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歷史
1944年4月24日,由於西方面軍劃分為白俄羅斯第2和第3方面軍,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重新恢復。在第10集團軍野戰指揮部基礎上,組建了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野戰領率機關。方面軍編有原西方面軍諸兵種合成第33、第49、第50集團軍,大本營預備隊空軍第4集團軍。爾後陸續編入第3、第19、第43、第48、第65、第70集團軍,突擊第2集團軍,近衛坦克第1和第5集團軍。
1944年5月,方面軍部隊進行局部戰斗,爾後參加了白俄羅斯戰役(1944)。戰役過程中,6月23—28日,實施了莫吉廖夫戰役(1944)。這次戰役中,方面軍部隊在舊普裡布日、謝列茨地段突破敵防禦陣地,在100公里寬大正面上,強渡第聶伯河,6月27日,收復白俄羅斯一個州中心——莫吉廖夫,用6天時間,向前推進60—80公里,進至舊謝利耶、克利亞皮尼奇、多索維奇地區。
1944年6月29日—7月4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1、第3方面軍共同作戰,在白俄羅斯游擊隊配合下,實施了明斯克戰役(1944)。戰役過程中,收復了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圍殲敵10萬餘人的重兵集團。1944年7月5—27日,方面軍部隊成功地實施了比亞韋斯托克戰役(1944),8月14日起,實施奧索維茨戰役收復比亞韋斯托克、奧索韋茨和西白俄羅斯其他一些居民地。
1944年9—11月,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部隊繼續發展進攻,奪取納雷夫河西岸登陸場,進抵波蘭和東普魯士邊境。
1945年1—4月,方面軍參加了東普魯士戰役(1945),戰役過程中,1月14日至26日,成功地實施了姆瓦瓦—埃爾賓戰役。方面軍部隊向前推進約230公里之後,在布龍貝格(比得哥什)地域,奪取了維斯瓦河西岸一個正面20公里,縱深約5公里的登陸場。方面軍部隊進至波羅的海沿岸,在托爾凱米特地域,從西和西南將敵東普魯士集團包圍起來,切斷了它與德國內地的聯系。2月10日至3月31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協同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部隊,實施了東波美拉尼亞戰役(1945)。結果,全部肅清波蘭北部之敵,解放了措波特(索波特)、格丁尼亞和但澤(格但斯克)等港口。4月18日至5月8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部隊先期從但澤地域向奧得河下游機動行軍200餘公里,參加了柏林戰役(1945)。戰役過程中,在奧得河下游渡河,向前推進約200公里,粉碎了德軍集團,從北面保障了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突擊集團進攻柏林的行動。
1945年5月6日前,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進抵施特拉爾松、維斯馬、東什未林、格拉博和易北河東岸至維滕貝格地區,在此與英國第2集團軍部隊會師。
1945年6月10日撤銷建制,其野戰領率機關改為北軍隊集群。
Ⅱ 為什麼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幾個國家永遠跟隨美國呢
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對美國最為忠誠,永遠追隨美國,無論美國做什麼他們都是賣力地搖旗吶喊助威助陣,即使美國干損人不利己、傷天害理的壞事,這幾個國家也是一股腦地助紂為虐。這幾個國家為什麼對美國這么忠心耿耿?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都是盎格魯-撒克遜族,是親兄弟,即五眼聯盟,也是西方的代表性國家。
人們常說西方國家,究竟有哪些國家才是真正的西方國家?俄羅斯、土耳其、韓國、新加坡為什麼是偽西方國家?西方國家是由四大四小組成的:
四大:美國、歐盟、日本、英國;四小: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以色列。
在這四大四小中,美國是當仁不讓的老大。俄羅斯、土耳其、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以成為西方國家的成員為榮,為最高的奮斗目標,但美國、歐盟、日本、英國堅決拒絕承認他們的西方國家的身份,他們就永遠踏不進西方的大門,只能在門外徘徊。
也就是說,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對同族兄弟美國誓死相隨,除了同個種族的血緣關系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鎮得住異族,也能服眾本族,並且還能給本族的兄弟「賞賜」源源不斷的好處。
