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UCKINGHAM PALACE的皇家騎兵換崗儀式在什麼時候舉行
在每年的8、9月間,白金漢宮都對外開放,白金漢宮開放參觀的部份為王座室、音樂廳和國家餐廳等,但是開放的白金漢宮經常是一票難求,最好先用電話申請預約。
皇家衛隊在英國的地位是很高的,與英國皇室保持著特殊的關系,它被認為是英國王室的私人部隊,皇室成員也是皇家衛隊各團的團長或榮譽上校,而且皇室成員經常定期探望皇家衛隊,就像一家人一樣參加各種典禮和紀念會。
白金漢宮每天上午有皇家衛隊的交接儀式,但是聽朋友說對過的騎兵交接儀式更好看,於是在十點半左右又返回公園,因為穿過公園返回去就是騎兵交接廣場
從很多畫報和電視上看到的英國皇家衛隊猩紅色的緊身短上衣和金色錚亮的、尖頂的金屬頭盔,已經給我留下了關於英國皇家衛隊的深刻印象。今天終於能親臨現場觀看了,心裡自然是很激動的,交接儀式是在上午11:30分開始,我到廣場的時候才剛剛十一點,就已經有很多遊客在那裡等待了。
現場已經被遊客們圍成了里三層外三層,我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合適的適合拍照的位置,又不好意思硬往裡擠,因為在這樣的場合,也不能破壞咱們中國公民的形象啊!沒辦法,只好再四處尋找。我還在外圍尋找機會,大約十一點二十分左右,從對面紀念碑的林蔭道上傳來了節奏感很強的軍樂聲,尋聲望去,一支整齊的、身著藍色蘇格蘭傳統服裝的騎兵方陣,正向廣場這邊走來,進入廣場,由於廣場的是沙石地面,所以隊伍經過之處,揚起一股塵埃。而廣場裡面,一對穿猩紅色緊身上衣的騎兵隊伍整齊地迎接過來。兩個紅藍騎兵隊伍在廣場里相遇,騎兵們按照紅、藍色分列兩隊,每人騎兵手裡都拿著一把寶劍,隨著一聲聲號令,他們動作整齊地進行著交接儀式,訓練有素的馬匹就象聽得懂指揮著的號令,隨著一聲聲令下完成著一個個整齊的動作。交接儀式上,人與馬的配合非常默契,令人贊不絕口。大約十幾分鍾,交接儀式結束,紅隊騎兵離開廣場沿著藍隊來得方向離去,藍隊騎兵各就各位開始了履行職責。整個交接儀式整齊干練,真不愧為皇家騎兵的稱譽。
交接儀式結束後,遊客們紛紛上前跟騎兵們合影留念,我在和他們合影時,特意仔細觀察那些士兵,他們就像一尊雕塑,甚至連眨眼都看不出來,真令人佩服。
2. 英國皇家衛隊的介紹
英國皇家衛隊屬於英國陸軍,主要分為騎兵和步兵。也是英國王室的私人部隊。
3. 英國皇家衛隊是儀仗兵嗎
他們不僅僅是儀仗兵。
英國皇家衛隊,全稱為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英文:Household Guards Division of the British Army )是直轄於白金漢宮的英國皇室、皇家設施警衛部隊。
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由英國陸軍皇家近衛步兵和英國陸軍皇家近衛騎兵組成,其歷史始於1656年英王查理二世時期,一直負責保護英國皇室的安全和守衛皇家設施至今。現代的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也不僅僅是儀式上的警衛部隊,他們是由全英國陸軍挑選而來的精銳,在日常訓練、紀律約束方面都強於普通的英國陸軍部隊。
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現隸下有五個近衛步兵團,兩個近衛騎兵團和一個預備團。其近衛步兵團的著裝永遠是那不變的猩紅色緊身短上衣,以及那頂高高的熊皮帽,這也是英國皇家衛隊最大的特色。
4. 英國女皇皇冠護衛隊的別稱
正確的稱呼是 英國皇家衛隊; 這是英軍陸軍中的精銳部隊。通常只有皇家衛隊才能首先裝備最新的作戰裝備和武器,英軍最新武器會首先裝備皇家衛隊,然後才能輪到其他部隊。英國皇家衛隊的著裝永遠是那不變的猩紅色緊身上衣,以及那頂高高的熊皮帽。
皇家衛隊是隸屬英國陸軍,專為英國王室尤其是君主安全效力的一支「近衛軍」。
5. 英國皇家御用軍叫什麼歷史呢
英國皇家禁衛隊Queen's Guard
