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留守生活怎麼樣

英國留守生活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0-31 20:49:59

❶ 留守兒童的現狀如何

中國留守兒童現狀:有的被侮辱、有的被性侵、缺乏親情,缺乏關愛。
全國婦聯2013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目前至少有6102.55萬人,超過了全國兒童總數的五分之一。
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很多孩子無力抵禦來自外界的凶險,溺水、交通事故、被性侵。有些孩子也開始對世界懷有深深的敵意。留守兒童犯罪率一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六月初至今,新京報記者兵分四路,走訪全國多地,通過從留守到流浪、安全隱患、侵害危機、青少年犯罪四個方面,為您多角度呈現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也試圖通過專家的答疑解惑,來探尋這一現狀的解決之道。

他們的共同身份是留守兒童。父母離鄉打工,他們守在故鄉,缺少蔭庇、呵護和管教,被關愛遠離。
《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在2014年發布,其中指出,留守兒童往往有嚴重的自卑感,但又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大多數兒童對父母充滿怨恨,盲目反抗。

❷ 留守兒童生活現狀是什麼樣的

「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與對策探悉

「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與對策探悉

「留守兒童」就是父母雙方外出打工,孩子被迫離開父母,廝守在當地讀書的兒童。這些兒童由於過早脫離了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其生活、學習和心理都要經受前有未有的境遇。有的不適應,感到孤獨無助,有的承受不了新的壓力,誠惶誠恐,有的勞累過度,力不從心,等等。因此,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成了研究當今教育問題中出現頻率較高話題。為了實際、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筆者通過問卷的形式對某農村中學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並從中收集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和真實的數據,進而對素材和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提煉,力求從中找到有效對策。於此提出來與大家切磋。但鑒於時間、水平的有限,不妥之處在所難免,還望方家斧正。
一、問卷調查
1、問卷的設置及意圖
本問卷共設計有8類問題:留守兒童的吃、住、用;與父母聯系頻率;雙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難;學習情況;老師的關心程度;今後的希望;16個小題。題型為封閉選擇和開放問答兩類。目的在於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現狀。
2、調查的過程與方法
我校一、二年級共16個班,每個年級按成績分為兩層。調查中隨機抽了兩個年級、兩個層次的8個班級的52名學生。分別以不記名的形式獨立作答。並另卷調查了全校「留守兒童」等情況。
二、現狀分析
1、數據的匯總
回收答卷52份,52份答卷均有效。為了便於統計,只隨機統計50份。統計具體結果見附表。
2、現狀的分析
(1)留守兒童面大。父母雙方外出打工:12.1%;父母一方外出打工:51.8%;單親和孤兒:6.2%。
[簡析]實際上沒有父母直接監護的佔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總共就占總數的70.1%。這些兒童要麼缺乏父愛,要麼缺乏母愛,當然就極有可能性格發展缺失。尤其在對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應有的照顧和愛護,由此,他們的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甚至變異滋生蔓延,影響他們自身的發展,影響學校影響社會。
(2)監護不能落實。祖父母外祖父母監護佔56%;無人監護佔26%;其他親戚監護佔18%。
[簡析]隔代監護,一是心理代溝太深,祖孫難於溝通,二是祖輩過度溺愛,百依百順,三是沒有教育理念;親戚監護,日子一長,孩子或多或少有過失,只要親戚批評責備,他們之間就有可能產生心理隔閡,嚴重的甚至鬧矛盾;沒有人監護,不僅這些孩子心理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準主意而失誤。
(3)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32%的留守兒童雙休日的生活水平與在學校寄宿差不多;人均每周包括乘車的零花錢6.28元;
[簡析]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從上述數據看出,很多留守兒童基本生活都無法得到滿足需求。
(4)父母親情淡薄。36%的留守兒童與父母不是經常聯系;與父母雙方經常打電話的佔18%;父母經常給我打電話只佔46%。
[簡析]父母親情是兒童子心理健康發展的根本元素。這種東西是任何事物都無法代替的。然而,現在的父母,由於沒有教育知識教育經驗,有的因為生活所迫,很少關注孩子的心理,甚至連電話就不與孩子聯系。這樣孩子就感到沒有根基沒有依靠,沒有自主沒有目的,如空中的落葉,時常無所適從。
(5)家務勞動繁重。80%的留守兒童在雙休日要做家務勞動;52%的留守兒童要在雙休日做飯。90%的留守兒童自己洗衣服。
