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國境內有名的街道有哪些
我在倫敦,所以可以給幾天這里的著名街道:
OXFORD STREET
REGENT STREET
BOND STREET
NEW BOND STREET
上面都是購物街。
HARLEY STREET - 因牙醫以及整形醫生知名,
PARK LANE - 從名字可以大概猜出,是海德公園旁邊的一條林蔭大道,南北向,
ABBEY ROAD - BEATLES錄音室所在地,
PORTOBELLO ROAD - 著名的波托貝洛路古董市場在附近,路沒有名氣,集市有名。
KESINGTIN HIGH STEET - 肯辛頓高街,也是購物時尚街,
此外還有THE MALL(白金漢宮正門出來那條街),STRAND(戲院和商業街)也是非常有名的街道,都在倫敦市中心。
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也有幾條有名的街道:
THREADNEEDLE STREET 針線街,一提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是說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
BISHOPSGATE, 主教大街, CANNON STREET, CHEAPSIDE, 這幾條街道兩邊銀行和金融機構林立。CHANCERY LANE,一條很窄的街,高等法院、律師公會和法律事務所集中地。
最後一個FLEET STREET艦隊街,以前的報社街。
Ⅱ 倫敦的古董市場有哪些
倫敦有3個著名的古玩市場,一是波特拜羅路市場,只有周六有集市,店主一般5點到攤位,大約下午3、4點鍾結束。幾乎各個國家的古玩都可以見到,但因這些店家多是經營古玩幾十年甚至數輩經營的,根本無漏可撿,需要放平心態,仔細搜尋,還是能找到些好東西玩玩的。二是坎姆敦過道市場,這邊有很多特色小店,經營首飾工藝品之類,只有少數幾家經營中國瓷器;三是博蒙茲市場,僅在每周五早上開放,二三十個攤位。
倫敦的周邊也有幾個大的古玩集市,如每月兩次的坎普頓公園集市,每周一次的桑頓公園集市,然後就是數不清的跳蚤市場,這些都被大家視作淘寶撿漏的好去處。而以經營中高檔中國古玩為主的倫敦的古玩店主要集中在肯辛頓教堂街和邦德街附近,其中S.Marchant& Son的明清官窯器更是揚名海內外,美不勝收。
Ⅲ 世界上著名的小商品市場,比如中國又義烏小商品市場,國外有哪些
原來外國的小商品市場也別有一番精彩!
英國倫敦傳統集市成淘貨好去處
倫敦大約有3萬多家店鋪和商場,從價格上不封頂的奢侈品到不足1磅的小鑰匙扣,在這里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除了富麗堂皇的高檔商品門店外,這里還有很多傳統的集市,陳列著各種古董古玩、手工藝品、服裝鞋帽、飾品禮品等等許多小商品供人們「淘寶」。
倫敦目前現有較大規模的集市近80個,有些歷史還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這些集市最初多由農產品市場發展而來,經過不斷的重建、改造,已經變作小商品交易市場,它們基本上都設有一個透光的棚頂,來製造一種露天的氣氛。在這些集市中常常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小販和商品,商店、餐館、咖啡館也紛紛駐進。節假日遊客多時集市上常常呈現一派熱鬧的景象。
每個集市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在場地周邊建造了許多造型奇特的雕塑供遊人留影,有的對街頭行為藝術和音樂表演藝人開放,有的只允許經營純手工製品,還有一些在不同時間會安排不同的商品類別。
位於倫敦市中心科芬園的朱比利市場,周一專營古玩古董,周二到周五變成家居用品和服裝,周六周日則又換了一撥賣純手工藝品的小販。遊客在不同的時間前往,可能每次都會有驚喜
Ⅳ 請問英國有哪些著名的街道啊中文名叫啥啊
倫敦著名街道:
OXFORD STREET
REGENT STREET
BOND STREET
NEW BOND STREET
上面都是購物街。
HARLEY STREET - 因牙醫以及整形醫生知名,
PARK LANE - 從名字可以大概猜出,是海德公園旁邊的一條林蔭大道,南北向,
ABBEY ROAD - BEATLES錄音室所在地,
PORTOBELLO ROAD - 著名的波托貝洛路古董市場在附近,路沒有名氣,集市有名。
KESINGTIN HIGH STEET - 肯辛頓高街,也是購物時尚街,
此外還有THE MALL(白金漢宮正門出來那條街),STRAND(戲院和商業街)也是非常有名的街道,都在倫敦市中心。
