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乾隆生日英國使者送什麼禮物

乾隆生日英國使者送什麼禮物

發布時間:2022-10-31 06:11:21

⑴ 乾隆君王給英國國王的一道聖旨,喬治三世看過後,為何假牙都笑掉了

因為喬治本來就是想用先進的武器跟康熙做生意,沒有想到康熙那麼自負,說他看不上這些小玩意,康熙看不上的小玩意,其中就有火葯等,我們都知道火葯的威力了,所以喬治笑康熙太過自負了。

總結一下,其實西方國家一直都在提醒大清政府,可是大清政府就一味以為自己就是最厲害的,導致最後落後給挨打了,所以喬治收到聖旨才會笑到假牙都掉了。

⑵ 當年,乾隆因為何事給英國國王下了一道聖旨,現存大英博物館,看完後讓人開懷大笑

乾隆八十歲大壽時,英國使者奉喬治三世之命前來賀壽,同時提出要和中國互通商貿往來,乾隆卻下了一道聖旨,上面的大概意思是中華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你們喜歡中國的絲綢瓷器,可以賜予你們,不需要和你們通商,這道聖旨當時引起喬治三世的哂笑,至今聖旨還在大英博物館里保存著,其狂傲自大的態度讓後世人看了忍不住開懷大笑。

至於通商的要求,乾隆親自給喬治三世寫了一道聖旨作為回復,聖旨的大概內容是,我們地大物博,什麼都不缺,不需要和你們小國互通商貿,你們如果仰慕中華的瓷器和絲綢,每年可以賞賜給你們就是了,你們路途遙遠,不用再來進貢了。據說被稱為瘋子皇帝的喬治三世看到這道唯我獨尊的聖旨時,笑的假牙都掉出來了,這封妄自尊大的聖旨至今還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供後人參觀,至今遊客看到乾隆當初妄自尊大的口吻,仍然會忍俊不止。

⑶ 英國使節見乾隆行跪禮,百年後清朝使節見女王行什麼禮

百年後清朝的使節見英國女王時摘下帽子向女王鞠躬,行使的英國的外交禮儀,他使用這種得體的禮儀保住了大清的外交臉面。

這件事情發生後英國的矛頭直接指向清朝,揚言要和清朝斷交,並派兵駐扎清朝。還要求捉拿雲南總督,藉此要求清朝開放雲南邊界對外貿易等。

為了安撫英國,清朝當時和英國簽署了《煙台條約》並答應安排使節到英國去賠禮道歉

就這樣百年後的清朝使節去見英國女王,這使節叫做郭嵩燾,他行使的則是英國本地的禮儀,他非常聰明,並很有頭腦。他到英國後,在見英國女王前,他先多方請教外國人見女王的禮儀問題。因此他見到英國女王時,只是摘下帽子向女王鞠了一躬。

⑷ 乾隆給國王下了聖旨,聖旨中說了什麼,看後笑掉大牙

在乾隆時期清朝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可以說是名列前茅。在乾隆八十大壽這一年當時的歐洲雖然已經掀起了工業革命不過那時候工業革命的成果還沒有讓他們的國力增強,因此對於這個東方大國的皇帝辦80大壽,西方國家還是很重視的,派出了很多使者來祝壽。

聖旨上寫的意思就是說,我大清早物產豐富啥都不缺,人民生活自給自足,你如果想要跟我做貿易的話,沒有這個必要,你需要啥?我每年可以賞賜你一點兒,而且朝貢的禮物也不需要送給我,在心裡邊兒有個意思就行。也正是因為這一道聖旨讓英國看到了清朝的狂妄自大。之後的英國大力發展工業,而清朝卻因為閉關鎖國喪失了跟英國貿易往來的機會,沒有坐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班車。

⑸ 精彩發現:歷史上的乾隆盛世是真的嗎

在清朝時期,總共有兩個時期,被稱為盛世,一個是康熙年間,一個是乾隆年間,而在乾隆年間,威震海內國庫充盈,表面上是巔峰的時代,然而事實上卻是個飢餓的盛世,有一位英國的使者,叫馬嘎爾尼,前來為乾隆80歲生日祝壽,他對中國充滿了期待,從小他就從馬可波羅游記這本書中,看到了中國的富饒和美麗,簡直就是天堂一樣,於是馬嘎爾尼最大的夢想就是能來到中國,見證這里的一切,但是在這里卻發生了幾件事情,讓馬嘎爾尼卻直搖頭。

