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的教堂怎麼樣

英國的教堂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0-30 16:14:09

⑴ 蘇格蘭的榮耀,愛丁堡·聖吉爾斯大教堂(英國)

說明:由於標題限制文字不能超過30個字,故此教堂系列文章將列出副標題。

歐洲經典教堂(西歐·2)。

入選理由:蘇格蘭宗教改革領袖:約翰·諾克斯的安葬地。

聖吉爾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地處英國愛丁堡「皇家一英里」的中心位置。該教堂的名稱來源於教堂的主保聖人吉爾斯。但有人稱聖吉爾斯是耶穌的大弟子,這個說法存疑,在耶穌的十二位門徒中,沒有聖吉爾斯這個人。

聖吉爾斯大教堂的頂部像一頂蘇格蘭王冠。該教堂目前是蘇格蘭長老會(屬於加爾文宗,也稱蘇格蘭教會)的禮拜場所。

聖吉爾斯大教堂雖然被稱為主教座堂(Cathedral),但只是在17世紀存在過。蘇格蘭宗教改革後,不再有主教、教區以及主教座堂。蘇格蘭宗教改革是蘇格蘭王國在1560年正式與羅馬教廷決裂而產生的一系列改革,為整個歐洲宗教改革的一部分。

蘇格蘭宗教改革以加爾文主義重塑了蘇格蘭的教會,使得蘇格蘭長老會成為了蘇格蘭名義上的國教(但並不受國家控制)。顯然,蘇格蘭長老會與英格蘭聖公會(安立甘宗)不是一派,這其中的宗教分野和由此產生的 社會 問題人們可自去品味。

聖吉爾斯大教堂內部不許拍攝,逼迫本人不得不偷拍。歐洲各國的王宮、城堡、教堂經常禁止拍攝,真是一件令人無可奈何的事情。

約翰·諾克斯(John Knox,1513 1572年)是蘇格蘭最著名的宗教改革領袖,他創辦了蘇格蘭長老會,身列日內瓦大學「宗教改革紀念碑」四位主要人物之一,被譽為「清教主義的創始人」。他於1559年到1572年擔任神父一職時發表了毫不妥協的加爾文教宣言,並發起了蘇格蘭宗教改革運動。他在信仰之戰中歷經多次流亡,曾與蘇格蘭瑪麗女王對壘。約翰·諾克斯安葬在聖吉爾斯大教堂院內,其故居在該教堂東部不遠處的皇家大道北側。

位於瑞士日內瓦大學內的「宗教改革紀念碑」的中部是4尊5米高的雕塑,自左至右分別是:泰奧多爾·德貝茲(1519 1605年,法籍新教神學家,加爾文的重要門徒);約翰·加爾文(1509 1564年,法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學家、加爾文教派的創始人);威廉·法瑞爾(1489 1565年,日內瓦宗教改革家);約翰·諾克斯(1513 1572年,蘇格蘭神父,宗教改革領導人)。

但嚴格來說,瑞士日內瓦大學內的「宗教改革紀念碑」應該是基督教加爾文教派的「宗教改革紀念碑」,並不包括新教的路德宗、安立甘宗。

戴維·休謨也譯作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 1776年),蘇格蘭哲學家,出生於愛丁堡,與約翰·洛克(John Locke)及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並稱英國三大經驗主義者。他被視為是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 歷史 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 1790年),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出生在蘇格蘭,曾任格拉斯哥大學校長,《國富論》的作者,世人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紙幣20元英鎊上的人物。

瓦爾特·弗朗西斯·蒙塔古·道格拉斯·斯科特(Walter Francis Montagu Douglas Scott,1806 1884年)是第5代布克盧奇公爵。他在1819年父親去世後繼承公國時只有13歲,因此作家沃爾特·斯科特爵士(沒有血緣關系,只是他父親的朋友)被任命為監護人。後來他被任命為吊襪帶騎士,樞密院議員和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校長。他去世後,塑像由公眾集資建立。

這座教堂位於愛丁堡皇家大道的起點,是愛丁堡市中心的最高建築,維多利亞女王在1843年為它奠基。如此一座高大顯眼的大教堂卻命運多舛,該教堂實際上一直未正常投入使用,直到1999年被重新開發為愛丁堡國際音樂節辦公室和表演地,並更名為「 The Hub」。它的底層被用作一家「幽靈餐廳」,不知道蘇格蘭教會對此作何感想?