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也有幾條有名的街道:
THREADNEEDLE STREET 針線街,一提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是說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
BISHOPSGATE, 主教大街, CANNON STREET, CHEAPSIDE, 這幾條街道兩邊銀行和金融機構林立。CHANCERY LANE,一條很窄的街,高等法院、律師公會和法律事務所集中地。
最後一個FLEET STREET艦隊街,以前的報社街。
Ⅳ 請教中世紀晚期英國農民的家庭經濟狀況與英國鄉村市場狀況
中世紀晚期英國農民的家庭經濟狀況與英國鄉村市場
李朝瑋
中世紀時期的英格蘭無疑僅就西歐來說還都算不上是先進的地區,然而到了近代英國不僅率先發展起較為成熟的資本主義經濟,甚至還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究竟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變化,我們不妨就中世紀晚期英國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與英國農村市場的發展分別加以考察,看看這其間是否有內在的聯系。
一、 英國農戶家庭收入的變化狀況
在探討中世紀晚期英國農民家庭經濟狀況之前,我們不妨先將這個時段劃分為13世紀末、14世紀初和15、16世紀這兩個階段進行一下比較研究,或許通過對這兩個前後時段的比較我們更能看清楚農民收入的變化狀況。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對英國13世紀百戶區檔的研究分析得到半塊份地即半維爾蓋特的土地是大13世紀末大多數中等農戶的標准1。而大量材料也表明在13世紀一維爾蓋特大致為30英畝2,即15英畝為大多數農民家庭的土地數。而通過其他的大量數據我們可以看到15世紀中期以後一直到16世紀大多數農民的土地都增加到了20英畝以上。土地的增多無疑會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而事實情況也正是如此,我們以1299年克利夫庄園中一名持有半維爾蓋特土地的農民亨利?本尼特(Henry Benet)的狀況為例,3 我們所得到的材料是在除去種子、食品消耗量與交給磨房的那部分穀物後,他仍剩下3誇特2蒲式耳的穀物,而當時混合穀物的價格大致為4先令/跨特,由此他的農產品收入就為13先令。盡管有地區產量、地區差價的差異,但中等農民的情況應是基本趨同的。14世紀危機過後4,給人總的印象是1400-1650年的歐洲農業生產明顯好轉,515、16世紀農民的農產品收入則要多出許多,以1475年克利夫庄園的中等農戶威廉?紐曼為例,這時他一年的農產品收入要達到1英鎊17先令4便士。6畜牧業也在這兩個階段有著明顯的差異,由於綿羊存欄數目的增加以及其他牲畜數的增多,13世紀末羊毛、乳酪、豬肉及家禽等收入加在一起不過50多先令,而到了15世紀末、16世紀初由於英國羊毛出口激增等原因,中等農戶僅羊毛收入就可達4英鎊左右7。而農副產品及農民打工的收入也大為增加。占農戶主體的中等農民家庭一年總的收入可以由13世紀末的3英鎊一下子增加到15、16的10英鎊,即便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農民中的大多數實際收入普遍增加是肯定的。
二、 農民家庭的支出、消費與農村市場
農民實際收入的增加只是農民家庭經濟狀況好轉的一個方面,而在另一個方面中世紀晚期非經濟性支出的減少也越來越有利於農民家庭。馬克思說過:「農民必要勞動之上的余額的有無和多少,取決於封建地租的多少。」 13世紀半維爾蓋特農戶的地租大致為6-7先令。8但對於大多數農民特別是維蘭農民來說最大的負擔也是最多的支出則是各種額外的費用??諸如土地繼承捐、死手捐、結婚捐、塔利稅和法庭罰金等等9,而這些捐稅既無定額也不定時,完全依照領主的意願,比如某些地區的土地繼承金高達2-20英鎊,換句話說,農民家庭一年甚至幾年的收入都要搭進去。所以考慮到愛德華三世時期高額的軍隊稅,農民家庭一年不要說投入市場進行消費,便是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證。而14世紀之後由於庄園制下農奴制的解體不僅地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上述捐稅也隨著身份的上升而逐步削減甚至取消了。
