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國歌什麼時候發

英國國歌什麼時候發

發布時間:2022-10-03 13:00:33

① 英國國歌是什麼

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上帝保佑女王》)或《天佑吾王》(God Save the King,《上帝保佑國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歌及英聯邦的皇室頌歌。

《天佑吾王》是一首愛國歌曲,不確定作者是誰。傳統上他被用作聯合王國、加拿大以及其他英聯邦成員的國歌,同時也是英國皇室的頌歌。當在位的英國君主的性別為男性時,此歌唱作《天佑吾王》;性別為女性時,唱作《天佑女王》。

這首歌沒有官方承認的版本,實際上從來沒有一條聖旨或法律宣布其為官方版國歌。一般而言,只會演唱第一段(很少的時候有兩段
歌詞
[編輯] 英文歌詞
英文歌詞如下:

※當(男性)國王在位時,要作出相應的性別的變化(如her→his,Queen→King等)

1

God save our gracious Queen!
Long live our noble Queen!
God save the Queen!
Send her victorious,
Happy and glorious,
Long to reign over us,
God save the Queen.
2

O Lord, our God, arise,
Scatter thine (her) enemies,
And make them fall:
Confound their politics,
Frustrate their knavish tricks,
On thee our hopes we fix:
God save us all.
3

Thy choicest gifts in store
On her be pleased to pour,
Long may she reign.
May she defend our laws,
And ever give us cause,
To sing with heart and voice,
God save the Queen.
* 當(男性)國王在位時,上面兩行應換為:

With heart and voice to sing,
God save the King.
4

Not in this land alone,
But be God's mercies known,
From shore to shore!
Lord make the nations see,
That men should brothers be,
And form one family,
The wide world over.
5

From every latent foe,
From the assassins blow,
God save the Queen!
O'er her thine arm extend,
For Britain's sake defend,
Our mother, prince, and friend,
God save the Queen!
6

Lord grant that Marshal Wade
May by thy mighty aid
Victory bring.
May he sedition hush,
And like a torrent rush,
Rebellious Scots to crush.
God save the Queen!
※除了第一段以外,其他段落幾乎不演唱。
[編輯] 中文意譯
歌詞的中文意譯大致為:

《天佑吾王》,佚名詞,亨利•凱里曲

1

上帝保守吾王,
祝她萬壽無疆,
天佑吾王!
常勝利,沐榮光;
孚民望,心歡暢;
治國家,王運長;
天佑吾王!
2

揚神威,張天網,
保王室,殲敵人,
一鼓滌盪。
破陰謀,滅奸黨,
把亂萌一掃光;
讓我們齊仰望,
天佑吾王!
3

願上帝恩澤長,
選精品,傾寶囊,
萬歲吾王!
願她保護法律,
使民心齊歸向,
一致衷心歌唱,
天佑吾王!
4

汝非無人所幫,
但主恩所眾知,
從岸到岸!
主恩非止此地,
兄弟就是吾爾,
溫馨家庭望祈,
廣闊之地!
5

從潛在的敵人,
打倒刺客直奔,
天佑女王!
其管治大無畏,
不列顛需捍衛,
吾母、王子、汝友
天佑女王!
6

上帝賜予喬治,
戰勝每月每日,
勝利天賜!
祈喬治煽靜肅,
尤如恐擊以欲,
叛蘇人必前仆,
天佑女王!

② 英國國歌誕生的背景

英國國歌《天佑女王》來歷

產生於18世紀40年代,原名《天佑國王》(也有翻譯成《上帝佑及吾君》),1837年至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和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後改稱《天佑女王》,它是稱頌英國國王的歌曲。當英國處在殖民帝國的高峰期時,《天佑女王》不僅是英國本土的國歌,也是它所有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國歌。如1788年到1974年,澳大利亞一直用《天佑女王》作為國歌,在英國女王或聯邦總督出現的場合,要演奏《天佑女王》。

③ 每個國家一般都有屬於自己的國歌,你知道英國國歌的來歷嗎

英國國歌的來歷:英國國歌產生於18世紀40年代,原名《天佑國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後改稱《天佑女王》,它是稱頌英國國王的歌曲。一般認為這首歌近代版本的曲調由亨利·凱里所作,

④ 英國國歌的歷史

一般認為這首歌近代版本的曲調由亨利·凱里博士所作,盡管在一些歷史版本中出現過的樂段也出現在近代的版本當中,導致了一些混淆。
人們相信,這首歌的第一次公演發生在1740年的一次宴會上,在這次宴會上凱里為了祝賀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港口皮特貝羅的愛德華·弗農海軍上將唱了這一首歌。
傳統上,此曲的第一次公開演唱被認為發生在1745年。在英王喬治二世的時代,要求英國王位的詹姆士二世黨領袖查爾斯·愛德華·斯圖亞特(亦即「小覦位王子」,為詹姆士二世長孫,在蘇格蘭有很多支持者,因此就有了支持蘇格蘭的最後一段)重返英倫,謀求復辟斯圖亞特王朝,在一次叛軍獲勝的戰斗後,人們唱著這支歌曲來支持國王。