下一篇我們將介紹英國的格拉斯哥大教堂。

⑵ 英國十大教堂分別在什麼地方

1、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譯為西敏寺),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 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王創建聖公會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篤會(天主教的隱修院修會之一)教堂。1540年之後,成為聖公會教堂。

2、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

聖保羅教堂另一個建築特色,是少數設計、建築分別僅由一人完成,而非歷經多位設計、建築師的教堂之一,教堂內還有一個雷恩的墓碑,上書「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尋覓他的紀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圍)。

裡面還有一所具有不凡地位的法學院,位於教堂區內的聖保羅十字學院是倫敦的首屆「議會」所在地。聖保羅大教堂是倫敦的宗教中心,建築為華麗的巴洛克風格,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17世紀末建成。

3、聖安妮大教堂

聖安妮大教堂,位於市郊。據說,在1888年,教區內的教堂流傳著曾發生過這樣的奇跡:有3位正在做禮拜的教徒經過聖母瑪利亞的雕像前,突然聖母的眼睛睜開了。從那時候起,數以百萬計的朝聖者都往這兒聚集。

在1960年~1969年期間,還興建了一棟八邊形的教堂來接收這些新的朝聖者。就建築而言,它的設計精緻得彷佛一顆珠寶那麼令人迷眩,擁有哥德式精美的彩繪玻璃 。教堂頂上的聖安妮雕像為純金鑄造,珍貴無比,該教堂以治癒殘疾人士而聞名於世。

4、約克大教堂

教堂始建於公元627年,當時是一座全木結構的建築,後來在內戰中被戰火摧毀。1066年,諾曼人攻佔了約克,1080年建造了第一座諾曼式的教堂,至今仍可以看到這個教堂的基石和地下室。

來到約克,一定不能錯過約克大教堂(York Minster),約克大教堂是英國最大,同時也是整個歐洲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公元1220年開始興建,並於公元1470年代完工。

5、聖喬治禮教堂

聖喬治教堂位於馬來西亞檳城的一所最為古老的英國教堂,這座美麗的古建築於1818年為了紀念檳城建立基礎的第一人所建而成。

來到這里你就能看到一座白色尖塔的教堂,教堂整體給人一種宏偉庄嚴感,一排排整齊的造型美麗的圓柱矗立在那,它那大理石的地板和尖塔都給人油然而生一種優雅之美,堪稱是最具有英國風格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在2007年時,這里已經被馬來西亞政府列為國家50大寶藏之一。

6、聖公會格洛斯特教堂

聖公會格洛斯特教區(英語:Diocese of Gloucester)是英格蘭教會坎特伯雷教省下面的一個教區。成立於1541年。轄區包括格洛斯特郡,座堂是格洛斯特座堂,現任主教為彌額爾·佩勒姆。下分一個副主教區、兩個會吏長區及十個會吏區,管理323個堂區。

7、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

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是牛津大學的主教堂,位於牛津格洛切斯特·格林汽車站旁,周圍被牛津大學建築環繞。該堂的尖頂被一些教會歷史學家稱為英格蘭最美麗的尖頂之一。

8、格拉斯哥大教堂

格拉斯哥大教堂(Glasgow Cathedral),也稱聖肯迪格恩大教堂(St Kentigern's Cathedral)或聖芒戈大教堂(St Mungo's Cathedral),是位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座蘇格蘭國教會的大教堂。

9、巴斯教堂

巴斯教堂 (BathAbbey),位於英格蘭靠近威爾士的城市巴斯。以其雄偉的彩色玻璃窗及扇形天花板聞名。那些玻璃彩窗如一位飽學之士,通過56塊玻璃的56個情景將耶穌的一生娓娓道來,這其中包括從耶穌誕生到33歲被釘在十字架上其間的許多故事。

10、達勒姆大教堂

達勒姆大教堂(Durham Cathedral),是英格蘭東北部城市達勒姆的一座羅馬式教堂,英國聖公會達勒姆教區的主教座堂,創建於1093-1133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⑶ 英國的建築有什麼特色

1、多重人字形木質的坡屋頂。

多英雄形狀的傾斜屋頂是英式建築的特色。 人行天柱排成一排,使整個建築看起來更高端,具有皇權。 英式建築的屋頂喜歡用木材作為材料,木質材料堅固耐用,整個建築看起來自然而大氣。

2、空間更寬闊更優美。

英式花園摒棄規則和對稱的花園布局,以園林風格的秘密花園,綠色灌木叢,綠色壁龕和雕像,泳池花園和噴水為基礎,追求更廣闊,更美麗的花園空間。 為花園增添明亮,明亮的色彩和美麗的花朵。

3、進深較大。

英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凸起的百葉窗,角塔,深入口和寬闊的門廊。 一般來說,英式建築有更多的窗戶,窗戶凸出,營造出雅緻的建築風格。

4、圓頂角樓。

圓形角樓與正面不對程的設計師英倫風格建築的第三個特點,圓頂角落的設計讓英倫風格建築展現出一種獨特的風格美,而且因為英倫風格來自於歐洲,因此,建築大部分都會帶著濃濃的歐式鄉村味道。

