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二戰中英國損失了多少航母

二戰中英國損失了多少航母

發布時間:2022-10-05 10:47:58

❶ 二戰中各國沉沒多少艘航空母艦

英國航空母艦:沒開好頭

那麼先從老牌海洋帝國英國說起吧。二戰中,英國一共損失了八艘航空母艦,其中沒有傷亡特別突出的。但是英國航空母艦的最大不幸是開創了被擊沉的先河。

雖然航空母艦誕生於美國,但英國在戰爭中試用航空母艦卻是最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航空母艦就出現在海戰中了。但是,世界上第一艘被敵人擊沉的航空母艦,也恰恰是英國的「勇敢」號。

這是一艘由一戰時期的老船改裝而成的輕型航母,它最初作為大型巡洋艦建造,在戰爭期間擔任快速布雷艦和訓練艦,主要特點是船體外板薄、航速快。1921年退役後原本預定拆毀,後來由於需要又改裝成航母,其標准排水排為26000噸,航速30節,可搭載48架飛機。


齊柏林伯爵號排水量約為33000噸,1936年12月在基爾的德意志造船廠安防龍骨。依據當時德國海軍規劃,除了代號A的齊柏林伯爵號,原本還有一艘姊妹艦,即「」B航艦」,但後者由於在建造中途停工報廢,從未實際下水因而也未能獲得命名。

因為德國海軍從來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也沒有專屬的海上飛行大隊,再加上德國空軍的不配合,航母建造並不順利。雖然希特勒欣然參加了齊柏林伯爵號於1938年12月8日舉行的下水典禮,並對其寄予了巨大的希望。但下水時該艦只完工約85%,既不能全速在海上航行,也無法搭載規劃中的42架艦載機。

齊柏林伯爵號原本還需要再一年的時間才能完工,也需要進行相關的海上測試與人員訓練,但是當時德國缺乏足夠的原料和人力導致建設進度一延再延。1940年6月,齊柏林伯爵號停止建設,被拖至格丁尼亞港偽裝成木材儲存船,直到1942年時才接獲命令返回基爾港接受續建工程。

由於在二戰中期之後德國海軍在海上的行動接連受挫,再加上已無力支撐巨大的海軍經費,1943年2月2日希特勒下令取消所有德國戰列艦、巡洋艦與航母的建造工作。齊柏林伯爵號被確定準備拆除。

1945年4月,納粹帝國搖搖欲墜,倉皇逃竄的德軍為了不讓齊柏林伯爵號落入蘇軍手中,被迫將其鑿沉在波蘭什切青港口附近的淺水中。但攻佔波蘭港口的蘇聯紅軍很快發現了它,在簡單修復後,蘇聯人用它將不少繳獲的德國設備運回了本國。

後來,為了應對美國的威脅,蘇聯將齊柏林伯爵號作為空軍轟炸練習的靶子,在蘇聯空軍一次又一次「轟炸練習」下。命途多舛的齊柏林伯爵號航母終於第二次沉進了大海。

❷ 整個二戰,英國一共被擊沉多少艘船(包括航母)

樓上的數據太誇張了吧……二戰時英國共有多少戰艦啊?英法軍敦刻爾克撤退時用的小舢板算上也不會幾個月就損失那麼多吧?
還有就是LZ,這數據就算有也不會是絕對真實的 ,要麼被有意放大過,比如在談論戰爭賠款問題時,而這些所謂的「官方數據」都是經過放大以獲得戰後的最大利益;要麼是被隱藏縮小的,戰爭前期德國U艇和戰艦的「破交戰略」讓盟軍的補給線很吃緊,被擊沉的艦只不計其數,而且很多檔案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解密公開。06年從軍情五處解密出的「誘殺蒂爾比茲號」計劃中,因泄密損失的PQ17艦隊……類似這樣的內容還很多

目前找到的資料:
1、航母:
勇敢號 39年9月在愛爾蘭附近海面被德國潛艇擊沉
光榮號 40年6月挪威附近海戰被德國的沙恩霍斯特和格耐森瑙號擊沉
皇家方舟號41年11月在地中海被德國潛艇擊沉
鷹 號42年8月在地中海被德國潛艇擊沉
競技神號 (或譯赫爾姆斯號)42年4月在印度洋亭可馬里附近被日本飛機炸沉
2、護航航空母艦:
果敢號Audacity 41年12月在大西洋上被德國潛艇擊沉
復仇者號 Avenger 42年11月在直布羅佗附近被德國潛艇擊沉
沖刺者號 Dasher 43年3月事故爆炸沉沒
3、戰列艦:
皇家橡樹號39年10月被德國潛艇U47號擊沉在港內
巴漢姆號41年11月在地中海被德國潛艇擊沉
威爾斯親王號41年12月在太平洋戰爭初期被日軍飛機炸沉

4、戰列巡洋艦:
胡德號41年5月在海戰中被德國的俾斯麥號擊沉
反擊號Repulse 41年12月和威爾斯親王號一起被日軍飛機炸沉

5、重巡洋艦:
埃芬加姆號 Effingham 40年5月在挪威觸礁
約克郡號 (York) 41年3月26日在克里特島蘇扎灣被義大利摩托爆破艇(bachino explosivo,一種1噸左右的裝滿炸葯的單人摩托艇,由驅逐艦投放,以近40節的速度沖向目標艦,乘員在離目標100米處跳離)重創,又被義大利飛機擊中,不堪修復而被英軍放棄。
埃克塞特號 Exeter (曾參加普拉塔河口圍捕德國斯比伯爵號)42年3月被日軍重巡洋艦隊擊沉
康沃爾號 Cornwall 和多塞特郡號 Dorsetshire 在42年4月印度洋上被日本飛機炸沉

