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時法國海軍時怎麼被英國海軍輕而易舉消滅的
准確地說,是英國海軍解除了法國海軍的武裝。
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有200多艘法國海軍各型艦艇撤退到英國各港口,1940年7月3日英軍突然解除了他們的武裝,基本沒有發生交火。
不過在地中海的米爾斯克比爾海軍基地,駐留的法國艦隊主力戰艦被佔有壓倒優勢的英國艦隊擊沉,受創的戰艦也鑿沉或擱淺。
英國海軍之所以這樣做是由於米爾斯克比爾海軍基地駐留的法國指揮官在維希政權和盟國之間搖擺不定。
② 在二戰期間,法國投降後,法軍最後都去哪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起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德國和日本,後來由於很多偶然因素的發生,德國軍隊一直轉戰於歐洲各國家。有些國家為了自己的主權以及人民的安全不得不對德國軍隊進行抵抗和全面反擊。但是有的國家則一點兒骨氣都沒有。在面對德國軍隊時,即使擁有300萬將士的軍隊,號稱是歐洲第一陸軍,但是他們僅僅與德國維持了一個月的對戰,就放棄投降,這個國家就是法國。當德國軍隊打到法國時,法國軍隊即使擁有300多萬,也沒有全力抵抗,就這樣讓德國軍隊輕易的戰勝。
最後就是化整為零,小部分法軍在戴高樂將軍的帶領下,逃到了海外成立自由法國。一部分加入到了法國各支地下游擊隊里,而且這些地下游擊隊還接收了不少來自英國的援助,在法國境內給維希政府製造各種破壞活動。這也是為什麼盟軍才剛剛打到法國沒多久巴黎就解放了,而明明是地下游擊隊可戰鬥力卻相當可觀,這是因為這些游擊隊員之前都是正規士兵。
③ 二戰中最重要的撤退是什麼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進行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最終英國仍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大量的部隊。
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雖然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國派駐在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造成英國本土地面防衛發生嚴重的問題。
④ 二戰中法國投降之後怎麼了
二戰中法國投降之後,事實上投降之後的法國,除宵禁和主要工業品供給德國外幾無損失。這避免了與德國鏖戰後嚴重的經濟衰退和殖民地損失,從而讓英國和蘇聯獲益。
1940年6月22日法國宣布投降,同時成立以貝當元帥為首的親納粹「維希法國」。由於英國擔心法國艦隊為德國所索俘虜,英國派艦隊擊沉了法國艦隊,由此造成了維希法國和盟國的敵對關系。但是法國在戴高樂和他所領導的自由法國(後稱戰鬥法國)繼續跟法西斯抗爭。法國50萬「內地軍」在解放巴黎中的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4)二戰法國在哪裡撤退到英國擴展閱讀
1939年9月1日,德軍集中強大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軍隊陳舊的武器裝備和落後的戰術,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閃電戰」。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很快大片土地淪陷。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年9月,波蘭覆亡。 蘇聯趁德軍侵入波蘭之際,開始向西擴展疆域,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稱「白色閃電」)。4月9日攻擊丹麥和挪威,5月10日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佔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
1940年5月,英法聯軍在法國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軍隊大部分撤入英國境內,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規模的進攻,義大利也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6月 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命令(海獅計劃)。德軍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和潛艇戰。 企圖迫使英國屈服。 丘吉爾首相領導英國軍民奮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陰謀。德國遭到了發動侵略戰爭以來的首次失敗。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德國軍隊以550多萬人、4000多輛坦克和近5000架飛機的強大兵力,分為三路,突然向蘇聯發動全面的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蘇聯軍隊猝不及防,節節失利,蘇聯大片領土淪陷,蘇聯軍隊和武器裝備也損失慘重。
⑤ 在二戰盟軍有一次著名的大撤退叫什麼撤退
二戰盟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在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雖然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使英國及法國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導致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出現嚴重問題。
⑥ 法國二戰是什麼時候開始 什麼時候結束 詳細一點
1939年9月3日開始,1944年8月25日結束。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法國實行全國總動員。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但法國節節敗退。
1940年6月22日,貝當元帥與德國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7月在法國中部的維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1944年8月在法國抵抗運動和盟軍的打擊下,維希政府瓦解。 從第三共和國覆滅到第四共和國建立,中間經歷了抗擊德、意法西斯的戰斗和制訂新憲法的斗爭。
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抵抗運動迅速發展,1944年6月成立臨時政府,團結國內和殖民地反法西斯力量繼續抗戰,在同盟國和法國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的配合下,1944年8月25日收復巴黎,接著全國光復。
(6)二戰法國在哪裡撤退到英國擴展閱讀:
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後,阿道夫·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議,但為英法所拒絕,於是希特勒便決心用實力來逼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給德國陸軍將領的一個指令中,闡明了他之所以堅信進攻西歐是德國唯一出路的理由。
他擔心和蘇聯簽訂的條約,只有在符合蘇聯的目的時才會使蘇聯保持中立。因此一但英法向德國進攻,蘇聯很可能從背後給予致命的一擊。
所以他要提早在蘇聯准備好之前進攻法國。他還相信一旦法國失敗,英國也會就範。
但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為首的德國陸軍將領們堅決反對,理由是德國陸軍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擊敗西歐軍隊,一但開戰,德國必亡。希特勒嚴厲斥責勃勞希契等人膽小怕事,並命令他們無條件遵從他的主張。
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巴黎後,法國政府旋即垮台並且分裂,主要是繼續留在法國本土由菲利普·貝當元帥所組成的和平派政府,和在英國由夏爾·戴高樂所建立的流亡政府,當時全世界除了英國幾乎沒有其他國家支持戴高樂。
1940年6月21日,貝當的維希法國政府向德國提出休戰。此役盟軍共傷亡350000人,1900000人被俘。德意盟軍共傷亡155000人,其中陣亡45000人,受傷110000人。
根據停戰協定,法國被分為「佔領區」和「自由區」兩部分。
佔領區佔全國領土60%,由德國直接佔領,但是巨額的佔領費則由法國支付,保留法國在佔領區的一切行政機構,管理權仍屬於法國。
自由區佔全國領土40%,德國無權干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
⑦ 二戰「發電機」計劃待指的是什麼盟軍是怎樣在德軍的進攻下撤離至英國
發電機計劃就是英國制定的英法聯軍從敦克爾克撤退渡過英吉利海峽回到英國的方案。其實在敦克爾克撤退之前英法聯軍大部就被三麵包圍在法國北部,德軍裝甲部隊只差十幾公里就要收緊包圍,這個時候英軍的兩個師加上幾十輛坦克忽然沖向德軍試圖圖為,把毫無准備的德軍一部擊潰,導致德軍高層放慢了包圍的速度,試圖保護裝甲部隊主力(主要是希特勒需要裝甲部隊佔領法國,害怕裝甲部隊損失過大),給了英法聯軍足夠的時間撤退。發電機計劃實施開始,英國就搜集了近萬艘軍用和民用艦船,橫穿英吉利海峽,撤退了超過30萬的英軍、法軍和比利時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