自然人心齊,隊伍好帶,不像俄羅斯總是把所有的好處都吃到自己的肚子,連殘羹剩飯也不留給兄弟。這不,白俄羅斯為了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正在向美國進口石油,把美國當作能源安全保障。
Ⅲ 三次瓜分波蘭,法國和英國為什麼沒有干預
1、關於英國。三次瓜分均發生於18世紀後半期,當時處於列強全球爭霸時期,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法國,因此一直奉行大陸均衡政策。瓜分波蘭的普奧等國的實力增強都是對法國的強力扼制。英國樂見其成。這是英國的態度。
2、關於法國。法國一直是積極干預波蘭被瓜分的,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在七年戰爭中被英國痛擊,喪失大量海外殖民地。第一次瓜分時正值路易十五統治末期,無力阻擋。第二、三次瓜分正值法國大革命,無瑕阻擋。後來拿破崙上台後,曾經拉攏波蘭對抗俄普,於1807年耶拿之役擊敗普魯士後建立了華沙大公國(原波蘭境內一部分),支持波蘭貴族搞所謂的復國運動,拿破崙侵俄時波蘭軍隊高達10萬人。拿破崙的26位元帥中就有波蘭王族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元帥(封於萊比錫,戰死於萊比錫)。
3、關於武力。三次瓜分,俄國均動用武力,但由於波蘭的分裂狀況,基本上處於波蘭貴族各自為戰的狀態,所以很快被擊敗。
4、波蘭的命運就是世界強國的命運的一個縮影,是對盛極必衰的完美註解。想當年17世紀的波蘭極盛時期,曾建立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對俄國也是予取予求,除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外,版圖還包括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全部。後來俄國的基輔和斯摩棱斯克等名城都控制在波蘭手中。一朝淪為俄國的下飯菜。雙方的恩怨長達500年,不是一個對錯二字能說清楚的。
Ⅳ 英國侵略過這么多國家,為何沒幾個國家記恨它
歷史上曾經有這么一個國家,它的面積遍布七大洲、四大洋,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人口更是有4.13億,占據了當時人口的1/4,這個國家就是被稱為「日不落」的大英帝國。
相比較蒙古那種動不動就屠城的行為,英國的侵略行為還是相對文明的,比如英國征服印度造成的戰爭破壞,跟印度歷朝歷代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英軍在印度鬧出的最大的事,大抵是1919年的「阿姆利則慘案」,但也僅僅打死了379人,和蒙古那種屠城幾十萬的相比,還真的不算什麼。英國在美國當初製造的「波士頓慘案」,一直以來都給美國大肆宣傳,但是打死的人你猜有多少?5個人!這數據還不如現代的一場大車禍死亡人數呢。
Ⅳ 英國人為什麼很仇恨俄羅斯人
這主要是因為兩方面的因素(共同點)造成的。一方面是因為:無論是當年的拿破崙法國還是後來的希特勒德國,它們都是以謀求歐洲(大陸)霸權為第一要務的。即:陸上第一,海外其次。而無論是它們當中的前者還是後者的當政時期,俄國(蘇聯)都是那時幅員最為遼闊的歐洲國家。如果能夠征服它,既能得到不可計數的現實利益,又將是法、德陸上霸權政策的「決定性勝利」。另一方面:再回頭看英國。英國自身是個島國,再加上它自從擊敗了西班牙,並且從那之後取代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之後,一直奉行的和追求的都是「海上霸權」。而既然要在海上稱霸,就必須建立一支世界第一的海軍。換句話說,無論是法國的拿破崙時代,還是後來德國的希特勒執政時期,它們的海軍都是無法與英國抗衡的。這也從一個側面嚴重製約了它們想要征服英國的野心,提高了征服英國的難度。因此,從以上兩個方面分析,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法、德在沒有徵服英國的前提下,就匆忙去進攻俄國了。呵呵!~~
Ⅵ 歐洲怕美國么比如說英國,德國,北歐那些國家
英國和美國是穿一條褲子的,相同的文化,相同的信仰,可以說是一對基友,無所謂怕不怕。
德國是歐盟的盟主,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美國的競爭對手,無奈自身塊頭太小,對美國態度是北約中最模糊的,但大多數時候是屈服於美國yin威的。
法國是歐洲比較另類的,與美國始終保持著距離,雖然偶爾和美國對著干,但懾於美國是實力,最後又不得不妥協,德法兩國應該是屬於怕美國的那種。
北歐都是中立國,誰強就跪舔誰,類似於支付biao。
此外一些中等強國,如義大利、西班牙、荷蘭之流在美國的恩威並施之下比較順從,屬於對美國又愛又怕的那種,東歐除白俄羅斯,基本也是這種類型。