租稅支出的減少肯定使得大多數的農戶家庭有了更多的贏余現金去市場上購買生活與生產用品,甚至可以為市場交換而去生產。17世紀早期的一個農場主喬瑟林他自己明白無誤的指出他的農業生產不是為了自家的使用,而是要到市場上兌換現金去購買其他商品。10上述情況其實早在15、16世紀便已出現。商品市場甚至是土地市場異常的活躍,在考恩庄園1549年111個土地持有人到了1589年還僅右31人仍持有土地,其餘的都將土地出售換取了現金。麥克法蘭斯認為15世紀末的英國農民都擁有相當數量的較為平均的財富。11不管怎麼說,農民手頭有大量贏余貨幣是可以肯定的。
貨幣的贏余也帶來了消費需求的上升。最為明顯的一點便是自從1350年之後農民的服裝變得越來越「時尚」。1213世紀時還是奢侈品的蔬菜這時已然通過市場成了農民餐桌上的美味。13而紡織品、乳酪、酒類等也都是市場上交易的商品。1500-1640年間英格蘭固定的集市大致有752個,由此可見當時市場消費的繁榮情況。14 法學家兼作家約翰.福蒂斯丘爵士在15世紀70年代形容英格蘭的平民百姓是「各基督教乃至異教國家中…衣食最豐盛之人。除了衣食的花費外,他們還有財力置辦新的器具,以致於銅器與錫燭台往往供不應求。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確實是在改善,…。」
可見,中世紀晚期占人口多數的中等農民的貨幣贏余的增加,對於英國消費需求的加大和市場的繁榮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減輕農民稅收和提高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民有可能更充分的投入市場、參與消費,最終拉動商品經濟的活躍於繁榮,這正是英國得以在轉型期後最早發展起市場經濟的關鍵,同樣也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Ⅵ 英國倫敦聖誕集市有哪些值得推薦
聖誕節購物是免不了的,如果你囊中羞澀卻又想買些聖誕物品增加節日氣氛,那麼倫敦的各大集市絕對是個好去處。Christmas Fair at Chelsea Physic Garden日期:11月29日-11月30日開放時間: 10:00-16:00地址:Chelsea Physic Garden 66 Royal Hospital Road,Chelsea, London, SW3 4HS價格:5.00 (CNY48.41)。
Ⅶ What features does London share with Brussels
都市田園
提起布魯塞爾,人們都知道她有「歐洲的首都」之譽,到了此地的人才能發現這個城市的田園味道。
表面上看,布魯塞爾並不符合人們心目中國際大都市的形象,除了國際組織的辦公大樓有些氣派,仰頭才能望見尖頂的教堂高聳入雲以外,摩天大樓並不多見。布魯塞爾具有丘陵地貌,它的馬路和街道依地勢修築,有很大的坡度,並且都很窄,叉路口特別多,有的地方有六七個叉路口,必須拚命記住你要走的有什麼標記,否則准會轉向。這里的生活節奏緩慢,娛樂活動似乎也比較單調。
但布魯塞爾的魅力正在於此。這里處處是綠,市區有大片的森林,城市的富人區就隱藏在森林裡。布魯塞爾的公園絲毫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幾乎沒有什麼建築,只有草坪、樹林和池塘,頂多有一座古堡或一些古老的雕像。草坪、樹林和池塘在市區也到處可見,穿行在這樣的街道上,又好像置身於園林之中。
中世紀的文化風情
布魯塞爾被喻為歐洲的十字路口,除了是一個國際化的商業大城外,它的中古世紀文化資產也不可小覷。布魯塞爾遺留了許多當時的古跡,最著名的就是風格奢華的巴洛克藝術建築。
位於下城區(lower town)的大廣場(Grand Place)從中世紀以來就是布魯塞爾的商業活動中心,經過法國1695年的36小時連續轟炸後,只剩下市政廳(L'Hotel de Ville)和一些當時的行會。市政廳有遺留下來的16世紀會議廳,可以欣賞雖然斑駁但仍看得出過去風華的裝潢和織錦畫。至於那些行會則更值得一看,前院的雕塑作品首先吸引你的目光。廣場西側的一號西班牙皇宮(Roi d'Espagne),為過去麵包店老闆的行會,也是西班牙最後一任國王查爾斯二世為宣揚國威所建,內部裝潢極度奢華。4號的Maison de Sac則為木匠和銅匠的行會,是一棟彌漫巴洛克藝術風格的華麗建築。隔壁5號是Maison de la Louve,為弓箭射擊兵的行會,這里有一座太陽神阿波羅射蛇的雕像。
在大廣場東部的上城區,會看到許多歷史悠久的宏偉建築,有些裡面進駐了議會等政府機關。大廣場西北方則是比較熱鬧的商業區,有位於古老建築中的股市交易所和舒適的購物區。
在倫敦,每日遭遇最多的是文化碰撞,見到最 少的是英國人。隨隨便便糾集幾個人就是一個小聯合國,這是一個真正由「外來人」組成的城市。倫敦西部的諾丁山是很有波希米亞風味的一個地方,也是倫敦最富有的地區之一,住著不少有錢人,它因為休·格蘭特在電影里打理的一個小書店而全球揚名。該地區的集市已經有幾個世紀的歷史,最出名的是每周六的古董集市,主要指Portebello Road上那段500米左右的市場,每周六從早上5:30起,大約有1500個小商鋪沿街擺開,10點的時候簡直是人聲鼎沸,而自中午過後,就紛紛收攤了。其盛景和英國冬天的陽光一樣短暫,卻都因此而更顯彌足珍貴。
