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國,美國,法國分別是通過什麼重大事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
英國,美國,法國分別是通過以下重大事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
英國:光榮革命。確立王權在憲法之下。
美國:獨立戰爭。從獨立那天起。
法國:大革命。此後雖有復辟,但最終還是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法國大革命,法國特定歷史時期,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志比較普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和教參也採用了此觀點。
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㈡ 英國的資本主義制度是什麼時候確立的
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頒布《權利法案》。
㈢ 英國的資本主義制度是什麼時候確立的
1640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那時英國資產階級力量已經非常強大,早在數十年前,資產階級已經同英國女王為專賣權歸屬展開斗爭,標志資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台,已經再不是王權的附庸。那時資本主義主要集中在城市手工業(比如羊毛紡織業)、船舶運輸業等等,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擁有強大的資產和實力。
光榮革命之後的內閣是向議會負責的(尤其是18世紀之後),憲法中明確寫著的。因此英國政治並非二元或者封建制,而是披著君主制外衣的三元憲政(立法、行政、司法各相獨立)。
光榮革命確立資產階級的政治領導地位,而工業革命才是真正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因為一個制度不僅包括政治方面的成分,而且還囊括經濟文化等等很多方面。資本主義制度是在資本主義發展中而逐步確立的。
㈣ 世界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方式有哪幾種
1、革命和合法斗爭相結合手段,如英國。
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通過革命斗爭和議會斗爭的手段,逐漸確立資本主義制度。
2、徹底反封建斗爭手段,如法國。
法國:資產階級和廣大群眾結成反封建統一戰線,通過疾風暴雨式的革命戰爭,比較徹底地摧毀了封建制度,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3、反殖民主義手段直接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如美國。
美國:資產階級革命分兩步走:第一步,北美十三州人民通過獨立戰爭,打碎了英國的殖民枷鎖,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第二步,北方工商業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摧毀了黑人奴隸制度,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
4、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如德國、義大利。
德、意:通過自上而下的王朝戰爭,完成了國家的統一,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
5、封建改革,如日本。
日本:以中下級武士為核心的倒幕派通過武裝倒幕,推翻了幕府統治,並進行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清除了封建割據,實現了國家獨立,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實現資產階級統治,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情,也就有不同的方式。改革和革命都能推動社會進步,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但改革沒有革命來得徹底。這應當辯證地看待分析。)
㈤ 英國,美國,俄國,分別通過何種方式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
英國 由於古羅馬帝國的入侵直接由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
羅馬帝國滅亡後,進入封建社會
光榮革命之後,君主立憲制確立.過渡到資本主義
方式:內戰之後,資產階級與封建王權妥協
和平方式
美國 建國後就確立了三權分立的資本主義制度
內戰之後,經濟上徹底否定了種植園經濟開始全力向工商業資本主義發展
和平方式
俄國 打敗東羅馬帝國之後,斯拉夫民族在東歐地區基本上獨立
隨後建立農奴制封建社會
19世紀末進入資本主義但也有很濃的封建性
改革(自上而下)
㈥ 英國,美國,法國都是通過什麼方式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
美國是用比較溫和的方式革命,整個獨立戰爭沒死多少人,很簡單就完成了。之後召開國會,確立憲法,建立一系列制度。
法國是用比較激烈的方式革命,死人幾十萬,相當血腥,而且過程非常曲折,一會法蘭西共和國,一會法蘭西帝國,還有什麼第一共和國第二共和國…………總之相當曲折和血腥。
最終流幹了血,才終於安靜的坐下商議憲法,建立一系列制度。
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實是相當奇葩的,他們居然沒有憲法,千萬別說他們是君主立憲制,那是教科書上瞎寫騙學生的,他們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憲法!
嚴格說來,他們應該是君主議會制。
從君主專制過渡到君主議會制,過程很詭異,也說不上怎麼革命怎麼維新,好象自然而然就過渡了…………
㈦ 英國,美國和法國是通過什麼相同途徑建立資本主義民主
一、英國、美國和法國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相同途徑建立資本主義民主。
1、英國:光榮革命。
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未有流血,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奠定了國王統而不治的憲政基礎,國家權力由君主逐漸轉移到議會。君主立憲制政體即起源於這次光榮革命。
2、美國:獨立戰爭。
1775年—1783年或稱為美國革命戰爭,是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范圍遠遠超過了英屬北美之外。
由於英國對殖民地的剝削,同時由於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導致了北美人民的抗爭。始於1775年4月的萊剋星頓槍聲,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
3、法國:法國大革命。
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內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歷著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對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眾多,難成共識。在中國,以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標志比較普遍。
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激進集權統治,宣告了法國大革命中市民革命的結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才徹底結束。在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二、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是指「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封建社會制度的革命。17、18世紀,在歐洲和北美,封建主義的基礎受到沖擊,繼尼德蘭革命之後,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辟了道路。歐洲大陸的主要封建國家也陸續進行改革,推行富國強兵政策,在法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摧毀了封建專制統治,為資產階級掌權開辟了道路。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興的美國。客觀上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㈧ 英國,美國,法國,分別通過什麼重大事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方式走上資本主義民@主道路,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建立的標志是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
美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兼民族解放戰爭方式走上資本主義民@主道路,建立資產階級總統共和制,建立的標志是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的頒布。
法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方式走上資本主義民@主道路,建立資產階級半總統共和制,建立的標志是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