禁衛軍的歷史可追溯到1656年。當時英格蘭的查爾斯二世流放荷蘭,在那裡募編了一小隊護衛,後並入1660年復辟後徵集的禁衛團。1661年聖瓦倫丁節,奧利佛·克倫威爾於1650年成立的原護國公禁衛兵團在倫敦塔山被改編為君王的「非常禁衛隊」。由於隊伍從特威德河畔貝里克附近的冷溪開來,便得了冷溪禁衛隊的稱號。它的座右銘是「無與匹敵」,這足以表明它無視第一禁衛團—擲彈兵禁衛團的優先地位。
第一禁衛團建立過光輝的戰績,曾在滑鐵盧戰役中擊敗了拿破崙的擲彈禁衛軍,從此戴上了熊皮頭飾。不過後來整個禁衛旅全都戴上了熊皮頭飾。
意思大致是,保護宮廷內部的,禁止為外部使用的主要是護衛功能,而不是戰爭功能的優秀士兵的隊伍。
英國皇家衛隊,是英軍陸軍中的精銳部隊。通常只有皇家衛隊才能首先裝備最新的作戰裝備和武器,英軍最新武器會首先裝備皇家衛隊,然後才能輪到其他部隊。英國皇家衛隊的著裝永遠是那不變的猩紅色緊身短上衣,以及那頂高高的熊皮帽.
英國正規的皇家警衛部隊是在17世紀下半葉,也就是資產階級革命以後出現的。當時遷居國外的國王查理二世回國後組建了一支精銳的步兵團和騎兵團,來做為自己的警衛部隊。從此以後,這些部隊就成為了皇家軍隊的核心。 1815年,英國皇家衛隊在滑鐵盧會戰中打敗了法國的老牌衛隊,並因此開始戴紀念戰爭勝利的熊皮帽,來彰顯自己的作戰能力比拿破崙軍隊強。英國皇家衛隊那身一年四季不變的猩紅色緊身短上衣,以及那頂高高的熊皮帽子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皇家衛隊屬英國陸軍系列,分為騎兵和步兵兩部分。騎兵約有1500人,共分3個團,分別是「國王禁衛團」、「國王藍色團」和王宮儀仗騎兵團;步兵約5000人,編為1個步兵師,下屬8個步兵營。除此之外,在皇家裝甲坦克部隊中有4個皇家衛隊團。
英國皇家衛隊的士兵從各地陸軍選拔出來,然後被安排到皇家儀仗隊位於白金漢宮附近的軍營中受訓。
這些新兵每天除了跑步、射擊訓練之外,還需要學會使用各種攻擊火炮,擅長騎術。身高體重要求「孿生兄弟」一樣整齊劃一,而且長相俊朗,聲音洪亮,充分體現英國的軍人風貌。 衛兵們還有厚重的軍裝鎧甲,以及長長的軍靴,僅僅是這套裝束就重得讓常人走不動路。所以說,想當好一名皇家衛兵,能負重、耐高溫是必須具備的素質。
英國皇家衛隊的隊員頭戴熊皮帽子,身著紅色制服,宛如古代將官一般雄健。皇家衛兵頭戴熊皮高帽有著約200年的歷史,這頂高帽象徵的是英國強盛的軍力。 其實,最早戴這樣帽子的是法國士兵,法軍當時戴這種熊皮高帽是為了讓士兵的個頭顯得更高,看起來更具威懾力。但在滑鐵盧戰役擊敗拿破崙的軍隊後,英國士兵從1815年起,取而代之開始戴起了熊皮帽,來彰顯自己的作戰能力比拿破崙軍隊強。 英國國防部直到2010年,每年都購買大約50頂熊皮帽子。平均每年花費在帽子上的錢就有6萬英鎊,其中一半的開銷是為了買新的,剩下的被用來翻新舊帽子。但由於動物保護組織的不斷抗議,英國決定從2011年開始,不再用野生黑熊皮帽子,而以人造皮草代替。
皇家衛隊與英國王室保持著特殊的關系。它被認為是英國王室的私人部隊,皇室的成員是皇家衛隊各團的團長和榮譽上校。英國女王和將繼承王位的查爾斯王子和王室的其他成員,經常定期探望衛隊各部隊,參加各團的典禮和紀念會,並像一家人一樣同這些軍人及其家屬相處。
The Queen's Guard and Queen's Life Guard are the names given to contingents of infantry and cavalry soldiers charged with guarding the official royal residences in London. The British Army has regiments of both Horse Guards and Foot Guards predating the English Restoration (1660), and since the reign of King Charles II these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guarding the Sovereign's palaces. They are not purely ceremonial as some may believe, they are real soldiers serving in the army.