5、底部好手工的磚砌牆。

英式建築的底部大多使用磚牆。 這種設計使得房屋外部的上部和下部看起來與眾不同,具有皇家貴族氣息。 作為現代建築和園林風格的主流,英國風格不僅在英國很常見,而且在世界許多地方也見過。

(3)英國的教堂怎麼樣擴展閱讀:

建築風格分類:

(1)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外觀吸取了類似「歐陸風格」的一些元素處理手法,但加以簡化或局部適用,配以大面積牆及玻璃或簡單線腳構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積淺色為主,裝飾味相對簡化,追求一種輕松、清新、典雅的氣氛,可算是「後歐陸式」較之前者則又進一步理性。現存中國這種建築風格較多,屬於主導型的建築風格。

(2)現代主義:

現代風格的作品大都以體現時代特徵為主,沒有過分的裝飾,一切從功能出發,講究造型比例適度、空間結構圖明確美觀,強調外觀的明快、簡潔。體現了現代生活快節奏、簡約和實用,但又富有朝氣的生活氣息。

(3)異域風格:

這類建築大多是境外設計師所設計,其特點是將國外建築式「原版移植」過來,植入了現代生活理念,同時又帶有其種種異域情調空間。

(4)普通風格:

這類建築很難就其建築外觀在風格上下定義,他們的出現大概與商品房開發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環境或開發商的認識水平、審美能力和開發實力有關。建築形象平淡,建築外立面樸素,無過多的裝飾,外牆面的材料亦無細致考慮,顯得普通化。

(5)主題風格:

主題型樓盤是房地產策劃的產物,2000年流行一時。這種樓盤以策劃為主導,構造樓盤的開發主題和營銷主題,規劃設計依此為依據展開。

(6)建築風格學:

本書分成建築、城堡與宮殿建築以及民宅與公共建築三類建築群來介紹,是根據1991年第11版增修而成,內容增加約32頁的「城市發展」一章以及附加逾300張圖片,針對最近的建築風格發展重新編撰並補充許多的說明。書中的建築風格分布圖皆經過修訂,部分甚至重新繪制。

⑷ 英國的達勒姆城堡和大教堂是怎樣的建築

達勒姆堡和大教堂位於英國達勒姆郡,聳立在威爾河灣陡峭的石坡頂上。大教堂及附屬建築位於南面,城堡位於北面。大教堂的大部分建築擁有900多年的歷史,內部供奉有諾森伯利亞的福音傳道者聖庫什伯特和聖彼德的遺物,顯示了早期本篤會修道士的顯赫地位。達勒姆大教堂被認為是英國最大、最傑出的諾曼式建築遺產,其拱頂的大膽革新已預示著哥特式建築的誕生。達勒姆堡始建於1072年,其後數經變化,但整體建築仍體現出其諾曼式風格。內有為數眾多的具有歷史與建築價值的遺跡。1986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達勒姆位於英格蘭東北部,北距紐卡斯爾不到30公里。這一帶山丘廣布,韋爾河在山丘之間沖出一道"U"字型急轉彎,留下一個三面環河的小半島。這座小小的山城只有三萬人口,而大學生卻有六千多。它是牛津、劍橋之外的又一座大學城。中世紀以來,達勒姆曾長期作為主教駐地。那時,達勒姆主教身兼諸侯,宗教和世俗大權一把抓,甚至還統帥軍隊,這在英國是絕無僅有的一例。不過,主教們對該城的教育事業倒也出力不少。15世紀時這里就辦起了第一所文法學校,即今天的達勒姆學校。1832年,達勒姆創辦了一所大學。論資格,這所大學在英格蘭僅晚於牛津、劍橋,比著名的倫敦大學要早四年。達勒姆大學有十二個學院,校舍分布在全城各處,甚至已發展到郊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大學東方學院的中文系,它在英國眾多的大學中文系中,頗有聲望。就是這個中文系的學生,曾用漢語演出過中國著名作家曹禺先生的話劇《雷雨》。東方學院還擁有一座對外開放的東方藝術博物館。它是英國唯一的一座專門收藏東方藝術品的博物館。

⑸ 世界最美的十大教堂,你喜歡哪座

行走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歐洲,所能看到的最耀眼、最輝煌、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無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更從側面綜合反映了當地文化深刻內涵。本文僅從建築和美學意義上盤點世界最美十大教堂,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異議敬請留言評論。

1.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瑪麗亞大教堂」,建造於1864年 1880年,是德國最大的教堂。科隆大教堂以雅緻、輕盈著稱於世,是歐洲藝術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築。科隆大教堂與聖彼得大教堂和巴黎聖母院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建築全由磨光石塊如同石筍般砌築而成。教堂是以十字形平面為主體、由兩座最高塔為主門的建築群,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科隆大教堂為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加寬又挑高,中央是高157米的雙尖塔,另有1.1萬座小尖塔烘托。高塔將人的視線引向上天,直向蒼穹象徵人與上帝溝通的渴望。

