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總督有多少

英國總督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10-11 17:54:31

❶ 英國在北美十三州的每個州設立總督嗎

都有總督,不過不都是英國政府設立的
十三個州,有的是當地議會選舉產生總督 ,如 康涅狄格
有的是業主任命,比如賓夕法尼亞
只有八個是英國政府派遣設立,如佛吉尼亞

❷ 英國二十大公爵有哪些

1.白金漢侯爵和公爵的頭銜, 名字緣於英格蘭白金漢郡, 英國貴族之一.
1444年9月14日, 漢弗萊·斯塔福德, 安妮的兒子, 被授於白金漢公爵爵位. 他為蘭開斯特王朝在玫瑰戰爭立下戰功, 在1460年7月的諾咸頓戰役中戰死. 他的孫子亨利·斯塔福德, 1483年繼承爵位,任理查三世侍從武官。他的兒子愛德華·斯塔福德,1485年繼承爵位,亨利八世即位後開始在政界起重要作用.

2約克公爵(Duke of York)是貴族的頭銜,通常被授給英國的國王的第二個兒子,除非該頭銜由一個前任君主的兒子所擁有。
現任約克公爵是安德魯王子,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的第二個兒子.

3德文郡公爵(Dukes of Devonshire)又譯德文希爾公爵,英國貴族。

4.阿蓋爾公爵(英語:)英國世襲貴族,是英國女王在蘇格蘭的代表之一。1633年,英王查理一世封阿蓋爾伯爵為西部島嶼海軍上將。今天,該島嶼依然沿用17響禮炮歡迎阿蓋爾公爵。1651年,八世阿蓋爾伯爵封查爾斯·斯圖爾特為「蘇格蘭國王」。1681年,查爾斯·斯圖爾特被加冕為英王查理二世。1701年,阿蓋爾伯爵的爵位升為公爵,九世公爵同維多利亞女王的女兒路易斯結婚。

5.阿蓋爾公爵同時也是蘇格蘭歷史上擁有重要地位的坎貝爾部落的首領,領導著全球300多萬坎貝爾人,並負責管理著家族財產。坎貝爾家族生意中包含有土地、旅遊、森林、礦資源、城堡等,現年33歲的阿蓋爾公爵是英國現在26位公爵中最年輕

6.威廉·卡文迪許公爵,第一世德文郡公爵,軍人和政治家。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時代的輝格黨人,英國議會運動領袖。早年周遊歐洲,1661年回國,任議員,不久即以堅決而大膽地反對查理二世的政策出名。他支持1688年的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並出面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國即位。革命後,他領導輝格黨並任威廉的總管大臣,1694年授德文郡公爵和哈廷頓侯爵爵位。他在基爾肯尼城堡娶第一代奧蒙德公爵的女兒瑪麗·巴特勒(Lady Mary Butler)(1646年-1707年)為妻。

7.利奧波德·喬治·鄧肯·艾伯特公爵,利奧波德親王,奧爾巴尼公爵,維多利亞女王的幼子。利奧波德是最後一位奧爾巴尼公爵, 克拉倫斯伯爵和阿克洛男爵(Baron Arklow)。他因患血友病,動輒出血不止。
維克托·克里斯蒂安·威廉·卡文迪許公爵,第九代德文郡公爵,西德比郡英國自由聯合黨國會議員(1891年-1908年),加拿大總督(1916年-1921年),和殖民大臣(1922年-1924年)。

8. 英國公爵 加拿大總督

9.第二家獲授白金漢公爵的是詹姆士一世的寵臣喬治·維利爾斯,他在1617年、1618年、1623年連續獲授白金漢伯爵、侯爵和公爵。他是英國首相,又是法國王後、奧地利安娜公主的情夫。

在維利爾斯最後一位後代1703年去世後,斯圖亞特王朝的最後一位女王安娜,就把白金漢公爵的頭銜賜給了穆爾格拉夫伯爵約翰·謝菲爾德。

10..維克托·克里斯蒂安·威廉·卡文迪許公爵,第九代德文郡公爵(),西德比郡英國自由聯合黨國會議員(1891年-1908年),加拿大總督(1916年-1921年),和殖民大臣(1922年-1924年)。