⑤ 英國國歌叫什麼

英國國歌產生於18世紀40年代,原名《天佑國王》,

1837年至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和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後改稱《天佑女王》,它是稱頌英國國王的歌曲。當英國處在殖民帝國的高峰期時,《天佑女王》不僅是英國本土的國歌,也是它所有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國歌。如1788年到1974年,澳大利亞一直用《天佑女王》作為國歌,在英國女王或聯邦總督出現的場合,要演奏《天佑女王》。美國曾採用《天佑女王》的曲調填詞,作為本國國歌或第二國歌。列支敦斯登的國歌,至今還唱著《天佑女王》的曲調。現在,世界上至少還有十幾個國家的國歌採用的是《天佑女王》的曲調
歌詞:

God Save the Queen
[God Save the Queen(God Save the King)英國國歌] [合唱]

MUSIC

God save our gracious Queen,
Long live our noble Queen,
God save the Queen:
Send her victorious,
Happy and glorious,
Long to reign over us:
God save the Queen.
Thy choicest gifts in store
On her be pleased to pour
Long may she reign
May she defend our laws
And give us ever cause
To sing with heart and voice
God save the Queen

翻譯:

上帝保佑女王,祝她萬壽無疆,神佑女王。常勝利,沐榮光;孚民望,心歡暢;治國家,王運長;神佑女王!

揚神威,張天網,保王室,殲敵人,一鼓滌盪。破陰謀,滅奸黨,把亂萌一掃光;讓我們齊仰望,神佑女王!

願上帝恩澤長,選精品,傾寶囊,萬歲女王!願她保護法律,使民心齊歸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⑥ 英國的國歌是什麼

您好,英國國歌中文名稱:《天佑女王》,英國國歌英文名稱:《God Save The Queen》

記住英國國歌的同時,不要忘記了中國國歌哇,謝謝

⑦ 英國國歌作者是誰

英國國歌籠罩著神奇的色彩。它決不是由某個人作詞或作曲,而是在民間逐漸形成的。16世紀時人們首次提到英國國歌,但其歌詞(開始是用拉丁文寫的)頻頻變動和增減。

英國人在表達對祖國的忠誠時所唱的並不是振奮人心的進行曲,也不是戰歌,而是一首普通的禱辭,祝願國王或女王健康、長壽和富足。難怪英國國歌中最基本的歌詞來源於聖經,「上帝佑我國王」在聖經中共出現過3次。

沒有人確切知道是誰為國歌譜的曲,是誰寫了現在的歌詞。到了1545年,「上帝佑我國王」在英國海軍中已成為一句"口令",回口令時該說:「願君王統治天長地久」。

教會所指定的一篇用於"火葯陰謀"(1605年11月5日)周年日的古老禱詞,很可能是國歌第二段中幾句歌詞的出處。這一古老的禱辭中有這樣幾行:「驅散我們的敵人……消除他,們的惡意,挫敗他們的詭計。"

毫無疑問,這首國歌是在國家處於危急之時把這種表示忠貞不渝的詞語組合而成的。當然,人們對此仍有爭議。

顯而易見,如果人們祈求上帝保佑國玉,那就意味著他的生命受到了危害。所以,有一種傳說認為該國歌起始於1688年,因為當時"奧蘭治王子正在侵擾沿海地區",威脅著統治王朝的安全。這種說法還認為國歌是一首為詹姆斯二世的私人天主教小教堂唱詩班所寫的拉丁文合唱曲。人們出於對君王命運的關注,不久就在倫敦的劇院和街頭唱開了。

據稱是英國國歌作者的人當中,最出名的{但也是最不可能的}是那首頗有獨創性的歌曲《我們巷中的薩莉》的作者亨利·凱里。他是哈利法克斯侯爵之子,生活十分不幸,最後自殺身亡。據說是他寫了英國國歌,並於1740年在倫敦某酒館由他舉辦的晚宴上首次演唱,以慶祝弗農海軍上將前一年中所取得的波多貝羅大捷。

也有些人認為是一個叫約翰·布爾博士的寫的詞曲,此人曾是伊麗莎白一世的王宮附屬教堂唱詩班的男童歌手,後來成了那兒的風琴手。他作的曲子仍留存在某抄譜人1619年的手稿之中,確實和現在的《上帝佑我女王》相似。