參考資料:http://tieba..com/f?kz=162871204

❸ 二戰中各國沉沒多少艘航空母艦

當時世界上三個國家有航母:英國、美國、日本
英國一共8艘:
勇敢、光榮、皇家方舟、大膽、競技神、鷹,復仇者、勇猛
美國11艘:
萊剋星頓、大黃蜂、約克鎮、黃蜂、普林斯頓。
6艘卡薩拉布蘭卡級護航航母:USS LISCOMBE BAY, USS ST LO,USS OMMANEY BAY, USS GAMBIER BAY,USS BISMARCK SEA , USS BLOCK ISLAND
日本21多艘
赤誠、加賀、龍驤、蒼龍、飛龍、龍鳳、祥風、瑞鳳、千歲、千代田、翔鶴、瑞鶴、飛鷹、隼鷹、大鷹、雲鷹、沖鷹、神鷹、海鷹、大鳳、信濃。

別的國家基本沒有航母,法國被英國人擄走了,義大利和德國沒有造完。

❹ 二戰期間,美國和日本各有多少艘航母被擊沉

根據《簡氏二戰戰列艦年鑒》記載:二戰期間總共有25艘戰列艦在交戰中被擊沉。其中有14艘是被飛機擊沉的,這還不包括德國「俾斯麥」號和日本「比睿」號。

「俾斯麥」號雖然是毀於英國海軍的萬炮齊轟,但此前它已遭英國海軍艦載機的魚雷攻擊而無法逃脫,這才是致命一擊;日本海軍的「比睿」號在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期間自沉,同樣也是在遭到美軍空襲、舵機受損後才不得不自我了斷的。
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航空母艦,按建造過程大致可分為正規航空母艦、改造航空母艦和改裝航空母艦三類。其中,正規航空母艦一開始就是按照標准航母設計建造的,如「翔鶴」級;改造航空母艦是指原本其他艦種的軍艦,在施工階段改變原設計,而以航母的姿態出現在聯合艦隊序列中,如「赤城」級改裝航空母艦則是指將一些服役中或已經完工的戰列艦、巡洋艦乃至徵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結構,增設飛行甲板和操作艦載機設備而成的航空母艦。

日本海軍在條約的限制下,採取了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艦數量的方法。其中所謂的「航母預備艦」就是在部分軍艦的設計中,事先就考慮了未來可能改裝成航空母艦的需求,以利於日後的改裝工作。另外,日本軍方還以投資方式參與商船的設計建造,戰時大量徵用這些商船,進行改裝服役以增強其航母力量。

由於日本航空母艦的建造受到《華盛頓公約》的限制,而且在早期不像戰列艦那樣受重視、有計劃,因此其譜系相當混亂,只是在命名方面有大致規律可循。在早期,日本的航空母艦都是以特殊的飛禽為名,其中正規航空母艦的艦名中有「龍」或「鶴」字,如「飛龍」、「翔鶴」等;由其他軍艦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艦的艦名中均有「鳳」字,如「祥鳳」、「瑞鳳」、「龍鳳」等(但「赤城」號和「加賀」號例外,它們直接沿用了原來戰列艦的艦名);由民間船隻改造成的航空母艦的艦名中則有「鷹」字,如「大鷹」、「雲鷹」、「沖鷹」等。在1943年以後,日本航空母艦的命名方式又有變動,改用日本歷史上的諸侯國名或者山名來命名:其中排水量25 0 00噸以上的用國名命名,15000~25000噸級的以山名命名,如「天城」、「葛城」、「笠置」等。從命名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海軍對航空母艦的認同是從早期的存疑到後期的重視——在初期的命名方式中,每個艦名的詞尾都有一個共同的字,類似於日本海軍驅逐艦的命名方式;但到了後期所採用的山名和古國名,則明顯是戰列艦所慣用的命名方式。而戰列艦向是日本人最看中的主力艦。

「鳳翔」號:日本航空母艦的元老和試驗艦

它是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中的元老。在該艦動工興建之前,日本曾改裝過一艘運輸船「若宮丸」號,以進行水上飛機的搭載試驗。而「鳳翔」號在建造之初被歸為「特務艦」,後來才自成一類,成為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1921年10月在淺野造船廠動工,1922年10月下水、12月完工。測試排水量9494噸,航速25節,有4門1 40毫米炮、2門80毫米高射炮,官兵550人。

由於在建造「鳳翔」號之前,日本海軍沒有建造專門航空母艦的經驗,許多設計仍在摸索階段,所以該艦也算是日本航空母艦的試驗艦。在原設計中,其前段起飛甲板向下傾斜5度,為的是利於飛機起飛加速,右舷的3根煙囪在飛機起飛時可由垂直轉為水平;艦島前方有專供水上飛機回收使用的起重機等。到1923年,「鳳翔」號才一一改正了這些錯誤設計:前端飛行甲板改平,拆除艦島,艦橋改在飛行甲板下面。

在1932年2月5日入侵中國上海的作戰中,「鳳翔」號所屬的13式艦載攻擊機首次與中國戰機交鋒並取得勝利,這是日本海軍首次以艦載機擊落對手的空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鳳翔」號再度出沒在中國青島外海,而後從事訓練任務。中途島戰役時,「鳳翔」號負責主力部隊的反潛警戒任務,搭載了6架飛機,未直接參加第一線戰斗。1944年,為了搭載新式戰機,「鳳翔」號的飛行甲板被加長到180.8米。由於改裝後的飛行甲板長度超出艦長太多,使得航母的耐波性降低,無法在遠洋活動。但「鳳翔」號也因禍得福,由於活動減少而得以躲過美軍鋪天蓋地的攻擊,存活到日本戰敗後,於1946年9月被解體。