❸ 羅馬統治英國時期,一共派出了多少羅馬總督

羅馬控制著英國南部,也就是今英格蘭地區,並在之間修築長牆,北部也就是蘇格蘭屬於原住民,羅馬的統治公元43年到408年結束。

❹ 英國二十大公爵是哪些

1.白金漢侯爵和公爵的頭銜, 名字緣於英格蘭白金漢郡, 英國貴族之一.
1444年9月14日, 漢弗萊·斯塔福德, 安妮的兒子, 被授於白金漢公爵爵位. 他為蘭開斯特王朝在玫瑰戰爭立下戰功, 在1460年7月的諾咸頓戰役中戰死. 他的孫子亨利·斯塔福德, 1483年繼承爵位,任理查三世侍從武官。他的兒子愛德華·斯塔福德,1485年繼承爵位,亨利八世即位後開始在政界起重要作用.

2約克公爵(Duke of York)是貴族的頭銜,通常被授給英國的國王的第二個兒子,除非該頭銜由一個前任君主的兒子所擁有。
現任約克公爵是安德魯王子,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的第二個兒子.

3德文郡公爵(Dukes of Devonshire)又譯德文希爾公爵,英國貴族。

4.阿蓋爾公爵(英語:)英國世襲貴族,是英國女王在蘇格蘭的代表之一。1633年,英王查理一世封阿蓋爾伯爵為西部島嶼海軍上將。今天,該島嶼依然沿用17響禮炮歡迎阿蓋爾公爵。1651年,八世阿蓋爾伯爵封查爾斯·斯圖爾特為「蘇格蘭國王」。1681年,查爾斯·斯圖爾特被加冕為英王查理二世。1701年,阿蓋爾伯爵的爵位升為公爵,九世公爵同維多利亞女王的女兒路易斯結婚。

5.阿蓋爾公爵同時也是蘇格蘭歷史上擁有重要地位的坎貝爾部落的首領,領導著全球300多萬坎貝爾人,並負責管理著家族財產。坎貝爾家族生意中包含有土地、旅遊、森林、礦資源、城堡等,現年33歲的阿蓋爾公爵是英國現在26位公爵中最年輕

6.威廉·卡文迪許公爵,第一世德文郡公爵,軍人和政治家。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時代的輝格黨人,英國議會運動領袖。早年周遊歐洲,1661年回國,任議員,不久即以堅決而大膽地反對查理二世的政策出名。他支持1688年的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並出面邀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來英國即位。革命後,他領導輝格黨並任威廉的總管大臣,1694年授德文郡公爵和哈廷頓侯爵爵位。他在基爾肯尼城堡娶第一代奧蒙德公爵的女兒瑪麗·巴特勒(Lady Mary Butler)(1646年-1707年)為妻。

7.利奧波德·喬治·鄧肯·艾伯特公爵,利奧波德親王,奧爾巴尼公爵,維多利亞女王的幼子。利奧波德是最後一位奧爾巴尼公爵, 克拉倫斯伯爵和阿克洛男爵(Baron Arklow)。他因患血友病,動輒出血不止。
維克托·克里斯蒂安·威廉·卡文迪許公爵,第九代德文郡公爵,西德比郡英國自由聯合黨國會議員(1891年-1908年),加拿大總督(1916年-1921年),和殖民大臣(1922年-1924年)。

8. 英國公爵 加拿大總督

9.第二家獲授白金漢公爵的是詹姆士一世的寵臣喬治·維利爾斯,他在1617年、1618年、1623年連續獲授白金漢伯爵、侯爵和公爵。他是英國首相,又是法國王後、奧地利安娜公主的情夫。

在維利爾斯最後一位後代1703年去世後,斯圖亞特王朝的最後一位女王安娜,就把白金漢公爵的頭銜賜給了穆爾格拉夫伯爵約翰·謝菲爾德。

10..維克托·克里斯蒂安·威廉·卡文迪許公爵,第九代德文郡公爵(),西德比郡英國自由聯合黨國會議員(1891年-1908年),加拿大總督(1916年-1921年),和殖民大臣(1922年-1924年)。