看來,我們無法確定現代的《上帝佑我女王》出自某一個人或某一個作曲家之手。它的樂曲是由在它之前早已流傳的曲調發展而來的。到了17世紀,它已成為一首十分流行的民 間樂曲。

根據有案可查的記載,《上帝佑我女王》首次上演是在1745年,當時在倫敦的德魯里劇院和科文特加登劇院舉行的兩次音樂會上被人正式演唱。當時,英國又是處於民族危機之中。

蘇格蘭曾揭竿而起支持英俊的查理王子,韋德元帥在北方鎮壓起義。《上帝佑我國王》祈求上帝助在位君王一臂之力,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英格蘭人的熱忱。

自這一非常事件之後,該國歌成了全國人民最能表達愛國精神的一首歌曲。它言簡意賅,感情真摯,深入人心。不久,每逢表達愛國熱情的場合,人們便會唱起這首歌。

過了不久,一些別的國家竟然也用起同一曲調來了。至少有12個國家先後用過這個典型而又獨特的英國曲調,其中包括美國和德國。它確實是一首全世界最聞名的曲子。

傳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西線的英國士兵情不自禁地唱起英國國歌時,美國和德國的士兵也都走出戰壕,用各自的歌詞和在一起唱,每一方都覺得官昕上去像是自己國家的國歌。

作曲家們也很贊賞這首曲子,把它融進了各自的作品一如海頓的《帝王頌》和布拉姆斯的《凱旋曲》一中。貝多芬被這首曲子深深地打動了,於是發表了7首主題變奏曲,並在日記中寫道:"我必須讓英國人知道,他們的《上帝佑我國王》簡直是上帝的賜福。,,

這首歌由於它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特點,在歐洲某旅遊勝地舉行的一次有許多英國觀眾參加的音樂會上引起了一陣混亂。在演奏韋伯的《狂歡序曲》時,他們聽出了國歌的曲調便立即站起身來,令歐洲大陸的東道主們大為不解。隨著這一曲調反復出現和消失,英國觀眾不時地起立和坐下,也被弄得迷惑不解和不知所措。

英國國歌產生於十八世紀四十年代,原名《天佑國王》,1837~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和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後改稱《天佑女王》。這是一首歌頌統治者的歌,第一段歌詞有「常勝利,沐榮光,孚民望,心歡暢,治國家,王運長,天佑女王」的詞句;第二段歌詞有「破陰謀,滅奸黨,把亂萌一掃光,讓我們齊仰望:天佑女王」的詞句。這些詞句的形成,是有歷史根源的。是上1545年,英國海軍中就有「天佑國王」這個口令,回答這個口令的暗語是:「治國家,王運長」。這就是第一段歌詞的來源。1605年,天主教徒因不滿英王詹姆士一世的暴政,策劃在11月5日英王和大臣們來到議會時炸死他們。一桶火葯事先秘密放在上議院藏煤的地下室里,約定到時候由浮克斯(1570~1606)去點火。這一為葯陰煤案由於有人在10月26日向政府告密而敗露,浮克斯和其他主謀者被處絞刑。在火葯陰謀案的周年紀念日,各教堂指定宣讀「粉碎我們的敵人,……消除他們的惡意,擊敗他們的陰謀」的禱詞,這就是《天佑女王》第二段歌詞的來源。當英國處於殖民帝國的黃金時代時,《天佑國王》或《天佑女王》不僅是英國本土的國歌,也是它所有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國歌。此外,德國、丹麥、瑞典、瑞士、俄國、美國等國家,都曾採用《天佑女王》的曲調填詞,作為自己的國歌或第二國歌。至今列支敦斯登的國歌,還唱著《天佑女王》的曲調。

⑧ 世界各國的國歌里~~哪首最有影響力

我覺得只有中國的《義勇軍進行曲》能夠與之媲美,兩者都是屬於反映革命斗爭的國歌歌詞典型

1、中國

《義勇軍進行曲》是我國國歌。她反映了我國人民的革命傳統, 體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 激勵著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2、法國

法國國歌《La Marseillaise(馬賽曲)》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歌。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鬥志的戰斗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是自由的贊歌——馬賽曲(完整歌詞請參閱附錄)。

前進,祖國兒女,快奮起,光榮的一天等著你!你看暴君正在對著我們舉起染滿鮮血的旗,舉起染滿鮮血的旗!聽見沒有?兇殘的士兵嗥叫在我們國土上,他們沖到你身邊,殺死你的妻子和兒郎。前進!前進!用骯臟的血做肥田的糞料!