夜色中的科隆大教堂最為壯觀,在燈光的輝映下,教堂顯得熒光閃爍,燦爛奪目,美不勝收。教堂中央的雙尖頂直剌雲霄,一連串的尖拱窗馱著陡峭的屋頂,整座教堂顯得清奇冷峻,充滿力量。

科隆大教堂的巍峨壯觀令所有瞻仰到它的人嘆為觀止。用磨光內外雕刻物皆似鬼斧神工之作,教堂里鮮艷繽紛的彩色玻璃,森然羅列的高大石柱,凌空升騰的雙塔以及精緻的拱廊式屋頂皆氣勢傲然。登至塔頂,俯瞰市區,科隆美景一覽無遺。

2.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又稱「多魔大教堂」、「杜莫主教堂」,是義大利米蘭的精神標志和象徵,它於1386年開工建造,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是世界建築史和文明史上的奇跡。米蘭大教堂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也是現今世界上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它在宗教界的地位極其重要,著名的《米蘭赦令》在這里頒布,使得基督教合法化並成為羅馬帝國國教。達芬奇曾為它畫過無數設計草稿,拿破崙曾在這里加冕。

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是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大教堂外部從上而下滿飾雕塑,極盡繁復精美,是世界上尖塔和雕塑最多的建築,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被譽為「大理石山」。教堂塔尖最高處達108.5米,總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4萬人舉行宗教活動。

米蘭大教堂在設計及裝飾方面,顯得相當細膩,極富藝術色彩,整個教堂本身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品。教堂外形獨特,尖拱、壁柱、花窗欞,像濃密的塔林刺向天空,有各類雕像6000多個,最著名的是聖母瑪利亞雕像,在陽光下顯得光輝奪目,神奇而又壯麗。

教堂內部也全由白色大理石築成。堂內玻璃窗是全世界最大的,建造於500多年前,至今仍光彩奪目。堂內還藏有許多名人的陵墓和藝術珍品。

3.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又稱「梵蒂岡大殿」、「聖伯多祿大教堂」,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是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與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326年修建,16世紀由教皇朱利奧二世重建,先後由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義大利最優秀的建築師主持設計施工,歷經120年,於1626年正式宣告落成。

聖彼得大教堂外觀宏偉壯麗,建築風格具有明顯的文藝復興時期提倡的形式,整棟建築造型傳統而神聖,主要特徵是希臘式的石柱及平的過梁和羅馬式的圓頂穹窿相結合。教堂總面積2.3萬平方米,最多可容納近6萬人。大教堂正前是建於1667年的聖伯多祿廣場。

教堂內部用大理石砌築而成,到處彌漫著巴洛克風格,金碧輝煌,神秘莫測,裝飾華麗到令人窒息,惶恐不安。整個殿堂的內部呈十字架的形狀,中心點的地下是伯多祿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壇,祭壇上方是金碧輝煌的華蓋,華蓋的上方是直徑42米、高達120米的圓穹,彷彿是通向天堂的大門。整個殿堂的頂部布滿美麗的浮雕和雕像,充滿無限的神秘色彩。

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築聖殿,它擁有「巴洛克藝術之父」的天才貝爾尼尼、「文藝復興後三傑」的米開朗琪羅等藝術大師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許多藝術家貢獻了畢生的心血,更被視為人類無價的資產。

4.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位於法國巴黎塞納河畔上。教堂建於1163 1345年,歷時182年,它的 歷史 價值、地位無與倫比,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也是 歷史 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巴黎聖母院是歐洲早期和雕刻藝術的代表,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義上的哥特式教堂,集文化、宗教、建築藝術於一身,正面雙塔高約69米,迴廊、門窗、祭壇等處的繪畫和雕刻藝術,以及內部珍藏的大量13 17世紀的藝術珍品聞名於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徵。巴黎聖母院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巴黎聖母院矗立在塞納河畔,是對古老巴黎 歷史 的承載。如今的巴黎聖母院兼具宗教、 旅遊 和藝術價值於一體,是巴黎必到打卡之處。走近巴黎聖母院,可見雕有基督教《聖經》的聖安娜門、審判入口大門和聖母門依次排列,雕刻栩栩如生。巴黎聖母院共三層,頂層可眺望整個巴黎,欣賞絕美的塞納河景緻。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導致其尖頂坍塌,木製屋頂損毀嚴重,令全世界為之惋惜。目前它正在修復中,期待它的涅槃重生。