[簡析]本來讓孩子們勞動可以培養勞動觀念,但這些孩子做家務勞動都是在被動進行,因此對家務勞動大多感到厭倦。同時,有孩子也的確由於學習時間緊而沒有勞動時間,有的孩子還真的有很多家務勞動不會做。這樣就給留守兒童帶來了心理的壓抑和具體的困難。
(6)老師關注太少。本期以來,46%的留守兒童還沒有老師找他談過話。
[簡析]留守兒童應該是我們教師關注的重點,然而從調查看,我們的教育工作還的確很不到位,竟有46%的留守兒童在將近兩個月的教學時間里沒有與老師談過一次話,即使是批評也是如此。
(7)學習壓力很大。50%的留守兒童感到學習壓力大;30%的留守兒童明顯表示學習成績不好;部分表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識字,不能輔導學習,想學好沒有條件。
[簡析]本來適當的壓力有利於學習,但留守兒童的壓力一是來自多方面,二是壓力太大。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為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8)心理壓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兒童表示為不會做飯,不會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見,思念父母,16%的留守兒童為今後的生活著急,部分留守兒童感到孤獨,失望、羨慕別人;煩惱,既要照顧自己,還要為家裡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裡的大小事務由自己處理;得不到同學不理解;有時遭別人歧視等。
[簡析]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進入青春期後,雖然具有了獨立意識,但畢竟經歷不夠、能力不足,對父母還具有很強的依附性。然而,這些留守兒童不會做飯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獨、失望、煩惱、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視,甚至為今後的生活著急,等等。顯然,對同樣一個十二三歲的留守兒童來說,所擔當的負荷肯定是超載的。
三、對策探悉
1、成立自立組織
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在於引導他們建立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鍛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從而促進他們自然、順利成長。據調查,這些兒童中有個別孩子很懂事,能正確看待自己的處境,認為父母不在身邊,我們更應理解父母的難處,更應為父母減少擔心,於是覺得,在家裡累點苦點也很自然。因此,我們認為,班級應該成立「獨立兒童小組」,學校要成立「獨立兒童」委員會,要選用其中具有獨立能力的孩子擔當成員,從而擴大他們的影響,發揮他們的輻射作用,讓他們在老師、學校的引導下自己管理自己,從而保障自我鍛煉。這樣,既可增加心理傾述渠道,增進夥伴之間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覺,同時自己的組織便於隨時請教,隨時求助。
2、建立專門檔案
從我們的調查看,現在的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極個別經濟十分困難外,最缺的不是財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兒童。因此,不論是一個班級,還是一所學校,我們都應把他們作為我們教育的重點,在教育活動中,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多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待他們。但從現有狀況來看,很多學校如我們調查情況相似,對其關注不夠,有的甚至漠視了這一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認為,不管是班級還是學校必須建立留守兒童專門檔案,要跟蹤他們的成長過程,從而保障對他們生活上的必須求助,對心理上的及時疏導。
3、定期召開會議
留守兒童問題應該是當今教育的新問題,也是當今教育面臨的難點問題,而且學生所佔比例大,涉及問題多。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班級,每期都要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留守兒童問題,要形成會議制度,要通過會議形成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決議和制度。從而保證班級、學校在決策上的「政策」支持,同時,促使我們把握和突出「以生為本」的教育重心,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宗旨。
4、設立咨詢機構
留守兒童的問題並不全是共性問題,不同兒童往往其問題有著本質的不同,如果從組織的角度,以集體的活動形式去解決個性問題實際上是不現實的。因而,針對留守兒童的別個問題和個性問題,學校還要設立相應的咨詢機構,一是便於作個別心理疏導,二是便於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謀劃策,三是保證了專門途經,如:設立「學生請教處」(或者「獨立兒童辦公室」),成立「獨立兒童熱線」,確定接待時間(如課外活動),委派熱心且懂心理的老師負責接待。
5、師生互結對子
按筆者調查統計,留守兒童、單親、孤兒一共為18.3%,班額以60人計算,每班不超過11名。因此,要保證對這些兒童的關懷真正落實,我們不妨通過師生一對一的互結對子,實施幫扶。現在的中學,一般都是按20:1的比例配備的教師,而且大多數學校都超過了這個比例,因而,按這樣計算,實際上每位教師結對的留守兒童都不會超過3名。也就是說,這種做法是既實際又能保證每位留守兒童得到幫助關懷的最後防線。
總之,留守兒童是當今教育面臨的新問題,新難題,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引起高度重視,都應做為其工作的重點之一去研究去解決。