——法國國歌《馬賽曲》節選

1789年7月14日,法國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大革命開始了。1792年,普奧封建君主組織聯軍進行武裝干涉。在此緊急關頭,詩人兼作曲家、萊茵營的工兵中尉魯日·德·李爾當即寫了一首歌,原名《萊茵河軍團戰歌》,演唱後迅速在共和軍中傳開,馬賽市的救國義勇軍唱著這首戰歌進軍巴黎,從此改稱《馬賽曲》。當時法國正同奧地利交戰,《馬賽曲》鼓舞了士兵。樂隊指揮格雷特里對魯日·德·李爾說:「你的《馬賽曲》是具有大炮一樣威力的音樂。」這首歌曲很快流傳開來。1795年7月14日,根據一項法律,《馬賽曲》成了法國國歌。這首歌作為法國大革命的象徵,對以後歐洲各國的革命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激昂的旋律號召道,「武裝起來,同胞,把隊伍組織好!」,「我們的祖國鮮血遍地」;這不是一首勝利的歡歌,也不是一首祖國的贊美詩,這是一首激勵士氣的戰歌。聽著這首鬥志昂揚的戰歌,不光法國人,任何反對專制暴政和壓迫的人都會熱血沸騰,自由引導人民,人民一定會粉碎任何專制暴政和壓迫。從歌曲中,我們可以看到法蘭西民族的熱愛自由、不畏強暴的革命精神。

但隨著時間的變遷,有人認為《馬賽曲》的歌詞已經「時過境遷」,並存在許多缺陷,於是提出更改歌詞的要求。這不僅僅是《馬賽曲》的遭遇,在我國,也有些人討論《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是否應該「與時俱進」地修改。其實前面也提到過,在文革時期國歌歌詞就曾被修改過,但最終經過修改的歌詞還是被撤銷了。在和平年代,我們是否還需要這些產生於戰爭的、稍微帶點「暴力」的歌曲?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大多數人——不管是法國人還是中國人,或任何一個有這樣的國歌的民族——都不希望忘記歷史,這些國歌歌詞使人們銘記民族革命斗爭的年代,時刻提醒人們居安思危,而這正是它的重要作用。

附世界各國國歌介紹:

反映對民主、自由的追求的國歌歌詞典型

1、美國

美國國歌《The Star Spangled Banner(星條旗,一譯星條旗永不落)》也是寫於本國獨立戰爭時期,但從歌詞中流露出更多的是對民族獨立和自由的追求,因此我把它歸到此類。(完整歌詞請參閱附錄)

哦,你可看見,透過一線曙光,我們對著什麼,發出歡呼的聲浪?誰的闊條明星,冒著一夜炮火,依然近風招展,在我軍碉堡上?火炮閃閃發光,炸彈轟轟作響,它們都是見證,國旗安然無恙。你看星條旗不是還高高飄揚在這自由國家,勇士的家鄉?

世貿遺址上空的星條旗

——美國國歌《星條旗》節選
1812年在美國保衛獨立的戰爭中,詩人弗朗西斯·斯加特·凱在巴爾的摩親眼目睹了英軍對麥克亨利堡的進攻,以及美軍的英勇抵抗。9月13日凌晨,弗朗西斯·凱透過炮火的硝煙,看到一面美國國旗仍然在城堡上迎風飄揚,他被這景象深深感動,隨手在一封信的背後寫下了幾行詩。第二天,他把詩稿送給法官尼科爾遜,得到大力贊賞,並建議用一首當時非常流行的曲子作為配曲,同時取歌名為《星條旗》,這首歌深受美國人民的喜愛,很快就傳遍全國。1931年,被正式定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歌。

美國國歌共有四節,這是通常演奏的第一節。從歌詞中,我們不難看到美國人的堅強的民族自信和強烈的進取精神——星條旗「在自由的土地上飄舞,在勇者的家園上飛揚」,詩句集中體現了美國人崇尚自由和勇敢的民族精神。

2、以色列

提起以色列,我們就想起了在中東地區永無休止的沖突,想起了二戰時集中營里的猶太人。這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猶太人們在外漂泊了2000多年,直到1948年才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只要我們胸懷里還藏著猶太人的心靈,面向著東方的眼睛,還望著郇山和耶路撒冷,兩千年的希望不會化為泡影,我們將成為自由的人民,立足在郇山和耶路撒冷。

——以色列國歌《希望》

以色列歷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猶太人遠祖是希伯萊人,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但這兩個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征服和被巴比倫人滅亡。羅馬人入侵後,大部分猶太人被趕出巴勒斯坦,流亡歐美各國。其後,以色列又分別被阿拉伯帝國佔領和被奧斯曼帝國吞並。19世紀末,歐洲猶太資產階級發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1948年5月14日,經過了風風雨雨的以色列國正式成立。以色列人終於可以用古老的希伯萊文在自己的國徽上寫下值得他們驕傲的國名。