❺ 英國到底有沒有總督總督不是設在英國的殖民地國家嗎

總督(Governor-General),英國國王在尊其為國家元首的英聯邦(除聯合王國以外的)各成員國的代表。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總督是英王在中央或國家一級的代表;在加拿大各省還有省督,在澳大利亞各州,還有州總督。總督職位隨英聯邦國家的憲法地位的演變而變化。1926年的帝國會議決定,總督在供職國家的作用和英王對聯合王國政府所起的作用完全一樣,這就意味著總督不再是聯合王國政府及其利益的象徵。總督任命的程式也發生了變化。最初,是根據聯合王國政府的建議(事先和當地政府進行過蹉商)而得到任命的;但1930年帝國會議通過協定,確認總督應經過同國王的非正式協商、根據英聯邦有關國家政府的建議而委任。

在某些英聯邦國家的現代憲法中,有專門條款對總督選舉作出規定。在早期,總督通常來自英國。現代習慣作法是任命一個「當地」人為總督。現代總督是實權總督,他們行使職能而無需將他代表的國王置於優先地位;不過,總督通常像英王在聯合王國一樣,行使其憲法及禮儀職能。

歷史上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統治者稱viceroy,中文也多譯為「總督」。Viceroy是拉丁文「vice」(來自宮廷的)和法文「roi」(國王)的組合。從職權范圍上來說,這一類的總督更近似中國清朝的總督。一些文獻中也將viceroy翻譯為「副王」。

總督亦是英文中Governor及Governor-General的翻譯。Governor一詞可用作一些殖民地、部分國家的州或省的州長或省長,如香港總督、華盛頓州州長,但一般只有殖民地首長才會翻譯成總督。部分殖民地,及英國的自治領(Dominion)的英國國王或女王代表叫作Governor-General,如加拿大總督、澳大利亞總督。

❻ 香港第一屆英國總督是誰啊

第一任 璞鼎查Henry Pottinger

璞鼎查(1789~1856),亦稱砵甸查、砵甸乍、波廷傑。英國人。年輕時隨海軍至印度,參加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活動,1840年在侵略阿富汗戰爭中晉升為海軍少將,並被封為男爵。1843年4月5日到港正式任職,1844年5月離職,任期一年。是二十八任總督中任期最短的總督。

璞鼎查港督任期雖短,但在港時間並不短,參與香港事務不少。他1841年即到香港,與香港的關系非同一般。率英軍北上,與中國人打了一場「鴉片戰爭」的主事者,是他;逼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的英方代表,也是他。他被任命為港督後,同時兼任駐華全權代表及商務總監等職務。從他開始,香港成了公開的英商鴉片貿易場所及鴉片的貯藏、轉運的主要中轉站。璞鼎查離港以後,曾先後任英國在好望角總督、印度馬德拉斯總督。1856年死於馬爾他。

璞鼎查是英國侵佔香港後的第一任港督,人稱「開埠港督」。按照《英皇制誥》和《皇室訓令》規定,港督是英國女王在香港的代表,是港英政府的首長。擁有指導香港政務的最高權力,並且是行政局、立法局的當然主席,兼任駐港英國三軍總司令,享有港府文武百官均須服從的權威,但是,港督必須完全聽命於英國女王和英國政府外交與聯邦事務大臣,對香港的管治必須符合英國的利益。

強佔香港島

中國人對義律很熟悉,對璞鼎查比較陌生。因為人們熟悉鴉片戰爭,敬仰林則徐。義律多次破壞中國的禁煙運動,以至挑起鴉片戰爭。其實,璞鼎查與義律一樣,在鴉片戰爭中扮演了一樣的角色,是他們兩人一前一後帶領英國軍隊完成了鴉片戰爭,實現了英國殖民主義者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侵犯。

第一任璞鼎查璞鼎查是接任義律而來香港的。1836年12月,英國政府任命查理?義律為駐華商務總監督,辦理及維護英國商人在中國的鴉片貿易。1839年1月3日林則徐奉命為欽差大臣,到廣州查禁鴉片。義律聞訊後通知英國商船開往香港,策劃反抗禁煙。7月7日,英國水手在九龍尖沙咀酗酒,打死村民林維喜,中國要求英方交出兇手,義律拒絕。並且阻止英商具結,反抗禁煙。林則徐於是下令驅逐廣州和澳門的英商,斷絕對英商的食物供應。9月,義律帶領英國兵船「倭勒基」號和「多尋資」號襲擊外九龍炮台,被中國守衛官兵擊退。