「赤城」號:山本五六曾任艦長的名艦

「赤城」號原本是「天城」級戰列巡洋艦中的一艘。「天城」級是日本海軍「八八艦隊」計劃的產物,預定要建造「天城」號和「赤城」號兩艘。「赤城」號於1920年12月在吳港海軍造船廠動工建造,到了1921年,受《華盛頓公約》的影響,建造中的「天城」級面臨停工解體的命運。日本海軍在經過一番考慮後,決定將兩艘「天城」級戰列巡洋艦改建成航空母艦。1923在發生的關東大地震,震壞了放在船台上的「天城」號龍骨,最後只有「赤城」號以航空母艦的姿態面世。由於日本當時只有小型航母「鳳翔」號的建造經驗,因此在設計這艘排水量比「鳳翔」號大近3倍的航空母艦時,煞費了苦心。

「赤城」號在1923年11月重新開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層甲板設計相當特殊:最上層為飛機降落甲板;第二層甲板上有艦橋及2門雙聯裝203毫米口徑主炮,故稱為「炮塔甲板」;第三層為飛機起飛甲板,長56.7米,可搭載60架戰機(16架戰斗機、16架偵察機及28架攻擊機)。測試排水量34364噸,航速31節。

1938年,「赤城」號進行了一次大改裝,拆除原來的炮塔甲板和起飛甲板,將最上層甲板延長變成飛行甲板,艦載機數量增加到91架(96式戰斗機16架、96式攻擊機51架、96式俯沖轟炸機24架),運送飛機的升降機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飛行甲板左舷增設艦島。測試排水量增為41300噸,航速31.2節。

「赤城」號是日本海軍的名艦之一。在1928~1929年,日本海軍名將山本五十六曾擔任該艦艦長,偷襲珍珠港時,該艦也作為機動部隊的旗艦,其後,「赤城」號還參加了爪哇海大戰和中途島戰役。在中途島海戰中,「赤城」號被美軍俯沖轟炸機投下的2枚炸彈命中引起火災,大火殃及彈葯庫,連鎖爆炸迫使「赤城」號船員不得不棄船,最後日本用自己的「野分」號驅逐艦發射魚雷將其擊沉。

「加賀」號:關東大地震使它得以頂替上崗

「加賀」號和「赤城」號雖然不是姊妹艦,但2艘航母從誕生到覆滅的命運卻驚人的相似。屬於「土佐」級的「加賀」號,真原始設計也是戰列艦,同樣也是「八八艦隊」計劃的產物。正當它受到《華盛頓公約》的影響而准備解體時,關東大地震報銷掉了「天城」號,「加賀」號得以被改造成一艘航母來頂替。
[ 轉自鐵血社區 <a href=target="_blank">http://bbs.tiexue.net/post_2260755_1.html/ ]</a href=>

「加賀」號於1920年在川崎神戶造船廠動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月開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其外觀與「赤城」號類似,同樣是三層式甲板,排水量33693噸,航速27.5節,可搭載60架飛機。

1934年,「加賀」號也進行了大改裝,於一年後完工。主要是延長飛行甲板,使艦載機的數量增加達到90架(15架90式戰斗機、45架89式攻擊機及30架94式俯沖轟炸機),航速增大至28.3節,排水量增加到42541噸,續航力得到提高。

「加賀」號一直與「赤城」號搭配編為日本海軍第1航空戰隊,曾參與侵華戰爭的所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偷襲珍珠港時戰果頗豐,在進軍南洋的過程中也出力頗多。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時,受到美軍俯沖轟炸機的襲擊被命中3枚炸彈而引起火災,數小時後沉沒。成軍13年的第1航空戰隊至此全軍覆沒。

「龍驤」號:日本海軍後續小型航空母艦的典範

在1924年的日本艦艇補充計劃中,准備建造1艘27000噸和3艘10000噸的航空母艦。1925年,為了取代老舊的「若宮丸」號水上飛機母艦,有了建造「龍驤」號的腹案,後來又從水上飛機母艦變更到航空母艦。

「龍嚷」號最初計劃的排水量為9800噸,使用「青葉」級重巡洋艦的艦體,航速30節,搭載約24架飛機。1924年11月,「龍驤」號在橫濱三菱造船廠動工1931年4月下水後拖曳到橫須賀進行艏裝工作。此時軍方要求艦載機數量增加到36架,廠方不得不更新設計,增加一層機庫,以至於舷高度降低、耐波性變差。1933年5月完工時,測試排水量12732噸、66000馬力、航速29節、續航力10000海里(14節),搭載飛機48架、官兵924人。

「龍驤」號的外形成為以後日本小型航母的典範全通式飛行甲板、無艦島、露天式艦艏甲板,艦橋位於飛行甲板最前端的正下方。但1935年9月發生了一起日本海軍史上著名的「第4艦隊事件」:「龍驤」號在演習過程中遭遇台風,由於干舷太低導致艦橋被海浪沖毀。這次事件對日本艦艇設計影響深遠。事後,「龍驤」號再度進塢改造,除了重新設計改善了耐波性的艦橋外,新加了層甲板以提高幹舷高度。改造後的排水量達到12575噸,航速卻降低到28節。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龍驤」號搭載有18架96式戰斗機和12架97式攻擊機。它與航母「祥鳳」號、徵用商船「春日丸」號編成第4航空戰隊,曾參與入侵菲律賓和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支援行動。偷襲珍珠港時,「龍驤」號負責進攻阿留申群島的作戰。第二次所羅門海戰時,「龍驤」號搭載有24架「零」式戰斗機、9架97式攻擊機,在敬運輸船隊護航行動中遭到美軍航母艦載機的攻擊而沉沒。