郇山是猶太民族的象徵,也是歷史上以色列的聖地;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地。以色列國多次被滅,猶太人也多次流亡世界各地,自己民族的聖地被異邦人統治著,這使以色列人對復國的渴望比世界上其他民族都要強烈。在漫漫長夜裡,對自由、獨立的希望給那些浪跡天涯、受盡磨難、身懷亡國之恨的猶太人帶來無盡的安慰,點燃他們眼中最後的光輝。

3、南美各國

自從哥倫布發現了通往美洲的航路,美洲就成了歐洲殖民者的殖民地。苦難尤其深重的,是南美人民。

大地的生氏!聽神聖的呼聲:自由、自由、自由!奴隸的枷鎖被打破,被打破,自由登上寶座。

——阿根廷國歌節選

美洲人民在王權的壓迫下度過了悲慘的三百年,終於有揚眉吐氣的一天,說道:「夠了!」,堅決把王權推翻。……不允許再有奴隸和暴君,統治者是團結和平等,團結和平等。

——巴拉圭國歌節選

秘魯人,當牛做馬歲月久,鐐銬加身苦難受,判決他做一個非人的奴隸,多少年來,多少年來,忍氣吞聲,沒有開口。今天發出了神聖的怒吼,你聽,海岸上響起一聲「自由」!

——秘魯國歌節選

自由人民寧死不屈!自由人民寧死不屈!自由人民寧死不屈!

——玻利維亞國歌節選

英雄不屈的人,永遠挺起胸膛抬起頭;他們雖然一千次做奴隸,必將一千次重獲自由。

——多米尼克歌節選

阿根廷解放者聖馬丁

南美洲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南美地區原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5世紀後,南美洲淪為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地。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和壓迫是殘酷的。殖民地的白人和混血人種是這種統治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在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南美洲大地上掀起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體的風起雲涌的獨立解放運動。一時間,出現了玻利瓦爾、聖馬丁、奧希金斯等一批獨立戰爭的英雄。經過多年的較量,西班牙殖民者以失敗而告終,南美各國在19世紀20年代紛紛獨立。這是對西方殖民體系的第一次全面沖擊。
獨立後的南美洲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美洲的經濟才得到較快的發展。正因民族遭遇,從南美大多數國家的國歌歌詞中,可以讀出南美洲的人民對奴隸主的痛恨和對自由、平等、獨立的渴望。

(三)歌頌祖國大地的國歌歌詞典型

祖國的大好河山是永遠值得人民歌頌的。對祖國自然環境的贊美在很多國歌歌詞中都有體現。盡管這些歌詞內容因國家所處環境不同而異,但從表達的精神來看也差不多。因此我選擇了奧地利國歌作為代表進行分析。

群山巍峨,江河浩盪,尖塔高聳,禾苗滿望,鐵錘揮舞,前程無量。你是偉大子孫的祖國,你是善良人民的故鄉,奧地利聲名遠揚。

頑強戰斗,踴躍爭先,你是一顆堅強的心,跳躍在大陸中間。你誕生在古老的年代,有崇高的使命在肩,奧地利久經考驗。

闊步向前,自由無礙,勇敢地跨進新時代,愉快地勞動,相信未來。祖國,我們團結無間,同聲歌唱。信誓旦旦,奧地利可親可愛。

——奧地利國歌歌詞

奧地利風光

奧地利位居中歐南部,面積不大,卻是堪稱歐洲生活最安逸的國家之一。山區面積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只有南部和東部地區的平原較為廣闊。主要山脈是阿爾卑斯山,山間湖泊眾多,山光水色,是戶外活動的天堂。著名的藍色多瑙河沿岸風光更是充滿了歐洲情調。這些旖旎多姿的景色在歌詞第一段中都有具體的描述。
像第二段中描述的那樣,奧地利人是個吃苦耐勞, 並對其文化、歷史有強烈驕傲感的民族。在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將近600年的統治歷史里,王朝創造了繁榮、富裕與驚人的藝術成就,但好景不長,哈布斯堡在二十世紀初的民主潮流中悄然結束。歌詞中,「闊步向前,自由無礙,勇敢地跨進新時代,愉快地勞動,相信未來」,正是體現了奧地利人民的樂觀主義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愛國思想。

(四)歌頌君主的國歌歌詞典型

1、英國

英國國歌產生於十八世紀四十年代,原名《天佑國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和伊麗莎白二世登基後改稱《God Save The Queen(天佑女王,或上帝保佑女王)》。很明顯這是一首歌頌統治者的歌。

上帝保佑女王,祝她萬壽無疆,神佑女王。常勝利,沐榮光;孚民望,心歡暢;治國家,王運長;神佑女王!

揚神威,張天網,保王室,殲敵人,一鼓滌盪。破陰謀,滅奸黨,把亂萌一掃光;讓我們齊仰望,神佑女王!