「留守兒童」教育現狀調查統計(2005.3)
1、我獨立原因( )
A父母外出打工:佔76%。 B、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一方出走:佔10%。
C、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父母一方去世:佔6%。 D、父母雙方去世:佔8%。
2、我在家裡由( )照顧。
A祖父母:佔44%。 B、外祖父母:佔12%。 C、其他親戚:佔18%。 D、自己:佔26%。
3、與父母的聯系( )。
A我們雙方經常打電話:佔18%。B、父母經常給我打電話:佔46%。C、我經常給父母打電話。D、不經常聯系:佔36%(其中8%為孤兒)。
4、聯系條件( )。(並在橫線上填上要求內容)
A父母的電話::28%有電話。 B、家裡的電話:52有電話。
C、父母打工的地址:只有2名學生知道具體地址。 D、打公用電話。
5、父母與我聯系的內容( )。
A學習問題最多:佔18%。 B、生活問題最多:佔6%。 C、學習、生活較多:佔68%。D、了解祖父母外祖父母身體健康。(孤兒8%)
6、你敢把你的真實想法告訴父母嗎?為什麼?
不敢把真實想法告訴父母的40%。幾年回來一次,母親去世,父親肺結核住院,不想再給父親添麻煩;父母不理解2;因為我在學校沒有認真讀書;家裡困難如果讓父母知道了,父母更難過、更擔心、傷心、失望10;怕父母吵3;因為我說出來後怕他們不答應;
看得出:懂事,能理解父母,更有60%的孩子敢把真實想法告訴父母。
7、除買米的錢外,每周有零花錢 6.28元 。
8、雙休日,一般做些什麼?80%參與做家務。
9、雙休日誰做飯?雙休日,你吃的東西比學校好嗎?自己做飯佔52%,吃的東西與學校差不多 佔32%。
10、父母沒在家,你有哪些困難?經濟問題、家務事問題、心理問題,
沒有足夠的零花錢2、經濟困難10;需要買資料時不好向足父母要錢;
爺爺奶奶不識字,不能輔導我們學習6;學習壓力大;
心裡想媽媽;身邊沒有最關心的人2;生活上缺少關愛3;生病了只好忍耐著;生病沒有人照顧;爺爺奶奶沒有父母好2;有困難無處說2;難過時沒有人安慰;
有些事情做不完;祖父母老了,什麼事都是自己做,家務事做不完;自己做飯自己洗衣;洗不好衣服4;做不了重活;吃水有困難(取水很遠);不會做飯;吃不到好的東西(生活困難);沒衣穿沒錢花,生活困難,還要照顧多病的爺爺奶奶2;自己的繁瑣小事增多了;
孤獨5,失望、羨慕別人;煩惱,還要為家裡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裡的大小事務由自己處理2;想父母回來,家務事做不完4,壓力大,遇事沒有主見2(孤兒);得不到同學不理解;有時遭別人歧視;
11、學習情況調查( )(可以填幾項)。
A我就覺得學習壓力大:佔50%。 B、我的成績(好/不好):回答為不好:佔30%。 C、我對讀書的態度(熱愛/熱愛)。
D、讀書不如打工等。
12、本期老師找你談過幾次心?談一些什麼內容?
沒談過23;(我找老師談教材免費怎麼沒有我?)佔46%。
談學習成績17;違反學校紀律3;談學習態度2;沒完成作業,老師發火;作業差;總24項。占談話內容的61.5%。
談生活困難11;關心;經濟;孤獨、悲涼;談家庭情況;總15項。佔38.5%。
13、本期,我違反了學校的紀律17人次,原因是( )
A與同學玩出了矛盾後,打起來了。 B、打牌玩。 C、不讓別人知道拿別人的東西。D、其它。
14、我今後生活( )
A我為我的今後生活著急:佔16%。。 B、我認為我今後的生活會很好:佔38%。 C、我不知道我今後會怎樣:佔48%。(其中一位學生選了兩項)
16、我的希望
在生活我希望上:
心理需要關愛,生活需要改善,學習需要減壓,
希望親戚鼓勵和幫助2;能得到學校的關懷;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家,感受被關心的滋味2;有很多朋友,不再孤獨2;多得到關愛2;希望有人幫助我;與大家打成一片;希望擁有其他人一樣的愛2;希望父母回家6;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地度過每一天2;
希望在學校吃的與家裡差不多; 2;希望有一些零花錢,沒有菜的時候,能夠不吃白飯;希望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4;吃得好穿得好父母得愛得更多4;只要求吃飽,營養足夠就行了;生活比目前有好轉;
希望過上好生活12;擺脫痛苦的世界2;望父母安康5;全家健康平安2;獲得自由;不住在校內;