「蒼龍」號:第一艘真正按航母標准建造的航母

「蒼龍」號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標准設計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軍艦改造而成的。「蒼龍」號的建造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根據《華盛頓公約》的規定,當時日本還可建造總噸位21000噸的航空母艦,因而最初設計了2艘各10500噸的航空母艦。但海軍方面卻要求在10500噸的航母上安裝5門203毫米炮、20門127毫米高射炮及100架飛機,這對萬噸級航母而言簡直是無理的要求。進入預算審核階段後,這些要求有所減少,航母的自衛武器數量減少到5門155毫米炮、16門127毫米炮。

1934年,日本海軍發生了著名的「友鶴事件」:第21水雷戰隊的2艘水雷艦在旗艦「龍田」號輕巡洋艦的率領下在日本外海進行夜間訓練,返航時海上風速達到15~20米/秒、浪高3~4米,造成「友鶴」號水雷艦傾覆,約100名官兵喪生。事後檢討,導致「友鶴」號傾覆的原因是艦體重心過高,而且幾乎所有的日本軍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個通病。這主要是因為在《華盛頓公約》的限制下,為了盡可能提高單艦戰鬥力而盲目在艦艇上堆砌過多的武器所致。這次事件和前面提及的「第4艦隊事件」對日本後來的艦艇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軍方對「蒼龍」號的設計要求也變得合理些。

「蒼龍」號於1934年11月在吳港海軍造船廠動工,1935年12月下水,1937年2月完工,測試排水量18800噸、152000馬力、航速34.5節、續航力7680海里(18節以下),可搭裁飛機72架、官兵1000人。

該艦服役後與「飛龍」號一同編入第2航空戰隊,搭載57架飛機(21架「零」式戰斗機、18架97式攻擊機、18架99式俯沖轟炸機),曾支援日軍在中國大陸和南洋方向的侵略行動,並且是偷襲珍珠港的主角之一。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是「蒼龍」號戰斗生涯的最後一幕。該艦在美國航母「約克城」號和「企業」號的俯沖轟炸機的打擊下沉入海底,艦上1103名官兵中只有385人生還。

「飛龍」號:魚雷「自我了斷」,水兵得以逃生

「飛龍」號是「蒼龍」級的2號艦,於1936年7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動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測試排水量20165噸、航速34.6節、續航力7670海里(18節以下),可搭載飛機72架、官兵1101人。

該艦在外觀上的最大特徵是艦島位於左舷中央(航母的艦島一般安排在右舷前端1/3處),以便為艦載機提供較長的起飛跑道。艦島從右舷改在左舷,是因為右舷中央的位置是在煙囪的後方,而煙囪的排煙會影響航行操作、干擾飛機的降落。採用這種設計的還有改造後的「赤城」號。

「飛龍」號服役後一直隨「蒼龍」號同進退。在中途島戰役期同,該艦在「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橫遭慘禍時躲過一劫,隨後在第2航空戰隊指揮官山口聞多少將的指揮下,出動艦載機對美國航母「約克城」號實施了連續兩波次的攻擊,使其受到重創。不料在「蒼龍」號遭襲6小時後,美機再度光臨「飛龍」號上空。該艦被4枚炸彈命中艦橋右側前方的飛行甲板,前段升降機整個被炸飛到艦橋上井引發火災。6月6日夜零時15分宣布棄船,包括山口聞多在內的416名官兵喪生。值得提的是,當日本驅逐艦「卷雲」號奉命向「飛龍」號旋射2枚魚雷離去後,被困在「飛龍」號艙底輪機室的70名日本水兵竟從魚雷命中爆炸後的缺口處奇跡股地逃生,在海上漂泊15天後有34人被美艦營救。

1942年6月4~6日三天之內,日本海軍一下子損失了4艘一線航母及其所搭載的332架飛機和飛行員。從這時起,日本海軍開始從進攻傳入防禦,直到1945年敗亡為止。

「翔鶴」級:鼎盛時期的寵兒、偷襲珍珠港的干將

「翔鶴」級航空母艦包括「翔鶴」號和「瑞鶴」號。1936年,日本單方面退出倫敦裁軍會議,從此海軍的造艦工程便如脫韁野馬一般全力擴張。「翔鶴」級航空母艦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翔鶴」號於1937年12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動工,19 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而「瑞鶴」號則於1938年5月由川崎神戶造船廠承造,1939年11月下水,1941年9月完工。測試排水量29800噸,可搭載飛機84架、官兵1660人。這兩艘航母均屬於第1航空艦隊的第5航空戰隊,它們服役於日本海軍的鼎盛時期,先後參加了偷襲珍珠港、東南亞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戰。

「翔鶴」號在珊瑚海海戰中因甲板中彈而無法起降飛機,之後回到吳港大修,第5航空戰隊因此避開了中途島戰役,免去了覆滅的命運。等到第三次所羅門海戰時,該級艦成為日本惟一的主力航母,但由於缺少熟練的飛行員,艦載機損失慘重。在1942年10月的南太平洋海戰中,「翔鶴」號再度受損,不得不回到橫須賀大修。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中,第5航空戰隊再度出擊。19日,「翔鶴」號遭到美軍潛艇「青花魚」號發射的4條魚雷的攻擊,導致彈葯庫爆炸,1263名官兵與艦同沉。