俄羅斯完全不怕美國,或者說美國有些懼怕俄羅斯,白俄羅斯的情況可參考俄羅斯。
Ⅶ 白俄羅斯總統選舉需要重新舉行,為何突然這么做
這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白俄羅斯目前處境,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當地時間8月17號,之前一直不同意重新選舉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首都明斯克地方會見工作人員時表示,在國家舉行全民公投通過新憲法之後,選舉可能會重新舉行。
他表示,伙計們,我們要通過新憲法,通過全民公投的方式。這是你們想要的,並且反對派不會反對。如果你們想要,那就進行選舉,包括國會,總統,地方政府機構。同時他表示,下一屆白俄羅斯總統,任期不會超過兩三年。
在8月9號舉行的白俄羅斯總統選舉中,盧卡申科80.1%的選票獲得壓倒性勝利,第六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這個選舉結果的公正性引發很大爭議,當選舉結果公布之後,人們紛紛走上街頭表示抗議,而執法人員和示威者之間的沖突不斷,西方國家紛紛表示關注。稱白俄羅斯的選舉不自由,不公平。
Ⅷ 歐盟將禁止白俄羅斯航班進入凌空,你知道為什麼嗎
這個因為是雙方之間外交“糾紛”,因為白俄羅斯利用“炸彈危機”,迫使一家歐盟飛機降落到明斯克機場。這個事情,就是愛爾蘭瑞安航空公司客機,發生在5月23日,本來計劃從希臘雅典飛往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結果大家都知道,白俄羅斯逮捕飛機上反對派人士普羅塔塞維奇 ,眼下這個事情持續發酵。
此情此景,更讓人想起西方國家,過去曾經也做出該事情。2013年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專機,從俄羅斯回國途中,因為懷疑有斯諾登。歐洲多國以“莫須有”理由,拒絕其飛機進入領空,迫使其降落在奧地利。有人還上去搜查飛機,事情鬧的最後,也不了了之。對於某些國家來講,對待同樣事情,就是“雙標”標准。
Ⅸ 白俄的簡介
分布區域
大多數白俄首先來到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然後前往土耳其以及東歐的斯拉夫國家,例如南斯拉夫王國、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另外一大批人則移居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芬蘭、波斯、德國和法國。在柏林和巴黎都有較大的白俄聚集區。
大多數的政府和軍隊官員以及在西伯利亞及遠東抗擊紅軍的人往往和他們的家人一起移民到中國的哈爾濱、上海以及其他城市,在中亞和中國西部也有聚集。在美、日兩國從西伯利亞撤軍後、一些人也移民到了日本。
在二戰期間及以後許多白俄移民到英國、美國、加拿大、秘魯、巴西、阿根廷和澳大利亞。至今在這些地方仍保留有白俄移民社群,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力。
Ⅹ 白俄羅斯和波蘭之間的難民是哪個國家的
今年5月份,白俄羅斯強迫一架從希臘飛往立陶宛的英國瑞安航空公司在白俄羅斯降落,逮捕了機上的兩名長期在境外的白俄羅斯異議人士。此舉引發歐盟多國強烈憤怒,歐洲國家呼籲歐盟及北約介入。之後歐盟對白俄羅斯政府施加更嚴厲的制裁。雙方矛盾進一步升級。
作為報復,盧卡申科取消或大大簡化了76個國家進入白俄羅斯的旅遊簽證申請要求(目前政策已被收緊),從8月開始向數千名中東難民發放簽注,其中包括受武裝沖突影響的很多國家,並將他們送往波蘭、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歐盟國的邊境。據歐洲媒體報道,白俄羅斯當局引導難民前往歐盟邊境,並給他們提供用來剪斷圍籬的剪刀,希望他們成為歐盟新麻煩的意圖不言而喻。這幾個國家要麼接受,要麼讓難民在邊界挨餓受凍——因為這趟旅程畢竟是「單程票」。 歐盟多年來一直明確表示,將竭盡全力阻止難民和難民到達其邊界。誰來執行呢?就是白俄羅斯、土耳其、利比亞、蘇丹等周圍國家,他們已從歐盟獲得數十億歐元的「難民處理費」。而這個「互惠系統」,自然也提供了這幾個國家利用難民作為棋子要挾歐盟的權利,就比如是白俄羅斯近期的行動。 此外,歐洲普遍認為此事件是由俄羅斯在背後出謀劃策,亦讓歐俄關系更加緊綳。
自今年夏天以來,伊拉克是難民最主要的出發點之一。
9月份,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約瑟普·博雷爾設法與伊拉克當局談判,以減少伊拉克飛往白俄羅斯的航班數量。現在試圖以這種方式進入歐盟的人數最多的是來自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其他很多難民來自包括利比亞、阿富汗、葉門和一些存在政治或武裝沖突的非洲國家的居民,例如剛果或衣索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