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什麼,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得什麼
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英國對清政府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B. 1840年英國發生什麼事
紐西蘭奧克蘭市建立。2月6日——紐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亦稱獨立日:「懷唐伊日」(Waitangi Day)。
5月1日——英國開始發行世界上第一張郵票黑便士。
6月28日——德國人福祿貝爾創辦世界第一家幼兒園。
6月28日——英國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正式開始(第一次鴉片戰爭)。
7月2日,英艦進犯福建廈門,被閩浙總督鄧廷楨督師擊退
7月5日——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侵略者佔領定海。
7月20日——被恩格斯稱為第一個近代工人政黨的英國憲章派協會在曼徹斯特成立。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C. 1840年英國在除中國以外的軍事活動有哪些
早在1688年以前,英國已在愛爾蘭、印度、西印度群島和大西洋沿岸的北美大陸建立了殖民地;1688年之後又瘋狂擴大地盤,在非洲甘比亞等地建立了「捕奴站」。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完全征服了緬甸和馬來亞,奪取了南非的荷蘭殖民地。在大洋洲,英國佔領了許多島嶼,並侵佔了紐西蘭,把它們統統並入了大不列顛帝國的版圖。佔領印度後,英國人以此為橋頭堡,將殖民主義的槍口指向了已經走向沒落的大清帝國。
工業革命的完成,以及工業革命所造成的一系列巨大的經濟變化,特別是機器的普遍使用和國內外鐵路建設事業的大發展,直接推動了十九世紀50--60年代英國工業的迅猛發展。1850——1870年的二十年間,英國的棉紡織工廠由1932家增加到2483家,毛紡織工廠從1998家,增為2579家;毛紡織品出口額也增加了一點五倍。煤產量從4980萬噸增加到11200萬噸,生鐵產量從230萬噸增加到600萬噸,棉花消費量從5.9億磅拉至10.8億磅。1870年鋼產量達到22萬噸。此外,這一時期的工業技術也有很大的發展。如出現了不少高達80英尺,日產450——550噸生鐵的高爐;還先後出現了貝塞麥煉鋼法(1856年)和西門子——馬丁煉鋼(1867年)。在造船業方面,英國也最早用鋼鐵代替木材用於船隻製造,這就使機制鐵船逐漸取代木製帆船。
1850——1870年英國工業高漲時期,也正是美國、德國的工業迅猛發展急起直追的時期。但是一直到70年代,英國在世界工業生產和世界貿易中仍占首位,在工業方面,它生產著世界各國所需工業品的大部分,在對外貿易方面,英國及其殖民地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上升以近四分之一,幾乎相當於法、德、美三國的總和。它擁有的商船噸位也佔世界第一,約為法、德、美、荷、俄各國的總和,這就使得英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十九世紀中期,英國所以能成為世界工廠,除了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於英國在世界范圍內占據了極其廣闊的殖民地。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英國大規模地推行殖民擴張政策,到七十年代,英國就已經占據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地,計達二千二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兩億五千多萬,幾近本土(24萬km2)的100倍。這就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原料來源和廣闊的產品銷售市場,加速了英國工業水平和工業質量的發展。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英國的工業人口已經佔到總人口的62.8%,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強,英國工業資產階級逐漸加強了自身實力,取得政治上的統治地位。其主要標志就是自由貿易政策的推行。早在職1846年英國就廢除了《穀物法》,1849年又廢除了《航海條例》。隨著工業的迅猛發展,五十年代以後,資產階級更進一步要求實行自由貿易政策,要求降低糧食和原料入口稅,要求歐洲其它國家也放棄限制入口和保護關稅制度。於是,1860——1865年,英國又先後同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奧地利等簽定了條約。1846——1848年,英國國會取消了二百多種商品的入口稅等等。國家簽訂了通商條約,促使這些國家降低了英國商品的入口稅。因此,自由貿易政策實際上是一種經濟侵略政策。它標志著自由貿易的實現。
十九世紀50——60年代,資產階級自由黨長期在英國執政,在經濟上實行自由貿易政策,這是這一時期英國政治生活的主要特點,反映了當時英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政治經濟實力的增強。這種情況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自由主義」統治的實現。當時,強大的工業資產階級掌握了英國國會的絕大多數議席,控制了國家的真正實權,在他們的主持之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在英國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此時同時,政府也在政治生活中允許有較多的民主自由,如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允許外國流亡者在英國政治避難。因此,1849年起,馬、恩都住在英國,並把倫敦作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的所在地(1864——1872年)。另外,1858年還取消了對猶太人政治權利的限制等。「自由主義」統治是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和國內階級矛盾緩和的表現。
二、1867年國會改革和文官制度改革:
在1832年的國會改革運動中,工商業資產階級獲得了勝利,得以躋身國家政權之中,廣大工人、小資產階級和農民仍然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希望對你有幫助
D. 1840年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標志著什麼
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到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經常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是斷斷續續進行,其間的一系列戰斗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E.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時完成了哪兩次革命
鴉片戰爭爆發於1840年,而工業革命完成於19世紀中期,所以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時完成了工業革命,此時正需要打開中國市場,而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英國商品無法佔領中國市場,所以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
另外,英國1832年進行了議會改革,所以說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時完成的兩次革命,其中一個指的就是議會改革
1832年議會改革是19 世紀英國議會選舉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它是英國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進行的爭取同土地貴族重新分配政治統治權及擴大選舉權的改良運動.