馬里亞納海戰中,「瑞鶴」號被一枚炸彈命中,隨後回吳港進干船塢大修。1944年10月20日,「瑞鶴」號投入萊特灣大海戰,擔任日軍北方部隊的旗艦。25日,「瑞鶴」號遭到美軍艦載機的猛烈攻擊,被命中魚雷和炸彈各7枚,在恩加諾角沉沒,1700名官兵中只有970人獲救。

「祥鳳」級:名為潛艇支援母艦、實為航母預備艦

「祥鳳」級航空母艦包括「祥鳳」號和「瑞鳳」號,前身分別是潛艇支援母艦「劍崎」號和「高崎」號,在設計之初已被列為「航母預備艦」。「高崎」號在1939年下水後立即進行航母的改造工作,於1940年2月完工,並更名為「瑞鳳」號。「劍崎」號於1939年1月比「高崎」號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進行改造工作,同年12月完工,更名為「祥鳳」號。

由於是「航母預備艦」,「劍崎」號在充當潛艇支援母艦時就已設置了飛機機庫和升降機,最上層甲板除了煙囪、桅桿和小得不成比例的艦橋外,幾乎空無一物。改造後的「祥鳳」號排水量達13100噸,航速28節,續航力7800海里(18節時),艦上可搭載6架「零」式戰斗機、12架97式攻擊機及10架99式俯沖轟炸機,合計28架。官兵788人。

「祥鳳」號的第次也是最後班出擊是在珊瑚海海戰中。在戰斗期間,「祥鳳」號遭到美機密集攻擊而被命中了7條魚雷和13枚炸彈,1942年5月7日沉沒,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航母。「瑞鳳」號則在1944年10月於恩加諾角遭到美機轟炸,命中2條魚雷和2梅炸彈後沉沒。

「龍鳳」號:甲板上設置一根煙囪以掩人耳目

「龍鳳」號的前身是潛艇支援母艦「大鯨」號,1933年8月在橫須賀開工建造,1934年3月完工,排水量13048噸。它也被列為「航母預備艦」,所以艙內沒有安排太多設施;外觀上與「劍崎」號相似,最上層甲板平坦且沒有主要建築物,只有為了迷惑西方軍事觀察家而設置的一根大而不當的煙囪。

「大鯨」號曾擔任第6艦隊第1及第2潛水戰隊的旗艦。1941年底,「大鯨」號開始進行航空母艦的改造工作,1942年11月完工,更名為「龍鳳」號。排水量15300噸,航速26.5節,續航力8000海里(18節時),官兵989人。「龍鳳」號可搭載21架戰斗機和9架攻擊機。

「龍鳳」號曾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輕微受損後回到日本。其後為搭載新式戰機而將飛行甲板延長了15米。1945年3月19日,「龍鳳」號停泊在吳港時遭空襲而役失動力,後被充作浮動防空炮台使用,直到日本戰敗。戰後,「龍鳳」號被用於運送海外日本戰俘和僑民回國,最後在1946年4月解體。

「大鷹」級:只能用於訓練及飛機運輸任務

「大鷹」級航空母艦包括「犬鷹」號、「雲鷹」號和「沖鷹」號。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前,就有資助民間航運公司建造大型郵輪的計劃,以備有朝一日徵用這些郵輪改造為航空母艦。

1937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上述計劃,凡是排水量在6000 噸以上、航速在19節以上的客輪、郵輪、貨輪,政府均會在建造之中予以「獎助金」。1940年,日本海軍急速擴充時,三菱長崎廠的「春日丸」號郵輪即被日本軍方徵用,當時該船的建造工程已經完成約30%。1941年5月,該艦轉移到佐世保海軍造船廠改造,於同年9月完工編入第5航空戰隊,稍後改編入第4航空戰隊。測試排水量為20000噸、航速21.1節、續航力8500海里(18節時),飛行甲板長172米、寬23.5米,官兵747名。

由於它是用商船改裝的航空母艦,所以在性能上遠不及正規航空母艦。完工後從未作為航空母艦使用,多半用於訓練及飛機運輸任務,只能算是飛機運輸艦。1942年中途島戰役後,日本聯合艦隊第一線航空母艦損失慘重,因此「春日丸」號在1942年8月被更名為「大鷹」號,正式編入日本航空母艦行列之中。「春日丸」號的姊妹艦還有「八幡丸」號和「新田丸」號兩艘。「八幡丸」號在偷襲珍珠港前夕被軍方徵用,1942年初開始改造,同年5月完工,更名為「雲鷹」號。「新田丸」號的改造工作也於同年11月完工,更名為「沖鷹」號。

上述3艦的航速高正規航空母艦甚遠,只能為運輸船隊警戒、護航或充當運輸飛機平台,均末參加較著名的戰役。「大鷹」號於1944年8月18日在呂宋島西北方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雲鷹」號於1944年9月11日在東沙島以東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而「沖鷹」號則在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八丈島以東水域被美軍潛艇擊沉。

「隼鷹」級:整體性能不亞於正規航空母艦

「隼鷹」級航空母艦包括「隼鷹」號和「飛鷹」號,它們的服役背景與「大鷹」級類似。為應付194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郵政省決定建造2艘大型豪華田6輪。日本軍方願意提供60%的補助經費,但要求這2艘郵輪必須達到船長210米、寬25米以上的規格,而且航速要在24節以上,排水置在26600~27000噸之間,並且可在3個月之內改裝為航空母艦。

