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人起源於那個世紀
從公元前5世紀起,英國人開始向全歐洲滲透和擴張。
英國人普遍專指英格蘭人,而英格蘭人的祖先則是凱爾特人。
大約從公元前500年開始,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進犯並佔領了不列顛諸島,一部分凱爾特人在今天的愛爾蘭和蘇格蘭定居下來,其餘的一部分佔領了今天的英格蘭的南部和東部。
凱爾特人講凱爾特語。今天居住在蘇格蘭北部和西部山地的蓋爾人仍使用這種語言。在英語形成之前凱爾特語是在不列顛島上所能發現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據的最早的語言。
(1)關於英國是怎麼起家的擴展閱讀:
英國人的發展歷史:
中世紀早期,愛爾蘭的凱爾特人繼續以小組形式生活,直到公元800年左右,倫斯特、蒙斯特、康諾特和阿爾斯特四省統一。
公元795年,維京人入侵愛爾蘭,並於公元9世紀中葉開始在島上建立永久性定居點。
大約在公元1000年,布萊恩·博羅成為第一位愛爾蘭國王,並於1014年率領愛爾蘭軍隊在都柏林克朗塔夫擊敗了丹麥人。
住在蘇格蘭的人大多是皮克特人。公元6世紀,來自愛爾蘭的凱爾特部落Scotti入侵了蘇格蘭南部(今天的argyle),並在那裡定居下來,以自己的部落命名這片新土地。他們向南擴張,吸收了當地的皮克特人(在此之前,皮克特人一直是南部羅馬人的威脅)。
蘇格蘭王國很大程度上形成於11世紀,但南部的英格蘭王國很快對這片土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蘇格蘭人以與法國建立「舊聯盟」來回應英格蘭的野心。幾個世紀以來,這個「舊聯盟」成為蘇格蘭外交的基礎。
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綽號「長腿」和「蘇格蘭鐵錘」)吞並了蘇格蘭。威廉華萊士(勇敢的心)領導蘇格蘭人爭取獨立,贏得了1297年的斯特林戰役。
第二年,法爾柯克戰敗後,威廉華萊士領導了一場反對英國人的游擊戰,直到1305年,他被戰友背叛,被愛德華一世處死。後來,羅伯特布魯斯暗殺了他的主要對手,宣布自己為蘇格蘭國王。他在1314年贏得了班諾克本戰役,把英國軍隊趕出了蘇格蘭。
Ⅱ 英國是什麼時候建立起來的
英國簡史: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1-5世紀英格蘭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Ⅲ 英國是什麼時候建立起來的
英國簡史: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1-5世紀英格蘭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 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Ⅳ 英國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1707年5月1日,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
倫敦東部碼頭區新建的金融中心1801年1月1日,與愛爾蘭合並;
1922年4月12日,《英愛條約》生效,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
1973年1月1日,加入歐洲共同體
英國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劃分為43個郡,蘇格蘭下設29個區和3個特別管轄區,北愛爾蘭下設26個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蘇格蘭、威爾士議會及其行政機構全面負責地方事務,外交、國防、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仍由中央政府控制。此外,英國還有12個海外屬地。
英國地圖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一統於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英國本土位於大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國土面積24.3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00萬。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和開放思想的社會。首都倫敦是歐洲最大和最具國際特色的城市。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而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後來英格蘭和威而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位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後詹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大不列顛是一個島嶼,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ed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Ⅳ 以前英國致富的方式是不是海盜起家
也不算是。英國從前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但主要是工商業和殖民經濟貿易(通過殖民地獲得原材料,加工後再在殖民地的廣闊市場高價賣出),貨物運輸主要走海路,因此海盜是比較多,而且有時英國的海盜也會在國王和政府的默許下掠奪他國商船,但英國並不靠海盜致富,但實際上英國的殖民卻是在剝削殖民地人民,這一點與海盜無異,甚至更可惡。
Ⅵ 英國是怎麼崛起的
英國崛起的原因是綜合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從英國歷史發展角度來看,其能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兩部分:
部分內部原因:
1、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積累: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以及殖民戰爭等都是其完成原始積累的原因。
2、制度的改革: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積極發展對外的貿易,使倫敦,利物浦成了繁榮的港口城市。
3、工業革命的推動: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首先完成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如蒸汽機等。
4、重視教育:二百多年來,英國的各類學校和大專院校隨著該國舉世矚目的技術、工業和金融革命而發展起來。但是,其世界一流的教育歷史更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紀牛津大學(1185)和劍橋大學(1209)成立的時代。
