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為什麼說英國女王死了

為什麼說英國女王死了

發布時間:2022-10-19 11:38:50

A. 為什麼英國女王死了說歷史見證

歷史的見證者終究成了歷史,女王的去世,割裂了英國與歷史的紐帶
就在今天2022年9月9日,倫敦橋倒了!
曾經憑借自己瘦小的身軀支撐起英國王室的伊麗莎白女王走了。

其實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的疑惑,為什麼全世界都在連篇累牘的報道一個96歲老人的去世,因為在我們的經驗中,似乎從沒有一個國家的領袖領導人去世時,會像伊麗莎白二世這樣引起全世界極大的轟動,用一句話形容即可,那就是見證歷史的人終究成為了歷史!

首先對於那些沉浸在日不落帝國余暉的英國人來說,伊麗莎白女王是連接那個英國最輝煌年代的唯一的橋梁,女王不僅僅是一個96歲的老人,他是許多重要歷史的親歷者,她親歷了第2次世界大戰。
她親歷了英德兩國倫敦上空的空戰,她經歷了諾曼底登陸,她見證了法西斯的滅亡!

她是冷戰的參與者,她親眼目睹了蘇聯的榮耀與毀滅,她更是英國從日不落帝國到如今地球儀一自轉就日落的經手者伊麗莎白女王在不列顛紳士的眼裡就是一條隧道。
隧道的一頭連接著現在,另一頭連接著偉大而又光輝的維多利亞時代!

現在越來越多的英國人不再對王室抱有崇敬的態度,尤其他那不爭氣的兒子查爾斯和世紀美人黛安娜婚變之後,越來越多的英國人贊成廢除王室,英國王室在英國國內越來越刷不出存在感。

安置房則成為了英國人,保留王室唯一的理由,伊麗莎白女王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擔起了整個王室的榮耀。
隨著在人民心目中魅力與睿智的化身,女王的去世,取而代之的是名氣臭大街的查爾斯王子。
女王去世這一歷史事件很有可能標志著英國王室的終結。
同樣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女王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坻,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女王還是一個球迷。和很多英國人一樣,女王對於足球有著一種特殊的愛。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女王親臨球場為賽事揭幕,也許正是受了女王的鼓舞,一個藍隊,這只被稱為歐洲中國隊的球隊,歷史上唯一一次奪得了世界盃的冠軍,英格蘭國家隊隊長摩爾也是從女王手裡接過了雷米特金杯。
女王看球並不是葉公好龍,她懂球,她也有自己支持的球隊。
2007年2月15日,女王邀請溫格和阿森納隊前往白金漢宮,這是何等的榮耀。
這也向世人證明,英國女王和我們許多人一樣是槍迷,或許女王在看球的時候,也會順口罵上兩句托特納姆熱刺。

阿森納陣中的法布雷加斯說,女王很懂球,她真的認識我。2022年英格蘭女足捧起了歐洲杯的冠軍,女王大喜過望,在社交媒體上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字里行間滿是對英格蘭女足的驕傲之情。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女王也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朋友,考慮到她96歲的高齡,稱一句老朋友也不為過分。
女王見證了新中國從弱小到現在強大的整個旅程,見證了中國用小米加步槍打贏了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打贏了解放戰爭新生的中國打贏了強大的美軍,在朝鮮打贏了她的皇家軍隊,見證了新中國外戰全勝的戰績,也見證了英國人的航媽從有到基本沒有,而新中國的航母從無到有的過程。

女王也曾訪問中國,對祖國的大好河山贊不絕口。她也是5000年來第1位訪問中國的英國元首。
當時在場的另一位世紀老人總設計師親切的宴請了她。伊麗莎白二世帶來了伊麗莎白一世寫給中國萬曆皇帝的一封信,她還歸還了八國聯軍劫走的鎏金獅子。
應該這么說,女王的去世不僅僅是一個世紀老人的去世,它代表了一個年代的終結,一個肖像從油畫到如今數碼相片,一個看的電影從默片到現在的4k高清的傳奇結束了,一個經歷了,見證了,參與了無數重大影響人類發展的傳奇,終究成了歷史!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調侃查爾斯,這位替補了70年的太子,可能最不願意的就是接班,因為這意味著他母親的去世。同樣查爾斯,可能比我們很多人幸福,並不因為他是英國國王,而是,他的母親陪伴了他74年,他的父親陪伴了他70年。