在學習上我希望:
渴望關愛,希望學習好,壓力大,想改變現狀。
希望得到同學幫助9;希望與同學討論問題4;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得到老師的關心;希望老師給我無私的愛護;
成績越來越好17;我應該把成績搞好;能有提高,讓遠在他鄉的父母高興2;希望學習比父母在家時好些;抓緊學習,為父母爭光;希望在沒有父母的看護成績不下降;成績優秀,同學友好,考一個好學校7;不讓父母失望;我不想因為家庭原因影響我學習;努力刻苦地學習;
希望英語成績上升3,希望父母親戚不要給我壓力;希望學校不要在學習上給我壓力;學習沒有大壓力;
希望通過我的努力改變家庭現狀;希望通過努力實現我的理想;
不想讀書了;想努力學習,但一上課就胡思亂想;補缺參考資料和學慣用具2;
(數據中的數字表示相同答案數目)
學生(來自於問卷調查--2003年)
輟學
我校招生:三年級345 二年級513 一年級486合計:1353
流失:(138—9 )=129
流失率:
全校流失率:128/1353=9.53%。三年級流失率:流失(54-2)/345=15.07%;二年級流失率:流失(59—6)/513=10.33%;一年級流失率:24/486=4.93% 。
輟學原因:厭學:118/1353=8.72%; 經濟困難:14/1%。家庭災害1.55%。
病:0.59%(一個學生有可能同時具有幾項情況);學校原因:0.22%(學生有可能隱瞞了真實情況)
厭學
厭學學生占失學學生118/129=91.48%;
厭學學生佔全校學生118/1353=7.8%
學生回答最不願想的是:學校學習39%
承受的學習壓力:很重、無法承受48%
流失學生的原因:厭學、學習壓力大70%
誰給學習壓力最大:教師68%,家裡34%,自己8%,
貧困
父母雙亡:6/1236=0.48%
單親:71/1236=5.74%
特困:57/1236=4.37%
天災人禍;32/1236=2.59%
低保:5/1236=0.40%
每周生活費:8.02元,除去6.00元買米,只剩20.2元
鹹菜下飯:整個學期
人平讀名著:0.22本
缺關愛
父母雙方外出打工:12.1%;
父母一方外出打工:51.8%
單親和孤兒:6.2%