第1艘下水的「僵原丸」號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廠開工,第2艘「出雲丸」號則於同年11月30日在川崎神戶造船廠動工。1940年『0月,郵輪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決定改造成航空母艦並由軍方收購。「隼鷹」級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進行,「僵原丸」號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為「隼鷹」號;「出雲丸」號則在同年7月底完工,命名為「飛鷹」號。測試排水量均為27500噸,水線長215.3米、寬126.7米,飛行甲板長210.3米、寬27.3米,航速25.5節,續航力12251海里(18節時),可搭載飛機53架、官兵1187名。

「隼鷹」級的艦島設計新穎,煙囪與艦島合並向外傾斜26度以減少排煙造成的干擾。日本採用這種設計的航空母艦還有「大鳳」號和「信濃」號。雖然該級艦由郵輪改造而來,內部有許多木製裝潢隔間必須予以拆除以防火災發生,但整體性能卻足以與正規航空母艦「飛龍」號相抗衡,這一點頗令人意外。

「隼鷹」號在1942年7月與「飛鷹」號同被編入第3艦隊第2航空戰隊。在中途島戰役結束一個月後,由於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嚴重不足,它們由二線預備部隊調整到第一線作戰;10月份參加了索羅門群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攻擊了美軍「企業」號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美軍進攻塞班島時,它們也有出擊的記錄。

1944年6月20日,在馬里亞納海戰中,「飛鷹」號在艦載機傾巢而出後,被美軍艦載機趁虛而人命中1條魚雷,魚雷爆炸後破壞了航空燃料庫,揮發後的油氣彌漫在艦艇內部。2個小時後油氣被引爆,隨後產生了場無法控制的大火,強烈的爆炸使艦上官兵誤認為該艦又被一條魚雷擊中。「飛鷹」號在爆炸後不久便傾覆沉沒。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海戰中,有3艘日本航空母艦都是被魚雷攻擊後因油氣引爆而沉沒的.

在同一天里,「隼鷹」號也被2枚炸彈命中,坦損傷不重。它在修復後直擔任訓練和飛機運輸的任務,未參加針對萊特灣美軍艦隊的作戰,因此免去了被美軍窮追猛打的命運。1944年12月9日,「隼鷹」號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而嚴重受損。但由於中雷時彈葯庫和燃料庫都是空的,因此幸運地沒有步姊妹艦的後塵而發生爆炸。

❺ 二戰時期,共損失航母多少

英國:

「勇敢」號,39年9月17日在英國西南海域被德國潛艇U-29用2枚魚雷擊中沉?]。

「光榮」號,40年6月8日自挪威撤退時,在海上遭遇到德國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被炮擊沉沒。

「競技神」號,42年4月9日於錫蘭外海被日本飛機炸沉。

「皇家方舟」號,41年11月13日在直布羅陀外海,被德軍潛艇U-81 擊沉。

「大膽」號,由俘?的德國郵船改裝,41年12月20日,在直布羅陀外海靠近葡萄牙被德潛艇U-751擊沉。

「鷹」號,42年8月10日,支援地中海馬爾他島時,被德國潛艇U-73 命中中四枚魚雷沉?]。

「復仇者」號護航航母,42年12月15日四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直布羅陀外海被德國潛艇U-155擊沉。

「勇猛」號護航航母,43年3月27日,在英國港口?冉蟹苫佑褪保簧髕鴰鴇ǔ?]。

美國:

「蘭利」號,42年2月27日,在爪哇南方海面被日本飛機炸沉。

「列剋星頓」,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海戰中,受到日本「翔鶴」號及「瑞鶴」號艦載機攻擊,被命中2枚魚雷及2顆炸彈,起火2小時後,因航空汽油爆炸而被迫放棄,由己方驅逐艦用5枚魚雷擊沉。

「大黃蜂」號,42年10月24日,在聖塔克魯茲島海戰中被炸受重傷,後被日本驅逐艦擊沉。

「約克頓」號,42年6月6日,中途島海戰中,被命中3枚炸彈和2枚魚雷,拖帶途中被日本潛艇I-168擊沉。

「黃蜂」號,42年9月15日,在索羅門群島海戰中,被日本潛艇I-19命中3枚魚雷,引起航空汽油爆炸,被己方驅逐艦用魚雷擊沉。

「普林斯頓」號輕型航母,44年10月24日,在萊特灣海戰中,被日本俯沖轟炸機命中1枚炸彈,因航空汽油爆炸而放棄,被己方巡洋艦用魚雷擊沉。

「利斯康姆灣」號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43年11月24日,在吉爾伯特群島被日本潛艇I-175擊沉。

「聖羅」號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海戰中被日本自殺飛機擊中,引發航空汽油爆炸而沉沒。

「甘比灣」號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44年10月25日,在薩馬島外海,被日本中巡洋艦「鳥海」號,「羽黑」號擊沉。

「奧曼尼灣」號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45年1月,在呂宋島西北外海,遭遇日本自殺飛機襲擊,引發大火,由己方驅逐艦擊沉。

「俾斯麥海」號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45年2月21日,在硫黃島外海被2架日本自殺飛機命中沉沒。

「布洛克島」號護航航母,在大西洋中被德國潛艇U-549擊沉。

日本:

赤城號(Akagi)滿載排水量41300噸,標准排水量 33,000噸,中途島海戰中被美軍艦載機擊中,由驅逐艦舞風號、荻風號、野風號和嵐風號各自發射了一條魚雷後沉沒。

加賀號(Kaga)滿載排水量為42,541噸,標准排水量35,000噸,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島西北海域,上午10點20分被美國艦載機擊中四枚炸彈並立即起火,在海面上燃燒了九個多小時後沉沒,814名艦上人員陣亡。

