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為什麼英國資本

為什麼英國資本

發布時間:2022-11-02 13:51:09

❶ 英國為什麼是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英國是世界上資本主義工業化最早的國家,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煤,鐵資源曾對英國工業的早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伯明翰和設菲爾德的鋼鐵工業和機械製造工業,曼徹斯特的紡織工業,格拉斯哥的造船工業等,都曾聞名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航空、電子、汽車等工業在倫敦和伯明翰興起。近十多年來,蘇格蘭沿岸發展了以阿伯丁為主要中心的石油工業。北海油田的開采和石油工業,使第二次大戰後英國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新的生機。

❷ 為什麼資本主義在英國產生

資本主義發展的三要素——資金、市場、勞動力最早在英國具備,還有制度保障。
海外殖民運動提供海外市場和資金
圈地運動提供國內市場和勞動力
光榮革命後,英國最早建立起當時最先進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❸ 英國資產階級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時間:1640—1688年;性質:資產階級革命;
領導階級和人物: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克倫威爾);
任務: 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資本主義。
革命中對立雙方: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封建貴族
原因:1、新航路開辟後,歐洲的貿易中心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起來。 2、當時英國國王推行封建專制,阻礙英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的發展,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3、英國社會的各種矛盾激化。 4、蘇格蘭人民起義,成為導火線。因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過程:導火線(直接原因):蘇格蘭人民起義
1 開始標志:1640年議會斗爭
2 內戰:克倫威爾領導議會軍打敗王軍,納西比戰役中議會軍中擊潰王軍主力。
3 .1649年處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
4 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實行獨裁
5 封建王朝復辟(查理二世)
6 結束: 1688年宮廷政變,推翻專制統治(詹姆士二世),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統治確立,標志革命結束。
鞏固(結果):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確立。
目的:限制國王權利(選舉權、控制議會權利、財政權、立法權、軍事權)
君主立憲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的政體,以法律形式限制國王權利,是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妥協的結果。(英國:資本主義社會,君主立憲制;中國:封建社會,君主專制。)
意義:國內: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資產階級確立了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道路;國際: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開創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

❹ 英國在資本主義發展和工業革命方面領先於其他歐洲國家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英國的土地和物產都十分的豐富。

英國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民主制度對專制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英國革命揭開了歐洲和北美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英國革命後,出現了長期的政治穩定的局面,為社會經濟的順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為英國開展工業革命和成為工業強國創造了前提。英國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起來。



(4)為什麼英國資本擴展閱讀:

從世界史的觀點看,英國革命的主要意義在於確定並貫徹了自由主義的原則。英國革命沒有根本解決政治經濟制度落後性,反而與舊貴族聯合鎮壓英國人民起義。

英國革命極大促進歐洲各國反專制勢力,起到思想啟蒙作用,對世界歷史產生重要影響。也使一些封建專制的國家陷入害怕和擔憂。

但是英國革命畢竟是不徹底革命,沒有從政治制度上徹底鏟除舊的毒瘤。但對1789年法國大革命影響卻是顯而易見的。而且英國通過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推動了歷史的進程,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到來。

❺ 英國為何先於其他國家產生資本主義

這要結合英國的地理環境來談,但首先,資本主義的產生很難分先後,我們應該討論資本主義成熟,英國的光榮革命和第一次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加之在航海大發現的後期,英國打敗了西班牙並且逐步開始確立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國是島國,海軍對他們來說比公交車更必須,所以他們必須有一隻強大無比的海軍,而這只海軍則帶給他們橫行各大洋的權力,正因如此,英國有了廣袤的殖民地,有廉價的勞力,有先進的技術,有穩固的政治環境,有別國難以媲美的資本輸出下屬過,加之有一個世界無敵的海軍,這多方面的因素造就了英國的資本主義大發展,最終成為日不落帝國!