5.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英國畔,始建於公元960年,後經數次擴建、重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是歷代國王舉行婚禮慶典、加冕登基的地方,也是英國的王室陵墓所在地,可以說它是一部英國王室的石頭史書。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國中世紀建築的主要代表,它的建築風格和特點屬於哥特式。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巍峨壯麗的教堂之一,它結構宏偉,裝飾輝煌,它的雙塔嵯峨高聳,拱門鏤刻優美,柱廊恢弘凝重,玻璃色彩絢麗,屏飾裝潢精緻,整座建築靜謐肅穆而又金碧輝煌,其富麗堂皇、精美豪華為英國教堂之冠。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見證了泰晤士河的千年滄桑,是一座難得的 歷史 博物館,觸發著遊人的思古幽情,引發人們對千古風流人物的無限感慨。

6.聖家族大教堂

聖家族大教堂又稱「神聖家族大教堂」,它以獨特的形象成為了巴塞羅那的地標性建築。教堂始建於1882年,預計要到2030年左右完工。教堂現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聖家族大教堂主體以哥特式風格為主,細長的線條是主要特色。教堂設計建造18座高塔,其中中央為高達170米的耶穌基督。教堂彷彿是一部浮雕的《聖經》,它有三個立面,分別為面向東方的「誕生立面」,面向南方的「榮耀立面」和面向西方的「受難立面」。

聖家族大教堂內部設計為有五條走廊,中殿的拱頂高達45米,屋頂和高塔塗以五顏六色的釉飾之後,變得流光溢彩,令人眼花繚亂,還利用了光效來增強教堂的感染力。高處俯瞰教堂形似一個巨大的萬花筒,隨著陽光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景緻;整座教堂好似一個生命的個體,那些花瓣形狀的天花板,肆意向上延展的巨大圓柱,透光的小孔和張開的門窗,無不散發著活力的氣息。

7.瓦西里升天教堂

瓦西里升天教堂又稱「華西里·伯拉仁內教堂」,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緊傍克里姆林宮,是沙皇伊凡大帝為紀念戰勝和兼並喀山罕國而主持修建的大教堂,修建於1555 1560年。它的建立,標志著莫斯科成為俄國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是俄羅斯建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大教堂所在的紅場周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瓦西里升天教堂顯示了16世紀俄羅斯民間建築藝術風格。整個教堂由九座塔樓巧妙地組合為一體,八個形體下滿、色彩艷麗的塔樓代表八位聖人,簇擁著象徵著上帝至高地位的中心塔,中心塔高65米。八個塔樓的正門均朝向中心教堂內的迴廊,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樓梯和走廊環繞。

瓦西里升天教堂現為俄羅斯國立 歷史 博物館分館。教堂內部到處繪有16 I7世紀的壁畫。殿堂分作上下兩層,陳列著大量16 17世紀的文物。

瓦西里升天教堂每個角度欣賞都是完美的,是形式和空間在藝術上的驚奇及最完美的組合,走進它宛若進入了一個浮想聯翩、色彩絢麗的童話王國。

8.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由君士坦丁大帝於330年修建,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也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1453年,奧斯曼帝國時期教堂被改建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為阿亞索菲亞博物館。經過多次的戰爭和人為的破壞,大教堂免於劫難,它是唯一一座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查士丁尼時代的建築。大教堂所在的伊斯坦布爾文化區被列入《世界文化名錄》。

聖索菲亞大教堂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拜占庭建築的代表作。大教堂布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高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墩上。

教堂內壁全用五彩斑斕的馬賽克和彩色大理石磚鑲嵌畫裝點鋪砌。裝飾地板、廊柱、牆壁是五顏六色的大理石,拱門、飛檐、柱頭等處以雕花裝飾,圓頂的邊緣有40具吊燈,教壇上鑲有銀、玉石和象牙。每當陽光透窗射入大廳時,繪有圖案和壁畫的半圓形穹頂猶如在空中飄盪,造成一種虛幻飄渺的神秘境界。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世界 歷史 長河中遺留下來的最精美的建築物之一,它既有東方藝術的韻味,又有羅馬建築的特色,成為了伊斯坦布爾最有名和最有代表性的 歷史 建築。

9.滴血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又稱「基督復活教堂」、「喋血教堂」,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格里鮑耶陀夫運河旁。大教堂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了紀念父皇亞歷山大二世,於1883 1907年在其父遇刺地點修建。大教堂所在的聖彼得堡 歷史 中心及其相關古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滴血大教堂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反映了俄國16 I7世紀的典型的建築風格。教堂輪廓美麗,裝飾艷麗,與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築物和古老俄羅斯風格成鮮明對比。教堂高81米,寬闊的外形,鑲嵌著顏色艷麗、復雜的影像圖案,使用了豐富的搪瓷青銅板、彩色圖案瓷磚裝飾面。

滴血大教堂內部裝飾精美絕倫,整個大廳里的柱子、牆面、穹頂布滿用大理石和寶石加工而成旳馬賽克鑲嵌畫,畫面栩栩如生,色彩生動,內容都是聖經里的天使和聖人,充滿了宗教神聖的氛圍。