蒼龍號(Soryu)滿載排水量19800噸,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島西北海域被美軍「企業」號航母艦載機炸沉。

飛龍號(Hiryu)滿載排水量21900噸,標准排水量 16,000噸,中途島海戰中飛龍號最後受到攻擊,之前其艦載機重創了美航母約克城號,隨後被美軍艦載機擊中,第二航空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拒絕離艦,隨飛龍號一起沉沒。

翔鶴號(Shokaku)最大排水量33,200噸,1944年6月,在馬里亞納海空戰中,翔鶴號被美潛艇棘鰭號發射的魚雷擊中,隨後燃油爆炸沉沒。

瑞鶴號(Zuikaku)最大排水量33,200噸,1944年10月,在菲律賓戰役的恩加尼奧角海戰中,瑞鶴號作為誘餌被美第3艦隊擊沉。

飛鷹號(Hiyo)標准排水量 26,120噸,1944年6月飛鷹號編入第1機動艦隊第2航空戰隊參加馬里亞納大海戰,20日下午「飛鷹」號被擊沉。

大鳳號(Taiho)排水量35,000噸/37,720噸 ,1944年6月19日,被美軍潛艇「大青花魚」號魚雷擊中,14時32分被引爆,18時28分,在中雷10小時之後,在塞班島以西沉沒。

信濃號(Shinano)標准排水量59,900噸,滿載排水量73040噸,1944年11月29日,信濃號在瀨戶內海進行試車時被美軍射水魚號潛艇擊中四枚魚雷後沉沒。

雲龍號(Unryu)排水量22,400噸/22,800噸 ,1944年12月19日在上海附近海域被鮭魚號潛艇用魚雷擊沉,艦上官兵1240人全部陣亡。

龍驤號(Ryujo)標准排水量13,650噸,1942年8月24日在瓜島戰斗中命中魚雷和炸彈沉沒。

瑞鳳號(Zuiho)排水量14,200噸,1944年10月25日萊特灣戰斗中作為小澤艦隊的一員充當誘餌,被多枚炸彈命中沉沒。

翔鳳號(Shoho)排水量14,200噸,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海戰中,翔鳳號在從列剋星敦號和約克敦號上起飛的俯沖轟炸機及魚雷轟炸機的飽和攻擊下,被命中13枚炸彈和魚雷而沉沒。

千歲號(Citose)滿載排水量15,300噸,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海戰中作為小澤艦隊的一員充當誘餌,遭到轟炸沉沒。

千代田號(Ciyoda)滿載排水量15,300噸,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海戰中作為小澤艦隊的一員充當誘餌,遭到巡洋艦和驅逐艦的炮擊,沉沒。

神鷹號(Shinyo)標准排水量17,500噸,滿載排水量20,586噸,1944年11月17日在中國黃海濟州島以西被美國鍬魚號潛艇擊沉。

沖鷹號(Chuyo)標准排水量20,000噸 ,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伊豆群島八丈島以東被美「旗魚」號潛艇擊沉。

大鷹號 標准排水量20,000噸,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賓呂宋島西北被美國海軍「紅石魚」號潛艇擊沉。

雲鷹號1944年9月15日在中國南海東沙群島東南被美「石首魚」號潛艇擊沉。

日本海軍水上飛機母艦

「秋津州」號(AKITSUSHIMA)標准排水量4650噸,1944年9月24日在菲律賓海域被美機炸沉。

「日進」號(NISSHIN),標准排水量11317噸,1943年7月22日被美國飛機炸沉。

「瑞穗」號(MIZUHO),標准排水量10929噸,1942年5月2日在御前崎燈塔附近海域被美國潛艇擊沉。

「神威」號(KAMOI),標准排水量17000噸,1945年4月5日在香港被美機炸傷,後沉沒。

❻ 二戰以後被別國擊沉的航母都有哪艘 哪國的 又是誰擊沉的

如果要知道詳情,十個版面回答不了你。二戰時總共被擊沉七十四艘航母,分別有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五個國家的航母。英國損失最多,美國排第二、日本第三、義大利第四、法國第五。
英國的航母多被德國的v2潛艇擊沉,美國也是一樣,日本航母十三艘,全被美國幹掉;法國、義大利航母都是被英國幹掉。
航母被擊沉最多的是來自空中,其次是潛艇,第三為戰列艦。

❼ 英國在二戰中的損失

在「二戰」中英國共損壞了2萬輛坦克及自行火炮,飛機損失5萬架。8艘航空母艦 5艘主力艦 29艘巡洋艦 138艘驅逐艦 77艘潛艇 11艘護衛艦 30艘輕護衛艦 242艘拖網船 61艘掃雷艦 6艘布雷艦 7艘炮艇在二戰中損失。還有40萬軍人死亡,10萬軍人受俘。財產損失1500億美元。

❽ 請問英國在二戰中損失了以下哪艘航空母艦

你的提問沒有寫完吧,英國一共沉了8艘航母,不知道選項里是哪艘,一般都會說是「皇家方舟號」:

【一】「勇敢」號﹝Courageous﹞:排水量二萬六千噸,飛機四十八架,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七日在英國西南方被德國潛艇 U-29 以兩枚魚雷擊中

【二】「光榮」號﹝Glorious﹞:排水量二萬六千噸,飛機四十八架,四零年六月八日「光榮」號自挪威撤退時被德國軍艦擊沉

【三】「皇家方舟」號﹝Ark Royal﹞:排水量二萬八千噸,飛機六十架,四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在直布羅陀海外,被德國潛艇 U-81 擊沉。