1840年4月,英國政府正式決定發動侵華戰爭。隨後英國女王命令義律率領英軍1.5萬人向中國進發。6月英國兵船抵達珠江口,封鎖廣州海面,挑起了鴉片戰爭。義律繞過林則徐在廣東的嚴密防守,率軍北上,7月5日攻佔定海;8月9日,英艦迫近天津;8月15日向清政府提出賠償煙價、割讓島嶼、償還商款等要求。

1840年9月,清廷下令將林則徐和兩廣總督鄧廷楨革職,由直隸總督琦善接任兩廣總督,指令琦善拒絕英方提出的要求,要求英軍退回廣東再繼續談判。琦善抵達廣州與英方交涉,拒絕割讓香港島,只討論賠償煙價。1841年1月6日,義律發出最後通牒,限清政府次日晨8時回復。7日,義律不等琦善迴文,便命令英軍佔領虎門外的沙角和大角炮台,中國水師在提督關天培率領下,奮勇抵抗,英軍遭到沉重打擊。

琦善復照英方,若退還定海、沙角等處,他可奏請道光皇帝在珠江口外給予一所寄寓。1月14日,義律提出割佔香港和九龍尖沙咀。琦善答應只能選擇一處「寄寓泊船」,待英方選定後,再上奏皇帝。1月20日,義律突然單方面宣布,已經與琦善達成「協定」,將香港島及港口割讓與英國。1月26日,英軍強佔了香港島。1月27日~28日,義律為了迫使琦善承認其侵佔港島為合法,又迫不及待地與琦善在蓮花山進行會談,琦善表示對義律所擬定的「穿鼻草約」再行籌思後方能具復。1月30日,英國遠征軍海軍司令伯麥照會清廷,謊稱義律已與琦善商定將香港全島地方讓給英國主掌。4月1日,英軍在香港島張貼告示:「現經與欽差大臣爵閣部堂議定諸事,將香港等處全島讓給英國寄居主掌,已有文據在案。是以香港等處居民,現系歸屬大英國王之子民」。義律硬把琦善在英軍炮口逼迫下,允許代為奏懇皇帝後,准許英人在香港寄寓泊船之意,說成已「有文在案」。將「寄寓泊船」變為割占,將「代為奏懇」說成是「議定諸事」。

❼ 英聯邦國家中都有哪些國家設有總督啊

目前還有53個英聯邦成員國,應該都設有總督,但不一定都是英國人:
安堤瓜及巴比達 (Antigua & Barbuda)
澳洲 (Australia)
巴哈馬 (Bahamas)
孟加拉 (Bangladesh)
巴貝多 (Barbados)
貝里斯 (Belize)
波札那 (Botswana)
汶萊 (Brunei)
喀麥隆 (Cameroon)
加拿大 (Canada)
塞蒲路新 (Cyprus)
多米尼加聯邦 (Dominica)
甘比亞 (Gambia)
迦納 (Ghana)
格瑞那達 (Grenada)
蓋亞那共和國 (Guyana)
印度 (India)
牙買加 (Jamaica)
肯亞 (Kenya)
基里巴地 (Kiribati)
賴索托 (Lesotho)
馬拉維 (Malawi)
馬來西亞 (Malaysia)
馬爾地夫 (Maldives)
馬爾他 (Malta)
紐西蘭 (New Zealand)
奈及利亞 (Nigeria)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Pakistan)(Islamic Republic)
巴布亞新畿內亞 (Papua New Guinea)
西薩摩亞 (Western Samoa)
塞席爾共和國 (Seychelles)(Republic of)
獅子山 (Sierra Leone)星加坡 (Singapore)
所羅門竤島 (Solomon Islands)
南非 (South Africa)
斯里蘭卡 (Sri Lanka)
聖露西亞 (St. Lucia)
聖基茨 - 尼維斯
(St. Kitts-Nevis)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St. Vincent and Grenadines)
史瓦濟蘭 (Swaziland)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Tanzania)(United Republic)
東加 (Tonga)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rinidad & Tobago)
吐瓦魯 (Tuvalu)
烏干達共和國 (Uganda)(Republic of)
英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萬那杜 (Vanuatu)
尚比亞 (Zambia)
辛巴威 (Zimbabwe)

