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法國、美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麼
一英國:開始時間:1640年; 開始標志:議會的重新召開;領導人:克倫威爾;綱領性文件:《權利法案》;確立政體:君主立憲政體
二法國:開始時間: 1789年 ;開始標志: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領導人:羅伯斯庇爾 ; 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 確立政體:共和政體
三美國: 開始時間:1775年4月; 開始標志:來剋星頓的槍聲; 領導人:華盛頓 ; 綱領性文件:《獨立宣言》及「1787年憲法」 ; 確立政體:共和政體
Ⅱ 英法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分別是什麼
克倫威爾革命
英國開始的標志是1640年議會的召開,而法國開始的標志則是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1638年,蘇格蘭人民為反抗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舉行起義,為籌措軍費討伐起義者,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開會議,企圖通過征稅法案,徵收新稅。此次會議揭開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法國當時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1789年5月,路易十六被迫召開三級會議,准備用武力解散制憲議會,激起巴黎人民的起義,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來7月14日為法國國慶節。
始的標志是1789年巴黎人民攻打巴士底獄。
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麼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標志是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開中斷已久的議會。
資產階級,又稱為布爾喬亞(bourgeoisie),是根據一些經濟學思想學派,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為社會所做的階級劃分中的富有階級之一。
名詞解釋:
資產階級的英語「bourgeoisie」來自法語,源於義大利語的「borghesia」,而後者又是源於從希臘語「χωριό」演化而來的「borgo」,意思是村莊。因此「borghesia」就是指在村莊中心擁有房子的自由人。
資產階級最早出現於中古時期的義大利,那時住在村莊中的居民開始變得比住在附近鄉間的人還要富有。因此他們可以獲得相對較多的權力和影響力,越來越接近統治階級和神職人員,同時逐漸遠離平民階級。
Ⅳ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麼領導人是誰頒布了什麼重要文獻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標志是: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開中斷已久的議會.目的:議會召開要求限制王權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是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
1640年頒布了《權利法案》。
Ⅳ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標志是什麼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標志是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開中斷已久的議會。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又稱光榮革命)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起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文獻《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道路掃清障礙。
背景
17世紀中期,英國已經變成擁有廣大殖民地的海上強國。市場擴大了,財富也隨之增加了,同時國內工場手工業也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大大加強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勢力。當時英國的封建經濟基礎瓦解了,但是保護它的上層階級卻不願自動退出歷史舞台,這成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阻礙。也是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1603年,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斯圖亞特繼承了英國王位,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詹姆士一世登台便鼓吹"君權神授'的說法,聲稱國王是上帝派到人間的最高權威,有無限的權力。他根本不把議會放在眼裡,曾三次解散議會;他不關心英國的海上貿易,不重視建設海軍;這些政策大大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強烈不滿。查理一世繼位後,大肆搜刮錢財,仍然獨斷專行,由於議會不同意他隨意收稅,他竟多次解散議會,結果形成多年無議會統治的局面。此時的英國,一方面王室生活極度腐化,揮霍無度,國家處在無序之中;另一方面國王徵收各種苛捐雜稅,壓榨勞動人民,大量工人失業,反對壓迫的農民要求取消地租,獲得土地,革命運動隨之逐漸蓬勃興起,越演越烈。城市平民和失業的手工業者為生活所迫時常暴動,查理一世的專制統治使英國社會的各種矛盾迅速激化。
原因
1.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新貴族的成長,使他們要求政治上當權,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
2.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發展,損害了資產階級、新貴族的利益,激化了一些新生的社會矛盾。
客觀原因
1.專制統治阻礙發展。
2.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勢力的壯大。
3.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動搖了專制統治的精神支柱。
特點
1 打著宗教的旗號,革命前期掀起了清教運動。
2 英國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結成聯盟共同反對英國君主專制。
3 革命曲折反復,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反復性和艱巨性。
4 開辟了革命的新時代。
導火索:1638年蘇格蘭人民起義
過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內戰共有兩次,第一次內戰(1642~1646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642年到1644年夏,軍事主動權基本上掌握在國王手中,議會當時主要處於防守地位。第二階段從1644年夏到1646年,軍事主動權完全轉到議會手中。
1642年8月,查理一世在諾丁漢城堡升起國王的軍旗,宣布討伐議會,發動內戰。10月23日,發生了厄其山戰役,議會軍司令埃塞克斯伯爵放棄了徹底打擊王軍的機會,使國王能夠在距離倫敦只有50英里的牛津,建立大本營。1643年夏季,議會軍一再失利。1643年秋,國王派軍隊從三方面向倫敦進攻,倫敦的安全受到威脅。8月初,由手工業者、幫工、學徒組成的倫敦民團奮起出擊,附近農民武裝也來支援,這才減輕了對倫敦的壓力,挽回了局勢。1643年10月11日,克倫威爾所率領的由自耕農組成的騎兵在溫斯比附近獲得了重大勝利。1644年7月2日,發生了內戰以來最大的一次戰役──馬斯頓荒原戰役,克倫威爾所率的議會軍取得了輝煌勝利,但是南方和西方的議會軍卻遭到了慘敗。議會不得不通過徹底改組軍隊的計劃,規定建立統一的正規的「新模範軍」,由國家供養,實行統一指揮。「新模範軍」是由各郡招募的人組成的軍隊,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具有很強的戰鬥力。它在1645年6月14日納西比附近的一次戰役中,一舉擊潰王軍。王軍損失了全部大炮和輜重,被俘5 000名。國王隻身逃跑,並於1646年5月5日向蘇格蘭投降。
