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中國成立後科學家是怎樣應對糧食問題的
應對糧食的問題,就是不斷的探索提升糧食產量的方法。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比如科三種植的面積,還有其他的方式,一般都是探索提高產量的方法。
Ⅱ 中國以前是不是吃飯都沒得吃,糧食都是問題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中國以前是不是吃飯都沒得吃,糧食都是問題?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1.這是中國政府努力的成果,一起解決了人民溫飽問題
2.安徽小崗村包干到戶,中央大力推廣,從這時起,才慢慢解決溫飽問題
3.當然,還有響應國家號召,開發北大荒的知青,把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4.更有袁隆平這樣的科學家,不斷培育新品種提高糧食產量。
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解決了全國人民溫飽問題。
Ⅲ 如何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糧食問題其實不是個問題
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是全人類共同專注的問題,糧食短缺在現有生產力下將長期存在,目前中國靠進口糧食暫時解決了糧食短缺問題。
全球巨大的糧食需求使人驚恐不安,像中國和阿根廷這樣的國家通過對出口水稻和小麥強制性徵稅或實施配額的方法來避免本國的糧食短缺。柬埔寨、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則乾脆禁止水稻出口。在全球糧食危機的緊要關頭,南南合作也趨於瓦解。
2006年至2008年,糧食短缺問題變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現實問題,糧食價格的螺旋式上升也超出了多數人的承受能力。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說,糧食儲備的急劇減少可能無法應付這一緊急狀況。
由於大米、小麥和植物油價格的急劇上漲,最不發達國家的糧食進口成本也不斷增加,繼2006年糧食進口成本增加30%後,2008年比2007年又攀升了37%。聯合國報告指出,到2008年年底,「最不發達國家的年糧食進口成本比2000年增加了3倍多,這並不是因為糧食進口量的增加,而是糧食價格上漲的結果」。這些迅猛攀升的發展態勢使飢餓人數增加了7500萬,使發展中國家大約1125億人處於極端貧困的狀態。
Ⅳ 解決糧食問題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解決糧食問題其實說白了是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解決城市居民的吃飯問題;另一方面是解決農民的增收問題。
在中國目前的土地政策下,只有同時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才能稱得上是解決了中國的糧食問題。首先,解決糧食問題是解決城市居民的吃飯問題。現在全球都在出現糧食危機,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肯定是要放在重中之重的。其次,解決糧食問題是解決農民增收的問題。中國目前的糧食產量遠遠沒有達到極限,中國糧食增長的潛力還非常大。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湖南可以種雙季稻,但是絕大部分農民都只願意種一季稻。並且在湖南農田拋荒的現象非常嚴重,如果把這一塊抓起來糧食增產是沒有問題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農民不增收。
所以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必須從以下三方面下手,首先,保持合理的糧食價格,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其次,給城市低收入人群適當的補助,保證其生活水平不會因為糧食價格的上漲而受到影響。第三,加快城市化建設,將大量農民轉移安置在城市,然後將農村土地統一承包給大戶,發展大農業。
具體實施的方案就有很多細節的問題了,在此就不詳細說明了。
Ⅳ 如何解決我國糧食安全問題
一、保護耕地面積不減少,保住基本農田不被侵佔。二、確保糧食儲備安全,加大設施建設,提高倉儲科技含量。三、提高農業效率,保持農業投入持續增長,建設大批高標准基本農田。四、走出去建立海外穩定糧食生產基地。
Ⅵ 1、中國的糧食問題和主要的解決途徑
⑴中國存在的糧食問題:糧食生產是我國種植業的主體,在整個農業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糧食是我國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近13億人,糧食需求量大;我國人均糧食產量剛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人口增長快,耕地面積減少到18億畝的警戒線;而且自然災害頻繁。所以發展糧食生產,確保糧食生產的穩定,是關系我國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
⑵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途徑: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②要實施科學種田,通過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③在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兩高一優」農業。④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