滴血大教堂獨具匠心旳絕美造型,巧奪天工的華麗裝飾,使遊人感受到了人類文化藝術的厚重積淀和人類 社會 和 歷史 的進步和發展,從這多元化的審美標准中,感受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10.您來選擇

世界上美麗的教堂多的不可枚舉,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可能是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德國亞琛大教堂、烏爾姆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紐約聖約翰大教堂、蘭斯大教堂、約克大教堂、林肯大教堂、布魯日聖母教堂、沙特爾大教堂、特拉斯堡大教堂、亞眠大教堂、圖爾奈聖母大教堂、基輔聖索菲亞大教堂、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布爾日大教堂、魯昂大教堂、比薩大教堂、托萊多大教堂、布拉格聖維圖斯大教堂、維也納聖斯蒂芬大教堂、林茨新主教堂、拉斯拉哈斯教堂、雷克雅未克大教堂、利欽聖母大教堂、墨西哥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哈爾濱索菲亞教堂……您喜歡哪座?歡迎留言評論。

⑹ 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 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教堂是 基督 各流派舉行禮拜、彌撒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它不僅是基督信眾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場所,更因它本身所體現的各式各樣的建築藝術而成為所在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如熱門景點,甚至地標性建築等。那麼就讓 城市文化 為你介紹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譯為西敏寺),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始建於公元960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在1540年英王創建聖公會之前,威斯敏斯特教堂一直是天主本篤會(天主的隱修院修會之一)教堂。1540年之後,成為聖公會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全系石造,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教堂主體部分長達156米,寬22米。本堂寬11.6米,上部拱頂高達31米,是英國最高的哥特式拱頂,這樣的結構顯得本堂比例狹高頎長,巍峨挺拔。

耳堂總長為62米,與本堂交會處有4個尺寸很大的柱墩,用以承托上部穹頂。穹頂以西是唱詩班的席位,以東是祭壇。而鍾樓高達68.5米,高聳壯麗。整個建築古典庄嚴,高大古樸,弓形的石雕精美細致,挺拔的立柱直指蒼穹。

教堂最上端林立著由彩色玻璃嵌飾的尖頂,四周高處的窗戶都是用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裝飾而成,它們使以灰色為主調的教堂在庄嚴中增加了幾分典雅和華麗的情調。

威斯敏斯特的柱廊恢弘凝重,拱門鏤刻優美,屏飾裝潢精緻,玻璃色彩絢麗,雙塔嵯峨高聳,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其精美豪華、富麗堂皇為英國教堂之冠,不愧是英國哥特式建築中的傑作。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的聖地,可以說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自威廉一世在此榮受加冕後,王室的加冕禮即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包括伊麗莎白女王在內的英國歷朝歷代君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兩位外,無不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即便百年之後,也都長眠寺內。

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國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認為死後能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是至高無上的光榮。

威斯敏斯特教堂內還有大量館藏,加冕用品以及勛章等慶典用品都收藏於此。還有英國宮廷收集的關於歷史、藝術、科學等各個方面的資料,如1500年以來富於戲劇性的歷史記錄都保存於此。人們在贊嘆威斯敏斯特教堂建築藝術的同時,還可以從中了解到英國的歷史。

⑺ 英國大教堂排名

英國大教堂排名:

1、倫敦大教堂(聖保羅教堂)