B. 英國女王去世是什麼梗

英女王去世,為何被稱為「倫敦橋塌了」?
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迄今最長壽、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她登基時,英國的首相還是丘吉爾。70年間,伊麗莎白二世見證了15位首相。在剛剛過去的9月6日,伊麗莎白二世還正式任命了特拉斯為新一任英國首相。

而圍繞女王身後事,被列為英國最高機密的「倫敦橋行動」也被媒體曝出。

「倫敦橋行動」是什麼?

這是一份對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後的應對計劃,制訂於1960年代,整個計劃為期10天。當然,早早制訂好計劃為的是以防「天有不測風雲」。

英國每位王室成員的去世消息都用一座橋的名字作為代號。以橋名作為王室葬禮代號,最初是為防止白金漢宮電話總機接線員過早得知消息。

「倫敦橋行動」對細節的安排十分詳密:

計劃中,女王過世後,她的私人秘書將以「倫敦橋倒了」作為密語,最先向首相通報消息,隨後逐一知會政府和軍方高層。首相會將消息轉告代表女王協調政府工作的樞密院事務局,接著再發郵件通報各部大臣。

白廳須在郵件發出10分鍾內降下半旗誌哀,以免引發公眾不滿。王室官網將隨之改為黑白頁面,並加入確認女王逝世的簡短聲明。

英國政府官方社交媒體賬戶會有嚴格限制,停發一切非緊急帖文,如無許可禁止轉發任何資訊,並連同政府網站全部改用事先准備好的黑色版面。在首相發言前,官員不得搶先發表公開言論。

政府內部以「D-DAY」代稱女王駕崩當日,國防部當天會安排禮炮儀式,全國將默哀一分鍾,首相將會見新國王(查爾斯王儲),查爾斯其後發表公開講話。

全國哀悼日將在女王逝世10天後於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最終,女王將葬在菲利普親王的墓旁。

可以看到,從去世,到葬禮開始,至少有12天,英國將陷入停滯狀態。有英國媒體就指出,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將會是英國近70年來「最具破壞性」的事件。英國首相特拉斯在聲明中稱,這是「對英國和世界的巨大沖擊」。

那麼,正遭受通脹飆升、能源危機等等令人頭痛問題的英國,又迎來女王離去的噩耗,未來將何去何從?或許,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C. 女王去世的原因

英國女王死亡證明曝光:去世原因為「年老」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29日報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死亡證明顯示,她於2022年9月8日15時10分去世,去世的原因是「年老」。

D. 英國女王為什麼會突然死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離世之後,始終有個未解之謎,那就是死因究竟是什麼



當然了,96歲,就是任何病痛都沒有,離開這個世界也是很正常的!

只不過這么重要的人物,好歹也要有個說法吧,是自然離世,還是患病走了,總不能什麼都不交代,就草草收場吧

根據媒體的最新說法,估計還是在幾個月之前,感染了新冠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導致女王這么快就離世了

E.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為何全英國陷入沉重的悲傷與哀悼之中

9月8日,在位超過70年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伊麗莎白去世意味著她傳奇的一生落下帷幕,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落幕。伊麗莎白女王去世,全英國的人民都陷入了悲痛中。

伊麗莎白的逝世,對於英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在英國人民心中,伊麗莎白是驕傲、是傳奇。她見證了時代的更替,歷史的變化,她見證了英國一次次在逆境中前行,也見證了光明中的黑暗。對於英國民眾來說,伊麗莎白二世一直是他們心目中的君王。