【四】「大膽」號﹝Audacity﹞:排水量一萬噸。此艦由俘虜的德國郵船改裝,只能配備六 架飛機,平時擔任船團護航任務。四一年十二月二十日,由英國護航船團至直布羅陀海峽時,在葡萄牙海外被德國潛艇 U-751 擊沉。

【五】「使者」號﹝Hermes﹞:這是英國第一艘新設計的航空母艦,排水量一萬三千噸,最高速度二十五節,攜帶飛機二十架,一九二三年服役。到二戰開始時,已經落伍,不足擔任第一線艦隊航空母艦的任務。「使者」號是被日本海軍「飛龍」號、「蒼龍」號及「赤城」號航空母艦的飛機炸沉。

【六】「老鷹」號﹝Eagle﹞:排水量二萬七千噸,飛機二十四架,四二年八月十一日,支援地中海馬爾他島時,被德國潛艇 U-73 擊中四枚魚雷,五分鍾之內沉沒。

【七】「復仇」號﹝Avenger﹞:排水量一萬五千噸,飛機十五架。這是一艘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借用的護航航空母艦,四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直布羅陀海外,被德國潛艇 U-155擊沉。

【八】「勇猛」號﹝Dasher﹞:這也是一艘從美國借用的護航航空母艦,排水量一萬五千噸,飛機四十八架。四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在英國港口內飛機加油時,起火爆炸沉沒。

❾ 二戰中各國沉沒多少艘航空母艦

日本在二戰時共建造、改裝了25艘航母,到戰爭結束時,全部被擊毀或擊沉。美國在二戰時一共建造了124艘護航航母,其中有38艘給了英國。輕型航母9艘,重型航母24艘,加上戰前建造的8艘,一共是119艘。在二戰中,美軍有25艘護航航母、一艘輕型航母、戰前建造的「蘭利」號、「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大黃蜂」號一共30艘航母被擊沉。
英國在二戰結束時一共有26艘航母。開戰前自己建造的航母有8艘,在二戰中後期接收了38艘美國的護航航母,自己也建造了4個級別12艘航母。
二戰時的護航航母排水量在7000噸----12000噸之間,能搭載飛機30架左右。絕大多數是由商船改裝而來的。這些護航航母在戰爭中損失最多,主力航母損失數量有限,例如美國只損失了「列剋星敦」號、「大黃蜂」號、「約克城」號,日本損失的是「飛龍」號、「蒼龍」號、「赤城」號、「加賀」號、「信濃」號、「龍鳳」號,其餘的都是由商船改裝而來的。

❿ 二戰中各國沉沒多少艘航空母艦

曾幾何時,日本因為擁有25艘航空母艦而在大洋上,但到二戰結束時,除了擔任訓練任務的、也是最老的、噸位僅為10000噸的「鳳祥」號之外,其餘日本航空母艦均被美國海軍一網打盡。其中,二戰中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艦「濃」號,下水50天尚未開始服役,就被美國潛艇擊沉。

日本海軍最後一艘大型的航空母艦「大鳳」號的「慘」,則在於它的人員傷亡。1944年6月,「大鳳」號第一次出擊,發出第一批飛機後即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艦島下方,驚人的爆炸摧毀了艦內所有較薄弱的結構,但「大鳳」號仍在海面上漂浮了1個多小時才沉沒。該艦由於「悶炸」而使人員傷亡慘重,陣亡官兵在1000人以上。

在二戰中,英國共損失了八艘航空母艦,其中沒有傷亡特別突出的,但英國航空母艦的最大不幸是開創了被擊沉的先河。

世界上第一艘被敵人擊沉的航空母艦,是英國的「勇敢」號。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句話用於「勇敢」號身上特別合適,因為其同型姊妹艦「光榮」號是第二艘被敵人擊沉的航空母艦,1940年6月8日,「光榮」號自挪威撤退時,不幸在海上遭遇德軍「」號與「格諾森瑙號」戰列巡洋艦,於1940年6月8日被擊沉於挪威水域。

更可悲的是,在印度洋中第一艘被敵人擊沉的航空母艦也屬英國海軍,這就是「使者」號輕型航空母艦。1942年4月9日,「使者」號輕航空母艦在錫蘭海外被日本「飛龍」號、「蒼龍」號及「赤城」號航空母艦上的艦載俯沖轟炸機炸沉。這是英國在東方損失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也是沉沒在印度洋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

閱讀全文

與二戰中英國損失了多少航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軟體可以識別越南歌曲 瀏覽:358
中國人對越南的誤解有哪些 瀏覽:7
越南養殖什麼前景最好 瀏覽:938
印尼為什麼是莫斯林 瀏覽:568
印尼總是粘印章怎麼辦 瀏覽:49
越南和伊朗哪個國家強 瀏覽:124
海運中國到留尼汪島需要多久 瀏覽:452
養印尼虎魚最低多少度 瀏覽:92
印度哪些地方需要放煙花 瀏覽:103
英國大學專業怎麼樣 瀏覽:460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什麼工廠 瀏覽:296
英國的網購什麼時候開始的 瀏覽:203
義大利的葯店不賣葯為什麼 瀏覽:221
印尼地震對人有什麼影響 瀏覽:618
印度女人來月經都怎麼辦 瀏覽:319
義大利語很棒怎麼發音 瀏覽:275
印度海關哪裡有 瀏覽:593
義大利cb是什麼牌子好 瀏覽:465
打兩針疫苗回中國還要隔離多久 瀏覽:774
英國功放音樂革命怎麼樣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