這次議會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變動,並沒有造成重大的體制改革.掌權的仍然是貴族;選舉資格的限制也僅僅從身份資格轉為財產資格,身份歧視變為財產歧視.工人和貧困農民等社會絕大多數成員仍然在受歧視之列.
F. 1840年發生了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
1、道光二十年,我國領土邦哈薩克被俄羅斯搶占,邦哈薩克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我國的領土遭到破壞。
2、鴉片戰爭開始,我國開始受到英軍侵略,後來簽訂了《南京條約》,標志著我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1840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在布洛涅發動兵變未果,被判在阿姆監獄終生監禁。
4、威廉·亨利·哈里森在總統大選中獲得勝利,成為美國的第九任總統,也是美國任職時間最短的總統,他上任後患病即去世。
5、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發明人是羅蘭·希爾爵士,他也被稱為「郵票之父」。
G. 1840年英國發動啦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這個條約的名字叫什麼
叫《南京條約》。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
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7)英國1840年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1、宣布結束戰爭,兩國關系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國軍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
4、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6、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與英國商定;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開始喪失。
7、中英兩國各自釋放對方軍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H. 1840年的英國和中國分別處於怎樣的狀況
英國:1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飛速發展
2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3印度公司對外殖民擴張掠奪,英國擁有廣闊海外殖民地,加速資本原始積累
中國:1840年,於滿清王朝後期,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敲開清王朝的大門。隨後我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是我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8)英國1840年做了什麼擴展閱讀
1840年重大紀事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九日,英國軍艦封鎖廣州珠江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林則徐廣州禁煙的消息傳到英國後,英國內閣召開會議,決定發動侵華戰爭。
英國政府任命曾任印度總督、英國好望角艦隊總司令的喬治·懿律和駐華商務監督查理·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負責對清朝進行軍事和外交訛詐。
道光二十年三月,英國建立起一支由四十八隻艦船、五百四十門大炮、四千名士兵組成的「東方遠征軍」,以喬治·懿律為總司令、伯麥為海軍司令、布爾利為陸軍司令。
五月二十二日,英國軍艦齊集澳門。懿律等見廣州防備嚴密,遂率軍北上,六月初三日炮擊廈門,又為閩浙總督鄧廷楨率金沙兵備道劉曜春督師擊退。
參考鏈接來源:網路——1840年
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I. 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什麼
1840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
南京條約。
簡介:
《南京條約》(Treaty of NanJing)又稱《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政府代表在泊於南京(時稱江寧)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康華麗號(亦皋華麗號)上與英國簽署《中英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英國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國接受其侵略要求,這就使中國主權國家的獨立地位遭到了破壞。英國強佔香港島,中國的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五口通商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和不等價交換的中心。巨額賠償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轉嫁到勞動人民的身上,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艱苦。
《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J. 1810-1840英國重大事件
1813 俄、普、英、奧、瑞典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萊比錫戰役
1814 拿破崙一世退位,波旁王朝第一次復辟 法國頒布《一八一四年憲章》英、美簽訂《根特和約》挪威埃斯伏爾會議
1815 英、俄、普、奧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 英國頒布《穀物法》滑鐵盧戰役1817 查卡布科戰役 英、美簽訂《盧希—巴戈特協定》1825 英國發生第一次經濟危機1830 英國「斯溫運動」1832 英國第二次國會改革 1836 英國「倫敦工人協會」成立 葡萄牙革命1836—1839 英國憲章運動第一階段1840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簽定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