願上帝恩澤長,選精品,傾寶囊,萬歲女王!願她保護法律,使民心齊歸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英國國歌《上帝保佑女王》

當英國處於殖民帝國的黃金時代時,《天佑國王》或《天佑女王》不僅是英國本土的國歌,也是它所有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國歌。此外,德國、丹麥、瑞典、瑞士、俄國、美國等國家,都曾採用《天佑女王》的曲調填詞,作為自己的國歌或第二國歌。至今列支敦斯登的國歌,還唱著《天佑女王》的曲調。

英女王深受民眾愛戴

英國皇室有悠久的歷史,作為最早的君主立憲國之一,英國皇室至今還保留著名望,英國民眾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皇室,他們關心皇室成員甚於關心政府和黨派。歌詞的內容也體現了這種崇尚皇室的英國文化。
2、日本

《君之代》在19世紀80年代的明治時期成為日本國歌,歌詞中贊頌天皇是萬世一系的君主,只有一句話。

君王的朝代,一千代、八千代無盡期,直到小石變成巨岩,岩石上長滿蘚苔衣。

——日本國歌《君之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入侵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許多國家時就是扛著國旗「日之丸」和唱著《君之代》殺害了無數的無辜民眾,《君之代》也成了軍國主義皇權政治的象徵。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日本文部省自覺地在教科書中刪除了有關齊唱《君之代》的規定。但在1999年6月,日本政府向國會提交了將《君之代》定為國歌的議案。同年8月,日本國會通過了這項議案。許多日本民眾認為,這是對帶有戰爭色彩的「愛國主義」的強行灌輸。

日本國歌不僅充斥著皇權色彩,更有濃厚的軍國主義思想。再次起用這首國歌,日本被斥為「為軍國主義招魂」。無論如何,既然日本將其定為國歌,就說明這首歌歌詞反映的精神是被政府認同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了日本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精神。

(五)祈求上帝保佑祖國和民族的國歌歌詞典型

非洲大陸美麗壯觀。赤道的乞力馬扎羅雪峰閃耀著聖潔,稀樹草原上歸牧的牛群在夕陽的余輝里映出美麗的剪影,空中傳來獅吼羚聲,百鳥爭鳴。大自然的無限生機使非洲人溫順,虔誠,生命迸發出奔放的熱情。

上帝保佑非洲常安康,促使她的聲名遠播四方。……來吧聖靈賜福賜恩,求您保佑我們,非洲的子子孫孫。

——辛巴威國歌《上帝保佑非洲》歌詞

世界上萬物的上帝,保佑祖國,保佑這土地,上帝,您是最公平合理,讓我們在團結中自由和平地居住,讓祖國境內物產豐富。

——肯亞國歌歌詞

上帝,求你保佑賴索托安寧,排除一切困苦,一切紛爭。啊,我的土地,祖先們的土地,願永享和平。

——賴索托國歌歌詞節選

千百年來,非洲人渴望著進步與繁榮,但他們的幻夢被西方販奴者和殖民者無情地粉碎了。幾百年前,非洲人「無論是什麼身份,都如牛馬一樣,被騎著的人規定行動方向」。當時,販奴者殘忍至極,把非洲黑人拴在鐵鏈上押解上船。他們肆意殘害黑奴。在漫長的航路里,從販奴船上傳出的血腥氣味竟隨風傳送數海里。那些「肌肉、牙齒不合格的黑奴」則被拋下滾滾的大西洋……殖民者到來後對非洲人更加大肆殺戮。他們把砍下來的黑人頭顱或雙手進行熏制,然後裝滿籮筐送交上級,按數量領賞。

直到本世紀中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非洲民族日益覺醒,解放運動風起雲涌,才使非洲大陸逐步掙脫了殖民枷鎖,走上了獨立建國的現代化之路。

非洲所有的國家基本上都有宗教信仰,目前影響最大的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大系統。基督教在撒哈拉以南黑非洲的廣泛傳播,則是在15~16世紀歐洲人大舉推行殖民侵略活動以後。19、20世紀之交,隨著英、法、德、西、葡等國在非洲爭奪勢力范圍的斗爭愈演愈烈,基督教各教派也就隨之滲入了非洲的不同地區和民族之中。

「宗教侵略」和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使非洲人民的信仰從原始的「拜物教」轉向了上帝。反映在他們的國歌歌詞中,就是「上帝保佑」一詞的不斷出現。千百年來民族的屈辱史使他們把希望寄託在了上帝身上,祈求上帝解決困苦,解決紛爭,保佑自己的民族獲得自由、平等、和平。