❻ 為什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功了呢

(一)英國資產階級改革成功的經濟根源。
十七世紀初,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中已經產生,並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特別是它之深入農業,為英國資產階級改革的成功創造了條件。英國的呢絨工業具有悠久的歷史,曾被譽為"民族工業"。不列顛的群島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水草豐盛適於畜牧和養羊。因而英國農民自古以來多半都以養羊為副業,出賣羊毛,為英國和周邊國家的呢絨工業提供原料。早在十五世紀以前,英國便向西歐大陸輸出羊毛,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羊毛產量的不斷增加和新航路的開辟、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大,英國更是加大了羊毛和呢絨的輸出。此外,英國的采礦業、冶金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就是因為這樣,從十六世紀中葉開始英國國內已經有了許多分散的毛織品手工工場。十六世紀英國的農村不僅出現了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經營的農場和牧場,還出現了許多擺脫了封建行會制度的束縛而在離城市較遠的農村中建立起來的采礦、冶金、紡織等工業。英國農村已成為英國資本主義工業和農業的發祥地。
新航路開辟以後,荷蘭佛蘭得的毛織工業得到了飛躍發展,羊毛價格昂貴,養羊成了有利可圖的事業。另外由於海外貿易的不斷擴大,大量黃金白銀流入歐洲,出現了"價格革命"。這使得貪婪的英國貴族地主改變了土地的經營方法,用強制手段驅除佃農,圈佔土地從事養羊,掀起了一場"圈地運動"。後來,由於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圈地大多數又以經營農場為主,出現了許多大的農場。圈地運動雖然給農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卻加劇破壞了風金土地所有制的自然經濟基礎,為英國資本主義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大批的僱傭勞動力,促進了資本主義農場的建立和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總之,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以前,英國社會已經注入了很多的資本主義因素。也就是說,在革命以前,英國的社會已經資本主義化了,只不過政治制度和形式還是封建君主專制。所以說,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只不過是一種政治制度和形式上的變化,而不是經濟上的變化,因此不必進行太多的"革命",只需要"改革",就可以達到資產階級所要求的狀態。英國的經濟發展已經為這種改革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堅實基礎。所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到底還只是一種改革。
(二)新階級的產生和宗教斗爭。
從十六世紀中葉到時十七世紀初,由於圈地運動的不斷擴大以及資本主義日益深入農村。英國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農村中,封建貴族日益落沒,新貴族日益興起。所謂新貴族,就是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其中有大地主、騎士、鄉紳、出身並不高貴的大農場主,握有土地的商人和部分富裕的自耕農。這些人都是主要的圈地者。那時,英國沒有嚴格的階層界限,有些新貴族是從封建貴族行列中分化出來的。這一點說明,英國的封建階級已經被資產階級化了。這些新貴族雖然也是土地貴族,但他們不是用土地來榨取封建地租,而是用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牧場或農場,獲得企業利潤。形式上他們還有貴族頭銜和特權,實質上已經成為"財富的騎士"。因此,新貴族"不但不反對工業生產的發展,反而力圖見解地從中取得利益"。②由此可見,這些新貴族在經濟上和資產階級具有共同的利益,在政治上是資產階級的代理人。
封建貴族和新貴族的經濟利益不同,階級性質不同,因此在世界觀上也有較大的差別。在當時的歷史機條件下,這種不同的世界觀是通過宗教信仰反映出來的。在封建的歐洲,天主教是封建專制的精神堡壘。因此,要反對封建專制就必須反對天主教。早在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英國繼宗教改革後又出現了清教運動。清教徒大多數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他們反對繁瑣的天主教儀式和豪華的生活,要求按加爾文教的教義進行改革。他們長期與國教(天主教)進行斗爭,打破了天主教的教階制,貫徹一般信徒與教牧人員平等的原則,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的精神。
由此可見,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前,在人們的思想領域已經有了資產階級思想。封建專制思想已經遭到了否定和抨擊。這為以後資產階級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條件。因為,革命是需要長期的輿論宣傳和思想動員,最後為這種思想和輿論正名,建立一個以這種思想和輿論為主的新社會意識形態。革命的最終結果是要推翻以前舊的思想潮流,建立一個新的思想潮流。在英國這種新的思想潮流已經存在很久了,它不需要革命來重新建立,只需要改革來維系。另一方面,改革是對現有思想和制度的調整,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支持。封建社會的模式變成資本主義的,需要有資本主義思想做支持和保證。在英國,這種思想已經盛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三)英國封建專制制度的特殊性。