❽ 英國、法國等國家駐殖民地的最高統治官員

總督

歷史上西班牙在本土各行省、那不勒斯地區和美洲的殖民地,以及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統治者稱viceroy,中文也多譯為「總督」。Viceroy是拉丁文「vice」(代行,副位)和法文「roi」(國王)的組合,直譯為「副王」的意思。從職權范圍上來說,這一類的總督更近似中國清朝的總督。

總督也是英文中Governor及Governor-General的翻譯。Governor一詞可用作一些殖民地、部分國家的州或省的州長或省長,如香港總督和美國屬地的民選「總督」,但一般只有殖民地首長才會翻譯成總督。部分殖民地,及奉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的英聯邦國家,英國君主在當地的代表(Governor-General)也稱為「總督」,如加拿大總督、澳大利亞總督、新南威爾士總督。

❾ 直布羅陀的總督列表

格拉德.拉斯伯里 1965年8月5日 - 1969年3月
瓦利爾.貝格 1969年3月 - 1973年10月3日約翰.格蘭迪 1973年10月3日 - 1978年5月30日威廉.傑克遜 1978年5月30日 - 1982年10月26日大衛.威廉斯 1982年10月26日 - 1985年11月19日彼得.特里 1985年11月19日 - 1989年12月德雷克.雷菲爾 1989年12月 - 1993年4月約翰.查普勒 1993年4月 - 1995年12月5日
胡格.懷特 1995年12月5日 - 1997年2月19日
理查德.盧斯 1997年2月24日 - 2000年4月5日戴維.杜里埃 2000年4月5日 - 2003年5月16日戴維.布倫特 2003年5月16日 - 2003年5月27日弗蘭克.斯理查德斯 2003年5月27日 - 2006年7月17日菲利普.巴頓 2006年7月17日 - 9月27日羅伯特.富爾頓 2006年9月27日 - 2009年10月26日艾德里安·約翰斯 2009年10月26日 - 至今
艾德里安·約翰斯公爵 (The Lord Adrian James JOHNS.Duke):
原 英國資深海軍軍官,2009年10月起,任英屬直布羅陀總督。約翰斯生於康沃爾半島的雷德魯斯市,畢業於倫敦帝國學院,1973年加入英國海軍,1981年前往香港,指揮「揚頓」號戰艦。1982年,提升為副司令,1988年晉升為司令。2003年,他曾參加伊拉克戰爭,2003年5月,約翰斯成為海軍參謀部助理,2005-2008年任第二海軍大臣,2009年10月正式接替到期離任的羅伯特·富爾頓就任為直布羅陀總督。
【注】直布羅陀總督(Governor of Gibraltar),為英國君主在直布羅陀的代表。直布羅陀總督由英國政府提名,英國君主任命。直布羅陀總督相當於事實上的國家元首。他的職責為任命由大選選出的直布羅陀首席部長及其他部長;另外,總督還負責國防安全工作。

❿ 英國在哪些國家設立總督

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

總督(Governor-General),英國國王在尊其為國家元首的英聯邦(除聯合王國以外的)各成員國的代表。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總督是英王在中央或國家一級的代表;在加拿大各省還有省督,在澳大利亞各州,還有州總督。總督職位隨英聯邦國家的憲法地位的演變而變化。

閱讀全文

與英國總督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孟買冬天多少度 瀏覽:135
印尼盧比英語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和瑞典哪個國力強 瀏覽:855
中國哪裡產翡翠和玉 瀏覽:267
印度傳說中的眾神之車是什麼 瀏覽:258
航運從美國到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824
越南小米手機有哪些 瀏覽:803
1000美金多少印尼錢 瀏覽:382
中國目前援助了哪些國家 瀏覽:418
越南華人什麼意思 瀏覽:375
印度長途汽車怎麼下 瀏覽:277
人民幣兌多少越南錢 瀏覽:357
印尼按摩的店叫什麼名字 瀏覽:239
中國銅儲備能維持多久 瀏覽:336
伊朗這狀態怎麼跟美國斗 瀏覽:205
印度國家排多少名 瀏覽:54
中國的疫情有多少例 瀏覽:895
為什麼中國沒有研發新葯 瀏覽:215
印度有多少大型車 瀏覽:501
哪個國家恨中國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