四、對各國國歌歌詞具體情況的概括總結

前面我已經詳細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國歌歌詞。通過對各國國歌歌詞的創作背景、國家歷史背景、民族遭遇等的研究分析,我把一些值得注意的情況總結如下:

1.在所有類型的國歌歌詞中,歌頌祖國的歌詞占的比例最大。

2.歌頌君主的國歌歌詞,除了英國外均是亞洲國家,且主要是阿拉伯半島的國家。

3.南美洲各國的國歌歌詞主題絕大多數反映了革命斗爭或對自由平等的追求。

4.祈求上帝保佑的歌詞多屬於非洲國家。

5.歐洲和亞洲各國的國歌歌詞比較多元化,基本上涵蓋了所有主要類型。

6.反映革命斗爭的歌詞,主要存在於資產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先驅國家中。

總而言之,世界各國國歌的歌詞內容總是和本國的風土人情、歷史背景、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有一定的聯系,都充分體現了各國民族的愛國精神。是我們認識各國民族文化與精神的絕好教材和簡捷途徑。

(全文完)

五、研究體會

本次研究性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確定好選題十分重要。在確定這個選題之前,我也曾考慮過其他的一些選題,比如說歌詞語言特點分析、中外當代流行歌詞內容對比等。但在准備的過程中,我發現原定選題的有關資料太多、太泛,而且已經有很多人寫過同一題材的論文了,很難體現出創新精神。最終我選擇了國歌歌詞作為主題,不僅考慮到了課題的現實意義,也考慮到了在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我在號稱中國最大的維普期刊資料庫找不到一篇同樣題材的論文)。再加上我對國歌這一類體現民族精神的歌曲也比較感興趣,我就確定了這個適合我研究的課題。

其次,我在研究過程中不僅閱讀了大量的國歌歌詞,也學到了不少歷史地理知識。分析國歌歌詞,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聯系各國的具體情況。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我對資產階級革命、獨立戰爭、南美解放運動等重大事件的理解更深刻了,也熟悉了許多國家的人文地理及發展歷史。這也是我的收獲之一。

論文寫完了,但我的思考沒有結束。同樣是被奴役的南美洲和非洲,為什麼從國歌歌詞中體現出來的民族精神有如此大的差異?作為歐洲和亞洲資產主義革命先驅的英國和日本,為什麼都在國歌歌詞中歌頌君主?還有不少值得深究的問題,限於篇幅和時間,我也沒有在論文里探究,留待以後繼續思考和發現。

收獲不只這些,最重要的是我體會到了研究性學習的樂趣,還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我想,只要讀者精讀過我寫的論文,就一定能有所啟發。這也正是我寫此篇論文的目的。

七、參考文獻及附錄

參考文獻:

[1]李勝洪.各國國歌歌詞〔C〕.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

[2]辭海編寫委員會.辭海(縮印版)〔C〕.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

[3]啟良.西方文化概論[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

[4]趙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

[5]李忠勇、何福瓊.歌詞寫作常識[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79.

附錄

[1]法國國歌《馬賽曲》完整歌詞

前進,祖國兒女,快奮起,光榮的一天等著你!你看暴君正在對著我們舉起染滿鮮血的旗,舉起染滿鮮血的旗!聽見沒有?兇殘的士兵嗥叫在我們國土上,他們沖到你身邊,殺死你的妻子和兒郎。

這一幫賣國賊和國王,都懷著什麼鬼胎?試問這些該死的鐐銬,究竟准備給誰戴?究竟准備給誰戴?法蘭西人,給我們戴啊!奇恥大辱叫人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把人類推回奴隸時代!

什麼!這一幫外國鬼子,在我們家鄉稱霸!什麼!我們高貴的戰士,竟被雇傭兵毆打!竟被雇傭兵毆打!難道要我們縛住雙手,屈服在他們腳底下!難道我們的命運要由卑鄙的暴君來管轄?

發抖吧!暴君,賣國奸人,無恥的狗黨狐群!發抖吧!賣國的陰謀,終究要得到報應!終究要得到報應!全車都是上陣的戰士,前仆後繼有少年兵,法蘭西不斷出新人,隨時准備殺敵效命!

法蘭西人,寬宏的戰士,要懂得怎樣斗爭!寬恕可憐的犧牲品,他們後悔打我們,他們後悔打我們。可是那些嗜血的暴君和部耶的同黨,這一夥虎豹豺狼,竟然撕裂母親的胸膛!

祖國神聖的愛,請指引和支持我們報仇!自由,親愛的自由請你和你的保衛者同戰斗,你的保衛者同戰斗。但願在你雄偉的歌聲中,旗開得勝建奇功。讓垂死的委員長人看看:你的勝利、我們的光榮!