The Queen's Guard and Queen's Life Guard is mounted at the royal residences that come under the operating area of the British Army's London District,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Household Division. This covers Buckingham Palace, St James's Palace and the Tower of London, as well as Windsor Castle. The Queen's Guard is also mounted at the sovereign's other official residence, the Palace of Holyroodhouse, but not as regularly as in London. In Edinburgh, the guard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sident infantry battalion at Redford Barracks. It is not mounted at the Queen's private residences at Sandringham or Balmoral.
The Queen's Guard is the name given to the contingent of infantry responsible for guarding Buckingham Palace and St. James's Palace (including Clarence House) in London. The guard is made up of a company of soldiers from a single regiment, which is split in two, providing a detachment for Buckingham Palace and a detachment for St James's Palace. Because the Sovereign's official residence is still St James's, the guard commander (called the 'Captain of the Guard') is based there, as are the regiment's colours. When the Sovereign is in residence, the Queen's Guard numbers three officers and 40 other ranks, with four sentries each posted at Buckingham Palace (on the forecourt) and St James's Palace (two at the main entrance in Pall Mall, two in Friary Court). This reces to three officers and 31 ORs, with two sentries each when the Sovereign is not in residence.[1] The Queen's Guard is not purely ceremonial in nature. They provide sentries ring the day and night, and ring the latter hours they patrol the grounds of the Palace. Until 1959, the sentries at Buckingham Palace were stationed outside the fence. This stopped following an incident involving a female tourist and a Coldstream Guardsman — e to the continued pestering of tourists and sightseers, the guardsman kicked the tourist on the ankle as he marched. The tourist made a complaint to the police and, despite sympathy, the sentry was confined to barracks for ten days. Not long after, the sentries were moved inside the fence.
