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印良品是什麼啊賣什麼的啊是中國品牌么
無印良品是日本的一個雜貨品牌,主要的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無印良品不是中國品牌,但在中國有200家門店。
無印良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朴、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志。產品類別從鉛筆、筆記本、食品到廚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開始進入房屋建築、花店、咖啡店等產業類別。
(1)muji什麼時候進入英國的擴展閱讀:
MUJI即無印良品,是西友株式會社於1980年開發的PB品牌,1983年於東京流行發訊地的「青山」開出第一家獨立旗艦店,於1990年正式成立良品計劃株式會社,現為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Store。
此外,無印良品在英國、法國、中國香港三地已經成立了公司。
無印良品理念:「合理而且便宜」。
一直以來,正是由於遵守了「合理而且便宜」這一理念,使得無印良品開始了對傳統商品進行改良計劃,其產品追求自然的風格、簡朴的設計並結合了生活的實用性。
創業25年以來,「合理而且便宜」這一理念已被證實符合時代發展,這種價廉物美、高品質、不花哨的產品及其倡導的生活方式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支持。
㈡ 「無印良品」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MUJI即無印良品,無印良品不講究外包裝,強調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過分的包裝修飾,多採用有統一性的,簡潔的打包出售方式,既簡潔商品又節省地球資源,真正做到價廉物美、簡潔環保、品質至上。
無印良品是西友株式會社於1980年開發的PB品牌,1983年於東京流行發訊地的「青山」開出第一家獨立旗艦店;
於1990年正式成立良品計劃株式會社,為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Store,無印良品在英國、法國、中國香港三地已經成立了公司。
根據日本日經流通新聞針對自主性較強,29歲至32歲的消費族群進行品牌好感度所調查的結果顯示,「無印良品」因為擁有可提供消費者購物的安心感、商品的流行感及合理的價格等特性;
為品牌好感度調查的第一名,品牌好感度更高達51.1%,受到日本消費者高度的支持,可見「無印良品」在日本消費者生活中的品牌。
台灣無印良品致力於提倡簡約、自然、富質感的MUJI式現代生活哲學,讓「無印良品」多年來實踐著「No Brand」的精神加以延續,並貫徹對材質、流程檢視、簡單化包裝的堅持。
㈢ muji無印良品是誰創建的
創設者堤清二
「無印良品(MUJI)」創始於日本,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雖然極力淡化品牌意識,但它遵循統一設計理念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無不詮釋著「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導的自然、簡約、質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1980年,世界經濟增長陷入低迷,日本也經歷了嚴重的能源危機。當時的消費者不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質,也希望價格從優。
在這種情況下,「無品牌」概念(源自英文:no brand goods)在日本誕生了。當年,木內正夫創辦了「無印良品」公司,向市場推出了第一批無品牌產品。這些產品包裝簡潔,降低了成本,所使用的口號是「物有所值」。
1983年,無印良品在東京青山開設了第一家旗艦店。由於大受消費者的肯定,幾年內在日本就有了上百家專賣店。
1991年,無印良品在倫敦開設了它的第一家海外專賣店,此後陸續進入法國、瑞典、義大利、挪威、愛爾蘭等國家,2005年7月,其上海專賣店正式開業。
2015年7月24日,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劃決定在2015年8月以後,將在中國銷售的衣物等約260個品類的商品價格平均下調20%。
無印良品(MUJI)理念的誕生:對顧客需求的深切體察
無印良品的經營理念,並不是自以為是想出來的「創意」,而是根植於日本經濟和社會發展條件下對顧客需求的深切體察。
日本經濟經過了1956年到1973年的「高速增長」階段,到1973年時經濟首次出現下滑現象,開始了向「成熟消費」時代的演變。
當時流通業界的三大巨頭面對銷售下滑,分別採取了各自的策略來應對。但很遺憾,無一取得成功。
無印良品當時隸屬於西友集團,西友在商品開發上的一大特點就是高度關注顧客,無印良品也傳承了這種積極聽取顧客心聲和意見的優秀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也給此後無印良品的商品開發帶來重要啟示。
再結合對三大巨頭公司在開發PB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或中間商品牌商品)上陷入苦戰的觀察,促使無印良品跳出了常規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有理由的便宜」——以低三成的價格,為顧客提供與百貨店同品質的商品,從此奠定了無印良品在商品開發上的根本思路。
㈣ 無印良品加盟方式是什麼
截止2019年9月,無印良品沒有加盟模式。
1983年,無印良品在東京青山開設了第一家旗艦店。由於大受消費者的肯定,幾年內在日本就有了上百家專賣店。1991年,無印良品在倫敦開設了它的第一家海外專賣店,此後陸續進入法國、瑞典、義大利、挪威、愛爾蘭等國家,2005年7月,其上海專賣店正式開業。
2015年7月24日,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劃決定在2015年8月以後,將在中國銷售的衣物等約260個品類的商品價格平均下調20%。2015年3-5月的營業收入同比大漲90%。
產品特點
1、材料的選擇
「無印良品」開發利於健康的食品、穿著舒適的服裝、以及讓生活變得更便利的小物件,將生活中東西經改良後成為實用產品,並且採用從世界各地采購原材料的方式使得商品製作成本降低,從而保證能生產出優良產品。
2、工藝的檢測
無印良品對每件有關產品本質的商品都有檢測程序,通過多重檢測的產品才能得以銷售,但同時為保證原材料的利用,不產生浪費,經過科學鑒定,對不影響商品本質的多餘檢測程序予以省略,力求消減成本。
3、包裝的簡潔
無印良品不講究外包裝,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包裝修飾,採用有統一性的打包出售方式,既簡潔商品又節省資源,做到價廉物美、簡潔環保。
㈤ MUJI 無印良品 加盟
日本無印良品MUJI在中國內地首家門店亮相上海
[2007年01月18日] 來源:不詳 作者:佚名 點擊數:12 【字體:大 中 小】【雙擊滾屏】
躲過了國人抵制日貨引發的風潮,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上海專賣店日前在靜安南京路鴻翔百貨的二樓靜悄悄地開業了。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靜安南京路從去年開始的大規模引進國際品牌專賣店的延續。
MUJI曾在上海出現過?