當我們開始走進生活,前輩們已經不在;我們去找他們的遺骸,他們的英雄氣概,他們的英雄氣概。我們不羨慕僥幸偷生,願意與他們分享棺材;為他們報仇或戰死,就是我們最大的光彩!

武裝起來,同胞,把隊伍組織好!前進!前進!用骯臟的血做肥田的糞料!

[2]美國國歌《星條旗》完整歌詞

哦,你可看見,透過一線曙光,我們對著什麼,發出歡呼的聲浪?誰的闊條明星,冒著一夜炮火,依然近風招展,在我軍碉堡上?火炮閃閃發光,炸彈轟轟作響,它們都是見證,國旗安然無恙。你看星條旗不是還高高飄揚在這自由國家,勇士的家鄉?

透過稠密的霧,隱約望見對岸,頑敵正在酣睡,四周沉寂夜闌珊。微風斷斷續續,吹過峻崖之巔,你說那是什麼,風中半隱又半現?現在它的身上,映著朝霞爛漫,凌空照在水面,霎時紅光一片。這是星條旗,但願它永遠飄揚在這自由國家,勇士的家鄉。

都到哪裡去了,信誓旦旦的人?他們嚮往的是能在戰爭中倖存,家鄉和祖國,不要拋棄他們。他們自己用血,洗清骯臟的腳印。這些奴才、傭兵,沒有地方藏身,逃脫不了失敗和死亡的命運。但是星條旗卻將要永遠飄揚在這自由國家,勇士的家鄉。

玉碎還是瓦全,擺在我們面前,自由人將奮起保衛國旗長招展。祖國自有天相,勝利和平在望;建國家,保家鄉,感謝上帝的力量。我們一定得勝,正義屬於我方,「我們信賴上帝,」此語永矢不忘。你看星條旗將永遠高高飄揚在這自由國家,勇士的家鄉。

⑨ 世界各國的國歌名稱

世界各國的國歌名稱: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印度國歌《人民的意志》、 土耳其國歌《獨立進行曲》 、阿根廷國歌《祖國進行曲》、 挪威國歌《對!我們熱愛祖國》、 奧地利國歌《讓我們攜起手來》等等。

1、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挪威國歌《對!我們熱愛祖國》

挪威國歌的歌詞是由挪威最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之一比昂斯鐵爾內·比昂森創作的,首次發表於1859年。它在《憲法》(頒布)50周年典禮上首次表演,之 後很快流行開來。它成了全國學校中的讀本,並且在每年5月17日由比昂森組織的兒童遊行中由兒童演唱。

3、阿根廷國歌《祖國進行曲》

阿根廷共和國的國歌《祖國進行曲》,是拉丁美洲的第一首國歌。《祖國進行曲》表達了蘇聯人對自己祖國的自豪感,由庫瑪奇作詞。

4、法國國歌《馬賽曲》

法國國歌,又譯馬賽進行曲,原名萊茵軍團戰歌,詞曲皆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在1792年4月25日晚作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里希家中。1795年7月14日法國督政府宣布定此曲為國歌。

5、剛果國歌《光榮的三天》

剛果人民共和國國歌是《光榮的三天》。剛果(布)人民發動「八月革命」,推翻尤盧反動政權,成立新政府。「光榮的三天」就是指「八月革命」而言。《光榮的三天》由H.羅佩茲作詞,菲利普·莫考阿米作曲,曲子為C大調,2/4。

⑩ 英國的學校要升旗的嗎,什麼時候升旗國歌是什麼

學校的升旗儀式屬於我國愛國教育的一個方法,在英國並沒有採用。另外英國是沒有法定的國歌的,只是約定俗成的以God Save the Queen(King)作為代表歌曲,所以女王在位就Queen,等威廉接任就改成King了

閱讀全文

與英國國歌什麼時候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商務男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61
越南當兵去什麼地方 瀏覽:233
印度紅犬什麼時候能長大 瀏覽:772
印尼電話卡上網慢怎麼做 瀏覽:693
英國最厲害的時候殖民了多少地方 瀏覽:640
越南峴港古鎮有多少錢 瀏覽:980
為什麼中國是世界 瀏覽:701
印尼節能燈每年消耗多少 瀏覽:503
印尼客機墜毀前發生了什麼 瀏覽:74
義大利炮怎麼炸mc 瀏覽:96
中國冬奧會會場在哪裡 瀏覽:541
中國推拿流派有哪些 瀏覽:699
中國越南的戰爭有哪些 瀏覽:919
越南中文工資多少 瀏覽:284
英國月租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116
義大利語grigio是什麼顏色 瀏覽:391
印度酸梅湯怎麼做 瀏覽:334
中國都有哪些葡萄品種 瀏覽:22
越南紅酸枝正尺多少錢一副 瀏覽:671
伊朗目前的策略是什麼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