早在十三世紀,英國就有了議會(原文稱為Parliaent,音譯叫作巴力門)。英國議會分為上下兩院,上院又稱為貴族議院(House of lords)是由國王任命封建大貴族和高級僧侶的代表組織而成;下議院又有稱為眾議院(House of lommons)是由城市市民和各群體中的中、小騎士代表組織而成。這些代表依據1429年的選舉法③選舉出來。他們多半是新貴族和資產階級的代表。英國議會在革命前就有限制國王的權力,主要是征稅權。國王在財政上依賴議會。另外,議會還有權力反對商業專賣政策,捍衛合法的政治權利等。英國國王沒有常備軍,所以不能夠對議會採取緊急行動,迫使議會唯其馬首是瞻。英國社會的階層界限不嚴密。經商在英國並不受到歧視,所以在英國多半是貴族資產階級化。
由此可見,議會在英國具有很高的權力,它完全有能力對國王所決定的政策進行否決和修改,而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並不需要暴力革命,因為這一切在英國都是合法的。況且,革命前的英國的社會政治體系與結構與革命後的社會政治體系和結構並沒有大的差別,要對原有的社會政治體系和結構進行調整根本不需要暴力革命,資本主義的改良就可以辦到。革命往往是革命者要為自己追求一個可為自身的利益而說話的場所,在英國這種場所已經有了,所以不需要革命來重新爭取。另一方面,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已經有了說話和實現利益的場所,他們不需要暴力革命,畢竟暴力給能夠是需要代價的。而封建統治者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改革的要求,畢竟在這以前英國的封建專制體制中已經有了相當一部分資本主義的東西,並且還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四)革命的領導者具有軟弱性。
領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是英國的新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他們都具有其特定的階級局限性。新貴族是由封建貴族轉化而來的,多少具有繼續享受封建特權的思想,所以並不想將革命進行得很徹底。在革命形勢繼續高漲和發展的情況之下,新貴族會懼怕革命的繼續發展竟威脅到自身仍舊享受的封建特權和自身利益,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會和封建貴族結盟,組成保皇派,阻止革命的繼續進行。資產階級是靠階級壓迫和榨取剩餘價值起家和生存的,他們也不希望革命太徹底。只要資產階級能夠登上歷史的舞台並能夠左右舞台的發展方向,資產階級就達到其革命的目的了。因此,在革命形勢繼續高漲的情況之下,新興資產階級會出來接管革命的果實而組織革命繼續進行。革命的領導者也有分歧,為了能夠繼續合作和實現自身的政治目的,他們找到了一種比革命更能實現起目標的方式和基礎,這便是資產階級改革。所以,到後來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變成了資產階級改良。
綜上所述,英國的資產階級改革之所以能夠成功是歷史的必然。英國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前就已經將革命後要建立制度和思想建立起來了。這是英國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結果。資產階級革命前的英國社會是一個具有相當資本主義經濟成分的被資本主義化了的封建君主專制社會。它早已具備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條件和基礎,並且隨著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的發展壯大,這種革命和改革的條件和基礎變成了一種需要。正是這樣,資產階級革命在轟轟烈烈地爆發以後不久便停頓下來,接著發生了沒有流血和犧牲的資產階級改良。這種改良完成了各民古誒有完成的任務--建立了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可以這樣說,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是改革中的革命,革命是改良的先鋒的前兆,而改良則是革命的繼續和發展。英國特有的國情和決定了英國所走的這一條有革命向改良過度的道路,並且決定了它的成功。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英國資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空置稅什麼時候開始征 瀏覽:436
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合適 瀏覽:985
出口印尼中華多少錢一條 瀏覽:123
為什麼義大利登山靴出名 瀏覽:390
中國移動Edge什麼意思 瀏覽:180
義大利什麼車銷量好 瀏覽:173
美國用什麼導彈炸死伊朗將軍 瀏覽:831
越南降真香有什麼特點 瀏覽:907
越南頭頓的河叫什麼 瀏覽:609
葡萄牙在印度什麼地方 瀏覽:179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哪個城市舉辦 瀏覽:816
義大利買哪些車便宜 瀏覽:208
英國正規軍有多少人 瀏覽:482
哪裡有越南榴槤苗買 瀏覽:526
中國進口豬產品有哪些 瀏覽:794
印尼出國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212
印尼巴士飛機怎麼起飛 瀏覽:467
印尼白刺參是什麼 瀏覽:914
英國留學可以辦什麼銀行卡 瀏覽:255
義大利文圖拉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674