6. 白金漢宮在哪個國家
白金漢宮在英國。白金漢宮是英國君主在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坐落於威斯敏斯特,是英國國家慶典和王室歡迎禮舉行場地之一,也是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在英國歷史上的歡慶或危機時刻,白金漢宮也是一處重要的集會場所。1703-1705年,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約翰·謝菲爾德在此興建了一處大型鎮廳建築「白金漢宮」,構成了今天的主體建築。
白金漢宮的主體建築為5層,附屬建築包括皇家畫廊、皇家馬廝和花園。皇家畫廊和皇家馬廝均對公眾開放參觀。每年夏天,英國王室在花園內舉行盛大的皇家招待會。
除此之外,來英國做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也在宮內下榻。白金漢宮的廣場中央聳立著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紀念碑,頂上站立著展翅欲飛的勝利女神。皇家衛隊每天上午都在廣場操練。紀念碑的下方有階梯,這里是欣賞白金漢宮的好位置。
其中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若皇宮正上方飄揚著英國皇帝旗幟,則表示女王仍在宮中。
白金漢宮也是英國的標志性的建築之一。在世界當中有著一個不成文的說法,認為如果去了英國,不去白金漢宮看一下的話,就等於白去了一樣。這樣足以看出白金漢宮在英國當中的重要地位。
7. Day 02-04-1: 皇家衛隊
英國皇家衛隊全稱為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英文:Household Guards Division of the British Army ),天朝子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紅蝦兵」。
皇家近衛師團是直轄於白金漢宮的英國皇室、皇家設施警衛部隊,隸屬英國陸軍,是專為英國王室尤其是君主安全效力的一支「私人部隊」,負責保護英國皇室的安全和守衛皇家設施至今。
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分為騎兵和步兵兩部分。騎兵約有1500人,共分3個團,分別是「國王近衛團」、「國王藍色團」和王宮儀仗騎兵團;步兵約5000人,編為1個步兵師,下屬8個步兵營。隸屬皇家的部隊的,除了近衛師團外,還有皇家裝甲坦克部隊中的4個皇家衛隊團。
皇家近衛兵團的歷史始於1656年英王查理二世時期,當時查理二世流放荷蘭,在那裡募編了一小隊護衛,後並入1660年復辟後徵集的近衛團,這支部隊成為了皇家近衛師團的前身。
現代的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一方面是儀式上的警衛部隊,因此,皇家近衛軍團身高體重要求「孿生兄弟」一樣整齊劃一,而且長相俊朗,聲音洪亮,充分體現英國的軍人風貌。
另一方面,他們也是從全英國陸軍中挑選而來的精銳,日常訓練、紀律約束都強於普通的英國陸軍部隊,他們駐扎在白金漢宮附近的軍營中,新兵們每天除了跑步、射擊訓練之外,還需要學會使用各種攻擊火炮,精通騎術。
此外,想當好一名皇家衛兵,能負重、耐高溫是必須具備的素質。衛兵們平時穿著厚重的軍裝鎧甲,長長的軍靴,高高的熊皮帽,僅僅是這套裝束就重得讓常人走不動路。
首先,皇家衛隊近衛步兵團的著裝永遠是那不變的猩紅絨布緊身短上衣,黑色長褲以及那頂高高的熊皮帽。很少有這樣的部隊,一直保持著幾百年不變的傳統、不變的服飾、不變的禮儀、不變的作風,幾個世紀來傳統延續不變。
其次,皇家衛隊非常注重培養軍人特殊的「皇家衛隊精神」,使他們切身感受到隸屬於皇家衛隊團的自豪感。每個團都擁有自己的帽徽、服飾識別符號、名稱和口號、動物護身符和本團固有的禮節儀式,還有團歌等等。
第三,頭戴熊皮帽是英國皇家衛隊的獨特特色。
皇家衛隊佩戴熊皮帽已經有200年的歷史了,這頂帽子是英國強盛軍力的象徵。最早戴這樣帽子的是法國士兵,法軍當時戴這種熊皮帽是為了讓士兵的個頭顯得更高,看起來更具威懾力。法國帽子的高度大概是30厘米,1815年,第一近衛團在滑鐵盧戰役中
擊敗了拿破崙的擲彈近衛軍後,英國士兵就開始戴起了熊皮帽,且帽高最高46厘米,來彰顯自己的作戰能力比拿破崙軍隊強
熊皮帽需要2隻熊的熊皮製成,英國國防部直到2010年,每年都購買大約50頂熊皮帽(100隻熊在哭泣),平均每年花費在帽子上的錢就有6萬英鎊,其中一半的開銷是為了買新的,剩下的被用來翻新舊帽子。