1647年1月,議會以40萬英鎊的代價把查理一世買回軟禁起來。1647年11月,查理一世逃往懷特島,脅迫郡長叛變未遂被拘。他和蘇格蘭傾向王黨的右翼秘密勾結,並煽動各地王黨叛亂。
1648年春發生第二次內戰,3月到5月,王黨在倫敦、威爾士、肯特郡等地製造暴動,蘇格蘭軍也從北部入侵。軍事行動是在三個孤立的地區:東南部、西部(包括威爾士)和北部展開的。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鎮壓了東部、西部的叛亂以後,向北挺進,迎擊蘇格蘭的軍隊。1648年8月17日,克倫威爾在濃霧的掩護下從側翼進攻蘇格蘭軍。蘇格蘭軍慘敗。1萬人被俘,其餘向北逃跑。到8月底,第二次內戰實際上已經結束。
時間過程
1640-1642年
議會斗爭:下議會要求限制王權,英國革命開始
查理一世為了籌劃軍費,鎮壓蘇格蘭人民起義,被迫於1640年恢復長期關閉的議會。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合起來,利用議會同國王進行斗爭,起草了《大抗議書》,抨擊查理一世暴政,他們要求限制王權,取消國王的專賣權,監督國王和大臣的活動。查理一世拒絕接受《大抗議書》,最終和議會決裂。
1642-1649年
內戰: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內戰,組織王軍,向議會軍發起進攻。1643年,克倫威爾前往英格蘭東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農和城市平民組成的騎兵,在馬斯頓荒原戰役(1644.7),納西比戰役(1645)等戰役中屢次擊潰王黨軍。內戰結束後,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處死。英吉利共和國時代開始。
1649-年
英吉利共和國成立。
-1659年
克倫威爾獨裁時期
年4月30日,克倫威爾發動政變,解散議會。12月16日,他正式宣布自己就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1649年占)的「護國主」,英吉利共和國時代結束,以克倫威爾的個人軍事獨裁為特色的護國政體時期開始。1658年,克倫威爾病逝。英國重新進入混亂時期。
1660-1689年
1660年斯圖亞特封建王朝(查理二世)復辟,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他死後,弟弟詹姆士二世繼位,他推行反動政策,實行血腥報復,嚴重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1688年,支持議會的輝格黨人與部分托利黨人邀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時任荷蘭奧蘭治執政的女婿威廉(後來的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回國執政,發動宮廷政變,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新貴族的統治,這次政變沒有流血而獲得成功,因此史稱「光榮革命」。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標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結果
1688年「光榮革命」(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稱之為「宮廷政變」)標志著英國革命的結束。
1689年的《權利法案》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意義影響
英國革命確立了「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君主制)」、「內閣制」,頒布《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力進行制約,人類社會由專制轉向民主,由人治轉向法制。
意義
1.英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民主制度對專制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
2.英國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3.英國革命後,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英國開展工業革命和成為工業強國創造了前提。
4.英國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起來。
5. 從世界史的觀點看,英國革命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 <全球通史·第27章·歐洲的政治革命>
6. 英國革命沒有根本解決政治經濟制度落後性,反而與舊貴族聯合鎮壓英國人民起義。
Ⅵ 請問,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時間和標志是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標志是查理一世重新召開被關閉多年的議會.
英國:1640年新議會召開開始,結束有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和1688年光榮革命兩種說法
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麼
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以1640年議會的召開作為革命開始的標志,
美國的獨立戰爭以來剋星頓交火作為戰爭的開始的標志,
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作為革命開始的標志。
Ⅷ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
選C。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是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查理一世重新召開被關閉多年的議會)
1649年1月27日,法庭判處查理一世死刑。它標志著英國封建專制的結束,資產階級共和國時代的開始。
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的是1688年「光榮革命」。
Ⅸ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麼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議會反對派發動宮廷政變(又稱光榮革命)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專制統治建立起英國民主制度的社會革命。 推翻了封建統治,並在1689年頒布文獻《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對王權進行明確制約,確立了議會君主立憲制。
15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英國海外貿易的發展和原始的資本積累,英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資本主義的發展促使資產階級新貴族形成,他們同資產階級有著共同的利益,但17世紀時,斯圖亞特王朝理厲行專制統治,經常觸犯資產階級的利益,宗教專職政策也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最終導致了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出現的原因:
1.英國經濟的發展,富裕階層、新貴族的成長,使他們要求政治上當權,經濟上發展市場經濟。
2.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發展,激化了一些新生的社會矛盾。
客觀原因
1.專制統治阻礙發展。
2.新貴族和富裕階層勢力的壯大。
3.文藝復興的思想解放動搖了專制統治的精神支柱。
4.查理一世的專制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