馬嘎爾尼一行人達到了700多人,乾隆皇帝聽說英國的使臣前來給自己祝賀,非常的高興,便派了幾名官員,帶上禮物,去迎接英國的使者,但是由於禮物過多,並且路上還有一些死的家禽,英國人只好將一些禮物,丟進了大海,但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許多當地的百姓,紛紛跳進了大海,進行了打撈,並用鹽對家禽進行腌制,一時間清朝的官員也非常的尷尬,馬嘎尼爾看見後直搖頭,沒想到清朝的百姓如此貧窮。

等到馬嘎爾尼一上岸,還有等著他的是,清朝的官員對百姓的壓榨,當時馬嘎爾尼一行人,需要當地人領路領航去天津港,但是卻發現清朝的官員卻抓一些人去當領航,還不給銀子,如果有什麼事情,還要受到嚴厲的處罰,馬嘎爾尼為了見到了乾隆皇帝,還和清朝禮儀官員吵了一架,原來禮儀官員覺得馬嘎爾尼應該實行跪拜禮,最後得到妥協,馬嘎爾尼只用單膝跪拜的禮節見乾隆,當時馬嘎爾尼還提出了幾個貿易條約,還要求簽署條約,而且這些要求對當時清朝的發展非常的有利。

馬嘎爾尼還給乾隆,送去了西方的鍾表,望遠鏡,100門炮艦模型,武器等物件,但是卻遭到了乾隆的拒絕,乾隆覺得清朝是個大國,不需要和英國進行貿易,自己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後來馬嘎爾尼使團在清朝待了一段時間後,便返回了英國,馬嘎爾尼的部下還說,我們進入清朝的時候像乞丐,居住哪裡的時候像囚犯,離開的時候像個小偷,馬嘎爾尼還把自己在清朝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回憶錄,試想如果乾隆當初能英國建立貿易關系,認清形勢,清朝會滅亡嗎?小編認為乾隆盛世都是假的。

⑹ 康乾盛世時,一外國使者見了乾隆一面回國後預言了大清的滅亡嗎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其實力是遠超外國的,直到清朝末年落後的封建制度遭到了資本主義的入侵開始瓦解。不過封建王朝還是締造了很多盛世,比如康乾盛世,那時的大清在世界的實力還是首屈一指的,各個國家年年都來中國拜見。不過乾隆是個典型的敗家子,揮霍了整個大清為以後的屈辱買下來了伏筆。

就這樣馬戛爾尼吃了癟回到英國,將來華的過程都記錄在日記里。他對此行是這么評價的“中國是一個神權專制的國家,只是一座雄偉的廢墟,最終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最終也如馬戛爾尼所預料到的,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了屈辱的歷程,最終導致大清王朝崩塌。

⑺ 鴉片戰爭前夕,英國派馬戛爾尼,給乾隆祝壽之前,就預謀准備用鴉片挑起戰爭,還是之後呢

是之後的,因為;
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是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轉折點。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到了十九世紀,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大力發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十九世紀初輸入中國的鴉片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國資產階級從這項可恥的貿易中大發橫財。由於鴉片輸入猛增,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並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如不採取制止措施,將要造成國家財源枯竭和軍隊瓦解。於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聽候處理,並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克服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不法煙商的阻撓、破壞,共繳獲各國(主要是英國)商人煙土237萬多斤,從6月3日至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面對清政府的禁煙措施,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立即掀起一片侵華戰爭叫囂。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餘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到達中國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正式開始。7月初,英軍侵佔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廣州與英國侵略者談判。英軍卻於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發動進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琦善私允英軍條件,違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後來受到嚴懲。但在26日,英軍卻不待中國政府同意就佔領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後立即對英宣戰。2月下旬,英軍攻陷虎門炮台,水師提督、愛國將領關天培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5月,英軍逼近廣州城外,清軍全部退入城內。下旬,新任靖逆將軍奕山向英軍乞和,與英國訂立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廣州和約》,規定由清朝方面向英軍交出廣州贖城費600萬元。
英國政府不滿足義律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調援軍,擴大侵華戰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台灣。10月攻陷定海、鎮海、寧波。1842年5月,英軍繼續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台,寶山、上海相繼失陷。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於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此結束。
與清朝統治者相反,沿海各地人民始終堅持了反對侵略的斗爭。1841年5月廣州北郊三元里一百零三鄉人民群眾圍殲英軍的戰斗,是人民群眾自發抗英的高峰。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⑻ 清朝皇帝過生日收到什麼禮品