據了解,MUJI是日本西友超市的總裁創立的一個品牌。日本西友超市曾於1997年7 月與上海友誼華僑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在上海開出過超市,所以,1998年MUJI也跟著進來了,然而,由於西友超市在上海水土不服,經營慘淡,被上海的一家超市收購,從此退出上海。曾經在富安百貨地下層出現過的MUJI什麼時候退出上海,當時的MUJI是不是直營店,這些已經無從考證了。
據介紹,日前開業的「無印良品」上海專賣店是該品牌在內地開出的第一家門店,也是該品牌在日本本土外的第40家門店。「無印良品」在日本本土有146家直銷店,在世界各地有39家專賣店。
上海「無印良品」專賣店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曾經公開出售印有日本軍旗羽絨服的西安西八里村「無印良品」專賣店,其實跟他們沒有任何瓜葛,只是別人在西安注冊的「無印良品」品牌而已;此外,在我國的南寧等城市的「無印良品」專賣店都是當地注冊的品牌。據靜安區商委有關人士透露,「無印良品」此番進入上海,也遭遇了品牌被注冊的尷尬,最終,由於有關部門的協調,才使「無印良品」順利開業。因此,曾經在上海出現過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很有可能與此番進入的「無印良品」沒有關系。
記者在MUJI專賣店裡看到,除了那個紅色的MUJI字樣以外,幾乎看不到任何鮮艷的顏色,大多數產品的主色調都是白色、米色、黑色、藍色,頂多加上一些金屬的銀色,至於設計風格也是那種最為簡單質朴的,完全看不到任何繁復的設計。
「良品者,自然指的是東西的質量。」無印良品服裝的材料,最為強調的就是使用天然棉花,而不是使用合成的纖維。
MUJI進滬印證消費成熟度
目前,無印良品開店的國家,清一色是成熟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日本、英國、法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台灣。只有消費精緻度夠高的地方,人們有能力分辨品質的好壞,追求品牌更在意品質,像無印良品這種繁華盛世的素樸產品,才能獲得青睞。這倒是充分印證了MUJI對於消費社會成熟度的要求。
據了解,即使在香港,MUJI也是幾進幾退了好幾次。香港原來也設有專賣店,因經營不善在1998年停業。2001年4月,MUJI計劃重新進入香港,與大超市西友合作設立「無印良品(香港)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約2億日元,MUJI和西友分別出資51%和49%,店名定為」MUJI SHATIN」。
市場學家預言,上海很快將趕上香港成為一個新的國際大都市,為此,如果首次進入上海的MUJI能夠順利地生存下去的話,應該是上海消費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相關鏈接 �
無印良品:提倡一種生活方式
「無印良品」創建於1980年,當時僅40個品種,如今已經發展到5800多種產品。「無印良品」旨在為大眾開發、提供日常生活的服裝、生活品、裝飾品、食品等,「無印良品」的基本出發點是活用日常素材,注意環保。
據介紹,無印良品與其說是一種簡約質朴的風格,還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方式。在無印良品的專賣店,服裝、文具、傢具、家居用品、食品都能夠買到,而其最大的魔力就在於,當你買了一件無印良品的產品,你就會發現其他東西和它放在一起是多麼的不協調,於是你就會在此購買更多的無印良品的產品去搭配。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無印良品為他們自家米色的再生紙品提供了配套的米色塗改液,一件一件,不自然間便讓你入了迷,成了無印良品的忠實顧客。(來源:上海商報 記者葉松)
查看更多 日本無印良品MUJI在中國內地首家門店亮相上海 的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