部分外部原因:
1、擁有強大的制海權: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其後,利用其優勢的地理位置與強大的海軍控制了海上運輸貿易。
2、不斷擴張殖民地: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並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
(6)關於英國是怎麼起家的擴展閱讀:
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號稱日不落帝國。
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於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
Ⅶ 英國是哪年成立的
英國沒有建國這個說法,因為是從君主制演變到君主立憲制。和中國成立新中國是有區別的。1284年成立的 Kingdom of England是英國最早的原型。1800年英國完全合並愛爾蘭領土,這一年可以作為現代英國成立的時間。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
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 , 號稱日不落帝國。
關於日本建國: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統一。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7)關於英國是怎麼起家的擴展閱讀: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通稱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3.9%。
Ⅷ 英國怎麼形成的
這。。
《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就是在這種學術背景下產生的:
一方面,英國工人在工業化過程中的苦難經歷主要由費邊主
義和自由主義來塑造;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知識界產生了
無視英國傳統、脫離英國實際的傾向。而湯普森試圖要做的
,就是用「馬克思主義」來理解英國的這段經歷。
「工人階級並不像太陽那樣在預定的時間升起,它出現在自己的形成中。」通過這部西方馬克思主義在歷史學領域的經典之作,作者選取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工人為考察對象,用階級分析和階級斗爭的觀點解釋歷史,闡述了他關於階級和階級「形成」的理論。見解獨到,反響巨大。
《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在英國出現還有一個社會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勞動人民的社會、經濟狀況有所好轉,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許多勞動人民子女接受了高等教育,成為新一代的知識分子。他們在思想上相對左傾,對受剝削受壓迫的人抱有同情,他們對自己的父兄――曾用汗水澆灌了工業革命之花的普通勞動者追憶緬懷、又充滿崇敬,同時又有一種神秘的好奇感,想在他們的經歷中尋找自己的來源。這是一種「尋根熱」,《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恰恰就滿足了這種願望。因此它的出現,既紮根在英國歷史的傳統中,又產生於時代特殊的召喚里。
Ⅸ 近代的英國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西歐在西羅馬滅亡後,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到11世紀,才完成了封建化的過程。游牧的日爾曼人有很多分支,他們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許多王國,其中以法蘭克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最為強大。在查理曼統治的四十六年中,經過一系列的對外征戰,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法蘭克王國版圖西起大西洋海岸,東到易北河、多瑙河,北起北海、波羅的海,南到義大利,全境與西羅馬帝國相差無幾。查理曼的兒子路易死後,他的三個兒子發生內戰,最後將帝國一分為三。在這三個兒子的領地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為近代歐洲的法蘭西、德意志和義大利三個國家。日爾曼人的另一個分支、盎格魯撒克遜人進入大不列顛島上所建立的小王國,後來逐步發展成為近代的英國。
Ⅹ 英國發展史
在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卷土重來。丹麥人佔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
1337年-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的為了領土擴張和王位爭奪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
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二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1940年4月丘吉爾組成戰時聯合內閣。丘吉爾上台後,立即組織敦刻爾克撤退,把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並迅速擴充軍備。1944年6月英美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400萬常住居民舉行公投,以決定蘇格蘭是否將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公投已塵埃落定,蘇格蘭繼續留在英國,英國的統一和完整得以保持。
(10)關於英國是怎麼起家的擴展閱讀: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United Kingdom)。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現今英國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實體、經濟強國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過去的三十年間,政府大量減少了國有資產,並減緩了社會福利計劃的發展。十八世紀時英國本地產小麥開始不敵北美廉價小麥,放棄大量種植小麥,大量從美洲進口糧產,逐漸轉以乳畜業為主,較為集中,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