康熙過壽
60大壽特設「千叟宴」
禮物:百壽紋瓶、萬壽紋尊

沿街30里鋪滿細軟的黃沙,一路張燈結綵。每一處街鋪,每一座城門,都用朱漆彩繪,寫滿「壽」「福」字。彩幡飄揚,旌旗獵獵。路邊的戲台上,精彩的劇目不斷上演。百姓早早停下手中的活計,載歌載舞,參與到盛大的歡慶活動中來……這是康熙60大壽時的真實記載。

在這場歷時數十天的慶典中,康熙認為像自己一樣活到這個歲數的君王再無他人,因此決定與天下老者同慶,凡是65歲以上的,無論官民,都可以到京城參加暢春園的聚宴,也就是至今流傳的「千叟宴」。各位皇子、皇孫、宗室子孫年紀在10歲以上、20歲以下的,都出來為老人們執爵敬酒分發食品,扶80歲以上老人到康熙帝面前親視飲酒,以示恩寵,並賞給外省老人銀兩不等。一時間,從全國各地來京為皇帝祝壽的65歲以上的壽星們,齊集京師,多達數千人,僅浙江省的耆老就有300餘人。

南京博物院的王成介紹,古代皇族的生日成為普天下的節日,叫做「萬壽節」,而瓷器因為歷朝歷代都喜歡,所以常被大臣們用來作為給皇帝祝壽的賀禮。

在南京博物院的瓷器館內,就有曾經是皇帝生日禮物的寶貝。一件是青花百壽紋瓶,這件瓶子看上去並不耀眼,白底青色的字。但仔細看,上面寫了一百個「壽」字,每一個「壽」字都不一樣,有圓形、三角形,還有的繪製成了蟠桃的形狀,有的「壽」字上半部分是小山的形狀,寓意壽比南山,也有的「壽」字線條蜿蜒復雜,寓意生命連綿不斷。

另外一件青花萬壽紋尊更是讓人驚嘆。一米多高的青花瓷瓶,瓶口和瓶底的一圈都各寫著48個壽字,瓶身共70行,130排壽字,總共約一萬個「壽」字,因此稱為萬壽瓶。與百壽紋瓶一樣,每個壽字都不相同,分別有著獨特的含義,十分精巧。這么多的壽字,寓意「萬歲,萬歲,萬萬歲」的祝福。

「這兩件都是康熙60大壽時,臣子送的生日禮物。」南京博物院的王成介紹。

康熙皇帝活到了69歲,而乾隆皇帝活到了89歲。

乾隆80歲生日時,為給乾隆祝壽,四大徽班進京獻藝。後來,經過和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各劇種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

乾隆60大壽時,有個賀禮是「黃底青花龍捧壽紋六棱瓶」。

黃色的瓶底象徵著皇家的高貴之氣,瓶身六條棱,六個面,線條優美。每個面上都有一條五爪龍,每個面上寫著一個篆體的「壽」字,寓意皇帝是「九五至尊」。瓶子的頂部和底部各有一圈回紋,接下來一圈是如意雲紋。此外,還有連珠紋、香草龍紋、蕉葉紋等各種花紋,做工之細膩,令人嘆為觀止。

慈禧太後的專用瓷器,上面都有「大雅齋」三字。當年,慈禧太後為了慶祝自己的60大壽,不惜花費150萬兩白銀修建頤和園。而且,在此期間,她更說出「誰讓我不開心,我就讓誰不高興」的話。