F.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的意義

2022年9月5日,英國保守黨伊麗莎白·特拉斯當選黨首,意味著她同時成為英國首相。由此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巧合,也就是英國國家元首和首相都是名叫伊麗莎白的女性。然而,這樣的巧合並沒有維持多久。當地時間2022年9月8日18時30分許,英國白金漢宮發布消息,96歲高齡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離開人世。

從維多利亞到伊麗莎白,不斷「虛化」的君主

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對於許許多多生活在英國的人來說,自出生以來,就生活在被伊麗莎白二世形象包圍的環境中。貨幣上的人像、報紙上的新聞、公共設施的名稱等等,都和女王以及她的家庭息息相關。能理解這種感受的,是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在紀念伊麗莎白二世登基50周年之時,就有人提出將女王在位的時期以「伊麗莎白時代」相稱,呼應維多利亞時代的叫法。

相比「第一個伊麗莎白時代」(1558~1603)的英國人見證的是帝國的崛起,「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和「第二個伊麗莎白時代」(1952~2022)的英國人,見證的則是帝國盛極而衰,內政外交困局不斷。至2022年,新冠疫情的後續影響、嚴重的通貨膨脹和極端天氣,都讓英國人的日子不好過。此時又逢女王離世,對於支持王室、熱愛女王的人而言,可謂雪上加霜的「災難性」打擊。

伊麗莎白二世和她的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相似點之一,是在位時間長。相似點之二,則是共同經歷了君主形象日益世俗化和象徵化的階段。維多利亞女王年輕時曾因為和王夫阿爾伯特親王表現出對一些政治議題的興趣而被媒體和政客抨擊。王夫英年早逝後女王長期孀居,和政治以及民眾都漸行漸遠,反而讓年輕一代人忘記了那個不受歡迎、意圖干政的女王。在188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五十周年金禧慶典到來之前,她甚至不能確定民眾是否會以歡欣鼓舞的心態迎接慶祝活動。金禧慶典的成功舉辦,鼓勵了政府在十年後組織了規模更為盛大、泛帝國的鑽禧慶典活動,成為了一代人共同的記憶,也形成了新的王室慶祝傳統,並在之後一百多年裡不斷發展。女王也成了帝國盛世的象徵。不過,盛大的慶祝活動並不意味著女王重新擁有權力。相反,這表明了君主日益成為了象徵性的存在。

努力工作的老奶奶和日益受到質疑的王室

至1952年伊麗莎白二世登基之時,英國君主已經成為了完全的虛君。和早年生活貧寒、不受關注的維多利亞不同,伊麗莎白二世在她父親成為君主之前,就已經成為了大眾媒體消費的對象。因為愛德華八世登基後遲遲未婚未育,使得民眾對王室年輕一代的關注點很早就落在了伊麗莎白二世身上。自1952年成為君主,一直到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前,伊麗莎白二世兢兢業業地扮演著虛君的角色,並不斷用自己的方式推動王室改革,盡可能遏制反對王室力量的不滿情緒。

對於2022年的英國民眾來說,有些人或許依然認為王室有一定的神性,畢竟從英國國教的認定來說,高級王室成員是信仰捍衛者,是神在人間的某種代表。但對更多不信仰英國國教的人來說,王室可能和卡戴珊家族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坐擁巨大財富,永遠生活在媒體的注視中,以血緣和家庭來維系名人的地位。當然兩者之間也有不同之處,王室的存在決定了國家的政體,日常開支會用到民眾的稅款。以及,不論想不想看到君主的形象,這個形象都在生活中處處存在。

即便在21世紀10年代之後,許多民意調查都顯示英國民眾對伊麗莎白二世的認可度很高,屬於較為受歡迎的王室成員,但她也曾經有過受爭議的時期。第一段時間出現在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上台後不久。民眾和媒體時常將這兩位年紀接近、影響力極大的女性放在一起比較。二者都頻繁在媒體出現,但形象完全不同。一個代表的是古老王室的威儀,一個是現代職業女性的成功。隨著撒切爾的下台,這樣的比較終於暫告段落。然而此時,黛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的婚姻危機越演愈烈。直到黛安娜王妃去世,王妃的支持者中不乏認為女王是「惡婆婆」的人士。