動物保護組織不斷抗議,成為了製作熊皮帽,英國國防部每年至少需要100張成年熊的熊皮,許多產完幼崽的母熊備受獵人「青睞」,因為它們的皮毛更加厚實,毛色亮澤。而母熊被殺死後,成為「孤兒」的幼熊也大多被餓死。
英國從2011年開始,不再用野生黑熊皮帽子,而以人造皮草代替。皇家衛隊對此埋怨頗多,「人造熊皮就像上世紀60年代披頭士的假發,一點感覺也沒有。而且風一吹,人造皮毛就會豎立起來。一旦下雨,人造皮製作的帽子就會濕透,其重無比,戴在頭上很不舒服。」
這套裝束看起來很威武,不過惹禍也不少,上身是紅色緊身軍裝,勒得緊緊的以突出曲線,頭上戴一頂重一公斤的熊皮帽子,站軍姿時還要保持筆直不動,時間長了自然容易暈倒。每過幾年,英國皇家衛隊在重大儀式上就會有暈倒的事件發生
據說歐洲國家的衛隊規定,在閱兵過程中,即使摔倒、暈倒也要保持立正姿勢,不能胡亂的東倒西歪的搖搖晃晃的倒下,尤其是手裡的步槍堅決不能丟掉。屁股著地的紅蝦兵,會遭到同行的鄙視。
每次堅持執行完典禮任務,紅蝦兵們都會手持熊皮帽歡呼,慶祝自己沒有暈倒。
英國王室的私人部隊,皇家衛隊與英國王室保持著特殊的關系。皇室的成員擔任皇家衛隊各團的團長和榮譽上校。英國女王、將繼承王位的查爾斯王子和王室的其他成員,經常定期探望衛隊各部隊,參加各團的典禮和紀念會,並像一家人一樣同這些軍人及其家屬相處。
8. 英國的皇室衛隊
每天時近正午,英國首都倫敦白金漢宮的廣場上,都會擁來許許多多的遊客,圍攏在廣場四周,駐足觀望。人們正在等待一天一次的皇家衛隊的換班儀式。午時一刻,一隊頭戴熊皮帽,身穿紅絨布軍服和黑色長褲的士兵,在鼓笛樂隊和一名騎兵的引導下,步伐嚴整地步入廣場。來換班的衛隊做完各種花式的步操以後,交接班雙方軍官相互敬禮,軍人相對舉槍示禮。然後,下班的衛兵列隊離開白金漢宮。這就是英國皇家衛隊。
皇家衛隊是隸屬英國陸軍,專為英國王室尤其是君主安全效力的一支「近衛軍」。世界各國軍隊中,有一支獨具特色的部隊,那就是英國皇家衛隊。可以說已經很少有像這支軍隊那樣的部隊,他們還一直保持著幾百年不變的傳統、不變的服飾、不變的禮儀、不變的作風,這傳統就是幾個世紀來延續不變。
英國皇家衛隊不僅擔負了英國皇家和英國政界要人住宅的警衛任務,而且還參加了很多次英國進行的戰爭,並在很多重要會戰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大多數英國人眼裡,皇家衛隊是英國優秀傳統的象徵,同時它也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長治久安的象徵。
皇家衛隊是英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皇家衛隊非常注重用各種形式來培養軍人特殊的「皇家衛隊精神」,使他們切身感受到隸屬於某個皇家衛隊團的自豪感。每個團都擁有自己的帽徽、服飾識別符號、名稱和口號、動物護身符和本團固有的禮節儀式,還有團歌等等。
英國皇家衛隊是在17世紀下半葉,也就是資產階級革命以後出現的。近衛軍的歷史可追溯到1656年。當時查理二世流放荷蘭,在那裡募編了一小隊護衛,後並入1660年復辟後徵集的近衛團。1661年聖瓦倫丁節,奧利佛·克倫威爾於1650年成立的原護國公近衛兵團在倫敦塔山被改編為君主的「非常近衛隊」。由於隊伍從特威德河畔貝里克附近的冷溪開來,便得了冷溪近衛隊的稱號。它的座右銘是「無與匹敵」,這足以表明它無視第一近衛團—擲彈兵近衛團的優先地位。
意思大致是,保護宮廷內部的,禁止為外部使用的主要是護衛功能,而不是戰爭功能的優秀士兵的隊伍。
第一近衛團建立過光輝的戰績,曾在1815年滑鐵盧戰役中擊敗了拿破崙的擲彈近衛軍,從此戴上了紀念戰爭勝利的熊皮帽,來彰顯自己的作戰能力比拿破崙軍隊強。英國皇家衛隊那身一年四季不變的猩紅色緊身短上衣,以及那頂高高的熊皮帽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皇家衛隊屬英國陸軍系列,分為騎兵和步兵兩部分。騎兵約有1500人,共分3個團,分別是「國王近衛團」、「國王藍色團」和王宮儀仗騎兵團;步兵約5000人,編為1個步兵師,下屬8個步兵營。除此之外,在皇家裝甲坦克部隊中有4個皇家衛隊團。
士兵要求
英國皇家衛隊的士兵從各地陸軍選拔出來,然後被安排到皇家儀仗隊位於白金漢宮附近的軍營中受訓。
這些新兵每天除了跑步、射擊訓練之外,還需要學會使用各種攻擊火炮,擅長騎術。身高體重要求「孿生兄弟」一樣整齊劃一,而且長相俊朗,聲音洪亮,充分體現英國的軍人風貌。 衛兵們還有厚重的軍裝鎧甲,以及長長的軍靴,僅僅是這套裝束就重得讓常人走不動路。所以說,想當好一名皇家衛兵,能負重、耐高溫是必須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