但就在她60大壽期間,兵敗的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清王朝逐漸走向滅亡。

慈禧太後70大壽時,收到的禮物多多,其中有一個粉彩壽桃紋天球瓶,據記載也是當時的賀禮之一。

這個瓶粗直的瓶頸、滾圓的瓶身,看上去十分敦實。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瓶身上畫著大片的壽桃,瓶頸上是一隻紅色的蝙蝠。

為什麼畫的是桃子而不是蘋果呢?孩子們想了老半天,說「桃子吃了長生不老」。王成給孩子們講起了孫臏的故事。他說,孫臏有好幾十年沒有回家,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來母親要過生日,於是回家給老母親祝壽,當時沒有其他禮物,就帶了桃子。這桃子說來神奇,孫臏母親吃了以後立刻變年輕了。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吃桃子可以年輕,長命百歲。所以,壽桃就成了祝壽的必備品。

那為什麼要畫蝙蝠呢?因為,「蝠」與「福」「富」諧音,蘊含了美好的祝願。

據介紹,除了瓷器,古代皇族過壽,壽禮多為字畫、屏風等風雅之物。

來看一眼康熙60大壽時,眾皇子給他送的清單:雍親王送的是萬壽海屋添籌玻璃插屏、萬壽鎏金鑲嵌集錦寶鼎、萬壽琺琅四方平安花尊、天然靈芝獻壽仙桃盤、群仙慶壽壽山琺琅盆景、南極呈祥圖(仇英畫)松鶴圖圍屏等。而十四貝子送的是萬壽圍屏、觀音蓮花經、萬壽雙喜鼎、四喜漢銅爐、百子獻壽玉杯、瑤草琪花瓶(成窯)、群仙拱壽圖等。生日禮物多是珍貴的筆墨紙硯、瓷器、盆景、字畫等。

⑼ 乾隆時期,英使送給大清的榴彈炮,後來去哪了

清朝覆滅的最終原因在其閉關鎖國、自視甚高,雖然閉關鎖國從根本上使得清朝落後於西方國家,但是清朝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而是一步一步走向了極端化。順治年間清朝為了防範逃出海外的明朝余黨卷土重來,他們採取了更為嚴苛的海禁政策,甚至連尋常的貿易也不能正常進行。

這樣的禁令在清朝平定三藩之後才有了轉機,當時社會穩定,清政府沒有了政治危機,而且有人提出海禁政策影響經濟收入,可能導致國庫虧損。

那個時候的清朝由康熙皇帝統治,康熙為人開明,便同意了開放海外貿易。廣州、寧波等通商口岸都是在那時被允許開放,並且一些外國的商船也被同意來華貿易。而清朝在那次的貿易中獲利不少,年平均關稅高達四五十萬兩白銀。


對於英國使者送來的各種禮物,乾隆皇帝也沒有顯露出太多的詫異,他認為中國地大物博,英國的這些東西在他面前不過是班門弄斧。

在經過選擇之後,乾隆皇帝將英國人送來的各種刀劍等,甚至是榴炮彈等都放進了庫房,只留下了表面上看起來非常新奇的鍾表,交給工匠們研究如何使用。關於乾隆皇帝的做法,在我們後人看來,他錯過了與世界聯系的最佳時期。

不過受知識水平的限制,在當時的人眼裡,他們並不知道地球儀能夠指導人們環球航行,也不理解氣壓計是物理學發展的產物,更不懂得榴炮彈是無機化學與熱力學結合的復雜的且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乾隆皇帝甚至也沒有想到清王朝會終結在西方的炮火之下。那一次的訪華對英國來說可能只是一次外交,對中國來說但卻是古代中國接觸近代科學最近的機會。

⑽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為何乾隆不屑一顧

由於中國一直是古老的文明大國,歐洲人傳說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聰明最禮貌的一個民族。他們傳說,中國是以孔子的理論來指導的國家,整個國家就和一個大家庭那樣親愛和睦。英國人馬戛爾尼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成長起來的中國迷,他一輩子最嚮往的事就是去中國。