2、 索爾茲伯里大教堂

3、達勒姆大教堂

4、林肯大教堂

5、坎特伯雷大教堂

6、 溫徹斯特大教堂

7、利物浦大教堂

8、伊利大教堂

9、格洛斯特大教堂

10、諾里奇大教堂

⑻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築特色

宏偉壯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的聖地,在英國眾多的教堂中地位顯赫,可以說是英國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國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認為死後能在這里占據一席之地,是至高無上的光榮。其中著名的「詩人角」就位於教堂中央往南的甬道上。在這兒長眠著許多著名的詩人和小說家。如英國14世紀的「詩聖」喬叟,就安葬於此。陵墓周圍還有一扇專門的「紀念窗」,上面描繪著他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情景。伴他長眠的有丁尼生和布朗寧,他倆都是名噪一時的大詩人。著名的小說家哈代和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吉卜林也葬在這里。「詩人角」中央,並排埋葬著德國著名的作曲家亨德爾和19世紀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狄更斯。還有些文學家死後雖葬身別處,但在這里仍為他們豎碑立傳,如著名的《失樂園》的作者彌爾頓和蘇格蘭詩人彭斯,就享受著這種榮耀。 在教堂的北廊里,還佇立著許多音樂家和科學家的紀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頓,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自然科學家。他的墓地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廳的中央,墓地上方聳立著一尊牛頓的雕像,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紀念他在科學上的功績。此外,進化文化的奠基人、生物學家達爾文,天王星的發現者、天文學家赫謝爾等許多科學家都葬於此地。在物理與化學領域均做出傑出貢獻的法拉第在去世後本來也有機會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下葬,但因他信仰的教派不屬當時統領英格蘭的國教聖公會,威斯敏斯特教堂正是聖公會的御用教堂,因此拒不接受他在教堂內受饗。
雪萊和拜倫這兩位舉世聞名的大詩人也因為驚世駭俗的言行被教堂拒之門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內還安置著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丘吉爾、張伯倫等許多知名人士的遺骸。後來因場地有限,部分偉人的墳墓被遷移至聖保祿大教堂。此外,兩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英國官兵的花名冊也保存在教堂內。在教堂大院正中還設有無名英雄墓,供人們在此地駐足停留、憑吊緬懷。這座古老的教堂結構宏偉,裝飾輝煌,外觀是依拉丁風格建造的十字形。教堂正門向西,由兩座全石結構的方形塔樓組成,這是聖保羅教堂的設計者雷恩的學生在18世紀設計的,雙塔聳立,非常壯觀。教堂主體部分長達156米,寬22米。本堂兩邊各有一道側廊,上面設有寬敞的廊台。本堂寬11.6米,上部拱頂高達31米,是英國最高的哥特式拱頂,這樣的結構顯得本堂比例狹高頎長,巍峨挺拔。耳堂總長為62米,與本堂交會處有4個尺寸很大的柱墩,用以承托上部穹頂。穹頂以西是唱詩班的席位,以東是祭壇。而鍾樓高達68.5米,高聳壯麗。整個建築古典庄嚴,高大古樸,弓形的石雕精美細致,挺拔的立柱直指蒼穹。教堂最上端林立著由彩色玻璃嵌飾的尖頂,巍峨地沖向天際,如雕似刻,精巧絕倫。抬頭仰望會有一種天堂般高遠莫測的玄妙和神秘感。教堂四周高處的窗戶都是用五顏六色的彩色玻璃裝飾而成,它們使以灰色為主調的教堂在庄嚴中增加了幾分典雅和華麗的情調。威斯敏斯特的柱廊恢弘凝重,拱門鏤刻優美,屏飾裝潢精緻,玻璃色彩絢麗,雙塔嵯峨高聳,整座建築既金碧輝煌,又靜謐肅穆,其精美豪華、富麗堂皇為英國教堂之冠,不愧是英國哥特式建築中的傑作。 在教堂內還有許多象亨利七世禮拜堂這樣的獻給死去君主的建築,使人不由得不驚嘆西敏寺教堂內別有洞天。如祭壇東端的聖·愛德華禮拜堂,其中央的愛德華祠墓建於1269 年,是世界各地香客的朝聖之處。主祠周圍還有亨利三世及其他國王祠墓,形成了各個時代的雕刻博物館,尤其是東端的亨利五世墓堂更以雕飾華美著稱。建築西敏寺的初衷並非作為英國國王的墓地,然而事實上,從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的20 多位國王都葬在了這里。在聖·愛德華禮拜堂西側有著名的愛德華一世加冕寶座,它高踞於祭壇前面的高台之上,寶座下有一塊稱之為「斯庫恩」的聖石,它原是蘇格蘭國王傳統的加冕座位,是其權力的象徵,1297 年,愛德華一世將它帶到了倫敦。
在教堂的祭壇前面的尖背靠椅,是歷代帝王在加冕時坐的,據說那是件700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 椅子坐板下有一塊大石頭,被稱為「命運之石」(Scone),它是愛德華一世在13世紀掠奪來的。原來,這是蘇格蘭王登基用的,據說現今蘇格蘭人中,還有人發起要把這塊石頭取回去的運動。於1996年,這塊蘇格蘭人的至寶又回到了它的家鄉。
教堂內,還有一座特殊的小禮拜堂。說它特殊是因為這座小禮拜堂不是獻給君主,而是獻給勇赴國難者——犧牲於「不列顛之戰」(1940 年秋季發生的英德空軍之戰)的皇家空軍戰士的。小禮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繪有當年參戰的68 個空軍中隊的隊徽。這為滿目的皇家奢華中注入了一股剛健悲壯之氣。 西敏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體部分長達156 米,本堂兩邊各有側廊一道,上面設有寬敞的廊台。本堂寬僅11.6 米,然而上部拱頂高達31 米,是英國哥特式拱頂高度之冠,故而本堂總體顯得比例狹高,巍峨挺拔。耳堂總長62 米,與本堂交會處的4 個柱墩尺寸很大,用以承托上部穹頂。穹頂以西是歌唱班的席位,以東是祭壇。教堂西部的雙塔(l735~1740 年)高達68.6 米。平衡本堂拱頂水平推力的飛拱橫跨側廊和修道院圍廊,形成復雜的支撐體系。

⑼ 英國建築風格是什麼樣噠..