教師

教師學科配套率才52.2%, 生活狀況、家庭狀況、學習狀況。離職進修學歷37.7%,30歲以上的教師佔50.7%。
單身教師佔20.1%,並且很多是大齡青年;其次,27.0%的教師家屬無職業,53%的教師還欠外債。第三,學識水平不過硬,起始學歷是小學或中師的佔82.5%,後來雖然經過函授、進修等途徑獲得了合格學歷,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文憑水分得很,其含金量太少。第四是現在我們年輕教師比例大,30歲以下的教師佔50.7%。我們這些年輕人本來是最有沖勁最有發展前途的,但我們都是在我們的落後教育的模式里成長出來的,因而大多缺乏上進心,工作沒有過高的奢求,得過且過。目的一個,你叫我做啥我做啥,考核評比不受懲罰就行。
校長
有教育思想:佔20%
有辦學理念:佔40%
目標當成理念:佔60%。
具體且有操作性目標:佔20%
學校發展目標 「空、大、高」:佔80%
男性性別:100%。
起始學歷為中等師范畢業及以下:佔80%。
平均工齡為12.5年,而至今仍是原始學歷:佔100%。
家庭累贅大:40%妻子無職業,10%妻子下崗,10%未婚。
心理需求:問起對未來的打算,回答不願做校長:90%
學校
近日巫山縣教育工會組織農村中小學中級以上教師進行了常規體檢(X光、B超、心電圖、驗血、內科檢查),筆者抽樣統計了10所小學,兩所中學的檢查情況,結果令人擔憂。正常率為40.8%,非正常60.2%。其中,乙肝病毒(小三陽、大三陽)攜帶者13.9%,高血脂27.8%,此外,肺結核、結實、息肉等佔比例也較高。
一、厭學現狀
2004年2月,我們對西部邊遠山區的幾所農村中學的學生進行了有關學生厭學的問卷調查,其結果:
1、厭學造成大量學生失學
因厭學而失學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8.271%;因厭學失學的學生占失學學生的91.48%;
2、厭學是在校生的普遍心理現象
學生不喜歡老師:學生在回答「我最喜歡的人」時,只有11%的學生認為老師是最喜歡的人;在回答「我最喜歡的老師」時,只喜歡1—2個老師的學生佔31%。
學生不喜歡學校:回答「最好玩的地方」認為是學校的只佔28%;連「最難忘的事」發生在學校的也只有40%。
學生不喜歡學習:回答「最不願想」的是學校、學習的佔23%。認為學習壓力很重或者無法承受的佔48%;認為學生流失的原因是厭學的佔70%。五年以後想繼續讀書的只佔56%,十年以後讀書的佔12%。
學生沒有遠大抱負:希望十年以後有大作為的12%;想外出打工、學司機、學手藝、成家的佔17%。

❸ 中國大使館將接回英國的小學生,為何有許多網友不贊成

在現在疫情高企的情況下,為了能夠讓遠赴英倫的孩子回到國內,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可謂是各顯神通,怕機票被炒成天價,但是為了孩子,咬咬牙買!

經歷過這件事情,他們也會對將來的人生道路重新進行選擇,相信回國發展將會成為他們中大多數人的選擇。

❹ 英國的留學生又要回家,有錢人自己回來唄!還應該去接嗎

不應該!這些家長認為英國好 ,制度好,空氣香甜,在中國處於疫情高峰期的時候回去他們熱衷的,沒有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的道路自信,理念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沒想到中國很快度過難關,戰疫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現在想著中國好了要回來了。

在國外里不穩定的疫情,為什麼還要送孩子出去?圍觀看熱鬧的自私,難道你作為家長不自私嗎?為了不耽誤孩子學業冒著風險再次送孩子出去,過節又要孩子回來,憑什麼又要把風險轉嫁給你的中國同胞?就沒考慮過你們作為家長自己過去看孩子?你怕丟工作回來不了?然後引發收入問題供不起孩子出國留學和讓自己生活無以為繼?不自私?我看就是太自私了。自己選擇了自己抗,不要給別人造成負擔才是最重要的!