其實在在明朝後期,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已經開始產生。中國的茶葉和瓷器等物品開始大量向西方出口。滿清統治中國後,下了許多禁令。尤其是乾隆皇帝上台後,閉關鎖國更加嚴重。而英國等歐洲國家的飲茶之風已經形成,英國人的商業頭腦十分發達。所以英國女王希望能和中國做貿易。

英國包攬了中國出口的所有茶葉,然後英國在轉手賣給歐洲的其他國家。僅僅是茶葉一項,英國人每年就賺到了330萬英鎊,這個數字是英國財政總收入的十分之一。英國也要付給清朝400萬銀子,再加上瓷器和其他商品,每年有600萬兩銀子流入中國。但是滿清入關後,就中斷了此項生意。

1793年,英國女王派遣馬戛爾尼使團訪華,這是中國的第一個英國外交使團,是清英之間最重要的一次早期交往,是清英關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為了與中國打好關系,英國此次派出了800多人的代表團。英國送給中國的禮物裝滿了兩艘船隻。

英國從來沒正眼瞧過任何國家,尤其是瞧不起和中國齊名的古代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英國女王為了這次訪華,在禮物上做了充分的准備。馬嘎爾尼代表團走了9個月,才從遙遠的英國來到中國。當時的中國皇帝是乾隆,英國使者將帶來的禮物清單給乾隆看,乾隆一看,頗為不屑一顧,差點就扔到地上。

到底是什麼禮物讓乾隆皇帝如此不屑一顧呢?周邊附屬國覲見的禮物都是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而英國使者帶來的是他們的科技。英國人的禮單:蒸汽機、棉紡機、織布機、熱氣球、豪華四輪大馬車、座鍾、懷表等十分齊全,還包括了8門最先進的野戰炮和世界最大戰艦君主號的模型。清朝大臣絕大多數都是文人出身,他們對此不感興趣,甚至一致認為他們是奇淫技巧。

君主號戰艦可以裝110門火炮,在當時等同於美國的航母。英國使者見乾隆皇帝和滿朝文武都不屑一顧,只好拿出最後的殺手鐧,一套純銀製作的太陽系運動儀。只可惜乾隆只知道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連英國是哪裡的都不知道,更別說太陽系了。英國使團的禮物沒能博得乾隆的歡心,自然得不到好臉色。咽炎問題,需注重方式方法,程老師(薇:yy91051)專注咽炎多年,幫你對症調理.

馬戛爾尼使團這次訪華算是失敗了,作為慣例,清政府回贈了因果使者3000多件禮物,多是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之類的東方產品。而馬戛爾尼使團帶來的科技卻靜靜的躺在倉庫里,上面已經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塵。清朝後世皇帝也無人正眼看它一眼。

馬嘎爾尼失望了,他對中國的評價是:「中國就行一艘破舊的戰艦,它之所以沒有沉沒,全在於精明的船長。一旦一個無能之人走上指揮位置,它將無法承受暴風驟雨。」50年後,英國用鴉片戰爭打開了清朝的大門。

閱讀全文

與乾隆生日英國使者送什麼禮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空置稅什麼時候開始征 瀏覽:436
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合適 瀏覽:985
出口印尼中華多少錢一條 瀏覽:123
為什麼義大利登山靴出名 瀏覽:390
中國移動Edge什麼意思 瀏覽:180
義大利什麼車銷量好 瀏覽:173
美國用什麼導彈炸死伊朗將軍 瀏覽:831
越南降真香有什麼特點 瀏覽:907
越南頭頓的河叫什麼 瀏覽:609
葡萄牙在印度什麼地方 瀏覽:179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哪個城市舉辦 瀏覽:816
義大利買哪些車便宜 瀏覽:208
英國正規軍有多少人 瀏覽:482
哪裡有越南榴槤苗買 瀏覽:526
中國進口豬產品有哪些 瀏覽:794
印尼出國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212
印尼巴士飛機怎麼起飛 瀏覽:467
印尼白刺參是什麼 瀏覽:914
英國留學可以辦什麼銀行卡 瀏覽:255
義大利文圖拉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