女王的形象逐漸改善確實是在21世紀10年代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伊麗莎白二世看起來就像一個和藹可親又努力工作的老奶奶。媒體挑剔的目光更多地轉向了更有話題性的查爾斯王子和他的兒子們。在伊麗莎白二世在位的時間超過維多利亞女王之後,她作為幾代英國人共同記憶的身份日益穩固。就算只是為長者諱,對她的批評之聲也少了很多。但是對她70年「職業生涯」的肯定並不意味著對王室的肯定,即便她一定程度上改掉了典型上流社會的口音,積極參與面向普通人的活動。繼承順序較高的王室成員中,也有人努力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接近普通人。可是,對於王室的質疑之聲確實比起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要響亮的多。

斯人已逝,對這個時代的思考需要等待後見之明

伊麗莎白二世的離世,意味著至今飽受爭議的威爾士親王查爾斯將要繼承王位。前一位「老王子」——維多利亞女王的繼承者愛德華七世年輕時的名聲也不好。不過那個時代的媒體對君主的關注並不如20世紀那麼多。背負著「負心漢」、「老古董」形象的查爾斯至今不受英國民眾歡迎。雖然已有各種跡象表明他會正常繼承王位,他的第二位妻子卡米拉也將獲得王後的地位,可對於反對王室、厭惡查爾斯的英國民眾來說,這些很可能到來的現實會成為他們反對君主制的由頭,進一步撕裂英國社會。

對於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來說,女王的離世和第二次布爾戰爭膠著的戰局同步出現。前者是帝國形象的逝去,後者則將掀開帝國衰落的序曲。曾經在維多利亞時代生活過的英國人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時,難免會懷念女王在位時期這個輝煌的時代。維多利亞可以算是盛世的象徵。不過,這些都是後見之明而已。

對生活在第二個伊麗莎白時代的英國人來說,女王在多事之秋逝去,在當下難免被解讀為英國進一步衰落的預言。相比前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同時被一群人深深愛戴,又被另外一群人深深憎惡,新首相特拉斯在上任之初便被唱衰,她的緩解能源危機的方案不被看好,有分析認為目前提供的方案可能會讓英國未來十幾年的經濟陪葬。真正要理解伊麗莎白二世離世的象徵意義,同樣需要等待後見之明。

新君即位的欣喜,總是在故人離去的陰霾中。對一個人的生命、對這個生命和時代的關聯的諸多思考,也常常是在生命的消逝之後。連續劇《王冠》里的女王參加了許多次葬禮,送別了一位又一位摯愛的親人。這次,終於輪到了查爾斯站在教堂的中央,聽著眾人唱起《神佑國王》,而不再是他更熟悉的《神佑女王》。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說英國女王死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有多少大型車 瀏覽:499
哪個國家恨中國 瀏覽:592
義大利體和拉丁體哪個好看 瀏覽:569
越南回廣西坐什麼航班 瀏覽:324
二戰為什麼義大利成了戰勝國 瀏覽:618
中國為什麼和印尼不好 瀏覽:461
有哪些國家幫助了中國疫情 瀏覽:406
中國風影響力如何 瀏覽:633
越南蘸水怎麼弄 瀏覽:960
中國電機上市公司有哪些 瀏覽:518
中國銀行對公轉錯了多久能退 瀏覽:672
哪裡可買義大利石楠木 瀏覽:24
伊朗貨幣有什麼 瀏覽:140
想去越南玩需要辦理什麼證 瀏覽:518
在印尼買一瓶灌桶需要多少錢 瀏覽:269
伊朗阿巴斯什麼航線 瀏覽:539
中國是學什麼 瀏覽:265
富士康印度工廠生產什麼時候 瀏覽:711
義大利為什麼這么熱 瀏覽:421
義大利壹佰文化傳媒怎麼樣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