❺ 國外留守兒童研究現狀

我認為留守兒童產生的社會問題的是:一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在農村教育資源匱乏的前提下,孩子又缺乏父母的家庭教育,這必將導致孩子難以受到好的教育。二是,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留守兒童本應跟所有的孩子一樣在父母的關愛中健康成長,而他們的父母在外打工,與孩子聚少離多,長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孤僻的心理,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三是,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留守兒童在家鄉,往往由老人或者其他親戚代為看管,他們對於孩子生活的關懷程度肯定不及他們父母,而孩子又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這將不利於孩子身體健康。

❻ 去英國留學有哪些好處

去英國留學的好處,英國留學主要有一些優勢:
一、社會環境穩定安全
出國留學時,首要考慮的是安全。出國留學不僅希望接受更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夠安全、穩定、安穩地學習。
所以首先,英國是一個安全的國家。有一件事美國允許,但中國不允許。每個人都能猜出它是什麼,同樣的事情在英國也被禁止,從安全形度來看無疑不是一種保障。此外,英國大學的安全也是完整的。基本上,學校位於每個城市最安全的地方。
二、良好的教育環境
英國教育體系有著悠久的歷史,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經過漫長歲月,英國教育擁有完善的教育體系,其教育實力和水平具有強大的實力和堅實的基礎。像美國一樣,英國的教育環境非常好,甚至略好於美國。英國古典英語風格、文化藝術、音樂、戲劇、文學和時尚都是世界級的。
英國的教育系統很完善,規模也很大。目前,英國有近百所大學、123所學院和50所高等院校。與美國相比,英國的高等教育必須更加重視基礎理論的研究和高科技技術的發展。它的研究成果聞名於世。英國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學,它還有牛津和劍橋等頂級高等學府。此外,英國大學一直都有嚴謹的校風。
三、純凈的英式語言環境
我相信,出國留學在很大程度上,每個人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事實上,語言學習與年齡和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你學語言越年輕,年紀越小接觸學得越快。
我們應該知道英語是英語的發源地,中學期間去英國學習,你無疑可以獲得一個純正的英語環境,學習純正的英式英語。你可以想像,在一個充滿英語的環境中,你只能放開地說英語,這對學習英語非常有幫助。