諾丁山,遊人如織。盡管是古董集市,也有不少新貨,但全是從歐洲乃至世界各地製作販運過來的,風格各異。 有家小店專賣各種成套銀器,價格和全英國最豪華的百貨商場Harrods里出售的相差無幾,但顯然更適合「小資」趣味,這是英國人結婚時必會收到的禮品。
世界美味擂台 賽泰晤士南岸的Borough Market
美食集市建於1756年,曾經是倫敦中心城區最有名的蔬果集市,當年全英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貿易商人在此進行牲口、糧食、蔬果和水產交易。今日它則已變成世界各國廚師和美食家們鍾愛的集市, 各個國家的人在這里切磋美食,擺攤打擂台,場面極為壯觀。
朋克文化發源地 倫敦北區的Camden Market
Camden是倫敦多元文化體現最強烈的一個區,全英國最貧窮的10個居住區有4個在Camden,而這里又有聞名於世的大英圖書館和富人區Swiss Cot-tage。Camden也是朋克文化的發源地,路上還能碰到穿著打扮極其怪異和個性化的青少年,如果你想要過把朋克癮,集市裡就能買到相應的裝束。
在Camden Market見到了大量中國人和印巴小攤和美食,有一陣還恍惚進了上海的城隍廟小集市,連著幾個鋪面在出售中國的絲綢品,當然其價格是國內買時的幾倍。歐洲人來倫敦旅遊,假如要去集市的話,這是必到之地,當然這里也有古董、珠寶、餐具等各種小玩意。
倫敦集市起源
倫敦比較有規模的集市有70多個,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最初,來自英國其他城市的農民在周末湧入倫敦擺攤,賣各種自產的水果、蔬菜、水產和肉食,逐漸形成固定的集市。如今,這種「農民市場」依然興盛,但隨著交通網路的迅速發展,歐洲其他城市的商販們開始進入倫敦,於是,倫敦的集市從純粹的英國農民市場過渡到多元文化集散地,商品也從傳統的英國食品擴大到古董、衣服、飾品、書籍等各種生活用品。
Ⅷ 請問英國有哪些著名的街道啊中文名叫啥啊
倫敦著名街道:
OXFORD
STREET
REGENT
STREET
BOND
STREET
NEW
BOND
STREET
上面都是購物街。
HARLEY
STREET
-
因牙醫以及整形醫生知名,
PARK
LANE
-
從名字可以大概猜出,是海德公園旁邊的一條林蔭大道,南北向,
ABBEY
ROAD
-
BEATLES錄音室所在地,
PORTOBELLO
ROAD
-
著名的波托貝洛路古董市場在附近,路沒有名氣,集市有名。
KESINGTIN
HIGH
STEET
-
肯辛頓高街,也是購物時尚街,
此外還有THE
MALL(白金漢宮正門出來那條街),STRAND(戲院和商業街)也是非常有名的街道,都在倫敦市中心。
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也有幾條有名的街道:
THREADNEEDLE
STREET
針線街,一提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是說英格蘭銀行(英國央行),
BISHOPSGATE,
主教大街,
CANNON
STREET,
CHEAPSIDE,
這幾條街道兩邊銀行和金融機構林立。CHANCERY
LANE,一條很窄的街,高等法院、律師公會和法律事務所集中地。
最後一個FLEET
STREET艦隊街,以前的報社街。
Ⅸ 浪漫的英格蘭小鎮:斯卡布羅集市
斯卡布羅集市位於英國西南角波斯科諾漁村小鎮。那兒到處充滿著善良、幸福、溫柔和陽光。
那兒有一片看不到邊的濱海平原,從海平面涌來的海浪,小鎮上到處都種著花兒,芬芳的香味濃郁得像窖藏了多年的酒,吸一抹酒香便可醉人。
我踩著布萊曼悠遠又清越的歌聲,漫步在遙遠而神秘的蘇格蘭。我聽說那是屬於維京人和凱爾特人的古老歌謠,卻讓我感到詫異,那殘暴又冷酷的野蠻人,竟然也有著與我同樣纖弱的靈魂。
無謂的停留,是最奢華的浪費,作繭自縛的執念,是最不該有的辜負。辜負時光,辜負親人,辜負朋友,辜負每一個人愛你的人。
就如,江水無法倒流,人生無法重啟。花兒謝了,還會有盛開的時候。面容沈默了,終會有微笑的時候。睡著了,終會有蘇醒的時候。
所以,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斯卡布羅集市,那裡會有人送你已種了二十五年的歐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它們將代表著善良、幸福、溫柔和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