曲的聲音;《人類》(Human)用優美的貝斯營造出一種別樣的性感。不過也有人對專輯有些抱怨,「一些人對我們提出質疑,」羅伯特嘆息著說,「他們認為我們的專輯里沒有真正的『歌曲』,更像是在即興演奏。其實我們只是在用聲音製造一種氣氛並盡情享受。」提到那些看起來有些鬆散的歌詞,他微笑著說:「通常我們都是以一段旋律和完全沒有意義的歌詞開始的,然後突然之間我會蹦出一句有意義的歌詞,於是他們說,『好吧,就這樣!』」而挑定吉姆·阿比斯(Jim Abbiss)作為專輯製作人又是The Music的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這也註定了專輯中的電氣化元素是必然的。「我們只是不想簡單地找一個搖滾製作人,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完全的搖滾樂隊,」亞當解釋道,「我們的音樂里還有其他的元素,我們需要一個能突出那些元素的製作人。吉姆讓工作的過程變的更簡潔。我們只是插上電開始彈琴,完全沒有公式化的限制。」
但真正讓樂隊在媒體與歌迷中樹立起良好口碑的卻是他們的現場演出。羅伯特也許是唯一一個敢在舞台上真正跳舞的搖滾樂隊的主唱,歌迷們爭相模仿他那種被稱為「小雞舞」(chicken dance)或者「optocus dance」的舞步。英國音樂雜志NME甚至專門做過一個名為「怎樣像羅伯特·哈維一樣跳舞」的專題,為他的舞步做圖解。當然跳舞只是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The Music讓每一個觀看他們演出的人都體會到了比專輯中更強烈的震動、力量和熱情,樂隊也更願意讓人們通過現場來了解他們。就像斯圖亞特所說,「我們首先是一支現場樂隊!」而在羅伯特眼裡,現在的音樂界里願意做巡演的樂隊越來越少了,「這是很令人失望的,因為這就意味著每個人家裡可能有很多CD,但你無法分辨你聽到的是不是真實的聲音。你在電視上和音樂錄影帶里看見那些人的面孔,但你甚至不敢說你看到的臉和你聽到的聲音是一致的。」因此,盡管巡演的過程是令人疲憊的,The Music還是為新專輯做了近一年的巡演:在日本,他們走到哪裡都會被歌迷認出來,而那時他們甚至還沒有正式在那裡發行專輯;在美國,他們作為「酷玩」(Coldplay)和「葡萄樹」(The Vines)的暖場樂隊,風頭絲毫不亞於演出的主角;在澳大利亞,每一次演出時台下的觀眾都會齊聲高喊「Muuuuuusic!Muuuuuusic!」。毫無疑問,巡演為樂隊帶來了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多經濟上的利益,卻沒有帶給他們很多樂隊的「通病」——爭吵和嫉妒。「我們每個人都為樂隊做同樣多的貢獻,沒有誰比誰更重要。羅伯特也是這么想的,他從來沒把自己看成樂隊的靈魂,他更願意把自己的聲音當成一件樂器,就像我的吉他一樣。」很明顯,亞當已經把同樣來自英國北方的「魅力」樂隊作為他們的前車之鑒,「我們每個人都拿一樣多的錢,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嫉妒。許多樂隊都毀在了金錢的問題上,我想很大程度上『魅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8月底的英國「里丁」(Reading)音樂節是The Music在2003年的最後一次現場演出,下一步他們就要重新躲進錄音室里為新專輯開始工作。菲爾在談到初步定於2004年發行的新專輯時說:「我們的第一張專輯就像是我們成長的日記,而下一張會是關於我們現在的感受。」至於更遠的將來,The Music的想法很簡單,「只是繼續做音樂,音樂是我們關心的一切。」亞當說道。而羅伯特則考慮得更長遠一些:「做一些好的專輯,盡我們所能讓人們更快樂一點。然後等到他們年老的時候,回憶起年輕時的事情,他們會說,『在我20歲的時候,是The Music陪我度過了一段好時光。』」
㈧ 英國有名的男樂隊組合
The Beatles 英國
同義詞 甲殼蟲樂隊一般指The Beatles(英國搖滾樂隊)
The Beatles是一支來自英國利物浦的搖滾樂隊,由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爾四名成員組成。樂隊成立於1960年,其音樂風格源自20世紀50年代的搖滾樂,之後開拓了迷幻搖滾、流行搖滾等曲風(後面成為美國代表樂隊)
㈨ 男生樂隊演出吉他手可以穿白襯衫+小領帶嗎
最好穿的酷一些,白襯衫小領帶,緊身深色牛仔褲,帶個頭巾,復古大皮鞋,墨鏡。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