❼ 現在為什麼有那麼多留守老人那些老人的生活現狀怎麼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1、留守老人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經濟來源不穩定子女外出務工的確帶來了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但是單靠外出打工子女的給父母的支持還不能給予父母充足的經濟支撐。在調查中發現70%以上的老人按當地標准平均每月的日常費用都在200—400元。老人們平時除了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費以外,還有求醫問葯的費用。此外,有些子女外出務工而將小孩留在家中由老人照顧,這也增加了老人們的負擔,平時還要給孫子、孫女一些零用錢。留守老人的經濟來源也不穩定,在調查中50%—60%的老人的經濟來源都是不太穩定或者一般。老人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子女給錢,部分老人還靠自身勞動來維持生計,而只有個別老人靠退休金維持生計,擁有養老積蓄。2、留守老人的醫療衛生狀況不容樂觀,老人的醫葯支付能力較差,部分老人生病時缺乏生活照料。大多數老年人一般體弱多病,普遍患有慢性病。雖然子女外出務工增強了老人醫葯支付的能力,負擔起了老人大部分的醫葯費,但一旦生了大病昂貴的醫葯費也讓子女整個家庭難以支付,存在著「生得起病。拿不起葯」的現象,有病不醫的情況不在少數。調查中,絕大多數老人出於習慣或現實經濟狀況考慮沒有做過健康體檢。在醫療保障方面,大部分老人都無任何醫療保障。留守老人由於子女不雜身邊,無人照顧,往往在突發疾病時得不到及時搶救,生命時常受到威脅。同時有些留守老人難以自己照料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較差。3、大部分留守老人情緒穩定,但缺乏精神慰藉、孤單寂寞對老人是對大的傷害大部分留守老人對於子女外出務工表示理解與支持,認為在家難以謀出路,現在通訊方便,外出侄女也經常打電話回家。同時,對於目前的生活都普遍表示出較滿意,因為老人們習慣將現在的生活與過去艱苦的生活相比較。但缺乏精神慰藉、孤單寂寞是留守老人面對的最大精神問題。老年人一旦面對「空巢」,會覺得自己存在不再具有價值。隨著老年人年齡逐漸增大,對子女的情感依賴也不斷加強。然而,及至老年正需要兒女做依靠的時候,兒女卻不在身邊,心頭湧起孤苦伶仃、自悲、自憐等消極情緒在所難免。4、留守老人的娛樂活動過於單調,一般除了看電視、聊天以外,老人們就沒有什麼其它的消遣的方法了。而一些老人甚至為了省電連電視都不看,也有些老年人表示在家中電視都是由孫子或孫女控制,而所看的電視節目都是老人們不感興趣的。同時,當問到老年人是否有進行體育鍛煉的必要,多數表示沒有必要。而想進行一定體育鍛煉卻沒有條件,沒有完善的體育設施,而所在村也沒有老年活動室或者老年協會組織。5、在養老居住模式選擇上,大部分留守老人傾向於選擇居家養老老人們由於傳統與經濟狀況的原因傾向於選擇居家養老,都認為在家中養老各方面都比較便利,同時希望子女能常常回家看看,陪自己聊聊天。而且在家養老的費用較老年公寓等要低。四、「空巢」家庭產生的原因當前中國的「空巢」家庭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而「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在社會關系、政治參與、社會保障等方面受到了來自社會不同程度的排斥。那麼,究竟有哪些原因導致「空巢」家庭的產生呢?筆者根據調查,總結如下:1、迫於生計或為了獲得更好的求學機會,子女不得不外出務工或學習。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水平的提高,東西部差距的加大,城鄉之間的差距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前往沿海及大中城市務工,他們認為外出務工能夠比在家種地更可能獲得廣闊的收入,從而提高生活水平。這是「空巢」家庭產生的最重要及最普遍原因。2、老年人與子女之間存在代溝,代際間的生活習慣也是造成老年人與子女分開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因。年輕一代多追求生活享受,而老年人多是艱苦樸素,從而老年人與子女在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存在著差異,因而為了避免生活上的矛盾與摩擦,老年人寧願選擇單獨生活在一邊。3、婆媳矛盾無法避免,老人認為與子女分開居住既可以避免因家庭矛盾引起的爭吵,也可以避免影響子女繁忙的工作。這也是導致分家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

❽ 留守兒童多嗎

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6100萬人(相當於英國人口的總和) 。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

❾ 誰家的六七歲的孩子,離開父母去老家上學,讓我們怎麼看這個社會,太慘不忍睹了!

你說的這樣子的孩子應該是留守兒童吧,農村現在有很多這樣的情況,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這就是現實生活的殘酷,男人要外出打工掙錢,無法照顧孩子,所以農村裡就出現了很多這樣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甚至是留守婦女。為了掙錢掙生活費,無法把孩子老人和妻子接到自己的身邊,這是現如今很多農村的現實狀況。甚至在城市裡面也是如此的,孩子學業重要,必須有一個人看護著。家裡的頂樑柱為了掙錢只能去努力掙錢,當地掙不到錢只能去外地。一家幾口分居兩地,甚至是三地,只是為了生活。

閱讀全文

與英國留守生活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空置稅什麼時候開始征 瀏覽:436
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合適 瀏覽:985
出口印尼中華多少錢一條 瀏覽:123
為什麼義大利登山靴出名 瀏覽:390
中國移動Edge什麼意思 瀏覽:180
義大利什麼車銷量好 瀏覽:173
美國用什麼導彈炸死伊朗將軍 瀏覽:831
越南降真香有什麼特點 瀏覽:907
越南頭頓的河叫什麼 瀏覽:609
葡萄牙在印度什麼地方 瀏覽:179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哪個城市舉辦 瀏覽:816
義大利買哪些車便宜 瀏覽:208
英國正規軍有多少人 瀏覽:482
哪裡有越南榴槤苗買 瀏覽:526
中國進口豬產品有哪些 瀏覽:794
印尼出國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212
印尼巴士飛機怎麼起飛 瀏覽:467
印尼白刺參是什麼 瀏覽:914
英國留學可以辦什麼銀行卡 瀏覽:255
義大利文圖拉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