英國的哥特式建築出現的比法國稍晚,流行於12~16世紀。英國教堂不象法國教堂那樣矗立於擁擠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於開闊的鄉村環境中,作為復雜的修道院建築群的一部分,比較低矮,與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

它們不象法國教堂那樣重視結構技術,但裝飾更自由多樣。英國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長,其間不斷改建、加建,很難找到整體風格統一的。

英國的索爾茲伯里主教堂和法國亞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廳較矮較深,兩側各有一側廳,橫翼突出較多,而且有一個較短的後橫翼,可以容納更多的教士,這是英國常見的布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邊。東頭多以方廳結束,很少用環殿。索爾茲伯里教堂雖然有飛扶壁,但並不顯著。

英國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尖塔往往很高,成為構圖中心,西面的鍾塔退居次要地位。索爾茲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約123米,是英國教堂中最高的。這座教堂外觀有英國特點,但內部仍然是法國風格,裝飾簡單。後來的教堂內部則有較強的英國風格。

約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復雜,窗欞由許多曲線組成生動的圖案。這時期的拱頂肋架豐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樹張開的樹枝一般,非常有力,還採用由許多圓柱組成的束柱。

格洛斯特教堂的東頭和坎特伯雷教堂的西部,窗戶極大,用許多直欞貫通分割,窗頂多為較平的四圓心券。纖細的肋架伸展盤繞,極為華麗。劍橋國王禮拜堂的拱頂像許多張開的扇子,稱作扇拱。

韋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禮拜堂的拱頂作了許多下垂的漏斗形花飾,窮極工巧。這時的肋架已失去結構作用,成了英國工匠們表現高超技巧的對象。英國大量的鄉村小教堂,非常樸素親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種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英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築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強的防衛性,城牆很厚,有許多塔樓和碉堡,牆內還有高高的核堡。

15世紀以後,王權進一步鞏固,城堡的外牆開了窗戶,並更多地考慮居住的舒適性。英國居民的半木構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橫檔作為構架,加有裝飾圖案,深色的木粱柱與白牆相間,外觀活潑。

(9)英國的教堂怎麼樣擴展閱讀:

風格分類:

1、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外觀吸取了類似「歐陸風格」的一些元素處理手法,但加以簡化或局部適用,配以大面積牆及玻璃或簡單線腳構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積淺色為主,裝飾味相對簡化,追求一種輕松、清新、典雅的氣氛,可算是「後歐陸式」較之前者則又進一步理性。現存中國這種建築風格較多,屬於主導型的建築風格。

2、現代主義

現代風格的作品大都以體現時代特徵為主,沒有過分的裝飾,一切從功能出發,講究造型比例適度、空間結構圖明確美觀,強調外觀的明快、簡潔。體現了現代生活快節奏、簡約和實用,但又富有朝氣的生活氣息。

3、異域風格

這類建築大多是境外設計師所設計,其特點是將國外建築式「原版移植」過來,植入了現代生活理念,同時又帶有其種種異域情調空間。

4、普通風格

這類建築很難就其建築外觀在風格上下定義,他們的出現大概與商品房開發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環境或開發商的認識水平、審美能力和開發實力有關。建築形象平淡,建築外立面樸素,無過多的裝飾,外牆面的材料亦無細致考慮,顯得普通化。

5、主題風格

主題型樓盤是房地產策劃的產物,2000年流行一時。這種樓盤以策劃為主導,構造樓盤的開發主題和營銷主題,規劃設計依此為依據展開。

6、建築風格學

本書分成建築、城堡與宮殿建築以及民宅與公共建築三類建築群來介紹,是根據1991年第11版增修而成,內容增加約32頁的「城市發展」一章以及附加逾300張圖片,針對最近的建築風格發展重新編撰並補充許多的說明。書中的建築風格分布圖皆經過修訂,部分甚至重新繪制。

閱讀全文

與英國的教堂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男籃奧運落選賽哪裡看 瀏覽:709
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穿的衣服叫什麼 瀏覽:118
綠茶在英國怎麼說 瀏覽:394
越南人自己怎麼做水泥 瀏覽:724
中國哪個省種櫻桃 瀏覽: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麼兼職 瀏覽:41
英國炸魚薯條多少錢 瀏覽:647
英國總共有多少運輸機 瀏覽:477
美國海運到中國港口需要多久 瀏覽:372
美國給中國轉錢怎麼辦 瀏覽:938
人在英國怎麼玩微博 瀏覽:701
英國留學回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180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麼種族 瀏覽:509
目前英國女王管轄多少國家 瀏覽:738
注銷中國電信寬頻怎麼辦理 瀏覽:27
越南人怎麼養雞 瀏覽:810
哪個國家的第一條路是中國人修的 瀏覽:46
義大利家居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341
印度為什麼要租借俄核潛艇 瀏覽:543
伊朗是什麼運河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